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22194U - 一种新型自动校平夹持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自动校平夹持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22194U
CN217322194U CN202221186459.1U CN202221186459U CN217322194U CN 217322194 U CN217322194 U CN 217322194U CN 202221186459 U CN202221186459 U CN 202221186459U CN 217322194 U CN217322194 U CN 217322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seat
product
jacking
trans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8645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敏
吴明元
肖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ongli Qianx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ongli Qianx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ongli Qianx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ongli Qianx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8645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22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22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22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自动校平夹持翻转装置,包括旋转机构、与旋转机构连接的夹紧机构,以及与夹紧机构连接的两夹持杆组件;两所述夹持杆组件之间的下方还设有顶升机构,且顶升机构还驱动连接一用于承载待翻转产品的承载块。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产品的自动化快速翻转,进而可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翻转效率,同时,用于承载待翻转产品的承载块顶部呈平面构造且开设有一个或数个用于接入外部气源的真空吸附孔,当将产品放置于其上时,可在负压的作用下使产品紧贴于平面上处于水平状态,以便夹持翻转,此外,两夹持杆的相对一侧还设有防滑部,可保证产品夹持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自动校平夹持翻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自动校平夹持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电子产品零件组装技术领域中,经常需要将一些零件放置于对应的组装壳内,如带有针脚的PCB板在组装时,需要将PCB板翻转,使带有针脚的一面朝上(初始状态时,PCB板的针脚朝下布置),然后再放置于组装壳内,而现有的对其组装依然采用人工组装的方式,人工拿取PCB板,并手动将其放置于对应的组装壳内,组装效率低,且需占用较多的人力资源,组装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自动校平夹持翻转装置,该装置通过顶升机构、夹紧机构及旋转机构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对产品的自动化快速翻转,进而可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翻转效率,同时,用于承载待翻转产品的承载块顶部呈平面构造且开设有一个或数个用于接入外部气源的真空吸附孔,当将产品放置于其上时,可在负压的作用下使产品紧贴于平面上处于水平状态,以便夹持翻转,此外,两夹持杆的相对一侧还设有防滑部,可保证产品夹持的稳定性,且采用凸轮随动器和导向槽孔相互配合的传动方式,以实现夹持杆的夹持动作,相比常规的采用气缸驱动的方式,能经后台自动控制两夹持杆的夹紧宽度与松开宽度,且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便于在多种复杂的环境下使用,泛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自动校平夹持翻转装置,包括旋转机构、与旋转机构连接的夹紧机构,以及与夹紧机构连接的两夹持杆组件;两所述夹持杆组件之间的下方还设有顶升机构,且顶升机构还驱动连接一用于承载待翻转产品的承载块;所述顶升机构用于驱动承载块将待翻转的产品顶升至两夹持杆组件之间,夹紧机构用于驱动两夹持杆组件将其夹紧固定;所述旋转机构用于驱动夹紧机构及经两夹持杆组件夹紧固定的产品,做同步翻转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与旋转机构连接的平移机构和夹紧安装座;所述夹紧安装座上沿其长度方向还布置有第一滑轨组件,且第一滑轨组件上还滑动设有一与平移机构连接的平移座;两所述夹持杆组件安装于夹紧安装座上并与平移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安装座上还设有第二滑轨组件,且第二滑轨组件垂直第一滑轨组件布置;每一夹持杆组件包括滑动布置于第二滑轨组件上的滑动座、安装于滑动座一侧的夹持杆,以及安装于滑动座顶部的导向板;每一导向板的一端朝向平移座的上方延伸布置,且每一导向板的该端顶部还倾斜开设有一导向槽孔;所述平移座的顶部还安装有两凸轮随动器,且每一凸轮随动器对应布置于一导向槽孔内;所述平移座用于在平移机构的驱动下做平移运动时,经凸轮随动器、导向槽孔带动两夹持杆相互靠近或远离。
进一步地,两所述夹持杆的相对一侧还均开设有防滑部。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旋转驱动组件,以及与旋转驱动组件连接的旋转座;所述平移机构及夹紧安装座均安装于旋转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安装板、安装于顶升安装板上的顶升驱动组件,以及与顶升驱动组件连接的顶升滑块;所述承载块安装于顶升滑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块顶部还开设有若干真空吸附孔,真空吸附孔用于接入外部气源以将产品吸附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通过顶升机构、夹紧机构及旋转机构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对产品的自动化快速翻转,进而可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翻转效率;
2)用于承载待翻转产品的承载块顶部呈平面构造且开设有一个或数个用于接入外部气源的真空吸附孔,当将产品放置于其上时,可在负压的作用下使产品紧贴于平面上处于水平状态,以便夹持翻转,此外,两夹持杆的相对一侧还设有防滑部,可保证产品夹持的稳定性;
3)采用凸轮随动器和导向槽孔相互配合的传动方式,以实现夹持杆的夹持动作,相比常规的采用气缸驱动的方式,能经后台自动控制两夹持杆的夹紧宽度与松开宽度,且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便于在多种复杂的环境下使用,泛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省却料盒、移载上料机构和移载下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省却顶升机构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识说明:
1—旋转机构; 2—夹紧机构;
3—夹持杆组件; 4—顶升机构;
5—承载块; 6—料盒;
7—移载上料机构; 8—移载下料机构;
11—底座; 12—旋转驱动组件;
13—旋转座; 21—平移机构;
22—夹紧安装座; 23—第一滑轨组件;
24—平移座; 25—第二滑轨组件;
31—滑动座; 32—夹持杆;
33—导向板; 34—凸轮随动器;
41—顶升安装板; 42—顶升驱动组件;
43—顶升滑块; 51—真空吸附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自动校平夹持翻转装置,包括旋转机构1、与旋转机构1连接的夹紧机构2,以及与夹紧机构2连接的两夹持杆组件3;两所述夹持杆组件3之间的下方还设有顶升机构4,且顶升机构4还驱动连接一用于承载待翻转产品的承载块5;所述顶升机构4用于驱动承载块5将待翻转的产品顶升至两夹持杆组件3之间,夹紧机构2用于驱动两夹持杆组件3将其夹紧固定;所述旋转机构1用于驱动夹紧机构2及经两夹持杆组件3夹紧固定的产品,做同步翻转运动。
其中,所述夹紧机构2包括与旋转机构1连接的平移机构21和夹紧安装座22;所述夹紧安装座22上沿其长度方向还布置有第一滑轨组件23,且第一滑轨组件23上还滑动设有一与平移机构21连接的平移座24;两所述夹持杆组件3安装于夹紧安装座22上并与平移座24连接;所述夹紧安装座22上还设有第二滑轨组件25,且第二滑轨组件25垂直第一滑轨组件23布置;每一夹持杆组件3包括滑动布置于第二滑轨组件25上的滑动座31、安装于滑动座31一侧的夹持杆32,以及安装于滑动座31顶部的导向板33;每一导向板33的一端朝向平移座24的上方延伸布置,且每一导向板33的该端顶部还倾斜开设有一导向槽孔;所述平移座24的顶部还安装有两凸轮随动器34,且每一凸轮随动器34对应布置于一导向槽孔内;所述平移座24用于在平移机构21的驱动下做平移运动时,经凸轮随动器34、导向槽孔带动两夹持杆32相互靠近或远离。
两所述夹持杆32的相对一侧还均开设有防滑部;所述旋转机构1包括底座11、安装于底座11上的旋转驱动组件12,以及与旋转驱动组件12连接的旋转座13;所述平移机构21及夹紧安装座22均安装于旋转座13上;所述顶升机构4包括顶升安装板41、安装于顶升安装板41上的顶升驱动组件42,以及与顶升驱动组件42连接的顶升滑块43;所述承载块5安装于顶升滑块43上;所述承载块5顶部还开设有若干真空吸附孔51,真空吸附孔51用于接入外部气源以将产品吸附固定。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继续参照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位于底座11一侧的料盒6,料盒6内放置有若干个待翻转的产品(该实施例中,产品为带有针脚的PCB板,且PCB板的针脚朝下布置);旋转机构1的上方还设有移载上料机构7和移载下料机构8,工作时,首先移载上料机构7将料盒6内的产品移载至承载块5上(此时,PCB板的针脚朝下布置),顶升机构4驱动承载块5带动产品顶升至两夹持杆32之间;夹紧机构2驱动两夹持杆32将产品夹紧固定后,顶升机构4驱动承载块5下降复位,以等待承载下一个待翻转的产品;在两夹持杆32夹紧固定产品后,旋转机构1驱动夹紧机构2、产品做同步翻转运动(旋转180°,使PCB板的针脚朝上布置);随后,下料移载机构夹住PCB板的针脚,将其移载组装至对应的组装盒内完成组装,简单高效,具体地:
该实施例中,旋转机构1的旋转驱动组件12可为旋转电机、旋转气缸或其他可实现驱动旋转座13做旋转运动的组件;夹紧安装座22与旋转座13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旋转座13的该侧还安装有U型光电传感器,平移座24的顶部与U型光电传感器对应处还设有与其配合使用的感应片,可感应平移座24的位置;平移机构21可采用电机配合丝杆的传动方式,或平移气缸等其他可驱动平移座24平移的组件,该实施例中,平移机构21包括电机、丝杆组件,平移座24安装于丝杆组件上,且为保证结构翻转的稳定性,在底座11上还设有一支撑梁,且支撑梁的一端(该端安装有深沟球轴承)套设于丝杆组件外壁。
该实施例中,两导向板33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错开布置,可避免相互撞到,且可节约安装空间,每一导向板33的顶部还开设有一导向槽孔,且两导向槽孔呈“八字形”构造,采用凸轮随动器34和导向槽孔相互配合的传动方式,以实现夹持杆32的夹持动作,相比常规的采用气缸驱动的方式,可经后台自动控制两夹持杆的夹紧宽度与松开宽度,且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便于在多种复杂的环境下使用,泛用性强,同时,两夹持杆32的相对一侧还设有防滑部(防滑部可为防滑条纹或网纹),可保证产品夹持的稳定性。
顶升驱动组件42可采用直线电机、气缸等其他可驱动顶升滑块43做升降运动的组件,该实施例中,顶升驱动组件42包括顶升气缸,顶升安装板41的一侧还设有导轨,顶升滑块43布置于导轨上并与顶升气缸连接;承载块5布置于顶升滑块43上,承载块5呈“凸字形”或“长方体”构造,且承载块5顶部为平面,平面上还开设有一个或数个用于接入外部气源的真空吸附孔51,当将产品放置于其上时,可在负压的作用下使产品紧贴于平面上处于水平状态,以便夹持翻转组装,提高翻转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自动校平夹持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机构、与旋转机构连接的夹紧机构,以及与夹紧机构连接的两夹持杆组件;两所述夹持杆组件之间的下方还设有顶升机构,且顶升机构还驱动连接一用于承载待翻转产品的承载块;所述顶升机构用于驱动承载块将待翻转的产品顶升至两夹持杆组件之间,夹紧机构用于驱动两夹持杆组件将其夹紧固定;所述旋转机构用于驱动夹紧机构及经两夹持杆组件夹紧固定的产品,做同步翻转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动校平夹持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与旋转机构连接的平移机构和夹紧安装座;所述夹紧安装座上沿其长度方向还布置有第一滑轨组件,且第一滑轨组件上还滑动设有一与平移机构连接的平移座;两所述夹持杆组件安装于夹紧安装座上并与平移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自动校平夹持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安装座上还设有第二滑轨组件,且第二滑轨组件垂直第一滑轨组件布置;每一夹持杆组件包括滑动布置于第二滑轨组件上的滑动座、安装于滑动座一侧的夹持杆,以及安装于滑动座顶部的导向板;每一导向板的一端朝向平移座的上方延伸布置,且每一导向板的该端顶部还倾斜开设有一导向槽孔;所述平移座的顶部还安装有两凸轮随动器,且每一凸轮随动器对应布置于一导向槽孔内;所述平移座用于在平移机构的驱动下做平移运动时,经凸轮随动器、导向槽孔带动两夹持杆相互靠近或远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自动校平夹持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夹持杆的相对一侧还均开设有防滑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自动校平夹持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旋转驱动组件,以及与旋转驱动组件连接的旋转座;所述平移机构及夹紧安装座均安装于旋转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动校平夹持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安装板、安装于顶升安装板上的顶升驱动组件,以及与顶升驱动组件连接的顶升滑块;所述承载块安装于顶升滑块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自动校平夹持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块顶部还开设有若干真空吸附孔,真空吸附孔用于接入外部气源以将产品吸附固定。
CN202221186459.1U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新型自动校平夹持翻转装置 Active CN217322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86459.1U CN217322194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新型自动校平夹持翻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86459.1U CN217322194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新型自动校平夹持翻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22194U true CN217322194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52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86459.1U Active CN217322194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新型自动校平夹持翻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221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98721B (zh) 一种边框组件的组装方法
CN111252491A (zh) 丝印上下料设备
CN106058613A (zh) 一种柔性线路板自动扣接生产线及其扣接工艺
CN205790903U (zh) 一种柔性线路板自动扣接生产线
CN216227806U (zh) 一种摄像头内的磁铁自动组装机
CN113049596A (zh) 外观检查设备
CN217322194U (zh) 一种新型自动校平夹持翻转装置
CN113695869A (zh) 一种摄像头内的磁铁自动组装机
CN219628016U (zh) 一种线路板插框上下料设备
CN212845080U (zh) 物品检查装置
CN108831784A (zh) 一种旋转开关触片的自动组装装置
CN210465490U (zh) 一种吸附固定装置及检测系统
CN217296347U (zh) 一种在线式硬板插框机
CN210794931U (zh) 一种demura检测机
CN211505635U (zh) 一种定位机构及其老化测试设备
CN218217438U (zh) 手机中框天线测试机
CN114211246B (zh) 一种门锁壳体组件自动组装设备及组装方法
CN219636366U (zh) 一种电容式触控显示屏测试装置
CN110640461B (zh) 一种线圈支架组装机构
CN212402682U (zh) Pcb板中转装置
CN216104867U (zh) 一种载料板的全自动供板装置
CN213501372U (zh) 一种小型自动化丝网印刷机
CN217530715U (zh) 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智能压板装置
CN217101886U (zh) 一种整形机构
CN219745355U (zh) 一种手表侧键的点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