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99768U - 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99768U
CN217099768U CN202123393709.7U CN202123393709U CN217099768U CN 217099768 U CN217099768 U CN 217099768U CN 202123393709 U CN202123393709 U CN 202123393709U CN 217099768 U CN217099768 U CN 217099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upport frame
display device
rotating shaf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9370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im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mart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art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mart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9370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99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99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997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包括:支撑架、扶手箱和支撑基座;支撑基座与设有中控显示装置的车辆中控台连接;扶手箱设置于支撑基座远离中控显示装置的一端;支撑架与支撑基座转动连接,支撑架设置于扶手箱和中控显示装置之间。利用本申请的方案,能够解决扶手箱作为扶手使用时因受限于副仪表板空间和造型设置,导致的扶手箱距离显示装置较远,且由于扶手箱的结构相对复杂,对其改进成本较高的问题。本申请的副仪表板总成通过在副仪表板总成与显示装置之间设置支撑架,能够形成有效支撑结构,提高驾驶人员操控大屏时的舒适性。此外,本申请的支撑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易于批量生产,且具有成本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副仪表板上配有扶手箱,扶手箱通常兼具储物和手臂托架的功能。扶手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性,然而随着车辆中控显示装置的不断发展,对显示装置的操控范围不断扩大,驾乘人员需要抬起胳膊在较大范围内对位于座舱前方的显示装置的操控界面进行操控。而相关技术中,由于扶手箱需要较大的储物空间,通常设置于远离显示装置的方向的副仪表板的后部,其活动范围有限无法对前排驾乘人员前伸的胳膊形成有效支撑,无法满足舒适性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能够解决扶手箱作为扶手使用时因受限于副仪表板空间和造型设置,导致的扶手箱距离显示大屏较远,且由于扶手箱的结构相对复杂,对其改进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包括:支撑架、扶手箱和支撑基座,所述支撑基座与设有中控显示装置的车辆中控台连接;
所述扶手箱设置于所述支撑基座远离所述中控显示装置的一端;
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支撑基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扶手箱和所述中控显示装置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设置有支撑面,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支撑基座转动至预设角度后,所述支撑架的支撑面绝对高度高于所述扶手箱。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基座上设有与所述支撑架匹配的容置槽。
进一步地,所述副仪表板总成还包括转轴,所述支撑基座和所述支撑架上均设有与所述转轴匹配的转轴孔,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支撑基座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和所述支撑基座的接触面为阻尼接触面。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撑架的接触面上设有弹性限位结构,所述支撑架的转轴孔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弹性限位结构匹配的限位孔;
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支撑基座转动至预设角度后,所述弹性限位结构与所述限位孔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限位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弹性件和导向限位件;所述导向限位件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有导向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容置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显示装置与所述支撑架间的距离为380mm~480mm。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支撑基座的预设角度为90度。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任一种可行的副仪表板总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副仪表板总成与显示大屏之间设置支撑架,能够对驾乘人员的胳膊形成有效支撑,提高驾乘人员在操控大屏时的舒适性。
2,本申请的副仪表板总成在扶手箱的基础上仅增加支撑架,对相关部件的结构和造型影响较小,且新增的支撑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易于导入批量生产,且具有成本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副仪表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副仪表板总成中支撑架安装结构的拆解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个示例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个示例的支撑架上转轴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架10,第一定位孔111,第二定位孔112,扶手箱20,支撑基座30,转轴31,转轴孔301,容置槽302,第一接触面310,第二接触面320,弹性件321,导向限位件322,中控显示装置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副仪表板总成,请参照图1,包括:支撑架10、扶手箱20和支撑基座30,支撑基座30与设有中控显示装置40的车辆中控台连接。支撑基座30上设有副仪表板总成的功能区;扶手箱20设置于支撑基座30远离中控显示装置40的一端,支撑架10设置于支撑基座30上且位于扶手箱20和中控显示装置4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基座30上设有副仪表板总成的功能区可以包括储物盒、杯架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特别地,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撑架的舒适性,可以在支撑架上设置柔性材料,通过柔性材料的形变缓冲驾乘人员胳膊与支撑面间的应力;例如在支撑架外层增加PU发泡材料等。
在一些车辆的配置中,扶手箱20的高度偏低,导致在操控中控显示装置40的过程中无法有效支撑驾乘人员的手臂,影响舒适度。如下进一步提供一种实施方式,以解决这个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10与所述支撑基座30转动连接,支撑架10与支撑基座30角度可调,支撑架10相对于支撑基座30转动至预设角度后,支撑架10的支撑面绝对高度不高于扶手箱20的高度。例如,可以设置预设角度为90度,使用状态下支撑架10与支撑基座垂直且其支撑面在车身高度方向的绝对高度高于扶手箱20。
特别地,在预设角度上,支撑架可以形成有效支撑结构,以辅助驾乘人员实现对中控显示装置40的操控。
请参照图1和图2,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10与支撑基座30转动连接,支撑基座30上设有与支撑架10匹配的容置槽302。通过调节支撑架10相对于支撑基座30的旋转角度,支撑架10能够收纳于容置槽302中。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容置槽302匹配支撑架10的外形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支撑基座30上设置支撑架10与支撑基座的滑动连接结构,示例性的,可以采用滑轨与滑块的配合结构,将支撑架10转动连接与滑块上,设置滑块在滑轨内沿车身前后方向移动以调节托架与显示装置间的距离。作为一个优选的配置,中控显示装置40与支撑架10间的滑动距离为380mm~480mm。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关技术中的其他方式的滑动连接结构,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副仪表板总成还包括转轴31,支撑基座30和支撑架10上均设有与转轴31匹配的转轴孔301,支撑架10与支撑基座30通过所述转轴31转动连接。转轴31和支撑基座30的接触面设置为阻尼接触面。
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转轴的示例,该示例中转轴31的第一接触面310和支撑基座30的接触面设置为阻尼接触面,转轴31的第二接触面320与支撑架10的转轴孔内壁接触,通过转轴将支撑架10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支撑基座30上。
需要说明的是,转轴31的第一接触面310承载来自支撑架10的弯矩,转轴31的第二接触面320承受与支撑基座30接触面上的扭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支撑架装配后阻尼效果对阻尼结构进行调整,以实现较佳的转动手感。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在转轴31上设有弹性限位结构,支撑架10的转轴孔301的内壁上设有与弹性限位结构匹配的限位孔;支撑架10相对于支撑基座30转动至预设角度后,弹性限位结构与限位孔配合。
具体地,参照图3和图4,图3提供了一个转轴301的示例,该示例中弹性限位结构包括弹性件321和导向限位件322。图4,提供了一种支撑架10上转轴孔的示例,该示例中支撑架10的转轴孔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11和第二定位孔112。支撑架10相对于支撑基座30转动至预设角度后,在弹性件321和导向限位件322的弧形导向面的作用下,弹性件321将导向限位件322推入定位孔内,使支撑架10固定于预设角度上。在非预设角度范围内,弹性限位结构在支撑架10的转轴孔内壁的压迫下处于压缩状态,转轴31能够在转轴孔内转动以调节支撑架10相对于支撑基座30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地,弹性件321由可设置为弹簧,导向限位件322为球形,弹性件与导向限位件固定连接。相应地,在支撑架10的转轴孔内壁上对应该弹性限位结构设有与该球形导向限位件匹配的圆孔形限位孔。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弹性限位结构与限位孔的配合设置用于将支撑架固定到设定的工作角度上,由于其弹性件321的作用,可以通过施加压力使得球形导向限位件与圆孔形限位孔脱离,以调整支撑架10与支撑基座30的转动角度。如图4所示的支撑架限位孔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11和第二定位孔112,驾乘人员在转动支撑架10的过程中,当转动到弹性限位结构与第一定位孔111和第二定位孔112对位的角度时,弹性件321伸长将球形导向限位件压入定位孔,能够将支撑架限位于设定角度上,实现在两个工作角度上对驾乘人员的胳膊进行支撑。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增减定位结构和弹性限位结构的数量,以提供更多的可选工作角度,以满足不同人员的需求和喜好,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此不作具体。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设置支撑架10与支撑基座30的预设角度为90度。一个优选的设置为,支撑架10相对于支撑基座30垂直状态下与中控显示装置40的间距430mm。该示例的结构简单,具有成本优势。
通过上面的描述,本申请的副仪表板总成通过在副仪表板总成与中控台上设置的显示装置的操控面之间设置支撑架,形成对胳膊的有效支撑,提高驾乘人员对显示装置进行操控时的舒适性;并进一步提供了设置支撑架与支撑基座转动连接或滑动转动的示例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对支撑架位置和角度的需求。此外,本申请的支撑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易于批量生产,且具有成本优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提供的副仪表板总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一种车辆,
该车辆上设有实施1中任一可行的副仪表板总成。由于上述辅以表板总成的作用,本实施例的车辆能够通过辅以表板总成上的支撑架对驾乘人员的胳膊形成有效支撑,提高了驾乘人员对中控显示装置操控的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0)、扶手箱(20)和支撑基座(30);
所述支撑基座(30)与设有中控显示装置(40)的车辆中控台连接;
所述扶手箱(20)设置于所述支撑基座(30)远离所述中控显示装置(40)的一端;
所述支撑架(10)与所述支撑基座(30)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10)设置于所述扶手箱(20)和所述中控显示装置(4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设置有支撑面,所述支撑架(10)相对于所述支撑基座(30)转动至预设角度后,所述支撑架(10)的支撑面的绝对高度高于所述扶手箱(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基座(30)上设有与所述支撑架(10)匹配的容置槽(3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31),所述支撑基座(30)和所述支撑架(10)上均设有与所述转轴(31)匹配的转轴孔(301),所述支撑架(10)与所述支撑基座(30)通过所述转轴(31)转动连接;
所述转轴(31)和所述支撑基座(30)的接触面为阻尼接触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1)与所述支撑架(10)的接触面上设有弹性限位结构,所述支撑架(10)的转轴孔(301)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弹性限位结构匹配的限位孔;
所述支撑架(10)相对于所述支撑基座(30)转动至预设角度后,所述弹性限位结构与所述限位孔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结构包括固定连接的弹性件(321)和导向限位件(322);
所述导向限位件(322)远离所述弹性件(321)的一端设有导向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与所述容置槽(302)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显示装置(40)与所述支撑架(10)间的距离为380mm~48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与所述支撑基座(30)间的预设角度为90度。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
CN202123393709.7U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7099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93709.7U CN217099768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93709.7U CN217099768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99768U true CN217099768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92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93709.7U Active CN217099768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997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83783B2 (en) Vehicle interior layout
CN109545063B (zh) 一种汽车人机工程的验证装置
CN108025680B (zh) 车辆内部部件
US7131695B2 (en) Vehicle seat section adjusting device
CN105599692A (zh) 一种汽车仪表台手机夹持装置
CN217099768U (zh) 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JPH11338375A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支持装置
US10759307B2 (en) Seat cushion length adjuster
JP2019203528A (ja) 案内駆動装置および案内駆動装置を使用した表示装置
CN104015666B (zh) 一种搁物架装置及其车辆
WO2020016630A1 (en) User interface device for steering a self-driving autonomous vehicle
CN211166693U (zh) 一种车载悬浮式屏幕系统
JP2009018638A (ja) 車載用機器取付装置
CN219706854U (zh) 一种车载旋转支架
CN216467479U (zh) 用于汽车驾驶舱具有扶手装置的中柱
CN218777473U (zh) 一种适应多方位、多角度显示的车载显示装置
CN220007259U (zh) 用于汽车按钮加工的表面抛光设备
CN217623388U (zh) 一种车载屏幕移动支撑装置和汽车
CN208344012U (zh) 一种轿车用中央扶手装置
CN220662341U (zh) 一种扶手总成、汽车副仪表板系统和汽车
KR20090011221A (ko) 모니터 각도 조절장치
CN217396396U (zh) 一种车载显示装置
KR102378328B1 (ko) 차량용 전자기기 거치대
CN219214890U (zh) 一种可调式车载导航仪
CN214607337U (zh) 一种可调整的汽车中控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2

Address after: 315336 zone B, building I, No. 7, Zhongchuang Second Road, Hangzhou Bay New Area,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Zhim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336 818 Binhai two road, Hangzhou Bay New District, Ningbo,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Smart motor Automobil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