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54064U - 全地形车 - Google Patents

全地形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54064U
CN217554064U CN202221794286.1U CN202221794286U CN217554064U CN 217554064 U CN217554064 U CN 217554064U CN 202221794286 U CN202221794286 U CN 202221794286U CN 217554064 U CN217554064 U CN 2175540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hole
assembly
terrain vehicle
disposed
pcb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942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年华
祝光兵
陈海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942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540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540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540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组件;控制组件,控制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组件上并包括PCBA组件。其中,PCBA组件包括支撑件、固定件和弹性件,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弹性件设置在第三安装孔中,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弹性件可以缓冲并吸收支撑件和固定件之间的振动。通过上述设置,弹性件可以缓冲并吸收PCBA组件和车架组件之间的振动,提高了PCBA组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提高了PCBA组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全地形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全地形车是一种可以在所有地形上行驶的车辆,具有较高的地盘、减震性能较优的悬架、抓地性较好的轮胎和较强的动力等特点。相较于普通车辆,全地形车能够在极端恶劣的环境,包括但不限于沙滩、山地、森林、沼泽等地形中行驶,已经广泛应用于农场、娱乐场所。
现有的全地形车的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A)组件均为焊接在车架组件上,并通过在电路板表面浇注塑料等方式缓冲并吸收电路板的振动。该连接方式使PCBA组件和全地形车之间需要较强的焊接强度以适应全地形车的激烈振动,并且电路板无散热结构,导致PCBA组件维护成本高且严重影响PCBA组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带有PCBA组件弹性连接结构的全地形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组件;行走组件,行走组件连接于车架组件;转向组件,转向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组件上;车身覆盖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组件上;悬架组件,行走组件通过悬架组件连接至车架组件;座椅组件,座椅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组件上;控制组件,控制组件被车架组件支撑并包括PCBA组件。其中,PCBA组件包括支撑件、固定件和弹性件,支撑件和车架组件固定连接,支撑件和固定件通过紧固件连接,弹性件套设于紧固件上。
进一步地,PCBA组件还包括底板,底板和固定件固定连接,底板和固定件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PCBA组件还包括压力控制组件,压力控制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固定件上。
进一步地,若第一容纳空间中的压力大于等于预设压力时,压力控制组件连通第一容纳空间和外界。
进一步地,压力控制组件设置在支撑件和底板之间。
进一步地,PCBA组件还包括电路板,电路板和固定件固定连接,电路板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中。
进一步地,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弹性件设置在第三安装孔中,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弹性件设置在第三安装孔中,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第三安装孔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中。
进一步地,弹性件设置有第四安装孔,第四安装孔的轴线和弹性件的轴线基本重合设置,紧固件至少部分设置在第四安装孔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地形车通过在支撑件和固定件之间设置弹性件,可以缓冲并吸收车架组件和PCBA组件之间的振动,同时压力控制组件可以调节第一容纳空间的温度和压力,为电路板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并提高了电路板的使用寿命,达到了提高PCBA组件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地形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地形车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PCBA组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PCBA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PCBA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PCBA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全地形车100,包括车架组件11、行走组件12、转向组件13、车身覆盖件14、悬架组件15、座椅组件16和控制组件17。车架组件11用于支撑行走组件12、转向组件13、车身覆盖件14、悬架组件15、座椅组件16和控制组件17。行走组件12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组件11上,行走组件12用于驱动全地形车100行驶。转向组件13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组件11上,转向组件13用于控制全地形车100的行驶方向。车身覆盖件14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组件11上,车身覆盖件14用于覆盖全地形车100的内部零件。悬架组件15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组件11上,行走组件12通过悬架组件15连接至车架组件11。座椅组件16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组件11上,座椅组件16用于提高全地形车100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控制组件17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组件11上,控制组件17用于控制全地形车100的电子元件。
其中,控制组件17包括PCBA组件171,PCBA组件171设置在车架组件11上。具体的,PCBA组件171和车架组件11固定连接,PCBA组件171用于控制全地形车100的电子元件,从而提高全地形车100的安全性和智能性。全地形车100行驶于环境极端恶劣的工况中时,经常发生轮胎打滑现象,普通的差速器使全地形车100的轮胎打滑时极易侧翻,通常在差速器上加装差速锁来解决该问题,可选的,PCBA组件171可以控制差速锁锁止差速器,使全地形车100在一侧驱动轮打滑时该驱动轮仍可以输出驱动力。
如图4至图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PCBA组件171包括支撑件1711、固定件1712、弹性件1713和电路板1714。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定义了如图6所示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作为本实用新型中PCBA组件171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支撑件1711至少部分和车架组件11连接,支撑件1711用于将PCBA组件171固定连接在车架组件11上;支撑件1711还至少部分和固定件1712连接,支撑件1711用于支撑固定件1712。固定件1712至少部分和电路板1714连接,固定件1712用于支撑电路板1714,并用于保护电路板1714,其中,电路板1714用于控制全地形车100的电子元件。弹性件1713设置在固定件1712和支撑件1711的连接处,弹性件1713用于缓冲并吸收固定件1712和支撑件1711之间的振动。具体的,支撑件1711至少部分和车架组件11固定连接,支撑件1711和固定件1712通过紧固件连接,弹性件1713套设于紧固件上,其中,紧固件可以设置为螺栓。固定件1712至少部分和电路板1714固定连接。由于车架组件11至少部分和支撑件1711固定连接,支撑件1711至少部分和固定件1712固定连接,固定件1712至少部分和电路板1714固定连接,该连接方式把车架组件11的振动通过支撑件1711和固定件1712传递至电路板1714,通过在支撑件1711和固定件1712之间设置弹性件1713,可以缓冲并吸收支撑件1711和固定件1712之间的振动,从而缓冲并吸收电路板1714和车架组件11之间的振动,提高了PCBA组件171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改善了电路板1714的工作环境。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PCBA组件171还包括底板1715。底板1715和固定件1712连接,底板1715用于保护电路板1714,其中,固定件1712用于支撑底板1715。具体的,底板1715和固定件1712固定连接,电路板1714设置在固定件1712和底板1715之间。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固定件1712和底板1715之间构成第一容纳空间1716,电路板1714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1716中,第一容纳空间1716可以保护电路板1714并为电路板1714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PCBA组件171还包括压力控制组件1717。压力控制组件1717设置在固定件1712上,压力控制组件1717还设置在支撑件1711和底板1715之间,压力控制组件1717用于调节第一容纳空间1716的压力和温度,其中,支撑件1711用于保护压力控制组件1717。具体的,压力控制组件1717和固定件1712固定连接,其中,压力控制组件1717可以和固定件1712卡接或螺纹连接,压力控制组件1717设置在固定件1712的上侧,且压力控制组件1717相对设置在支撑件1717的下侧。第一容纳空间1716中温度和压力过高时,压力控制组件1717可以连通第一容纳空间1716和外界,并排出第一容纳空间1716中的过热空气,从而使第一容纳空间1716的温度和外界的温度基本一致,并使第一容纳空间1716的压力和外界的压力基本一致。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可以改善电路板1714的工作环境并提高电路板1714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支撑件17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711a和第二安装孔1711b。具体的,第一安装孔1711a设置在支撑件1711前端的上边缘上,第二安装孔1711b设置在支撑件1711后端的上边缘上,第一安装孔1711a和第二安装孔1711b的轴线基本重合设置,第一安装孔1711a和第二安装孔1711b之间形成有第二容纳空间1711c。固定件1712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1712a。支撑件1711和固定件1712连接时,第三安装孔1712a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1711c中,第一安装孔1711a、第二安装孔1711b和第三安装孔1712a的轴线基本重合设置,弹性件1713设置在第三安装孔1712a中,第一安装孔1711a、第二安装孔1711b和第三安装孔1712a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具体的,弹性件1713设置为弹性材料,其中,弹性件1713可以设置为橡胶,也可以设置为弹性塑料、泡沫、海绵或乳胶等。弹性件1713可以设置为圆柱体,弹性件1713的轴线和第三安装孔1712a的轴线基本重合设置。弹性件1713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1713a,弹性件1713的轴线和第四安装孔1713a的轴线基本重合设置,紧固件至少部分设置在第四安装孔1713a中。固定件1712和支撑件1711通过紧固件连接时,第一安装孔1711a、第二安装孔1711b、第三安装孔1712a和第四安装孔1713a的轴线均基本重合设置,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孔1711a、第二安装孔1711b、第三安装孔1712a和第四安装孔1713a后,将固定件1712和支撑件1711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第一安装孔1711a和第二安装孔1711b的位置可以和第三安装孔1712a的位置交换,即固定件171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711a和第二安装孔1711b,支撑件1711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1712a,弹性件1713设置在第三安装孔1712a中,第一安装孔1711a、第二安装孔1711b和第三安装孔1712a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支撑件1711上也可以单独设置第一安装孔1711a或第二安装孔1711b,第一安装孔1711a或第二安装孔1711b通过紧固件和第三安装孔1712a连接,并在连接处设置弹性件1713。只要支撑件1711和固定件1712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件1713,且弹性件1713可以缓冲并吸收支撑件1711和固定件1712之间的振动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弹性件1713通过缓冲并吸收固定件1712和紧固件之间的振动,从而缓冲并吸收固定件1712和支撑件1711之间的振动。由于固定件1712和电路板1714固定连接,支撑件1711和车架组件11固定连接,弹性件1713通过缓冲并吸收固定件1712和支撑件1711之间的振动即为缓冲并吸收电路板1714和车架组件11之间的振动,从而改善了电路板1714的工作环境并提高了电路板1714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压力控制组件1717包括控制阀1717a和密封件1717b。控制阀1717a至少部分和固定件1712连接,控制阀1717a还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1716中,第一容纳空间1716中的温度和压力过高时,控制阀1717a用于排出第一容纳空间1716中的过热气体,从而降低第一容纳空间1716中的温度和压力。密封件1717b设置在控制阀1717a和固定件1712之间,其中,密封件1717b可以设置为密封圈,密封件1717b用于密封。具体的,控制阀1717a和固定件1712固定连接,其中,控制阀1717a可以和固定件1712卡接或螺纹连接,控制阀1717a可以设置为弹簧式泄压阀或杠杆式泄压阀等。PCBA组件171工作时,电路板1714产生热量导致第一容纳空间1716的温度升高,第一容纳空间1716的温度升高导致第一容纳空间1716的压力升高,若第一容纳空间1716中的压力大于等于预设压力时,控制阀1717a开启,压力控制组件1717连通第一容纳空间1716和外界,从而排出第一容纳空间1716中的过热气体。其中,预设压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可以防止第一容纳空间1716的温度和压力过高,改善了电路板1714的工作环境,提高了电路板1714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件1711和固定件1712通过紧固件连接,并在连接处设置弹性件1713的连接方式,可以缓冲并吸收PCBA组件171和车架组件11之间的振动;同时在固定件1712上设置压力控制组件1717可以调节第一容纳空间1716中的温度和压力,为电路板1714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了PCBA组件171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
车架组件;
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连接于所述车架组件;
转向组件,所述转向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组件上;
车身覆盖件,所述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组件上;
悬架组件,所述行走组件通过所述悬架组件连接至所述车架组件;
座椅组件,所述座椅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组件上;
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被所述车架组件支撑并包括PCBA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PCBA组件包括支撑件、固定件和弹性件,所述支撑件和所述车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固定件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紧固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PCBA组件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和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固定件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PCBA组件还包括压力控制组件,所述压力控制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中的压力大于等于预设压力时,所述压力控制组件连通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外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底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PCBA组件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孔中,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孔中,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三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设置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的轴线和所述弹性件的轴线基本重合设置,所述紧固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四安装孔中。
CN202221794286.1U 2022-07-11 2022-07-11 全地形车 Active CN2175540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94286.1U CN217554064U (zh) 2022-07-11 2022-07-11 全地形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94286.1U CN217554064U (zh) 2022-07-11 2022-07-11 全地形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54064U true CN217554064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504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94286.1U Active CN217554064U (zh) 2022-07-11 2022-07-11 全地形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540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54064U (zh) 全地形车
CN201106654Y (zh) 顶置解耦膜液压悬置装置
CN214296283U (zh) 一种两轮摩托车
KR100316887B1 (ko) 차량용 현가장치
CN210454444U (zh) 一种汽车增程器
CN114435047A (zh) 一种无人车独立悬挂系统
KR20030040959A (ko) 차량용 공기 스프링
JP3145454U (ja) 車載ストレッチャーのための防振装置
CN21068684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
CN216714637U (zh) 一种带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电子真空泵
CN218929343U (zh) 一种驾驶室微环境机柜冷却减振装置
CN214647411U (zh) 一种带有减震衬套的汽车摆臂
CN219565057U (zh) 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用真空泵减震座
CN217713466U (zh) 一种电动四轮乘用车的前减震器
CN215284259U (zh) 一种空气悬挂
CN206826352U (zh) 压缩机支架以及新能源汽车
CN213973786U (zh) 一种抗震型车辆大灯安装结构
CN214928812U (zh) 悬架系统缓冲块组件、悬架系统及汽车
KR20030015724A (ko) 자동차의 바디 마운팅 방진구
CN215634620U (zh) 一种汽车底盘悬挂减震器
CN211574123U (zh) 一种车辆双通道式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
CN210661185U (zh) 一种可调式减振器
KR101941920B1 (ko) 고무탄성완충기를 이용한 자동차 현가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자동차
KR200187362Y1 (ko) 자동차용 리어로어암의 고정구조
KR200300862Y1 (ko) 보조완충장치를 갖춘 트레일러의 현가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