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27691U - 后副车架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后副车架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27691U
CN217227691U CN202220767310.6U CN202220767310U CN217227691U CN 217227691 U CN217227691 U CN 217227691U CN 202220767310 U CN202220767310 U CN 202220767310U CN 217227691 U CN217227691 U CN 217227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cross beam
connecting portion
link
fram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673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民杰
唐俊强
高兴东
田贺明
田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673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27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27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276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副车架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后副车架结构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横梁位于第二横梁的前侧;第一纵梁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纵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连,第一纵梁为两个,两个第一纵梁分别位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左右两端;第二纵梁为两个,第二纵梁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纵梁设于第一纵梁的上侧,第二纵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纵梁的前后两端相连,第二纵梁的中部与第一纵梁的中部上下间隔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后副车架结构,提高后副车架结构的稳定性,兼顾后副车架结构的多个硬点。

Description

后副车架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悬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后副车架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车辆的五连杆悬架因为硬点布置分散,其周围布置复杂,现有的后副车架结构很难实现副车架上各硬点处的性能要求,无法满足用户对于车辆的运动性能和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后副车架结构,所述后副车架结构通过设置两个第一纵梁和两个第二纵梁,提高了后副车架结构的稳定性,提升了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上各硬点位置的动静刚度及副车架结构弯曲、扭转模态性能,进而提升整车运动性能和NVH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后副车架结构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后副车架结构,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横梁位于所述第二横梁的前侧;第一纵梁,所述第一纵梁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纵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相连,所述第一纵梁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纵梁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的左右两端;第二纵梁,所述第二纵梁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纵梁与两个所述第一纵梁一一对应,所述第二纵梁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纵梁设于所述第一纵梁的上侧,所述第二纵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纵梁的前后两端相连,所述第二纵梁的中部与所述第一纵梁的中部上下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后副车架结构,通过设置两个第一纵梁和两个第二纵梁,提高了后副车架结构的稳定性,提升了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上各硬点位置的动静刚度及副车架结构弯曲、扭转模态性能,进而提升整车运动性能和NVH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后副车架结构还包括: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横梁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三横梁的左端与两个所述第一纵梁中的其中一个相连,所述第三横梁的右端与两个所述第一纵梁中的另一个相连,所述第三横梁位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纵梁上均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和第五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和所述第五连接部分别用于连接悬架的第一连杆至第五连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纵梁的后端,所述第一纵梁的前端设有沿竖向向上凸起的竖梁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设于所述竖梁部上,所述第二纵梁的前端与所述竖梁部连接,所述第二纵梁的后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纵梁上所述第一连接部所在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纵梁的至少部分沿向下凸起的弧线延伸,所述第二纵梁沿向上凸起的弧线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纵梁在前后方向的中部区域,所述后副车架结构还包括: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横梁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横梁位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所述第三横梁的左端与两个所述第一纵梁中的其中一个的所述第二连接部所在位置相连,所述第三横梁的右端与两个所述第一纵梁中的另一个的所述第二连接部所在位置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纵梁的前端且位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前侧,所述第四连接部用于直接连接悬架的第四连杆,或,所述第四连接部连接后轮转向装置,所述第四连杆与所述后轮转向装置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连接部和所述第五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纵梁的前端且与所述第一横梁左右相对,所述第五连接部位于所述第四连接部下方的前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后副车架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后副车架结构,从而提高了车辆的整体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纵梁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纵梁配合限定出避让孔,所述车辆还包括:后轮驱动轴,所述后轮驱动轴沿左右延伸且穿过所述避让孔。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副车架结构的示意图(不具有后轮转向装置);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后副车架结构的示意图(具有后轮转向装置)。
附图标记:
100、后副车架结构;
110、第一横梁;111、套管通孔;
120、第二横梁;
130、第三横梁;
140、第一纵梁;
141、第一连接部;142、第二连接部;143、第三连接部;144、第四连接部;145、第五连接部;146、竖梁部;
150、第二纵梁;
160、避让孔;
170、转向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后副车架结构 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后副车架结构100,包括:第一横梁110、第二横梁120、第一纵梁140和第二纵梁150。
具体地,参照图1,第一横梁110和第二横梁120均沿左右方向(例如图1 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并在前后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横梁110位于第二横梁120的前侧;第一纵梁140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纵梁140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110和第二横梁120相连,第一纵梁 140为两个,两个第一纵梁140分别位于第一横梁110和第二横梁120的左右两端;第二纵梁150为两个,两个第二纵梁150与两个第一纵梁140一一对应,第二纵梁150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纵梁150设于第一纵梁140的上侧,第二纵梁150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纵梁140的前后两端相连,第二纵梁150的中部与第一纵梁140的中部上下间隔开。这样,通过设置两个第一纵梁140和两个第二纵梁150,可以大大提高后副车架结构100的稳定性。
需要说的是,现有技术中,后副车架结构往往只设置两个纵梁,而在五连杆悬架的结构中,纵梁上的硬点的布置较为分散,其周围布置复杂,两个纵梁并不能满足多个硬点的性能要求。而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两个第一纵梁140和两个第二纵梁150,可以增强后副车架结构100的整体刚度,可以增强第一纵梁 140和第二纵梁150的整体刚度,从而可以满足纵梁上的多个硬点的刚度需求,进而提升整车的运动性能和NVH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后副车架结构100,通过设置两个第一纵梁140和两个第二纵梁150,提高了后副车架结构100的稳定性,提升了第一纵梁140和第二纵梁150上各硬点位置的动静刚度及副车架结构弯曲、扭转模态性能,进而提升整车运动性能和NVH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后副车架结构100还可以包括第三横梁130,第三横梁130沿左右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且第三横梁130的左端与两个第一纵梁140中的其中一个(例如图1中所示左侧的一个第一纵梁140)相连,第三横梁130的右端与两个第一纵梁140中的另一个(例如图1中所示右侧的一个第一纵梁140)相连,第三横梁130位于第一横梁110和第二横梁120之间,这样,设置连接两个第一纵梁140的第三横梁130,可以增加两个第一纵梁140上各硬点在车辆左右方向上(例如图1 中所示的左右方向)的刚度,进而提升整车的运动性能和NVH性能。
进一步地,参照图1,第一横梁110、第二横梁120、第三横梁130、两个第一纵梁140和两个第二纵梁150共同组成后副车架结构100的主体框架,第一横梁110、第二横梁120、第三横梁130、两个第一纵梁140和两个第二纵梁 150共同限定出放置电机的容纳空间,第一横梁110设有一个套管通孔111,第二横梁120上设有两个套管通孔111,三个套管通孔111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贯通,三个套管通孔111形成三点安装位,用于为电机提供安装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每个第一纵梁140上均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部141、第二连接部142、第三连接部143、第四连接部144 和第五连接部145,其中,第一连接部141连接悬架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接部 142连接悬架的第二连杆;第三连接部143连接悬架的第三连杆;第四连接部144连接悬架的第四连杆;第五连接部145连接悬架的第五连杆。其中,第一连杆至第五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41至第五连接部145连接,第一连杆至第五连杆的另一端均与车辆的转向节连接,在车辆的行进过程中,车辆的车轮会产生振动并将振动传递至转向节,力通过第一连杆传递至第一连接部141,通过第二连杆传递至第二连接部142,通过第三连杆传递至第三连接部143,通过第四连杆传递至第四连接部144,通过第五连杆传递至第五连接部145,再通过第一连接部141至第五连接部145传递到车辆后副车架结构100上,改善车辆的NVH性能。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141、第二连接部142、第三连接部143、第四连接部144与第五连接部145在第一纵梁140上的位置,就是后副车架结构100硬点所在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第一连接部141设于第一纵梁 140的后端,第一纵梁140的前端设有沿竖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上下方向) 向上凸起的竖梁部146,第三连接部143设于竖梁部146上,第二纵梁150的前端与竖梁部146连接,第二纵梁150的后端连接至第一纵梁140上第一连接部141所在位置。由此,通过设置第二纵梁150,使得第一连接部141与第三连接部143相连,增加第一连接部141与第三连接部143传递力的力臂,提高后副车架结构100上分散设置的硬点的整体性。
其中,参照图1,位于两个第一纵梁140后端的两个第一连接部141通过第二横梁120连接,位于同一第一纵梁140上的第一连接部141和第三连接部 143通过第一纵梁140和第二纵梁150连接,增强了第一连接部141与第三连接部143之间传递力的力臂,从而提高了后副车架结构100上硬点位置受力的整体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在前后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上,第一纵梁140的至少部分沿向下凸起的弧线延伸,第二纵梁 150沿向上凸起的弧线延伸。这样,将第一纵梁140与第二纵梁150设置为沿弧线延伸,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沿直线延伸的纵梁,沿弧形延伸的第一纵梁140 和第二纵梁150在延伸方向上的动静刚度更好,从而可以更好的保证后副车架结构100整体的动静刚度,进而提升整车的扭转性能、运动性能和NVH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第二连接部142设于第一纵梁 140在前后方向上(例如图1中所示的前后方向)的中部区域,后副车架结构 100还可以包括第三横梁130,第三横梁130沿左右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第三横梁130位于第一横梁110和第二横梁120之间,第三横梁130的左两端与两个第一纵梁140中的其中一个的第二连接部142所在位置相连,第三横梁130的右端与两个第一纵梁140中的另一个的第二连接部142 所在位置相连,增加两个第一纵梁140上的第二连接部142之间力传递的力臂,从而更好的保证后副车架结构100整体的动静刚度,增加后副车架结构100在车辆左右方向的刚度,进而提升整车的运动性能和NVH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第四连接部144设于第一纵梁140的前端且位于第三连接部143的前侧,第四连接部144用于直接连接悬架的第四连杆,或,第四连接部144连接后轮转向装置170,第四连杆与后轮转向装置170相连。
也就是说,当车辆不采用后轮转向时,第四连接部144用于直接连接悬架的第四连杆,当车辆采用后轮转向时,第四连接部144连接转向装置170,转向装置170上的第四连杆与转向节连接,实现五连杆悬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第四连接部144和第五连接部 145设于第一纵梁140的前端且与第一横梁110左右相对,第五连接部145位于第四连接部144下方的前侧。由此,通过第一横梁110将两个第一纵梁140 上的第四连接部144和第五连接部145连接,增强两个第一纵梁140上的第四连接部144和第五连接部145之间传递力的力臂,从而提高了后副车架结构100 的整体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后副车架结构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后副车架结构100,从而提高了车辆的整体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第一纵梁140和对应的第二纵梁150配合限定出避让孔160,车辆还可以包括后轮驱动轴,后轮驱动轴沿左右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且穿过避让孔160。
下面将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后副车架结构 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后副车架结构100可以包括:第一横梁110、第二横梁120、第一纵梁140、第二纵梁150和第三横梁130。
第一横梁110和第二横梁120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横梁110位于第二横梁120的前侧;
第一纵梁140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纵梁140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 110和第二横梁120相连,第一纵梁140为两个,两个第一纵梁140分别位于第一横梁110和第二横梁120的左右两端;每个第一纵梁140上均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部141、第二连接部142、第三连接部143、第四连接部144和第五连接部145,第一连接部141、第二连接部142、第三连接部143、第四连接部144和第五连接部145分别用于连接悬架的第一连杆至第五连杆。
第一连接部141设于第一纵梁140的后端,第一纵梁140的前端设有沿竖向向上凸起的竖梁部146,第三连接部143设于竖梁部146上,第二纵梁150 的前端与竖梁部146连接,第二纵梁150的后端连接至第一纵梁140上第一连接部141所在位置。第二连接部142设于第一纵梁140在前后方向的中部区域,第三横梁130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三横梁130位于第一横梁110和第二横梁120 之间,第三横梁130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纵梁140上第二连接部142所在位置相连。第四连接部144设于第一纵梁140的前端且位于第三连接部143 的前侧,第四连接部144用于直接连接悬架的第四连杆。第四连接部144和第五连接部145设于第一纵梁140的前端且与第一横梁110左右相对,第五连接部145位于第四连接部144下方的前侧。
第二纵梁150包括两个,两个第二纵梁150与两个第一纵梁140一一对应,第二纵梁150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纵梁150设于第一纵梁140的上侧,第二纵梁150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纵梁140的前后两端相连,第二纵梁150的中部与第一纵梁140的中部上下间隔开。第一纵梁140的至少部分沿向下凸起的弧线延伸,第二纵梁150沿向上凸起的弧线延伸。
第三横梁130沿左右延伸且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纵梁140相连,第三横梁 130位于第一横梁110和第二横梁120之间。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车辆行进的过程中,与车辆的五连杆悬架相连的第一连接部141、第二连接部142、第三连接部143、第四连接部144和第五连接部145会接收到与之相连的连杆传递来的力矩,传递到第一连接部141的力矩,会传递到第二横梁120、第一纵梁140和第二纵梁150上;传递到第二连接部142的力矩,会传递到第三横梁130和第一纵梁140上;传递到第三连接部143的力矩,传递到第一纵梁140和第二纵梁150上;传递到第四连接部144 与第五连接部145的力矩,传递到第一纵梁140、第二纵梁150和第一横梁110 上,由此增加了后副车架结构100上各硬点传递力的力臂,提高后副车架结构 100上各硬点的整体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后副车架结构100,通过设置两个第一纵梁140和两个第二纵梁150,提高了后副车架结构100的稳定性,兼顾了后副车架结构100 上的多个分散的硬点,提升了第一纵梁140和第二纵梁150上各硬点位置的动静刚度及副车架结构弯曲、扭转模态性能,进而提升整车运动性能和NVH性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横梁位于所述第二横梁的前侧;
第一纵梁,所述第一纵梁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纵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相连,所述第一纵梁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纵梁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的左右两端;
第二纵梁,所述第二纵梁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纵梁与两个所述第一纵梁一一对应,所述第二纵梁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纵梁设于所述第一纵梁的上侧,所述第二纵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纵梁的前后两端相连,所述第二纵梁的中部与所述第一纵梁的中部上下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横梁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三横梁的左端与两个所述第一纵梁中的其中一个相连,所述第三横梁的右端与两个所述第一纵梁中的另一个相连,所述第三横梁位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纵梁上均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和第五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和所述第五连接部分别用于连接悬架的第一连杆至第五连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纵梁的后端,所述第一纵梁的前端设有沿竖向向上凸起的竖梁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设于所述竖梁部上,所述第二纵梁的前端与所述竖梁部连接,所述第二纵梁的后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纵梁上所述第一连接部所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纵梁的至少部分沿向下凸起的弧线延伸,所述第二纵梁沿向上凸起的弧线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纵梁在前后方向的中部区域,所述后副车架结构还包括: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横梁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横梁位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所述第三横梁的左端与两个所述第一纵梁中的其中一个的所述第二连接部所在位置相连,所述第三横梁的右端与两个所述第一纵梁中的另一个的所述第二连接部所在位置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纵梁的前端且位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前侧,所述第四连接部用于直接连接悬架的第四连杆,或,所述第四连接部连接后轮转向装置,所述第四连杆与所述后轮转向装置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部和所述第五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纵梁的前端且与所述第一横梁左右相对,所述第五连接部位于所述第四连接部下方的前侧。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副车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纵梁配合限定出避让孔,所述车辆还包括:后轮驱动轴,所述后轮驱动轴沿左右延伸且穿过所述避让孔。
CN202220767310.6U 2022-04-01 2022-04-01 后副车架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7227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67310.6U CN217227691U (zh) 2022-04-01 2022-04-01 后副车架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67310.6U CN217227691U (zh) 2022-04-01 2022-04-01 后副车架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27691U true CN217227691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19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67310.6U Active CN217227691U (zh) 2022-04-01 2022-04-01 后副车架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276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83234B2 (en) Sub frame structure of vehicle
CN101622141B (zh) 车轮用悬架装置
US10556474B2 (en) Front suspension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vehicle
JP6137488B2 (ja) 自動車のリヤ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JP6052512B2 (ja) 自動車のリヤ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CN217227691U (zh) 后副车架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2579545U (zh) 控制臂、多连杆悬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1448084A (zh) 悬架装置及下臂
CN110588798A (zh) 后缓震座及汽车
US10577021B2 (en) Vehicle sub-frame
KR100821783B1 (ko) 차량용 서브 프레임
JP5251339B2 (ja)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サブフレーム
JP4998294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215826810U (zh) 用于车辆的副车架和车辆
KR101982869B1 (ko) 트레일링암의 마운팅브라켓
JP2010030532A (ja)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サブフレーム
JP2010030533A (ja)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サブフレーム
CN212353508U (zh) 用于车辆的悬架总成、拖曳臂总成和车辆
CN214493093U (zh) 用于车辆的副车架连接结构及车辆
JP6156649B2 (ja) 自動車のリヤ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CN215904596U (zh) 前副车架及车辆
CN219565250U (zh) 车辆机舱横梁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7917506U (zh) 后悬架总成及车辆
JP6066102B2 (ja) 自動車のリヤ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CN216969250U (zh) 摆臂安装组件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