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20212U - 一种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20212U
CN217120212U CN202122674843.8U CN202122674843U CN217120212U CN 217120212 U CN217120212 U CN 217120212U CN 202122674843 U CN202122674843 U CN 202122674843U CN 217120212 U CN217120212 U CN 2171202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reactor
reaction
tanshinone iia
unit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748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忠达
江锡铭
丁金国
俞伟
张秀康
黄龙
杨康
王伟娟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h No1 Bio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h No1 Bio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h No1 Bio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h No1 Bio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202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202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JSTEROIDS
    • C07J73/00Steroids in which the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skeleton has been modified by substitution of one or two carbon atoms by hetero atoms
    • C07J73/001Steroids in which the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skeleton has been modified by substitution of one or two carbon atoms by hetero atoms by one hetero atom
    • C07J73/003Steroids in which the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skeleton has been modified by substitution of one or two carbon atoms by hetero atoms by one hetero atom by oxygen as hetero ato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其包括:反应单元、连续分液单元和在线控制单元;反应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微反应器、至少一个与第一微反应器相连的第二微反应器和与第二微反应器相连的第三微反应器;第一微反应器用于发生磺化反应;第二微反应器用于发生水化反应;第三微反应器用于发生纯化;在线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微反应器、第二微反应器和第三微反应器电连接,实现磺化反应、水化反应和纯化的反应条件控制;连续分液单元与第三微反应器连接,连续分液单元包括连续分离器。实现丹参酮IIA磺酸钠制备过程的连续化,安全、高效地制备高纯度、高收率的丹参酮IIA磺酸钠。

Description

一种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
背景技术
丹参酮IIA是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脂溶性有效成分,在体内的代谢产物能参与机体的多种生化反应,表现出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上经常用于心绞痛、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治疗。但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差,体内吸收利用度差,使得药理作用不易发挥,起效时间缓慢,服用剂量大,一直是丹参酮药物治疗中的瓶颈问题。丹参酮IIA磺酸钠是丹参酮IIA经磺化反应后形成的一种水溶性钠盐,由于引入了亲水性的磺酸基团,提高了它在水中的溶解性,具有丹参酮IIA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成为重要的心血管类药物。目前制备丹参酮IIA磺酸钠的方法主要采用浓硫酸磺化的方法,在生成过程中需使用大量的硫酸、醋酸和醋酸酐等对环境具有高度污染的化工试剂,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氯化氢等污染气体。因此如何采用更加环保的制备条件,对于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连续流技术可以有效突破目前工业生产中间歇反应所面临的技术壁垒,形成一种绿色环保、经济效益高的连续化合成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制备丹参酮IIA磺酸钠反应选择性不高、纯度不高、对环境污染高的缺陷,提供一种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将磺化反应、水化反应、纯化和成盐利用串联的微反应器和连续分离器全连续完成高效、无污染制备高纯度丹参酮IIA磺酸钠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其包括有:包括:反应单元、连续分液单元和在线控制单元;
所述反应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微反应器、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微反应器相连的第二微反应器和与所述第二微反应器相连的第三微反应器;当所述第一微反应器为两个以上,所述第一微反应器之间为串联连接;当所述第二微反应器为两个以上,所述第二微反应器之间为串联连接;
所述第一微反应器用于发生磺化反应;
所述第二微反应器用于发生水化反应;
所述第三微反应器用于发生纯化;
所述在线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反应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微反应器、所述第二微反应器和所述第三微反应器电连接,从而实现磺化反应、水化反应和纯化的反应条件控制;
所述连续分液单元与所述反应单元中的所述第三微反应器连接,所述连续分液单元包括连续分离器;所述连续分离器设有一出液口。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一微反应器、所述第二微反应器、所述第三微反应器均设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还可包括进料单元;
所述进料单元包括第一进料泵、第二进料泵、第三进料泵和第四进料泵;
所述第一进料泵和所述第二进料泵分别与所述第一微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
所述第三进料泵与所述第二微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
所述第四进料泵与所述第三微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
所述在线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进料单元中的所述第一进料泵、所述第二进料泵、所述第三进料泵和所述第四进料泵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进料泵、所述第二进料泵、所述第三进料泵和所述第四进料泵均为平流泵。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优选地还可包括反应物料CIP单元;
所述反应物料CIP单元与所述进料单元中的所述第一进料泵、所述第二进料泵电连接。
其中,所述反应物料CIP单元为本领域的物料混合系统。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的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还可包括依次连接的盐析装置、过滤装置和重结晶装置,所述盐析装置和所述连续分离器的所述出液口连接,用于将所述盐析装置中得到的收集液进行过滤、重结晶。所述盐析装置可为一接收器,优选地为烧瓶。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还可包括在线红外单元;所述在线红外单元分别与所述反应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微反应器、所述第二微反应器、所述第三微反应器和所述连续分离器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微反应器、所述第二微反应器、所述第三微反应器和所述连续分离器中反应物料的剩余量;所述在线红外单元包括红外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还可包括温度控制单元(TCU);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反应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微反应器、所述第二微反应器和所述第三微反应器电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包括恒低温循环器,用于精准调节第一微反应器、第二微反应器和第三微反应器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微反应器、所述第二微反应器、所述第三微反应器均为圆形反应芯片;所述圆形反应芯片通道直径小,通常在微米范围内。液体在通道里以层流的方式,沿通道逐渐向前扩散,并且可以使用与通道尺寸相同或者更小的混合元件将两种液体混合。圆形反应芯片利用流体的惯性力作用,是流体在混合单元之间不断地在进入不同层/平面内,并不断改变流动方向,构造三位立体连续流动环境;相比于传统的分离重组类反应器结构,旋流结构在内部流速提升时,混合效率提高明显,且基本不存在流动死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微反应器可为玻璃材质微通道反应器,所述第一微反应器的优选保留体积为10~100mL;经过混合处理后的两股物料分别由所述第一进料泵和所述第二进料泵同时泵入第一微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微反应器可为玻璃材质微通道反应器,所述第二微反应器的优选保留体积为5~50mL;所述第一微反应器的流出液与由所述第三进料泵泵入的物料在所述第二微反应器中混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三微反应器可为玻璃材质微通道反应器,所述第三微反应器的优选保留体积为5~50mL;所述第二微反应器的流出液与由所述第四进料泵泵入的物料在所述第三微反应器中混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续分离器的优选保留体积为250~1000mL;所述连续分离器中包含蠕动泵,所述蠕动泵和所述出液口连接;所述连续分离器还设有一废液出口。所述连续分离器可分离得到水层和有机层;所述连续分离器中所述水层优选由所述蠕动泵从所述出液口泵入含有饱和氯化钠水溶液的所述接收器中,所述有机层优选从所述废液出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丹参酮IIA磺酸钠反应系统,占地面积从180㎡缩小至2㎡,反应的停留时间从120min缩短到2.5min,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中间体HPLC纯度从86~87%提升至93~95%,产品指标稳定、重现性好。
2.本实用新型的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通过将磺化反应、水化反应、纯化和成盐在串联的微反应器和连续分离器中进行全连续化反应,利用微通道反应器的高效热传质能力以及易于直接放大的特征,实现了较高的操作安全性以及较高的选择性,并且无放大效应;采用玻璃材质反应器有效避免强酸对设备的腐蚀。将磺化反应、水化反应、纯化和成盐通过在串联的微反应器和连续分离器中集成,在简化实验操作的同时,减小反应设备的占地面积,避免间歇操作的时间,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低人力成本和生成成本。
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使得反应和后处理多数在安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能有效防止浓硫酸、乙酸和溶剂等的外溢导致的刺激性气味和对人体及环境的伤害;以更简单、绿色和安全高效的方法和过程连续生产高纯度的丹参酮IIA磺酸钠,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合成丹参酮IIA磺酸钠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反应系统单元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反应系统的反应装置部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在线控制单元1
进料单元2
反应物料CIP单元3
反应单元4
在线红外单元5
连续分液单元6
温度控制单元7
第一进料泵A
第二进料泵B
第三进料泵C
第四进料泵D
第一微反应器E
第二微反应器F
第三微反应器G
连续分离器H
收集器I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实用新型。
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的反应装置的连接如图2所示,第一进料泵A和第二进料泵B分别与所述第一微反应器E的进料口相连;3个第一微反应器E之间为串联连接;第一微反应器E和与第二微反应器F相连;3个第二微反应器F之间为串联连接;第二微反应器F和第三微反应器G相连;第一微反应器E用于发生磺化反应,第二微反应器F用于发生水化反应;第三微反应器G用于发生纯化,第一微反应器E、第二微反应器F和第三微反应器G上均设有一个温度传感器;第三进料泵C与第二微反应器F的进料口相连;第四进料泵D与第三微反应器G的进料口相连;第三微反应器G的出料口与连续分离器H相连,连续分离器H包含一蠕动泵,连续分离器H的出液口和接收器I相连,连续微分离器H还设有一废液出口;第一微反应器、第二微反应器和第三微反应器的材质均为玻璃。第一进料泵A、第二进料泵B、第三进料泵C和第四进料泵D均为聚四氟材质的平流泵。
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单元的功能模块如图1所述,由在线控制单元1、进料单元2、反应物料CIP单元3、反应单元4、在线红外单元5、连续分液单元6和温度控制单元7组成。在线控制单元1分别与反应单元4中的第一微反应器E、第二微反应器F、第三微反应器G以及进料单元2中的第一进料泵A、第二进料泵B、第三进料泵C和第四进料泵D电连接。进料单元2包括第一进料泵A、第二进料泵B、第三进料泵C和第四进料泵D。反应物料CIP单元3与进料单元2中的第一进料泵A、第二进料泵B电连接。连续分液单元6包括图2中的连续分离器H。连续分液单元6与反应单元4中的第三微反应器G连接。在线红外单元5设有红外检测仪,其分别与反应单元4中的第一微反应器E、第二微反应器F、第三微反应器G、连续分离器H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微反应器E、第二微反应器F、第三微反应器G和连续分离器H中反应物料的剩余量。温度控制单元7设有低温恒温循环器,分别与反应单元4中的第一微反应器E、第二微反应器F、第三微反应器G电连接。第一微反应器E、第二微反应器F、所述第三微反应器G均为圆形反应芯片。
在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中,连接管为聚四氟乙烯材质的1/8管道,第一进料泵A、第二进料泵B、第三进料泵C和第四进料泵D均为聚四氟材质的平流泵。实验中用到的试剂都为AR或CP级。
本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涉及的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36805020000071
实施例1
第一微反应器E的保留体积为50mL,第二微反应器F的保留体积为20mL,第三微反应器G的保留体积为20mL,连续分离器H的保留体积为250mL,接收器I为2L圆底烧瓶。
取丹参酮IIA(25g,68mmol)和乙酸酐(10mL,1064mmol)用二氯甲烷溶解并定容至1000mL,作为进料液A;取浓硫酸(100mL)和乙酸(400mL)定容至500mL,作为进料液B。将进料液A、B分别由第一进料泵A、第二进料泵B同时泵入第一微反应器E中,将水作为进料液C由第三进料泵C泵入第二微反应器F,将二氯甲烷作为进料液D由第四进料泵D泵入第三微反应器G,四台进料泵同时运行,反应液依次流经第一微反应器E、第二微反应器F、第三微反应器G,最终流入为连续分离器H,连续分离器H的上层反应液(水层)由蠕动泵引入含有饱和氯化钠水溶液的接收器I中,有机层从废液出口排出。第一进料泵A的流速为7.5mL/min,第二进料泵B的流速为2.5mL/min,第三进料泵C的流速为10mL/min,第四进料泵D的流速为10mL/min,蠕动泵的流速为20mL/min。丹参酮IIA与乙酸酐反应投料比为1:12,丹参酮IIA与浓硫酸的反应投料比为1:6,第一微反应器E、第二微反应器F、第三微反应器G的温度均为25℃,将收集液过滤后得到丹参酮IIA磺酸钠粗品,纯度为95.4%。再经过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洗涤,脱色,重结晶,得纯品丹参酮IIA磺酸钠,产率为81.4%。
实施例2:
第一微反应器E保留体积为50mL,第二微反应器F保留体积为20mL,第三微反应器G保留体积为20mL,连续分离器H的保留体积为250mL,接收器I为2L圆底烧瓶。
取丹参酮IIA(25g,68mmol)和乙酸酐(10mL,1064mmol)用二氯甲烷溶解并定容至1000mL,作为进料液A;取浓硫酸(100mL)和乙酸(400mL)定容至500mL,作为进料液B。将进料液A、B分别由第一进料泵A、第二进料泵B同时泵入第一微反应器E中,将水作为进料液C由第三进料泵C泵入第二微反应器F,将二氯甲烷作为进料液D由第四进料泵D泵入第三微反应器G,四台进料泵同时运行,反应液依次流经第一微反应器E、第二微反应器F、第三微反应器G,最终流入为连续分离器H,连续分离器H的上层反应液(水层)由蠕动泵引入含有饱和氯化钠水溶液的接收器I中,有机层从废液出口排出。第一进料泵A的流速为3.8mL/min,第二进料泵B的流速为1.2mL/min,第三进料泵C的流速为5mL/min,第四进料泵D的流速为5mL/min,蠕动泵的流速为10mL/min。丹参酮IIA与乙酸酐反应投料比为1:12,丹参酮IIA与浓硫酸的反应投料比为1:6,第一微反应器E、第二微反应器F、第三微反应器G温度均为10℃,将收集液过滤后得到丹参酮IIA磺酸钠粗品,纯度为92.3%。再经过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洗涤,脱色,重结晶,得纯品丹参酮IIA磺酸钠,产率为72.5%。
实施例3:
第一微反应器E保留体积为50mL,第二微反应器F保留体积为20mL,第三微反应器G保留体积为20mL,连续分离器H的保留体积为250mL,接收器为2L圆底烧瓶。
取丹参酮IIA(25g,68mmol)和乙酸酐(10mL,1064mmol)用二氯甲烷溶解并定容至1000mL,作为进料液A;取浓硫酸(100mL)和乙酸(400mL)定容至500mL,作为进料液B。将进料液A、B分别由第一进料泵A、第二进料泵B同时泵入第一微反应器E中,将水作为进料液C由第三进料泵C泵入第二微反应器F,将二氯甲烷作为进料液D由第四进料泵D泵入第三微反应器G,四台进料泵同时运行,最终流入为连续分离器H,连续分离器H的上层反应液(水层)由蠕动泵引入含有饱和氯化钠水溶液的接收器I中,有机层从废液出口排出。第一进料泵A的流速为15mL/min,第二进料泵B的流速为5mL/min,第三进料泵C的流速为20mL/min,第四进料泵D的流速为20mL/min,蠕动泵流速为40mL/min。丹参酮IIA与乙酸酐反应投料比为1:12,丹参酮IIA与浓硫酸的反应投料比为1:6,第一微反应器E、第二微反应器F、第三微反应器G的温度均为25℃均为50℃,将收集液过滤后得到丹参酮IIA磺酸钠粗品,纯度为91.8%。再经过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洗涤,脱色,重结晶,得纯品丹参酮IIA磺酸钠,产率为75.1%。
实施例4:
第一微反应器E保留体积为50mL,第二微反应器F保留体积为20mL,第三微反应器G保留体积为20mL,微分离器H的保留体积为250mL,接收器为2L圆底烧瓶。
取丹参酮IIA(25g,68mmol)和乙酸酐(10mL,1064mmol)用二氯甲烷溶解并定容至1000mL,作为进料液A;取浓硫酸(100mL)和乙酸(400mL)定容至500mL,作为进料液B。将进料液A、B分别由第一进料泵A、第二进料泵B同时泵入第一微反应器E中,将水作为进料液C由第三进料泵C泵入第二微反应器F,将二氯甲烷作为进料液D由第四进料泵D泵入第三微反应器G,四台进料泵同时运行,反应液依次流经第一微反应器E、第二微反应器F、第三微反应器G,最终流入为连续分离器H,连续分离器H的上层反应液(水层)由蠕动泵引入含有饱和氯化钠水溶液的接收器I中,有机层从废液出口排出。第一进料泵A的流速为9mL/min,第二进料泵B的流速为3mL/min,第三进料泵C的流速为12mL/min,第四进料泵D的流速为12mL/min,蠕动泵流速为24mL/min。丹参酮IIA与乙酸酐反应投料比为1:12,丹参酮IIA与浓硫酸的反应投料比为1:6,第一微反应器E、第二微反应器F、第三微反应器G的温度均为25℃,将收集液过滤后得到丹参酮IIA磺酸钠粗品,纯度为94.8%。再经过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洗涤,脱色,重结晶,得纯品丹参酮IIA磺酸钠,产率为80.6%。
实施例5:
第一微反应器E保留体积为50mL,第二微反应器F保留体积为20mL,第三微反应器G保留体积为20mL,连续分离器H的保留体积为250mL,接收器I为2L圆底烧瓶。
取丹参酮IIA(25g,68mmol)和乙酸酐(10mL,1064mmol)用二氯甲烷溶解并定容至1000mL,作为进料液A;取浓硫酸(100mL)和乙酸(400mL)定容至500mL,作为进料液B。将进料液A、B分别由第一进料泵A、第二进料泵B同时泵入第一微反应器E中,将水作为进料液C由第三进料泵C泵入第二微反应器F,将二氯甲烷作为进料液D由第四进料泵D泵入第三微反应器G,四台进料泵同时运行,反应液依次流经第一微反应器E、第二微反应器F、第三微反应器G,最终流入为连续分离器H,连续分离器H的上层反应液(水层)由蠕动泵引入含有饱和氯化钠水溶液的接收器I中,有机层从废液出口排出。泵A的流速为9mL/min,泵B的流速为1mL/min,泵C的流速为10mL/min,泵D的流速为10mL/min,蠕动泵流速为20mL/min。丹参酮IIA与乙酸酐反应投料比为1:12,丹参酮IIA与浓硫酸的反应投料比为1:1.9,第一微反应器E、第二微反应器F、第三微反应器G的温度均为25℃,将收集液过滤后得到丹参酮IIA磺酸钠粗品,纯度为93.8%。再经过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洗涤,脱色,重结晶,得纯品丹参酮IIA磺酸钠,产率为81.4%。
实施例6:
第一微反应器E保留体积为50mL,第二微反应器F保留体积为20mL,第三微反应器G保留体积为20mL,连续分离器H的保留体积为250mL,接收器I为2L圆底烧瓶。
取丹参酮IIA(25g,68mmol)和乙酸酐(10mL,1064mmol)用二氯甲烷溶解并定容至1000mL,作为进料液A;取浓硫酸(100mL)和乙酸(400mL)定容至500mL,作为进料液B。将进料液A、B分别由第一进料泵A、第二进料泵B同时泵入第一微反应器E中,将水作为进料液C由第三进料泵C泵入第二微反应器F,将二氯甲烷作为进料液D由第四进料泵D泵入第三微反应器G,四台进料泵同时运行,反应液依次流经第一微反应器E、第二微反应器F、第三微反应器G,最终流入为连续分离器H,连续分离器H的上层反应液(水层)由蠕动泵引入含有饱和氯化钠水溶液的接收器I中,有机层从废液出口排出。第一进料泵A的流速为9mL/min,第二进料泵B的流速为1mL/min,第三进料C的流速为10mL/min,第四进料泵D的流速为10mL/min,蠕动泵流速为20mL/min。丹参酮IIA与乙酸酐反应投料比为1:12,丹参酮IIA与浓硫酸的反应投料比为1:1.9,第一微反应器E、第二微反应器F、第三微反应器G的温度均为10℃,将收集液过滤后得到丹参酮IIA磺酸钠粗品,纯度为92.5%。再经过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洗涤,脱色,重结晶,得纯品丹参酮IIA磺酸钠,产率为71.4%。
实施例7:
第一微反应器E保留体积为50mL,第二微反应器F保留体积为20mL,第三微反应器G保留体积为20mL,连续分离器H的保留体积为250mL,接收器I为2L圆底烧瓶。
取丹参酮IIA(25g,68mmol)和乙酸酐(10mL,1064mmol)用二氯甲烷溶解并定容至1000mL,作为进料液A;取浓硫酸(100mL)和乙酸(400mL)定容至500mL,作为进料液B。将进料液A、B分别由第一进料泵A、第二进料泵B同时泵入第一微反应器E中,将水作为进料液C由第三进料泵C泵入第二微反应器F,将二氯甲烷作为进料液D由第四进料泵D泵入第三微反应器G,四台进料泵同时运行,反应液依次流经第一微反应器E、第二微反应器F、第三微反应器G,最终流入为连续分离器H,连续分离器H的上层反应液(水层)由蠕动泵引入含有饱和氯化钠水溶液的接收器I中,有机层从废液出口排出。第一进料泵A的流速为9mL/min,第二进料泵B的流速为1mL/min,第三进料泵C的流速为10mL/min,第四进料泵D的流速为10mL/min,蠕动泵的流速为20mL/min。丹参酮IIA与乙酸酐反应投料比为1:12,丹参酮IIA与浓硫酸的反应投料比为1:1.9,第一微反应器E、第二微反应器F、第三微反应器G的温度为50℃,将收集液过滤后得到丹参酮IIA磺酸钠粗品,纯度为93.2%。再经过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洗涤,脱色,重结晶,得纯品丹参酮IIA磺酸钠,产率为74.9%。
实施例8:
第一微反应器E保留体积为50mL,第二微反应器F保留体积为20mL,第三微反应器G保留体积为20mL,连续分离器H的保留体积为250mL,接收器I为2L圆底烧瓶。
取丹参酮IIA(25g,68mmol)和乙酸酐(10mL,1064mmol)用二氯甲烷溶解并定容至1000mL,作为进料液A;取浓硫酸(100mL)和乙酸(400mL)定容至500mL,作为进料液B。将进料液A、B分别由第一进料泵A、第二进料泵B同时泵入第一微反应器E中,将水作为进料液C由第三进料泵C泵入第二微反应器F,将二氯甲烷作为进料液D由第四进料泵D泵入第三微反应器G,四台进料泵同时运行,反应液依次流经第一微反应器E、第二微反应器F、第三微反应器G,最终流入为连续分离器H,连续分离器H的上层反应液(水层)由蠕动泵引入含有饱和氯化钠水溶液的接收器I中,有机层从废液出口排出。第一进料泵A的流速为4.5mL/min,第二进料泵B的流速为0.5mL/min,第三进料泵C的流速为5mL/min,第四进料泵D的流速为5mL/min,蠕动泵流速为10mL/min。丹参酮IIA与乙酸酐反应投料比为1:12,丹参酮IIA与浓硫酸的反应投料比为1:1.9,第一微反应器E、第二微反应器F、第三微反应器G的温度均为25℃,将收集液过滤后得到丹参酮IIA磺酸钠粗品,纯度为95.1%。再经过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洗涤,脱色,重结晶,得纯品丹参酮IIA磺酸钠,产率为82.1%。
实施例9:
第一微反应器E保留体积为50mL,第二微反应器F保留体积为20mL,第三微反应器G保留体积为20mL,连续分离器H的保留体积为250mL,接收器I为2L圆底烧瓶。
取丹参酮IIA(25g,68mmol)和乙酸酐(10mL,1064mmol)用二氯甲烷溶解并定容至1000mL,作为进料液A;取浓硫酸(100mL)和乙酸(400mL)定容至500mL,作为进料液B。将进料液A、B分别由第一进料泵A、第二进料泵B同时泵入第一微反应器E中,将水作为进料液C由第三进料泵C泵入第二微反应器F,将二氯甲烷作为进料液D由第四进料泵D泵入第三微反应器G,四台进料泵同时运行,反应液依次流经第一微反应器E、第二微反应器F、第三微反应器G,最终流入为连续分离器H,连续分离器H的上层反应液(水层)由蠕动泵引入含有饱和氯化钠水溶液的接收器I中,有机层从废液出口排出。第一进料泵A的流速为9mL/min,第二进料泵B的流速为1mL/min,第三进料泵C的流速为10mL/min,第四进料泵D的流速为20mL/min,蠕动泵流速为20mL/min。丹参酮IIA与乙酸酐反应投料比为1:12,丹参酮IIA与浓硫酸的反应投料比为1:1.9,第一微反应器E、第二微反应器F、第三微反应器G的温度均为25℃,将收集液过滤后得到丹参酮IIA磺酸钠粗品,纯度为95.3%。再经过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洗涤,脱色,重结晶,得纯品丹参酮IIA磺酸钠,产率为80.7%。
实施例10:
第一微反应器E保留体积为50mL,第二微反应器F保留体积为50mL,第三微反应器G保留体积为50mL,连续分离器H的保留体积为250mL,接收器I为2L圆底烧瓶。
取丹参酮IIA(25g,68mmol)和乙酸酐(10mL,1064mmol)用二氯甲烷溶解并定容至1000mL,作为进料液A;取浓硫酸(100mL)和乙酸(400mL)定容至500mL,作为进料液B。将进料液A、B分别由第一进料泵A、第二进料泵B同时泵入第一微反应器E中,将水作为进料液C由第三进料泵C泵入第二微反应器F,将二氯甲烷作为进料液D由第四进料泵D泵入第三微反应器G,四台进料泵同时运行,反应液依次流经第一微反应器E、第二微反应器F、第三微反应器G,最终流入为连续分离器H,连续分离器H的上层反应液(水层)由蠕动泵引入含有饱和氯化钠水溶液的接收器I中,有机层从废液出口排出。第一进料泵A的流速为9mL/min,第二进料泵B的流速为1mL/min,第三进料泵C的流速为10mL/min,第四进料泵D的流速为20mL/min,蠕动泵流速为20mL/min。丹参酮IIA与乙酸酐反应投料比为1:12,丹参酮IIA与浓硫酸的反应投料比为1:1.9,第一微反应器E、第二微反应器F、第三微反应器G的温度均为25℃,将收集液过滤后得到丹参酮IIA磺酸钠粗品,纯度为94.9%。再经过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洗涤,脱色,重结晶,得纯品丹参酮IIA磺酸钠,产率为85.6%。

Claims (10)

1.一种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单元、连续分液单元和在线控制单元;
所述反应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微反应器、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微反应器相连的第二微反应器、以及与所述第二微反应器相连的第三微反应器;当所述第一微反应器为两个以上,所述第一微反应器之间为串联连接;当所述第二微反应器为两个以上,所述第二微反应器之间为串联连接;
所述第一微反应器用于发生磺化反应;
所述第二微反应器用于发生水化反应;
所述第三微反应器用于发生纯化;
所述在线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反应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微反应器、所述第二微反应器和所述第三微反应器电连接,从而实现磺化反应、水化反应和纯化的反应条件控制;
所述连续分液单元与所述反应单元中的所述第三微反应器连接,所述连续分液单元包括连续分离器;所述连续分离器设有一出液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微反应器、所述第二微反应器、所述第三微反应器均设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还包括进料单元;
所述进料单元包括第一进料泵、第二进料泵、第三进料泵和第四进料泵;
所述第一进料泵和所述第二进料泵分别与所述第一微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
所述第三进料泵与所述第二微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
所述第四进料泵与所述第三微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
所述在线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进料单元中的所述第一进料泵、所述第二进料泵、所述第三进料泵和所述第四进料泵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泵、所述第二进料泵、所述第三进料泵和所述第四进料泵均为平流泵。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还包括反应物料CIP单元;
所述反应物料CIP单元与所述进料单元中的所述第一进料泵、所述第二进料泵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盐析装置、过滤装置和重结晶装置,所述盐析装置和所述连续分离器的所述出液口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还包括在线红外单元;
所述在线红外单元分别与所述反应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微反应器、所述第二微反应器、所述第三微反应器和所述连续分离器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微反应器、所述第二微反应器、所述第三微反应器和所述连续分离器中反应物料的剩余量;
所述在线红外单元包括红外检测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还包括温度控制单元;
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反应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微反应器、所述第二微反应器和所述第三微反应器电连接;
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包括恒低温循环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反应器、所述第二微反应器、所述第三微反应器均为圆形反应芯片;所述第一微反应器的保留体积为10~100mL;所述第二微反应器的保留体积为5~50mL;所述第三微反应器的保留体积为5~50mL。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分离器的保留体积为250~1000mL;所述连续分离器包含蠕动泵,所述蠕动泵和所述出液口连接;所述连续分离器还设有一废液出口。
CN202122674843.8U 2021-07-22 2021-11-03 一种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 Active CN21712021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3061 2021-07-22
CN2021108330616 2021-07-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20212U true CN217120212U (zh) 2022-08-05

Family

ID=7974628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74843.8U Active CN217120212U (zh) 2021-07-22 2021-11-03 一种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
CN202111296537.3A Active CN113980087B (zh) 2021-07-22 2021-11-03 一种制备丹参酮iia磺酸钠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96537.3A Active CN113980087B (zh) 2021-07-22 2021-11-03 一种制备丹参酮iia磺酸钠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7120212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7230A (zh) * 2013-10-21 2014-01-08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一种制备高纯度丹参酮iia磺酸钠的方法
CN104910251B (zh) * 2014-11-27 2016-04-13 江苏柯菲平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反应装置制备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方法
JP2018035071A (ja) * 2016-08-29 2018-03-08 国立大学法人帯広畜産大学 抗トキソプラズマ剤
CN109988220B (zh) * 2017-12-31 2021-06-11 上海星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合成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0087B (zh) 2023-03-21
CN113980087A (zh) 2022-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79461B (zh) 一种3-氯代-4-氧代乙酸戊酯的全连续流制备方法
CN106442831A (zh) 一种利伐沙班片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CN104447246B (zh) 一种微反应装置制备邻甲氧基苯甲醛的方法
CN103333290A (zh) 一种氢化丁腈橡胶的微通道反应器连续生产工艺
CN112341395A (zh) 一种微反应系统及使用其连续制备2-甲基-4-氨基-5-氨基甲基嘧啶的方法
CN110878112A (zh) 一种光化学合成9-β,10-α-去氢黄体酮缩酮的气体分隔流系统及方法
CN103588662B (zh) 连续流微反应器中合成倍他米隆的方法
CN103601736B (zh) 一种微反应装置制备利福平的方法
CN113773181A (zh) 一种1,3-二氯丙酮的连续流制备方法及微反应系统
CN217120212U (zh) 一种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
CN106673980A (zh) 一种用微通道连续生产β—紫罗兰酮的装置和方法
CN109081796B (zh) 一种管式反应器内光化学合成维生素d2、d3的方法
CN103539763B (zh) 一种由二氯丙醇连续制备环氧氯丙烷的反应分离耦合工艺
CN107089952A (zh) 采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5‑氟胞嘧啶的方法
CN111004281A (zh) 一种甲基亚磷酸二乙酯的连续流制备方法
Sun et al. Two-step continuous flow process of sodium tanshinone IIA sulfonate using a 3D circular cyclone-type microreactor
CN114195986A (zh) 一种金属催化开环易位聚合制备聚烯烃的方法
CN217120211U (zh) 一种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反应系统
CN113307766A (zh) 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装置合成吡啶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0105261A (zh) 一种利用微反应器连续、快速合成及提纯褪黑素的方法
CN111974324A (zh) 乙硫氨酯的连续制备装置及制备乙硫氨酯的方法
CN108516982B (zh) 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装置制备利福平的方法
CN104338500A (zh) 一种气液固多相反应分离同步反应器
CN113584099B (zh) 一种采用微流场反应技术制备二氢香豆素或其衍生物的方法
CN104910251B (zh) 一种微反应装置制备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