CN217778314U - 车门组件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门组件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78314U
CN217778314U CN202221640718.3U CN202221640718U CN217778314U CN 217778314 U CN217778314 U CN 217778314U CN 202221640718 U CN202221640718 U CN 202221640718U CN 217778314 U CN217778314 U CN 2177783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link
hinged
assembly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407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帆
刘胜
容贤源
张生映
张向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4071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783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783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783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inge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组件以及车辆,车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间隔设置,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一端与车门铰接,另一端用于与车架铰接;以及驱动机构;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具有固定端与连接端,连接端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固定端用于与车架铰接;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铰接,第三连杆的一端与车门铰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用于与车架铰接。

Description

车门组件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门组件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门组件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导轨以及固定在车门上的车门合页,车门合页通过引导轮连接在车身导轨中。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车门合页沿车身导轨运动,以实现车门的打开及关闭。
但该车门组件需要在车身上设置导轨,导轨的长度需要覆盖车门开启和关闭时的移动轨迹,因此导轨所需占用的空间较大。此外,为了带动车门沿导轨滑动开启或关闭,所需要的配合结构较为复杂,占用空间较大,且在很多车型上难以适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组件以及车辆的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门组件,所述车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一端与车门铰接,另一端用于与车架铰接;以及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具有固定端与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固定端用于与车架铰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车门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用于与车架铰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杆相对于车架摆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连杆推动所述第三连杆转动,以带动所述车门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用于对所述车门形成支撑,以使所述车门平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在车架上的车身支架以及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车身支架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车门铰接,所述车身支架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或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
可选地,所述第三连杆的两端均为弯折结构,两个所述弯折结构的弯折方向相反,其中靠近车架的弯折结构朝所述第三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一侧弯折。
可选地,所述车门组件包括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同一侧,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组件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车门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驱动机构被构造为通过所述固定支架与车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外壳与丝杆,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丝杆外,所述丝杆沿平行于车架的方向移动;在所述丝杆外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筋条。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以及所述输出端均通过第一销轴铰接,所述第一连杆位于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连杆之间;
所述输出端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连杆的连接端沿驱动机构的轴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杆朝向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杆的一侧弯曲。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杆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铰接,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铰接;
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均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通过连接臂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车门组件。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小车门组件所占用的空间,减小车门在开启过程中的运动幅度,且本实用新型中的车门组件能够适配各种车型。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说明书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说明书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门组件中的车门处于开启状态下的正视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门组件中的车门处于开启状态下的俯视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车门组件的驱动机构与第一连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车门组件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车门组件的第一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车门组件的第一连接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车门组件的第三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车门组件的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门组件中的车门处于开启状态下的正视图之二;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门组件中的车门处于开启状态下的俯视图之二。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三连杆;2、第四连杆;3、车门;32、第一车门支架;33、第二车门支架;34、第四回转轴;4、车架;41、固定支架;411、第一球头; 43、第一回转轴;45、第一连接支架;4501、第一连臂;4502、第二连臂; 46、车身支架;47、第三回转轴;5、驱动机构;51、第二球窝;52、第一球窝;53、丝杆;532、筋条;54、外壳;6、第一连杆;62、第一销轴; 622、第二球头;623、凹槽;63、第二销轴;631、圆孔结构;7、第二连杆;8、锁合结构;91、第二连接支架;911、连接臂;9101、第三连臂; 9102、第四连臂;93、第二回转轴;11、第一弯折结构;12、直线部;121、第一限位凹槽;122、第二限位凹槽;13、第二弯折结构;14、第三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组件,如图1所示,所述车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以及驱动机构5。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间隔设置。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一端与车门3铰接,另一端用于与车架4铰接。在使用时,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相对设置。车门3与车架4相对设置。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车门3和车架4,连接在一起构成四边形结构。
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和第三连杆 1。第一连杆6具有固定端与连接端。连接端与驱动机构5的输出端连接。固定端用于与车架4铰接。第一连杆6与第二连杆7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7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的铰接。第三连杆1的一端与车门3铰接。第三连杆1的另一端用于与车架4铰接。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第一连杆6相对于车架4摆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杆7推动第三连杆1转动,以带动车门 3开启或关闭,第二连接组件用于对车门3形成支撑,以使车门3平动。
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连接组件连接车门3与车架4。驱动机构5 的一端固定于车架4上,驱动机构5能够驱使第一连接组件按设定方向移动。第一连杆6与第二连杆7成锐角设置,并与第二连杆7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杆7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连接。还可以是,第二连杆7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中部铰接。第三连杆1的两端分别与车门3与车架4对应,并与对应的车门3和车架4铰接;驱动机构5能够驱动第一连杆6的连接端以固定端为中心发生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杆7推动第三连杆1转动,以推动车门3由关闭的状态向开启的状态转变。车门3平动是指,在车门 3由开启的状态转变为关闭的状态和在车门3由关闭的状态转变为开启的状态时,车门3在移动的过程中,均能与车架4平行。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连接组件为双摇杆机构驱动机构5为双摇杆机构提供驱动力。驱动机构5可以为直线步进电机、丝杆等。驱动机构5 的固定端与车架4固定连接,驱动机构5输出端与第一连接组件连接。具体地,驱动机构5的固定端与第一连杆6连接。
如图2所示,第一连杆6的固定端与车架4铰接。第一连杆6的连接端分别与第二连杆7的一端和驱动机构5的输出端铰接。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之间为铰接,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之间能够相对转动。驱动机构5的输出端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转动。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和第三连杆1的材质为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或者无机非金属材料等。
例如,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5的输出端能够带动第一连杆6与第二连杆7连接的一端沿基本平行于车架4的方向进行移动。在第三连杆1的中部设置有第三销轴14。第二连杆7远离第一连杆6的一端上设置有通孔。第二连杆7与第三连杆1通过通孔与第三轴销14的配合形成铰接。第三连杆1的一端与车架4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1的另一端与车门3可转动连接,并能推动车门3水平移动。例如,在车门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车门支架32。第三连杆1的一端与第一车门支架32铰接。
在开启车门时,驱动机构5的输出端向右移动。该输出端带动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摆动。其中,第一连杆6相对于车架4向右摆动,第二连杆7相对于第一连杆6的连接端摆动,以使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的夹角增大。第二连杆7的整体向右移动。第二连杆7带动第三连杆1相对于车架4向右摆动。第二连接组件随第一连接组件同步向右摆动。由于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与车门3、车架4连接的位置不同,故能够使得车门3相对于车架4向右平动。需要说明的是,车门3在向右平动的同时,向垂直于车架4的方向(例如,远离车架4的方向)发生移动。
在关闭车门时,驱动机构5的输出端向左移动。该输出端带动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摆动。其中,第一连杆6相对于车架4向左摆动,第二连杆7相对于第一连杆6的连接端摆动,以使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的夹角减小。第二连杆7的整体向左移动。第二连杆7带动第三连杆1相对于车架4向左摆动。在驱动机构5的带动下,第二连接组件随第一连接组件同步向左摆动。由于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与车门3、车架4连接的位置不同,故能够使得车门3相对于车架4向左平动。需要说明的是,车门3在向左平动的同时,向垂直于车架4的方向(例如,靠近车架4的方向)发生移动。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避免在车身上设置导轨,而是通过将第一连接组件构造为四连杆机构,从而能够减小车门组件在车身上的布置空间,同时能够减小车门3在开启的过程中的运动幅度。此外,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与车门及车架之间的连接方式简单,占用的空间更小,从而提高了车门组件的适配性。
例如,第三连杆1的两端均为弯折结构,两个弯折结构的弯折方向相反,其中靠近车架4的弯折结构的朝第三连杆1远离第一连杆6的一侧弯折。
如图7所示,第三连杆1具有第一弯折结构11和第二弯折结构13,第一弯折结构11和第二弯折结构13位于第三连杆1的两端,在第一弯折结构11和第二弯折结构13之间为第三连杆1的直线部12。第一弯折结构 11和第二弯折结构13的弯折方向相反。在直线部12靠近第一弯折结构11 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凹槽121。第一弯折结构11与第一直线部12通过第一限位凹槽121连接。在直线部12靠近第二弯折结构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凹槽122。第二弯折结构13通过第二限位凹槽122与直线部12 连接。第一弯折结构11、直线部12与第二弯折结构13共同构成第三连杆 1。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连杆1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即第一弯折结构11、直线部12和第二弯折结构13为一体结构。
这样,在关闭车门时,第二弯折结构122能够对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形成避让。第一弯折结构121能够对车门的局部形成避让,从而能够进一步地节省空间,减小车门组件开关门时所占用的空间。
在打开车门时,由于第一弯折结构121和第二弯折结构122使得驱动机头5的输出端到第三连杆的铰接点的距离更近,这样在打开车门时,车门沿垂直于车架移动距离更小。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支架45和第二连接支架91。第一连杆6的固定端与第一连接支架45铰接。第三连杆1与第二连接支架91铰接。
第一连接支架45和第二连接支架91均用于与车架4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支架45和第二连接支架91通过连接臂911连接。
例如,如图2及图6所示,第一连接支架45和第二连接支架91均与车架4螺纹连接,第一连接支架45和第二连接支架91通过连接臂911连接。车架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支架45,第一连接支架45包括第一连臂4501和与第一连臂4501相对设置的第二连臂4502,第一连臂4501包括平行于车架4的底端面和与底端面垂直的顶端面。底端面与车架4通过螺丝连接。第一连臂4501的顶端面和第二连臂4502的顶端面相对间隔设置。第一回转轴43连接第一连臂4501的顶端面和第二连臂4502的顶端面。第一连杆6的固定端具有通孔。通孔内套设有第二销轴63,第二销轴63 内为与第一回转轴43相匹配的空腔。第一连杆6通过第二销轴63套在第一回转轴43的外壁,以使得第一连杆6能够沿第一回转轴43的周向转动。
如图2、图6及图7所示,第二连接支架9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连臂 9101和第四连臂9102,第三连臂9101和第四连臂9102通过螺丝固定在车架4上,第三连臂9101和第四连臂9102的顶端面相对设置,在第一连臂 4501和第二连臂4502之间设置第二回转轴93,第三连杆1的第二弯折结构13套设在第二回转轴93上。第三连杆1能够沿第二回转轴93的周向转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增加车门组件的强度。
此外,第一连接支架45和第二连接支架91通过连接臂911连接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第一连接组件在车架上的安装容易,并且第一连接支架45和第二连接支架91组成的结构件的结构强度更高。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连杆6的连接端与第二连杆7的一端铰接,或第一连杆6的中部与所述第二连杆7的一端铰接。
如图2所示,第二连杆7的一端与第一连杆6的连接端连接。在该例子中,驱动机构5的输出端、第一连杆6的连接端和第二连杆7的一端铰接在一起,这种方式使得三者的连接变得容易。
第一连杆6朝向靠近驱动机构5的一侧凸起弯曲。该弯曲结构能够对一些部件,例如第二连接支架91形成避让。
如图10所示,第二连杆7的一端与第一连杆6的中部连接。驱动机构5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杆6的连接端连接。在该例子中,驱动机构5与第二连杆7能够互不影响,这使得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能够更耐用。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以及输出端通过第一销轴62 固定连接,第一连杆6位于驱动机构5与第二连杆7之间。输出端能够带动第一连杆6的连接端沿驱动机构5的轴向移动。
例如,如图2、图3以及图6所示,第一连杆6与第二连杆7成锐角设置,也即第一连杆6与第二连杆7之间所形成的远离驱动机构5一侧的角度为锐角。如图5及图6所示,第二连杆7的端部设置有通孔,第一连杆6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一销轴62,第二连杆7能够通过该通孔套设在第一销轴62上。第一销轴62远离第二连杆7的一端设置第二球头622,在驱动机构5的输出端,例如在丝杆53的远端设置第一球窝52,第一连杆6 的连接端通过第一销轴62的第二球头622与驱动机构5的第一球窝52形成连接。通过第一销轴62,输出端能够带动第一连杆6的连接端沿驱动机构5的轴向进行水平移动,驱动机构5的轴向为水平方向。
例如,在第一销轴62远离第二球头622的一端设置凹槽623,凹槽 623位于第二连杆7的外侧。凹槽623能够与锁合结构8相匹配,防止第一连杆6相对于第二连杆7发生转动。
在第一连杆6远离第一销轴62的端部设置有通孔,在通孔内设置第二轴销63,第二轴销的中部为圆孔结构631,圆孔结构631与第一回转轴 43相配合。
通过这样方式,能够简化车门组件,缩小车门3关闭和开合时占用的空间,提高车门组件的适配性。
例如,车门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41,驱动机构5通过固定支架41与车架4连接,驱动机构5包括外壳与丝杆,外壳套设于丝杆外,丝杆沿平行于车架4的方向移动。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固定支架41与车架4固定连接,例如,通过焊接、铆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与车架4固定连接。车架4具有车门3踏板,固定支架41可以设置于车门3踏板的下方。这样,能够节省空间,并且能够使得车门组件更加美观。
例如,如图1-图4所示,驱动机构5的固定端设置有第二球窝51,固定支架41设置有与第二球窝51相匹配的第一球头411,固定支架41 与驱动机构5通过第二球窝51和第一球头411配合连接。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5平行于车架4设置,也即驱动机构5沿平行于车架4的方向设置。丝杆53能够相对于外壳54沿平行于车架4的方向移动。
通过这样方式,能够进一步减小车门组件占用的空间。
可选地,在丝杆53外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筋条532。
如图3所示,驱动机构5的丝杆53具有外圆柱表面,丝杆53通过外圆柱表面与外壳54接触以防止丝杆53沿径向移动。可选地,在丝杆53的外表面设置有筋条532,筋条532沿丝杆53的轴向延伸。筋条532与驱动机构5的外壳54接触,以限制驱动机构5的丝杆53沿径向移动,同时能够减小丝杆53与外壳54的接触面,从而减小了丝杆53的滑动阻力。这样,能够使得车门3的移动更加平稳。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连杆6为弧形结构,第一连杆6朝向远离第二连杆7的一侧弯曲。
如图2、图5及图6所示,第一连杆6朝向远离第二连杆7的一侧弯曲。这样,能够缩短第一连杆6的连接端距离车架4的距离,能够进一步地节省空间。
在一个例子中,车门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在车架4上的车身支架46以及第四连杆2,第四连杆2的一端与车身支架46铰接,第四连杆2的另一端与车门3铰接,车身支架46用于与车架 4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第二连接组件与第一连接组件间隔设置,第二连接组件的一端连接车架4,另一端与车门3连接。在车门3由关闭的状态转变为开启的状态时,第三连杆1推动车门3,车门3进而推动第二连接组件移动。在车门3由关闭的状态向开启的状态转变时,第四连杆2在车门3的带动下,能够相对于车架4发生摆动。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增加车门3运动的稳定性。
如图2及图8所示,例如在车架4上设置车身支架46,车身支架46 可以与车架4铆接、焊接或螺丝连接。在车身支架46上设置第三回转轴 47。第四支架上设置有通孔,第四支架通过通孔套设在第三回转轴47上。第四支架能够沿第三回转轴47的轴向转动。在车门3上设置第二车门支架 33,第二车门支架33通过螺丝与车门3连接。第二车门支架33上设置夹持端,第四连杆2远离车身支架46的一端被夹持端夹持,并能够相对于夹持端转动设定的角度。第四连杆2远离车身支架46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回转轴34,夹持端夹持第四回转轴,使得第四回转轴34能在夹持端中转动。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增加车门3开合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9所示,车门组件包括两个第二连接组件,两个第二连接组件均位于第一连接组件的同一侧,两个第二连接组件间隔设置。
两个第二连接组件相间隔,其中一个连接组件位于另一个第二连接组件与第一连接组件之间。第一连接组件位于车门3的一端部,一个第二连接组件位于车门3的另一端部,另一个第二连接组件位于车门3的中部。
这样,能够进一步增加车门组件的稳定性以及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可以是轿车、公交车、火车等。该车辆包括上述车门组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公开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一端与车门(3)铰接,另一端用于与车架(4)铰接;以及
驱动机构(5);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和第三连杆(1);
所述第一连杆(6)具有固定端与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驱动机构(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固定端用于与车架(4)铰接;
所述第一连杆(6)与所述第二连杆(7)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1)铰接,所述第三连杆(1)的一端与所述车门(3)铰接,所述第三连杆(1)的另一端用于与车架(4)铰接;
所述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杆(6)相对于车架(4)摆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连杆(7)推动所述第三连杆(1)转动,以带动所述车门(3)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用于对所述车门(3)形成支撑,以使所述车门(3)平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在车架(4)上的车身支架(46)以及第四连杆(2),所述第四连杆(2)的一端与所述车身支架(46)铰接,所述第四连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车门(3)铰接,所述车身支架(46)用于与车架(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6)的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杆(7)的一端铰接,或
所述第一连杆(6)的中部与所述第二连杆(7)的一端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1)的两端均为弯折结构,两个所述弯折结构的弯折方向相反,其中靠近车架(4)的弯折结构朝所述第三连杆(1)远离所述第一连杆(6)的一侧弯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组件包括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同一侧,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组件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41),驱动机构(5)被构造为通过所述固定支架(41)与车架(4)连接,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外壳(54)与丝杆(53),所述外壳(54)套设于所述丝杆(53)外,所述丝杆(53)沿平行于车架(4)的方向移动;
所述丝杆(53)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筋条(5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6)、所述第二连杆(7)以及所述输出端均通过第一销轴(62)铰接,所述第一连杆(6)位于所述驱动机构(5)与所述第二连杆(7)之间;
所述输出端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连杆(6)的所述连接端沿驱动机构(5)的轴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6)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杆(6)朝向所述第一连杆(6)远离所述第二连杆(7)的一侧弯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支架(45)和第二连接支架(91),所述第一连杆(6)的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45)铰接,所述第三连杆(1)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91)铰接;
所述第一连接支架(45)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91)均用于与车架(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支架(45)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91)通过连接臂(911)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门组件。
CN202221640718.3U 2022-06-27 2022-06-27 车门组件以及车辆 Active CN2177783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40718.3U CN217778314U (zh) 2022-06-27 2022-06-27 车门组件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40718.3U CN217778314U (zh) 2022-06-27 2022-06-27 车门组件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78314U true CN217778314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36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40718.3U Active CN217778314U (zh) 2022-06-27 2022-06-27 车门组件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783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49566B (zh) 一种车门铰链和车辆
KR101232563B1 (ko) 힌지 구조체
US20070261309A1 (en) Automatic door assembly with telescoping door arm
JP5597720B2 (ja) 自動車用開閉要素の駆動装置
CN217778314U (zh) 车门组件以及车辆
US20220185079A1 (en) Vehicular door device
US20030145524A1 (en) Vehicle door open-close device
CN111976761B (zh) 开闭机构及轨道车辆
CN217778315U (zh) 车辆
JPS5856939A (ja) 車輛バツクミラ−用遠隔制御装置
CN112477562A (zh) 一种车辆的车门开关装置和车辆
CN114482739A (zh) 一种用于汽车剪刀门的铰链
CN116122688A (zh) 车辆的行李箱盖开合组件以及车辆
CN115648908A (zh) 车门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5370254A (zh) 车辆的车门铰链机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7652552U (zh) 一种用于汽车剪刀门的铰链
CN112721591A (zh) 一种车辆的车门开关装置和车辆
CN216969287U (zh) 车门组件和车辆
CN220353667U (zh) 用于车辆的铰链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704885U (zh) 蝴蝶门铰链装配工装
CN219012285U (zh) 机罩铰链装置及车辆
CN215859620U (zh) 一种铰链机构
KR20040090609A (ko) 경사구조가 적용된 도어 힌지조립체
CN220955207U (zh) 汽车自动侧开门驱动器及汽车
CN220285565U (zh) 一种引擎盖电动开关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