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48465U - 一种汽车车门安装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车门安装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48465U
CN217148465U CN202220574482.1U CN202220574482U CN217148465U CN 217148465 U CN217148465 U CN 217148465U CN 202220574482 U CN202220574482 U CN 202220574482U CN 217148465 U CN217148465 U CN 217148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rotating rod
threaded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7448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永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huanglin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huangli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huanglin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huangli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7448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48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48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48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安装支撑装置,包括底板,竖板,L形抬板,限位圈,螺纹管,螺纹杆,固定块,第一转杆,推杆,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一侧滑动连接有L形抬板,所述底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与L形抬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与固定块的两侧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转杆靠近螺纹管的一侧与螺纹管外壁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远离螺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车门安装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门安装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 3730.1—2001)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
汽车门板在安装的时候需要对门板进行支撑抬高,一般汽车在生产的时候是采用机械臂,但是在对汽车门板进行调整或者重新安装时候,汽车门板都是通过工作人员去拖着,然后再进行安装,但是工作人员拖着不仅累,而且同时安装的时候需要多个工作人员,因此人工成本比较高,进而需要需要一种明汽车车门安装支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车门安装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门安装支撑装置,包括底板,竖板,L形抬板,限位圈,螺纹管,螺纹杆,固定块,第一转杆,推杆,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一侧滑动连接有L形抬板,所述底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与L形抬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与固定块的两侧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转杆靠近螺纹管的一侧与螺纹管外壁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远离螺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
更为优选的,所述竖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L形抬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L形抬板一侧固定连接的滑块放置在竖板一侧开设的滑槽内。
更为优选的,所述限位圈、螺纹管为两个,且以底板的中心点镜像对称,两个所述螺纹管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滑轮,且通过三角带传动连接。
更为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开设有凸形槽,所述限位圈、螺纹管放置于底板顶部凸形槽内。
优选的,还包括竖板,第二转杆,限位板,套筒,限位杆,所述竖板的内部顶部转动有活动板,所述竖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两端与竖板的两侧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转杆位于竖板远离L形抬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第二转杆远离限位板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第二转杆远离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
更为优选的,所述活动板远离竖板的一侧开设有圆槽,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开设有长条槽,所述长条槽的中心点与圆槽的中心点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的底板,竖板,L形抬板,限位圈,螺纹管,螺纹杆,固定块,第一转杆,推杆,实现了对汽车门板的底部进行支撑,且避免汽车门板滑动掉落的问题,通知通过第一转杆正向与反向转动,能实现将汽车门板进行抬高或者降低,避免了汽车门板安装的时候与汽车孔高度不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的竖板,第二转杆,限位板,套筒,限位杆,能够实现对汽车门板的顶部进行限位,避免了汽车门板倾斜造成摔倒在地的问题,同时活动板能够翻转,也能方便将门板放置在L形抬板的上方,并且能够通过第二转杆、限位杆、套筒对活动板进行限位,避免了活动板晃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竖板、活动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2、竖板;3、活动板;4、L形抬板;5、限位圈;6、螺纹管;7、螺纹杆;8、固定块;9、第一转杆;10、推杆;11、限位板;12、第二转杆;13、套筒;14、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车门安装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竖板2,L形抬板4,限位圈5,螺纹管6,螺纹杆7,固定块8,第一转杆9,推杆10,所述底板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2,所述竖板2的一侧滑动连接有L形抬板4,所述底板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限位圈5,所述限位圈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管6,所述螺纹管6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顶部与L形抬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9,所述第一转杆9的两端与固定块8的两侧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转杆9靠近螺纹管6的一侧与螺纹管6外壁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9远离螺纹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10,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的底板1,竖板2,L形抬板4,限位圈5,螺纹管6,螺纹杆7,固定块8,第一转杆9,推杆10,实现了对汽车门板的底部进行支撑,且避免汽车门板滑动掉落的问题,通知通过第一转杆9正向与反向转动,能实现将汽车门板进行抬高或者降低,避免了汽车门板安装的时候与汽车孔高度不一的问题。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方案,所述竖板2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L形抬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L形抬板4一侧固定连接的滑块放置在竖板2一侧开设的滑槽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方案,所述限位圈5、螺纹管6为两个,且以底板1的中心点镜像对称,两个所述螺纹管6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滑轮,且通过三角带传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方案,所述底板1顶部开设有凸形槽,所述限位圈5、螺纹管6放置于底板1顶部凸形槽内。
工作流程:首先通过在底板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的万向轮能够使该支撑装置移动,通过将汽车门板放置在L形抬板4与竖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进而能对汽车门板的底部进行固定,通过推动推杆10,实现推杆10能够带动第一转杆9转动,且第一转杆9由固定块8进行支撑,同时因为第一转杆9的一端与螺纹管6的外壁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所以能够有效的实现螺纹管6转动,且螺纹管6受到限位圈5的限位,同时限位圈5受到底板1顶部开设的凸形槽限位,配合L形抬板4与竖板2滑动连接,同时L形抬板4的底部与螺纹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以能有效的实现螺纹杆7转动,使L形抬板4能够向上运动,且螺纹杆7为两个,能够实现对L形抬板4更好的支撑,且使L形抬板4移动时候处于同一水平线,通过在推杆10方向转动,进而有效的实现L形抬板4上下运动,便于对汽车车门进行抬高或者降低。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图3、图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方案,还包括竖板2,第二转杆12,限位板11,套筒13,限位杆14,所述竖板2的内部顶部转动有活动板3,所述竖板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2,所述第二转杆12的两端与竖板2的两侧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转杆12位于竖板2远离L形抬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1,所述第二转杆12远离限位板11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13,所述第二转杆12远离限位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4,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的竖板2,第二转杆12,限位板11,套筒13,限位杆14,能够实现对汽车门板的顶部进行限位,避免了汽车门板倾斜造成摔倒在地的问题,同时活动板3能够翻转,也能方便将门板放置在L形抬板4的上方,并且能够通过第二转杆12、限位杆14、套筒13对活动板3进行限位,避免了活动板3晃动的问题。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方案,所述活动板3远离竖板2的一侧开设有圆槽,所述活动板3的一侧开设有长条槽,所述长条槽的中心点与圆槽的中心点重合。
工作流程:通过竖板2的内部顶部转动连接活动板3,进而有效的实现活动板3进行翻转,因此有效的实现活动板3对车门进行限位,避免车门倾倒的问题,同时在活动板3翻转至与L形抬板4同一侧的时候,通过将限位杆14贯穿活动板3的长条槽,同时将第二转杆12贯穿活动板3一侧开设的圆槽,并且转动限位杆14,进而有效的实现对活动板3进行固定,避免活动板3向外移动,通过套筒13的配合,进而有效的控制竖板2与活动板3之间的距离,也避免了活动板3晃动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

Claims (6)

1.一种汽车车门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所述底板(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
竖板(2),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2);
L形抬板(4),所述竖板(2)的一侧滑动连接有L形抬板(4);
限位圈(5),所述底板(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限位圈(5);
螺纹管(6),所述限位圈(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管(6);
螺纹杆(7),所述螺纹管(6)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顶部与L形抬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
固定块(8),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
第一转杆(9),所述固定块(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9),所述第一转杆(9)的两端与固定块(8)的两侧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转杆(9)靠近螺纹管(6)的一侧与螺纹管(6)外壁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以及
推杆(10),所述第一转杆(9)远离螺纹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门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2)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L形抬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L形抬板(4)一侧固定连接的滑块放置在竖板(2)一侧开设的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车门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5)、螺纹管(6)为两个,且以底板(1)的中心点镜像对称,两个所述螺纹管(6)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滑轮,且通过三角带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车门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开设有凸形槽,所述限位圈(5)、螺纹管(6)放置于底板(1)顶部凸形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车门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竖板(2),所述竖板(2)的内部顶部转动有活动板(3);
第二转杆(12),所述竖板(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2),所述第二转杆(12)的两端与竖板(2)的两侧外部相连通;
限位板(11),所述第二转杆(12)位于竖板(2)远离L形抬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1);
套筒(13),所述第二转杆(12)远离限位板(11)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13);以及
限位杆(14),所述第二转杆(12)远离限位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车门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3)远离竖板(2)的一侧开设有圆槽,所述活动板(3)的一侧开设有长条槽,所述长条槽的中心点与圆槽的中心点重合。
CN202220574482.1U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汽车车门安装支撑装置 Active CN217148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74482.1U CN217148465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汽车车门安装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74482.1U CN217148465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汽车车门安装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48465U true CN217148465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94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74482.1U Active CN217148465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汽车车门安装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484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97324B (zh) 一种地下双层升降式智能停车平台
CN201834710U (zh) 工厂集装箱装卸吊架
CN217148465U (zh) 一种汽车车门安装支撑装置
CN2880774Y (zh) 便携式提升机
CN208009998U (zh) 一种空中立体停车库
CN212251954U (zh) 一种带有支撑架的通信信号车
CN219412051U (zh) 一种新型垂直升降立体车库
CN113739031B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高速公路监测支架
CN215212600U (zh) 一种载车板二层简易升降停车设备
CN205314642U (zh) 用于停车设备的可升降和回转的载车板
CN2113970U (zh) 汽车举升机
CN210483976U (zh) 一种水利水电用提水装置
CN112660220A (zh) 一种环保型液氮罐运输存储装置
CN218173428U (zh) 一种地埋式垃圾桶的自动升降装置
CN215558521U (zh) 一种自动化机械设备起吊装置
CN216269531U (zh) 一种集钩臂一体的专用底盘
CN216687217U (zh) 用于路面工程井盖的作业车装置
CN214456285U (zh) 一种带旋转小车的起重机
CN215829206U (zh) 一种压路机升降装置及沥青道路养护车
CN221070790U (zh) 一种随车起重机起吊装置
CN218231711U (zh) 一种滑移装置及起竖装备
CN219524983U (zh) 金属喷涂用添加剂存储罐
CN215886119U (zh) 一种高效智能厂房机电设备安装装置
CN220485287U (zh) 市政工程井盖安装用辅助装置
JPS6233018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