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67124U - 车辆的门槛加强板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门槛加强板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67124U CN211167124U CN201921400491.3U CN201921400491U CN211167124U CN 211167124 U CN211167124 U CN 211167124U CN 201921400491 U CN201921400491 U CN 201921400491U CN 211167124 U CN211167124 U CN 2111671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nel
- plate
- vehicle
- rib
- energ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门槛加强板以及车辆,所述门槛加强板包括:板本体,所述板本体具有吸能腔,所述吸能腔具有沿第一方向敞开的开口,所述吸能腔的内底壁设有朝向所述开口凸出的加强筋,且所述板本体设有用于与侧围外板、门槛内板相连的安装位。其中,门槛加强板具有吸能腔,且吸能腔的内底壁设有加强筋。这样,一方面,增大了门槛加强板的结构强度,有效地吸收汽车发生侧碰时产生的碰撞能量,最大程度地保证乘员舱结构完整,从而有效地保护驾乘员安全;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门槛加强板结构简单,设置吸能腔利于降低门槛加强板的重量,进而降低了车身重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门槛加强板以及具有该门槛加强板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随着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对安全性和环保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现有的门槛加强梁的结构强度较低,使得汽车在侧面碰撞时,门槛加强梁受碰撞力易向内溃缩致使乘员舱发生较大的变形,从而对乘员造成伤害,且现有的门槛加强梁重量相对较重,不利于汽车轻量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车辆的门槛加强板,所述门槛加强板结构强度大,还可以减轻车身重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门槛加强板包括:板本体,所述板本体具有吸能腔,所述吸能腔具有沿第一方向敞开的开口,所述吸能腔的内底壁设有朝向所述开口凸出的加强筋,且所述板本体设有用于与侧围外板、门槛内板相连的安装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门槛加强板,门槛加强板具有吸能腔,且吸能腔的内底壁设有加强筋。这样,一方面,增大了门槛加强板的结构强度,有效地吸收汽车发生侧碰时产生的碰撞能量,最大程度地保证乘员舱结构完整,从而有效地保护驾乘员安全;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门槛加强板结构简单,设置吸能腔利于降低门槛加强板的重量,进而降低了车身重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车辆的门槛加强板,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交叉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车辆的门槛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第一子筋和第二子筋,所述第一子筋和第二子筋均与所述第二加强筋交叉相连,且所述第一子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之间的夹角与所述第二子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之间的夹角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车辆的门槛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均包括多组,多组所述第一加强筋和多组所述第二加强筋一一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车辆的门槛加强板,所述板本体包括两个沿第二方向间隔开的侧板,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相连,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侧板平行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车辆的门槛加强板,每组所述第二加强筋均包括一个所述第二加强筋,且多组所述第二加强筋沿第三方向依次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车辆的门槛加强板,所述板本体包括两个沿第三方向间隔开的端板,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中沿第三方向最外端的两个所述第二加强筋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车辆的门槛加强板,所述板本体包括底板、两个侧板和两个端板,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相连,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相连,且所述底板、所述侧板和所述端板限定出所述吸能腔,两个所述侧板背离彼此的一侧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连接翻边,所述安装位设于所述连接翻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侧围外板、门槛内板和如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的门槛加强板,所述安装位包括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与所述侧围外板相连,所述第二安装位与所述门槛内板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车辆,所述第一安装位包括设于所述板本体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外围侧板通过结构胶相连,所述第二安装位包括设于所述板本体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门槛内板通过铆钉相连。
所述车辆和上述的门槛加强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门槛加强板、侧围外板与门槛内板的装配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门槛加强板、侧围外板与门槛内板的装配图(局部放大);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门槛加强板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沿A-A处的截面图;
图5是图3中沿B-B处的截面图;
图6是图3中沿C-C处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门槛加强板100,
板本体10,侧板11,端板12,底板13,连接翻边14,第一安装位141,
加强筋20,第一加强筋21,第一子筋211,第二子筋212,第二加强筋22,
吸能腔30,
侧围外板200,门槛内板300,结构胶400,铆钉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无特殊的说明,本申请中的前后方向为车辆的纵向,即X向;左右方向为车辆的横向,即Y向;上下方向为车辆的竖向,即Z向。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门槛加强板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门槛加强板100包括板本体10。
如图1-图6所示,板本体10具有吸能腔30,吸能腔30具有沿第一方向敞开的开口,如图2所示,板本体10的整体结构呈盒形。其中,第一方向为车辆的横向,即第一方向为车辆的左右方向,这样,在车辆受到沿横向的碰撞力时,吸能腔30能够吸收沿横向的碰撞能量,进而对横向碰撞力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少车身沿横向的溃缩变形,降低车内人员在侧碰时所受的伤害。且在门槛加强板100设置吸能腔30,能够减少门槛加强板100可减轻整体重量,利于减少整车的重量,且所需的生产材料少,成本低。
吸能腔30内设置有加强筋20,如图2所示,吸能腔30的内底壁设有朝向开口凸出的加强筋20,即加强筋20沿第一方向延伸,加强筋20沿车辆的横向延伸设置,在车辆受到沿横向的碰撞力时,加强筋20在横向上发生弯曲变形,以通过自身变形吸收碰撞力,由此,加强筋20用于提高门槛加强板100沿横向的结构强度和刚度。
板本体10设有用于与侧围外板200、门槛内板300相连的安装位。
具体而言,安装位包括第一安装位141和第二安装位,第一安装位141用于板本体10与侧围外板200相连,以使板本体10与侧围外板200连接,其中,第一安装位141可通过结构胶400与侧围外板200相连,这样,门槛加强板100的至少部分与侧围外板200贴合且粘接相连,连接方式简单,安装难度低。
第二安装位用于板本体10与门槛内板300相连,以使板本体10与门槛内板300相连,其中,第二安装位可通过铆钉500与门槛内板300相连,这样,门槛加强板100的与侧围外板200贴合且铆钉500相连,利于增大二者的连接强度,实现长期稳定连接,利于延长门槛加强板100的使用寿命。
这样,在将侧围外板200和门槛内板300通过门槛加强板100相连后,门槛加强板100结构强度较大,且能够有效地吸收侧碰力,减少侧围外板200和门槛内板300的变形量。
其中,本实施例的门槛加强板100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利于降低门槛加强板100本身的重量,且可通过压铸的加工工艺一体成型,使门槛加强板100的减震性及耐磨性更好,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门槛加强板100,门槛加强板100具有吸能腔30,且吸能腔30的内底壁设有加强筋20。这样,一方面,增大了门槛加强板100的结构强度,有效地吸收汽车发生侧碰时产生的碰撞能量,最大程度地保证乘员舱结构完整,从而有效地保护驾乘员安全;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门槛加强板100结构简单,设置吸能腔30利于降低门槛加强板100的重量,进而降低了车身重量。
如图3-图6所示,加强筋20包括第一加强筋21和第二加强筋22。
第一加强筋21和第二加强筋22交叉相连,且如图3所示,第二加强筋22沿第三方向延伸,且第三方向为前后方向,即第一加强筋21和第二加强筋22可相互传递碰撞力,这样,在第一加强筋21和第二加强筋22中的一个受到碰撞力时,可通过交叉连接处将碰撞力传递给另一个,实现碰撞力在加强筋20自身的扩散,进而有效地吸收碰撞力,避免加强筋20局部受力过大,防止门槛加强板100发生局部断裂,提高门槛加强板100整体的结构强度,提高乘员舱的安全性。
如图3所示,第一加强筋21包括第一子筋211和第二子筋212。
第一子筋211和第二子筋212均与第二加强筋22交叉相连,即第二加强筋22受到碰撞力时,可通过交叉连接处将碰撞力传递给第一子筋211和第二子筋212,实现碰撞力在加强筋20自身多路径的扩散,且第一子筋211与第二加强筋22之间的夹角与第二子筋212与第二加强筋22之间的夹角相同,使第一加强筋21传递的碰撞力在第一子筋211和第二子筋212上的扩散更加均匀,进而更有效地吸收碰撞力,避免加强筋20局部受力过大,防止门槛加强板100发生局部断裂,提高门槛加强板100整体的结构强度,提高乘员舱的安全性。
如图3所示,第一加强筋21和第二加强筋22均包括多组,多组第一加强筋21和多组第二加强筋22一一对应。
具体而言,相较于门槛加强板100仅设一组第一加强筋21和第二加强筋22,在门槛加强板100上设置多组第一加强筋21和第二加强筋22。这样,一方面,提高了门槛加强板100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另一方面,以在第一加强筋21和第二加强筋22中的一个受到碰撞力时,使碰撞力可以沿多条路径传递,进而使门槛加强板100的防撞性能更好。
如图3所示,板本体10包括两个沿第二方向间隔开的侧板11,第一加强筋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11相连,其中,第二方向为车辆的竖向,即第二方向为车辆的上下方向,使门槛加强板100受到的碰撞力可以在第一加强筋21和两个侧板11之间相互传递,这样,第一加强筋21的碰撞力可通过侧板11传递至整个板本体10,实现碰撞力的扩散,减小局部变形。
第二加强筋22与侧板11平行间隔开,第一加强筋21与第二加强筋22和两个侧板11均相连,由此,通过第一加强筋21,第二加强筋22受到的碰撞力可以传递至两个侧板11上,两个侧板11受到的碰撞力可以传递至第二加强筋22,以通过第二加强筋22将碰撞力沿前后方向传递,进而使门槛加强板100的防撞性能更好。
如图3所示,每组第二加强筋22均包括一个第二加强筋22,且多组第二加强筋22沿第三方向依次相连,其中,第三方向为车辆的纵向,即第三方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
具体而言,多个第二加强筋22前后正对依次相连,以实现第二加强筋22受到的碰撞力在第三方向上传递,即多个第二加强筋22可将碰撞力沿前后方向传递,碰撞力实现扩散。
如图3所示,板本体10包括两个沿第三方向间隔开的端板12,多个第二加强筋22中沿第三方向最外端的两个第二加强筋22分别与两个端板12相连,多个第二加强筋22在第三方向上依次连接并形成一个整体,多个第二加强筋22整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端板12连接,以使门槛加强板100受到的碰撞力可以在第二加强筋22和两个端板12之间相互传递。
如图2所示,板本体10包括底板13、两个侧板11和两个端板12,底板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端板12相连,底板13的两侧分别与两个侧板11相连,即底板1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个端板12相连,底板13的上侧边和下侧边分别与两个侧板11相连,且底板13、侧板11和端板12限定出吸能腔30。
两个侧板11背离彼此的一侧设有连接翻边14,连接翻边14沿第二方向延伸,即连接翻边14沿上下方向延伸,安装位设于连接翻边14。
如图3所示,连接翻边14包括上连接翻边14和下连接翻边14,其中,位于上方的侧板11边沿连接有向上延伸的上连接翻边14,位于下方的侧板11边沿连接有向下延伸的下连接翻边14,由此,通过上连接翻边14和下连接翻边14可将加强筋20受到的碰撞力向上或向下传递,防止碰撞力过于集中。
由此,两个侧板11受到的碰撞力可以传递至两侧的连接翻边14,且碰撞力通过连接翻边14沿上下方向扩散,其中,连接翻边14上设置安装位,安装位用于将门槛加强板100与侧围外板200或者门槛内板300和门槛加强板100的安装连接,以使碰撞力经安装位传递至侧围外板200或门槛内板300。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翻边14上设有第一安装位141和第二安装位。
第一安装位141可通过结构胶400与侧围外板200相连,使门槛加强板100与外围侧板11、门槛内板300的连接方式简单,安装难度低。第二安装位可通过铆钉500与门槛内板300相连,且连接的强度较大,实现长期稳定连接,利于延长门槛加强板100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侧围外板200、门槛内板300和如上述实施例的车辆的门槛加强板100。
安装位包括第一安装位141和第二安装位,第一安装位141与侧围外板200相连,第二安装位与门槛内板300相连。这样,第一安装位141可通过结构胶400与侧围外板200相连,门槛加强板100的与侧围外板200贴合且铆钉500相连,增大了门槛加强板100的结构强度,有效地吸收汽车发生碰撞时产生的碰撞能量,最大程度地保证乘员舱结构完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位141包括设于板本体10的安装面,安装面与外围侧板11通过结构胶400相连,以使门槛加强板100与外围侧板11为面接触,增大粘接面积,提高粘连效果,进而使门槛加强板100与外围侧板11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
如图2所示,第二安装位包括设于板本体10的安装孔,安装孔与门槛内板300通过铆钉500相连,如图2所示,上连接翻边14通过多个铆钉500门槛内板300相连,且下连接翻边14也通过多个铆钉500与门槛内板300相连。
这样,一方面,使门槛加强板100与门槛内板300接触面增大,进而使门槛加强板100受到的碰撞力更有效地传递至门槛内板300,实现碰撞力的扩散,减小局部变形;另一方面,使门槛加强板100与门槛内板300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实现长期稳定连接,利于延长门槛加强板10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的其他构成例如…和…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门槛加强板(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本体(10),所述板本体(10)具有吸能腔(30),所述吸能腔(30)具有沿第一方向敞开的开口,所述吸能腔(30)的内底壁设有朝向所述开口凸出的加强筋(20),且所述板本体(10)设有用于与侧围外板(200)、门槛内板(300)相连的安装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门槛加强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20)包括第一加强筋(21)和第二加强筋(22),所述第一加强筋(21)和所述第二加强筋(22)交叉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门槛加强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21)包括第一子筋(211)和第二子筋(212),所述第一子筋(211)和第二子筋(212)均与所述第二加强筋(22)交叉相连,且所述第一子筋(211)与所述第二加强筋(22)之间的夹角与所述第二子筋(212)与所述第二加强筋(22)之间的夹角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门槛加强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21)和第二加强筋(22)均包括多组,多组所述第一加强筋(21)和多组所述第二加强筋(22)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门槛加强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本体(10)包括两个沿第二方向间隔开的侧板(11),所述第一加强筋(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11)相连,所述第二加强筋(22)与所述侧板(11)平行间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门槛加强板(100),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二加强筋(22)均包括一个所述第二加强筋(22),且多组所述第二加强筋(22)沿第三方向依次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门槛加强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本体(10)包括两个沿第三方向间隔开的端板(12),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22)中沿第三方向最外端的两个所述第二加强筋(22)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12)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门槛加强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本体(10)包括底板(13)、两个侧板(11)和两个端板(12),所述底板(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12)相连,所述底板(13)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11)相连,且所述底板(13)、所述侧板(11)和所述端板(12)限定出所述吸能腔(30),两个所述侧板(11)背离彼此的一侧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连接翻边(14),所述安装位设于所述连接翻边(14)。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围外板(200)、门槛内板(300)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门槛加强板(100),所述安装位包括第一安装位(141)和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141)与所述侧围外板(200)相连,所述第二安装位与所述门槛内板(300)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位(141)包括设于所述板本体(10)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侧围外板(200)通过结构胶(400)相连,所述第二安装位包括设于所述板本体(10)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门槛内板(300)通过铆钉(500)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00491.3U CN211167124U (zh) | 2019-08-26 | 2019-08-26 | 车辆的门槛加强板以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00491.3U CN211167124U (zh) | 2019-08-26 | 2019-08-26 | 车辆的门槛加强板以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67124U true CN211167124U (zh) | 2020-08-04 |
Family
ID=71793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400491.3U Active CN211167124U (zh) | 2019-08-26 | 2019-08-26 | 车辆的门槛加强板以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67124U (zh) |
-
2019
- 2019-08-26 CN CN201921400491.3U patent/CN21116712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204496B (zh) | 车身结构及车辆 | |
CN109204527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108001540B (zh) | 下车体框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109204513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213035914U (zh) | 车辆的前地板结构和车辆 | |
CN109204464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109204561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213035904U (zh) | 车辆的车身结构组件以及车辆 | |
CN211167124U (zh) | 车辆的门槛加强板以及车辆 | |
CN109204485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109204468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109204518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109204516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109204525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213008402U (zh) | 车身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109204495B (zh) | 车身结构及车辆 | |
CN109204514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109204519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109204497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109204507B (zh) | 车身横梁和车辆 | |
CN109204541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109204556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109204467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109204503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109204487B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