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79770U - 锥面深度量规 - Google Patents

锥面深度量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79770U
CN212179770U CN202020207248.6U CN202020207248U CN212179770U CN 212179770 U CN212179770 U CN 212179770U CN 202020207248 U CN202020207248 U CN 202020207248U CN 212179770 U CN212179770 U CN 212179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nce
hole
conical
theoretical circle
measur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072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齐
邢立军
何哲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Xingtu Aerospace And Spacecraf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vic Power Zhuzhou Aviation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ic Power Zhuzhou Aviation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vic Power Zhuzhou Aviation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0724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79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79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79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gth-Measur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锥面深度量规,用于检测锥面孔上理论圆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标准的锥面孔上理论圆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为标准距离,锥面深度量规包括用于贴合于零件端面上的本体以及装配于本体上的量杆,量杆包括用于伸入锥面孔中并抵靠于理论圆上的头部以及沿锥面孔的深度方向与本体滑动连接的杆部,量杆的杆部设有与量杆的头部相平行的第一基准面,本体第一端的端面用于贴合于零件端面上,本体上设有与本体的第一端的端面相平行的第二基准面,从而根据第一基准面与第二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差获得待测锥面孔上理论圆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标准距离之间的距离差,以判断待测锥面孔上理论圆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Description

锥面深度量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量规,特别地,涉及一种锥面深度量规。
背景技术
在零件端面上加工完锥面孔后需要检测锥面上理论圆的深度,即零件端面与锥面上理论圆之间的距离,从而判断锥面孔的加工是否符合要求,现有技术中,通过三坐标计量法进行测量,通过三坐标测量机的测头采集锥面上理论圆处的坐标,但由于测头与锥面上理论圆的接触点未在测头中心,需要转换测量,测量时间长,且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零件批量加工后计量工作量太大,并且由于测量时需要多次装拆零件,十分不方便,影响生产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锥面深度量规,其目的为解决现有的零件锥面孔检测过程中,在检测锥面孔上理论圆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时,检测效率低而影响零件生产进度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锥面深度量规,用于检测开设于零件端面上的锥面孔上理论圆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标准的锥面孔上理论圆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为标准距离,锥面深度量规包括用于贴合于零件端面上的本体以及装配于本体上的量杆,量杆包括用于伸入锥面孔中并抵靠于理论圆上的头部以及沿锥面孔的深度方向与本体滑动连接的杆部,量杆的杆部设有与量杆的头部相平行的第一基准面,本体第一端的端面用于贴合于零件端面上,本体上设有与本体的第一端的端面相平行的第二基准面,从而根据第一基准面与第二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差获得待测锥面孔上理论圆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标准距离之间的距离差,以判断待测锥面孔上理论圆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进一步地,量杆的头部的端面与周壁面之间为圆角过渡形成的圆弧,圆弧的中点形成的外圆的径向尺寸与理论圆的径向尺寸相等,从而使圆弧的中点抵靠于锥面孔的理论圆上。
进一步地,量杆的头部的周壁面的外径尺寸d为:d=2(R-Rcosθ)+D,其中,D为理论圆的径向尺寸,R为圆弧的半径,θ为锥面孔锥面角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第二基准面为台阶面结构,台阶面结构包括靠近零件端面的内台阶面和远离零件端面的外台阶面,零件的锥面孔内的理论圆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标准距离的偏差具有允许偏差范围,第一基准面与理论圆之间的距离减去内台阶面与理论圆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理论圆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允许正偏差,第一基准面与理论圆之间的距离减去外台阶面与理论圆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理论圆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允许负偏差。
进一步地,外台阶面和内台阶面分别位于第一基准面的两侧。
进一步地,台阶面结构包括与零件端面距离不同的多个台阶面。
进一步地,本体上设有沿锥面孔的深度方向开设的用于穿设杆部并与量杆的杆部滑动配合的滑孔。
进一步地,量杆上沿滑动方向设有滑槽,通过限位销沿滑孔的径向穿过本体并插入滑槽中,从而将量杆装配于本体上并限制量杆的滑动范围。
进一步地,第一基准面为量杆的杆部的端面,本体第二端的端面为第二基准面。
进一步地,本体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与量杆的头部相配合的装配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锥面深度量规,量杆的杆部沿锥面孔的深度方向与本体滑动连接,测量时,将本体第一端的端面贴合于零件端面上,通过量杆的杆部朝锥面孔中滑动,从而使量杆的头部伸入锥面孔中并抵靠于理论圆上,通过设置于量杆上与量杆的头部相平行的第一基准面以及设置于本体上的与本体第一端的端面相平行的第二基准面,标准的锥面孔上理论圆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为标准距离,第二基准面与标准的锥面孔上理论圆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基准面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加上标准距离,而第一基准面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随待测锥面孔上理论圆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变化而变化,因此第一基准面与第二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差等于待测锥面孔上理论圆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标准距离之间的距离差,从而根据第一基准面与第二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差便可判断待测锥面孔上理论圆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而无需直接测量锥面孔上理论圆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操作简单,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且在零件批量加工过程中便可对已加工完锥面孔的零件进行检测,而无需在零件批量加工完成后再去批量进行检测,从而有效地加快了零件的生产进度。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锥面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锥面深度量规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锥面孔;2、理论圆;3、本体;31、内台阶面;32、外台阶面;4、量杆;41、头部;411、圆弧;42、杆部;43、第一基准面;44、滑槽;5、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锥面孔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锥面深度量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锥面深度量规,用于检测开设于零件端面上的锥面孔1上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标准的锥面孔1上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为标准距离,锥面深度量规包括用于贴合于零件端面上的本体3以及装配于本体3上的量杆4,量杆4包括用于伸入锥面孔1中并抵靠于理论圆2上的头部41以及沿锥面孔1的深度方向与本体3滑动连接的杆部42,量杆4的杆部42设有与量杆4的头部41相平行的第一基准面43,本体3第一端的端面用于贴合于零件端面上,本体3上设有与本体3的第一端的端面相平行的第二基准面,从而根据第一基准面43与第二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差获得待测锥面孔1上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标准距离之间的距离差,以判断待测锥面孔1上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本实用新型的锥面深度量规,量杆4的杆部42沿锥面孔1的深度方向与本体3滑动连接,测量时,将本体3第一端的端面贴合于零件端面上,通过量杆4的杆部42朝锥面孔1中滑动,从而使量杆4的头部41伸入锥面孔1中并抵靠于理论圆2上,通过设置于量杆4上的与量杆4的头部41相平行的第一基准面43以及设置于本体3上的与本体3的第一端的端面相平行的第二基准面,标准的锥面孔1上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为标准距离,第二基准面与标准的锥面孔1上理论圆2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基准面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加上标准距离,而第一基准面43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随待测锥面孔1上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变化而变化,因此第一基准面43与第二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差等于待测锥面孔1上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标准距离之间的距离差,从而根据第一基准面43与第二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差便可判断待测锥面孔1上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而无需直接测量锥面孔1上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操作简单,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且在零件批量加工过程中便可对已加工完锥面孔1的零件进行检测,而无需在零件批量加工完成后再去批量进行检测,从而有效地加快了零件的生产进度。
量杆4的头部41的端面与周壁面之间为圆角过渡形成的圆弧411,圆弧411的中点形成的外圆的径向尺寸与理论圆2的径向尺寸相等,从而使圆弧411的中点抵靠于锥面孔1的理论圆2上。圆弧411的中点与锥面孔1的理论圆2接触,避免量杆4的头部41对锥面造成磨损,同时也减少量杆4的头部41的磨损,保证测量的准确性。量杆4的头部41的周壁面的外径尺寸d为:d=2(R-Rcosθ)+D,其中,D为理论圆2的径向尺寸,R为圆弧411的半径,θ为锥面孔1锥面角度的一半。在本实施例中,锥面孔1的锥面角度为24°±30′,理论圆2的径向尺寸D为10.56mm,圆弧411半径R为0.5mm,量杆4的头部41的周壁面的外径尺寸d为10.5818±0.002mm。可选地,圆弧411半径R根据不同型号锥面孔1的锥面角度进行调整。
第二基准面为台阶面结构,台阶面结构包括靠近零件端面的内台阶面31和远离零件端面的外台阶面32,零件的锥面孔1内的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标准距离的偏差具有可允许偏差范围,第一基准面43与标准的锥面孔1上理论圆2之间的距离减去内台阶面31与标准的锥面孔1上理论圆2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允许正偏差,第一基准面43与标准的锥面孔1上理论圆2之间的距离减去外台阶面32与标准的锥面孔1上理论圆2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允许负偏差。在本实施例中,标准距离为1.5mm,可允许偏差范围为-0.12mm~+0.12mm。
测量时,通过将量杆4向零件滑动,使量杆4的头部41抵靠于待测锥面孔1的理论圆2上,若第一基准面43位于内台阶面31和外台阶面32之间,则说明待测锥面孔1上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标准距离之间的偏差处于可允许偏差范围内,锥面孔1上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符合要求;若第一基准面43位于内台阶面31靠近零件的一侧,则说明待测锥面孔1上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标准距离之间的偏差大于最大允许正偏差,锥面孔1上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不符合要求;若第一基准面43位于外台阶面32远离零件的一侧,则说明待测锥面孔1上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标准距离之间的偏差小于最大允许负偏差偏差,锥面孔1上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不符合要求。无需测量第一基准面43与内台阶面31和外台阶面32之间的准确距离,直接通过观察第一基准面43、内台阶面31以及外台阶面3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快速检测出待测锥面孔1上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外台阶面32和内台阶面31分别位于第一基准面43的两侧,以便于直接观察第一基准面43、内台阶面31以及外台阶面32三者的相对位置关系。
可选地,量杆4的头部41包括分别用于与不同径向尺寸的理论圆2相配合的第一测头和第二测头,第一测头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二测头的径向尺寸,第一测头布设于第二测头的中心位置处,第二测头与量杆4的杆部42连接。可选地,台阶面结构包括与零件端面距离不同的多个台阶面。对于不同型号的锥面孔1,理论圆2的径向尺寸不同,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标准距离的偏差的可允许偏差范围不同,根据不同的可允许偏差范围选择距离相差不同的两个台阶面作为第二基准面,从而根据第一基准面43与两个台阶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判断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标准距离的偏差是否处于可允许偏差范围内。
本体3上设有沿锥面孔1的深度方向开设的用于穿设杆部42并与量杆4的杆部42滑动配合的滑孔。量杆4上沿滑动方向设有滑槽44,通过限位销5沿滑孔的径向穿过本体3并插入滑槽44中,从而将量杆4装配于本体3上并限制量杆4的滑动范围,防止量杆4从滑孔中滑出,并且通过限位销5限制了量杆4沿轴向转动。
第一基准面43为量杆4的杆部42的端面,本体3第一端的端面用于贴合于零件端面上,本体3第二端的端面为第二基准面。便于操作人员观察第二基准面与第一基准面43之间的位置关系。本体3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与量杆4的头部41相配合的装配槽。在本实施例中,量杆4沿滑孔的轴向滑动,量杆4的头部41上与杆部42连接的内端面与本体3的第一端的端面齐平时,第一基准面43与外台阶面32齐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锥面深度量规,用于检测开设于零件端面上的锥面孔(1)上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标准的锥面孔(1)上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为标准距离,其特征在于,
锥面深度量规包括用于贴合于零件端面上的本体(3)以及装配于所述本体(3)上的量杆(4),所述量杆(4)包括用于伸入锥面孔(1)中并抵靠于理论圆(2)上的头部(41)以及沿锥面孔(1)的深度方向与所述本体(3)滑动连接的杆部(42),
所述量杆(4)的杆部(42)设有与所述量杆(4)的头部(41)相平行的第一基准面(43),所述本体(3)第一端的端面用于贴合于零件端面上,所述本体(3)上设有与所述本体(3)的第一端的端面相平行的第二基准面,从而根据所述第一基准面(43)与所述第二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差获得待测锥面孔(1)上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标准距离之间的距离差,以判断待测锥面孔(1)上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面深度量规,其特征在于,
所述量杆(4)的头部(41)的端面与周壁面之间为圆角过渡形成的圆弧(411),所述圆弧(411)的中点形成的外圆的径向尺寸与理论圆(2)的径向尺寸相等,从而使圆弧(411)的中点抵靠于锥面孔(1)的理论圆(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锥面深度量规,其特征在于,
所述量杆(4)的头部(41)的周壁面的外径尺寸d为:d=2(R-Rcosθ)+D,其中,D为理论圆(2)的径向尺寸,R为圆弧(411)的半径,θ为锥面孔(1)锥面角度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面深度量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准面为台阶面结构,所述台阶面结构包括靠近零件端面的内台阶面(31)和远离零件端面的外台阶面(32),
零件的锥面孔(1)内的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标准距离的偏差具有允许偏差范围,
所述第一基准面(43)与标准的锥面孔(1)内理论圆(2)之间的距离减去所述内台阶面(31)与标准的锥面孔(1)内理论圆(2)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允许正偏差,
所述第一基准面(43)与标准的锥面孔(1)内理论圆(2)之间的距离减去所述外台阶面(32)与标准的锥面孔(1)内理论圆(2)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理论圆(2)与零件端面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允许负偏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锥面深度量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台阶面(32)和所述内台阶面(3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基准面(43)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锥面深度量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阶面结构包括与零件端面距离不同的多个台阶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面深度量规,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3)上设有沿锥面孔(1)的深度方向开设的用于穿设所述杆部(42)并与所述量杆(4)的杆部(42)滑动配合的滑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锥面深度量规,其特征在于,
所述量杆(4)上沿滑动方向设有滑槽(44),通过限位销(5)沿滑孔的径向穿过所述本体(3)并插入所述滑槽(44)中,从而将所述量杆(4)装配于所述本体(3)上并限制所述量杆(4)的滑动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锥面深度量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准面(43)为所述量杆(4)的杆部(42)的端面,所述本体(3)第二端的端面为第二基准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锥面深度量规,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3)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量杆(4)的头部(41)相配合的装配槽。
CN202020207248.6U 2020-02-25 2020-02-25 锥面深度量规 Active CN212179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7248.6U CN212179770U (zh) 2020-02-25 2020-02-25 锥面深度量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7248.6U CN212179770U (zh) 2020-02-25 2020-02-25 锥面深度量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79770U true CN212179770U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73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07248.6U Active CN212179770U (zh) 2020-02-25 2020-02-25 锥面深度量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797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4154A (zh) * 2021-02-09 2021-06-15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距离检测量具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4154A (zh) * 2021-02-09 2021-06-15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距离检测量具及方法
CN112964154B (zh) * 2021-02-09 2023-06-02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距离检测量具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79770U (zh) 锥面深度量规
CN113188409A (zh) 一种直孔内o型槽的尺寸检测装置及尺寸检测方法
CN110044228B (zh) 一种高精度多锥体深孔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7662296U (zh) 一种同步器锥环斜孔检具
CN203489826U (zh) 一种孔口倒角轴向深度检测装置
CN216205927U (zh) 内凹孔深度测量装置
CN211042049U (zh) 一种精确测量沟槽位置检具
CN210486742U (zh) 一种端面环槽组合量规
CN210441777U (zh) 用于汽车零部件的位置度检具
CN214372130U (zh) 一种转子主轴锥度外圆轴向尺寸检测工装
CN112762794A (zh) 一种用于检测排污泵叶轮叶片进口的检具
CN217032309U (zh) 卡套安装检测装置
CN211262087U (zh) 用于压缩机前缸盖的圆弧测量检具
CN216205936U (zh) 圆度测量辅助夹具
CN111272035A (zh) 一种内径通止规
CN213274070U (zh) 一种压缩机主轴锥度检测量规
CN109883281B (zh) 一种锥形内齿检具及带有该检具的锥形内齿零件
CN213021373U (zh) 一种检测双端面锥齿轮的工具
CN218443686U (zh) 汽车配重块装配孔同轴检具
CN213714268U (zh) 一种用于微小钢球座内孔快速检测的装置
CN209588888U (zh) 一种检测汇流排与板耳结合面气孔尺寸简易检具
CN219454944U (zh) 测量产品偏心的治具
CN210689476U (zh) 一种内孔深度检测装置
CN219415968U (zh) 一种用于检测密封环弧面的卡板
CN215725635U (zh) 一种电动工具夹头的键夹角检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12000 No. 1018, Hangfei Avenue, Lusong District, Zhu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Xingtu Aerospace and Spacecraft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Dong Jiaduan 412002 in Hunan province Zhuzhou city Luso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AVIC POWER ZHUZHOU AVIATION PARTS MANUFACTUR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