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22463U - 软管和软管组件 - Google Patents

软管和软管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22463U
CN217422463U CN202022977311.7U CN202022977311U CN217422463U CN 217422463 U CN217422463 U CN 217422463U CN 202022977311 U CN202022977311 U CN 202022977311U CN 217422463 U CN217422463 U CN 2174224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e
diameter
braid
assembly according
nip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7731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厄普纳
D·奥希斯勒
H·赖因哈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operl GmbH
Original Assignee
Neoperl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operl GmbH filed Critical Neoperl Gmb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224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224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3/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 F16L33/22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with means not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gripping the hose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1/00Hoses, i.e. flexible pipes
    • F16L11/04Hoses, i.e. flexible pipes made of rubber or flexible plastics
    • F16L11/08Hoses, i.e. flexible pipes made of rubber or flexible plastics with reinforcements embedded in the wa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7/00Shaping of tube ends, e.g. flanging, belling or closing; Apparatus therefor, e.g. collapsible mandrels
    • B29C57/02Belling or enlarging, e.g. combined with forming a groove
    • B29C57/04Belling or enlarging, e.g. combined with forming a groove using mechanical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1/00Hoses, i.e. flexible pipes
    • F16L11/04Hoses, i.e. flexible pipes made of rubber or flexible plastics
    • F16L11/08Hoses, i.e. flexible pipes made of rubber or flexible plastics with reinforcements embedded in the wall
    • F16L11/085Hoses, i.e. flexible pipes made of rubber or flexible plastics with reinforcements embedded in the wall comprising one or more braided lay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1/00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 F16L21/002Sleeves or nipples for pipes of the same diameter; Reduction pie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Shaping Of Tube Ends By Bending Or Straightening (AREA)
  • Joints That Cut Off Fluids, And Hose Joi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管(1),所述软管具有内软管(2)和编织物(3),其特征在于,内软管(2)由未交联的热塑性材料制成,并且所述未交联的热塑性材料是熔融指数(190℃/2.16kg)为0.5g/10min至2g/10min并且密度为0.925g/cm3至0.960g/cm3的PE‑RT。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软管组件(5),所述软管组件包括软管内接头(6)和软管(1)。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软管(1)和软管组件(5)在柔性和抗弯强度方面实现特别有利的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软管和软管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内软管和编织物的软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涉及一种具有软管内接头和软管的软管组件。
背景技术
已知具有编织物的软管、尤其是连接软管。在这里编织物用于避免柔性的内软管爆裂、确保所需的抗拉强度和/或防止内软管损坏。
由US 2007/0209728 A1已知一种用于连接到潜水水箱上的低压软管。
DE 20 2012 100 489 U1公开了一种用于输送液态介质或气态介质的软管管道,其包括由交联的聚乙烯制成的软管层,其中,该软管层由于缺少交联步骤而具有持久小于60%的交联度。
由CN 205383359 U描述了一种易弯曲的具有内管的管。
实用新型文献DE 20 2019 103 378 U1公开了一种用于加热设备的柔性管,该柔性管具有多个径向设置的层。
由EP 2 048 422 A1已知一种具有金属光学器件的交织的软管。
由DE 43 20 281 A1已知一种热塑性弹性体软管。
在EP 1 956 149中描述了一种尤其是构成为喷头软管的具有环绕注塑部的软管。
由美国专利文献US 5,124,878描述了一种用于输送燃料或其他腐蚀性液体的轻量化的软管组件。
在DE 25 57 996 A1中描述了一种用于液压管路和/或气动管路的可拆卸的连接装置。
由CN 105402502 B已知一种用于由塑料制造热绝缘的加热/冷却管的方法。
在FR 3 035 171 A1中描述了一种用于在具有压力外套的柔性管道的端部件中制造密封装置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制造和/或使用性能的软管。
为了解决所述任务,根据本实用新型规定如下所述的特征。尤其是因此为了解决所述任务,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开头所述类型的软管中提出,内软管由未交联的热塑性材料制成,并且所述未交联的热塑性材料是熔融指数(190℃/2.16kg)为0.5g/10min至2g/10min并且密度为0.925g/cm3至0.960g/cm3的PE-RT。已证实,这样的材料选择能够在柔性和抗弯强度方面实现特别有利的使用性能。
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内软管由PE-RT制成。 PE-RT是优选的材料选择。
在此,材料PE-RT可以表征为具有提高的耐热性(Raised TemperatureResistance,RT)的聚乙烯(PE)、例如根据DIN EN ISO 22391-2:2010-04的第4章节可以表征为I型或II型PE-RT。
如果内软管由熔融指数(190℃/2.16kg)为0.1g/10min至 10g/10min、优选0.5g/10min至2g/10min和/或密度为0.925g/cm3至 0.960g/cm3、优选0.929g/cm3至0.940g/cm3的原材料制成,则能够实现特别有利的使用性能。熔融指数可以例如根据ASTM D1238或ISO1133定义。
为了解决所述任务,作为替代方案或附加方案,规定并列的针对软管的技术方案的特征。尤其是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开头所述类型的软管中提出,内软管的外直径D(以mm为单位给出和测量)和内软管的壁厚s(以mm为单位给出和测量)满足如下:
A≤10000*s/D1.5
10000*s/D1.5≤B,
其中,A>=3901/mm0.5、优选A=4251/mm0.5,并且B<=585 1/mm0.5、优选B=5651/mm0.5。这样的参数选择对于实现良好的抗弯强度特别有利。
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编织物具有在41°与55°之间的编织角度。因此在抗拉强度与耐爆裂压力强度之间实现良好的平衡。
在(想象中)展开的编织物中,编织角度可以例如通过在单丝与纵向方向(例如软管轴线)之间的角度来表征。
如下的特征参数一般表示:
Core[mm] 内芯的外直径
Dwire[mm] 单根长丝的直径
#Wires 每股中长丝的数量
Pitch[mm] 长丝绕软管的内芯一整圈的节距长度或轴向长度
#Bobbins 编织机的用于分别接纳一个编织纱管的筒管的数量,由单长丝组成的股被卷绕在所述编织纱管上。
然后,如下计算编织角度(“BraidAngle”):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694553520000031
作为替代方案或附加方案可以规定,编织物具有在75%与99%之间的覆盖率。因此在抗弯强度与柔性之间实现良好的平衡。
在(想象中)展开的编织物中,覆盖率可以例如通过被单丝覆盖的面的面积与包含单丝和在这些单丝之间的间隙的总面积的比值来表征。
利用上面的定义如下计算覆盖率(“Coverage”):
Coverage=2*Bfactor-Bfactor2,其中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694553520000032
特别有利的是,编织角度在43°与49°之间和/或覆盖率在84%与 93%之间。已证实,对于这样的值域,在抗拉强度和耐爆裂压力强度方面和/或在抗弯强度和柔性方面的使用性能可以是特别良好的。
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编织物以直径为0.14mm至0.50mm的塑料单丝形成。因此能实现同时确保抵抗拉应力(沿纵轴线)或抵抗内压或爆裂应力的强度以及良好柔性的编织物。
优选直径位于0.20mm至0.3mm的范围中。在0.25mm±0.025mm 的直径情况下得到特别良好的使用性能。
尤其是可以规定,塑料单丝由聚氨酯或聚酯制成。因此能够获得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的物美价廉的材料。
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编织物以直径为0.14mm至 0.50mm的不锈钢单丝形成。本实用新型因此也能够实现利用金属编织物形成软管。在所给出的值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良好的使用性能。
优选直径位于0.16mm至0.2mm的范围中。在0.18mm±0.01mm 的直径情况下得到特别良好的使用性能。
为了解决所述任务,作为替代方案或补充方案,规定针对软管组件的第一并列技术方案的特征。尤其是因此在开头所述类型的软管组件中提出,该软管组件包括软管内接头和根据本发明的软管,其中,所述软管内接头设置在软管的插入区域中,软管内接头在插入区域中的外直径至少与由软管(例如软管的内软管)的在插入区域之外测得的净内直径和限定所述净内直径的壁的壁厚形成的和一样大。因此在内软管的壁厚增大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软管内接头的足够大的内直径,而不危害软管内接头——例如在压接过程中——在机械负载情况下的稳定性。
优选软管内接头在插入区域中的外直径至少与由软管(例如软管的内软管)的在插入区域之外测得的净内直径和壁的壁厚的1.0倍、 1.1倍、1.2倍、1.3倍或1.4倍形成的和一样大。在这里,在软管内接头的机械稳定性足够的同时得到在软管内接头处特别有利的内直径。
在此特别有利的是,软管在这里根据本实用新型、尤其是如先前描述那样和/或根据针对软管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那样设计。因此,也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内软管的材料选择的优点。
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软管具有内软管并且壁是内软管壁。因此,软管内接头能够在插入时定义内软管的扩宽部,所述扩宽部不过度限制软管内接头的内直径,例如作为最大的流动阻碍。内软管可以被编织物包裹、例如以便形成已经描述的软管。
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软管内接头在其插入端部处具有朝插入方向取向的端面,其中,所述端面具有的外直径d2等于或大于软管在插入区域之外的净内直径di。在这里,如果由于制造引起的公差范围至少部分或甚至完全相互重叠,则外直径例如可以视作与内直径一样大。如果内直径和外直径一样大,则缺少例如在其他情况下常见的大约4/10mm的接缝间隙,从而端面虽然能够因此正好导入到软管中,然而不能够以机械方法。
在这里特别有利的是,在软管内接头的自由端部处构造有凸伸部,所述凸伸部在轴向区域上遵循外直径。因此能够构成导入辅助部。
经验表明,只有从内软管与软管内接头之间的接缝间隙大于 4/10mm起,插入在工业批量制造中才可能是过程安全的。使用接缝间隙导致的结果是,软管内接头的内直径小于技术上需要的,由此,软管内接头的流动阻力不必要地大。作为替代方案或附加方案,使用接缝间隙导致的结果是,(内)软管的外直径大于技术上需要的,由此,抗弯稳定性不必要地小。已表明,di和d2的协调产生有利的特性,所述协调利用(重叠的)公差范围留下小于4/10mm的接缝间隙或形成过盈。
端面在这里能够定义平的面或在轴向截面中具有(凸形)弯曲的轮廓。所述弯曲的轮廓能够有助于插入过程,而平的面确定定义的对齐(Abschluss)。
端面在这里能够例如定义为软管内接头的直至第一保持肋的外表面到关于软管内接头的插入方向的径向平面上的轴向投影。径向平面在这里可以例如表征为垂直于纵向方向(例如软管轴线)的平面。
为了解决所述任务,作为替代方案或补充方案,规定针对软管组件的第二并列技术方案的特征。尤其是因此在开头所述类型的软管组件中提出,该软管组件具有软管内接头和根据本发明的软管,其中,软管内接头设置在软管的插入区域中,软管在其插入端部处优选以热的方式、尤其是利用至少加热到维卡软化温度的芯棒扩宽。维卡软化温度可以例如根据DIN EN ISO 306定义为VST/A/50。
优选加热进行到超过维卡软化温度至少30K或50K的温度。因此能够实现,内软管的材料在芯棒上也被置于维卡软化温度附近或超过维卡软化温度。因此在插入或压入时能容易实现塑性变形。
尤其是可以规定,软管根据本实用新型、尤其如先前描述那样和/ 或根据针对软管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那样构造。因此在这里也能够利用材料选择或编织物的优点。
为了解决所述任务,作为替代方案或附加方案,根据本实用新型规定并列的针对方法的技术方案的特征。尤其是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开头所述类型的方法中提出,在软管内接头插入之前和/或时,将软管的内直径优选以热的方式、尤其是利用至少加热到维卡软化温度、优选加热到超过维卡软化温度(例如VST/A/50)至少30K或50K的温度的芯棒扩宽。因此,描述了一种用于软管组件的制造方法。软管的加热能够实现抑制内软管开裂。
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将芯棒推入到软管的推入区域中,其中,在推入区域中在外侧保持所述软管。
作为替代方案可以规定,部分地或完全地在推入区域之外保持所述软管。由此能够实现特别有利的扩宽部以用于插入软管内接头。
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在扩宽之前插套上压接套筒。因此能够在装配时避免编织物不期望的劈开。
软管和软管组件的优选应用是卫生软管、例如作为连接软管。
附图说明
现在借助于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例由单个或多个权利要求的特征彼此的组合和/或与实施例的单个或多个特征的组合得出。
在附图中:
图1以轴向剖视图示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软管组件中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软管,
图2示出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制造软管组件的方法,
图3示出另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制造软管组件的方法,其中,在用于芯棒的推入区域下方保持软管,
图4示出第三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制造软管组件的方法,其中,在扩宽之前放置上压接套筒,并且
图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软管组件的一部分(右)的和所属的以单独图示示出的软管内接头(左)的局部轴向剖切的详细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图1以大大示意性的形式示出总体上以1表示的软管,所述软管设有由未交联的热塑性材料制成的内软管2和在外侧安置在内软管2上的编织物3。
内软管2在该实施例中由PE-RT制成并且具有0.5g/10min至 2g/10min的熔融指数(190°/2.16kg)以及0.929g/cm3至0.940g/cm3的密度。在其他实施例中,这些值选择成不同的、尤其是熔融指数(190℃ /2.16kg)在0.1g/10min至10g/10min的范围中选择和/或密度在 0.925g/cm3至0.960g/cm3的范围中选择。
内软管2在示出的该实施例中具有外直径D和壁厚s。
如下内容适用于D和s(单位用mm):
A≤10000*s/D1.5并且10000*s/D1.5≤B,
其中,A=425 1/mm0.5,并且B=565 1/mm0.5。在其他实施例中,这些值选择成不同的、例如在A>=390 1/mm0.5的范围中选择、优选 A=425 1/mm0.5和/或B<=585 1/mm0.5、优选B=565 1/mm0.5
编织物3在示出的该实施例中具有在43°至49°之间的编织角度和在84%至93%之间的覆盖率。在其他实施例中,这些值选择成不同的、例如编织角度在41°至55°之间和/或覆盖率在75%至99%之间。
在第一变型方案中,编织物3利用由塑料、例如由聚酰胺或聚酯制成的单丝4(参见图2)形成。单丝4的直径为0.25±0.025mm。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单丝具有其他的、例如在0.14mm至0.50mm、尤其 0.20mm至0.3mm的范围中的直径。
在第二变型方案中,编织物3利用直径为0.18mm±0.01mm的不锈钢单丝形成。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单丝具有其他的、例如在 0.14mm至0.50mm、尤其是0.16mm至0.2mm的范围中的直径。
为了形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软管组件5,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软管内接头6插入到软管1中、在这里例如插入到内软管2中并且设置在插入区域7中。
软管内接头6的外直径da在插入区域7中至少与由软管1(在这里为内软管2)的在插入区域7之外测得的净内直径di和限定所述净内直径di的壁8(在这里为内软管2的作为内软管壁的壁)的壁厚s 形成的和一样大。软管内接头6因此在每侧在一半壁厚s上、亦即在壁8的材料的中线19上伸进未变形的内软管2(亦即在插入区域7之外)中。
软管内接头6在其插入端部9处具有朝插入方向10取向的端面 11。在这里,端面11可以例如定义为软管内接头6的直至第一保持肋 18的外表面17到关于软管内接头的插入方向的径向平面上的轴向投影,或者定义为平的、轴向定向的面。如果(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软管内接头具有锥状的外形,则因此上升部的在锥体上的直至第一保持肋的第一区段可以算作端面,或者仅在自由端部21处的轴向面算作端面11。
端面11具有外直径d2,所述外直径大于软管的在插入区域7之外的净内直径di。这导致的结果是,很难直至不可能将软管内接头6 压入到未经处理的内软管2中。
在根据图5的另外的实施例中,端面11的外直径d2精确等于(内) 软管2在插入区域之外的、亦即未变形的软管的净内直径di。如果人们考虑软管内接头6和内软管2的相互重叠的公差范围,则内直径di 有时略微大于或略微小于外直径d2。这表明,必须在软管内接头插入之前扩张内软管2,即使d2<di也适用。
在图1中da和d2仅相差保持肋18的高度,而在这里da明显大于d2,因为软管内接头6在其自由端部21处朝(套筒形的)凸伸部 22变细。
在其余方面,功能上和/或结构上与图1至图4类似的或相同的构件和功能单元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不再次进行单独描述。对图 1至图4的说明因此对应地适用。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
将芯棒12加热(左)到超过内软管2的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至少 50K的温度。
将软管1在其插入端部9处以热的方式利用芯棒12扩宽(中)。
在此,在外侧利用保持夹钳块13保持软管1。
保持夹钳块13在这里安置成,使得这些保持夹钳块在推入区域 14中将软管1包围和支撑。
接着再将保持夹钳块13移开,并且拔出芯棒12(右)。
留下塑性成型的扩宽部15,软管内接头6能够轻松地压入到所述扩宽部中。编织物3不扩宽。
图3示出另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结构上或功能上与前述实施例类似或相同的构件和功能单元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不进行单独描述。对图1和图2的说明因此在这里对应地适用。
根据图3的实施例与根据图2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保持夹钳块 13设置在推入区域14下方。
这导致的结果是,编织物3也在芯棒12的影响下扩宽。内软管2 因此在倒棱20中比在根据图2中的情况中更小地倒棱。
图4示出另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结构上或功能上与前述实施例类似或相同的构件和功能单元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不进行单独描述。对图1至图3的说明因此在这里对应地适用。
根据图4的实施例与根据图3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扩宽之前插套上压接套筒16。因此,所述压接套筒在插入端部9中固定编织物 3。
在将芯棒12拔出之后(图4、右),将软管内接头6插入到扩宽部15中并且压接所述压接套筒16。
在软管1中,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由未交联的热塑性材料制造内软管2并且以热的方式扩宽内软管2。
附图标记列表
1 软管
2 内软管
3 编织物
4 (塑料/不锈钢)单丝
5 软管组件
6 软管内接头
7 插入区域
8 壁
9 插入端部
10 插入方向
11 端面
12 芯棒
13 保持夹钳块
14 推入区域
15 扩宽部
16 压接套筒
17 外表面
18 保持肋
19 中线
20 倒棱
21 自由端部
22 凸伸部
D 2的外直径D
s 2的壁厚
da 6的外直径
di 2的内直径
d2 11的外直径。

Claims (58)

1.软管,所述软管(1)具有内软管(2)和编织物(3),其特征在于,内软管(2)由未交联的热塑性材料制成,并且所述未交联的热塑性材料是熔融指数(190℃/2.16kg)为0.5g/10min至2g/10min并且密度为0.925g/cm3至0.960g/cm3的PE-R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E-RT的密度为0.929g/cm3至0.940g/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内软管(2)的以mm为单位给出和测量的外直径D和内软管(2)的以mm为单位给出和测量的壁厚s满足如下:
A≤10000*s/D1.5
10000*s/D1.5≤B,
其中,A≥390 1/mm0.5,并且B≤585 1/mm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A=425 1/mm0.5,并且B=565 1/mm0.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编织物(3)具有在41°至55°之间的编织角度和/或在75%至99%之间的覆盖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编织物(3)具有在43°至49°之间的编织角度和/或在84%至93%之间的覆盖率。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物(3)由塑料单丝形成,所述塑料单丝具有0.14mm至0.50mm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物(3)由由聚酰胺或聚酯制成的塑料单丝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单丝具有0.20mm至0.3mm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单丝具有0.25mm±0.025mm的直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编织物以不锈钢单丝形成,所述不锈钢单丝具有0.14mm至0.50mm的直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单丝具有0.16mm至0.2mm的直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单丝具有0.18mm±0.01mm的直径。
14.软管,所述软管(1)具有内软管(2)和编织物(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软管(2)由未交联的热塑性材料制成,并且所述未交联的热塑性材料是熔融指数(190℃/2.16kg)为0.1g/10min至10g/10min和/或密度为0.925g/cm3至0.960g/cm3的原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未交联的热塑性材料是熔融指数(190℃/2.16kg)为0.5g/10min至2g/10min和/或密度为0.929g/cm3至0.940g/cm3的原材料。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内软管(2)的以mm为单位给出和测量的外直径D和内软管(2)的以mm为单位给出和测量的壁厚s满足如下:
A≤10000*s/D1.5
10000*s/D1.5≤B,
其中,A≥390 1/mm0.5,并且B≤585 1/mm0.5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A=425 1/mm0.5,并且B=565 1/mm0.5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编织物(3)具有在41°至55°之间的编织角度和/或在75%至99%之间的覆盖率。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编织物(3)具有在43°至49°之间的编织角度和/或在84%至93%之间的覆盖率。
20.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物(3)由塑料单丝形成,所述塑料单丝具有0.14mm至0.50mm的直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物(3)由由聚酰胺或聚酯制成的塑料单丝形成。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单丝具有0.20mm至0.3mm的直径。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单丝具有0.25mm±0.025mm的直径。
24.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编织物以不锈钢单丝形成,所述不锈钢单丝具有0.14mm至0.50mm的直径。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单丝具有0.16mm至0.2mm的直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单丝具有0.18mm±0.01mm的直径。
2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1)是卫生软管。
28.软管,所述软管(1)具有内软管(2)和编织物(3),其特征在于,内软管(2)的以mm为单位给出和测量的外直径D和内软管(2)的以mm为单位给出和测量的壁厚s满足如下:
A≤10000*s/D1.5
10000*s/D1.5≤B,
其中,A≥390 1/mm0.5,并且B≤585 1/mm0.5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A=425 1/mm0.5,并且B=565 1/mm0.5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编织物(3)具有在41°至55°之间的编织角度和/或在75%至99%之间的覆盖率。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编织物(3)具有在43°至49°之间的编织角度和/或在84%至93%之间的覆盖率。
32.根据权利要求28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物(3)由塑料单丝形成,所述塑料单丝具有0.14mm至0.50mm的直径。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物(3)由由聚酰胺或聚酯制成的塑料单丝形成。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单丝具有0.20mm至0.3mm的直径。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单丝具有0.25mm±0.025mm的直径。
36.根据权利要求28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编织物以不锈钢单丝形成,所述不锈钢单丝具有0.14mm至0.50mm的直径。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单丝具有0.16mm至0.2mm的直径。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单丝具有0.18mm±0.01mm的直径。
39.根据权利要求28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1)是卫生软管。
40.软管组件,所述软管组件(5)包括软管内接头(6)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软管(1),其中,软管内接头(6)设置在软管(1)的插入区域(7)中,其特征在于,软管内接头(6)在插入区域(7)中的外直径(da)至少与由软管(1)的在插入区域(7)之外测得的净内直径(di)和限定所述净内直径(di)的壁(8)的壁厚(s)形成的和一样大。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软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内接头(6)设置在软管(1)的内软管(2)的插入区域(7)中。
42.根据权利要求40或41所述的软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直径(da)至少与所述净内直径(di)和所述壁(8)的壁厚(s)的1.1倍形成的和一样大。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软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直径(da)至少与所述净内直径(di)和所述壁(8)的壁厚(s)的1.2倍形成的和一样大。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软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直径(da)至少与所述净内直径(di)和所述壁(8)的壁厚(s)的1.3倍形成的和一样大。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软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直径(da)至少与所述净内直径(di)和所述壁(8)的壁厚(s)的1.4 倍形成的和一样大。
46.根据权利要求40或41所述的软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软管(1)具有内软管(2)并且壁(8)是内软管壁。
47.根据权利要求40或41所述的软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软管内接头(6)在其插入端部(9)处具有朝插入方向(10)取向的端面(11),其中,所述端面(11)具有的外直径(d2)等于或大于软管(1)在插入区域(7)之外的净内直径(di)。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软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11)是平的。
49.根据权利要求40或41所述的软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软管(1)在其插入端部(9)处扩宽。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软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软管(1)在其插入端部(9)处以热方式扩宽。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软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软管(1)在其插入端部(9)处利用至少加热到维卡软化温度的芯棒(12)扩宽。
52.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软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软管(1)在其插入端部(9)处利用加热到超过维卡软化温度至少30K的温度的芯棒(12)扩宽。
53.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软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软管(1)在其插入端部(9)处利用加热到超过维卡软化温度至少50K的温度的芯棒(12)扩宽。
54.软管组件,所述软管组件(5)具有软管内接头(6)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软管(1),其中,软管内接头(6)设置在软管(1)的插入区域(7)中,其特征在于,软管(1)在其插入端部(9)扩宽。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软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软管(1)在其插入端部(9)处以热方式扩宽。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软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软管(1)在其插入端部(9)处利用至少加热到维卡软化温度的芯棒(12)扩宽。
57.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软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软管(1)在其插入端部(9)处利用加热到超过维卡软化温度至少30K的温度的芯棒(12)扩宽。
58.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软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软管(1)在其插入端部(9)处利用加热到超过维卡软化温度至少50K的温度的芯棒(12)扩宽。
CN202022977311.7U 2020-05-05 2020-12-09 软管和软管组件 Active CN21742246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20102527.9U DE202020102527U1 (de) 2020-05-05 2020-05-05 Schlauch und Schlauchanordnung
DE202020102527.9 2020-05-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22463U true CN217422463U (zh) 2022-09-13

Family

ID=7591450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49121.6A Active CN113606395B (zh) 2020-05-05 2020-12-09 软管、软管组件和对应的用于制造软管组件的方法
CN202022977311.7U Active CN217422463U (zh) 2020-05-05 2020-12-09 软管和软管组件
CN202180033082.8A Pending CN115485499A (zh) 2020-05-05 2021-05-05 软管、软管组件和对应的用于制造软管组件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49121.6A Active CN113606395B (zh) 2020-05-05 2020-12-09 软管、软管组件和对应的用于制造软管组件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33082.8A Pending CN115485499A (zh) 2020-05-05 2021-05-05 软管、软管组件和对应的用于制造软管组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60502A1 (zh)
EP (1) EP4146970B1 (zh)
JP (1) JP2023529795A (zh)
CN (3) CN113606395B (zh)
AU (1) AU2021268096A1 (zh)
BR (1) BR112022021796A2 (zh)
DE (2) DE202020102527U1 (zh)
MX (1) MX2022013479A (zh)
WO (1) WO2021224325A2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57996C3 (de) * 1975-12-22 1982-02-25 Festo-Maschinenfabrik Gottlieb Stoll, 7300 Esslingen Lösbare Anschlußverbindung für Hydraulik- und/oder Pneumatik-Leitungen
FR2597568B1 (fr) * 1986-04-18 1988-07-08 Tecalemit Flexibles Nouveau tuyau flexible destine a etre utilise a haute pression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US5124878A (en) * 1989-02-02 1992-06-23 Teleflex Incorporated Coated braided hose method
JP2704096B2 (ja) * 1992-06-19 1998-01-2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ホース
US5413147A (en) * 1993-04-29 1995-05-09 Parker-Hannifin Corporation Flexible hose and fitting assembly
ITMI20060427A1 (it) * 2006-03-10 2007-09-11 Mauro Mazzo Tubo a bassa pressione per la connessione a bombole per attivita'subacquee
ATE484634T1 (de) * 2007-02-07 2010-10-15 Ramspott Gmbh & Co Kg Schlauch, inbesondere brauseschlauch, mit umspritzung
DE102007048889A1 (de) * 2007-10-11 2009-04-16 Alber Kunststofftechnik Gmbh Umflochtener Schlauch mit metallischer Optik
DE102008039991B3 (de) * 2008-08-27 2009-10-29 Kottmann Gosla Gmbh Druckschlauch für ein wasserführendes System, insbesondere zum Anschließen von beweglichen Sanitärarmaturen oder zum Verbinden von Teilen des wasserführenden Systems
DE202012100489U1 (de) * 2012-02-14 2012-03-01 Rehau Ag + Co. Schlauchleitung zum Transport von flüssigen oder gasförmigen Medien
CN102853176B (zh) * 2012-09-25 2015-01-2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油料研究所 一种热塑性塑料复合管
CN103481514B (zh) * 2013-10-11 2015-09-09 宁波贝达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管接口工艺
FR3035171B1 (fr) * 2015-04-20 2017-05-19 Technip France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une etancheite dans un embout d'une conduite flexible comprenant une gaine de pression
CN105402502B (zh) * 2015-10-22 2020-01-10 盘锦建硕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外波纹增强型保温塑料供暖/供冷管的生产工艺
CN205383359U (zh) * 2015-11-26 2016-07-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旧管道非开挖更换的柔性管
ITUA20162763A1 (it) * 2016-04-20 2017-10-20 Ipm S R L Apparato e metodo per realizzare giunti a bicchiere su tubi plastici
JP2019035461A (ja) * 2017-08-15 2019-03-0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高圧ホース
EP3710734A1 (en) * 2017-11-17 2020-09-23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Pe-rt pipes and processes for making the same
DE202019103378U1 (de) * 2018-06-20 2019-09-19 Industrie Ilpea S.P.A. Flexibles Rohr für Heizungsanlagen
US11518114B2 (en) * 2019-06-07 2022-12-06 Fit-Lin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assemble a high purity liquid distribu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24325A2 (de) 2021-11-11
EP4146970B1 (de) 2024-04-17
CN113606395A (zh) 2021-11-05
BR112022021796A2 (pt) 2022-12-13
AU2021268096A1 (en) 2022-12-08
JP2023529795A (ja) 2023-07-12
DE202020102527U1 (de) 2021-08-06
CN113606395B (zh) 2024-04-12
MX2022013479A (es) 2022-11-30
WO2021224325A3 (de) 2021-12-30
CN115485499A (zh) 2022-12-16
EP4146970A2 (de) 2023-03-15
US20230160502A1 (en) 2023-05-25
DE102021111643A1 (de) 2021-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018195A1 (en) Insert for a hose coupling
CN101715388B (zh) 接合部件的补偿元件
KR101569538B1 (ko) 파이프 커플링용 엥커링 요소
US10208410B2 (en) Braided textile sleeve with axially collapsible, anti-kinking feature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RU95122133A (ru) Способ соединения термопластиковой трубы с муфтой
US11808383B2 (en) Corrugated hose weld end
WO1987005796A1 (en) Vascular prostheses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217422463U (zh) 软管和软管组件
JPH03222730A (ja) 下塗導管の製造方法
WO2016009208A1 (en) End fittings for fibre reinforced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 pipes
AU769311C (en) Pipe joint
RU151868U1 (ru) Армированная полимерная труба, армирующая система и комплексная армирующая нить для нее
KR102298528B1 (ko) 브레이드의 내외측 열처리 장치
EP2807400A1 (en) Chinese finger with flat or flattened filaments
WO2018192736A1 (de) Leitungsanordnung
KR102115441B1 (ko) 폴리에틸렌으로 제조한 코팅용 시트를 이용한 코팅 강관과 그 제조방법
CN215334195U (zh) 盘钢绞线的快速连接器
WO2023054699A1 (ja) 配管部材及び配管部材の製造方法
RU2278314C1 (ru) Стеклопластиковая секция трубопровода
CN113374831A (zh) 盘钢绞线的快速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
AU782415B2 (en) Improvements in coupling means
JP2008095732A (ja) カールホース
JPH0780998A (ja) 耐圧耐熱ゴムホー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160063A (ja) 給水・給湯ホ−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