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56109U - 纵梁总成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纵梁总成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56109U
CN217456109U CN202221768942.0U CN202221768942U CN217456109U CN 217456109 U CN217456109 U CN 217456109U CN 202221768942 U CN202221768942 U CN 202221768942U CN 217456109 U CN217456109 U CN 217456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nger
assembly
longitudinal beam
longeron
reinfor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689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新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Tangjun Ouling Automobile Manufacture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Tangjun Ouling Automobile Manufacture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Tangjun Ouling Automobile Manufacture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Tangjun Ouling Automobile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689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56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56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56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纵梁总成和车辆,其中纵梁总成包括:纵梁、缓冲件、及纵梁加强装置,纵梁具有下翼缘,缓冲件设于所述下翼缘的下侧,所述缓冲件连接所述纵梁,纵梁加强装置,对应所述缓冲件设置,所述纵梁加强装置与所述下翼缘的上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旨在减小纵梁加强装置的变形程度。

Description

纵梁总成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纵梁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纵梁的下翼缘的下侧设有供板簧缓冲的缓冲件、下翼缘的上侧设有纵梁加强装置以提高纵梁的结构强度,减小下翼缘因板簧的冲击发生的形变,然而在路试的过程中发现纵梁加强装置变形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纵梁总成,旨在减小纵梁加强装置的变形程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纵梁总成包括:
纵梁,具有下翼缘;
缓冲件,设于所述下翼缘的下侧,所述缓冲件连接所述纵梁;以及
纵梁加强装置,对应所述缓冲件设置,所述纵梁加强装置与所述下翼缘的上侧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纵梁加强装置靠近所述下翼缘的一侧贴合于所述下翼缘的上侧。
可选地,所述纵梁总成包括锁付于所述纵梁加强装置和所述下翼缘的第一螺栓。
可选地,所述第一螺栓还锁付于所述缓冲件。
可选地,所述纵梁加强装置在所述纵梁的延伸方向上超过所述缓冲件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纵梁加强装置在所述纵梁的延伸方向上超过所述缓冲件的一侧的长度范围为1mm-10mm。
可选地,所述纵梁加强装置还固定连接于所述纵梁的腹板。
可选地,所述纵梁加强装置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下翼缘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纵梁的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之间设有第三加强板。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纵梁加强装置还设有减重缺口,如此,可以减少生产纵梁加强装置所需的材料,一方面节省生产纵梁加强装置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减轻了纵梁加强装置的重量,使得装有该纵梁加强装置的纵梁总成整体较轻。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纵梁加强装置可以设置减重孔和/或减重槽,从而减少生产纵梁加强装置所需的材料,减轻纵梁加强装置的重量。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板设有所述减重缺口,具体而言,减重缺口自第二加强板的上边缘在纵梁加强装置超过缓冲件的延伸方向上朝下倾斜延伸至第一加强板,如此,便于形成该减重缺口。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板设有减重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纵梁加强装置与下翼缘的上侧固定连接,当板簧冲击缓冲件时,纵梁加强装置会跟随下翼缘起伏,减少了下翼缘撞击加强装置的频率,如此,减小纵梁加强装置的形变程度,也避免纵梁和纵梁加强装置应力集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纵梁总成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735848920000021
Figure BDA000373584892000003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纵梁的下翼缘的下侧设有供板簧缓冲的缓冲件、下翼缘的上侧设有纵梁加强装置以提高纵梁的结构强度,减小下翼缘因板簧的冲击发生的形变,然而在路试的过程中发现纵梁加强装置变形严重,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纵梁总成,旨在减小纵梁加强装置的变形程度。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纵梁总成100包括:
纵梁200,具有下翼缘210;
缓冲件300,设于所述下翼缘210的下侧,所述缓冲件300连接所述纵梁200;以及
纵梁加强装置400,对应所述缓冲件300设置,所述纵梁加强装置400与所述下翼缘210的上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纵梁加强装置400与下翼缘210的上侧固定连接,当板簧冲击缓冲件300时,纵梁加强装置400会跟随下翼缘210起伏,减少了下翼缘210撞击加强装置的频率,如此,减小纵梁加强装置400的形变程度,也避免纵梁200和纵梁加强装置400应力集中。
值得一提的是,缓冲件300可但不限于呈块状,缓冲件300的材质可但不限于配置为橡胶。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纵梁加强装置400靠近所述下翼缘210的一侧贴合于所述下翼缘210的上侧,如此,纵梁加强装置400与下翼面连接紧密,进一步减少了下翼缘210撞击加强装置的频率。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若同时考虑减轻纵梁加强装置400的重量,纵梁加强装置400靠近下翼缘210的一侧设有减重凹槽,可以理解凹槽的槽底与下翼缘210具有间隙,纵梁加强装置400靠近下翼缘210的一侧部分贴合于下翼缘210。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纵梁总成100包括锁付于所述纵梁加强装置400和所述下翼缘210的第一螺栓500,如此,第一螺栓500将纵梁加强装置400和下翼缘210连接稳固,且第一螺栓500易于获取,便于纵梁总成100批量生产。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纵梁加强装置400与下翼缘210通过卡扣连接。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栓500还锁付于所述缓冲件300,可以理解,第一螺栓500同时锁付纵梁加强装置400、下翼缘210和缓冲件300,如此,有利于精简纵梁总成100的结构,若现有技术中缓冲件300锁付于下翼缘210,则仅需改用较长的第一螺栓500将纵梁加强装置400、下翼缘210和缓冲件300锁付在一起即可。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纵梁总成100还包括第二螺栓,第二螺栓锁付于缓冲件300和下翼缘210,如此,第二螺栓可分担部分第一螺栓500所受的力,避免第一螺栓500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受过多的力而被剪断。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纵梁加强装置400在所述纵梁200的延伸方向上超过所述缓冲件300的一侧,如此,可减小纵梁200加装装置与纵梁200的下翼缘210之间的应力,进一步减小纵梁加强装置400的形变程度。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纵梁加强装置400在所述纵梁200的延伸方向上超过所述缓冲件300的一侧的长度范围为1mm-10mm,若该范围过小,则纵梁加强装置400和下翼缘210之间的应力减小得不明显,纵梁加强装置400和下翼缘210的应力过于集中,纵梁加强装置400的形变程度较大,若该范围过大,则生产纵梁加强装置400所需的材料较多,提高了纵梁加强装置400的生产成本,如此,当该范围为1mm-10mm时,既使得纵梁加强装置400和下翼缘210之间的应力减小得较为明显,避免了应力集中,又使得生产纵梁加强装置400所需的材料较少。具体而言,在一实施例中,该长度可选取2.5mm。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纵梁加强装置400还固定连接于所述纵梁200的腹板230,如此,进一步提高纵梁加强装置400和纵梁200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纵梁加强装置400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一加强板410和第二加强板430,可以理解,第一加强板410和第二加强板430连接成近似L形的形状,使生产纵梁加强装置400所需的物料较少,所述第一加强板410与所述下翼缘210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板430与所述纵梁200的腹板230固定连接,有利于提高纵连加强装置与纵梁200的连接稳定性,所述第一加强板410和所述第二加强板430之间设有第三加强板450,如此可提高第一加强板410和第二加强板430的连接强度,避免第一加强板410和第二加强板430相对弯折,第三加强板450制作简单,第三加强板450可但不限于焊接于第一加强板410和第二加强板430,简化了纵梁加强装置400的制作工艺。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三加强板450呈梯形,第三加强板450的两个腰分别连接第一加强板410和第二加强板430,第三加强板450的上底与第一加强板410和第二加强板430的连接处具有间隙,如此,第三加强板450可以不考虑第一加强板410和第二加强板430是否有弧度,第三加强板450均能适配第一加强板410和第二加强板430,同时也减小了第三加强板450的设计难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板410靠近下翼缘210的一侧贴合于下翼缘210的上侧。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纵梁加强装置400还设有减重缺口431,如此,一方面减少了生产纵梁加强装置400所需的物料,减少了纵梁加强装置400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减轻了纵梁加强装置400的重量,从而使得纵梁总成100轻量化。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纵梁加强装置400还可以设置减重孔和/或减重槽。
具体而言,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板430设有所述减重缺口431,减重缺口431由第二加强板430裁切而成,自第二加强板430上边缘在纵梁加强装置400超出缓冲件300的方向上朝下倾斜裁切而成。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板410设有减重缺口431。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前述的纵梁总成100,该纵梁总成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车辆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车辆可但不限于小微卡商用车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纵梁,具有下翼缘;
缓冲件,设于所述下翼缘的下侧,所述缓冲件连接所述纵梁;以及
纵梁加强装置,对应所述缓冲件设置,所述纵梁加强装置与所述下翼缘的上侧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加强装置靠近所述下翼缘的一侧贴合于所述下翼缘的上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总成包括锁付于所述纵梁加强装置和所述下翼缘的第一螺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还锁付于所述缓冲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加强装置在所述纵梁的延伸方向上超过所述缓冲件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加强装置在所述纵梁的延伸方向上超过所述缓冲件的一侧的长度范围为1mm-1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加强装置还固定连接于所述纵梁的腹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加强装置包括呈夹角连接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下翼缘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纵梁的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之间设有第三加强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加强装置还设有减重缺口。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纵梁总成。
CN202221768942.0U 2022-07-07 2022-07-07 纵梁总成和车辆 Active CN217456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8942.0U CN217456109U (zh) 2022-07-07 2022-07-07 纵梁总成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8942.0U CN217456109U (zh) 2022-07-07 2022-07-07 纵梁总成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56109U true CN217456109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51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68942.0U Active CN217456109U (zh) 2022-07-07 2022-07-07 纵梁总成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561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97787B1 (en) Car body frame member
US8562041B2 (en) Bumper structure
CN101304913B (zh) 车顶端缘结构
CN217456109U (zh) 纵梁总成和车辆
CN213035904U (zh) 车辆的车身结构组件以及车辆
EP4289709A1 (en) Vehicle and vehicle body front engine compartment framework thereof
CN210133189U (zh) 一种b柱加强结构及汽车
CN115107490B (zh) 电池包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5205063U (zh) 货车车架和具有其的载货车辆
CN117529431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碰撞吸收元件
CN210653311U (zh) 汽车白车身以及汽车
CN221114116U (zh) 连接结构及汽车
CN216783641U (zh) 敞篷车的加强结构及敞篷车
CN218021845U (zh) 车辆的顶盖后横梁总成和车辆
CN218751051U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19969813U (zh) 一种驾驶室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19707120U (zh) 一种顶盖前横梁总成加强结构及车辆
CN219989328U (zh) 副车架纵梁、副车架和车辆
CN218316937U (zh) 空腔加强结构、车身骨架及车辆
CN219790324U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18400741U (zh) 前地板骨架、车身骨架和车辆
CN218929593U (zh) 一种汽车门槛梁加强结构
CN215435952U (zh) 一种前横梁及车辆
CN215205089U (zh) 汽车门槛与a柱加强板连接区域的加强件及其组件
CN217730585U (zh) 车辆地板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