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52183U - 模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模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52183U
CN217252183U CN202221140173.XU CN202221140173U CN217252183U CN 217252183 U CN217252183 U CN 217252183U CN 202221140173 U CN202221140173 U CN 202221140173U CN 217252183 U CN217252183 U CN 217252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flanging
common
female di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401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鑫
金永学
边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otophil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otophil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otophil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otophil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401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52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52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521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结构。该模具结构包括共用凹模、配合芯、拉延镶块、拉延凸模、翻边镶块以及翻边凸模;配合芯和拉延镶块安装至共用凹模上时形成拉延凹模,拉延凹模被配置为与拉延凸模配合,以用于实现板料拉延;配合芯和翻边镶块安装至共用凹模上时形成翻边凹模,翻边凹模被配置为与翻边凸模配合,以用于实现拉延后的板料翻边。本申请中将配合芯和拉延镶块安装至共用凹模,以形成拉延凹模,将配合芯和翻边镶块安装至共用凹模,以形成翻边凹模,在整个过程中,共用凹模和配合芯在拉延工序和翻边工序中作为共用模具,从而减少了模具数量,降低了模具生产周期,进而提高了试制的效率及节约了材料。

Description

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市场要求车型换代速度快,企业需要不断地开发新产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型各类车身外观,并不断的试验创新,而试制是验证设计正确与否的关键环节,现有的汽车新车型的外板件开发过程中,需要借助模具进行汽车外板件的试制。然而现有的外板模具铸造周期长、材料成本较高,影响了汽车外板件试制效率,及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汽车外板件试制效率低,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模具结构。
一种模具结构,包括共用凹模、配合芯、拉延镶块、拉延凸模、翻边镶块以及翻边凸模;
配合芯和拉延镶块安装至共用凹模上时形成拉延凹模,拉延凹模被配置为与拉延凸模配合,以用于实现板料拉延;
配合芯和翻边镶块安装至共用凹模上时形成翻边凹模,翻边凹模被配置为与翻边凸模配合,以用于实现拉延后的板料翻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拉延镶块包括:
第一拉延块,配合芯上设有安装孔,第一拉延块的一端连接于共用凹模,另一端穿设于安装孔,第一拉延块穿过安装孔的部分被配置为与拉延凸模配合,以用于实现对板料的预设区域的拉延;以及
第二拉延块,设置于共用凹模的模侧壁与配合芯之间,第二拉延块被配置为与拉延凸模配合,以用于实现对板料上的预设区域外围的边缘区域的拉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模具结构还包括压边圈,压边圈用于与拉延凹模配合对待拉延的板料进行夹紧;
压边圈上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用于与第一顶杆配合;
第一顶杆用于抵持第一安装槽的底壁,并驱动压边圈朝向拉延凹模移动至压边圈和拉延凹模将板料夹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压边圈中心设有与拉延凸模匹配的通孔,通孔用于在压边圈与拉延凹模配合时,供拉延凸模的部分结构穿过以与拉延凹模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压边圈朝向共用凹模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多个调整件,在压边圈与共用凹模将板料压紧时,调整件被压边圈和共用凹模压紧,以在拉延凸模与拉延凹模配合时,控制板料流入拉延凹模的速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翻边镶块包括:
第一翻边块,第一翻边块的一端连接于共用凹模,另一端穿设于安装孔,翻边凸模上设有与第一翻边块对应的配合槽,第一翻边块穿过安装孔的部分被配置为能够伸入配合槽,以用于对拉延后的板料的预设区域的翻边;
第二翻边块,设置于共用凹模的模侧壁与配合芯之间,第二翻边块被配置为能够与翻边凸模配合,以用于对拉延后的板料上的预设区域外围的边缘区域的翻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共用凹模上设有配合孔,配合孔用于供第二顶杆穿过;
第二顶杆用于在配合芯和翻边镶块安装至共用凹模上时,驱动配合芯向翻边凸模移动至配合芯和翻边凸模将拉延后的板料夹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模具结构还包括支撑垫,配合芯和拉延镶块安装至共用凹模上时,支撑垫支撑于配合芯与共用凹模的模腔的底壁之间,以限制配合芯压入共用凹模的模腔的行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模具结构还包括锁紧件,配合芯和拉延镶块安装至共用凹模上时,锁紧件用于将配合芯固定在共用凹模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模具结构还包括锁附垫,配合芯和拉延镶块安装至共用凹模上时,锁附垫支撑于配合芯和共用凹模的模腔的底壁之间,锁紧件穿过共用凹模和锁附垫并连接于配合芯,锁附垫与支撑垫在模腔的深度方向上的厚度相同。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结构,包括共用凹模、配合芯、拉延镶块、拉延凸模、翻边镶块以及翻边凸模;配合芯和拉延镶块安装至共用凹模上时形成拉延凹模,拉延凹模被配置为与拉延凸模配合,以用于实现板料拉延;配合芯和翻边镶块安装至共用凹模上时形成翻边凹模,翻边凹模被配置为与翻边凸模配合,以用于实现拉延后的板料翻边。本申请中将配合芯和拉延镶块安装至共用凹模,以形成拉延凹模,通过拉延凹模与拉延凸模配合实现将板料拉延,将配合芯和翻边镶块安装至共用凹模,以形成翻边凹模,通过翻边凹模与翻边凸模配合实现将拉延后的板料翻边,在整个过程中,共用凹模和配合芯在拉延工序和翻边工序中作为共用模具,从而减少了模具数量,降低了模具生产周期,进而提高了试制的效率及节约了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结构的部分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结构中拉延模具的部分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结构中拉延模具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结构中拉延凹模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结构中共用凹模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结构中压边圈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结构中翻边模具的部分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结构中翻边模具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结构中翻边凹模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00-拉延凹模;110-拉延镶块;111-第一拉延块;112-第二拉延块;120-压边圈;121-通孔;130-调整件;140-支撑垫;150-锁附垫;160-模腔;200-翻边凹模;210-翻边镶块;211-第一翻边块;212-第二翻边块;300-拉延凸模;310-支撑臂;400-翻边凸模;410-限位臂;510-共用凹模;511-配合柱;520-配合芯;530-上床台;540-下床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3和图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结构的部分爆炸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结构中拉延模具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结构中翻边模具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的模具结构,包括共用凹模510、配合芯520、拉延镶块110、拉延凸模300、翻边镶块210以及翻边凸模400;配合芯520和拉延镶块110安装至共用凹模510上时形成拉延凹模100,拉延凹模100被配置为与拉延凸模300配合,以用于实现板料拉延;配合芯520和翻边镶块210安装至共用凹模510上时形成翻边凹模200,翻边凹模200被配置为与翻边凸模400配合,以用于实现拉延后的板料翻边。
具体地,本申请中将配合芯520和拉延镶块110安装至共用凹模510,以形成拉延凹模100,通过拉延凹模100与拉延凸模300配合实现将板料拉延,将配合芯520和翻边镶块210安装至共用凹模510,以形成翻边凹模200,通过翻边凹模200与翻边凸模400配合实现将拉延后的板料翻边,在整个过程中,共用凹模510和配合芯520在拉延工序和翻边工序中作为共用模具,从而减少了模具数量,降低了模具生产周期,进而提高了试制的效率及节约了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共用凹模510和配合芯520在拉延工序和翻边工序中作为共用模具,而所需试制的板料具有一定的外型,待加工板料在进行拉延和翻边时,所需要的成型加工面是不同的,因此需要设置拉延镶块110和翻边镶块210,以使配合芯520和拉延镶块110安装至共用凹模510时,能够形成所需要的拉延凹模100,配合芯520和翻边镶块210安装至共用凹模510时,能够形成所需要的翻边凹模200。
参阅图2和图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结构中拉延模具的部分爆炸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结构中拉延凹模的示意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拉延镶块110包括第一拉延块111和第二拉延块112;配合芯520上设有安装孔,第一拉延块111的一端连接于共用凹模510,另一端穿设于安装孔,第一拉延块111穿过安装孔的部分被配置为与拉延凸模300配合,以用于实现对板料的预设区域的拉延;第二拉延块112设置于共用凹模510的模侧壁与配合芯520之间,第二拉延块112被配置为与拉延凸模300配合,以用于实现对板料上的预设区域外围的边缘区域的拉延。
具体地,安装孔设置于配合芯520上任意位置,第一拉延块111的一端通过螺钉等常用工具固定于共用凹模510的模腔160底壁上与安装孔对应的位置,使得第一拉延块111能够从安装孔伸出,且第一拉延块111伸出安装孔的部分形成对板料上预设区域进行拉延的第一拉延型面,以将板料上预设区域拉延出所需要的外型。
其中,第二拉延块112通过螺钉等常用工具固定于共用凹模510的腔壁上,第二拉延块112背离共用凹模510的模腔160底壁的一侧形成对板料上的预设区域外围的边缘区域进行拉延的第二拉延型面,以将板料上的预设区域外围的边缘区域拉延出所需要的外型。配合芯520连接于共用凹模510的模腔160底壁上,配合芯520背离共用凹模510的模腔160底壁的一侧形成对板料上的剩余区域进行拉延的第三拉延型面,以将板料拉延出所需要的整体外型弧度。需要说明的是,板料上的剩余区域指的是除去预设区域和预设区域外围的边缘区域之外的所有区域。
本申请中通过第一拉延型面、第二拉延型面及第三拉延型面共同形成拉延凹模100与拉延凸模300配合的拉延型面,从而通过与拉延凸模300配合,将板料拉延。
参阅图2、图3和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结构中压边圈的示意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模具结构还包括压边圈120,压边圈120用于与拉延凹模100配合对待拉延的板料进行夹紧;压边圈120上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用于与第一顶杆配合;第一顶杆用于抵持第一安装槽的底壁,并驱动压边圈120朝向拉延凹模100移动至压边圈120和拉延凹模100将板料夹紧。
具体地,第一安装槽设置于压边圈120的下侧,且第一安装槽的开口朝向下方,第一顶杆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并伸入第一安装槽内抵接于第一安装槽的底壁,使得第一顶杆能够带动压边圈120沿竖直方向向上同步移动。
在拉延工序中,拉延凸模300、拉延凹模100及压边圈120形成拉延模具,拉延凸模300安装于下床台540,压边圈120与拉延凸模300配合安装,共用凹模510安装于上床台530,并将配合芯520和拉延镶块110安装至共用凹模510以形成拉延凹模100,其中拉延凹模100用于与拉延凸模300配合的拉延型面朝下。
拉延工作时,上床台530带动拉延凹模100向上移动,拉延模具打开,下床台540的第一顶杆顶出,伸入第一安装槽,第一顶杆继续运动并带动压边圈120向上移动至预设位置后停止,然后将待拉延的板料放置于压边圈120上,上床台530带动拉延凹模100下移,使得拉延凹模100与压边圈120接触并与压边圈120配合对待拉延的板料的边缘进行夹紧,然后第一顶杆与上床台530同步向下移动,以使拉延凹模100、压边圈120及边缘被夹紧状态下的待拉延板料同步向下移动至拉延凹模100与拉延凸模300配合,将边缘处于被夹紧状态下的板料进行拉延,从而减少板料在拉延过程中的晃动,提高了板料拉延的精度。其中,待拉延板料被夹紧的边缘处不属于待拉延板料的加工区域,在拉延工序结束后,需要通过激光切割将板料上非加工区域去除。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位置可以为拉延凹模100和拉延凸模300中的某一位置,其只要能够实现当压边圈120处于预设位置时,能够满足具有将板料放置于压边圈120的操作空间,同时满足具有拉延凹模100带动板料与拉延凸模300进行拉延的工作行程即可。
继续参阅图2、图3和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压边圈120中心设有与拉延凸模300匹配的通孔121,通孔121用于在压边圈120与拉延凹模100配合时,供拉延凸模300的部分结构穿过以与拉延凹模100配合。
具体地,拉延凸模300与拉延凹模100的拉延型面配合的凸面朝向上方,当拉延凹模100、压边圈120及被夹紧状态下的待拉延板料同步向下移动至拉延凸模300时,拉延凸模300的凸面从通孔121处伸入,使得板料在夹紧状态下被拉延凹模100的拉延型面和拉延凸模300的凸面配合实现板料的拉延。
进一步地,拉延凸模300的外周面上设有向外伸出的支撑臂310,在拉延工序中,压边圈120穿过拉延凸模300的凸模,并抵接于支撑臂310。在拉延工作时,支撑臂310能够对压边圈120向下移动起到限位作用,从而限制拉延凹模100相对拉延凸模300向下移动的行程,使得拉延凹模100能够准确移动至目标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顶杆带动压边圈120向上移动至预设位置,将待拉延的板料放置于压边圈120上,压边圈120与拉延凸模300需要在水平方向上错开,从而使得待拉延板料放置于压板圈时,能够避免拉延凸模300的凸面与待拉延板料接触而使得板料发生形变。
参阅图3、图4和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压边圈120朝向共用凹模510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多个调整件130,在压边圈120与共用凹模510将板料压紧时,调整件130被压边圈120和共用凹模510压紧,以在拉延凸模300与拉延凹模100配合时,控制板料流入拉延凹模100的速度。
具体地,在压边圈120与共用凹模510将板料的边缘压紧时,调整件130被压边圈120和共用凹模510压紧,从而能够限制共用凹模510与压边圈120的相对距离,使得拉延凹模100与压边圈120将板料所有边缘压紧的程度相同,从而在拉延凸模300与拉延凹模100配合时,能够控制板料流入拉延凹模100的速度,提高板料的拉延精度。其中,调整件130可以为垫片,当板料边缘被压紧程度不同时,可以通过增减垫片的方式,调节板料边缘被压紧状态下共用凹模510与压边圈120之间的距离,使得板料在被拉延时,各个方向流入拉延凹模100内的流速相同。
进一步地,共用凹模510上设有与调整件130对应的配合柱511,在压边圈120与共用凹模510将板料的边缘压紧时,配合柱511将调整件130抵紧,从而能够减小共用凹模510尺寸,节约材料。
参阅图4、图5和图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结构中共用凹模的示意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模具结构还包括支撑垫140,配合芯520和拉延镶块110安装至共用凹模510上时,支撑垫140支撑于配合芯520与共用凹模510的模腔160的底壁之间,以限制配合芯520压入共用凹模510的模腔160的行程。
具体地,将支撑垫140通过螺钉等常用工具固定于配合芯520,将配合芯520安装于共用凹模510时,使得支撑垫140位于配合芯520与共用凹模510的模腔160的底壁之间,从而使得支撑垫140能够限制配合芯520压入共用凹模510的模腔160的行程,需要说明的是,将配合芯520和翻边镶块210安装于共用凹模510以形成翻边凹模200时,共用凹模510内未安装支撑垫140,从而能够预留出拉延后板料翻边的行程。同时,支撑垫140的设置,能够对配合芯520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板料进行冲压拉延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保护配合芯520。
参阅图4和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模具结构还包括锁紧件,配合芯520和拉延镶块110安装至共用凹模510上时,锁紧件用于将配合芯520固定在共用凹模510上。
具体地,在拉延工序中,共用凹模510的模腔160的开口向下,通过锁紧件用于将配合芯520固定在共用凹模510上,从而使得配合芯520能够稳定的安装于共用凹模510上,同时,在翻边工序中,能够便于将配合芯520从共用凹模510内取出以拆卸支撑垫140。
继续参阅图4和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模具结构还包括锁附垫150,配合芯520和拉延镶块110安装至共用凹模510上时,锁附垫150支撑于配合芯520和共用凹模510的模腔160的底壁之间,锁紧件穿过共用凹模510和锁附垫150并连接于配合芯520,锁附垫150与支撑垫140在模腔160的深度方向的厚度相同。
具体地,锁紧件依次穿过共用凹模510的模腔160底壁和锁附垫150,然后与配合芯520螺纹连接,从而使得配合芯520与共用凹模510在稳定连接的同时,便于拆卸。锁附垫150与支撑垫140在竖直方向上的厚度相同,从而使得配合芯520安装于共用凹模510时,配合芯520上的凹面无高低差,提高了板料试制的精度。
参阅图7和图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结构中翻边模具的部分爆炸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结构中翻边凹模的示意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翻边镶块210包括第一翻边块211和第二翻边块212;第一翻边块211的一端连接于共用凹模510,另一端穿设于安装孔,翻边凸模400上设有与第一翻边块211对应的配合槽,第一翻边块211穿过安装孔的部分被配置为能够伸入配合槽,以用于对拉延后的板料的预设区域的翻边;第二翻边块212设置于共用凹模510的模侧壁与配合芯520之间,第二翻边块212被配置为能够与翻边凸模400配合,以用于对拉延后的板料的预设区域外围的边缘区域翻边。
具体地,第一翻边块211的一端通过螺钉等常用工具固定于共用凹模510的模腔160底壁上与安装孔对应的位置,使得第一翻边块211能够从安装孔伸出,且第一翻边块211伸出安装孔的部分形成第一翻边型面,在翻边凹模200与翻边凸模400配合的过程中,第一翻边型面能够与配合槽的内壁配合,实现对板料上预设区域拉延后的区域进行翻边。
其中,第二翻边块212通过螺钉等常用工具固定于共用凹模510的腔壁上,第二翻边块212背离共用凹模510的模腔160底壁的一侧形成对板料上预设区域外围的边缘区域进行翻边的第二翻边型面,以与翻边凸模400配合将板料上的预设区域外围的边缘区域拉延后的区域进行翻边。配合芯520连接于共用凹模510的模腔160底壁上,配合芯520背离共用凹模510的模腔160底壁的一侧形成第三翻边型面,以与翻边凸模400配合将板料上的剩余区域压紧。
本申请中通过第一翻边型面、第二翻边型面及第三翻边型面共同形成翻边凹模200与翻边凸模400配合的翻边型面,从而通过与翻边凸模400配合,将拉延后的板料翻边。
参阅图7、图8和图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共用凹模510上设有配合孔,配合孔用于供第二顶杆穿过;第二顶杆用于在配合芯520和翻边镶块210安装至共用凹模510上时,驱动配合芯520向翻边凸模400移动至配合芯520和翻边凸模400将拉延后的板料夹紧。
具体地,配合孔设置于共用凹模510的模腔160底壁上,配合芯520上设有与配合块对应的第二安装槽,第二顶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时,穿过配合孔,并伸入第二安装槽内与第二安装槽的底壁抵持,使得第二顶杆能够稳定地带动配合芯520沿竖直方向向上同步移动。
翻边工序时,翻边凸模400和翻边凹模200形成翻边模具,翻边凸模400安装于上床台530,将翻边凹模200在竖直方向上旋转180度后安装于下床台540,然后取出配合芯520、拉延镶块110、支撑垫140及锁附垫150后,将配合芯520与翻边镶块210安装至共用凹模510以形成翻边凹模200。其中,配合芯520与共用凹模510的底壁之间没有固定连接关系,从而使得第二顶杆能够带动配合芯520向上移动。
翻边工作时,上床台530带动翻边凸模400向上移动,翻边模具打开,第二顶杆通过配合孔伸入第二安装槽,将配合芯520顶出共用凹模510,将拉延后的板料放置于配合芯520上,上床台530带动翻边凸模400向下移动,使得翻边凸模400与配合芯520上的板料接触并与配合芯520配合将板料夹紧,然后第二顶杆与上床台530同步向下移动,以使翻边凸模400、配合芯520及被夹紧状态下的拉延后的板料被同步向下移动至翻边凸模400与翻边镶块210配合,将拉延后的板料待翻边处进行翻边,从而减少了板料在翻边过程中的晃动,提高了板料翻边的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翻边工序中,配合芯520直接抵接于共用凹模510的底壁,因此在翻边工序中,配合芯520安装于共用凹模510的深度大于拉延工序中配合芯520安装于共用凹模510的深度,从而在翻边工序中,通过取出支撑垫140和锁附垫150,预留出了拉延后板料需要翻边的行程,即板料的翻边行程决定了支撑垫140的厚度。
进一步地,翻边凸模400的外周面上设有向外伸出的限位臂410,翻边工作时,限位臂410能够限制翻边凸模400相对翻边凹模200向下移动的行程,使得翻边凹模200能够准确移动至目标位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共用凹模、配合芯、拉延镶块、拉延凸模、翻边镶块以及翻边凸模;
所述配合芯和所述拉延镶块安装至所述共用凹模上时形成拉延凹模,所述拉延凹模被配置为与所述拉延凸模配合,以用于实现板料拉延;
所述配合芯和所述翻边镶块安装至所述共用凹模上时形成翻边凹模,所述翻边凹模被配置为与所述翻边凸模配合,以用于实现拉延后的所述板料翻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延镶块包括:
第一拉延块,所述配合芯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拉延块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共用凹模,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拉延块穿过所述安装孔的部分被配置为与所述拉延凸模配合,以用于实现对所述板料的预设区域的拉延;以及
第二拉延块,设置于所述共用凹模的模侧壁与所述配合芯之间,所述第二拉延块被配置为与所述拉延凸模配合,以用于实现对所述板料上的所述预设区域外围的边缘区域的拉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结构还包括压边圈,所述压边圈用于与所述拉延凹模配合对待拉延的所述板料进行夹紧;
所述压边圈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用于与第一顶杆配合;
所述第一顶杆用于抵持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并驱动所述压边圈朝向所述拉延凹模移动至所述压边圈和所述拉延凹模将所述板料夹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边圈中心设有与所述拉延凸模匹配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在所述压边圈与所述拉延凹模配合时,供所述拉延凸模的部分结构穿过以与所述拉延凹模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边圈朝向所述共用凹模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多个调整件,在所述压边圈与所述共用凹模将所述板料压紧时,所述调整件被所述压边圈和所述共用凹模压紧,以在所述拉延凸模与所述拉延凹模配合时,控制所述板料流入所述拉延凹模的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镶块包括:
第一翻边块,所述第一翻边块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共用凹模,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翻边凸模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翻边块对应的配合槽,所述第一翻边块穿过所述安装孔的部分被配置为能够伸入所述配合槽,以用于对拉延后的所述板料的预设区域的翻边;
第二翻边块,设置于所述共用凹模的模侧壁与所述配合芯之间,所述第二翻边块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翻边凸模配合,以用于对拉延后的所述板料的所述预设区域外围的边缘区域翻边。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凹模上设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用于供第二顶杆穿过;
所述第二顶杆用于在所述配合芯和所述翻边镶块安装至所述共用凹模上时,驱动所述配合芯向所述翻边凸模移动至所述配合芯和所述翻边凸模将拉延后的所述板料夹紧。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结构还包括支撑垫,所述配合芯和所述拉延镶块安装至所述共用凹模上时,所述支撑垫支撑于所述配合芯与所述共用凹模的模腔的底壁之间,以限制所述配合芯压入所述共用凹模的模腔的行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结构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配合芯和所述拉延镶块安装至所述共用凹模上时,所述锁紧件用于将所述配合芯固定在所述共用凹模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结构还包括锁附垫,所述配合芯和所述拉延镶块安装至所述共用凹模上时,所述锁附垫支撑于所述配合芯和所述共用凹模的所述模腔的底壁之间,所述锁紧件穿过所述共用凹模和所述锁附垫并连接于所述配合芯,所述锁附垫与所述支撑垫在所述模腔的深度方向的厚度相同。
CN202221140173.XU 2022-05-13 2022-05-13 模具结构 Active CN217252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40173.XU CN217252183U (zh) 2022-05-13 2022-05-13 模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40173.XU CN217252183U (zh) 2022-05-13 2022-05-13 模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52183U true CN217252183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83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40173.XU Active CN217252183U (zh) 2022-05-13 2022-05-13 模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521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69448B2 (en) Too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tamped parts
CN217252183U (zh) 模具结构
KR20200062630A (ko) 금형형상면 수정을 위한 프레스 성형장치의 하부금형 고정구조
WO2023125732A1 (zh) 一种轮辐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18323A (zh) 模具结构
CN104889259B (zh) 一种翻孔复合模
CN107486492A (zh) 一种翻边模具
CN209849595U (zh) 一种角度调节支架冲压模具
CN110614321B (zh) 冰箱底梁成型模具和冰箱底梁制造方法
CN107414556B (zh) 一种双工位夹具装置
CN112045071B (zh) 一种滤清器咬口成型机
CN210412176U (zh) 轮辐成形与联冲一体式模具
CN209953633U (zh) 散热片冲压加工装置
CN207508095U (zh) 一种金属板材的槽口翻边冲压模具
CN216938021U (zh) 一种精密快速成型冲压模具
CN108015169A (zh) 一种翻边成型模具
CN217070408U (zh) 一种五金钢片模具快速切换结构
CN217044369U (zh) 一种翅片模具弧形冲压结构
CN213001964U (zh) 一种成型装置
CN216324586U (zh) 汽车车门保险杠用模具
CN214977125U (zh) 一种成型冲孔复合模具
CN216779920U (zh) 一种扎带铰链成型装置
CN219443209U (zh) 一种模具的浮动脱模结构
CN215941270U (zh) 一种通用式冷冲模模架
CN215824057U (zh) 一种l型板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