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15187U - 一种电加热装置以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加热装置以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15187U
CN217715187U CN202221517313.0U CN202221517313U CN217715187U CN 217715187 U CN217715187 U CN 217715187U CN 202221517313 U CN202221517313 U CN 202221517313U CN 217715187 U CN217715187 U CN 217715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device
heat
heating
device body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173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
王小婷
李松
陈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173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15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15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15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加热装置以及空调器,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室外风通过电加热装置时风阻太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装置本体,加热装置本体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电加热装置沿着第二方向的截面为弧形,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Description

一种电加热装置以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加热装置以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电加热装置是空调器的主要部件之一,能有效提升空调器在室外温度较低时的制热效果,参见图1,图2,相关技术中,加热装置本体的截面为长方形,而换热器的形状为弧形,外界的部分空气经过换热器后无法经过加热装置本体,导致加热效果不佳,又因为电加热装置放置位置的局限性,只能将其放置在换热器下方,以目前电加热装置的结构,安放在换热器下方会增大进风处的阻力,对空调的出风量产生影响,空调运行中,电加热装置还可能引起气流流速分布不均,从而产生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室外风通过电加热装置时风阻太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装置本体,加热装置本体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电加热装置沿着第二方向的截面为弧形,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将加热装置本体的形状改变为弧形,降低了室外风进入电加热装置的进风阻力,降低了噪音值,提升了电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电加热装置还包括:散热片,散热片有多个并分别与加热装置本体连接,多个散热片相互连接并至少排成一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散热片,让加热装置本体加热的温度能够更好的散发,多个散热片排列的安装形式,增大了外界空气与散热片的接触面积,提升了制热的效率,加热装置本体弧形的设置,让外界空气能够直接穿过散热片之间的空隙,避免风通过时被散热片阻挡,减少了出风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散热片至少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列与第二列,第一列的散热片与其相邻的第二列的散热片连接形成第一角度,同一列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散热片连接形成第二角度;其中,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的和为180°。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将散热片按照第一列与第二列的排布方式,合理的运用了电热装置本体能够安装散热片的空间,在不减少通风面积的情况下增加了散热片数量,增大了散热面积,同时也让过风通道中各个位置的散发的热量更加均匀,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的设置也让散热片的排布更加美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散热片的截面呈圆弧形,圆弧角度为γ,其中,15°<γ<20°。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圆弧形的设置让散热片与进风的方向更加贴合,增大了加热装置本体的进风量,避免部分进风被加热装置本体的边缘所阻挡,导致气流流速分布不均并产生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加热装置本体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设于加热装置本体的端部;挡板,挡板有多个,多个挡板分别与连接部连接;加热部,加热部与连接部连接,并位于任意相邻的挡板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连接部起到了固定加热装置本体的作用,加热部能够提升加热装置本体的温度,让外界的风能够快速升温,挡板与加热部一起形成了安装散热片的空间,让散热片能够与加热部接触,将加热部的温度发散至外部,提升制热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散热片设于加热部与挡板之间,散热片的一端与加热部连接,另一端与挡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将散热片与加热部连接,让加热部发出的热量能够更多的被散热片吸收并发散,挡板的设计能够为交错设置的散热片提供相应的支撑,保证散热片连接的强度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加热部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与连接部连接;多个加热块,多个加热块设于连接板内部,多个加热块并列且间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连接板的设置让加热装置本体的结构更加稳定,多个加热块的设置让每个散热片都能吸收到足够的热量,提升了制热的效果,间隔设置的排列方式节省了驱动加热块发热所需要的功率,减少了能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挡板上设有多个散热孔,多个散热孔等距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散热孔能够更好的实现空气流通,让多个散热片在吸收热量后能够顺利的将热量散出,进一步的提升制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空调器,电加热装置设于空调器中,电加热装置设于换热器组件与风机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圆弧形的加热装置本体的结构能够更贴合换热器的形状,增加了与换热器组件之间的重叠面积,有效的提高室外风的通过量,同时也减小了风阻,避免了电加热装置在运行时发出的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换热器组件与加热装置本体具有相同的弧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相同的弧度进一步的增加了电加热装置与换热器的重叠面积,也进一步的减少了风阻。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加热装置与换热器组件位置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电加热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片与加热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片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片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空调器;200-电加热装置;210-加热装置本体;220-挡板;221-散热孔;230-加热部;231-连接板;232-加热块;240-导线;250-端子;260-连接部;270-散热片;271-第一散热片;272-第二散热片;273-第一边;274-第二边;275-第三边;280-第一列;290-第二列;300-换热器组件;400-风机,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D3-第三方向;D4-第四方向;α-第一角度;β-第二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3,图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电加热装置200包括:加热装置本体210,加热装置本体210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电加热装置200沿着第二方向D2的截面为弧形,其中,第二方向D2与第一方向D1垂直。
第一方向D1是加热装置本体210安装完毕后两端固定处之间的方向,当电加热装置200设置在柜机中时,第一方向D1为竖直方向,此时从第二方向D2上对加热装置本体210进行切割,得到的截面均为弧形。
电加热装置200设置于空调室内机上,用于在空调室内机处于制热模式时对气流进行辅助加热,当外界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空调器100内部后,先由换热器进行加热,随后再通过电加热装置200进行二次加热,弧形的凸起方向朝向进风口一侧。
通过将加热装置本体210的形状改变为弧形,降低了室外风进入电加热装置200的进风阻力,降低了噪音值,提升了电加热装置200的加热效率。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3,图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电加热装置200还包括:
散热片270,散热片270有多个并分别
与加热装置本体210连接,多个散热片270相互连接并至少排成一列。
散热片270呈四边形,散热片270具有相对的第一边273与第二边274,第一边273与第二边274呈弧形,第三边275为直边,四边形中与第三边275相对的边也为直边,排列时,前一个散热片270的第三边275和后一个散热片270上与第三边275相对的边连接,在同一列内,相邻的散热盘270呈V字形相互连接,散热片270的第三边275或与第三边275相对的边与加热装置本体210连接,相邻散热片270之间的空隙形成过风通道,电加热装置200通过加热使散热片270温度升高,随后散热片270将热量散发,起到将风制热的效果。
通过设置散热片270,让加热装置本体210加热的温度能够更好的散发,多个散热片270排列的安装形式,增大了外界空气与散热片270的接触面积,提升了制热的效率,加热装置本体210弧形的设置,让外界空气能够直接穿过散热片270之间的空隙,避免风通过时被散热片270阻挡,减少了出风量。
【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4,图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散热片270至少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列280与第二列290,第一列280的散热片270与其相邻的第二列290中的散热片270连接形成第一角度α,同一列任意两个相邻的散热片270连接形成第二角度β;其中,第一角度α与第二角度β的和为180°。
通常情况下,散热片270具有两列,两列散热片270相对设置,且第一列280上V字形排布的散热片270与第二列290上V字形排布的散热片270开口方向相对且连接,当加热装置本体210竖直放置时,第一列280上的V字形散热片270与第二列290上的V字形散热片270在连接后,在水平视角上成菱形,菱形的中间部分为过风通道,不同列的散热片270连接形成的角度为第一角度α,第一角度α为钝角,同一列上的散热片270与加热装置本体210的边缘连接形成的角度为第二角度β,第二角度β为锐角。
加热装置本体210中设有安装位,多个散热片270相互连接并铺设于安装位内,尽可能的增加散热的面积,安装位呈长方形,长方形短边的两端用于和外部连接,长方形两条长边之间的距离用于安装散热片270,第一列280与第二列290上的散热片270的V字形的连接点均与长方形的长边连接,第一角度α的角度范围为130°至160°之间,第二角度β的范围为20°至50°之间,在第一角度α与第二角度β变化的过程中,第一角度α与第二角度β的和始终为180°,确保不同列上的散热片270的连接点在同一直线上。
当第一角度α增大时,第二角度β相应减小时,换热片沿长边方向的距离便相应增加,在沿长边方向上的换热片数量减少,但同时也能够在短边方向上设置第二排或者更多排的散热片270,当第一角度α减小时,第二角度β相应增大,能够在沿长边的方向上设置更多的散热片270,通过角度的改变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根据不同的需要来调整散热片270的尺寸。
优选的,散热片270还可以采用单片交错排布的形式,散热片270分为按照第三方向D3排列的第一散热片271和按照第四方向D4排列的第二散热片272,不同方向的散热片270在中间连接部260分形成第一角度α,在末端连接部260分形成第二角度β,通过单片连接的设置让第一角度α与第二角度β的调整更加便捷,无需更换不同尺寸的散热片270。
优选的,可以将四片散热片270形成的菱形组成件直接作为整体进行生产,这样散热片270在安装的过程中更加便捷。
将散热片270按照第一列280与第二列290的排布方式,合理的运用了电热装置本体能够安装散热片270的空间,在不减少通风面积的情况下增加了散热片270数量,增大了散热面积,同时也让过风通道中各个位置的散发的热量更加均匀,第一角度α与第二角度β的设置也让散热片270的排布更加美观。
【第四实施例】
参见图,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散热片270的截面呈圆弧形,圆弧角度为γ,其中,15°<γ<20°。
散热片270的形状为圆弧形,圆弧的角度范围为15°<γ<20°,第一边273的圆弧角度与第二边274的圆弧角度一致,散热片270圆弧的角度尽可能的与换热器的角度一致。
圆弧形的设置让散热片270与进风的方向更加贴合,增大了加热装置本体210的进风量,避免部分进风被加热装置本体210的边缘所阻挡,导致气流流速分布不均并产生噪音。
【第五实施例】
参见图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加热装置本体210中的部分结构与相关技术中一致,加热装置本体210包括:连接部260,连接部260设于加热装置本体210的端部;挡板220,挡板220有多个,多个挡板220分别与连接部260连接;加热部230,加热部230与连接部260连接,并位于任意相邻的挡板220之间。
连接部260由两个绝缘基座组成,两个绝缘基座分别位于加热装置本体210的左右两侧,用于固定加热装置本体210,其中一个绝缘基座上设有端子250和导线240,通过端子250和导线240将加热装置本体210与空调器100连接,两个绝缘基座的相对的一侧设有安装面,挡板220通常有两块,分别设置于安装面相对的两边,加热部230设置于两块挡板220之间,加热部230与挡板220之间形成安装散热片270的空间,两块挡板220斜向设置,两块挡板220之间的夹角与散热片270的圆弧角度一致,便于散热片270的安装。
优选的,加热部230也可以设置有多个,挡板220的数量也对应增加,并保证挡板220的数量比加热部230的数量多一个,且绝缘基座的边缘设置为挡板220,举例来说,挡板220有三个,除了边缘位置,还在两块挡板220之间的位置新增了一块挡板220,三个挡板220之间形成两个安装空间,两个加热部230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空间内,通过设置多个加热部230,让加热装置本体210各个位置通过的风加热更加均匀,进一步的提升制热的效果。
优选的,挡板220的材料可以选用铝条,节约成本的同时也不易受热变形。
连接部260起到了固定加热装置本体210的作用,加热部230能够提升加热装置本体210的温度,让外界的风能够快速升温,挡板220与加热部230一起形成了安装散热片270的空间,让散热片270能够与加热部230接触,将加热部230的温度发散至外部,提升制热的效率。
【第六实施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包括:散热片270设于加热部230与挡板220之间,散热片270的一端与加热部230连接,另一端与挡板220连接。
第一列280上的散热片270,中一端与挡板220连接,另一端与加热部230连接,相邻的散热片270在挡板220连接处形成第二角度β,能够更好的吸收加热部230散发的热量。
优选的,第一列280上的散热片270的其中一端可以不与挡板220连接,通过与第二列290上的散热片270连接完成固定,让散热片270的安装更加便捷。
优选的,在沿一个绝缘基座朝另一个绝缘基座延伸的方向上,第一列280的散热片270与第二列290的散热片270在首尾两个连接点可以与绝缘基座连接,增加散热片270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散热片270与挡板220可以一体成型,让加热装置本体210在安装时与拆卸时更加便捷,便于后期的更换与维修。
通过将散热片270与加热部230连接,让加热部230发出的热量能够更多的被散热片270吸收并发散,挡板220的设计能够为交错设置的散热片270提供相应的支撑,保证散热片270连接的强度需求。
【第七实施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加热部230包括:连接板231,连接板231与连接部260连接;多个加热块232,多个加热块232设于连接板231内部,多个加热块232并列且间隔设置。
连接板23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绝缘基座连接,在连接板231与挡板220之间形成散热片270的安装空间,连接板231的内部设有加热块232,多个加热块232间隔设置,每个加热块232之间的间隔相同。
加热装置本体210运行时,加热块232温度升高并将温度传递给散热片270,间隔设置的加热块232能够保证安装在加热块232对应位置的散热片270温度快速升高,安装在间隔位置的散热片270能够接收两个加热块232散发的热量,虽然加热块232的安装位置没有覆盖这部分,但也能保证这些散热片270能够吸收足够的热量。
连接板231的设置让加热装置本体210的结构更加稳定,多个加热块232的设置让每个散热片270都能吸收到足够的热量,提升了制热的效果,间隔设置的排列方式节省了驱动加热块232发热所需要的功率,减少了能耗。
【第八实施例】
参见图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挡板220上设有多个散热孔221,多个散热孔221等距排列。
散热孔221呈槽形,每个挡板220上依次设置有多个散热孔221,相邻散热孔221之间的距离相等,让挡板220的结构更加美观。
优选的,散热孔221的形状还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形状。
散热孔221能够更好的实现空气流通,让多个散热片270在吸收热量后能够顺利的将热量散出,进一步的提升制热效果。
【第九实施例】
参见图8,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空调器100,电加热装置200设于空调器100中,电加热装置200设于换热器组件300与风机400之间。
通过将电加热装置200设置于换热器组件300与风机400之间,将换热器初步提升温度后的空气进行二次升温,随后由风机400输出。
圆弧形的加热装置本体210的结构能够更贴合换热器的形状,增加了与换热器组件300之间的重叠面积,有效的提高室外风的通过量,同时也减小了风阻,避免了电加热装置200在运行时发出的噪音。
【第十实施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换热器组件300与加热装置本体210具有相同的弧度。
通过设置相同的弧度进一步的增加了电加热装置200与换热器的重叠面积,也进一步的减少了风阻。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电加热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装置(200)包括:
加热装置本体(210),所述加热装置本体(210)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
所述电加热装置(200)沿着第二方向(D2)的截面为弧形,其中,所述第二方向(D2)与所述第一方向(D1)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装置(200)还包括:
散热片(270),所述散热片(270)有多个,并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本体(210)连接,多个所述散热片(270)相互连接并至少排成一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270)至少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列(280)与第二列(290),所述第一列(280)的所述散热片(270)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列(290)中的所述散热片(270)连接形成第一角度(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加热装置(200),同一列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散热片(270)连接形成第二角度(β);
其中,所述第一角度(α)与第二角度(β)的和为18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270)的截面呈圆弧形,所述圆弧角度为γ,其中,15°<γ<20°。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加热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本体(210)包括:
连接部(260),所述连接部(260)设于所述加热装置本体(210)的端部;
挡板(220),所述挡板(220)有多个,多个所述挡板(220)分别与所述连接部(260)连接;
加热部(230),所述加热部(230)与所述连接部(260)连接,并位于任意相邻的所述挡板(22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加热装置(2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散热片(270)设于所述加热部(230)与所述挡板(220)之间,所述散热片(270)的一端与所述加热部(23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板(22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加热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230)包括:
连接板(231),所述连接板(231)与所述连接部(260)连接;
多个加热块(232),所述多个加热块(232)设于所述连接板(231)的内部,多个所述加热块(232)并列且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加热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20)上设有多个散热孔(221),所述多个散热孔(221)等距排列。
10.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换热器组件(300)与风机(400),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加热装置(200)设于所述空调器中,所述电加热装置(200)设于所述换热器组件(300)与所述风机(400)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组件(300)与所述加热装置本体(210)具有相同的弧度。
CN202221517313.0U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电加热装置以及空调器 Active CN217715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17313.0U CN217715187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电加热装置以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17313.0U CN217715187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电加热装置以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15187U true CN217715187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800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17313.0U Active CN217715187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电加热装置以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15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49037U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装置
CN217715187U (zh) 一种电加热装置以及空调器
WO2019227393A1 (zh) 散热系统及摄影摄像设备
CN211233118U (zh) 空调器室外机压缩机腔和电控盒散热结构
CN217181387U (zh) 一种散热器及摄影灯具
CN213444323U (zh) 集装箱及其送风装置
CN210772066U (zh) 一种铝制路灯散热器
CN212910570U (zh) 一种带有风冷结构的散热型滤波器
KR20240028977A (ko) 전기 제어 박스, 공기조화기 실외기 및 공기조화기
CN212565951U (zh) 芯片加热式取暖器
CN218499489U (zh) 散热器及散热装置
CN221103909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电气装置
CN215216482U (zh) 一种散热器结构、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2436176U (zh) 一种机柜降温装置
CN220366541U (zh) 一种空调机组散热装置及带温度控制的空调机组
CN216011397U (zh) 风冷式散热装置
CN220243001U (zh) 新能源车充电桩的散热式充电电源
CN212751499U (zh) 一种电力工程开关柜顶板结构
CN216700735U (zh) 一种新型光伏逆变器散热器
CN219741075U (zh) 一种伺服驱动器散热结构
CN216244117U (zh) 一种投光灯的透风结构
CN217503851U (zh) 桌面空调
CN215120727U (zh) 散热装置及电气装置
CN217423477U (zh) 桌面空调
CN217685507U (zh) 散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