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73568U - 一种免充气轮胎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免充气轮胎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73568U
CN217373568U CN202221363725.3U CN202221363725U CN217373568U CN 217373568 U CN217373568 U CN 217373568U CN 202221363725 U CN202221363725 U CN 202221363725U CN 217373568 U CN217373568 U CN 217373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mold
tire
pneumatic tire
dr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637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龙平
彭庆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wang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uitamp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uitamp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uitamp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6372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73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73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73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的一种免充气轮胎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至少两个拔模侧板,下模与上模相对设置,拔模侧板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拔模侧板均设置于上模与下模之间,且围绕模具的型腔设置,至少两个拔模侧板围成与型腔相同的形状,拔模侧板的内侧设置有与轮胎胎纹相对应的插齿。本申请增加了拔模侧板,开模后,拔模侧板在插齿的作用下与轮胎组成一体,然后将插齿从侧向拔出,增加了侧拔模工序,插齿的长度确定了胎纹深度,避免了直接强脱造成轮胎拉伤的情况,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合格率。

Description

一种免充气轮胎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主要涉及免充气轮胎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免充气空心轮胎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已经成为市场上深受欢迎的产品,广泛应用于传统车辆,以及电动平衡车、机器人等众多的新型移动设备。免充气轮胎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模具,现有的模具在脱模时,仅仅是上下方向脱模,轮胎胎纹深度超过5毫米后,在强脱时容易对轮胎造成拉伤,不能有效的强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免充气轮胎模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免充气轮胎模具,包括:
上模;
下模,下模与上模相对设置;
拔模侧板,拔模侧板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拔模侧板均设置于上模与下模之间,且围绕模具的型腔设置,至少两个拔模侧板围成与型腔相同的形状,拔模侧板的内侧设置有与轮胎胎纹相对应的插齿。
优选地,拔模侧板设置于下模的顶面,下模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拔模侧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柱相对应的定位通孔。
优选地,拔模侧板上设置有条形孔,条形孔与拔模侧板之间形成拔模把手。
优选地,下模上设置有与条形孔相匹配的条形限位块。
优选地,上模上设置有与定位通孔相匹配的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柱与第一定位柱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定位通孔的深度。
优选地,拔模侧板设置有四个。
优选地,拔模侧板为碳素合金钢板。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增加了拔模侧板,开模后,拔模侧板在插齿的作用下与轮胎组成一体,然后将插齿从侧向拔出,增加了侧拔模工序,插齿的长度确定了胎纹深度,避免了直接强脱造成轮胎拉伤的情况,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施例的免充气轮胎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免充气轮胎模具的拔模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免充气轮胎模具的下模与拔模侧板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免充气轮胎模具的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免充气轮胎模具的上模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上模、11第二定位柱、2下模、21第一定位柱、22条形限位块、3拔模侧板、31插齿、32定位通孔、33条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的免充气轮胎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至少两个拔模侧板3。下模2与上模1相对设置,至少两个拔模侧板3均设置于上模1与下模2之间,且围绕模具的型腔设置,至少两个拔模侧板3围成与型腔相同的形状,拔模侧板3的内侧设置有与轮胎胎纹相对应的插齿31。
插齿31插入轮胎的胎纹内,保证了胎纹的深度,解决了当胎纹深度大于5mm时无法强脱的问题,而且插齿31的长度可根据胎纹的深度进行设置,对于10mm以上的胎纹深度,脱模时不会造成对轮胎的拉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更好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请参照图2-图4,拔模侧板3设置于下模2的顶面,下模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定位柱21,拔模侧板3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柱21相对应的定位通孔32,通过第一定位柱21将拔模侧板3进行安装,方便简单,节省了安装效率,提高了生产速度。
优选地,拔模侧板3上设置有条形孔33,条形孔33与拔模侧板3之间形成拔模把手。这样,在进行拔模时,操作人员可以用手握住拔模把手进行拔出操作,拔模更加简单,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地,下模2上设置有与条形孔33相匹配的条形限位块22,提高了拔模侧板3的稳定性,避免拔模侧板3在注塑过程中发生移动的情况。
请参照图5,上模1上设置有与定位通孔32相匹配的第二定位柱11,第二定位柱11与第一定位柱21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定位通孔32的深度,通过第一定位柱21与第二定位柱11组合将拔模侧板3进行定位,保证了拔模侧板3的稳定性,也避免了拔模侧板3相对上模1偏移的情况。具体地,每个拔模侧板3上设置有两个定位通孔32,这样定位时,更加稳定。
优选地,拔模侧板3设置有四个,四个拔模侧板3分布于下模2的四周,设计更加方便。
优选地,拔模侧板3为碳素合金钢板,碳素合金钢板可以更好的适应注塑的工作环境,保证了拔模侧板3能够更好的完成工作。
在工作时,上下模闭合后,开始注塑,注塑过程中,由于拔模侧板3上的插齿31的存在,成型后,插齿31对应轮胎的胎纹,胎纹的深度与插齿31的长度相适配,由于插齿31的存在,可以使得胎纹深度达到10mm以上。开模时,上下模分离,然后取出成型的轮胎以及拔模侧板3,然后将拔模侧板3拔出,拔出后,将拔模侧板3在装到下模2上,即可进入下一个循环。
综上:本实施例增加了拔模侧板3,开模后,拔模侧板3在插齿31的作用下与轮胎组成一体,然后将插齿31从侧向拔出,增加了侧拔模工序,插齿31的长度确定了胎纹深度,避免了直接强脱造成轮胎拉伤的情况,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合格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免充气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模;
下模,所述下模与所述上模相对设置;
拔模侧板,所述拔模侧板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拔模侧板均设置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且围绕模具的型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拔模侧板围成与所述型腔相同的形状,所述拔模侧板的内侧设置有与轮胎胎纹相对应的插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模侧板设置于所述下模的顶面,所述下模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所述拔模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相对应的定位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充气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通孔相匹配的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定位通孔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模侧板上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与所述拔模侧板之间形成拔模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充气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与所述条形孔相匹配的条形限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模侧板设置有四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模侧板为碳素合金钢板。
CN202221363725.3U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免充气轮胎模具 Active CN217373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63725.3U CN217373568U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免充气轮胎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63725.3U CN217373568U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免充气轮胎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73568U true CN217373568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90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63725.3U Active CN217373568U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免充气轮胎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735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73568U (zh) 一种免充气轮胎模具
CN210590402U (zh) 一种自动脱模的汽车塑胶件注塑模具
CN214056150U (zh) 一种橡胶帽成型模具
CN206254426U (zh) 一种轮胎生产模具
CN213564064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副仪表本体模具
CN210308700U (zh) 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便于脱模的压塑模具
CN213798210U (zh) 一种组合式免充气防爆轮胎模具
CN213564152U (zh) 汽车立柱模具和成型设备
CN213496040U (zh) 一种针对汽车铰链加强板整形模具
CN210061810U (zh) 一种打印机用滚轮柱注塑模具
CN212603184U (zh) 一种保险杠左托架冲压模具
CN214521599U (zh) 一种快速成型的轻量化环保汽车仪表罩成型模具
CN218171211U (zh) 用于汽车挡位操作杆的模具
CN215039922U (zh) 一种音箱led面板制造用模具
CN217968212U (zh) 一种注塑模具联合脱模装置
CN214982914U (zh) 一种舞台音箱号筒注塑用模具
CN210617174U (zh) 一种汽车用手套箱挡板模具
CN212372592U (zh) 一种减小内应力的模具注塑模具
CN214239253U (zh) Iml工艺模内注塑铜镙母
CN214872482U (zh) 一种塑胶件生产用带有冷却道的加工模具
CN211275927U (zh) 一种钢带生产用模具
CN217123815U (zh) 一种使用胶套的一体成型涡流喷嘴模具
CN213441254U (zh) 一种注塑件整形装置
CN112497797A (zh) 一种组合式免充气防爆轮胎模具
CN217670660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电动车仪表生产用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6100 Market North Road, Shangnan Village, Yuanzhou Town, Boluo Count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Xinwang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6000 Yuan Zhou Zhen Shang Nan Cun Shi Chang Bei Lu, BOLUO Count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huitamp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