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58071U - 一种自动铅笔笔壳制造用快速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铅笔笔壳制造用快速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58071U
CN217258071U CN202122844829.8U CN202122844829U CN217258071U CN 217258071 U CN217258071 U CN 217258071U CN 202122844829 U CN202122844829 U CN 202122844829U CN 217258071 U CN217258071 U CN 2172580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mould
sides
gear
manufact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448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国君
孙厚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haracter Statio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haracter Statio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haracter Statio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haracter Statio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448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580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580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580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铅笔笔壳制造用快速成型模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加快冷却速度的自动铅笔笔壳制造用快速成型模具。一种自动铅笔笔壳制造用快速成型模具,包括有底板、支撑架、连接杆、第一齿轮、转杆、支撑块、第二齿轮、限位杆等;底板设有两个,两侧底板之间相互对称,底板顶部前后两侧之间连接有支撑架,两侧支撑架中部下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通过模具上壳和模具下壳配合,将熔化后的笔壳材料注入至围成的成型腔内,然后通过成型框的配合,使得熔化后的笔壳材料形成笔壳形状,然后通过水箱内装有的水对笔壳进行冷却,如此即可对笔壳进行快速成型。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铅笔笔壳制造用快速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铅笔笔壳制造用快速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成型模具是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而自动铅笔的笔壳可通过使用成型模具教学制造,自动铅笔笔壳制造的方式是将受热熔化的材料放入模具内,经过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一般的成型模具将熔化后的笔壳材料倒入模具后,通常是通过散热孔对材料溶液进行降温,使用散热孔进行降温的方式需要较长的冷却时间,导致生产速率大大降低。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加快冷却速度的自动铅笔笔壳制造用快速成型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制造自动铅笔笔壳的成型模具冷却速度较慢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加快冷却速度的自动铅笔笔壳制造用快速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自动铅笔笔壳制造用快速成型模具,包括有底板、支撑架、连接杆、第一齿轮、转杆、支撑块、第二齿轮、限位杆、挡板、模具下壳、第一半圆漏斗、支撑板、弹簧、模具上壳、第二半圆漏斗、水箱、成型框和卡框,底板设有两个,两侧底板之间相互对称,底板顶部前后两侧之间连接有支撑架,两侧支撑架中部下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左右两端均连接有第一齿轮,右部第一齿轮的右侧连接有转杆,两侧支撑架中部上侧的相对面均转动式连接有支撑块,两侧支撑块的相背面均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支撑块顶部连接有三个限位杆,三个限位杆分布于支撑块的前部、中部和后部,三个限位杆顶部之间连接有挡板,两侧支撑块之间连接有模具下壳,模具下壳顶部均匀间隔地开有九个成型槽,成型槽的槽口位于模具上壳的前侧,模具下壳前侧连接有九个第一半圆漏斗,九个第一半圆漏斗分别位于模具下壳上九个成型槽的槽口位置,左右两侧三个限位杆的顶部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支撑板,左右两侧的支撑板与挡板之间连接有三个弹簧,左右两侧的三个弹簧分别被左右两侧的三个限位杆贯穿,两侧支撑板之间连接有模具上壳,模具上壳底部均匀间隔地开有九个成型槽,成型槽的槽口位于模具下壳的前侧,模具下壳前侧连接有九个第二半圆漏斗,九个第二半圆漏斗分别位于模具上壳上九个成型槽的槽口位置,模具下壳和模具上壳的内后壁均卡接连接有水箱,九个第一半圆漏斗与九个第二半圆漏斗的前侧之间卡接连接有卡框,模具下壳九个成型槽与模具上壳九个成型槽之间卡接连接有成型框,卡框滑动式连接于成型框上。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把手,模具上壳顶部连接有把手。
进一步的是,第一半圆漏斗与第二半圆漏斗合并后形成圆形漏斗。
进一步的是,模具下壳上的成型槽与模具上壳上的成型槽合并后形成成型孔。
进一步的是,成型框由九个成型杆组成,九个成型杆分别位于模具下壳上的九个成型槽与模具上壳上的九个成型槽之间。
进一步的是,水箱右部前侧设有塞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模具上壳和模具下壳配合,将熔化后的笔壳材料注入至围成的成型腔内,然后通过成型框的配合,使得熔化后的笔壳材料形成笔壳形状,然后通过水箱内装有的水对笔壳进行冷却,如此即可对笔壳进行快速成型,且只需向上拉动把手,即可使得模具上壳与模具下壳分开,能够快速将笔壳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号:1_底板,2_支撑架,3_连接杆,4_第一齿轮,5_转杆,6_支撑块,7_第二齿轮,8_限位杆,9_挡板,10_模具下壳,11_第一半圆漏斗,12_支撑板,13_弹簧,14_模具上壳,15_第二半圆漏斗,16_水箱,17_成型框,18_卡框,19_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自动铅笔笔壳制造用快速成型模具,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有底板1、支撑架2、连接杆3、第一齿轮4、转杆5、支撑块6、第二齿轮7、限位杆8、挡板9、模具下壳10、第一半圆漏斗11、支撑板12、弹簧13、模具上壳14、第二半圆漏斗15、水箱16、成型框17和卡框18,底板1设有两个,两个底板1左右对称,底板1顶部前后两侧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撑架2,两侧支撑架2中部下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杆3,连接杆3左右两端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齿轮4,右部第一齿轮4的右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转杆5,两侧支撑架2中部上侧的相对面均转动式连接有支撑块6,两侧支撑块6的相背面均连接有第二齿轮7,第二齿轮7与第一齿轮4啮合,支撑块6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三个限位杆8,三个限位杆8分布于支撑块6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同侧的三个限位杆8顶部之间连接有挡板9,两侧支撑块6之间连接有模具下壳10,模具下壳10顶部均匀间隔地开有九个成型槽,成型槽的槽口位于模具下壳10的前侧,模具下壳10前侧连接有九个第一半圆漏斗11,九个第一半圆漏斗11分别位于模具下壳10上九个成型槽的槽口位置,左右两侧三个限位杆8的顶部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支撑板12,左右两侧的支撑板12与挡板9之间连接有三个弹簧13,左右两侧的三个弹簧13分别被左右两侧的三个限位杆8贯穿,弹簧13与支撑块6配合可将支撑板12夹紧,两侧支撑板12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模具上壳14,模具上壳14底部均匀间隔地开有九个成型槽,成型槽的槽口位于模具上壳14的前侧,模具下壳10上的成型槽与模具上壳14上的成型槽合并后形成成型孔,便于承载熔化后的笔壳材料,模具下壳10前侧连接有九个第二半圆漏斗15,九个第二半圆漏斗15分别位于模具上壳14上九个成型槽的槽口位置,第一半圆漏斗11与第二半圆漏斗15合并后形成圆形漏斗,便于将熔化后的笔壳材料灌入模具上壳14和模具下壳10的成型槽内,模具下壳10和模具上壳14的内后壁均卡接连接有水箱16,水箱16右部前侧设有塞子,取出塞子后可对水箱内部灌水或者排水,九个第一半圆漏斗11与九个第二半圆漏斗15的前侧之间卡接连接有卡框18,模具下壳10上的九个成型槽与模具上壳14上的九个成型槽之间卡接连接有成型框17,成型框17由九个成型杆组成,九个成型杆分别位于模具下壳10上的九个成型槽与模具上壳14上的九个成型槽之间,成型框17可使成型后的笔壳为空心笔壳,卡框18滑动式连接于成型框17上。
当需要进行笔壳成型时,需将转杆5进行顺时针转动,使第一齿轮4带动第二齿轮7转动,第二齿轮7通过带动支撑块6和支撑板12使模具下壳10和模具上壳14转动90度呈垂直状态,再将成型框17插入模具下壳10和模具上壳14上的成型槽之间,再将卡框18沿成型框17向上移动,再将熔化后的笔壳材料通过第一半圆漏斗11和第二半圆漏斗15合并后的圆形漏斗倒入模具下壳10和模具上壳14上的成型槽之间,再将卡框18沿成型框17向下移动,使卡框18卡在第一半圆漏斗11和第二半圆漏斗15上对成型框17进行限位,防止卡框18倾斜,再将水箱16灌满水,由于模具上壳14和模具下壳10会吸收熔化后的笔壳材料的热量,水箱16吸收模具上壳14和模具下壳10的热量,而水箱16内的水吸收水箱16的热量,因此水箱16可不断对熔化后的笔壳材料进行降温,使熔化后的笔壳材料逐渐凝固成笔壳,如此可进行笔壳的成型工作。最后,笔壳成型后,将成型框17和卡框18向上移动出模具下壳10和模具上壳14,再将转杆5逆时针转动,使模具下壳10和模具上壳14转动90度呈水平状态,再将模具上壳14沿限位杆8向上移动,此时弹簧13处于压缩状态,再将模具下壳10上成型槽内的笔壳取出,再松开模具上壳14,使弹簧13复位,再将水箱16内的水倒出更换,或者留在水箱16内等待冷却后继续使用。如此即可完成笔壳的成型工作。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还包括有把手19,模具上壳14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把手19。
当需要将模具上壳14向上移动时,只需通过将把手19向上拉动,即可使把手19带动模具上壳14沿限位杆8向上移动。
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而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自动铅笔笔壳制造用快速成型模具,其特征是:包括有底板(1)、支撑架(2)、连接杆(3)、第一齿轮(4)、转杆(5)、支撑块(6)、第二齿轮(7)、限位杆(8)、挡板(9)、模具下壳(10)、第一半圆漏斗(11)、支撑板(12)、弹簧(13)、模具上壳(14)、第二半圆漏斗(15)、水箱(16)、成型框(17)和卡框(18),底板(1)设有两个,两侧底板(1)之间相互对称,底板(1)顶部前后两侧之间连接有支撑架(2),两侧支撑架(2)中部下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杆(3),连接杆(3)左右两端均连接有第一齿轮(4),右部第一齿轮(4)的右侧连接有转杆(5),两侧支撑架(2)中部上侧的相对面均转动式连接有支撑块(6),两侧支撑块(6)的相背面均连接有第二齿轮(7),第二齿轮(7)与第一齿轮(4)啮合,支撑块(6)顶部连接有三个限位杆(8),三个限位杆(8)分布于支撑块(6)的前部、中部和后部,三个限位杆(8)顶部之间连接有挡板(9),两侧支撑块(6)之间连接有模具下壳(10),模具下壳(10)顶部均匀间隔地开有九个成型槽,成型槽的槽口位于模具下壳(10)的前侧,模具下壳(10)前侧连接有九个第一半圆漏斗(11),九个第一半圆漏斗(11)分别位于模具下壳(10)上九个成型槽的槽口位置,左右两侧三个限位杆(8)的顶部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支撑板(12),左右两侧的支撑板(12)与挡板(9)之间连接有三个弹簧(13),左右两侧的三个弹簧(13)分别被左右两侧的三个限位杆(8)贯穿,两侧支撑板(12)之间连接有模具上壳(14),模具上壳(14)底部均匀间隔地开有九个成型槽,成型槽的槽口位于模具上壳(14)的前侧,模具下壳(10)前侧连接有九个第二半圆漏斗(15),九个第二半圆漏斗(15)分别位于模具上壳(14)上九个成型槽的槽口位置,模具下壳(10)和模具上壳(14)的内后壁均卡接连接有水箱(16),九个第一半圆漏斗(11)与九个第二半圆漏斗(15)的前侧之间卡接连接有卡框(18),模具下壳(10)九个成型槽与模具上壳(14)九个成型槽之间卡接连接有成型框(17),卡框(18)滑动式连接于成型框(17)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铅笔笔壳制造用快速成型模具,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把手(19),模具上壳(14)顶部连接有把手(19)。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铅笔笔壳制造用快速成型模具,其特征是:第一半圆漏斗(11)与第二半圆漏斗(15)合并后形成圆形漏斗。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铅笔笔壳制造用快速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模具下壳(10)上的成型槽与模具上壳(14)上的成型槽合并后形成成型孔。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铅笔笔壳制造用快速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成型框(17)由九个成型杆组成,九个成型杆分别位于模具下壳(10)上的九个成型槽与模具上壳(14)上的九个成型槽之间。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铅笔笔壳制造用快速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水箱(16)右部前侧设有塞子。
CN202122844829.8U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自动铅笔笔壳制造用快速成型模具 Active CN2172580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44829.8U CN217258071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自动铅笔笔壳制造用快速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44829.8U CN217258071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自动铅笔笔壳制造用快速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58071U true CN217258071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82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44829.8U Active CN217258071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自动铅笔笔壳制造用快速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580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57111U (zh) 一种便于注塑模具脱模的结构
CN218798922U (zh) 一种电机壳立式铸造模具
CN217258071U (zh) 一种自动铅笔笔壳制造用快速成型模具
CN111633911A (zh) 便于脱模的双色产品注塑模具
CN211640712U (zh) 一种加工结晶器用成型设备
CN212352670U (zh) 折衍混合式镜头注塑成型机
CN212653804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嵌件固定装置
CN210211183U (zh) 吹塑和注塑一体化成型模具
CN212045709U (zh) 一种套管用注塑模具
CN207840065U (zh) 一种电器壳体压铸模具
CN207806602U (zh) 一种铸造模具
CN208946612U (zh)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把手的改进注塑模具
CN111873331A (zh) 一种多流道的注塑模具
CN210552759U (zh) 一种注塑模具快速成型装置
CN212603111U (zh) 一种空气悬挂模具装置
CN218053810U (zh) 一种空调注塑件注塑下料机构
CN217098568U (zh) 一种新型血压计模具用顶出机构
CN214926608U (zh)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注塑模具
CN211763109U (zh) 一种管状零件用注塑模具
CN220603102U (zh) 一种医用病理大组织石蜡包埋模具
CN210910919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顶出装置
CN219686481U (zh) 一种衣架注塑模具
CN218700844U (zh) 一种避免外漏且便于脱模的电视机脚叉座生产用模具
CN217670692U (zh) 一种实用型数据线用立式注塑机
CN217257957U (zh)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