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00741U - 前地板骨架、车身骨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前地板骨架、车身骨架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400741U CN218400741U CN202222998219.8U CN202222998219U CN218400741U CN 218400741 U CN218400741 U CN 218400741U CN 202222998219 U CN202222998219 U CN 202222998219U CN 218400741 U CN218400741 U CN 2184007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ont floor
- reinforcing
- floor
- pedal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地板骨架、车身骨架和车辆,前地板骨架,包括:两个前地板纵梁、前踏板横梁、两个补强纵梁和传力横梁,两个前地板纵梁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前踏板横梁连接于两个前地板纵梁之间,两个补强纵梁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且位于前踏板横梁的前侧,补强纵梁的前端与前地板纵梁的前端相连,补强纵梁的后端与前踏板横梁相连且与前地板纵梁间隔开,传力横梁连接于两个补强纵梁之间且与前踏板横梁间隔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地板骨架,通过设置与前踏板横梁间隔开的传力横梁连接两个补强纵梁,可以提高前地板骨架的结构强度,降低车辆碰撞时主副驾驶员的脚部空间的溃缩变形量,有效提升车辆的安全系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前地板骨架、车身骨架和车辆。
背景技术
25%小重叠碰撞是汽车的碰撞安全中最为严格的性能指标,机舱与前地板总成的衔接区域是25%小重叠碰撞重要传力区域,结构设计优劣直接影响前围侵入量及乘驾人员生命安全。
相关技术中,车辆在前纵梁与前地板之间的连接区域设置的传力结构的结构强度难以满足小偏置碰撞的相关测试要求,出现小偏置碰撞时,车损较大,主副驾驶员的脚部空间溃缩变形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前地板骨架,可以提高前地板骨架的结构强度,降低车辆碰撞时主副驾驶员的脚部空间的溃缩变形量,有效提升车辆的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前地板骨架的车身骨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身骨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前地板骨架,包括:两个前地板纵梁,两个所述前地板纵梁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前踏板横梁,所述前踏板横梁连接于两个所述前地板纵梁之间;两个补强纵梁,两个所述补强纵梁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前踏板横梁的前侧,所述补强纵梁的前端与所述前地板纵梁的前端相连,所述补强纵梁的后端与所述前踏板横梁相连且与所述前地板纵梁间隔开;传力横梁,所述传力横梁连接于两个所述补强纵梁之间且与所述前踏板横梁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地板骨架,通过设置与前踏板横梁间隔开的传力横梁连接两个补强纵梁,可以提高前地板骨架的结构强度,降低车辆碰撞时主副驾驶员的脚部空间的溃缩变形量,有效提升车辆的安全系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前后方向上,所述补强纵梁与所述前地板纵梁相连的前端和所述传力横梁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力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补强纵梁搭接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力横梁的至少部分形成有朝向下凸起的凸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左右方向上,所述传力横梁的宽度一致;和/或,所述传力横梁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前踏板横梁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踏板横梁包括连接段和加强段,所述连接段为两个且分别连接于所述加强段的两端,所述连接段远离加强段的一端与所述前踏板横梁相连,所述补强纵梁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加强段相连的连接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前地板骨架还包括:两个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门槛梁,所述门槛梁位于对应的所述前踏板横梁的外侧;前踏板纵梁,所述前踏板纵梁位于所述门槛梁与所述前地板纵梁之间;扭力盒,所述扭力盒连接于所述门槛梁的前端、所述前踏板纵梁的前端以及所述前地板纵梁的前端;补强横梁,所述补强横梁连接于所述门槛梁和所述前踏板横梁之间且与所述前踏板纵梁相连,所述补强横梁与所述前地板纵梁的连接点和所述补强纵梁与所述前地板纵梁的连接点正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踏板纵梁与所述门槛梁相连且与所述前地板纵梁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身骨架,包括:前地板骨架,所述前地板骨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前地板骨架;机舱纵梁,所述机舱纵梁与所述前地板纵梁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骨架,通过上述的前地板骨架,可以降低车辆碰撞时主副驾驶员的脚部空间的溃缩变形量,有效提升车辆的安全系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身骨架,所述车身骨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身骨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上述的车身骨架,可以降低车辆碰撞时主副驾驶员的脚部空间的溃缩变形量,有效提升车辆的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车身骨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车身骨架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前地板被隐藏;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车身骨架;
10、前地板骨架;
11、前地板纵梁;12、补强纵梁;
21、前踏板横梁;211、连接段;212、加强段;22、补强横梁;
3、传力横梁;31、凸包;
4、门槛梁;
51、扭力盒;52、前堵板;
6、前踏板纵梁;
71、机舱纵梁;72、机舱边梁;73、连接板;
8、前地板;
91、第一闭环传力结构;92、第二闭环传力结构;93、第三闭环传力结构;94、第四闭环传力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地板骨架10。
参照图1-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前地板骨架10,包括:两个前地板纵梁11、前踏板横梁21、两个补强纵梁12和传力横梁3,例如前踏板横梁21、两个补强纵梁12和传力横梁3均位于主副驾驶员的脚部空间s内,两个前地板纵梁11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前踏板横梁21连接于两个前地板纵梁11之间,两个补强纵梁12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且两个补强纵梁12位于前踏板横梁21的前侧。
补强纵梁12的前端与前地板纵梁11的前端相连,补强纵梁12的后端与前踏板横梁21相连,且补强纵梁12的后端与前地板纵梁11间隔开,补强纵梁12、前踏板横梁21和前地板纵梁11之间可以共同组成第一闭环传力结构91。传力横梁3连接于两个补强纵梁12之间,且传力横梁3与前踏板横梁21间隔开,补强纵梁12、前踏板横梁21与传力横梁3之间可以共同组成第二闭环传力结构92,这样可以使得前地板骨架10限定出呈网状地多腔体的闭环传力结构。
例如前地板纵梁11的前端朝向内侧弯曲,补强纵梁12的前端朝向外侧弯曲,在前后方向上,前地板纵梁11与补强纵梁12的连接点大致位于补强纵梁12的后端与前地板纵梁11之间的中间位置处,这样可以使得补强纵梁12较多地分解传递至前地板纵梁11的力,提高前地板骨架10的承力性能,降低前地板纵梁11的溃缩变形量,降低车辆碰撞时主副驾驶员的脚部空间s的溃缩变形量,有效提升车辆的安全系数。
当车辆发生碰撞,碰撞力传递到其中一个前地板纵梁11上时,这个前地板纵梁11可以将碰撞力传递至与其对应的第一闭环传力结构91上,即这个前地板纵梁11可以将碰撞力的一部分传递至与其对应的补强纵梁12上,然后由与其对应的补强纵梁12传递至前踏板横梁21上,接着由前踏板横梁21传递至这个前地板纵梁11上以使第一闭环传力结构91承力,在第一闭环传力结构91充分承力后,前踏板横梁21可以将碰撞力传递至另一个前地板纵梁11上,由两个前地板纵梁11将碰撞力传递至车身后部。
第二闭环传力结构92可以承担一部分传递至第一闭环传力结构91上的力,即传递至补强纵梁12上的碰撞力的一部分可以由这个补强纵梁12传递至前踏板横梁21上,传递至补强纵梁12上的碰撞力的一部分可以由传力横梁3传递至另一个补强纵梁12上,然后由另一个补强纵梁12传递至前踏板横梁21上,以使第二闭环传力结构92承力,在第二闭环传力结构92充分承力后,前踏板横梁21可以将碰撞力传递至两个前地板纵梁11上,由两个前地板纵梁11将碰撞力传递至车身后部。
另一个第一闭环传力结构91可以承担一部分传递至第二闭环传力结构92上的力,即传递至另一个补强纵梁12上的碰撞力的一部分可以由另一个补强纵梁12传递至另一个前地板纵梁11,传递至另一个补强纵梁12上的碰撞力的一部分可以由另一个补强纵梁12传递至前踏板横梁21上,然后由前踏板横梁21将这一部分力传递至另一个前地板纵梁11,以使另一个第一闭环传力结构91承力,在另一个第一闭环传力结构91充分承力后,前踏板横梁21可以将一部分碰撞力传递至这个前地板纵梁11上,由两个前地板纵梁11将碰撞力传递至车身后部。
通过设置与前踏板横梁21间隔开的传力横梁3连接两个补强纵梁12,可以使得补强纵梁12、前踏板横梁21与传力横梁3共同组成一个闭环传力结构,使得前地板骨架10具有呈网状地多腔体的闭环传力结构。
呈网状地多腔体的闭环传力结构可以有效地分解传递至前地板骨架10上的碰撞力,使得传递至两个前地板纵梁11、前踏板横梁21、两个补强纵梁12和传力横梁3上的力较低,降低两个前地板纵梁11、前踏板横梁21、两个补强纵梁12和传力横梁3的溃缩变形量,可以提高前地板骨架10的结构强度,提高前地板骨架10的承力性能,降低车辆碰撞时主副驾驶员的脚部空间s的溃缩变形量,有效提升车辆的安全系数;同时可以减少经前地板骨架10传递至驾驶室内的噪声,提高车辆的舒适性,从而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地板骨架10,通过设置与前踏板横梁21间隔开的传力横梁3连接两个补强纵梁12,可以提高前地板骨架10的结构强度,降低车辆碰撞时主副驾驶员的脚部空间s的溃缩变形量,有效提升车辆的安全系数。
参照图1-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前后方向上,补强纵梁12与前地板纵梁11相连的前端和传力横梁3间隔设置。例如在前后方向上,传力横梁3与补强纵梁12的连接点位于补强纵梁12的中部或邻近中部。由于第二闭环传力结构92是承担第一闭环传力结构91的部分碰撞力的,这样可以使得第二闭环传力结构92对结构强度的要求不高。
将补强纵梁12与前地板纵梁11相连的前端和传力横梁3间隔设置,可以使得传力横梁3与前踏板横梁21之间的间隔较小,满足第二闭环传力结构92的结构强度的要求,可以保证前地板骨架10的结构强度,保证前地板骨架10的承力性能;而且可以不必在传力横梁3与前踏板横梁21之间设置加强结构,可以降低前地板骨架10的成本,从而降低车身骨架100的重量,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1-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传力横梁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补强纵梁12搭接连接,例如传力横梁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补强纵梁12焊接在一起,搭接连接的接触面积较大,可以提高连接强度,使得传力横梁3与两个补强纵梁12更为可靠地连接在一起,提高前地板骨架10的结构可靠性,提高车身骨架100的结构可靠性。
参照图1-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传力横梁3的至少部分形成有朝向下凸起的凸包31。设计凸包31结构可以提高传力横梁3的结构强度,提高前地板骨架10的结构强度,提高前地板骨架10的承力性能;将凸包31向下凸起,可以充分利用前地板骨架10的结构空间,使得前地板骨架10的上侧较为平整,便于铺设前地板8,同时可以使得主副驾驶员具有较大的脚步活动空间,提高车辆的舒适性,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1-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左右方向上,传力横梁3的宽度(前后方向上的尺寸)一致,这样可以使得传力横梁3受力均匀,防止传力横梁3受力变形,提高传力横梁3的承力性能,提高前地板骨架10的承力性能。
参照图1-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传力横梁3的宽度不小于前踏板横梁21的宽度,这样可以使得传力横梁3与两个补强纵梁12之间的连接面积更大一些,使得传力横梁3可以可靠在左右方向对两个补强纵梁12进行限位,减少补强纵梁12的变形量,提高前地板骨架10的结构强度,提高前地板骨架10的承力性能,减少经前地板骨架10传递至驾驶室内的噪声,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1-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前踏板横梁21包括连接段211和加强段212,连接段211为两个,且两个连接段211分别连接于加强段212的两端,连接段211远离加强段212的一端与前踏板横梁21相连,补强纵梁12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段211与加强段212相连的连接区域,补强纵梁12、连接段211和前地板纵梁11之间共同组成第一闭环传力结构91,补强纵梁12、加强段212与传力横梁3之间共同组成第二闭环传力结构92。
将补强纵梁12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段211与加强段212相连的连接区域,可以提高此处的结构强度,提高前踏板横梁21的承力性能,提高前地板骨架10的承力性能。
前踏板横梁21与补强纵梁12的后端之间的间隔较小,两个补强纵梁12支架的间隔较大,连接段211的长度较短,加强段212的长度较大,同样宽度的加强段212和连接段211,连接段211的结构强度较高,而且连接段211为第一闭环传力结构91的一部分,加强段212为第二闭环传力结构92的一部分,连接段211和加强段212对结构强度的要求不同。
通过设置相互连接的连接段211和加强段212,这样可以分别对连接段211和加强段212进行设计、加工,以满足前踏板横梁21不同位置处的结构强度的要求,便于对加强段212和连接段211进行加工,可以降低前踏板横梁21的生产成本,可以降低前踏板横梁21的重量,降低前地板骨架10的重量,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1-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前地板骨架10还包括两个门槛梁4、扭力盒51、补强横梁22、前踏板纵梁6,两个门槛梁4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门槛梁4位于对应的前踏板横梁21的外侧,前踏板纵梁6位于门槛梁4与前地板纵梁11之间。扭力盒51连接于门槛梁4的前端、前踏板纵梁6的前端以及前地板纵梁11的前端。例如门槛梁4的前端、前踏板纵梁6的前端以及前地板纵梁11的前端还连接有前堵板52,前堵板52与扭力盒51相连且位于扭力盒51的后侧。
补强横梁22连接于门槛梁4和前踏板横梁21之间,且补强横梁22与前踏板纵梁6相连,补强横梁22与前地板纵梁11的连接点和补强纵梁12与前地板纵梁11的连接点正对,扭力盒51、门槛梁4、补强横梁22和前踏板纵梁6可以共同组成第三闭环传力结构93。
当车辆发生碰撞,碰撞力传递到其中一个门槛梁4上时,这个门槛梁4可以通过与其对应的扭力盒51将碰撞力传递至与其对应的第三闭环传力结构93上,即这个门槛梁4可以将碰撞力的一部分传递至与其对应的扭力盒51上,由与其对应的扭力盒51传递至前地板纵梁11上,接着由前地板纵梁11传递至补强横梁22上,然后由补强横梁22传递至这个门槛梁4上以使第三闭环传力结构93承力,在第三闭环传力结构93充分承力后,补强横梁22可以将碰撞力传递至这个门槛梁4和与其对应的前地板纵梁11上,由这个门槛梁4和与其对应的前地板纵梁11将碰撞力传递至车身后部。
通过设置扭力盒51和补强横梁22连接门槛梁4和前地板纵梁11,可以加强门槛梁4的结构强度,可以使得门槛梁4通过扭力盒51和补强横梁22将碰撞力分解至前地板纵梁11上,使得门槛梁4和前地板纵梁11承受的力较小,降低门槛梁4的溃缩变形量,降低车辆碰撞时主副驾驶员的脚部空间s的溃缩变形量,有效提升车辆的安全系数。
将补强横梁22与前地板纵梁11的连接点和补强纵梁12与前地板纵梁11的连接点正对设置,当车辆发生碰撞,碰撞力传递到其中一个前地板纵梁11上时,这个前地板纵梁11可以通过与其对应的补强纵梁12将碰撞力传递至与其对应的第一闭环传力结构91上,可以通过与其对应的扭力盒51将碰撞力传递至与其对应的第三闭环传力结构93上,即这个前地板纵梁11可以将碰撞力的一部分传递至与其对应的扭力盒51上,由与其对应的扭力盒51传递至门槛梁4上,接着由门槛梁4传递至补强横梁22上,然后由补强横梁22传递至这个前地板纵梁11上以使第三闭环传力结构93承力,在第三闭环传力结构93充分承力后,补强横梁22可以将碰撞力传递至这个前地板纵梁11和与其对应的门槛梁4上,由这个前地板纵梁11和与其对应的门槛梁4将碰撞力传递至车身后部。
通过将补强横梁22与前地板纵梁11的连接点和补强纵梁12与前地板纵梁11的连接点正对设置,传递至前地板纵梁11上的碰撞力可以经补强纵梁12和扭力盒51传递至第一闭环传力结构91和第三闭环传力结构93,第一闭环传力结构91和第三闭环传力结构93可以可靠、有效地分解传递至前地板纵梁11上的碰撞力,有效地降低前地板纵梁11的溃缩变形量,同时可以使得传递补强纵梁12、前踏板横梁21、扭力盒51、门槛梁4和补强横梁22上的力较低,降低补强纵梁12、前踏板横梁21、扭力盒51、门槛梁4和补强横梁22上的溃缩变形量,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前地板骨架10的结构强度,提高前地板骨架10的承力性能,降低车辆碰撞时主副驾驶员的脚部空间s的溃缩变形量,有效提升车辆的安全系数。
通过在门槛梁4与前地板纵梁11之间设置前踏板纵梁6,并将扭力盒51和补强横梁22与前踏板纵梁6相连,可以提高扭力盒51、补强横梁22和前踏板纵梁6结构强度,提高扭力盒51、补强横梁22和前踏板纵梁6的承力性能,提高第三闭环传力结构93的结构强度,提高第三闭环传力结构93的承力性能,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前地板骨架10的结构强度,提高前地板骨架10的承力性能,降低车辆碰撞时主副驾驶员的脚部空间s的溃缩变形量,进一步地提升车辆的安全系数。
例如,前踏板纵梁6可以与前地板纵梁11间隔设置,前踏板纵梁6可以与门槛梁4间隔设置,这样可以使得前踏板纵梁6将第三闭环传力结构93分割成两个闭环传力结构,使得前地板骨架10具有更多的闭环传力结构,提高前地板骨架10的结构强度,提高前地板骨架10的承力性能,降低车辆碰撞时主副驾驶员的脚部空间s的溃缩变形量,有效提升车辆的安全系数。
参照图1-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前踏板纵梁6与门槛梁4相连,且前踏板纵梁6与前地板纵梁11间隔开。前地板纵梁11与门槛梁4之间的间隔较小,可以通过仅设置扭力盒51和补强横梁22满足第三闭环传力结构93对结构强度要求,将前踏板纵梁6与门槛梁4相连,可以提高门槛梁4的结构强度,提高门槛梁4的承力性能,防止门槛梁4受力较大而导致门槛梁4朝向主副驾驶员的脚部空间s的溃缩变形严重,降低车辆碰撞时主副驾驶员的脚部空间s的溃缩变形量,有效提升车辆的安全系数。
参照图1-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身骨架100,包括:前地板骨架10和机舱纵梁71,前地板骨架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前地板骨架10,机舱纵梁71与前地板纵梁11相连。
例如车身骨架100还包括沿左右设置的机舱边梁72和连接板73,机舱边梁72设于对应的机舱纵梁71的外侧且与对应的门槛梁4相连,连接板73连接于机舱边梁72的前端和机舱纵梁71的前端,扭力盒51的一端连接于机舱纵梁71与前地板纵梁11相连的连接区域,扭力盒51的另一端连接于机舱边梁72与门槛梁4相连的连接区域,连接板73、机舱纵梁71、扭力盒51和机舱边梁72可以共同组成第四闭环传力结构93。其中连接板73可以为防撞梁。
当车辆发生碰撞,碰撞力传递至连接板73时,连接板73可以将碰撞力分解至机舱纵梁71和机舱边梁72,由机舱纵梁71和机舱边梁72将碰撞力传递至扭力盒51,以使第四闭环传力结构93承力,在第四闭环传力结构93充分承力后,第四闭环传力结构93可以将碰撞力均匀地传递至对应的前地板纵梁11和门槛梁4上,由对应的前地板纵梁11和门槛梁4将碰撞力传递至车身后部。
这样可以提高车身骨架100机舱部分的承力能力,降低传递至前地板骨架10的力,降低车辆碰撞时主副驾驶员的脚部空间s的溃缩变形量,提高车身骨架100整体承力能力,提高车身骨架100的整体性能,提高车辆的安全系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骨架100,通过上述的前地板骨架10,可以降低车辆碰撞时主副驾驶员的脚部空间s的溃缩变形量,有效提升车辆的安全系数。
参照图1-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身骨架100,车身骨架10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身骨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上述的车身骨架100,可以降低碰撞测试时主副驾驶员的脚部空间s的溃缩变形量,有效提升车辆的安全系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前地板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前地板纵梁,两个所述前地板纵梁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
前踏板横梁,所述前踏板横梁连接于两个所述前地板纵梁之间;
两个补强纵梁,两个所述补强纵梁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前踏板横梁的前侧,所述补强纵梁的前端与所述前地板纵梁的前端相连,所述补强纵梁的后端与所述前踏板横梁相连且与所述前地板纵梁间隔开;
传力横梁,所述传力横梁连接于两个所述补强纵梁之间且与所述前踏板横梁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地板骨架,其特征在于,在前后方向上,所述补强纵梁与所述前地板纵梁相连的前端和所述传力横梁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地板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补强纵梁搭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地板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横梁的至少部分形成有朝向下凸起的凸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地板骨架,其特征在于,在左右方向上,所述传力横梁的宽度一致;和/或,所述传力横梁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前踏板横梁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地板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踏板横梁包括连接段和加强段,所述连接段为两个且分别连接于所述加强段的两端,所述连接段远离加强段的一端与所述前踏板横梁相连,所述补强纵梁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加强段相连的连接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地板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门槛梁,所述门槛梁位于对应的所述前踏板横梁的外侧;
前踏板纵梁,所述前踏板纵梁位于所述门槛梁与所述前地板纵梁之间;
扭力盒,所述扭力盒连接于所述门槛梁的前端、所述前踏板纵梁的前端以及所述前地板纵梁的前端;
补强横梁,所述补强横梁连接于所述门槛梁和所述前踏板横梁之间且与所述前踏板纵梁相连,所述补强横梁与所述前地板纵梁的连接点和所述补强纵梁与所述前地板纵梁的连接点正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地板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踏板纵梁与所述门槛梁相连且与所述前地板纵梁间隔开。
9.一种车身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地板骨架,所述前地板骨架为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前地板骨架;
机舱纵梁,所述机舱纵梁与所述前地板纵梁相连。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骨架,所述车身骨架为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骨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98219.8U CN218400741U (zh) | 2022-11-10 | 2022-11-10 | 前地板骨架、车身骨架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98219.8U CN218400741U (zh) | 2022-11-10 | 2022-11-10 | 前地板骨架、车身骨架和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400741U true CN218400741U (zh) | 2023-01-31 |
Family
ID=85008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98219.8U Active CN218400741U (zh) | 2022-11-10 | 2022-11-10 | 前地板骨架、车身骨架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400741U (zh) |
-
2022
- 2022-11-10 CN CN202222998219.8U patent/CN21840074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555191B1 (en) | Impact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frame member | |
US7185934B2 (en)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
CN109204496B (zh) | 车身结构及车辆 | |
CN109204527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109204464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213035904U (zh) | 车辆的车身结构组件以及车辆 | |
CN218400741U (zh) | 前地板骨架、车身骨架和车辆 | |
CN109204502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109204516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109204504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112373576A (zh) | 一种前地板总成结构 | |
CN109204529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213594387U (zh) | 车辆门槛加强结构、车身总成和车辆 | |
CN213008402U (zh) | 车身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109204508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109204467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109204522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109204507B (zh) | 车身横梁和车辆 | |
CN212172374U (zh) | 车辆的中地板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109204495B (zh) | 车身结构及车辆 | |
CN219728326U (zh) | 车身端部结构及车辆 | |
CN218431432U (zh) | 汽车前围板总成、车身机舱结构总成及汽车 | |
CN211167124U (zh) | 车辆的门槛加强板以及车辆 | |
CN221393708U (zh) | 车身以及车辆 | |
CN213831313U (zh) | 车辆电池包安装结构以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