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32309U - 卡套安装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卡套安装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32309U
CN217032309U CN202220897270.7U CN202220897270U CN217032309U CN 217032309 U CN217032309 U CN 217032309U CN 202220897270 U CN202220897270 U CN 202220897270U CN 217032309 U CN217032309 U CN 217032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cylinder
gap
detection
steel pipe
clamp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9727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瑞生
马壮壮
安美刚
李相仟
王照
付阳阳
苏健
孙百永
刘桂杨
廉小增
王李敏
杨红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Ta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Ta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9727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32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32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323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套安装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筒,检测筒上设有中心孔,检测筒的上部设有锥形孔、下部设有台阶,检测筒的侧壁上还设有观察孔;钢管的下缘与台阶的上端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卡套的下缘与检测筒的上缘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比较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差值以判断卡套的安装是否合格。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套安装检测装置,检测筒上部的锥形孔能够与卡套的外周壁抵接接触,使卡套及钢管的整体与检测筒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稳定,钢管的下缘与台阶的上端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卡套的下缘与检测筒的上缘之间形成第二间隙,观察并比较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大小,以判断卡套与钢管的安装质量是否合格,提高了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卡套安装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卡套安装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卡套安装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动车组制动管路的连接一般采用卡套连接。卡套连接过程中,主要依靠前端的密封锥度与螺母的锥度配合密贴,达到密封的效果。而实际操作时,卡套在压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压装歪斜、刃口嵌韧性不好的情况,所以在卡套压装完成后需要检查刃口前的尺寸是否合格,合格后才能进行管路连接。
目前,在卡套预装完成后,主要是使用游标卡尺进行尺寸的检测,测量过程中,游标卡尺的一个外径卡爪卡在管端,另一个外径卡爪通过眼睛观察与卡套的刃口前端对齐,然后读取刃口前端的尺寸,上述操作方法只能测量大致的尺寸,无法精确测量,同时测量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套安装检测装置,能够方便低进行卡套安装尺寸的检测,提高了卡套安装质量的检测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卡套安装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容纳钢管的检测筒,检测筒上设有上下贯通的中心孔,检测筒的上部设有与卡套的外周壁抵接以限位钢管上下位置的锥形孔,检测筒的下部设有向检测筒的内部凸起的台阶,检测筒的侧壁上还设有内外贯通以观测钢管与台阶相对位置的观察孔;
其中,在锥形孔的内壁与卡套的外壁抵接接触时,钢管的下缘与台阶的上端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卡套的下缘与检测筒的上缘之间形成第二间隙,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的差值用于判断卡套与钢管的安装质量是否合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筒的底部设有主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基座,基座的周壁向外凸出于检测筒的周壁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基座的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连通孔。
一些实施例中,连通孔的内周壁与台阶的内周壁齐平。
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筒的高度大于基座的高度。
一些实施例中,基座与检测筒为一体成型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观察孔在检测筒的周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观察孔分别沿检测筒的轴向延伸至与基座相接。
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筒具有用于形成观察孔的成型平面,成型平面沿检测筒的切向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锥形孔的高度大于中心孔的高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中心孔的内壁与钢管之间具有间隙。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卡套安装检测装置,利用检测筒的中心孔容纳钢管,检测筒上部的锥形孔能够与卡套的外周壁抵接接触,使卡套及钢管的整体与检测筒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稳定,此时在钢管的下缘与台阶的上端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在卡套的下缘与检测筒的上缘之间形成第二间隙,观察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并比较二者的大小,以方便地判断卡套与钢管的安装质量是否合格,提高了卡套安装质量的检测效率,该方式省去了使用卡尺进行测量的繁琐,避免了操作者多次读数的不便,同时还避免了因精度不足造成的误差,便于直观的判断卡套的压装效果,保证产品的安装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套安装检测装置使用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套安装检测装置使用状态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套安装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3中卡套安装检测装置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检测筒;11、中心孔;12、锥形孔;13、台阶;14、观察孔;15、成型平面;2、基座;21、连通孔;61、钢管;62、卡套;a、第一间隙;b、第二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若干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套安装检测装置进行说明。卡套安装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容纳钢管61的检测筒1,检测筒1上设有上下贯通的中心孔11,检测筒1的上部设有与卡套62的外周壁抵接以限位钢管61上下位置的锥形孔12,检测筒1的下部设有向检测筒1的内部凸起的台阶13,检测筒1的侧壁上还设有内外贯通以观测钢管61与台阶13相对位置的观察孔14;
其中,在锥形孔12的内壁与卡套62的外壁抵接接触时,钢管61的下缘与台阶13的上端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a、卡套62的下缘与检测筒1的上缘之间形成第二间隙b,第一间隙a与第二间隙b的差值用于判断卡套62与钢管61的安装质量是否合格。
具体的,当第一间隙a小于第二间隙b时,卡套62与钢管61的安装质量合格;当第一间隙a大于的第二间隙b时,卡套62与钢管61的安装质量不合格。
本实施例提供的卡套安装检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卡套安装检测装置,利用检测筒1的中心孔11容纳钢管61,检测筒1上部的锥形孔12能够与卡套62的外周壁抵接接触,使卡套62及钢管61的整体与检测筒1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稳定,此时在钢管61的下缘与台阶13的上端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a、在卡套62的下缘(也就是卡套62的刃口前端)与检测筒1的上缘之间形成第二间隙b,观察第一间隙a和第二间隙b并比较二者的大小,以方便地判断卡套62与钢管61的安装质量是否合格,提高了卡套62安装质量的检测效率,该方式省去了使用卡尺进行测量的繁琐,避免了操作者多次读数的不便,同时还避免了因精度不足造成的误差,便于直观的判断卡套62的压装效果,保证产品的安装质量。
本实施例中,锥形孔12的高度大于中心孔11的高度。锥形孔12用于和卡套62的锥形外周壁抵接接触以实现对钢管61和卡套62的承托,锥形孔12需要具有一定的高度,以便与卡套62之间形成充分的抵接作用,满足对卡套62的承托需求,并在钢管61与台阶13的上端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a,便于后续检测过程中的比较。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检测筒1采用如图3和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3和图4,检测筒1的底部设有主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基座2,基座2的周壁向外凸出于检测筒1的周壁设置。
在利用检测筒1对卡套62以及钢管61的安装质量进行检测的基础上,还在检测筒1的底部设置了基座2。具体的,在将安装有卡套62的钢管61放置在检测筒1上时,钢管61和卡套62的上缘高于检测筒1的上缘,高出的尺寸值越大,则检测筒1的稳定性越差,容易发生倾覆的现象。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在检测筒1的底部设置了基座2。检测筒1和基座2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基座2的外径大于检测筒1的外径,增大了与底部承托平台之间的接触面积,实现基座2对检测筒1的有效支撑,保证了卡套62安装检测过程中检测筒1的位置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基座2可以采用如图3和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3和图4,基座2的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连通孔21。实际制作过程中,基座2的中心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连通孔21,在保证基座2对检测筒1稳定承托的基础上,连通孔21的设置可有效地减少材料的耗用,同时,还可以起到减重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基座2可以采用如图3和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3和图4,连通孔21的内周壁与台阶13的内周壁齐平。为了使基座2和检测筒1之间能够圆滑过渡,连通孔21的内周壁与台阶13的内周壁设置为齐平的形式,使基座2和检测筒1之间的衔接更为可靠,保证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检测筒1和基座2可以采用如图3和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3和图4,检测筒1的高度大于基座2的高度。基座2主要为检测筒1提供稳定的承托作用,因此基座2的高度可适当减小。在利用基座2较大外径承托检测筒1的基础上,基座2的高度可采用10-20毫米之间的较小的厚度,有利于增强基座2的结构支撑稳定性,保证对钢管61以及卡套62的可靠承托,满足后续的检测需求,提高了检测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检测筒1和基座2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二者可以采用铸造、锻造等制造形式成型,实现二者的整体成型,避免二者连接位置出现受力薄弱的问题。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观察孔14采用如图3和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3和图4,观察孔14在检测筒1的周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观察孔14分别沿检测筒1的轴向延伸至与基座2相接。为了方便地进行第一间隙a和第二间隙b的观测,在检测筒1的周壁上设置了两个观察孔14。两个观察孔14对称设置在检测筒1的两侧,通过两个观察孔14可方便的观测钢管61下缘的位置,进而判断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代销,达到检测安装质量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检测筒1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检测筒1具有用于形成观察孔14的成型平面15,成型平面15沿检测筒1的切向设置。
在设置观察孔14时,一方面要考虑观测的便利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加工的便捷性。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检测筒1上通过直接成型或去除材料的方式形成成型平面15,通过成型平面15形成观察孔14,该设置方式增大了观察孔14的观察范围,便于对第一间隙a和第二间隙b的大小进行方便的比较。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检测筒1采用如图1和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1和图2,检测筒1的内壁与钢管61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可使钢管61顺利的进入检测筒1内,避免钢管61的外壁与中心孔11的内壁之间发生接触造成卡阻。
卡套安装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
1、将钢管61连同压装好卡套62放置在测量筒内,并使卡套62的外周壁抵接在检测筒1的锥形孔12内;
2、观察第一间隙a和第二间隙b,如果a<b,则卡套62压装合格;如果a>b,则卡套62压装不合格。
利用上述装置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不需要读数,降低了检测者劳动强度;使用过程中只需要比较两段距离的长短,使检测具有更好的直观性,提高了检测的精准度,同时也提高了检测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卡套安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钢管的检测筒,所述检测筒上设有上下贯通的中心孔,所述检测筒的上部设有与卡套的外周壁抵接以限位钢管上下位置的锥形孔,所述检测筒的下部设有向所述检测筒的内部凸起的台阶,所述检测筒的侧壁上还设有内外贯通以观测所述钢管与所述台阶相对位置的观察孔;
其中,在所述锥形孔的内壁与所述卡套的外壁抵接接触时,所述钢管的下缘与所述台阶的上端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卡套的下缘与所述检测筒的上缘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第二间隙的差值用于判断所述卡套与所述钢管的安装质量是否合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套安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筒的底部设有主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基座,所述基座的周壁向外凸出于所述检测筒的周壁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套安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连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套安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的内周壁与所述台阶的内周壁齐平。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套安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筒的高度大于所述基座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套安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与所述检测筒为一体成型构件。
7.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卡套安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孔在所述检测筒的周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观察孔分别沿所述检测筒的轴向延伸至与所述基座相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套安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筒具有用于形成所述观察孔的成型平面,所述成型平面沿所述检测筒的切向设置。
9.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卡套安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孔的高度大于所述中心孔的高度。
10.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卡套安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的内壁与所述钢管之间具有间隙。
CN202220897270.7U 2022-04-18 2022-04-18 卡套安装检测装置 Active CN217032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97270.7U CN217032309U (zh) 2022-04-18 2022-04-18 卡套安装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97270.7U CN217032309U (zh) 2022-04-18 2022-04-18 卡套安装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32309U true CN217032309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18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97270.7U Active CN217032309U (zh) 2022-04-18 2022-04-18 卡套安装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323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032309U (zh) 卡套安装检测装置
CN201016717Y (zh) 一种工件外圆精密检测器
CN212179770U (zh) 锥面深度量规
CN210441792U (zh) 通止检测装置
CN210268501U (zh) 一种气缸盖导管内外圆同轴度检具
CN211120939U (zh) 一种孔类尺寸及形位综合检具
CN208187312U (zh) 一种轮箍内径测量装置
CN219454944U (zh) 测量产品偏心的治具
CN208780107U (zh) 一种车桥桥壳检具
CN213657745U (zh) 一种套筒连接件的检测装置
CN217275961U (zh) 一种管件插口圆整度检测工装
CN216205936U (zh) 圆度测量辅助夹具
CN217818419U (zh) 一种检验圆锥接头锥度的专用片型卡规
CN215413561U (zh) 一种快速检测铅酸蓄电池锥形端子的检具
CN218765011U (zh) 一种快速判定工件状态的检具
CN216977739U (zh) 花键叉销子孔距离的专用检具
CN214842926U (zh) 一种钢管尺寸检测装置
CN218443583U (zh) 一种零件轮辐孔径专用检具
CN205102817U (zh) 轮廓仪的传感器和驱动箱的连接装置
CN211977825U (zh) 一种测量零件内部孔中心位置的装置
CN219347560U (zh) 一种销孔位置度检具
CN218864967U (zh) 一种划痕深度测量装置
CN209910563U (zh) 注水孔检测工装
CN116878444A (zh) 零件锥面理论圆环线至其轴向端面间距的检测方法及工装
CN213081190U (zh) 一种用于膨胀气缸精密测量的定位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