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48796U - 发动机盖板总成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盖板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48796U
CN217048796U CN202220088810.7U CN202220088810U CN217048796U CN 217048796 U CN217048796 U CN 217048796U CN 202220088810 U CN202220088810 U CN 202220088810U CN 217048796 U CN217048796 U CN 2170487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frame
reinforcing
engine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888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道童
夏建新
罗棕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dern Aut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dern Aut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dern Auto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dern Aut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888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487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487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487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盖板总成,包括内板、罩设并固定连接于内板外的外板。内板包括框架和固定连接于框架内部的多个加强构件,多个加强构件相互交错设置,以使得框架内部形成为网格结构。多个加强构件中各加强构件的面向外板的表面形成有沿对应的加强构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凸台结构,加强构件通过凸台结构与外板的内壁面连接,以支撑外板。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可减少内板的用料,进而能够实现发动机盖轻量化的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盖板总成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在实现发动机盖板轻量化更好的同时保证发动机盖满足碰撞安全要求。

Description

发动机盖板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盖板总成。
背景技术
发动机盖是保护汽车发动机舱的重要部件,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设计发动机盖时,需要满足弯扭模态、弯扭刚度、锁扣过关,撑杆滥用、外板抗凹、开关耐久等结构性能。尤其是人们对汽车的轻量化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发动机盖轻量化设计也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发动机盖轻量化通常的做法是减轻用料,这种会导致其碰撞安全性能较差。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盖在满足轻量化设计需求时存在碰撞安全性能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盖在满足轻量化设计需求时存在碰撞安全性能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盖板总成,包括内板、罩设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内板外的外板;
所述内板包括框架和固定连接于所述框架内部的多个加强构件,所述多个加强构件相互交错设置,以使得所述框架内部形成为网格结构;并且,
所述多个加强构件中各加强构件的面向所述外板的表面形成有沿对应的所述加强构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凸台结构,所述加强构件通过所述凸台结构与所述外板的内壁面连接,以支撑所述外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盖板总成,由于内板的框架内部通过设置多个加强构件使得框架内部形成为网格结构,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可减少内板的用料,进而能够实现发动机盖轻量化的要求。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盖板总成,在各加强构件的面向外板的表面形成有沿对应的加强构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凸台结构,通过设置凸台结构能够提高加强构件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内板的结构强度以实现保证发动机盖的碰撞安全要求。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盖板总成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在实现发动机盖板轻量化更好的同时保证发动机盖满足碰撞安全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发动机盖板总成,所述框架上形成有折弯诱导部,所述折弯诱导部用于诱导所述框架受到在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上的外部作用力时,沿该长度方向折弯变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框架上形成能够沿框架的长度方向变形的折弯诱导部,可使得发动机盖板的前端受到冲击时,框架能够沿其长度方向发生变形以实现碰撞能量的回收。因此,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可以使得发动机盖板的碰撞安全性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发动机盖板总成,所述框架包括依次首尾相接前侧壁、左侧壁、后侧壁和右侧壁;其中,
所述前侧壁和所述后侧壁相对设置、并沿所述框架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相对设置、并沿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
所述折弯诱导部设置为沿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结构,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上均形成有所述凹槽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折弯诱导部设置为沿框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结构,一方面能够避免折弯诱导部的设置对框架自身结构造成影响;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框架在受到冲击时的溃缩性能。
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这种结构的设置能够实现在避免框架自身结构受到影响的前提下实现框架在受到冲击时的溃缩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发动机盖板总成,所述多个加强构件包括横向加强筋和至少3条纵向加强筋;其中,
所述横向加强筋沿所述框架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横向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一体成型;
所述至少3条纵向加强筋在所述框架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分布、并沿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至少3条纵向加强筋中各纵向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侧壁和所述后侧壁一体成型;并且所述横向加强筋与各所述纵向加强筋的交接处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加强构件包括横向加强筋和至少3条纵向加强筋,通过这种结构使得加强构件与框架的应力传递路径更加贴合,进而提高发动机盖板的碰撞安全性。
另外,横向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左侧壁和右侧壁一体成型,纵向加强筋中各纵向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前侧壁和后侧壁一体成型;并且横向加强筋与各纵向加强筋的交接处一体成型,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可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盖板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发动机盖板总成,所述前侧壁、所述左侧壁、所述后侧壁、所述右侧壁、所述横向加强筋和所述至少3条纵向加强筋上均形成有多个第一减重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前侧壁、左侧壁、后侧壁、右侧壁、横向加强筋和至少3条纵向加强筋上设置第一减重孔,能够在避免影响内板结构形态的前提下提高发动机盖板的轻量化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发动机盖板总成,所述发动机盖板总成还包括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包括锁钩和锁钩加强板;其中,
所述锁钩加强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前侧壁上,所述锁钩固定连接于所述锁钩加强板上以用于将所述内板锁紧于发动机舱,且所述锁钩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一翻边。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锁钩加强板,可实现在无需重新开发内板的基础上提高锁钩的连接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发动机盖板总成,所述发动机盖板总成还包括至少两个锁钩加强支架,所述至少两个锁钩加强支架设置于所述锁钩的两侧,且所述至少两个锁钩加强支架中各锁钩加强支架的一侧部与所述前侧壁焊接,另一侧部与所述外板的内壁胶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发动机盖板总成,所述锁钩加强支架包括底板和形成于所述底板上并朝所述底板的一侧折弯的连接筋;其中,
所述锁钩加强支架通过所述连接筋与所述前侧壁焊接,所述锁钩加强支架通过底板与所述外板的内壁胶接;并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减重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锁钩加强支架,且锁钩加强支架通过连接筋与前侧壁焊接,锁钩加强支架通过底板与外板的内壁胶接,能够在避免影响内板与外板的结构形态的基础上提高锁钩与内板和外板的连接强度。
另外,通过在底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减重孔,可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盖板的轻量化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发动机盖板总成,所述发动机盖板总成还包括两个铰链加强支架,两个所述铰链加强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靠近所述内板的后端的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铰链加强支架,能够进一步加强发动机盖板铰链与发动机盖板的连接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发动机盖板总成,所述铰链加强支架的四周形成有朝所述铰链加强支架的一侧翻起的第二翻边,所述铰链加强支架的另一侧面与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焊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铰链加强支架的四周形成有朝铰链加强支架的一侧翻起的第二翻边,并将铰链加强支架的另一侧面与左侧壁和右侧壁焊接,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不仅能提高铰链加强支架自身的结构强度,还能提高铰链加强支架与发动机盖板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盖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盖板总成中的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盖板总成中的锁钩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盖板总成中的锁钩加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盖板总成中的铰链加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内板;
110、框架;L、长度方向;H、宽度方向;
111、前侧壁;112、左侧壁;113、后侧壁;114、右侧壁;115、第一减重孔;
120、折弯诱导部;
130、横向加强筋;
140、纵向加强筋;134、凸台结构;
200、外板;
300、锁钩加强板;
310、第一翻边;
400、锁钩加强支架;
410、底板;420、连接筋;411、第二减重孔;
500、铰链加强支架;
510、第二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发动机盖板总成,如图1-图2所示,包括内板100、罩设并固定连接于内板100外的外板200。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内板100包括框架110和固定连接于框架110内部的多个加强构件,多个加强构件相互交错设置,以使得框架110内部形成为网格结构。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加强构件中各加强构件的面向外板200的表面形成有沿对应的加强构件的长度方向L间隔设置的多个凸台结构134,加强构件通过凸台结构134与外板200的内壁面连接,以支撑外板200。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构件可以是设置4个、5个、6个等更多数量,其具体可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求设定,本实施方式对此不做设定。
加强构件可以是局部形成凸台结构134,例如,靠近中间的位置和两端形成凸台结构134,此时凸台结构134的数量可以是3个、4个等;也可以是全部形成凸台结构134,其具体可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求设定,本实施方式不做唯一限定。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优选地采用局部形成凸台结构134。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凸台结构134与外板200的内壁面可以是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也可以是采用胶接的方式连接,还可以是采用其他方式连接。其具体可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求设定,本实施方式不做唯一限定。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这种发动机盖板总成由于内板100的框架110内部通过设置多个加强构件使得框架110内部形成为网格结构,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可减少内板100的用料,进而能够实现发动机盖轻量化的要求。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这种发动机盖板总成在各加强构件的面向外板200的表面形成有沿对应的加强构件的长度方向L间隔设置的多个凸台结构134,通过设置凸台结构134能够提高加强构件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内板100的结构强度以实现保证发动机盖的碰撞安全要求。
因此,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动机盖板总成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在实现发动机盖板轻量化更好的同时保证发动机盖满足碰撞安全要求。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发动机盖板总成,如图2所示,框架110上形成有折弯诱导部120,折弯诱导部120用于诱导框架110受到在框架110的长度方向L上的外部作用力时,沿该长度方向L折弯变形。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这种发动机盖板总成通过在框架110上形成能够沿框架110的长度方向L变形的折弯诱导部120,可使得发动机盖板的前端受到冲击时,框架110能够沿其长度方向L发生变形以实现碰撞能量的回收。因此,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可以使得发动机盖板的碰撞安全性更好。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发动机盖板总成,如图2所示,框架110包括依次首尾相接前侧壁111、左侧壁112、后侧壁113和右侧壁114。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前侧壁111和后侧壁113相对设置、并沿框架110的宽度方向H延伸,左侧壁112和右侧壁114相对设置、并沿框架110的长度方向L延伸。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折弯诱导部120设置为沿框架110的长度方向L延伸的凹槽结构,左侧壁112和右侧壁114上均形成有凹槽结构。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折弯诱导部120还设置为沿框架110的长度方向L延伸的贯通孔,左侧壁112和右侧壁114上均形成有贯通孔。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折弯诱导部120设置为沿框架110的长度方向L延伸的凹槽结构,一方面能够避免折弯诱导部120的设置对框架110自身结构造成影响;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框架110在受到冲击时的溃缩性能。
因此,通过本实施方式这种结构的设置能够实现在避免框架110自身结构受到影响的前提下实现框架110在受到冲击时的溃缩性能。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发动机盖板总成,如图2所示,多个加强构件包括横向加强筋130和至少3条纵向加强筋140。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横向加强筋130沿框架110的宽度方向H延伸,且横向加强筋130的两端分别与左侧壁112和右侧壁114一体成型。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3条纵向加强筋140在框架110的宽度方向H上间隔分布、并沿框架110的长度方向L延伸,且至少3条纵向加强筋140中各纵向加强筋140的两端分别与前侧壁111和后侧壁113一体成型;并且横向加强筋130与各纵向加强筋140的交接处一体成型。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加强构件包括横向加强筋130和至少3条纵向加强筋140,通过这种结构使得加强构件与框架110的应力传递路径更加贴合,进而提高发动机盖板的碰撞安全性。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横向加强筋130的两端分别与左侧壁112和右侧壁114一体成型,纵向加强筋140中各纵向加强筋140的两端分别与前侧壁111和后侧壁113一体成型;并且横向加强筋130与各纵向加强筋140的交接处一体成型,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可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盖板的结构强度。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加强构件可以是包括1个横向加强筋130和3条纵向加强筋140,也可以是包括2个横向加强筋130和4条纵向加强筋140,还可以是设置为其他数量,其具体应根据内板100的结构设定,本实施方式不做唯一限定。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纵向加强筋140上也设置折弯诱导部120,框架110的上也设置凸台结构134。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发动机盖板总成,如图2所示,前侧壁111、左侧壁112、后侧壁113、右侧壁114、横向加强筋130和至少3条纵向加强筋140上均形成有多个第一减重孔115。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前侧壁111、左侧壁112、后侧壁113、右侧壁114、横向加强筋130和至少3条纵向加强筋140上设置第一减重孔115,能够在避免影响内板100结构形态的前提下提高发动机盖板的轻量化性能。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横向加强筋130和纵向加强筋140上可以是设置3个第一减重孔115,也可以是设置4个第一减重孔115,还可以是设置更多数量的减重孔,其具体可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求设定。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发动机盖板总成,如图2-图3所示,发动机盖板总成还包括锁止组件,锁止组件包括锁钩和锁钩加强板300。锁钩加强板300固定连接于前侧壁111上,锁钩固定连接于锁钩加强板300上,以用于将所述内板100锁紧于发动机舱,且锁钩加强板300上设置有第一翻边310。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锁钩加强板300,可实现在无需重新开发内板100的基础上提高锁钩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发动机盖板总成,如图2和图4所示,发动机盖板总成还包括至少两个锁钩加强支架400,至少两个锁钩加强支架400设置于锁钩的两侧,且至少两个锁钩加强支架400中各锁钩加强支架400的一侧部与前侧壁111焊接,另一侧部与外板200的内壁胶接。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发动机盖板总成,如图2和图4所示,锁钩加强支架400包括底板410和形成于底板410上并朝底板410的一侧折弯的连接筋420。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锁钩加强支架400通过连接筋420与前侧壁111焊接,锁钩加强支架400通过底板410与外板200的内壁胶接。底板41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减重孔411。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底板410上可以是设置3个第二减重孔411,也可以是设置4个第二减重孔411,还可以是设置更多数量的第二减重孔411,其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本实施方式优选地设置3个第二减重孔411。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锁钩加强支架400,且锁钩加强支架400通过连接筋420与前侧壁111焊接,锁钩加强支架400通过底板410与外板200的内壁胶接,能够在避免影响内板100与外板200的结构形态的基础上提高锁钩与内板100和外板200的连接强度。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底板41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减重孔411,可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盖板的轻量化性能。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锁钩加强支架400通过底板410与外板200的内壁可以是通过膨胀胶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发动机盖板总成,如图2和图5所示,发动机盖板总成还包括两个铰链加强支架500,两个铰链加强支架500固定连接于左侧壁112和右侧壁114靠近内板100的后端的位置。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铰链加强支架500,能够进一步加强发动机盖板铰链与发动机盖板的连接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发动机盖板总成,如图2和图5所示,铰链加强支架500的四周形成有朝铰链加强支架500的一侧翻起的第二翻边510,铰链加强支架500的另一侧面与左侧壁112和右侧壁114焊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铰链加强支架500的四周形成有朝铰链加强支架500的一侧翻起的第二翻边510,并将铰链加强支架500的另一侧面与左侧壁112和右侧壁114焊接,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不仅能提高铰链加强支架500自身的结构强度,还能提高铰链加强支架500与发动机盖板的连接强度。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盖板总成,包括内板、罩设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内板外的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板包括框架和固定连接于所述框架内部的多个加强构件,所述多个加强构件相互交错设置,以使得所述框架内部形成为网格结构;并且,
所述多个加强构件中各加强构件的面向所述外板的表面形成有沿对应的所述加强构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凸台结构,所述加强构件通过所述凸台结构与所述外板的内壁面连接,以支撑所述外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形成有折弯诱导部,所述折弯诱导部用于诱导所述框架受到在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上的外部作用力时,沿该长度方向折弯变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依次首尾相接前侧壁、左侧壁、后侧壁和右侧壁;其中,
所述前侧壁和所述后侧壁相对设置、并沿所述框架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相对设置、并沿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
所述折弯诱导部设置为沿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结构,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上均形成有所述凹槽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加强构件包括横向加强筋和至少3条纵向加强筋;其中,
所述横向加强筋沿所述框架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横向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一体成型;
所述至少3条纵向加强筋在所述框架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分布、并沿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至少3条纵向加强筋中各纵向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侧壁和所述后侧壁一体成型;并且所述横向加强筋与各所述纵向加强筋的交接处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壁、所述左侧壁、所述后侧壁、所述右侧壁、所述横向加强筋和所述至少3条纵向加强筋上均形成有多个第一减重孔。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盖板总成还包括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包括锁钩和锁钩加强板;其中,
所述锁钩加强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前侧壁上,所述锁钩固定连接于所述锁钩加强板上,以用于将所述内板锁紧于发动机舱,且所述锁钩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一翻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盖板总成还包括至少两个锁钩加强支架,所述至少两个锁钩加强支架设置于所述锁钩的两侧,且所述至少两个锁钩加强支架中各锁钩加强支架的一侧部与所述前侧壁焊接,另一侧部与所述外板的内壁胶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加强支架包括底板和形成于所述底板上并朝所述底板的一侧折弯的连接筋;其中,
所述锁钩加强支架通过所述连接筋与所述前侧壁焊接,所述锁钩加强支架通过所述底板与所述外板的内壁胶接;并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减重孔。
9.如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盖板总成还包括两个铰链加强支架,两个所述铰链加强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靠近所述内板的后端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加强支架的四周形成有朝所述铰链加强支架的一侧翻起的第二翻边,所述铰链加强支架的另一侧面与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焊接。
CN202220088810.7U 2022-01-13 2022-01-13 发动机盖板总成 Active CN2170487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8810.7U CN217048796U (zh) 2022-01-13 2022-01-13 发动机盖板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8810.7U CN217048796U (zh) 2022-01-13 2022-01-13 发动机盖板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48796U true CN217048796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81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88810.7U Active CN217048796U (zh) 2022-01-13 2022-01-13 发动机盖板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487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6934A (zh) * 2022-09-29 2022-12-16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前罩总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6934A (zh) * 2022-09-29 2022-12-16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前罩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423066B2 (ja)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KR100969003B1 (ko) 차량의 루프 사이드부 구조
EP0204131B1 (en) Front body structure for motor vehicle
JP5201442B2 (ja) 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JP4900147B2 (ja) 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US7300097B2 (en) Door for vehicle
CN106428247B (zh) 物流车车厢及其后门板总成装配结构
JP6032550B2 (ja) 車両のフロントピラー上部構造
CN217048796U (zh) 发动机盖板总成
CN209366281U (zh) 车身立柱加强结构和汽车
JPH11165660A (ja) 建設機械の運転室
CN106394706B (zh) 物流车及其车厢
JP5170188B2 (ja) スライドドア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CN208007098U (zh) 一种门槛加强装置及汽车
JP3852733B2 (ja) 車体の補強構造
JP5815366B2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JP5067087B2 (ja) 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CN210882332U (zh) 汽车后地板与侧围总成
JP2011148464A (ja) 車両のバックドア構造
JP2009067228A (ja) 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JP4853164B2 (ja) 車体パネル接合部構造
CN219277646U (zh) A柱与门槛梁的连接结构及车辆
KR101163930B1 (ko) 차량의 루프 구조
JP2004010013A (ja) 車両用ドア
CN218907385U (zh) 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