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76276U - 物流自动化装卸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物流自动化装卸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76276U
CN217376276U CN202220121398.4U CN202220121398U CN217376276U CN 217376276 U CN217376276 U CN 217376276U CN 202220121398 U CN202220121398 U CN 202220121398U CN 217376276 U CN217376276 U CN 217376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hain
plate
connecting ro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213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1213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76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76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762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运输领域,公开了物流自动化装卸机器人,包括底板,所述立板的前端中部设置有中心板,所述横杆后端固定连接在立杆的前端中部,所述第一链轮的外径均啮合连接在第一链条的内径上,所述第一镶板的外侧端均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杆的前端外径上,所述第二链轮的外径均啮合连接在第二链条的内径上。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传送带将货物运输至尾端,然后电机驱动第二链轮转动带动第二链条转动,带动第二镶板跟随运动,并通过第二连杆、连接块和第二连杆的运动传递作用,使得第一镶板带动凹形接料板穿过第一传送带并将货物转移至第二传送带上,实现物料由低处至高处的转移工作,节省人力,效率更高,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物流自动化装卸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运输领域,尤其涉及物流自动化装卸机器人。
背景技术
自动化装卸是指利用依次衔接、互相联系的自动化机械系统完成全部装卸作业的装卸方法,按预先拟定的工作程序进行装卸作业,有的还能按外界因素的变化,自动改变工作状态,不仅可做到完全替代装卸人员的体力劳动,甚至可部分代替装卸机械驾驶员的脑力劳动。目前在供料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大多需要工作人员重复手动一系列操作,工作人员占用多个工位并且长时间进行站立作业,增加了放错料及漏放的风险,不但效率低下,还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中国专利文献CN212075617U中公开了一种夹爪变距式伺服供料六轴机器人自动化装卸机构,该装置通过设置进料链板线、进料提升机、机器人本体和变距夹爪,在进行供料作业时,工作人员将堆垛好的料盘按照一定的方向放入进料链板线上,进料链板将料垛输送在进料提升机上,通过自动化装卸的方式代替工作人员重复手动操作,减少了放错料及漏放的风险,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但是该装置的装卸效率不高,而且在面临高处货物的装卸时处理起来较为困难,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物流自动化装卸机器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物流自动化装卸机器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的前端中部设置有中心板,所述立板与中心板的交界处设置有键槽,所述中心板后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后端固定连接在立杆的前端中部,所述中心板前端上下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的外径均啮合连接在第一链条的内径上,所述第一链条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镶板,所述第一镶板的外侧端均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杆的前端外径上,所述第一连杆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凹形接料板,所述立杆前端上下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的外径均啮合连接在第二链条的内径上,所述第二链条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镶板,所述第二镶板外侧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立杆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的底端后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凹形接料板内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挡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连杆前端均固定连接在连接块的后端上侧,所述第一连杆后端均贯穿键槽内部并固定连接在连接块的前端下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板顶端左侧通过若干个支撑柱连接有第一传送带,所述底板顶端右侧通过若干个支撑柱连接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的后端内侧与凹形接料板相对于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开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立板前端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立板前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立杆后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端贯穿立杆后端顶部并固定连接在上侧第二链轮的后端中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传送带将货物运输至尾端,然后电机驱动第二链轮转动带动第二链条转动,带动第二镶板跟随运动,并通过第二连杆、连接块和第一连杆的运动传递作用,带动第一链条在第一链轮上跟随运动,使得第一镶板带动两个凹形接料板依次穿过第一传送带并将货物转移至第二传送带上,实现物料由低处至高处的转移工作,两个凹形接料板轮流工作,效率更高,物料经过立板顶部时还会通过风机进行表面的清灰除尘工作,提高运输质量,需要卸料时只需将电机反转即可,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物流自动化装卸机器人的正视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物流自动化装卸机器人的后视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图。
图例说明:
1、底板;2、立板;3、键槽;4、中心板;5、横杆;6、立杆;7、第一链轮;8、第一链条;9、第一镶板;10、第一连杆;11、凹形接料板;12、挡杆;13、第二链轮;14、第二链条;15、第二镶板;16、第二连杆;17、连接块;18、第一传送带;19、第二传送带;20、开口;21、风机;22、控制器;23、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物流自动化装卸机器人,包括底板1,底板1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立板2,立板2的前端中部设置有中心板4,立板2与中心板4的交界处设置有键槽3,键槽3方便第一连杆10进行运动的传递,中心板4后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横杆5,横杆5后端固定连接在立杆6的前端中部,连接固定作用,中心板4前端上下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链轮7,第一链轮7的外径均啮合连接在第一链条8的内径上,第一链条8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镶板9,第一镶板9的外侧端均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杆10的前端外径上,第一连杆10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凹形接料板11,主要接料放料结构,立杆6前端上下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链轮13,第二链轮13的外径均啮合连接在第二链条14的内径上,第二链条14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镶板15,第二镶板15外侧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6,电机23驱动第二链轮13转动带动第二链条14转动,带动第二镶板15跟随运动,并通过第二连杆16、连接块17和第一连杆10的运动传递作用,带动第一链条8在第一链轮7上跟随运动。
立杆6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底端后侧,连接固定作用,凹形接料板11内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挡杆12,挡杆12的分布与两个传送带上传送辊的分布相交错,方便从传送带上取放物料,第二连杆16前端均固定连接在连接块17的后端上侧,第一连杆10后端均贯穿键槽3内部并固定连接在连接块17的前端下侧,连接关系,提高运输物料时的稳定性,防止凹形接料板11翻转,底板1顶端左侧通过若干个支撑柱连接有第一传送带18,底板1顶端右侧通过若干个支撑柱连接有第二传送带19,两个传送带均自带驱动装置,且高度可以进行调节,第一传送带18与第二传送带19的后端内侧与凹形接料板11相对于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开口20,方便进行接料,立板2前端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21,清灰除尘作用,立板2前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2,主要控制中心,立杆6后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3,电机23驱动端贯穿立杆6后端顶部并固定连接在上侧第二链轮13的后端中部,整天结构的主要驱动运转执行端。
工作原理:首先将待装卸的货物放置在第一传送带18上,第一传送带18启动带动货物运输至尾端,然后电机23驱动第二链轮13转动带动第二链条14转动,带动第二镶板15跟随运动,并通过第二连杆16、连接块17和第一连杆10的运动传递作用,带动第一链条8在第一链轮7上跟随运动,使得第一镶板9带动两个凹形接料板11依次穿过第一传送带18并将货物转移至第二传送带19上,并由第二传送带19运走,实现物料由低处至高处的转移工作,两个凹形接料板11轮流工作,效率更高,物料经过立板2顶部时还会通过风机21进行表面的清灰除尘工作,提高运输质量,需要卸料时只需将电机23反转即可,适用范围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物流自动化装卸机器人,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立板(2),所述立板(2)的前端中部设置有中心板(4),所述立板(2)与中心板(4)的交界处设置有键槽(3),所述中心板(4)后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横杆(5),所述横杆(5)后端固定连接在立杆(6)的前端中部,所述中心板(4)前端上下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链轮(7),所述第一链轮(7)的外径均啮合连接在第一链条(8)的内径上,所述第一链条(8)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镶板(9),所述第一镶板(9)的外侧端均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杆(10)的前端外径上,所述第一连杆(10)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凹形接料板(11),所述立杆(6)前端上下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链轮(13),所述第二链轮(13)的外径均啮合连接在第二链条(14)的内径上,所述第二链条(14)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镶板(15),所述第二镶板(15)外侧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自动化装卸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6)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底端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自动化装卸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接料板(11)内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挡杆(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自动化装卸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16)前端均固定连接在连接块(17)的后端上侧,所述第一连杆(10)后端均贯穿键槽(3)内部并固定连接在连接块(17)的前端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自动化装卸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端左侧通过若干个支撑柱连接有第一传送带(18),所述底板(1)顶端右侧通过若干个支撑柱连接有第二传送带(19),所述第一传送带(18)与第二传送带(19)的后端内侧与凹形接料板(11)相对于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开口(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自动化装卸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2)前端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自动化装卸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2)前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自动化装卸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6)后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3),所述电机(23)驱动端贯穿立杆(6)后端顶部并固定连接在上侧第二链轮(13)的后端中部。
CN202220121398.4U 2022-01-18 2022-01-18 物流自动化装卸机器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376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21398.4U CN217376276U (zh) 2022-01-18 2022-01-18 物流自动化装卸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21398.4U CN217376276U (zh) 2022-01-18 2022-01-18 物流自动化装卸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76276U true CN217376276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96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2139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376276U (zh) 2022-01-18 2022-01-18 物流自动化装卸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762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15695B (zh) 一种铝棒切割码垛解垛自动生产线
CN112871698B (zh) 一种木工行业柔性智能分拣线及分拣方法
CN112722893A (zh) 一种适用于铁路棚车货物装卸的装置
CN217024553U (zh) 一种货车用袋装物料装车系统
CN217376276U (zh) 物流自动化装卸机器人
CN210762953U (zh) 电池储存卸料装置
CN112623777A (zh) 一种周转筐输送系统、木板装筐系统及装筐方法
CN218641943U (zh) 拆垛理料系统及装车流水线
CN218200777U (zh) 一种自动物流输送线
CN217780062U (zh) 一种自动交错上下料机构
CN217866676U (zh) 带翻转功能的视觉检测机
CN215478387U (zh) 一种在线码垛机
CN217147279U (zh) 一种玻璃加工自动输送仓储线
CN215973754U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线用工件翻转装置
CN211109969U (zh) 一种物料栈板分板机
CN209922345U (zh) 一种用于砖石加工的自动收板机
CN210038867U (zh) 一种高效仓储物流设备
CN210311992U (zh) 一种配网应急物资智能化储备库
CN113443195A (zh) 无托盘砌块码垛打包流水线
CN212355574U (zh) 全自动手机存储结构
CN220375688U (zh) 一种提升机
CN219971121U (zh) 一种袋装物料装车机械手
CN216470820U (zh) 简易式绕线产品用托盘搬运装置
CN218319399U (zh) 一种木板出料抓取系统
CN217989854U (zh) 在线式输送的点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