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56168U - 分体式的航空发动机的柔性连接运输托架 - Google Patents

分体式的航空发动机的柔性连接运输托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56168U
CN217456168U CN202221956953.1U CN202221956953U CN217456168U CN 217456168 U CN217456168 U CN 217456168U CN 202221956953 U CN202221956953 U CN 202221956953U CN 217456168 U CN217456168 U CN 2174561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frame
bracket
support
lower trai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5695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洪杰
刘子丹
范光林
卜庆凤
何阳
魏显奎
吴文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angfei Aircraf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angfei Aircraf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angfei Aircraf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angfei Aircraf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5695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561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561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561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分体式的航空发动机的柔性连接运输托架,其包括承载航空发动机的上托架以及移动并支撑上托架的下拖车,上托架可分离连接在所述下拖车上,上托架上设有与发动机中介机匣接口连接的柔性连接头,下拖车上连接有使上托架升降的顶升组件;上托架与下拖车之间设有中间支撑架,中间支撑架连接在下拖车的上表面,中间支撑架与下拖车的连接处设有缓冲组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大部分零部件可拆卸或折叠,方便运输和存放;空间更灵活;各支撑立柱有一定的外扩展性,发动机的上下架不与下拖车产生干涉;上托架和下拖车可分离及组装,同时配备一套顶升组件,有效方便脚轮的上翻及上托架和下拖车的对接。

Description

分体式的航空发动机的柔性连接运输托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分体式的航空发动机的柔性连接运输托架。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运输车是一种在航空发动机结构完成总装配后,用于在厂内存放、厂内流转、短途运输、长途运输过程中的工艺装备。总装配完成的发动机一般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在运输拖车上存放,另一种是在试车台试车或安装于飞机服役,因此运输车对发动机来说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民航飞机发动机经过15000~17000次循环后需要对其进行保养维修。在发动机的维修过程中,一般会采用发动机的运输托架来固定托起发动机,而发动机运输托架是通过牵引车或人工推的两种方式移动至维修工位,再利用伸缩支架来抬起运输托架。同一系列发动机在尺寸规格上会略有变化,发动机实物与理论尺寸也存在一定偏差,由于发动机重达几吨,价值昂贵,所以运输托架必须与其精确连接,而现有的连接都是刚性的,发动机自重大调整困难,刚性连接会产生较大装配应力或安装失败,操作麻烦;发动机装配过程中托架作为支撑功能需求时间更长,运输时间较短,发动机托架支撑运输一对一与发动机匹配使用,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分体式的航空发动机的柔性连接运输托架,以解决现有的发动机运输托架与发动机刚性连接带来的较大装配应力或安装失败的问题以及解决发动机装配过程中托架作为支撑功能需求时间更长、运输时间较短,发动机托架支撑运输一对一与发动机匹配使用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的航空发动机的柔性连接运输托架,包括承载航空发动机的上托架以及移动并支撑所述上托架的下拖车,所述上托架可分离连接在所述下拖车上,上托架上设有与发动机中介机匣接口连接的柔性连接头,所述下拖车上连接有使上托架升降的顶升组件。进一步地,所述上托架与下拖车之间设有中间支撑架,所述中间支撑架连接在下拖车的上表面,所述中间支撑架与下拖车的连接处设有缓冲组件。设置中间支撑架,便于上托架与下拖车之间的拆装,避免两者连接处因为碰撞而导致安装不牢固的情况发生;设置缓冲组件,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运输托架采用上托架和下拖车可分离方式连接,下拖车上连接有使上托架升降的顶升组件,有效地减少了需要外部设备辅助的需求;上托架上设有与发动机中介机匣接口连接的柔性连接头,可实现发动机的周向微调。上托架与下拖车可在承载范围内任意重组,也可以实现一个下托架配套多个上托架同时使用的工作场景,便于发动机存放和周转运输,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下拖车包括框体和连接在框体四个角上的脚轮组件,所述脚轮组件销接在框体上,且能绕销轴翻转至框体上表面。脚轮组件上翻至框体,防止作业时整个托架移动,也方便整个托架的长途运输。
更进一步地,所述框体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由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连接在框体上形成三角结构的两条牵引杆组成。设置牵引组件,可以方便与牵引车连接,便于移动,牵引组件如此设置,保证整个托架在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杆由外套管以及能容纳于所述外套管内的内杆组成,所述内杆的一端与外套管的一端销接,外套管的另一端与框体连接。牵引杆设置成内、外套管形式,便于收纳,节省空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框体上设有收纳拆卸后牵引组件的容置叉,所述容置叉呈U型结构,且上部设有限位销。如此设置,便于拆卸后牵引组件运输时的存放。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升组件包括手动泵、四个顶升油缸、四个翻转油缸和连接管路,所述四个顶升油缸分别安装在框体内侧四个角的位置处,所述连接管路沿框体内周壁分布,所述翻转油缸与脚轮组件连接。通过手动泵和连接管路控制四个顶升油缸同步升降,实现上托架的升降;通过手动泵和连接管路控制四个翻转油缸动作,实现脚轮组件的上翻。
进一步地,所述上托架包括框架以及分别设置在框架前、后端上的前支撑组件和后支撑组件,所述前支撑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两前支撑立柱,所述前支撑立柱顶部连接柔性连接头;所述后支撑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后支撑立柱。发动机主要靠四点支撑,分别是中介机匣上的两处和涡轮后机匣安装边的两处,所以设置前支撑组件和后支撑组件,便于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的前端侧壁设有容纳前支撑立柱下部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两侧开口,其两端设有与前支撑立柱连接的支撑板,所述前支撑立柱连接有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一端连接前支撑立柱,其另一端连接在框架前端部,前支撑立柱的转动角度为0~105°。前支撑立柱可向内翻转至水平,这样可大大降低整个托架的运输高度,在托架单独运输时节省空间,也可以向外翻开约15°,方便发动机上架或下架,由于前支撑立柱较重,所以在前支撑立柱的前部配有气弹簧,辅助前支撑立柱的活动,减少人力。
更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撑立柱上可拆卸连接有斜拉杆,所述斜拉杆的一端连接前支撑立柱,其另一端连接在框架侧部。设置斜拉杆,保证对前支撑立柱的支撑。
更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连接头包括支撑固定座、支撑轴、万向轴承、保护盖和连接块,所述支撑固定座固定在前支撑立柱顶部,所述支撑轴水平设置并与支撑固定座活动连接,支撑轴的一端外设有万向轴承,所述连接块套设在万向轴承外,其一端与保护盖连接,其另一端与发动机中介机匣接口连接,所述保护盖环绕在支撑轴外。如此设置,柔性连接头沿支撑轴的中心轴线可旋转,沿万向轴承中心可周向微调,保证在安装时不出现别劲现象,保证在装配过程发动机可沿柔性连接头轴线旋转,来调节发动机的水平。
更进一步地,所述后支撑立柱的一端设有支座,其另一端设有连接叉耳,所述支座固定在框架的后端部,其通过下叉耳与后支撑立柱连接,所述后支撑立柱的上部为斜块结构,所述连接叉耳垂直并穿过该斜块结构,且通过锁紧螺母连接,连接叉耳上销接仿形连接板,所述仿形连接板的内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有仿形垫片。后支撑立柱,相对离发动机重心较远,且支撑点比较靠中心,但结构的调节性要求较高。采用仿形连接板,与涡轮后机匣后端安装边贴合,底部下叉耳与后支撑立柱连接,传递发动机重量至框架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后端部设有收纳拆卸后后支撑组件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呈U型结构,且上部设有挡销。如此设置,便于拆卸后后支撑组件运输时的存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模块化设计,大部分零部件可以拆卸或折叠,方便运输和存放;
2、与发动机连接和分解的操作上,更简单方便,空间更灵活;
3、各支撑立柱可有一定的外扩展性,方便发动机的上下架,不与下拖车产生干涉;
4、各支撑立柱均可放倒或拆卸存放,前支撑立柱配备了气弹簧,使操作更便利;
5、上托架和下拖车可分离及组装,同时配备了一套顶升组件,有效地方便脚轮的上翻及上托架和下拖车的对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主视图。
图4是图1的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柔性连接头的剖视图。
图中:1.上托架,11.框架,12.前支撑组件,13.后支撑组件,111.容置槽,112.支撑板,121.前支撑立柱,122.气弹簧,123.斜拉杆,131.后支撑立柱,132.支座,133.连接叉耳,134.下叉耳,135.仿形连接板,1351.连接槽,136.仿形垫片,14.固定座,141.挡销,
2.下拖车,21.框体,22.容置叉,221.限位销,
3.柔性连接头,31.支撑固定座,32.支撑轴,33.万向轴承,34.保护盖,35.连接块,
4.顶升组件,41.顶升油缸,42.翻转油缸,43.连接管路,
5.中间支撑架,
6.缓冲组件,
7.脚轮组件,
8.牵引组件,81.外套管,82.内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4所示,一种分体式的航空发动机的柔性连接运输托架,包括承载航空发动机的上托架1以及移动并支撑上托架1的下拖车2,上托架1可分离连接在下拖车2上,通过四个销轴连接固定,上托架1上设有与发动机中介机匣接口连接的柔性连接头3,下拖车2上连接有使上托架1升降的顶升组件4。
上托架1与下拖车2之间设有中间支撑架5,中间支撑架5连接在下拖车2的上表面,中间支撑架5与下拖车2的连接处设有缓冲组件6。缓冲组件6采用了相对更优,使用寿命更长的减震弹簧。
上托架1包括框架11以及分别设置在框架11前、后端上的前支撑组件12和后支撑组件13,前支撑组件12具有相对设置的两前支撑立柱121,前支撑立柱121顶部连接柔性连接头3;后支撑组件13具有相对设置的后支撑立柱131。框架11的前端侧壁设有容纳前支撑立柱121下部的容置槽111,容置槽111两侧开口,其两端设有与前支撑立柱121连接的支撑板112,前支撑立柱121连接有气弹簧122,气弹簧122的一端连接前支撑立柱121,其另一端连接在框架11前端部,支撑板112内侧壁上会设有止挡块(图中未示出)以使前支撑立柱121的转动角度为0~105°。前支撑立柱121上可拆卸连接有斜拉杆123,斜拉杆123的一端连接前支撑立柱121,其另一端连接在框架11侧部。框架11后端部设有收纳拆卸后后支撑组件13的固定座14,固定座14呈U型结构,且上部设有挡销141。
后支撑立柱131的一端设有支座132,其另一端设有连接叉耳133,支座132固定在框架11的后端部,其通过下叉耳134与后支撑立柱131连接,后支撑立柱131的上部为斜块结构,连接叉耳133垂直并穿过该斜块结构,且通过锁紧螺母连接,连接叉耳133上销接仿形连接板135,仿形连接板135的内侧开设有连接槽1351,连接槽1351内设有仿形垫片136。
仿形连接板135为弧形块状结构,与涡轮后机匣安装孔连接,并与后端安装边贴合,通过下叉耳134、插销与后支撑立柱131的支座132连接,传递发动机重量至框架11上。安装时,仿形连接板135与发动机提前连接好,通过调整发动机整机吊具,使发动机保持水平,再通过调整后支撑立柱131的高低和前后距离,使其销孔与仿形连接板135的销孔对齐,插上快卸插销即可。
发动机后部后支撑立柱131,相对离发动机重心较远,且支撑点比较靠中心,所以后支撑立柱131结构可设计较细,但结构的调节性要求较高,需要能快速的与仿形连接板135的连接孔对接。后支撑立柱131可多方向调整,方便装配过程的快速调整和安装。安装时,首先仿形连接板135与涡轮后机匣安装边连接固定好,待发动机降至合适位置时,通过调节后支撑立柱131的螺母先实现连接孔的对齐,通过快速插销连接。
下拖车2包括框体21和连接在框体21四个角上的脚轮组件7,脚轮组件7销接在框体21上,且能绕销轴翻转至框体21上表面。框体21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牵引组件8,牵引组件8由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连接在框体21上形成三角结构的两条牵引杆组成,牵引杆由外套管81以及能容纳于外套管81内的内杆82组成,内杆82的一端与外套管81的一端销接,外套管81的另一端与框体21连接。框体21上设有收纳拆卸后牵引组件8的容置叉22,容置叉22呈U型结构,且上部设有限位销221。
顶升组件4包括手动泵、四个顶升油缸41、四个翻转油缸42和连接管路43,四个顶升油缸41分别安装在框体21内侧四个角的位置处,连接管路43沿框体21内周壁分布,翻转油缸42与脚轮组件7连接。顶升组件4采用一个手动泵配4个顶升油缸,可产生100KN以上的力,整体系统稳定可靠,有效地方便脚轮组件7的上翻及上托架1和下拖车2的对接。
如图5所示,柔性连接头3包括支撑固定座31、支撑轴32、万向轴承33、保护盖34和连接块35,支撑固定座31固定在前支撑立柱121顶部,支撑轴32水平设置并与支撑固定座31活动连接,支撑轴32的一端外设有万向轴承33,连接块35套设在万向轴承33外,其一端与保护盖34连接,其另一端与发动机中介机匣接口连接,所述保护盖34环绕在支撑轴32外。
柔性连接头3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发动机中介机匣的接口距离前支撑立柱121较远,悬臂太长,并且周边结构复杂,管路较多,设计时容易干涉。结合上述接口信息,并考虑到使用的方便性及强度问题,柔性连接头3设计成单轴结构,前端与接口直径65mm的孔配合,并通过4个螺钉辅助锁紧。后端落在前支撑立柱121上,通过盖板压紧固定。柔性连接头3与中介机匣连接,传递发动机重量至框架11上,柔性连接头3的前端结构控制发动机在X轴、Z轴方向上的位移、旋转,Y轴方向上的位移、旋转不做限制,控制4个自由度,方便后部承力结构对接和调节,防止发动机固定后出现过约束现象。另外,由于发动机的中介机匣上的接口为对称结构,所以左右的柔性连接头3结构相同,可相互互换,有效避免了左右装错的情况。柔性连接头3为主要受力部件,材料可采用高强度钢30CrMnSi。
拆卸发动机时,本实施例的托架移至机翼发动机正下方,通过4个叉车孔A与智能换发设备连接,其分离式结构满足后续批量生产供应发动机现场存放使用需求(后期需要经常周转及空载运输存放)。为保证本实施例托架运输的方便性,托架多个部件(牵引组件8、后支撑立柱131、前支撑立柱121等)均设计成可折叠或可拆卸存放,折叠收缩后所有可活动结构均可锁定固定(容置叉22、固定座14等),保证在运输存放时,不会出现松动和脱落现象。
另外,上托架1与下拖车2可在承载范围内任意重组,也可以实现一个下拖车2配套多个上托架1同时使用的工作场景,便于发动机存放和周转运输,降低成本。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分体式的航空发动机的柔性连接运输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航空发动机的上托架(1)以及移动并支撑所述上托架(1)的下拖车(2),所述上托架(1)可分离连接在所述下拖车(2)上,上托架(1)上设有与发动机中介机匣接口连接的柔性连接头(3),所述下拖车(2)上连接有使上托架(1)升降的顶升组件(4);
所述上托架(1)与下拖车(2)之间设有中间支撑架(5),所述中间支撑架(5)连接在下拖车(2)的上表面,所述中间支撑架(5)与下拖车(2)的连接处设有缓冲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的航空发动机的柔性连接运输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拖车(2)包括框体(21)和连接在框体(21)四个角上的脚轮组件(7),所述脚轮组件(7)销接在框体(21)上,且能绕销轴翻转至框体(21)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的航空发动机的柔性连接运输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21)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牵引组件(8),所述牵引组件(8)由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连接在框体(21)上形成三角结构的两条牵引杆组成,所述牵引杆由外套管(81)以及能容纳于所述外套管(81)内的内杆(82)组成,所述内杆(82)的一端与外套管(81)的一端销接,外套管(81)的另一端与框体(2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的航空发动机的柔性连接运输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21)上设有收纳拆卸后牵引组件(8)的容置叉(22),所述容置叉(22)呈U型结构,且上部设有限位销(2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的航空发动机的柔性连接运输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4)包括手动泵、四个顶升油缸(41)、四个翻转油缸(42)和连接管路(43),四个顶升油缸(41)分别安装在框体(21)内侧四个角的位置处,所述连接管路(43)沿框体(21)内周壁分布,所述翻转油缸(42)与脚轮组件(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的航空发动机的柔性连接运输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架(1)包括框架(11)以及分别设置在框架(11)前、后端上的前支撑组件(12)和后支撑组件(13),所述前支撑组件(12)具有相对设置的两前支撑立柱(121),所述前支撑立柱(121)顶部连接柔性连接头(3);所述后支撑组件(13)具有相对设置的后支撑立柱(1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的航空发动机的柔性连接运输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1)的前端侧壁设有容纳前支撑立柱(121)下部的容置槽(111),所述容置槽(111)两侧开口,其两端设有与前支撑立柱(121)连接的支撑板(112),所述前支撑立柱(121)连接有气弹簧(122),所述气弹簧(122)的一端连接前支撑立柱(121),其另一端连接在框架(11)前端部,前支撑立柱(121)的转动角度为0~1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的航空发动机的柔性连接运输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立柱(121)上可拆卸连接有斜拉杆(123),所述斜拉杆(123)的一端连接前支撑立柱(121),其另一端连接在框架(11)侧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的航空发动机的柔性连接运输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头(3)包括支撑固定座(31)、支撑轴(32)、万向轴承(33)、保护盖(34)和连接块(35),所述支撑固定座(31)固定在前支撑立柱(121)顶部,所述支撑轴(32)水平设置并与支撑固定座(31)活动连接,支撑轴(32)的一端外设有万向轴承(33),所述连接块(35)套设在万向轴承(33)外,其一端与保护盖(34)连接,其另一端与发动机中介机匣接口连接,所述保护盖(34)环绕在支撑轴(32)外。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体式的航空发动机的柔性连接运输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立柱(131)的一端设有支座(132),其另一端设有连接叉耳(133),所述支座(132)固定在框架(11)的后端部,其通过下叉耳(134)与后支撑立柱(131)连接,所述后支撑立柱(131)的上部为斜块结构,所述连接叉耳(133)垂直并穿过该斜块结构,且通过锁紧螺母连接,连接叉耳(133)上销接仿形连接板(135),所述仿形连接板(135)的内侧开设有连接槽(1351),所述连接槽(1351)内设有仿形垫片(136)。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体式的航空发动机的柔性连接运输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1)后端部设有收纳拆卸后后支撑组件(13)的固定座(14),所述固定座(14)呈U型结构,且上部设有挡销(141)。
CN202221956953.1U 2022-07-28 2022-07-28 分体式的航空发动机的柔性连接运输托架 Active CN2174561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56953.1U CN217456168U (zh) 2022-07-28 2022-07-28 分体式的航空发动机的柔性连接运输托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56953.1U CN217456168U (zh) 2022-07-28 2022-07-28 分体式的航空发动机的柔性连接运输托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56168U true CN217456168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49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56953.1U Active CN217456168U (zh) 2022-07-28 2022-07-28 分体式的航空发动机的柔性连接运输托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561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92999B1 (en) Method of installing and removing jet aircraft engine
CN115570306B (zh) 一种管型母线辅助焊接装置
CN217456168U (zh) 分体式的航空发动机的柔性连接运输托架
CN109759998B (zh) 一种用于涡扇飞机发动机的安装车
CN206511555U (zh) 一种顶升机构及agv小车
CN210419034U (zh) Gis金属罐体拆装工具
CN112158356B (zh) 一种应用于机载航炮地面热校靶的飞机姿态调整方法
CN212527543U (zh) 一种用于飞机腹下仪器的罩体拆装装置
CN205523862U (zh) 一种核电结构模块翻转装置
CN110641565B (zh) 一种箱涵搬运工具车
CN109175856B (zh) 一种球罐组对工装构架
CN208515564U (zh) 一种挂车支腿装置
CN108082501B (zh) 一种便捷式发动机支架
CN215760338U (zh) 一种可折叠的移动式脚手架
CN219549017U (zh) 水轮机主轴支墩
CN201144414Y (zh) 分体折叠钻台
CN220950958U (zh) 一种移动式多功能液压起重装置
CN205034212U (zh) 一种用于全悬浮式叉车护顶架装配的合装装置
CN218261754U (zh) 一种可折叠的千斤顶
CN204726307U (zh) 一种塔筒专用运输车
CN218092406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钢制便捷式组合施工围挡
CN217327151U (zh) 便携式发动机工作梯
CN218698089U (zh) 一种小型通用飞机机身固定用装夹工装
CN217435836U (zh) 一种挂车底盘结构
CN220999014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吊挂用方向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303-19, No. 333 Huanhu West 1st Road, Nanhui New Town,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2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hangfei Aircraf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3-19, No. 333 Huanhu West 1st Road, Nanhui New Town,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2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SHANGFEI AIRCRAF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