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53998U - 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及其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及其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53998U
CN217553998U CN202221833156.4U CN202221833156U CN217553998U CN 217553998 U CN217553998 U CN 217553998U CN 202221833156 U CN202221833156 U CN 202221833156U CN 217553998 U CN217553998 U CN 2175539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ontainer
battery pack
connecting column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3315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亚男
许兆伟
王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3315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539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539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539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及其车辆,后部结构包括:第一轴车架,第一轴车架上形成有第一轴安装位;第二轴车架,第二轴车架上形成有第二轴安装位,第二轴车架连接于第一轴车架后侧;货箱,货箱分别与第一轴车架和第二轴车架连接且设置于第一轴车架和第二轴车架的顶部;电池包,电池包分别与第一轴车架和第二轴车架连接;其中,第一轴车架与第二轴车架的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的后部结构成本较低,装配简单,且整体刚度和安全性得到提升。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及其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及其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后悬双轴结构的车架设计中成本相对较高,装配时耗时较多,并且整体后部结构的刚度也不足。因此,现有的车辆的后部结构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及其车辆,该后部结构成本较低,装配简单,且整体刚度和安全性得到提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后部结构包括:第一轴车架,所述第一轴车架上形成有第一轴安装位;第二轴车架,所述第二轴车架上形成有第二轴安装位,所述第二轴车架连接于所述第一轴车架后侧;货箱,所述货箱分别与所述第一轴车架和所述第二轴车架连接且设置于所述第一轴车架和所述第二轴车架的顶部;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分别与所述第一轴车架和所述第二轴车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轴车架与所述第二轴车架的结构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将结构相同的第一轴车架后侧与第二轴车架相连,货箱放置在第一轴车架和第二轴车架的顶部并分别和第一轴车架和第二轴车架相连接,同时电池包和第一轴车架和第二轴车架相连接,从而该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的成本较低,装配简单,且整体刚度和安全性得到提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轴车架包括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二轴车架包括第三纵梁和第四纵梁,所述第一纵梁的后端与所述第三纵梁的前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车架连接件,所述第二纵梁的后端与所述第四纵梁的前端上设置有第二车架连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车架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车架连接件均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形成有适于与所述第一轴车架和所述第二轴车架连接的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所述本体部上形成有朝向底部延伸的加强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本体部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有前部连接腔和后部连接腔,所述前部连接腔构造为所述第一连接点、所述后部连接腔构造为所述第二连接点;其中,所述前部连接腔适于收容所述第一纵梁后端或第二纵梁后端;所述后部连接腔适于收容所述第三纵梁前端或第四纵梁前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部的底部形成有拉杆连接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轴车架上设置有第一货箱连接柱和第一货箱支撑柱;所述第二轴车架的前后两侧间隔设置有第二货箱连接柱和第三货箱连接柱,第二货箱连接柱与第三货箱连接柱之间设置有第二货箱支撑柱;所述第一货箱连接柱、所述第二货箱连接柱和所述第三货箱连接柱的顶部分别与所述货箱硬连接,所述第一货箱支撑柱与所述第二货箱支撑柱适于支撑所述货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货箱支撑柱与所述货箱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二货箱支撑柱与所述货箱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轴车架上设置有第一电池包连接柱,所述第二货箱连接柱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电池包连接柱和第三电池包连接柱,所述电池包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包连接柱、第二电池包连接柱和第三电池包连接柱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电池包连接柱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车架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车架连接件上;或所述第二电池包连接柱设置于所述第三纵梁前端和所述第四纵梁前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轴车架和第二轴车架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移除货箱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移除货箱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后部结构;
10、第一轴车架;101、第一纵梁;102、第二纵梁;103、第一车架连接件;1301、本体部;13011、内壳体;13012、外壳体;13013、第一连接点;13014、第二连接点;1302、加强部;13021、拉杆连接点;
20、第二轴车架;201、第三纵梁;202、第四纵梁;203、第二车架连接件;
30、货箱;301、第一货箱连接柱;302、第一货箱支撑柱;303、第二货箱连接柱;304、第三货箱连接柱;305、第二货箱支撑柱;306、第一缓冲件;307、第二缓冲件;
40、电池包;401、第一电池包连接柱;402、第二电池包连接柱;403、第三电池包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10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1-图4,该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100包括:第一轴车架10、第二轴车架20、货箱30和电池包4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轴车架10上形成有第一轴安装位;第二轴车架20上形成有第二轴安装位,第二轴车架20连接于第一轴车架10后侧;货箱30分别与第一轴车架10和第二轴车架20连接且设置于第一轴车架10和第二轴车架20的顶部;电池包40分别与第一轴车架10和第二轴车架20连接;其中,第一轴车架10与第二轴车架20的结构相同。
具体的,通过将具有相同结构的第一轴车架10和第二轴车架20相互连接,形成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100的整体框架,使得第一轴车架10和第二轴车架20形成的整体框架强度高,第一轴车架10上形成的第一轴安装位用于安装第一轴车架10对应的车轮,第二轴车架20上形成的第二轴安装位用于安装第二轴车架20对应的车轮,货箱30放置在第一轴车架10和第二轴车架20连接后形成的框架顶部,并且分别和两者相连,同时电池包40分别与第一轴车架10和第二轴车架20相连,从而提升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100的整体刚度。由此,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100装配简单,成本较低,且整体刚度和安全性得到提升。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第一轴车架10包括第一纵梁101和第二纵梁102,第二轴车架20包括第三纵梁201和第四纵梁202,第一纵梁101的后端与第三纵梁201的前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车架连接件103,第二纵梁102的后端与第四纵梁202的前端上设置有第二车架连接件203。具体的,第一纵梁101和第三纵梁201的端部各自连接有第一车架连接件103,第二纵梁102和第四纵梁202的端部各自连接有第二车架连接件203,从而整体的结构装配简单,成本低。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第一车架连接件103和第二车架连接件203均包括本体部1301,本体部130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形成有适于与第一轴车架10和第二轴车架20连接的第一连接点13013和第二连接点13014,本体部1301上形成有朝向底部延伸的加强部1302。具体的,通过第一连接点13013与第一轴车架10相连,通过第二连接点13014与第二轴车架20相连,并且本体部1301下端设有加强部1302,使得本体部1301更稳固地连接第一轴车架10和第二轴车架20。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本体部1301包括内壳体13011和外壳体13012,内壳体13011与外壳体13012之间形成有前部连接腔和后部连接腔;其中,前部连接腔适于收容第一纵梁101后端或第二纵梁102后端;后部连接腔适于收容第三纵梁201前端或第四纵梁202前端,也就是说,前部连接腔构造为第一连接点13013,后部接腔构造为第二连接点13014。具体的,第一纵梁101和第二纵梁102的后端均可插入前部连接腔中,第三纵梁201和第四纵梁202的前端则可插入后部连接腔中,从而将第一纵梁101与第三纵梁201通过本体部1301相连接,第二纵梁102与第四纵梁202也通过本体部1301相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加强部1302的底部形成有拉杆连接点13021。具体的,拉杆连接点13021为拉杆式悬架的固定点。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第一轴车架10上设置有第一货箱连接柱301和第一货箱支撑柱302;第二轴车架20的前后两侧间隔设置有第二货箱连接柱303和第三货箱连接柱304,第二货箱连接柱303与第三货箱连接柱304之间设置有第二货箱支撑柱305;第一货箱连接柱301、第二货箱连接柱303和第三货箱连接柱304的顶部分别与货箱30硬连接,第一货箱支撑柱302与第二货箱支撑柱305适于支撑货箱30。具体的,通过设置与货箱30硬连接的第一货箱连接柱301、第二货箱连接柱303和第三货箱连接柱304,同时设置第一货箱支撑柱302与第二货箱支撑柱305用于支撑货箱30,即只有三对硬连接,从而降低了整车的成本,减少了整车装配的工时。需要说明的是,“硬连接”是指固定连接,即第一货箱连接柱301、第二货箱连接柱303和第三货箱连接柱304分别与货箱30固定连接,比如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第一货箱支撑柱302与货箱30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件306,第二货箱支撑柱305与货箱30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件307。具体的,通过缓冲件的设置,减少了硬连接的数量,从而降低了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100的成本,减少了装配的工时。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缓冲件306和第二缓冲件307的具体类型并不受特别限定,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即可。例如,可以选用胶垫。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第一轴车架10上设置有第一电池包连接柱401,第二货箱连接柱303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电池包连接柱402和第三电池包连接柱403,电池包40分别与第一电池包连接柱401、第二电池包连接柱402和第三电池包连接柱403固定连接。具体的,电池包40通过与第一电池包连接柱401、第二电池包连接柱402和第三电池包连接柱403刚性连接,从而消除尾碰时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100整体框架的折断风险,同时消除燃油箱结构被挤压产生的损坏风险。需要说明的是,“刚性连接”的具体类型并不受特别限制,起到固定连接的作用即可。比如,刚性连接可以是焊接、螺栓连接等。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第二电池包连接柱402分别设置于第一车架连接件103和第二车架连接件203上。具体的,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100的靠近第一车架连接件103和第二车架连接件203处的刚性较弱,通过将第二电池包连接柱402设在第一车架连接件103和第二车架连接件203上,从而提高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100的整体刚度,同时在尾碰时,电池包40不受碰撞挤压,保护电池包40的安全性,提升碰撞时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100。由此,该车辆的成本得以降低,同时刚度提高,提升了碰撞时的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针对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100所描述的特征和优点同样适用于该车辆,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轴车架,所述第一轴车架上形成有第一轴安装位;
第二轴车架,所述第二轴车架上形成有第二轴安装位,所述第二轴车架连接于所述第一轴车架后侧;
货箱,所述货箱分别与所述第一轴车架和所述第二轴车架连接且设置于所述第一轴车架和所述第二轴车架的顶部;
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分别与所述第一轴车架和所述第二轴车架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轴车架与所述第二轴车架的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车架包括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二轴车架包括第三纵梁和第四纵梁,所述第一纵梁的后端与所述第三纵梁的前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车架连接件,所述第二纵梁的后端与所述第四纵梁的前端上设置有第二车架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架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车架连接件均包括:
本体部,所述本体部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形成有适于与所述第一轴车架和所述第二轴车架连接的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所述本体部上形成有朝向底部延伸的加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包括:
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有前部连接腔和后部连接腔,所述前部连接腔构造为所述第一连接点、所述后部连接腔构造为所述第二连接点;其中
所述前部连接腔适于收容所述第一纵梁后端或第二纵梁后端;
所述后部连接腔适于收容所述第三纵梁前端或第四纵梁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的底部形成有拉杆连接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车架上设置有第一货箱连接柱和第一货箱支撑柱;所述第二轴车架的前后两侧间隔设置有第二货箱连接柱和第三货箱连接柱,第二货箱连接柱与第三货箱连接柱之间设置有第二货箱支撑柱;所述第一货箱连接柱、所述第二货箱连接柱和所述第三货箱连接柱的顶部分别与所述货箱硬连接,所述第一货箱支撑柱与所述第二货箱支撑柱适于支撑所述货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货箱支撑柱与所述货箱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二货箱支撑柱与所述货箱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车架上设置有第一电池包连接柱,所述第二货箱连接柱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电池包连接柱和第三电池包连接柱,所述电池包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包连接柱、第二电池包连接柱和第三电池包连接柱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池包连接柱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车架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车架连接件上;或
所述第二电池包连接柱设置于所述第三纵梁前端和所述第四纵梁前端。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
CN202221833156.4U 2022-07-14 2022-07-14 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及其车辆 Active CN2175539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3156.4U CN217553998U (zh) 2022-07-14 2022-07-14 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及其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3156.4U CN217553998U (zh) 2022-07-14 2022-07-14 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及其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53998U true CN217553998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504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33156.4U Active CN217553998U (zh) 2022-07-14 2022-07-14 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及其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539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96426B2 (en) Chassis of a motor vehicle including a means for absorbing a frontal impact
CN110395098A (zh) 蓄电池封装体
CN101941466A (zh) 用于汽车的底板结构
CN104349967A (zh) 车身后部结构
CN217553998U (zh) 用于车辆的后部结构及其车辆
KR101392443B1 (ko) 전기차용 섀시
CN209813701U (zh) 动力电池包的下箱体、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CN116513314A (zh) 一体式车架动力电池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KR20210075697A (ko) 트럭 샤시프레임
US11701958B2 (en) Electric powered vehicle
CN212890580U (zh) 车架结构及其连接支架和车辆
CN210391347U (zh) 全地形车及其驾驶舱
CN216034657U (zh) 矿用整体式翻转支撑座
CN211529998U (zh) 电池箱体、电池包和车辆
CN212765680U (zh) 一种安装结构及平头货车
CN216734514U (zh) 车辆
CN219904034U (zh) 用于车辆的电池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044826U (zh) 一种具有方管焊接骨架的车架
CN219406031U (zh) 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
CN216969805U (zh) 一种车架及车辆
CN211308767U (zh) 备胎收藏器固定支架、横梁及汽车
CN218806107U (zh) 一种纵梁车架以及电动汽车的行驶底座
CN219728365U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17146150U (zh) 前副车架组件及车辆
CN214607050U (zh) 电动重卡用内置结构动力电池箱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