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55212U - 一种活性炭无尘投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性炭无尘投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55212U
CN217555212U CN202221502761.3U CN202221502761U CN217555212U CN 217555212 U CN217555212 U CN 217555212U CN 202221502761 U CN202221502761 U CN 202221502761U CN 217555212 U CN217555212 U CN 2175552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
dust
air
feeding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027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胜义
魏蒙蒙
魏晶磊
滕保红
马世杰
田磊磊
庄士千
郭杰
徐亚威
代国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Ji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Ji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Ji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Ji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027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552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552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552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性炭无尘投料系统,属于投料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无尘投料站,所述无尘投料站上设置有活性炭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一次中和罐上的入孔通过输料管道连通;气动控制装置,所述气动控制装置设置在靠近一次中和罐上的入孔处的输料管道上,用于控制内部通道的打开和关闭;和真空上料机,所述真空上料机包括中转料仓、真空泵和抽气管道,所述中转料仓安装在无尘投料站与气动控制装置之间的输料管道上,所述中转料仓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真空泵上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抽气管道的一端与真空泵的进气口连通,另一端与中转料仓的出风口连通;投炭过程中收集炭尘并用真空输送活性炭,减少活性炭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活性炭无尘投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投料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性炭无尘投料系统。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特异性吸附能力较强的炭材料的统称,对杂质和色素的吸附性能强,所以脱色效果好,常被应用到产品的脱色工序。
原操作是反应釜处投入活性炭脱色,目前的投炭操作为:将活性炭包装打开后,将活性炭在一次中和罐入孔处投入,由于一次中和罐的放空负压较小且罐内温度较高,罐内放出的热气会将部分活性炭尘吹飞至一次中和罐外,造成现场操作条件较差,其产生的活性炭甚至会飘散覆盖整个楼层,给整个楼层的生产环境造成较差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一种可以防止活性炭尘污染环境的无尘投料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中活性炭投放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炭无尘投料系统,包括:
无尘投料站,所述无尘投料站上设置有活性炭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一次中和罐上的入孔通过输料管道连通;
气动控制装置,所述气动控制装置设置在靠近一次中和罐上的入孔处的输料管道上,用于控制内部通道的打开和关闭;和
真空上料机,所述真空上料机包括中转料仓、真空泵和抽气管道,所述中转料仓安装在无尘投料站与气动控制装置之间的输料管道上,所述中转料仓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真空泵上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抽气管道的一端与真空泵的进气口连通,另一端与中转料仓的出风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气动控制装置包括气动截止阀和控制箱,所述气动截止阀安装在靠近一次中和罐上的入孔处的输料管道上,所述控制箱通过信号远程控制气动截止阀的打开和关闭。
优选的,所述中转料仓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出风仓、收料仓和进风仓,所述出风仓为锥形柱状,所述收料仓为圆柱形,所述进风仓为锥形漏斗状,所述出风口位于出风仓的顶部,所述收料仓的上端设置有上滤网,下端设置有下滤网,所述上滤网的目数大于下滤网的目数,所述进风仓的侧壁上设置有上料口,所述上料口通过输料管道与无尘投料站的出料口连通,所述进风仓的底部端口位于输料管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进风仓通过负压管道与一次中和罐的顶部连通,所述负压管道与上料口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对立位于进风仓的侧壁上,所述出风仓的顶部外侧安装有关风机,所述关风机的一侧设置有卸料器,所述关风机的上部通过软管与收料仓连通,下部通过软管连接卸料器。
优选的,所述进风仓与一次中和罐上的入孔之间的管道为覆膜滤袋,所述覆膜滤袋与进风仓的侧壁密闭连接,所述位于气动截止阀上方且靠近进风仓的下端口处的覆膜滤袋的侧壁上安装有带有阀门的进风管。
优选的,所述真空泵的一侧设置有通风机,所述通风机包括吸入口、排气口和机壳,所述机壳内设置有叶轮,所述通风机的吸入口与抽气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通风机的排气口与真空泵的进气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无尘投料站包括支架、人工投料平台、下料仓、振动筛、除尘装置、出料适配器和电气控制系统,所述进料口倾斜设置在人工投料平台的侧壁上,所述人工投料平台上设置有进料口相匹配的盖板,所述人工投料平台固定位于支架的上部,所述下料仓呈漏斗状且上端与人工投料平台的底部连通,所述下料仓竖直位于支架内,所述振动筛位于下料仓的上部,所述除尘装置安装在人工投料平台的顶部,所述出料口位于下料仓的底端,所述出料适配器位于出料口和输料管道之间,所述振动筛、除尘装置均与电气控制系统通过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振动筛包括筛网和振动电机,所述筛网固定位于下料仓的内腔上部,所述振动电机设置在与筛网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下料仓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除尘风机、除尘器、滤芯和滤芯反吹装置,所述除尘风机竖直安装在人工投料平台的顶部外侧,所述除尘器安装在人工投料平台的顶部内侧,所述除尘风机通过风管及吸尘罩与除尘器连接,所述滤芯安装在除尘器下方,所述滤芯反吹装置位于人工投料平台的外壁上部。
优选的,所述气动截止阀包括气动执行器、阀门、气电定位器、空气压缩机、电磁阀、活塞、阀杆和阀芯,所述阀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无尘投料站将投炭过程中的炭尘收集;通过真空泵将中转料仓中的空气抽空,形成真空,通过控制箱控制气动截止阀打开,利用真空将活性炭输送至一次中和罐中,通过控制箱控制气动截止阀关闭,利用真空将活性炭抽到中转料仓,完成真空上料,同时气动截止阀关闭后,可以防止从一次中和罐的入孔出来的蒸气进入中转料仓内,减少了活性炭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同时改善了操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性炭无尘投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性炭无尘投料系统中中转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2、出料口;3、一次中和罐;4、入孔;5、输料管道;6、中转料仓;601、出风仓;602、收料仓;603、进风仓;604、上滤网;605、下滤网;606、上料口;7、真空泵;8、抽气管道;9、气动截止阀;10、控制箱;11、负压管道;12、关风机;13、卸料器;14、覆膜滤袋;15、进风管;16、通风机;17、支架;18、人工投料平台;19、下料仓;20、振动筛;21、除尘风机;22、除尘器;23、滤芯;24、滤芯反吹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可以是有线电连接、无线电连接,也可以是无线通信信号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性炭无尘投料系统,包括:无尘投料站、气动控制装置和真空上料机。在无尘投料站上的进料口1投放活性炭,活性炭从出料口2出来进入输料管道5内,经过输料管道5运输到气动控制装置处;气动控制装置设置在靠近一次中和罐3上的入孔4处的输料管道5上,通过信号远程控制内部通道的打开和关闭,当通道打开时,活性炭经过输料管道5运输到一次中和罐3上的入孔4处并经入孔4进入一次中和罐3的内腔,当通道关闭时,活性炭无法通过气动控制装置处的输料管道5继续前进,并且由于一次中和罐3的放空负压较小且罐内温度较高,气动控制装置处于关闭状态,一次中和罐3内腔里的蒸气将活性炭卷出经入孔4流出后无法通过气动控制装置处的输料管道5向外流动;真空上料机包括中转料仓6、真空泵7和抽气管道8,中转料仓6安装在无尘投料站与气动控制装置之间的输料管道5上,中转料仓6上设置有出风口,真空泵7上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抽气管道8的一端与真空泵7的进气口连通,另一端与中转料仓6的出风口连通,中转料仓6内的空气经真空泵7的进气口进入真空泵7内部,真空泵7的偏心转子旋转使空气产生体积的变化,体积变化后的气体从排气口被排出泵外,从而将气体从中转料仓6内抽出,使中转料仓6内产生真空,气动控制装置打开时,在密闭条件下活性炭在重力的作用下被运送至一次中和罐3中,气动控制装置关闭后,输料管道5内的活性炭被真空抽入到中转料仓6内进行储存。
优选的,气动控制装置包括气动截止阀9和控制箱10,气动截止阀9安装在靠近一次中和罐3上的入孔4处的输料管道5上,通过控制箱10设定的程序,控制箱10通过信号远程控制气动截止阀9打开往一次中和罐3内进料,或者控制气动截止阀9关闭,此时可由真空将活性炭抽入中转料仓6内。
优选的,中转料仓6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出风仓601、收料仓602和进风仓603,出风仓601为锥形柱状,收料仓602为圆柱形,进风仓603为锥形漏斗状,出风口位于出风仓601的顶部,收料仓602的上端设置有上滤网604,下端设置有下滤网605,上滤网604的目数大于下滤网605的目数,进风仓603的侧壁上设置有上料口606,上料口606通过输料管道5与无尘投料站的出料口2连通,进风仓603的底部端口位于输料管道5的内部,根据文丘里效应和伯努利方程,C=P+(1/2)*ρv^2+ρgh可知,一定流体通过收缩截面时,流速增加,流速增加时,其压力降低,形成负压,从而产生吸附作用,所以出风仓601设计成锥形柱状,出风口经抽气管道8的一端与真空泵7的进气口连通,真空泵7通电启动,中转料仓6形成真空区,其顶部压力最小,当气动截止阀9关闭处于关闭状态时,顶部负压将进风仓603的上料口606处的活性炭经下滤网605后抽到收料仓602内即完成真空上料。
优选的,进风仓603通过负压管道11与一次中和罐3的顶部连通,负压管道11为硬管且设置有阀门,一次中和罐3的放空负压较小且罐内温度较高,当气动截止阀9关闭后,打开真空泵7和负压管道11上的阀门,罐内的热气经过负压管道11流出一次中和罐3,负压管道11与上料口606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对立位于进风仓603的侧壁上,当无尘投料站内的活性炭经过输料管道5到达上料口606处后,经过负压管道11流出一次中和罐3的热气与上料口606处的活性炭汇合,将部分活性炭向上吹向收料仓602下端的下滤网605,真空将热气和活性炭的混合流体抽到收料仓602内,收料仓602上端的上滤网604将活性炭拦截,最终热气被真空泵7抽走并带出中转料仓6,出风仓601的顶部外侧安装有关风机12,关风机12的上部通过软管与收料仓602连通,依靠旋转的叶轮起着输送活性炭,还担负着密封的作用,防止气力输送过程中从出料口2吸入空气,下部通过软管连接卸料器13。
优选的,进风仓603与一次中和罐3上的入孔4之间的输料管道5为覆膜滤袋14,覆膜滤袋14由经纬向拉伸的PTFE微孔薄膜,贴合效果好,表面过滤,粉尘排放量几乎为零,可以防止入孔4处发生活性炭尘外溢情况,覆膜滤袋14与进风仓603的侧壁密闭连接,位于气动截止阀9上方且靠近进风仓603的下端口处的覆膜滤袋14的侧壁上安装有带有阀门的进风管15,进风管15可以缓解覆膜滤袋14在负压下发生变形,同时可以调节进风仓603内的气压。
优选的,真空泵7的一侧设置有通风机16,通风机16包括吸入口、排气口和机壳,机壳内设置有叶轮,通风机16的吸入口与抽气管道8的一端连通,通风机16的排气口与真空泵7的进气口连通,接通电源以后,机壳内的电动机驱动叶轮旋转,中转料仓6中的空气经吸入口从叶轮中心处被吸入,由于叶片对气体的动力作用,气体压力和速度得以提高,气体在离心力作用下沿着叶道甩向机壳,从排气口排出,空气经真空泵7的进气口进入真空泵7内部,真空泵7的偏心转子旋转使空气产生体积的变化,体积变化后的气体从排气口被排出泵外,从而将气体从中转料仓6内抽出,使中转料仓6内产生真空。
优选的,无尘投料站包括支架17、人工投料平台18、下料仓19、振动筛20、除尘装置、出料适配器和电气控制系统,进料口1倾斜设置在人工投料平台18的侧壁上,人工投料平台18上设置有进料口1相匹配的盖板,将活性炭拆包后从进料口1倒入,随即将盖板盖严,人工投料平台18固定位于支架17的上部,下料仓19呈漏斗状且上端与人工投料平台18的底部连通,下料仓19竖直位于支架17内,振动筛20位于下料仓19的上部,除尘装置安装在人工投料平台18的顶部,用于收集空气中的活性炭尘,出料口2位于下料仓19的底端,出料适配器位于出料口2和输料管道5之间,振动筛20、除尘装置均与电气控制系统通过信号连接。
优选的,振动筛20包括筛网和振动电机,筛网固定位于下料仓19的内腔上部,振动电机设置在与筛网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下料仓19的侧壁上,利用振动电机激振的原理,使活性炭在筛网上被抛起,作直线运动,配合匹配的筛网从而达到筛分的目的。
优选的,除尘装置包括除尘风机21、除尘器22、滤芯23和滤芯反吹装置24,除尘风机21竖直安装在人工投料平台18的顶部外侧,除尘器22安装在人工投料平台18的顶部内侧,除尘风机21通过风管及吸尘罩与除尘器22连接,滤芯23安装在除尘器22下方,滤芯反吹装置24位于人工投料平台18的外壁上部,滤芯23的数量根据需要安装,插上电源,开启除尘风机21键,含活性炭尘的空气经除尘器22、吸尘罩、风管、除尘风机21上的进风入口进入箱体内,因气流突然扩张,流速骤然降低,大粒活性炭粉未在其自重的作用下从含活性炭尘的空气中分离而沉降至盛灰抽屉中,其余活性炭尘粒由于滤芯23的筛滤、碰撞、钩挂、静电等作用,被滞留于滤芯23的外壁,净化后的空气由除尘风机21经出口排出,当无尘投料站不工作时,可以定期清理滤芯23上的灰尘,利用滤芯反吹装置24通过喷吹压缩空气的方法除掉滤芯23外表面上附着的活性炭尘。
优选的,气动截止阀9包括气动执行器、阀门、气电定位器、空气压缩机、电磁阀、活塞、阀杆和阀芯,阀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气动截止阀9的工作原理:通过控制箱10设定的程序发出动作指令,使进、排气电磁阀动作,向气动执行器内供、排经空气压缩机处理的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作用在活塞上,克服阀门动作的摩擦力和阀杆上的弹簧弹力,从而压下或提起阀杆,带动阀芯上下动作,使阀门打开或关闭。
工作原理:
开启真空上料机的开关,真空泵7将中转料仓6内的空气经抽气管道8抽走,中转料仓6内形成真空,在无尘投料站处投入20kg活性炭,然后将人工投料平台18上进料口1外侧的盖板盖严,含活性炭尘的空气经除尘器22、吸尘罩、风管、除尘风机21上的进风入口进入箱体内,因气流突然扩张,流速骤然降低,大粒活性炭粉未在其自重的作用下从含活性炭尘的空气中分离而沉降至盛灰抽屉中,其余活性炭尘粒附着在滤芯23的外壁上,活性炭物料到达下料仓19的筛网处,振动电机配合筛网选出尺寸符合要求的活性炭,活性炭到达出料口2,经出料适配器进入输料管道5内部,通过控制箱10设定的程序,打开气动截止阀9,控制10s往反应釜的一次中和罐3内进料,真空将活性炭吸附到进风仓603的侧壁上的上料口606处,活性炭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进风仓603的下部端口竖直掉落,沿覆膜滤袋14长度方向经气动截止阀9的内部通道到达入孔4后进入一次中和罐3内部,30s后通过控制箱10关闭气动截止阀9,打开负压管道11上的阀门,一次中和罐3罐内的热气经过负压管道11流出一次中和罐3,热气与上料口606处的活性炭汇合,将部分活性炭向上吹到收料仓602下端的下滤网605处,然后真空将热气和活性炭的混合流体抽到收料仓602内,热气被真空泵7抽走并带出中转料仓6,而活性炭被收料仓602上端的上滤网604拦截留在收料仓602内。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Claims (10)

1.一种活性炭无尘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尘投料站,所述无尘投料站上设置有活性炭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一次中和罐上的入孔通过输料管道连通;
气动控制装置,所述气动控制装置设置在靠近一次中和罐上的入孔处的输料管道上,用于控制内部通道的打开和关闭;和
真空上料机,所述真空上料机包括中转料仓、真空泵和抽气管道,所述中转料仓安装在无尘投料站与气动控制装置之间的输料管道上,所述中转料仓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真空泵上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抽气管道的一端与真空泵的进气口连通,另一端与中转料仓的出风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无尘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控制装置包括气动截止阀和控制箱,所述气动截止阀安装在靠近一次中和罐上的入孔处的输料管道上,所述控制箱通过信号远程控制气动截止阀的打开和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无尘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料仓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出风仓、收料仓和进风仓,所述出风仓为锥形柱状,所述收料仓为圆柱形,所述进风仓为锥形漏斗状,所述出风口位于出风仓的顶部,所述收料仓的上端设置有上滤网,下端设置有下滤网,所述上滤网的目数大于下滤网的目数,所述进风仓的侧壁上设置有上料口,所述上料口通过输料管道与无尘投料站的出料口连通,所述进风仓的底部端口位于输料管道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无尘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仓通过负压管道与一次中和罐的顶部连通,所述负压管道与上料口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对立位于进风仓的侧壁上,所述出风仓的顶部外侧安装有关风机,所述关风机的一侧设置有卸料器,所述关风机的上部通过软管与收料仓连通,下部通过软管连接卸料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无尘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仓与一次中和罐上的入孔之间的输料管道为覆膜滤袋,所述覆膜滤袋与进风仓的侧壁密闭连接,所述位于气动截止阀上方且靠近进风仓的下端口处的覆膜滤袋的侧壁上安装有带有阀门的进风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无尘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的一侧设置有通风机,所述通风机包括吸入口、排气口和机壳,所述机壳内设置有叶轮,所述通风机的吸入口与抽气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通风机的排气口与真空泵的进气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无尘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尘投料站包括支架、人工投料平台、下料仓、振动筛、除尘装置、出料适配器和电气控制系统,所述进料口倾斜设置在人工投料平台的侧壁上,所述人工投料平台上设置有进料口相匹配的盖板,所述人工投料平台固定位于支架的上部,所述下料仓呈漏斗状且上端与人工投料平台的底部连通,所述下料仓竖直位于支架内,所述振动筛位于下料仓的上部,所述除尘装置安装在人工投料平台的顶部,所述出料口位于下料仓的底端,所述出料适配器位于出料口和输料管道之间,所述振动筛、除尘装置均与电气控制系统通过信号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无尘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筛包括筛网和振动电机,所述筛网固定位于下料仓的内腔上部,所述振动电机设置在与筛网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下料仓的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无尘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除尘风机、除尘器、滤芯和滤芯反吹装置,所述除尘风机竖直安装在人工投料平台的顶部外侧,所述除尘器安装在人工投料平台的顶部内侧,所述除尘风机通过风管及吸尘罩与除尘器连接,所述滤芯安装在除尘器下方,所述滤芯反吹装置位于人工投料平台的外壁上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无尘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截止阀包括气动执行器、阀门、气电定位器、空气压缩机、电磁阀、活塞、阀杆和阀芯,所述阀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
CN202221502761.3U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活性炭无尘投料系统 Active CN2175552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02761.3U CN217555212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活性炭无尘投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02761.3U CN217555212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活性炭无尘投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55212U true CN217555212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501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02761.3U Active CN217555212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活性炭无尘投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552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95328B (zh) 智能除尘系统的清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6092867U (zh) 一种脉冲布筒除尘器
CN217555212U (zh) 一种活性炭无尘投料系统
CN2883276Y (zh) 储料仓给料器卸料用扬尘捕集装置
CN1994213B (zh) 便携式吸尘装置
CN208054451U (zh) 粉末回收利用装置
CN2452972Y (zh) 移动式脉冲滤筒除尘吸粮机
CN207417896U (zh) 一种粉末输送专用真空上料机
CN207417892U (zh) 一种粉末多通路上料装置
JP4231774B2 (ja) 清掃車
CN209392954U (zh) 一种刹克龙除尘器
CN212387305U (zh) 撬装移动式粉料气力输送装置
CN208429618U (zh) 两级分离过滤与脉冲反吹布袋清扫散料回收工作站
KR200423775Y1 (ko) 파우더 이송장치
CN210905415U (zh) 一种水稳料自动生产系统的除尘装置
CN208429008U (zh) 单点卸料吸尘车
CN206980349U (zh) 一种灰库卸灰装置
JPH07247005A (ja) ごみ分離貯留装置
CN217807437U (zh) 一种带双管夹阀的流化小车及其大袋集粉锁气卸灰装置
CN220531107U (zh) 一种旋风式除尘装置
CN109693313B (zh) 一种具有自动收尘功能的砂浆罐
CN211562323U (zh) 带有除尘装置的粉料罐防爆罐系统
CN215743972U (zh) 一种气流磨粉机
CN108394121A (zh) 加料成型机自动投料装置
CN220658237U (zh) 一种环保水性涂料真空吸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