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74916U - 电动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74916U
CN217574916U CN202220753869.3U CN202220753869U CN217574916U CN 217574916 U CN217574916 U CN 217574916U CN 202220753869 U CN202220753869 U CN 202220753869U CN 217574916 U CN217574916 U CN 217574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locking
locking
lock
battery pack
electric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5386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平
褚佳玮
张小春
祝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74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749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80Exchanging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e.g. removable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包括电池包和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安装于所述电动车辆上,用于锁止所述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内设有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用于在外部驱动力下解锁所述锁止机构。在本方案中,将解锁机构设置在电池包内,并在外部驱动力的作用下解锁锁止机构,相比于通过外部驱动机构直接解锁该锁止机构,能够缩短解锁距离行程,不但能够提升解锁效率,而且能够提升解锁时解锁机构对锁止机构的对准精度,从而提高解锁的可靠性。同时,将解锁机构设置在电池包上,也可以简化外部驱动机构的结构复杂程度减小外部驱动机构的占用空间,缩短外部驱动机构的整体高度,从而简化外部驱动机构的结构复杂程度。

Description

电动车辆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21年12月26日的中国专利申请CN2021116067637的优先权、以及申请日为2021年12月26日的中国专利申请CN2021116067815的优先权。本申请引用上述中国专利申请的全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电池包在电量耗尽后,可以采用在换电站更换电池包的形式来快速为电动车补充电量,需要将电池包自车身上拆下并更换已经充满电的电池包,因此,电池包和车身之间锁紧机构就非常重要,既要保证电池包和车身之间能够可靠锁紧,又要使得电池包和能够快速和车身分离。通常情况下,电池包通过锁止装置与电动汽车连接。锁止装置通常包括对应设置的锁基座及锁轴,锁基座通常设置在电动汽车上,锁轴的一端设置在电池包上,锁轴的另一端插入至锁基座内并通过锁舌进行锁止,以实现电池包的固定。
现有技术中,锁止装置的解锁位置靠近电池包下方,在解锁时,通常通过外部设备的解锁顶杆将锁连杆向上顶起,从而带动锁舌向上摆动以脱离出锁槽,使得电池包上的锁轴能够在锁槽内移动并移出锁槽,实现解锁并将电池包取出更换。而对于锁止装置的解锁位置靠近电池包上方的电动车辆,由于电池包本身较厚,解锁杆需要具备更高的伸缩长度以穿过电池包到达解锁位置,而在现有外部设备上无法设置具有满足上述伸缩长度的解锁杆,即使能够具有足够伸缩长度的解锁杆,解锁顶杆的移动路径长,解锁时间延长,对准精度差,影响解锁的可靠性,并且解锁杆的占用空间大,使得外部设备整体高度变高,可能导致底盘换电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外部设备的解锁顶杆无法满足对锁止装置的解锁位置靠近电池包上方解锁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动车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电动车辆,包括电池包和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安装于所述电动车辆上,用于锁止所述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内设有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用于在外部驱动力下解锁所述锁止机构。
在本方案中,将解锁机构设置在电池包内,并在外部驱动力的作用下解锁锁止机构,相比于通过外部驱动机构直接解锁该锁止机构,能够缩短解锁行程,不但能够提升解锁效率,而且能够提升解锁时解锁机构对锁止机构的对准精度,提高解锁的可靠性。同时,将解锁机构设置在电池包上,也可以减小外部驱动机构的占用空间,缩短外部驱动机构的整体高度,从而简化外部驱动机构的结构复杂程度。
较佳地,所述电池包上设有锁止件,所述锁止件和所述锁止机构配合实现对所述电池包的锁止和解锁。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电池包上设置锁止件,能够与锁止机构连接实现对电池包的锁止;通过解锁机构能够对锁止机构施加解锁作用力,从而实现对电池包的解锁;使得电池包能够锁止与电动车辆上,或从电动车辆上解锁移除。
较佳地,所述解锁机构的顶端可从所述电池包的一出口伸出,并抵接于所述锁止机构以进行解锁。
在本方案中,解锁机构从电池包的出口伸出,并作用于锁止机构,这种解锁的运动方式较简单,对准精度高,且解锁行程短,可以提升解锁可靠性。
较佳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若干锁基座,至少部分所述锁基座设有锁舌,所述锁舌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基座内,所述解锁机构的顶端可从所述电池包的出口伸出以解锁所述锁舌。
在本方案中,通过安装于锁基座内的锁舌,能够对电池包进行锁止;并且锁舌可转动地安装于锁基座内,通过解锁机构能够推动锁舌转动,从而对电池包进行解锁。
较佳地,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锁连杆,所述锁连杆通过所述锁舌与所述锁基座活动连接,所述解锁机构的顶端可从所述电池包的出口伸出,并抵接所述锁连杆以带动所述锁舌解锁。
在本方案中,解锁机构能够作用于锁连杆上,通过推动锁连杆相对锁基座活动,从而带动锁舌解锁,一方面使得解锁机构的可作用范围更大,另一方面通过锁连杆能够连接多个锁舌,从而带动多个锁舌同步动作。
较佳地,所述锁连杆朝向所述锁基座的一侧具有解锁面,所述解锁机构的顶端抵靠所述解锁面并在所述解锁面上运动,所述解锁面沿着所述锁连杆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实现所述解锁机构在所述解锁面上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锁舌解锁并且保持解锁状态。
在本方案中,解锁机构抵靠在锁连杆的解锁面上,从而解锁机构的顶端能够作用于面上,使得解锁过程更为可靠。并且,解锁面沿着锁连杆的长度方向延伸,在解锁过程中,当解锁机构沿着锁连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可以实现解锁机构在解锁面上移动并不会卡在解锁面某个位置,大大提高了锁止机构的解锁稳定性。同时,电池包的锁止件相对锁基座沿锁连杆长度方向移动时,解锁机构的顶部能够始终顶靠于锁连杆并保持锁连杆的竖直位置,使得锁舌保持打开状态,避免解锁出现失误。
较佳地,所述锁连杆的下表面具有朝向所述锁基座延伸的凸出部,所述解锁面位于所述凸出部的底面。
较佳地,所述解锁面呈水平面,或者所述解锁面呈上凹的方形、上凹的弧形、上凹的三角形或上凹的棱形。
在本方案中,解锁机构将作用力在解锁面上并在水平面上沿锁连杆的长度方向移动而不会被卡在某个位置,解锁稳定性高,解锁面为水平面,容错性更大,在解锁装置对位偏差或者存在扭转角度的情况下,也能够始终保持在解锁面内;同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解锁面为上凹的方形,可以对解锁装置进行限制作用,使得解锁装置在解锁的过程中不能脱离出解锁面,解锁面为上凹的弧形、上凹的三角形或者上凹的棱形,可以与解锁装置形成一个最佳的解锁线并适当容错,使得解锁装置在解锁面内沿着锁连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方便解锁装置的停留。
较佳地,在初始状态下,所述解锁机构的顶端从所述电池包的出口伸出,并且与所述解锁面在竖直方向具有间距。
在本方案中,初始状态是指当电池包与锁止机构锁止,解锁机构未对锁止机构进行解锁操作时的状态。在初始状态时,解锁机构的顶端能够从电池包的出口伸出,从而能够缩短该顶端与解锁面之间的距离,减小解锁机构的移动距离,提升解锁效率,也能够提升解锁的可靠性。
较佳地,所述解锁面处还设有缓冲结构,所述解锁机构的顶端与所述缓冲结构相抵接。
在本方案中,在解锁面设置缓冲结构,当解锁机构的顶端作用于解锁面时,能够通过缓冲结构进行缓冲,避免在解锁过程中,因为刚性接触而导致解锁面磨损,不但能够提升使用寿命,而且能够使得解锁时,解锁机构对于锁止件的解锁到位,避免因锁连杆移动不到位而导致解锁失效。
较佳地,所述解锁机构的顶端为圆滑的形状,或者所述解锁机构的顶端设置有滚动件。
在本方案中,通过圆滑状的顶端与锁连杆抵靠,能够减小与锁连杆的接触面积,便于解锁机构的顶端相对锁连杆水平移动。或者,通过在解锁机构的顶端设置滚动件,能够与锁连杆形成滚动连接,减小解锁机构顶端与锁连杆相对移动的阻力,利于相对移动。
较佳地,所述解锁机构的底部设有输入端板,所述输入端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锁止机构的解锁面的延伸方向一致。
在本方案中,在解锁机构的底部设置输入端板,从而能够增大外部驱动设备与解锁机构之间的接触范围;并且输入端板的延伸方向与解锁面的延伸方向一致,从而当解锁机构对锁连杆进行解锁时,外部驱动设备也能够在同一方面上与解锁机构形成可靠接触,避免外部驱动设备移动而导致与解锁机构之间的接触错位。
较佳地,所述电池包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电池包,用于放置所述解锁机构;其中,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电池包的出口连通。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电池包内设置容纳腔,能够为解锁机构的设置留出空间,并且也能够使得解锁机构集成在电池包内,使得电池包的结构紧凑。
较佳地,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解锁杆和安装件,所述解锁杆通过所述安装件安装于所述电池包,所述解锁杆与所述安装件之间弹性连接。
在本方案中,通过使解锁杆以弹性连接的方式设置在电池包内,可以缓冲冲击力,也便于完成解锁之后使解锁杆恢复原位。
较佳地,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套设于所述解锁杆,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底端与所述解锁杆抵接,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件抵接,所述第一弹性部用于所述解锁杆相对所述电池包的复位。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弹性件的方式实现解锁杆相对安装件的弹性连接,结构简单可靠。这种结构设置方案下,解锁杆的结构较简单。
较佳地,所述解锁杆包括第一解锁杆、第二解锁杆,所述第一弹性部套设于所述第一解锁杆,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二解锁杆通过所述第二弹性部与所述第一解锁杆弹性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部与所述第一弹性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解锁杆的顶端可从所述电池包的出口伸出,并抵接于所述锁止机构以进行解锁。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弹性件的方式实现解锁杆相对安装件的弹性连接,结构简单可靠。同时,解锁杆的第一解锁杆和第二解锁杆之间也依靠弹性部实现连接,便于第一解锁杆在第二弹性部处于压缩状态下顶开锁连杆,并且第一解锁杆和第二解锁杆之间的冲击力被第二弹性部进行了缓冲,避免了对锁止机构的硬性撞击,在换电小车带动解锁杆顶升到位之后,在第二弹性部的作用下,通过解锁杆自身的收缩,避免解锁杆的进一步顶升导致零件被顶坏。
较佳地,所述安装件的顶部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解锁杆的顶端穿设于所述导向结构内,并至少部分地从所述导向结构的上端伸出,所述导向结构用于与所述电池包的出口定位并限制所述解锁杆沿水平方向的运动自由度。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导向结构以与电池包上的出口进行安装定位,并且可以对解锁杆沿水平方向的运动自由度进行限制,可避免解锁杆相对车体上的锁止结构的顶升出现位置偏差而导致解锁失败,以及避免解锁杆移动方向偏移与出口产生碰撞,从而保护了解锁杆和出口。
较佳地,所述电池包内的锁止件为锁轴,所述锁轴两端固定于所述电池包,所述锁基座开设有锁槽,所述锁槽沿所述锁基座的厚度方向贯穿于所述锁基座,所述锁槽用于供所述锁轴贯穿插入锁定。
在本方案中,锁轴的两端均固定于电池包上,并且锁槽沿锁基座的厚度方向贯穿锁基座;当锁轴挂接于锁槽上后,锁轴的两端均能够受力,提高锁轴对电池包的承载效果,使得电池包与锁止机构的连接更为牢固和稳定。
较佳地,所述锁槽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开口槽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锁止槽,所述开口槽自所述锁基座的底部向上延伸,且所述开口槽的顶部与所述锁止槽连通。
在本方案中,通过开口槽和与其连通的锁止槽,锁轴能够自开口槽进入锁止槽并最终锁止于锁止槽内,该锁止步骤简单,能够提升锁止效率和成功率。
较佳地,所述锁止机构为旋转型锁止机构,所述锁止件与所述锁止机构旋转配合连接。
较佳地,所述锁止件包括螺纹件、涨珠、T型锁和钩挂中的至少一种,解锁机构设置为带动所述锁止件旋转运动。
较佳地,所述外部驱动力为具有解锁驱动机构的换电设备,所解锁驱动机构作用于所述解锁机构,并带动所述解锁机构上下运动和/或旋转运动。
在本方案中,将解锁机构设置在电池包内,能够缩短解锁行程,从而提高解锁的可靠性,并且能够通过外部的换电设备为解锁机构提供解锁驱动力,从而能够简化电池包的结构,也可以简化外部驱动机构的结构复杂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将解锁机构设置在电池包内,并在外部驱动力的作用下解锁锁止机构,相比于通过外部驱动机构直接解锁该锁止机构,能够缩短解锁行程,不但能够提升解锁效率,而且能够提升解锁时解锁机构对锁止机构的对准精度,提高解锁的可靠性。同时,将解锁机构设置在电池包上,也可以减小外部驱动机构的占用空间,缩短外部驱动机构的整体高度,从而简化外部驱动机构的结构复杂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一种电动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池包上的锁止件与电动车辆上的锁止机构相互锁止。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池包与锁止机构相互锁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电池包的锁止件与锁止机构锁止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锁止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锁止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锁止机构的锁舌被顶起,锁止槽被打开。
图6a为解锁机构的顶端接触锁止机构并即将将锁止机构的锁连杆顶起时的部分结构状态图。
图6b为解锁机构将锁连杆顶起并打开锁止槽时的部分结构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种解锁面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种解锁面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解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解锁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锁止机构与锁止件解锁后的部分构件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解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解锁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解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解锁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锁止机构和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另一种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另一种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另一种锁止机构和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锁止机构和锁止件锁止在一起。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又一种锁止机构和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锁止机构和锁止件锁止在一起。
附图标记说明
电动车辆1,车梁11,电池包10,出口110,容纳腔120,解锁机构20,圆滑状210,抵接部211,滚动件220,底座221,滚珠222,输入端板230,解锁杆241,安装件242,第一弹性部243,第一解锁杆251,第二解锁杆252,第二弹性部253,导向结构260,锁止件30,
锁止机构40,锁基座410,锁槽411,开口槽412,锁止槽413,锁舌420,锁连杆430,复位弹簧431,解锁面440,凹陷部450,底面451,侧面452,
通道701,基座702,第一锁止体703,第二锁止体704,锁止座801,第一开孔802,挂接部803,第一螺纹部804,挂接杆903,第二螺纹部904,第二开孔905,锁止体906,安装壳90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一些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1,电动车辆1为重卡或轻卡等商用车。如图1所示,电动车辆1可以包括电池包10和锁止机构40,锁止机构40安装于电动车辆1上,用于锁止电池包10,电池包10内设有解锁机构20,解锁机构20用于在外部驱动力下解锁锁止机构40。
如图1所示,电池包10通常设置于电动车辆1的底部,以便于对电池包10的锁止和解锁进行操作。相应地,锁止机构40也可以位于电动车辆1的底部,进一步地,锁止机构40可以通过设置安装座比如快换支架安装于电动车辆1的底部,比如,如图1所示,可以安装于电动车辆1的车梁11上。也可以将电动车辆1的车梁11作为安装座,将锁止机构40直接安装于车梁11上。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通常情况下,电池包10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部件,解锁机构20可以沿着电池包10的厚度方向设置在电池包10内,并在外部驱动力的作用下解锁该锁止机构40,相比于通过外部驱动机构解锁该锁止机构40,能够缩短解锁行程,不但能够提升解锁效率,而且能够提升解锁时解锁机构对锁止机构的对准精度,从而提高解锁的可靠性。同时,将解锁机构20设置在电池包10上,也可以减小外部驱动机构的占用空间,缩短外部驱动机构的整体高度,也可以简化外部驱动机构的结构复杂程度。在具体实施时,如图3所示,解锁机构20可以设置于电池包10内,并且在电池包10内沿着解锁过程中的顶出方向延伸,具体地,可以沿着竖直方向延伸,也即沿着电池包10的厚度方向延伸。
如图3所示,电池包10上设有锁止件30,锁止件30和锁止机构40配合实现对电池包10的锁止和解锁。
图1示出了电池包10上的锁止件30与电动车辆1上的锁止机构40相互锁止时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解锁机构20可以位于锁止机构40下方,且与锁止机构40相对。以及,解锁机构20可以根据锁止机构40的具体结构形式具有一个,也可以具有多个,通过多个解锁机构20能够对多个锁止机构40分别施加解锁作用力,从而实现对电池包10的有效解锁;使得电池包10能够锁止与电动车辆1上,或从电动车辆1上解锁移除。
解锁机构20的顶端可从电池包10的一出口110伸出,并抵接于锁止机构40以进行解锁。这种解锁的运动方式较简单,可以提升解锁可靠性。
如图3所示,电池包10朝向锁止机构40的表面可以设置有该出口110,解锁机构20的顶端可以从该出口110伸出对锁止机构40进行解锁,或者从该出口110缩回至初始状态。
如图3和图5所示,锁止机构40包括若干锁基座410,至少部分锁基座410设有锁舌420,锁舌420可转动地安装于锁基座410内,解锁机构20的顶端可从电池包10的出口110伸出以解锁锁舌420。从而,通过安装于锁基座410内的锁舌420,能够对电池包10进行锁止;并且锁舌420可转动地安装于锁基座410内,通过解锁机构20能够推动锁舌420转动,从而对电池包10进行解锁。
如图3所示,电池包10上的锁止件30能够被锁舌420锁止于锁基座410内,此时电池包10与电动车辆1上的锁止机构40连接,并可为电动车辆1供电。解锁机构20的顶端可移动伸出该出口110,并推动锁舌420转动对电池包10进行解锁操作。
如图3和图5所示,锁止机构40还包括锁连杆430,锁连杆430通过锁舌420与锁基座410活动连接,解锁机构20的顶端可从电池包10的出口110伸出,并抵接锁连杆430以带动锁舌420解锁。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3和图5所示,锁舌420通常设置于锁基座410内,并相对锁基座410转动,通过设置锁连杆430,能够借助锁连杆430提供解锁的受力处,进而带动锁舌420转动,便于解锁机构20解锁,能使得解锁机构20的可作用范围更大;另外,通过锁连杆430能够连接多个锁舌420,从而带动多个锁舌420同步动作,提高解锁效率。
如图3和图5所示,锁连杆430朝向锁基座410的一侧具有解锁面440,解锁机构20的顶端抵靠解锁面440并在解锁面440上运动,解锁面440沿着锁连杆430的长度方向延伸,实现解锁机构20在解锁面440上移动并不会卡在解锁面440某个位置,大大提高了锁止机构的解锁稳定性。
解锁机构20抵靠在锁连杆430的解锁面440上,从而解锁机构20的顶端能够作用于面上,使得解锁过程更为可靠。并且,解锁面440沿着锁连杆430的长度方向延伸,在解锁过程中,当解锁机构20沿着锁连杆430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电池包10的锁止件30相对锁基座410移动时,解锁机构20的顶部能够始终顶靠于锁连杆430并保持锁连杆430的竖直位置,使得锁舌420保持打开状态,避免解锁出现失误。
具体地,当解锁机构20对图3中所示的锁止状态的电池包10进行解锁时,在解锁过程中,解锁机构20的顶端先在外部驱动设备的作用下,从电池包10的出口110处伸出,并继续向上运动与锁止机构40接触,具体地,如图6a所示(省略部分锁基座和锁连杆),可以与锁止机构40的锁连杆430接触或是其他解锁部位的解锁面440的一侧接触,从而顶起锁止机构40的解锁部分,锁连杆430被顶起的过程中,解锁机构20的顶端沿着解锁面440滑动,如图6b所示(省略部分锁基座和锁连杆),解锁机构20从解锁面440的一侧滑动至解锁面440的另一侧。此时,电池包10的锁止件30仍处于锁止机构40的锁基座410内,具体地可以处于锁基座410的锁止槽413内。接着,在外部驱动设备的作用下,电池包10会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在水平移动的过程中,由于解锁面440沿着锁连杆430的长度方向延伸,解锁机构20的顶端也可以沿着锁连杆430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锁止机构40能够处于解锁状态。解锁机构20的水平移动过程中,其能够使得锁连杆430能够保持在一个高度位置处,避免锁连杆430上下移动,导致解锁失效。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5中所示,解锁面440可以为锁连杆430朝向锁基座410的表面,该表面为水平面,解锁面为水平面,容错性更大,在解锁装置对位偏差或者存在扭转角度的情况下,也能够始终保持在解锁面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解锁面440还可以有其他的结构形式。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8所示,锁连杆430的下表面具有远离锁基座410延伸的凹陷部450,即凹陷部450朝向锁连杆430凹陷(也即朝上凹陷),解锁面440为凹陷部450的内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
锁连杆430的下表面具有凹陷部450,解锁机构20的顶端能够被凹陷部450容纳,从而能够限制解锁机构20的移动,使得解锁机构20能够进行直线移动,避免移动错位,导致解锁失效。解锁机构20的顶端能够伸入至凹陷部450的底面451,从而解锁机构20的顶端能够与凹陷部450的内表面中的底面451和至少一个侧面452接触;或者,解锁机构20的顶端伸入凹陷部450内,但不与底面451接触,从而解锁机构20的顶端能够与凹陷部450的内表面中的两侧侧面452接触。其中,如图7所示,该凹陷部450可以为带有圆弧过渡的结构形式,从开口向底面451,其宽度可以逐渐增大,从而可以对解锁机构20进入凹陷部450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并适当容错,使得解锁装置在解锁面内沿着锁连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方便解锁装置的停留。凹陷部450还可以有其他的结构形式,例如三角形或棱形等,也可以与解锁装置形成一个最佳的解锁线并适当容错,使得解锁装置在解锁面内沿着锁连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方便解锁装置的停留。
如图8所示,该凹陷部450还可以为矩形的结构形式,从而凹陷部450的两侧侧壁均能更可靠地对解锁机构20的顶端进行限制。
优选地,凹陷部450的内表面沿水平方向延伸。从而使得解锁机构20能够在水平方向上顶靠住锁连杆430。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在初始状态下,解锁机构20的顶端从电池包10的出口110伸出,并且与解锁面440在竖直方向具有间距。
初始状态是指当电池包10与锁止机构40锁止,解锁机构20未对锁止机构40进行解锁操作时的状态,也即,如图3所示的状态。在初始状态时,解锁机构20的顶端能够从电池包10的出口110伸出,从而能够缩短该顶端与解锁面440之间的距离,减小解锁机构20的移动距离,提升解锁效率,也能够提升解锁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解锁面440处还设有缓冲结构(图中未示出),解锁机构20的顶端与缓冲结构相抵接。
在具体实施时,在解锁面440设置缓冲结构,当解锁机构20的顶端作用于解锁面440时,能够通过缓冲结构进行缓冲,避免在解锁过程中,因为刚性接触而导致解锁面440磨损,不但能够提升使用寿命,而且能够使得解锁时,解锁机构20对于锁止件30的解锁到位,避免因锁连杆430移动不到位而导致解锁失效。
解锁机构20的顶端与锁止机构40的解锁面440相匹配,能够对锁止机构40的解锁面440进行作用。在具体实施时,解锁机构20也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提供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9和图10、以及图12和图13所示,解锁机构20的顶端为圆滑的形状,或者,如图14和图15所示,解锁机构20的顶端设置有滚动件220。
如图9和图10、以及图12和图13所示,通过圆滑状210的顶端与锁连杆430抵靠,能够减小与锁连杆430的接触面积,便于解锁机构20的顶端相对锁连杆430水平移动。或者,如图14和图15所示,通过在解锁机构20的顶端设置滚动件220,能够与锁连杆430形成滚动连接,减小解锁机构20顶端与锁连杆430相对移动的阻力,利于相对移动。
其中,圆滑的形状可以为圆球状或椭圆球状的结构形式。滚动件220可以包括底座221和滚珠222,滚珠222被容纳并限制于底座221内,且能够在底座221内滚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10所示,解锁机构20的底部设有输入端板230,输入端板230的延伸方向与解锁机构20的解锁面440的延伸方向一致。在解锁机构20的底部设置输入端板230,从而能够增大外部驱动设备与解锁机构20之间的接触范围;并且如图3所示,输入端板230的延伸方向与解锁面440的延伸方向一致,从而当解锁机构20对锁连杆430进行解锁时,外部驱动设备也能够在同一方面上与解锁机构20形成可靠接触,避免外部驱动设备移动而导致与解锁机构20之间的接触错位。
如图3所示,电池包10具有容纳腔120,容纳腔120沿竖直方向贯穿电池包10,用于放置解锁机构20;其中,容纳腔120与电池包10顶部的出口110连通。通过在电池包10内设置容纳腔120,能够为解锁机构20的设置留出空间,并且也能够使得解锁机构20集成在电池包10内,使得电池包10的结构紧凑。
如图9-10所示,解锁机构20包括解锁杆241和安装件242,解锁杆241通过安装件242安装于电池包10,解锁杆241与安装件242之间弹性连接。通过使解锁杆241以弹性连接的方式设置在电池包10内,可以缓冲冲击力,也便于完成解锁之后使解锁杆241恢复原位。
如图9、图10所示,解锁机构20还包括第一弹性部243,第一弹性部243套设于解锁杆241,第一弹性部243的底端与解锁杆241抵接,第一弹性部243的另一端与安装件242抵接,第一弹性部243用于解锁杆241相对电池包10的复位。
图9示出了第一弹性部243处于初始状态时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解锁杆241为整体移动式的杆状结构,具体地,其由第一解锁杆251和第二解锁杆252组成,第一解锁杆251和第二解锁杆252固定连接,在被外部驱动设备顶升时,解锁杆241整体移动。在第一解锁杆251上还设有抵接部211,该抵接部211的上表面可以作为与第一弹性部243抵接的面。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9和图10所示,安装件242的顶部设置有导向结构260,解锁杆241的顶端穿设于导向结构260内,并至少部分地从导向结构260的上端伸出,导向结构260用于与电池包10的出口110定位并限制解锁杆241沿水平方向的运动自由度。
通过设置导向结构260以对解锁杆241沿水平方向的运动自由度进行限制,可避免解锁杆241相对车体上的锁止结构的顶升出现位置偏差而导致解锁失败,并且避免解锁杆241移动方向偏移与出口110产生碰撞,从而保护了解锁杆241和出口110。具体地,如图10所示,该导向结构260可以为套筒。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电池包10内的锁止件30为锁轴,锁轴两端固定于电池包10,锁基座410开设有锁槽411,锁槽411沿锁基座410的厚度方向贯穿于锁基座410,锁槽411用于供锁轴贯穿插入锁定。
锁轴的两端均固定于电池包10上,并且锁槽411沿锁基座410的厚度方向贯穿锁基座410;当锁轴挂接于锁槽411上后,锁轴的两端均能够受力,提高锁轴对电池包10的承载效果,使得电池包10与锁止机构40的连接更为牢固和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锁槽411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开口槽412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锁止槽413,开口槽412自锁基座410的底部向上延伸,且开口槽412的顶部与锁止槽413连通。通过开口槽412和与其连通的锁止槽413,锁轴能够自开口槽412进入锁止槽413并最终锁止于锁止槽413内,该锁止步骤简单,能够提升锁止效率和成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外部驱动力为具有解锁驱动机构的换电设备,所解锁驱动机构作用于解锁机构20,并带动解锁机构20上下运动以解锁锁止机构40。能够通过外部的换电设备为解锁机构20提供解锁驱动力,从而能够简化电池包10的结构。
实施例2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锁止机构的示意图,图11中锁止机构与上述实施例1中锁止机构的差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锁止机构40中锁连杆430具有解锁面440处部分进一步向下延伸,相比于实施例1中的锁止机构40,其更靠近解锁机构的顶端,能够进一步缩短解锁机构20的顶端与解锁面440之间的距离,提升解锁的效率和可靠性。
以及,本实施例中的锁连杆430与锁基座410之间还具有复位弹簧431,当解锁机构20的顶端向下移动至初始位置的过程中,复位弹簧431能够对锁连杆430施加作用力,使得锁连杆430能够由解锁位置复位至锁止位置。
实施例3
如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解锁机构,本实施例与以上实施例1之间的区别在于,该解锁机构的具体结构形式有所差别;电动车辆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2中的一致。并且,本实施例中解锁机构也可以与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实施方式进行任意的组合。
图12示出了第一弹性部243处于初始状态时的示意图;如图12和图13所示,该解锁机构20的解锁杆241为分体结构,具有两级弹性压缩,在解锁杆241的上部分还设有抵接部211,该抵接部211的上表面可以作为与第一弹性部243抵接的面。
如图11所示,解锁机构20包括解锁杆241和安装件242,解锁杆241通过安装件242安装于电池包10,解锁杆241包括第一解锁杆251、第二解锁杆252,抵接部211设置在第一解锁杆251上,第一弹性部243套设于第一解锁杆251,第一弹性部243的底端与抵接部211抵接,第一弹性部243的另一端与安装件242抵接,第一弹性部243用于解锁杆241相对电池包10的复位。解锁机构20还包括第二弹性部253,第二解锁杆252通过第二弹性部253与第一解锁杆251弹性连接,第二弹性部253与第一弹性部243间隔设置,第一解锁杆251的顶端可从电池包10的出口110伸出,并抵接于锁止机构40以进行解锁。
通过设置弹性件的方式实现解锁杆241相对安装件242的弹性连接,结构简单可靠。同时,解锁杆241的第一解锁杆251和第二解锁杆252之间也依靠第二弹性部253实现连接,第二弹性部253可以作为蓄能部件将力储蓄,便于第一解锁杆251在第二弹性部253处于压缩状态下顶开锁连杆430,并且第一解锁杆251和第二解锁杆252之间的冲击力被第二弹性部253进行了缓冲,避免了对锁止机构40的硬性撞击,在换电小车带动解锁杆241顶升到位之后,在第二弹性部253的作用下,通过解锁杆241自身的收缩,避免解锁杆241的进一步顶升导致零件被顶坏。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12和图13所示,安装件242的顶部设置有导向结构260,解锁杆241的顶端穿设于导向结构260内,并至少部分地从导向结构260的上端伸出,导向结构260用于与电池包10的出口110定位并限制解锁杆241沿水平方向的运动自由度。
通过设置导向结构260以对解锁杆241沿水平方向的运动自由度进行限制,可避免解锁杆241相对车体上的锁止结构的顶升出现位置偏差而导致解锁失败,并且避免解锁杆241移动方向偏移与出口110产生碰撞,从而保护了解锁杆241和出口110。具体地,如图12所示,该导向结构260可以为套筒。
实施例4
如图14和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解锁机构,本实施例与以上实施例1和实施例3之间的区别在于,该解锁机构的具体结构形式有所差别;电动车辆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的一致。并且,本实施例中解锁机构也可以与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的实施方式进行任意的组合。
如图14所示,解锁机构20包括解锁杆241和安装件242,解锁杆241通过安装件242安装于电池包10,解锁机构20还包括第一弹性部243,第一弹性部243套设于解锁杆241,第一弹性部243的底端与解锁杆241抵接,第一弹性部243的另一端与安装件242内的导向筒抵接,第一弹性部243用于解锁杆241相对电池包10的复位。
图15中示出了第一弹性部243处于压缩状态时的示意图,此时,解锁杆241被外部驱动设备(图中未示出)顶起。
更为具体地,如图15所示,该解锁机构20的解锁杆241为一体的结构,其下端的输入端板230的上表面可以作为与第一弹性部243抵接的面。
在具体实施时,对于图14中所示的具有一级弹性压缩的解锁机构20,其也可以在外部驱动设备中与解锁机构20对应的输出端处配置弹性压缩的部件,从而外部驱动设备和解锁机构20能够共同形成二级弹性压缩,避免零件被顶坏。
如图14和图15所示,通过在解锁机构20的顶端设置滚动件220,能够与锁连杆430形成滚动连接,减小解锁机构20顶端与锁连杆430相对移动的阻力,利于相对移动。滚动件220可以包括底座221和滚珠222,滚珠222被容纳并限制于底座221内,且能够在底座221内滚动。
对于以上的实施例1-4,图9和图10、图12和图13中示出了解锁机构20的顶端为圆滑状210的结构,其也适用于图14和图15中的解锁机构20中。相应地,图14和图15中示出的解锁机构20的顶端为滚动件220的结构,其也可以适用于图12和图13中的解锁机构20中。该具体的实施方式不应当限制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施方式中。在具体实施时,该导向结构260也可以适用于图14和图15中的解锁机构20中。
实施例5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通过锁基座410和锁舌420对锁轴进行锁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锁止件30与锁止机构40还可以有其他的实施方式,下面将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中,锁止机构40为旋转型锁止机构40,锁止件30与锁止机构40旋转配合连接。
锁止件30包括螺纹件、涨珠、T型锁和钩挂中的至少一种,解锁机构20设置为带动锁止件30旋转运动。
具体的,在螺纹连接方式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锁止机构40包括锁止座801,锁止座801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开孔802,第一开孔802内设有第一螺纹部804,该第一螺纹部804为内螺纹,锁止件30包括安装壳907和锁止体906,该安装座907内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开孔905,锁止体906竖向设置在第二开孔905内,该锁止体906可相对于安装壳907在竖直方向移动且锁止体906上设有与第一螺纹部804相配合的第二螺纹部,第二螺纹部904能够与第一螺纹部804啮合,从而实现锁止机构40与锁止件30的锁止和解锁。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在旋转卡合方式中,如图18、图19和图20所示,锁止机构40包括锁止座801,锁止座801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开孔802,该锁止座801内设有挂接部803,锁止座801具有挂接腔,第一开孔802与挂接腔连通,且挂接座803位于挂接腔底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孔802为方形孔,且挂接部803位于第一开孔802的两侧,锁止件30包括锁止体906,该锁止体906的上端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挂接杆903,该挂接杆903为柱状体且水平设置在锁止体906的顶部,锁止杆903与锁止体906共同构成T型结构。
当挂接杆903处于第一位置时,挂接杆903能够穿过第一开孔802并进入锁止座801的挂接腔内,当位于挂接腔内的挂接杆903旋转至第二位置时,挂接杆903能够挂接于限位部803上,从而使得锁止机构40与锁止件30相对锁止固定。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在钩挂锁止方式中,如图21所示,基座702上设置有沿重力方向延伸的通道701,通道701延伸至基座702的下表面以使锁止件30能够进出通道701。锁止机构40设置于基座702。其中,锁止机构40被配置为在锁止件30向上移动至通道701的预定位置时,可将锁止件30锁止;且锁止机构40被配置为可解除对锁止件30的锁止,以使锁止件30在电池包10的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以脱离通道701。
锁止机构40可包括第一锁止体703和第二锁止体704。第一锁止体703可转动地安装于基座702。第一锁止体703被配置为当其处于锁止位置时,可阻止位于通道701预定位置的锁止件30向下移,以对锁止件30锁止。第二锁止体704被配置为当第一锁止体703转动至锁止位置时可阻止第一锁止体703转动,以使第一锁止体703保持在锁止位置。
更为具体地,第一锁止体703可为棘轮,第二锁止体704可为棘爪。棘轮被配置为在锁止件30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可被锁止件30带动以沿第一方向A1转动。棘爪被配置为在锁止件30向上移动至通道701的预定位置时,与棘轮啮合以阻止棘轮转动,例如,阻止棘轮沿与第一方向A1相反的第二方向A2转转动,从而通过棘轮将锁止件30锁止在通道701内,实现对电池包10的锁止。
在本实施例中,外部驱动力为具有解锁驱动机构的换电设备,所解锁驱动机构作用于解锁机构20,并带动解锁机构20旋转运动以解锁旋转型锁止机构40。能够通过外部的换电设备为解锁机构20提供解锁驱动力,从而能够简化电池包10的结构。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电动车辆,包括电池包和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安装于所述电动车辆上,用于锁止所述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内设有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用于在外部驱动力下解锁所述锁止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上设有锁止件,所述锁止件和所述锁止机构配合实现对所述电池包的锁止和解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的顶端可从所述电池包的一出口伸出,并抵接于所述锁止机构以进行解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若干锁基座,至少部分所述锁基座设有锁舌,所述锁舌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锁基座内,所述解锁机构的顶端可从所述电池包的出口伸出以解锁所述锁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锁连杆,所述锁连杆通过所述锁舌与所述锁基座活动连接,所述解锁机构的顶端可从所述电池包的出口伸出,并抵接所述锁连杆以带动所述锁舌解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连杆朝向所述锁基座的一侧具有解锁面,所述解锁机构的顶端抵靠所述解锁面并在所述解锁面上运动,所述解锁面沿着所述锁连杆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实现所述解锁机构在所述解锁面上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锁舌解锁并且保持解锁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连杆的下表面具有朝向所述锁基座延伸的凸出部,所述解锁面所述凸出部的底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面呈水平面,或者所述解锁面呈上凹的方形、上凹的弧形、上凹的三角形或上凹的棱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面处还设有缓冲结构,所述解锁机构的顶端与所述缓冲结构相抵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的顶端为圆滑的形状,或者所述解锁机构的顶端设置有滚动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的底部设有输入端板,所述输入端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锁止机构的解锁面的延伸方向一致。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电池包,用于放置所述解锁机构;
其中,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电池包的出口连通。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解锁杆和安装件,所述解锁杆通过所述安装件安装于所述电池包,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套设于所述解锁杆,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底端与所述解锁杆抵接,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件抵接,所述第一弹性部用于所述解锁杆相对所述电池包的复位。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杆包括第一解锁杆、第二解锁杆,所述第一弹性部套设于所述第一解锁杆,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二解锁杆通过所述第二弹性部与所述第一解锁杆弹性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部与所述第一弹性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解锁杆的顶端可从所述电池包的出口伸出,并抵接于所述锁止机构以进行解锁。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的顶部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解锁杆的顶端穿设于所述导向结构内,并至少部分地从所述导向结构的上端伸出,所述导向结构用于与所述电池包的出口定位并限制所述解锁杆沿水平方向的运动自由度。
1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内的锁止件为锁轴,所述锁轴两端固定于所述电池包,所述锁基座开设有锁槽,所述锁槽沿所述锁基座的厚度方向贯穿于所述锁基座,所述锁槽用于供所述锁轴贯穿插入锁定。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槽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开口槽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锁止槽,所述开口槽自所述锁基座的底部向上延伸,且所述开口槽的顶部与所述锁止槽连通。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为旋转型锁止机构,所述锁止件与所述锁止机构旋转配合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包括螺纹件、涨珠、T型锁和钩挂件中的至少一种,解锁机构设置为带动所述锁止件旋转运动。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驱动力为具有解锁驱动机构的换电设备,所解锁驱动机构作用于所述解锁机构,并带动所述解锁机构上下运动和/或旋转运动。
CN202220753869.3U 2021-12-26 2022-03-31 电动车辆 Active CN21757491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6781 2021-12-26
CN202111606763 2021-12-26
CN2021116067637 2021-12-26
CN2021116067815 2021-12-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74916U true CN217574916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429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69666.3U Active CN217672236U (zh) 2021-12-26 2022-03-31 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
CN202210346696.8A Pending CN115805837A (zh) 2021-12-26 2022-03-31 具有顶杆导向的电动车辆用电池包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
CN202220767560.XU Active CN217574917U (zh) 2021-12-26 2022-03-31 解锁联动装置、电池包组件及电动车辆
CN202220753869.3U Active CN217574916U (zh) 2021-12-26 2022-03-31 电动车辆
CN202210346680.7A Pending CN115431818A (zh) 2021-12-26 2022-03-31 解锁联动装置、电池包组件及电动车辆
CN202210344996.2A Pending CN115476719A (zh) 2021-12-26 2022-03-31 锁止机构、锁止组件和电动汽车
CN202220767413.2U Active CN217544772U (zh) 2021-12-26 2022-03-31 具有加强结构的电动车辆用电池包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
CN202210346674.1A Pending CN115441107A (zh) 2021-12-26 2022-03-31 具有加强结构的电动车辆用电池包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
CN202210345013.7A Pending CN115431734A (zh) 2021-12-26 2022-03-31 用于安装电池包的车身支架及电动车辆
CN202210344993.9A Pending CN115431815A (zh) 2021-12-26 2022-03-31 电动车辆
CN202220768090.9U Active CN218228706U (zh) 2021-12-26 2022-03-31 具有顶杆导向的电动车辆用电池包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
CN202210344998.1A Pending CN115431816A (zh) 2021-12-26 2022-03-31 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
CN202220769170.6U Active CN217574918U (zh) 2021-12-26 2022-03-31 锁止机构、锁止组件和电动汽车
CN202220769605.7U Active CN217574920U (zh) 2021-12-26 2022-03-31 用于安装电池包的车身支架及电动车辆
CN202210837124.XA Pending CN115832592A (zh) 2021-12-26 2022-07-15 电池包及包括其的电动车辆
CN202221834577.9U Active CN218385596U (zh) 2021-12-26 2022-07-15 电池包及包括其的电动车辆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69666.3U Active CN217672236U (zh) 2021-12-26 2022-03-31 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
CN202210346696.8A Pending CN115805837A (zh) 2021-12-26 2022-03-31 具有顶杆导向的电动车辆用电池包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
CN202220767560.XU Active CN217574917U (zh) 2021-12-26 2022-03-31 解锁联动装置、电池包组件及电动车辆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46680.7A Pending CN115431818A (zh) 2021-12-26 2022-03-31 解锁联动装置、电池包组件及电动车辆
CN202210344996.2A Pending CN115476719A (zh) 2021-12-26 2022-03-31 锁止机构、锁止组件和电动汽车
CN202220767413.2U Active CN217544772U (zh) 2021-12-26 2022-03-31 具有加强结构的电动车辆用电池包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
CN202210346674.1A Pending CN115441107A (zh) 2021-12-26 2022-03-31 具有加强结构的电动车辆用电池包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
CN202210345013.7A Pending CN115431734A (zh) 2021-12-26 2022-03-31 用于安装电池包的车身支架及电动车辆
CN202210344993.9A Pending CN115431815A (zh) 2021-12-26 2022-03-31 电动车辆
CN202220768090.9U Active CN218228706U (zh) 2021-12-26 2022-03-31 具有顶杆导向的电动车辆用电池包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
CN202210344998.1A Pending CN115431816A (zh) 2021-12-26 2022-03-31 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
CN202220769170.6U Active CN217574918U (zh) 2021-12-26 2022-03-31 锁止机构、锁止组件和电动汽车
CN202220769605.7U Active CN217574920U (zh) 2021-12-26 2022-03-31 用于安装电池包的车身支架及电动车辆
CN202210837124.XA Pending CN115832592A (zh) 2021-12-26 2022-07-15 电池包及包括其的电动车辆
CN202221834577.9U Active CN218385596U (zh) 2021-12-26 2022-07-15 电池包及包括其的电动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6) CN217672236U (zh)
WO (2) WO202311693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6931A1 (zh) * 2021-12-26 2023-06-29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31502B (zh) * 2023-04-19 2023-06-27 大唐(云南)水电联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稳定型水轮机定子机座
CN116810826B (zh) * 2023-08-31 2023-11-14 北京玖行智研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辆换电机器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62162A (ja) * 2001-06-06 2002-12-18 Toyota Industries Corp バッテリ装置およびバッテリ装置の取り付け構造
FR2943970A3 (fr) * 2009-04-03 2010-10-08 Renault Sas Dispositif de verrouillage de la position d'un moyen de stockage d'energie electrique
CN105857048B (zh) * 2016-05-06 2018-01-05 臻昊(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通用化整体式电池更换系统
CN105946812B (zh) * 2016-06-23 2017-12-19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锁体组件、动力电池、其锁止机构及使用方法、交通工具
CN206351680U (zh) * 2017-01-04 2017-07-25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自适应调整位置的加解锁夹具
CN106627083B (zh) * 2017-01-13 2023-09-05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快速加解锁套件
CN207257346U (zh) * 2017-09-15 2018-04-20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电池包的安装系统及具有该安装系统的汽车
CN209700366U (zh) * 2018-10-15 2019-11-29 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总成锁持装置和自动导引运输车
CN213262021U (zh) * 2020-07-31 2021-05-25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快换结构、设置快换结构的汽车和匹配快换结构的电池
CN213705143U (zh) * 2020-09-30 2021-07-16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锁基座、锁止机构及电动汽车
CN213705146U (zh) * 2020-09-30 2021-07-16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锁基座和锁止机构
CN115284859A (zh) * 2021-11-30 2022-11-04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解锁联动装置、电池包组件及电动车辆
CN217672236U (zh) * 2021-12-26 2022-10-28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
CN218085055U (zh) * 2022-06-27 2022-12-20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二次锁止机构、锁止组件、快换支架装置和电动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6931A1 (zh) * 2021-12-26 2023-06-29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05837A (zh) 2023-03-17
CN218228706U (zh) 2023-01-06
WO2023116932A1 (zh) 2023-06-29
CN115431734A (zh) 2022-12-06
CN217544772U (zh) 2022-10-04
CN115476719A (zh) 2022-12-16
CN115431815A (zh) 2022-12-06
CN217574917U (zh) 2022-10-14
CN217574920U (zh) 2022-10-14
CN115431816A (zh) 2022-12-06
CN115832592A (zh) 2023-03-21
CN217672236U (zh) 2022-10-28
CN115441107A (zh) 2022-12-06
WO2023116931A1 (zh) 2023-06-29
CN218385596U (zh) 2023-01-24
CN217574918U (zh) 2022-10-14
CN115431818A (zh) 2022-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74916U (zh) 电动车辆
CN114084031B (zh) 锁组件
CN1154555C (zh) 电池提供动力的手引导的电动工具
CN219007570U (zh) 换电车辆
CN111845437A (zh) 一种用于换电的锁止装置及应用其的车辆
CN213705142U (zh) 锁止机构
CN116353319A (zh) 换电车辆
CN113928173A (zh) 一种锁止机构及电池模组
CN112477685A (zh) 一种换电系统
CN115556621A (zh) 电池包调平装置、电池安装装置及穿梭式换电设备
CN213705136U (zh) 解锁件、解锁机构及换电小车
CN217539208U (zh) 解锁组件
CN213228286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快换电池锁止机构
CN218085055U (zh) 二次锁止机构、锁止组件、快换支架装置和电动汽车
CN209795154U (zh) 锁紧装置
CN115450993A (zh) 解锁组件
CN212950243U (zh) 一种用于换电的锁止装置及应用其的车辆
CN216979849U (zh) 一种共享筋膜枪的存储释放装置
CN219133904U (zh) 锁止基座、锁止装置及电动车辆
CN211641442U (zh) 一种墨盒和打印机
CN114882647A (zh) 一种共享筋膜枪的存储释放装置
CN111873851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安装紧固机构及电动汽车
EP1777074A1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a printhead
CN218858130U (zh) 锁机构、锁止组件及电动车辆
CN116533823A (zh) 锁止基座、锁止装置及电动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