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77277U - 一种双层料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料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77277U
CN217577277U CN202221383039.2U CN202221383039U CN217577277U CN 217577277 U CN217577277 U CN 217577277U CN 202221383039 U CN202221383039 U CN 202221383039U CN 217577277 U CN217577277 U CN 217577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ck
guide
movable plate
support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830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恩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Juf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Juf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Juf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Juf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830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77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77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772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料架,涉及零部件制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外支架、内支架以及驱动机构,外支架、内支架均滑移设置于机架上,且内支架位于外支架内侧,外支架、内支架上均设置有料盘,驱动机构设置于机架上,驱动机构能够切换与外支架、内支架的连接状态,从而分别驱动外支架、内支架单独滑移。本料架具有两个料盘,可装载的工件比同类型更多;外支架、内支架可叠加在同一区域,占用空间较小;可切换料盘上料,不仅工人对料盘的上料效率高,料盘对机械手的上料效率也能够明显提升,进而提升机械手加工的连续性;料盘上料的位置远离机械手,通过驱动机构将外支架、内支架上料盘进给,提升了工人上料过程中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料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部件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料架。
背景技术
机械手上下料具有高稳定性的优势,常用于工件的生产、组装,例如公告号为:CN215968724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桁架机械手,常见的机械手已被广泛使用,料盘常与机械手搭配使用,其主要用于对机械手供应待加工工件。
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料盘只有单个,需要人工将待加工工件放置料盘内,之后通过料盘将待加工工件供给机械手,再此过程中,工人只能等该料盘上的工件全部加工结束后,之后才能再次对该料盘上料,导致上料速度慢,工件加工效率低;而且人工对料盘上料时距离机械手较近,工人的安全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料架,其具有上料效率高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层料架,所述料架包括机架、外支架、内支架以及驱动机构,所述外支架、内支架均滑移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内支架位于所述外支架内侧,所述外支架、内支架上均设置有料盘,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切换与所述外支架、内支架的连接状态,从而分别驱动所述外支架、内支架单独滑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先将待加工工件放置于外支架的料盘内,待外支架的料盘放满后,驱动机构与外支架连接并将外支架连同料盘整体相机械手方向进给,使得外支架的料盘先为机械手供料,并将内支架的料盘露出,此时工人便可对内支架上的料盘上料;外支架的料盘内的工件加工结束后,驱动机构将外支架重新移动至内支架的上方,驱动机构释放外支架后与内支架连接,之后驱动机构驱动内支架向机械手方向进给,此时工人便可对外支架的料盘上料;本料架具有两个料盘,可装载的工件比同类型更多,而且,结构设计合理,外支架、内支架可叠加在同一区域,占用空间较小;可切换料盘上料,不仅工人对料盘的上料效率高,料盘对机械手的上料效率也能够明显提升,进而提升机械手加工的连续性;此外,料盘上料的位置可以远离机械手,仅通过驱动机构将外支架、内支架上料盘进给,能够确保工人上料过程中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外支架上具有连接部一,所述内支架上具有连接部二,所述驱动机构单次与所述连接部一、连接部二中的一者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切换与连接部一或连接部二的连接,即可单次驱动外支架、内支架中的一个移动,且不会影响到剩余的外支架或内支架。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座、安装座、活动板一、驱动气缸以及驱动组件,所述滑座滑移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滑座连接,所述安装座内开设有相连通的导向孔以及通孔,所述活动板一滑移设置于所述导向孔内,且所述活动板一的两端能够分别插入所述连接部一、连接部二内,所述活动板一上开设有倾斜的腰形孔一;所述驱动气缸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移连接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通孔对所述滑块导向,所述滑块上具有与所述腰形孔一适配的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插入所述腰形孔一内,所述滑块带动所述推杆滑移时,所述推杆能够驱动所述活动板一滑移;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滑座上并能够驱动所述滑座滑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滑座滑移至连接部一附近,之后驱动气缸的输出端控制滑块滑移于通孔内,推杆随滑块的滑移而滑移于倾斜的腰形孔一内,由于导向孔对活动板一的滑移方向导向,推杆在腰形孔一内滑移即可驱动活动板一滑移于导向孔内,活动板一向连接部一滑移并插入连接部一后,驱动机构与连接部一的连接完成,此时驱动组件便可带动滑座、外支架整体向机械手方向进给,且内支架不受影响。外支架的料盘内的工件加工结束后,驱动组件带动外支架反向移动并复位,随后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反向移动,使得推杆推动活动板一远离连接部二并向连接部二滑移,最终活动板一插入连接部二内,驱动机构与连接部二的连接完成,此时驱动组件便可带动滑座、内支架整体向机械手方向进给,且外支架不受影响。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一包括设置于所述外支架上的连接槽一,所述连接槽一内具有导向面一,且所述导向面一能够对所述活动板一导向;所述连接部二包括设置于所述内支架上的连接槽二,所述连接槽二内具有导向面二,且所述导向面二能够对所述活动板一导向,所述活动板一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槽一、连接槽二适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孔会对活动板一首次导向,活动板一的端部插入连接槽一时,导向面一对活动板一的端部二次导向,从而确保活动板一能够稳定、准确的连接于连接槽一内;活动板一的端部插入连接槽二时,导向面二对活动板一的端部二次导向,从而确保活动板一能够稳定、准确的连接于连接槽二内。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条以及驱动电机,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滑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具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齿轮沿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滚动,从而驱动滑座滑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座与机架滑移连接,驱动电机驱动齿轮转动时,齿轮则沿齿条的长度方向滚动,从而带动滑座、驱动电机、安装座、活动板一整体移动,在活动板一与外支架或内支架连接后,移动的滑座即可带动外支架或内支架滑移。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长度方向为所述滑座的滑移方向,且所述盖板将所述驱动组件遮盖,所述安装座内开设有供所述盖板穿过的让位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盖板将驱动组件遮盖,能够有效对驱动组件提供防护,避免工件从料盘上脱落而影响驱动组件的正常工作,此外,盖板也能够作为驱动组件的防尘盖,从而增加驱动组件的精度。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导轨一、导轨二,所述导轨一、导轨二均设置有至少两根并互相平行,且两所述导轨一位于两所述导轨二的外侧,所述外支架与所述导轨一滑移连接,所述内支架与所述导轨二滑移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外支架、内支架的滑移方向相同,且各自与导轨一、导轨二连接,外支架、内支架不会产生干涉,便于外支架、内支架各自独立移动。
优选的,所述料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定位机构,所述外支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时,所述定位机构与所述内支架连接并对所述内支架定位;所述内支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时,所述定位机构与所述外支架连接并对所述外支架定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未与驱动机构连接的外支架、内支架通过定位机构定位,从而保证未与驱动机构连接的外支架、内支架在机架上相对位置的稳定,能够避免未与驱动机构连接的外支架、内支架发生滑移,便于工人上料。
优选的,所述外支架上具有定位部一,所述内支架上具有定位部二,所述定位部一、定位部二均能够与所述定位机构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支架通过定位部一与定位机构连接,内支架通过定位部二与定位机构连接,使得外支架、内支架能够与定位机构独立连接,且不影响驱动机构对外支架、内支架的驱动。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座、活动板二、定位气缸,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固定座内开设有相连通的引导孔一、引导孔二,所述活动板二滑移设置于所述引导孔一内,且所述活动板二的端部能够插入所述定位部一或定位部二内,所述活动板二上开设有倾斜的腰形孔二;所述定位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引导块,且所述引导块滑移连接于所述引导孔二内,所述引导块上设置有切换杆,所述切换杆的端部插入所述腰形孔二内,所述引导块带动所述切换杆滑移时,所述切换杆能够驱动所述活动板二滑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气缸驱动引导块滑移于引导孔二内,切换杆则跟随引导块的滑移而滑移于腰形孔二内,由于引导孔一对活动板二的滑移方向导向,使得切换杆不能带动活动板二同向移动,切换杆仅能与倾斜的腰形孔二孔壁接触,并推动活动板二滑移于引导孔一内;活动板二向定位部一方向滑移并插入定位部一后,定位机构与外支架的连接完成,此时定位机构对外支架定位;活动板二向定位部二方向滑移并插入定位部二后,定位机构与内支架的连接完成,此时定位机构对内支架定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本料架具有两个料盘,可装载的工件比同类型多,而且,结构设计合理,外支架、内支架可叠加在同一区域,占用空间较小;
2.料盘切换上料,不仅人工对料盘的上料效率高,料盘对机械手的上料效率也能够明显提升,进而提升机械手加工的连续性;料盘上料的位置可以远离机械手,仅通过驱动机构将外支架、内支架上料盘进给,能够确保工人上料过程中的安全性;
3.未与驱动机构连接的外支架、内支架通过定位机构定位,确保未与驱动机构连接的外支架、内支架在机架上相对位置的稳定,便于工人对料盘上料。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另一种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面结构示意图(省略料盘);
图6为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中,外支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中,内支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中,外支架、内支架叠加状态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中,活动板一与内支架连接后,活动板二与外支架连接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中,定位机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中,定位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械手;
100、机架;110、盖板;120、导轨一;130、导轨二;
200、外支架;210、连接部一;211、连接槽一;212、导向面一;220、定位部一;221、定位槽一;222、导向面三;
300、内支架;310、连接部二;311、连接槽二;312、导向面二;320、定位部二;321、定位槽二;322、导向面四;
400、驱动机构;410、滑座;420、安装座;421、导向孔;422、通孔;423、让位孔;430、活动板一;431、腰形孔一;440、驱动气缸;441、滑块;442、推杆;450、驱动组件;451、齿条;452、驱动电机;4521、齿轮;
500、料盘;
600、定位机构;610、固定座;611、引导孔一;612、引导孔二;620、活动板二;621、腰形孔二;630、定位气缸;631、引导块;632、切换杆。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双层料架,如图1至图15所示,本料架包括机架100、外支架200、内支架300以及驱动机构400,机架100上具有机械手1,外支架200、内支架300均滑移设置于机架100上,外支架200可叠加放置于内支架300外侧,外支架200、内支架300上均设置有放置工件的料盘500,驱动机构400设置于机架100上,驱动机构400能够切换与外支架200、内支架300的连接状态,从而分别驱动外支架200、内支架300单独滑移。
外支架200上的料盘500与外支架200通过卡接或螺栓可拆卸连接,内支架300上的料盘500与内支架300通过卡接或螺栓可拆卸连接,从而保证料盘500更换的便捷,如图2、图3所示,料盘500上盛装工件的位置可根据待加工工件的形状设置,只要保证料盘500长、宽的一致性即可。
外支架200上具有连接部一210,内支架300上具有连接部二310,驱动机构400单次仅与连接部一210、连接部二310中的一者连接。
驱动机构400包括滑座410、安装座420、活动板一430、驱动气缸440以及驱动组件450,滑座410滑移设置于机架100上,安装座420与滑座410连接,安装座420内开设有相连通的导向孔421以及通孔422,导向孔421与通孔422交错且垂直;活动板一430滑移设置于导向孔421内并被后者导向,且活动板一430的两端能够分别插入连接部一210、连接部二310内,活动板一430上开设有倾斜的腰形孔一431;驱动气缸440设置于安装座420上,驱动气缸440的输出端设置有滑块441,滑块441滑移连接于通孔422内,且通孔422对滑块441导向,滑块441上具有与腰形孔一431适配的推杆442,推杆442的一端插入腰形孔一431内,滑块441带动推杆442滑移时,推杆442能够驱动活动板一430滑移;驱动组件450设置于滑座410上并能够驱动滑座410滑移。
推杆442可以是耐磨的金属管或金属棒,为降低推杆442与腰形孔一431之间摩擦力,也可以在推杆442上设置轴承,通过轴承与腰形孔一431的孔壁接触;腰形孔一431也可以是槽状。
连接部一210包括设置于外支架200上的连接槽一211,连接槽一211内具有导向面一212,且导向面一212能够对活动板一430导向;连接部二310包括设置于内支架300上的连接槽二311,连接槽二311内具有导向面二312,且导向面二312能够对活动板一430导向,外支架200、内支架300叠加时,连接槽一211、连接槽二311处于对称位置,活动板一430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槽一211、连接槽二311的形状适配。
驱动组件450包括齿条451以及驱动电机452,齿条451通过螺栓固定于机架100上,驱动电机452与滑座410连接,驱动电机452的输出端具有与齿条451啮合的齿轮4521,驱动电机452能够驱动齿轮4521沿齿条451的长度方向滚动,从而驱动滑座410滑移。作为其他方案,驱动组件450也可以是输送皮带或输送链,输送皮带或输送链通过输送电机驱动,且输送皮带或输送链与滑座410固定连接,通过输送皮带或输送链驱动滑座410滑移。
机架100上设置有盖板110,盖板110的长度方向为滑座410的滑移方向,且盖板110将滑座410、齿条451遮盖;安装座420内开设有让位孔423,让位孔423的形状与盖板110的横截面形状适配,盖板110位于让位孔423内且不与让位孔423接触,滑座410滑移时,让位孔423会跟随安装座420滑移于盖板110的外侧,使得盖板110不会与让位孔423产生干涉。
机架100上设置有与齿条451平行的导轨一120、导轨二130,导轨一120、导轨二130均设置有至少两根且四者互相平行,两导轨一120位于两导轨二130的外侧,外支架200与导轨一120滑移连接,内支架300与导轨二130滑移连接,即滑座410与外支架200、内支架300的可滑移方向相同。
本料架还包括设置于机架100上的定位机构600,定位机构600设置于机架100远离机械手1的一端,外支架200与驱动机构400连接时,定位机构600与内支架300连接并对内支架300定位;内支架300与驱动机构400连接时,定位机构600与外支架200连接并对外支架200定位。也就是说,定位机构600能够切换与外支架200、内支架300的连接状态,仅单独对未与活动板一430连接的外支架200或内支架300定位,从而保证未与活动板一430连接的外支架200或内支架300在机架100上位置的固定。
外支架200上具有定位部一220,内支架300上具有定位部二320,定位机构600单次仅与定位部一220、定位部二320中的一个连接。
定位机构600包括固定座610、活动板二620、定位气缸630,固定座610固定于机架100上,固定座610内开设有相连通的引导孔一611、引导孔二612,引导孔一611与引导孔二612交错且垂直,活动板二620滑移设置于引导孔一611内,且活动板二620的两端能够分别插入定位部一220或定位部二320内,活动板二620上开设有倾斜的腰形孔二621;定位气缸630的输出端设置有引导块631,且引导块631滑移连接于引导孔二612内,引导块631上设置有切换杆632,切换杆632的端部插入腰形孔二621内,引导块631带动切换杆632滑移时,切换杆632能够驱动活动板二620滑移;作为其他方案,腰形孔二621也可以是不贯通的槽状。
进一步的,定位部一220包括设置于外支架200上的定位槽一221,定位槽一221内具有导向面三222,且导向面三222能够对活动板二620的端部导向;定位部二320包括设置于内支架300上的定位槽二321,定位槽二321内具有导向面四322,且导向面四322能够对活动板二620端部导向,外支架200、内支架300叠加时,定位槽一221、定位槽二321处于对称位置,活动板二620的两端分别与定位槽一221、定位槽二321的形状适配。
工作原理:
外支架200、内支架300远离机械手1并处于叠加状态时,外支架200上的定位槽一221、内支架300上的定位槽二321均靠近活动板二620,且定位槽一221、定位槽二321处于对称位置。
定位气缸630的输出端控制引导块631滑移于引导孔二612内,切换杆632则跟随引导块631的滑移而滑移于倾斜的腰形孔二621内,由于引导孔一611对活动板二620的滑移方向导向,使得切换杆632不能带动活动板二620同向移动,切换杆632仅能与倾斜的腰形孔二621孔壁接触,从而推动活动板二620滑移于引导孔一611内;活动板二620向定位槽一221方向滑移并插入定位槽一221后,定位机构600与外支架200的连接完成,此时定位机构600对外支架200定位;
工人先将待加工工件放置于外支架200的料盘500内,待外支架200的料盘500放满后,驱动电机452驱动齿轮4521沿齿条451的长度方向滚动,齿轮4521、滑座410、安装座420便可同步滑移,在滑座410滑移至连接槽一211附近后,驱动气缸440的输出端控制滑块441滑移于通孔422内,推杆442随滑块441的滑移而滑移于倾斜的腰形孔一431内,由于导向孔421对活动板一430的滑移方向导向,推杆442在腰形孔一431内滑移即可驱动活动板一430滑移于导向孔421内,活动板一430向连接槽一211滑移并插入连接槽一211后,驱动机构400与连接槽一211的连接完成;
于此同时,定位气缸630驱动活动板二620反向滑移,使得活动板二620脱离定位槽一221并插入定位槽二321,此时定位机构600释放外支架200并对内支架300定位,驱动电机452便可带动滑座410、外支架200整体向机械手1方向进给,使得外支架200的料盘500首先为机械手1供料。
此时外支架200远离内支架300,并将内支架300的料盘500露出,工人便可对内支架300上的料盘500上料,外支架200的料盘500内的工件加工结束后,驱动电机452驱动滑座410反向滑移并将外支架200重新移动至内支架300的上方;
而定位气缸630的输出端控制活动板二620脱离定位槽二321并插入定位槽一221内,即活动板二620释放内支架300的同时对外支架200定位,且驱动气缸440的输出端控制活动板一430脱离连接槽一211并插入连接槽二311内,活动板一430与内支架300的连接完成,驱动电机452则带动滑座410、内支架300整体向机械手1方向进给,使得内支架300的料盘500为机械手1供料,工人便可对外支架200上的料盘500供料。
本料架具有两个料盘500,可装载的工件比同类型多,而且,结构设计合理,外支架200、内支架300可叠加在同一区域,占用空间较小;切换料盘500上料形式,不仅工人对料盘500的上料效率高,料盘500对机械手1的上料效率也能够明显提升,进而提升机械手1加工的连续性;此外,料盘500上料的位置可以远离机械手1,只需要通过驱动机构400将外支架200、内支架300上料盘500进给机械手1,能够确保工人上料过程中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料架不仅能作为上料工具,也能够作为下料、中转工具使用;具体来说,外支架200靠近机械手1时,机械手1为外支架200上的料盘500上料,外支架200上的料盘500集满工件后,驱动机构400控制外支架200远离机械手1,之后驱动机构400与内支架300连接并带动内支架300靠近机械手1,机械手1便可对内支架300的料盘500上料,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机械手1的持续上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0)

1.一种双层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架包括机架(100)、外支架(200)、内支架(300)以及驱动机构(400),所述外支架(200)、内支架(300)均滑移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且所述内支架(300)位于所述外支架(200)内侧,所述外支架(200)、内支架(300)上均设置有料盘(500),所述驱动机构(400)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驱动机构(400)能够切换与所述外支架(200)、内支架(300)的连接状态,从而分别驱动所述外支架(200)、内支架(300)单独滑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架(200)上具有连接部一(210),所述内支架(300)上具有连接部二(310),所述驱动机构(400)单次与所述连接部一(210)、连接部二(310)中的一者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00)包括滑座(410)、安装座(420)、活动板一(430)、驱动气缸(440)以及驱动组件(450),所述滑座(410)滑移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安装座(420)与所述滑座(410)连接,所述安装座(420)内开设有相连通的导向孔(421)以及通孔(422),所述活动板一(430)滑移设置于所述导向孔(421)内,且所述活动板一(430)的两端能够分别插入所述连接部一(210)、连接部二(310)内,所述活动板一(430)上开设有倾斜的腰形孔一(431);所述驱动气缸(440)设置于所述安装座(420)上,所述驱动气缸(440)的输出端设置有滑块(441),所述滑块(441)滑移连接于所述通孔(422)内,且所述通孔(422)对所述滑块(441)导向,所述滑块(441)上具有与所述腰形孔一(431)适配的推杆(442),所述推杆(442)的一端插入所述腰形孔一(431)内,所述滑块(441)带动所述推杆(442)滑移时,所述推杆(442)能够驱动所述活动板一(430)滑移;所述驱动组件(450)设置于所述滑座(410)上并能够驱动所述滑座(410)滑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一(210)包括设置于所述外支架(200)上的连接槽一(211),所述连接槽一(211)内具有导向面一(212),且所述导向面一(212)能够对所述活动板一(430)导向;所述连接部二(310)包括设置于所述内支架(300)上的连接槽二(311),所述连接槽二(311)内具有导向面二(312),且所述导向面二(312)能够对所述活动板一(430)导向,所述活动板一(4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槽一(211)、连接槽二(311)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50)包括齿条(451)以及驱动电机(452),所述齿条(451)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驱动电机(452)与所述滑座(410)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52)的输出端具有与所述齿条(451)啮合的齿轮(4521),所述驱动电机(452)能够驱动所述齿轮(4521)沿所述齿条(451)的长度方向滚动,从而驱动滑座(410)滑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0)上设置有盖板(110),所述盖板(110)的长度方向为所述滑座(410)的滑移方向,且所述盖板(110)将所述驱动组件(450)遮盖,所述安装座(420)内开设有供所述盖板(110)穿过的让位孔(423)。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0)上设置有导轨一(120)、导轨二(130),所述导轨一(120)、导轨二(130)均设置有至少两根并互相平行,且两所述导轨一(120)位于两所述导轨二(130)的外侧,所述外支架(200)与所述导轨一(120)滑移连接,所述内支架(300)与所述导轨二(130)滑移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的定位机构(600),所述外支架(200)与所述驱动机构(400)连接时,所述定位机构(600)与所述内支架(300)连接并对所述内支架(300)定位;所述内支架(300)与所述驱动机构(400)连接时,所述定位机构(600)与所述外支架(200)连接并对所述外支架(200)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架(200)上具有定位部一(220),所述内支架(300)上具有定位部二(320),所述定位部一(220)、定位部二(320)均能够与所述定位机构(600)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600)包括固定座(610)、活动板二(620)、定位气缸(630),所述固定座(610)固定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固定座(610)内开设有相连通的引导孔一(611)、引导孔二(612),所述活动板二(620)滑移设置于所述引导孔一(611)内,且所述活动板二(620)的端部能够插入所述定位部一(220)或定位部二(320)内,所述活动板二(620)上开设有倾斜的腰形孔二(621);所述定位气缸(630)的输出端设置有引导块(631),且所述引导块(631)滑移连接于所述引导孔二(612)内,所述引导块(631)上设置有切换杆(632),所述切换杆(632)的端部插入所述腰形孔二(621)内,所述引导块(631)带动所述切换杆(632)滑移时,所述切换杆(632)能够驱动所述活动板二(620)滑移。
CN202221383039.2U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双层料架 Active CN217577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83039.2U CN217577277U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双层料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83039.2U CN217577277U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双层料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77277U true CN217577277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27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83039.2U Active CN217577277U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双层料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772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64365A (zh) * 2022-11-14 2022-12-13 吴江亿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上料装置及剪刀脚自动组装系统
CN116441604A (zh) * 2023-06-19 2023-07-18 溧阳市北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空压机端盖加工定位工装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64365A (zh) * 2022-11-14 2022-12-13 吴江亿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上料装置及剪刀脚自动组装系统
CN116441604A (zh) * 2023-06-19 2023-07-18 溧阳市北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空压机端盖加工定位工装
CN116441604B (zh) * 2023-06-19 2023-08-18 溧阳市北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空压机端盖加工定位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77277U (zh) 一种双层料架
CN109786851A (zh) 中转组件和锂电池贴胶机
CN210549485U (zh) 一体化板材自动切焊设备
CN110142561A (zh) 一种柔性钣金生产线送料机用浮动夹钳
CN217193628U (zh) 一种焊接机械手双工位回转工作台
CN112117220A (zh) 等离子清洗机
US6647846B2 (en) Machine tool with feed system
CN215469805U (zh) 上料装置及自动化设备
CN218476303U (zh) 一种用于带导向锥形面零件的橡胶衬垫自动装配装置
CN212192260U (zh) 一种自动化送料系统
CN213378294U (zh) 等离子清洗机
CN109014799A (zh) 一种铝板裁切精度控制方法
CN111055008B (zh) 一种送料装置及焊接系统
EP1481758B1 (en) Lathe with a part manipulator
CN109465842B (zh) 一种料盘取料机械手
CN211489882U (zh) 钢板销拉削加工生产线的工作台总成
CN112658197A (zh) 一种双工作台数控铆钉装置
CN220427662U (zh) 一种便于送料的装置
CN108550892B (zh) 锂电池生产设备
CN220407276U (zh) 一种锯切装置
CN215032761U (zh) 双根同步穿角码机
CN215578653U (zh) 一种切离平台及电芯加工设备
CN216234777U (zh) 一种启动电机电枢轴上料机械手
CN214079567U (zh) 输送装置及锯床
CN210146999U (zh) 一种车床机械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