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23424U - 上油机构以及锻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上油机构以及锻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23424U
CN217223424U CN202220394533.2U CN202220394533U CN217223424U CN 217223424 U CN217223424 U CN 217223424U CN 202220394533 U CN202220394533 U CN 202220394533U CN 217223424 U CN217223424 U CN 217223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latform
oil supply
oiling
pie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9453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颜
禹建鹏
苏景春
彭春
周小明
陈俊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tai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tai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tai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tai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9453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23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23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23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上油机构以及锻造装置,上油机构包括底座、活动座、供油组件以及连接组件。活动座包括载料台和驱动件,驱动件安装于底座,并驱动载料台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供油组件包括滑动安装于底座的至少两个第一供油件和至少两个第二供油件,载料台的两侧均设有第一供油件,载料台在另一方向上的两侧均设有第二供油件。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和至少两个第二连接件,第一供油件通过第一连接件和载料台连接,第二供油件通过第二连接件和载料台连接。本申请的载料台在第一方向上运动时,带动第一供油件沿第二方向滑动,第二供油件沿第三方向滑动,以给工件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和第二方向上的两侧供油,使上油更均匀。

Description

上油机构以及锻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锻造供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油机构以及锻造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产品的锻压过程中,需要提前对工件涂上润滑油,以保证工件的良率,但是现有的对工件的打油机构的打油不均匀,使润滑效果和降温不理想,工件的形变位置容易发生开裂以及造成平面度过大等不良。因此,有亟需一种上油均匀的上油机构,用来提高工件的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上油均匀的上油机构以及锻造装置。
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上油机构,包括底座、活动座、供油组件以及连接组件。所述活动座包括载料台和驱动件,所述载料台活动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底座,并驱动所述载料台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所述供油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供油件和至少两个第二供油件,沿第二方向,至少两所述第一供油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底座,并分设于所述载料台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相对侧,沿第三方向,至少两所述第二供油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底座,并分设于所述载料台在第三方向上的两相对侧,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和至少两个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供油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载料台连接,以使所述载料台在第一方向上运动时,带动所述第一供油件沿第二方向滑动,所述第二供油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载料台连接,以使所述载料台在第一方向上运动时,带动所述第二供油件沿第三方向滑动。
上述至少两个第一供油件和至少两个第二供油件能够给载料台上的工件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和第二方向上的两侧供油,给工件的四侧供油,能够让工件上的润滑油分布均匀,进而提升了锻压工件的良率。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载料台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供油件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载料台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供油件铰接。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设置有避让开口,所述载料台活动安装于所述避让开口,以在所述避让开口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
上述避让开口有便于让载料台在第一方向上具有更长的活动范围,也方便在载料台的周围安装第一供油件和第二供油件。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朝向所述避让开口的一侧弯曲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朝向所述避让开口的一侧弯曲设置。
上述第一连接件弯曲设置可以降低第一连接件和避让开口发生干涉的风险,第二连接件弯曲设置,可以降低第二连接件和避让开口发生干涉的风险。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油机构还包括匀油组件,所述匀油组件包括动力件和涂油刷,所述动力件和所述涂油刷连接,以推动所述涂油刷沿第二方向或者第三方向运动。
上述动力件驱动涂油刷在第二方向或者第三方向运动,可以让涂油刷将工件表面上的油进一步涂匀。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油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一导油件,所述第一夹持件朝向所述载料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槽,所述第一导油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槽,所述第二供油件包括第二夹持件和第二导油件,所述第二夹持件朝向所述载料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槽,所述第二导油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夹槽,所述第一夹槽和所述第二夹槽均与油路连通。
上述第一导油件和第二导油件有便于将润滑油均匀地导至工件上。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料台设置有真空孔,所述真空孔用于吸附或者释放工件。
上述真空孔可以提高的吸附和释放工件的速度,真空孔的吸附固定效果较好,降低了工件发生偏移而导致上油不均匀的风险。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料台设置有多个定位销钉。定位销钉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工件的定位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锻造装置,包括多个冲压机台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上油机构,所述冲压机台包括机架和上油治具,所述上油治具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上油治具包括第一环台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台内侧的第二环台,所述第一环台和所述第二环台之间设有油槽,所述第一环台设置有连通所述油槽的进油孔,所述第二环台围设有限位空间,所述第二环台上凹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将所述油槽和所述限位空间连通。
锻造装置包括了上述上油机构任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因此具有上述上油机构任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进油孔的位置和大小确定,油槽的容积确定,通槽的容积和位置确定,因此可以通过控制连接油路的液压泵的输出压强来调节润滑油的流量,以便于更好地控制上油量。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油孔的数量为多个,沿所述第一环台的环绕方向,多个所述进油孔均布于所述第一环台,所述通槽的数量为多个,沿所述第二环台的环绕方向,多个所述通槽均布于所述第二环台。
上述进油孔的数量和方位以及通槽的数量和方位的设置可以让润滑油自工件的四周进入限位空间,从而让上油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上油机构未装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上油机构装有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上油机构未工作时的局部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上油机构工作时的局部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供油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供油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锻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上油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锻造装置 1
上油机构 10
底座 11
避让开口 111
活动座 12
载料台 121
真空孔 1211
定位销钉 1212
驱动件 122
供油组件 13
第一供油件 131
第一夹持件 1311
第一夹槽 131a
第二供油件 132
第二夹持件 1321
第二夹槽 132a
连接组件 14
第一连接件 141
第二连接件 142
匀油组件 15
动力件 151
涂油刷 152
冲压机台 20
机架 21
上油治具 22
第一环台 221
进油孔 2211
第二环台 222
通槽 2221
油槽 223
限位空间 224
检测件 225
工件 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顶”、“底”、“上”、“下”、“左”、“右”、“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术语“垂直”用于描述两个部件之间的理想状态。实际生产或使用的状态中,两个部件之间可以存在近似于垂直的状态。举例来说,结合数值描述,垂直可以指代两直线之间夹角范围在90±10°之间,垂直也可以指代两平面的二面角范围在90°±10°之间,垂直还可以指代直线与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90±10°之间。被描述“垂直”的两个部件可以不是绝对的直线、平面,也可以大致呈直线或平面,从宏观来看整体延伸方向为直线或平面即可认为部件为“直线”或“平面”。
术语“平行”用于描述两个部件之间的理想状态。实际生产或使用的状态中,两个部件之间可以存在近似于平行的状态。举例来说,结合数值描述,平行可以指代两直线之间夹角范围在180°±10°之间,平行也可以指代两平面的二面角范围在180°±10°之间,平行还可以指代直线与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180°±10°之间。被描述“平行”的两个部件可以不是绝对的直线、平面,也可以大致呈直线或平面,从宏观来看整体延伸方向为直线或平面即可认为部件为“直线”或“平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本申请公开一种上油机构,上油机构包括底座、活动座、供油组件以及连接组件。
活动座包括载料台和驱动件,所述载料台活动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底座,并驱动所述载料台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供油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供油件和至少两个第二供油件,沿第二方向,至少两所述第一供油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底座,并分设于所述载料台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相对侧,沿第三方向,至少两所述第二供油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底座,并分设于所述载料台在第三方向上的两相对侧,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和至少两个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供油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载料台连接,以使所述载料台在第一方向上运动时,带动所述第一供油件沿第二方向滑动,所述第二供油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载料台连接,以使所述载料台在第一方向上运动时,带动所述第二供油件沿第三方向滑动。
上述至少两个第一供油件和至少两个第二供油件能够给载料台上的工件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和第二方向上的两侧供油,使上油更均匀,给工件的四侧供油,能够让工件上的润滑油分布均匀,进而提升了锻压工件的良率。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做出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油机构10,上油机构10包括底座11、活动座12、供油组件13以及连接组件14。活动座12活动安装于底座11,活动座12被配置为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活动座12用于承载待加工的工件2,供油组件13用于供油给活动座12上的工件2,供油组件13通过连接组件14和活动座12连接,并在活动座12沿第一方向运动时,供油组件13靠近活动座12,使得供油组件13靠近工件2,并供油给工件2。
为便于理解,通过图中的X轴、Y轴、Z轴坐标系辅助进行说明,X轴、Y轴以及Z轴两两垂直,其中Z轴方向为第一方向,X轴方向为第二方向,Y轴方向为第三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活动座12包括载料台121和驱动件122,载料台121活动安装于底座11,驱动件122安装于底座11,并驱动载料台121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载料台121可以直接和驱动件122连接,使载料台121通过驱动件122活动安装于底座11,可选地,驱动件122设置为气缸,气缸的活塞杆沿第一方向延伸,载料台121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当气缸工作时,气缸的活塞杆带动载料台121在第一方向上往复运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载料台121可以和底座11通过滑轨、滑块等结构的配合而活动连接在底座11。驱动件122可以设置为液压缸或者电动推杆等部件。
供油组件13包括至少两个第一供油件131和至少两个第二供油件132,沿第二方向,至少两个第一供油件131滑动安装于底座11,载料台12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相对侧均设置有第一供油件131。沿第三方向,至少两个第二供油件132滑动安装于底座11,载料台121在第三方向上的两相对侧均设置有第二供油件132。第一供油件131和第二供油件132和油路(图未示)连通,润滑油通过油路通入第一供油件131和第二供油件132,使第一供油件131和第二供油件132可以对载料台121上的工件2供油。其中,油路是连通有提供输送润滑油动力的油泵,以及连通油用于储油的油箱等油源的管路。
请参照图1和图2,连接组件14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141和至少两个第二连接件142,第一供油件131通过第一连接件141和载料台121连接,以使载料台121在第一方向上运动时,带动第一供油件131沿第二方向滑动;第二供油件132通过第二连接件142和载料台121连接,以使载料台121在第一方向上运动时,带动第二供油件132沿第三方向滑动。
请参照图3和图4,在工作过程中,驱动件122驱动载料台121在第一方向上运动,载料台12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的第一供油件131被第一连接件141带动而靠拢或者远离载料台121,载料台121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侧的第二供油件132被第二连接件142带动而靠拢或者远离载料台121,第一供油件131和第二供油件132对载料台121上的工件2上油时靠拢载料台121,上油结束时,第一供油件131和第二供油件132远离载料台121。连接组件14的设置使驱动件122带动载料台121运动的同时还能带动第一供油件131和第二供油件132等所有供油部件完成上油动作,起到减少设置驱动部件的作用,从而节省成本。
本申请中的载料台12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以及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供油的部件,以对载料台121上的工件2的四周边缘供油,从而使工件2上的润滑油分布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载料台121设置有真空孔1211,真空孔1211设置在载料台121用于放置工件2的表面,真空孔1211可以连接空压机或者真空泵等设备,以能产生吸力。将工件2放在载料台121并覆盖真空孔1211后,真空孔1211可以产生吸力而吸附固定住工件2,也可以取消吸力而释放工件2,使工件2可被移走。设置真空孔1211可以提高的吸附和释放工件2的速度,真空孔1211的吸附固定效果较好,降低了工件2发生偏移而导致上油不均匀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载料台121设置有多个定位销钉1212,定位销钉1212可以和工件2上的孔插接配合,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工件2的定位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底座11设置大致呈环形板状构件,环形内部设置为避让开口111,载料台121活动安装于避让开口111,以在避让开口111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有便于让载料台121在第一方向上具有更长的活动范围,也方便在载料台121的周围安装第一供油件131和第二供油件132。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一连接件141的一端与载料台121铰接,第一连接件141的另一端与第一供油件131铰接,第二连接件142的一端与载料台121铰接,第二连接件142的另一端与第二供油件132铰接,可以让载料台121沿第一方向运动时,第一供油件131沿第二方向运动,第二供油件132沿第三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一连接件141朝向避让开口111的一侧弯曲设置,可以降低第一连接件141和避让开口111发生干涉的风险,第二连接件142朝向避让开口111的一侧弯曲设置,可以降低第二连接件142和避让开口111发生干涉的风险。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41设置为弹簧、弹性绳等具有弹性的构件,可以让载料台121沿第一方向运动时,第一供油件131沿第二方向运动,第二供油件132沿第三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上油机构10还包括匀油组件15,匀油组件15包括动力件151和涂油刷152,动力件151和涂油刷152连接,以推动涂油刷152沿第二方向或者第三方向运动。当第一供油组件13和第二供油组件13导在工件2上的油积攒在工件2表面上后,动力件151驱动涂油刷152在第二方向运动,涂油刷152将工件2表面上的油进一步涂匀,或者动力件151驱动涂油刷152在第三方向运动,涂油刷152将工件2表面上的油进一步涂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第一供油件131包括第一夹持件1311和第一导油件(未图示),第一夹持件1311朝向载料台1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槽131a,第一导油件安装于第一夹槽131a,第二供油件132包括第二夹持件1321和第二导油件(未图示),第二夹持件1321朝向载料台1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槽132a,第二导油件安装于第二夹槽132a,第一夹槽131a和第二夹槽132a均与油路连通。第一导油件和第二导油件有便于将润滑油均匀地导至工件2上。在上油时,润滑油经过油路进入第一夹槽131a,第一导油件将第一夹槽131a内的油导至工件2上,润滑油经过油路进入第二夹槽132a,第二导油件将第二夹槽132a内的油导至工件2上。
第一导油件可以直接被第一夹槽131a夹持固定,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焊接连接、粘贴连接等方式安装在第一夹槽131a。第二导油件直接被第二夹槽132a夹持固定,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焊接连接、粘贴连接等方式安装在第二夹槽132a。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油件设置为海绵,海绵吸收第一夹槽131a内的油,并在第一供油件131靠拢载料台121时和工件2接触,让油溢在工件2上,海绵可以让油更均匀地分布在工件2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油件也可以设置为导油管或者导油条等结构的部件,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7,本申请中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锻造装置1,该锻造装置1包括多个冲压机台20以及上述上油机构10。由于本锻造装置1采用了上述上油机构10任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冲压机台20包括机架21和上油治具22,上油治具22安装于机架21。上油机构10可以作为中转上油,上油治具22可以作为模内上油。工件2先在一个冲压机台20内的上油治具22内上油,并在冲压机台20内进行冲压,随后移出工件2,将工件2放在中转上油机构10上上油,再将工件2放置再另一个冲压机台20内进行冲压,以提高润滑效果,提升工件2的加工良率。
其中,工件2的转移可以通过人工转移、机械臂转移或者其他设备进行转移,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8,上油治具22包括第一环台221和设置于第一环台221内侧的第二环台222,第一环台221和第二环台222之间设有油槽223,第一环台221设置有连通油槽223的进油孔2211,第二环台222围设有限位空间224,限位空间224用于限位待加工的工件2,第二环台222上凹设有通槽2221,通槽2221将油槽223和限位空间224连通。润滑油自进油孔2211进入油槽223,随后通过通槽2221进入限位空间224,避免需要将油槽223内的油注满溢出进入限位空间224才能实现上油,方便控制上油量。油可以在油槽223内流动,且没有空气阻力,损耗小,槽内各处的流速保持不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通槽2221的槽底高于油槽223的槽底并低于第一环台221和第二环台222,使油槽223内具有一定的油量后才通过通槽2221进入限位空间224,方便润滑油可以均匀进入限位空间224,使上油更均匀。
鉴于进油孔2211的位置和大小确定,油槽223的容积确定,通槽2221的容积和位置确定,因此可以通过控制连接油路的液压泵的输出压强来调节润滑油的流量,以便于更好地控制上油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进油孔2211的数量为多个,沿第一环台221的环绕方向,多个进油孔2211均布于第一环台221。示例性地,第一环台221大致围设成长方形,每一条长边设置有4个进油孔2211,每一条短边设置有2个进油孔2211,一共10个进油孔2211。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通槽2221的数量为多个,沿第二环台222的环绕方向,多个通槽2221均布于第二环台222,可以让润滑油自工件2的四周进入限位空间224,从而让上油更均匀。示例性地,通槽2221的数量为84个,通槽2221之间间隔14mm。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第一环台221上还设置有检测件225,检测件225用于感应限位空间224内的工件2和润滑油,方便更精确地控制上油量。检测件225可以采用光纤传感器,也可以采用光电传感器,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中的锻造装置1在工作时,先通过机械臂将工件2放置在一台冲压机台20的上油治具22的限位空间224内,再控制油路内的润滑油自进油孔2211进入油槽223,润滑油通过通槽2221进入限位空间224,从而给工件2上油。工件2被加工一次后,机械臂将工件2放置于上油机构10上的载料台121上,工件2和载料台121上的定位销钉1212插接配合,真空孔1211吸附工件2。随后,驱动件122驱动载料台121沿第一方向运动,载料台12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的第一供油件131被第一连接件141带动而靠拢载料台121,载料台121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侧的第二供油件132被第二连接件142带动而靠拢载料台121,第一导油件和第二导油件分别将润滑油导至工件2上。上油结束时,驱动件122驱动载料台121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一供油件131和第二供油件132远离载料台121。真空孔1211取消对工件2的吸附,机械臂将工件2移动至下一台冲压机台20的上油治具22。
本申请中的至少两个第一供油件131和至少两个第二供油件132能够给载料台121上的工件2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和第二方向上的两侧供油,给工件2的四侧供油,能够让工件2上的润滑油分布均匀,进而提升了锻压工件2的良率。连接组件14的设置使驱动件122带动载料台121运动的同时还能带动第一供油件131和第二供油件132等所有供油部件完成上油动作,起到减少设置驱动部件而节省成本的作用。设置的上油治具22方便控制上油量。
另外,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而并非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申请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上油机构,包括底座、活动座以及供油组件,所述活动座包括载料台和驱动件,所述载料台活动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底座,并驱动所述载料台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所述供油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油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供油件和至少两个第二供油件,沿第二方向,至少两所述第一供油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底座,并分设于所述载料台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相对侧,沿第三方向,至少两所述第二供油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底座,并分设于所述载料台在第三方向上的两相对侧,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所述上油机构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和至少两个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供油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载料台连接,以使所述载料台在第一方向上运动时,带动所述第一供油件沿第二方向滑动,所述第二供油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载料台连接,以使所述载料台在第一方向上运动时,带动所述第二供油件沿第三方向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载料台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供油件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载料台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供油件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置有避让开口,所述载料台活动安装于所述避让开口,以在所述避让开口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朝向所述避让开口的一侧弯曲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朝向所述避让开口的一侧弯曲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机构还包括匀油组件,所述匀油组件包括动力件和涂油刷,所述动力件和所述涂油刷连接,以推动所述涂油刷沿第二方向或者第三方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油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一导油件,所述第一夹持件朝向所述载料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槽,所述第一导油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槽,所述第二供油件包括第二夹持件和第二导油件,所述第二夹持件朝向所述载料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槽,所述第二导油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夹槽,所述第一夹槽和所述第二夹槽均与油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台设置有真空孔,所述真空孔用于吸附或者释放工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台设置有多个定位销钉。
9.一种锻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冲压机台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上油机构,所述冲压机台包括机架和上油治具,所述上油治具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上油治具包括第一环台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台内侧的第二环台,所述第一环台和所述第二环台之间设有油槽,所述第一环台设置有连通所述油槽的进油孔,所述第二环台围设有限位空间,所述第二环台上凹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将所述油槽和所述限位空间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锻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孔的数量为多个,沿所述第一环台的环绕方向,多个所述进油孔均布于所述第一环台,所述通槽的数量为多个,沿所述第二环台的环绕方向,多个所述通槽均布于所述第二环台。
CN202220394533.2U 2022-02-25 2022-02-25 上油机构以及锻造装置 Active CN217223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94533.2U CN217223424U (zh) 2022-02-25 2022-02-25 上油机构以及锻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94533.2U CN217223424U (zh) 2022-02-25 2022-02-25 上油机构以及锻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23424U true CN217223424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35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94533.2U Active CN217223424U (zh) 2022-02-25 2022-02-25 上油机构以及锻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234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31308U (zh) 一种在线式自动点胶机
KR20060129516A (ko) 공작물용 모듈형 이송 시스템
CN112475066A (zh) 一种全自动压铆机器人
CN107738083B (zh) 一种电子驻车动能电机齿轮装配方法
CN211248812U (zh) 一种超薄玻璃的激光切割机
CN209953729U (zh) 一种铆接机
CN111842767A (zh) 一种钢制边框自动快速精准铆接设备
CN217223424U (zh) 上油机构以及锻造装置
CN111299960B (zh) 一种自动化汽车升降电机转子轴滚花送料装置
CN211682482U (zh) 保险杠冲孔及安装雷达支架的一体化工装设备
CN211708556U (zh) 一种垫片自动铆接装置
CN209364039U (zh) 一种多工位精密型自动压配装置
CN215034166U (zh) 一种轴类工件倒角机
CN115488628A (zh) 一种底盘自动化生产线
CN210147386U (zh) 一种用于自动安装异形块的设备
CN217222178U (zh) 一种自动点胶安装机构
CN214603247U (zh) 一种铝合金手机外壳cnc加工定位治具
CN220738936U (zh) 一种清洗设备推送机构
CN110666318A (zh) 一种等离子切割设备
CN212552387U (zh) 一种点焊治具
CN214683762U (zh) 一种数控冲床
CN214816935U (zh) 一种车床机械手
CN214022991U (zh) 一种带润滑装置的汽车保险杠配件级进模
CN219723453U (zh) 一种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组装用涂油设备
CN219725223U (zh) 管道扩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