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95830U - 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95830U
CN217295830U CN202123270067.1U CN202123270067U CN217295830U CN 217295830 U CN217295830 U CN 217295830U CN 202123270067 U CN202123270067 U CN 202123270067U CN 217295830 U CN217295830 U CN 217295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clamping
arm
driving
rubb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700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鹏
周龙
毛文坡
余文杰
吴昭全
李亮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Lvzhi Jingg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Lvzhi Jingg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Lvzhi Jingg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Lvzhi Jingg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700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95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95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95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Refuse-Collection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用于设于垃圾车的机架上,包括箱体、夹持机构和整理机构,箱体具有用以装载垃圾的容纳腔,容纳腔的上侧壁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设的第一垃圾口,容纳腔的后侧壁开设有沿前后方向贯设的第二垃圾口,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夹持臂,各夹持臂的一端与箱体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夹爪,各夹爪分别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安装于对应的夹持臂,两个夹爪沿左右向呈间隔相对设置,用以共同夹持垃圾桶,且将垃圾桶运输至第一垃圾口或所述第二垃圾口处翻转,整理机构包括设于容纳腔的多个整理件,各整理件用以带动容纳腔内的垃圾沿前后向活动;以避免垃圾堆积在同一位置,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强度。

Description

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收容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产生的垃圾量越来越大。每日国家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垃圾进行清运,各种清运设备应运而生。侧装式垃圾车就是其中一种,通过提升机构将垃圾桶内的垃圾倒入车辆垃圾箱罐体内实现垃圾的收集,其装、卸垃圾自动化程度高,但是由于提升机构活动位置处有限,使得垃圾桶被运输位置也有限,导致垃圾箱罐体内垃圾分布不均,一些位置处的垃圾堆积较多,一些位置处的垃圾堆积较少,因此需要工作人员通过其它工具移动垃圾,使得垃圾分布均匀,且使得垃圾箱体罐体还可装载更多的垃圾,如此,工作人员工作强度高,且垃圾收集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旨在解决因垃圾桶被运输位置有限使得垃圾箱内垃圾分布不均,进而导致工作人员需要移动垃圾,使得工作人员工作强度高、且垃圾收集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用于设于垃圾车的机架上,所述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包括:
箱体,具有用以装载垃圾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上侧壁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设的第一垃圾口,所述容纳腔的后侧壁开设有沿前后方向贯设的第二垃圾口;
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夹持臂,各所述夹持臂的一端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夹爪,各所述夹爪分别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安装于对应的所述夹持臂,两个所述夹爪沿左右向呈间隔相对设置,用以共同夹持垃圾桶,且将所述垃圾桶运输至所述第一垃圾口或所述第二垃圾口处翻转;以及,
整理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多个整理件,各所述整理件用以带动所述容纳腔内的垃圾沿前后向活动。
可选地,所述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还包括举升机构,所述举升机构用以设于所述箱体与垃圾车的机架之间,以调整所述箱体相对所述机架的角度。
可选地,所述举升机构包括:
第一支撑件,用以设于所述机架的具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第一容纳槽内,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一活动端,所述第一固定端用以与垃圾车的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端与所述箱体的底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活动端绕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转动轴线相对所述第一固定端转动;以及,
第二支撑件,用以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且与所述第一支撑件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二固定端和第二活动端,所述第二固定端用以与垃圾车的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端与所述箱体的底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活动端绕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转动轴线相对所述第二固定端转动。
可选地,所述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以设于垃圾车的机架上;
各所述夹持臂包括:
夹持主臂,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夹持主臂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夹持主臂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相对所述箱体转动;以及,
夹持副臂,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具有第三固定端和第三活动端,所述第三固定端与所述夹持主臂连接,所述第三活动端位于所述夹持主臂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
所述夹爪设于所述夹持副臂的第三活动端。
可选地,所述夹持主臂的后端面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凹槽;
各所述夹持臂还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连接伸缩臂,所述连接伸缩臂滑动安装于所述凹槽,且所述连接伸缩臂远离所述夹持主臂的一端与所述夹持副臂连接。
可选地,所述夹持副臂为伸缩杆,所述第三活动端设于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夹持主臂的一端。
可选地,各所述夹持副臂的第三活动端开设有开口背向所述夹持主臂的滑槽,所述滑槽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各所述夹爪包括:
第一夹臂,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以及,
第二夹臂,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所述二夹臂与所述第一夹臂在前后方向间隔分布。
可选地,各所述整理件包括:
固定柱,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且转动安装于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以及,
整理板,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整理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柱连接。
可选地,所述整理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二驱动件,多个所述第二驱动件沿前后向间隔设于所述容纳腔,且分别与多个所述固定柱驱动连接,以驱动各所述固定柱绕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转动轴线转动。
可选地,所述容纳腔的底壁开设有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二容纳槽,各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开口向上,多个所述第二容纳槽分别对应多个所述固定柱设置;
各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多个所述驱动电机分别设于多个所述第二容纳槽,各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外套设有转动盘,各所述固定柱与所述转动盘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包括箱体、夹持机构和整理机构,所述箱体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设所述容纳腔的上侧壁的第一垃圾口、以及沿前后方向贯设所述容纳腔的后侧壁的第二垃圾口,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夹持臂,各所述夹持臂的一端设有夹爪,两个所述夹爪可共同夹持垃圾桶,以将所述垃圾桶运输至所述第一垃圾口或所述第二垃圾口处翻转倾倒,以对垃圾进行初次输送整理,以此避免将垃圾堆积在同一个位置处,影响后续垃圾的放置;同时,所述整理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多个所述整理件,各所述整理件可在每次垃圾倾倒后,推动垃圾在所述容纳腔内活动,以对垃圾进行二次输送整理,使得所述箱体内的垃圾分布均匀,另外所述整理件在推动垃圾活动的同时还可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共同挤压垃圾,从而使得所述箱体可以容纳更多的垃圾量,所述夹持机构和多个所述整理件的设置替代了工作人员人工输送整理垃圾,实现垃圾自动化输送整理,大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垃圾收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举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整理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428278690000041
Figure BDA0003428278690000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产生的垃圾量越来越大。每日国家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垃圾进行清运,各种清运设备应运而生。侧装式垃圾车就是其中一种,通过提升机构将垃圾桶内的垃圾倒入车辆垃圾箱罐体内实现垃圾的收集,其装、卸垃圾自动化程度高,但是由于提升机构活动位置处有限,使得垃圾桶被运输位置也有限,导致垃圾箱罐体内垃圾分布不均,一些位置处的垃圾堆积较多,一些位置处的垃圾堆积较少,因此需要工作人员通过其它工具移动垃圾,使得垃圾分布均匀,且使得垃圾箱体罐体还可装载更多的垃圾,如此,工作人员工作强度高,且垃圾收集效率低。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100用于设于垃圾车的机架200上,所述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100包括箱体1、夹持机构2和整理机构,所述箱体1具有用以装载垃圾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上侧壁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设的第一垃圾口11,所述容纳腔的后侧壁开设有沿前后方向贯设的第二垃圾口,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两个夹持臂21,各所述夹持臂21的一端与所述箱体1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夹爪22,各所述夹爪22分别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安装于对应的所述夹持臂21,两个所述夹爪22沿左右向呈间隔相对设置,用以共同夹持垃圾桶,且将所述垃圾桶运输至所述第一垃圾口11或所述第二垃圾口处翻转,所述整理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多个整理件31,各所述整理件31用以带动所述容纳腔内的垃圾沿前后向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100包括箱体1、夹持机构2和整理机构,所述箱体1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设所述容纳腔的上侧壁的第一垃圾口11、以及沿前后方向贯设所述容纳腔的后侧壁的第二垃圾口,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两个夹持臂21,各所述夹持臂21的一端设有夹爪22,两个所述夹爪22可共同夹持垃圾桶,以将所述垃圾桶运输至所述第一垃圾口11或所述第二垃圾口处翻转倾倒,以对垃圾进行初次输送整理,以此避免将垃圾堆积在同一个位置处,影响后续垃圾的放置;同时,所述整理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多个所述整理件31,各所述整理件31可在每次垃圾倾倒后,推动垃圾在所述容纳腔内活动,以对垃圾进行二次输送整理,使得所述箱体1内的垃圾分布均匀,另外所述整理件31在推动垃圾活动的同时还可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共同挤压垃圾,从而使得所述箱体1可以容纳更多的垃圾量,所述夹持机构2和多个所述整理件31的设置替代了工作人员人工输送整理垃圾,实现垃圾自动化输送整理,大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垃圾收集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夹持机构2可根据所述容纳腔内的垃圾分布位置选择性地将垃圾桶运输至所述第一垃圾口11或所述第二垃圾口处翻转倾倒垃圾,具体的,为了避免垃圾一开始就堆积在所述容纳腔的后部空间,且方便多个所述整理件31整理垃圾,在所述箱体1空置时,两个所述夹爪22先夹持垃圾桶运输至所述第一垃圾口11进行翻转倾倒,如此垃圾先被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中部空间位置,方便多个所述整理件31将垃圾整理至所述容纳腔的前部空间位置堆积,直至所述容纳腔的前部空间和中部空间均被垃圾填满后,两个所述夹爪22再夹持垃圾桶运输至所述第二垃圾口进行翻转倾倒,直至所述容纳腔的后部空间也被填满。
为了方便垃圾输送,所述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100还包括举升机构4,所述举升机构4用以设于所述箱体1与垃圾车的机架200之间,以调整所述箱体1相对所述机架200的角度,以此提高垃圾的输送整理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程度,提高垃圾车的实用性。具体的,当所述举升机构4调整所述箱体1的前端朝向所述箱体1的后端呈倾斜向上设置时,垃圾桶内的垃圾倾倒至所述容纳腔内时会自动朝向所述所述容纳腔的前部空间滑动,便于所述整理件31整理,提高了垃圾装载效率;另外,而当所述举升机构4调整所述箱体1的前端朝向所述箱体1的后端呈倾斜向下设置时,所述容纳腔内的垃圾会自动朝向所述容纳腔的后部空间滑动,便于垃圾车卸载垃圾,便于所述整理件31整理,提高了垃圾卸载效率。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举升机构4包括第一支撑件41和第二支撑件42,所述第一支撑件41用以设于所述机架200的具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第一容纳槽内,所述第一支撑件41具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一活动端,所述第一固定端用以与垃圾车的机架2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端与所述箱体1的底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活动端绕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转动轴线相对所述第一固定端转动,所述第二支撑件42用以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且与所述第一支撑件41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支撑件42具有第二固定端和第二活动端,所述第二固定端用以与垃圾车的机架20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端与所述箱体1的底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活动端绕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转动轴线相对所述第二固定端转动;所述第一支撑件4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42分别套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转动轴线转动不同的角度,使得所述箱体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机架200沿上下向具有不同的间距,从而实现所述箱体1相对所述机架200的角度调整,以适用不同的场景,满足垃圾车的不同需求,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程度,提高垃圾输送效率,进而提高了垃圾的装载效率或卸载效率,提升了垃圾车的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支撑件4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42可分别通过驱动电机或气缸等驱动件实现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转动轴线转动。
具体的,请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100还包括第一驱动件5,所述第一驱动件5用以设于垃圾车的机架200上;各所述夹持臂21包括夹持主臂211和夹持副臂212,所述夹持主臂211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驱动件5与所述夹持主臂211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夹持主臂211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相对所述箱体1转动,所述夹持副臂212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具有第三固定端2121和第三活动端2122,所述第三固定端2121与所述夹持主臂211连接,所述第三活动端2122位于所述夹持主臂211朝向所述箱体1的一侧;所述夹爪22设于所述夹持副臂212的第三活动端2122,如此实现两个所述夹爪22共同夹持垃圾桶,而且可选择性地将垃圾桶运输至所述第一垃圾口11或所述第二垃圾口处进行翻转倾倒。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驱动件5的形式不受限制,可以是驱动电机,也可以是气缸等等。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5为气缸,结构简单,成本低。更具体的,所述气缸设有两个,各所述气缸的一端与各所述夹持主臂211的下侧面连接,各所述气缸的驱动轴沿上下方向活动,驱动各所述夹持主臂211相对所述箱体1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主臂211的后端面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凹槽;各所述夹持臂21还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连接伸缩臂23,所述连接伸缩臂23滑动安装于所述凹槽,且所述连接伸缩臂23远离所述夹持主臂211的一端与所述夹持副臂212连接,通过所述连接伸缩臂23的设置,使得所述夹持副臂212可沿前后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夹持主臂211活动,即所述夹爪22沿前后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箱体1活动,以此使得两个所述夹爪22可抓取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不同位置的垃圾桶,提高了垃圾桶的运输效率,从而提高了所述夹持机构2的实用性,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伸缩臂23的形式不受限制,所述连接伸缩臂23可以是电子伸缩杆,以相对所述夹持主臂211活动,也可以是通过设于所述凹槽的驱动件相对所述夹持主臂211沿前后方向滑动。
具体的,所述夹持副臂212为伸缩杆,所述第三活动端2122设于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夹持主臂211的一端,如此,所述夹持副臂212的可伸缩性使得设于所述第三活动端2122的所述夹爪22沿左右方向可远离或靠近所述夹持主臂211活动,即两个呈相对设置的所述夹爪22可相互靠近或远离活动,使得两个所述夹爪22可夹持不同规格尺寸的垃圾桶,同时也可夹持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不同位置的垃圾桶,从而扩大了所述夹持机构2的适用范围,提高了所述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100的实用性,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另外,所述伸缩杆的活动可实现两个所述夹爪22的夹紧度调节,以此保证垃圾桶在左右方向上被两个所述夹爪22稳定夹持,防止垃圾桶在其运输中自所述夹持机构2上脱落,使得垃圾桶内的垃圾四散,为工作人员带来不便。
具体的,各所述夹持副臂212的第三活动端2122开设有开口背向所述夹持主臂211的滑槽,所述滑槽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各所述夹爪22包括第一夹臂221和第二夹臂222,所述第一夹臂221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所述第二夹臂222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所述第二夹臂222与所述第一夹臂221在前后方向间隔分布,如此,所述第一夹臂221和所述第二夹臂222可沿前后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活动,以此改变所述夹爪22的大小,使得两个所述夹爪22可夹持不同规格尺寸的垃圾桶,从而扩大了所述夹持机构2的适用范围,提高了所述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100的实用性,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调整所述第一夹臂221和所述第二夹臂222之间的间距可实现所述夹爪22的夹紧度调节,以此保证垃圾桶在前后方向上被稳定夹持,防止垃圾桶在其运输中自所述夹持机构2上脱落,使得垃圾桶内的垃圾四散,为工作人员带来不便。
需要说明的是,各所述第一夹臂221和各所述第二夹臂222通过驱动电机或气缸或电子伸缩杆等等实现相对所述滑槽滑动。
具体的,请参阅图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各所述整理件31包括固定柱311和整理板312,所述固定柱311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且转动安装于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所述整理板312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整理板31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柱311连接;如此,所述整理板312转动时,可推动位于所述整理板312两侧的垃圾活动,从而对垃圾进行输送整理,避免垃圾堆积在同一位置。另外,在所述整理板312朝向所述容纳腔的前侧壁的方向转动时,所述整理板312还可与所述容纳腔的前侧壁共同挤压垃圾,减小垃圾的占用空间,从而使得所述容纳腔可以容纳更多的垃圾;而在所述整理板312朝向所述容纳腔的后侧壁的方向转动时,所述整理板312推动垃圾向箱体1外活动,有利于垃圾卸载于垃圾车。
进一步地,各所述整理板312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的设置用以减小所述整理板312的重量,便于转动,且降低生产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各所述通孔的形状不受限制,可以呈圆形设置,也可以呈方形设置,还可以呈三角形设置等等。
进一步地,所述整理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二驱动件,多个所述第二驱动件沿前后向间隔设于所述容纳腔,且分别与多个所述固定柱311驱动连接,以驱动各所述固定柱311绕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转动轴线转动,如此,在各所述固定柱311被各所述第二驱动件转动时,各所述固定柱311连接的所述整理板312也随之转动,从而推动垃圾活动,方便垃圾输送整理。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形式不受限制,所述第二驱动件可以是握持杆,所述握持杆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握持杆设于多个所述固定柱311在左右方向上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所述握持杆与各所述固定柱311之间设有凹凸连接结构,所述凹凸连接结构包括波浪槽和波浪凸起,所述波浪槽和所述波浪凸起中之一设于所述握持杆,另一设于所述固定柱311,工作人员可通过握持所述握持杆沿前后向滑动,从而带动与所述握持杆连接的多个所述固定柱311转动,实现多个所述整理板312的转动;当然,所述第二驱动件还可以是驱动电机。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的底壁开设有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二容纳槽,各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开口向上,多个所述第二容纳槽分别对应多个所述固定柱311设置;各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多个所述驱动电机分别设于多个所述第二容纳槽,各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外套设有转动盘,各所述固定柱311与所述转动盘固定连接;如此,可通过控制驱动轴的转速和方向改变各所述整理板312的转动速度和转动方向,以适应不同场景,实现自动化操作,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100还包括操控器,所述操控器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件5和第二驱动件电连接,以使得工作人员可通过所述操控器操控所述第一驱动件5和第二驱动件的运行与停止,如此不仅可以精准控制各所述夹持臂21和各所述整理板312的活动,以适用于不同场景,还能保证所述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100的输送整理准确度,提高所述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100的输送整理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用于设于垃圾车的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包括:
箱体,具有用以装载垃圾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上侧壁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设的第一垃圾口,所述容纳腔的后侧壁开设有沿前后方向贯设的第二垃圾口;
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夹持臂,各所述夹持臂的一端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夹爪,各所述夹爪分别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安装于对应的所述夹持臂,两个所述夹爪沿左右向呈间隔相对设置,用以共同夹持垃圾桶,且将所述垃圾桶运输至所述第一垃圾口或所述第二垃圾口处翻转;以及,
整理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多个整理件,各所述整理件用以带动所述容纳腔内的垃圾沿前后向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还包括举升机构,所述举升机构用以设于所述箱体与垃圾车的机架之间,以调整所述箱体相对所述机架的角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机构包括:
第一支撑件,用以设于所述机架的具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第一容纳槽内,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一活动端,所述第一固定端用以与垃圾车的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端与所述箱体的底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活动端绕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转动轴线相对所述第一固定端转动;以及,
第二支撑件,用以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且与所述第一支撑件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二固定端和第二活动端,所述第二固定端用以与垃圾车的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端与所述箱体的底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活动端绕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转动轴线相对所述第二固定端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以设于垃圾车的机架上;
各所述夹持臂包括:
夹持主臂,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夹持主臂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夹持主臂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相对所述箱体转动;以及,
夹持副臂,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具有第三固定端和第三活动端,所述第三固定端与所述夹持主臂连接,所述第三活动端位于所述夹持主臂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
所述夹爪设于所述夹持副臂的第三活动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主臂的后端面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凹槽;
各所述夹持臂还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连接伸缩臂,所述连接伸缩臂滑动安装于所述凹槽,且所述连接伸缩臂远离所述夹持主臂的一端与所述夹持副臂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副臂为伸缩杆,所述第三活动端设于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夹持主臂的一端。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夹持副臂的第三活动端开设有开口背向所述夹持主臂的滑槽,所述滑槽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各所述夹爪包括:
第一夹臂,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以及,
第二夹臂,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所述二夹臂与所述第一夹臂在前后方向间隔分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整理件包括:
固定柱,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且转动安装于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以及,
整理板,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整理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柱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二驱动件,多个所述第二驱动件沿前后向间隔设于所述容纳腔,且分别与多个所述固定柱驱动连接,以驱动各所述固定柱绕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转动轴线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开设有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二容纳槽,各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开口向上,多个所述第二容纳槽分别对应多个所述固定柱设置;
各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多个所述驱动电机分别设于多个所述第二容纳槽,各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外套设有转动盘,各所述固定柱与所述转动盘固定连接。
CN202123270067.1U 2021-12-23 2021-12-23 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 Active CN217295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0067.1U CN217295830U (zh) 2021-12-23 2021-12-23 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0067.1U CN217295830U (zh) 2021-12-23 2021-12-23 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95830U true CN217295830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20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70067.1U Active CN217295830U (zh) 2021-12-23 2021-12-23 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958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99200B (zh) 自动上料机
US4293264A (en) Pivotal shipping rack supporting apparatus
US4610592A (en) Robotic downender apparatus
CN111422535A (zh) 一种自动化垃圾分类箱的中转运输车
CN217295830U (zh) 垃圾车用垃圾输送装置
CN112478805A (zh) 一种码垛机用上料机构
WO1994019224A1 (en) Wheeled cabinet with self-levelling removable trays
CN210940010U (zh) 一种pp粒子全自动配料设备
CN211733055U (zh) 产品自动搬运装置
CN219203455U (zh) 圆柱电池自动称重注液直线机
CN116281158A (zh) 一种可兼容多规格铝壳的上料机
CN114955542B (zh) 转接片上料装置
CN115447839A (zh) 一种全自动活性炭生产线上的全自动打包机
CN211732944U (zh) 一种热镀生产线自动码垛装置
CN215784991U (zh) 分拣线翻转分拣车
CN212711475U (zh) 一种袋装货物自动装车机及其多工位分料整形机构
CN213168720U (zh) 一种轴承包装桶装箱整列机构
CN212665386U (zh) 一种半自动搭载锁付设备
CN210479840U (zh) 托盘回收装置
CN213415565U (zh) 一种立包翻转码垛机
CN216736562U (zh) 物料输送装置
CN217457368U (zh) 一种自动码垛机
CN220925651U (zh) 一种奶粉罐加工用码垛机
CN219905242U (zh) 动力电池箱体盛具
CN216190862U (zh) 一种翻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