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31383U - 一种送风组件、排风装置及柜式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送风组件、排风装置及柜式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31383U
CN217031383U CN202220782849.9U CN202220782849U CN217031383U CN 217031383 U CN217031383 U CN 217031383U CN 202220782849 U CN202220782849 U CN 202220782849U CN 217031383 U CN217031383 U CN 217031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ute
air
volute tongue
hole
fa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828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文凯
卢华侨
潘龙腾
陈红光
张瀚中
王宏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07828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31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31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313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送风组件、排风装置及柜式空调,以至少解决蜗舌与蜗壳盖之间漏风,并由于漏风产生冷凝水的技术问题;一种送风组件,包括蜗壳、蜗壳盖、蜗舌以及风机组件;所述蜗壳和蜗壳盖围成有风道,所述风道形成有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所述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所述蜗舌围绕所述风机组件可运动的设置在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蜗壳之间;当所述蜗舌围绕所述风机组件运动至第一工作位时,风机组件排出的风从所述上出风口排出,当所述蜗舌围绕所述风机组件运动至第二工作位时,风机组件排出的风从所述下出风口排出;所述蜗舌的轴向两端与其相对应侧的蜗壳盖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用于阻止所述蜗舌轴向两端与其相对应侧的蜗壳盖之间的气体流动。

Description

一种送风组件、排风装置及柜式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风组件、排风装置及柜式空调。
背景技术
上下式出风柜采用内部的旋转蜗舌风道部件,当需要冷风时,旋转蜗舌转动使冷风从上出风口排出,当需要热风时,旋转蜗舌转动使热风从下出风口排出;为方便蜗舌转动,蜗舌与蜗壳盖之间留有一定间隙,由于间隙的存在使得出现漏风现象,并且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进行制冷时,会产生冷凝水,冷凝水从蜗舌与蜗壳之间隙流出进入风道内部,产生积水,对空调的使用造成使用上的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送风组件、排风装置及柜式空调,以至少解决蜗舌与蜗壳盖之间漏风,并由于漏风产生冷凝水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一种送风组件,包括蜗壳、蜗壳盖、蜗舌以及风机组件;其中
所述蜗壳和蜗壳盖围成有风道,所述风道形成有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
所述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所述蜗舌围绕所述风机组件可运动的设置在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蜗壳之间;
当所述蜗舌围绕所述风机组件运动至第一工作位时,风机组件排出的风从所述上出风口排出,当所述蜗舌围绕所述风机组件运动至第二工作位时,风机组件排出的风从所述下出风口排出;
所述蜗舌的轴向两端与其相对应侧的蜗壳盖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用于阻止所述蜗舌轴向两端与其相对应侧的蜗壳盖之间的气体流动。
优选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圈和支撑件,所述密封圈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密封圈轴线的第一环槽;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环槽内并使所述密封圈保持圆形。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密封圈轴线的第二环槽,所述密封圈的外圆面形成有与所述密封圈同轴的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与所述第二环槽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上形成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密封圈上形成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蜗壳上形成有定位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内安装有螺钉,所述螺钉将所述密封圈和所述支撑件固定在所述蜗壳盖上;
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和定位孔内安装有销钉,所述销钉对所述密封圈和支撑件进行定位。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上靠近所述第一环槽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配合面,所述蜗壳盖上与所述第一配合面相对的侧面形成有第二配合面;所述密封圈与其相对的蜗壳盖之间经所述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相互贴合并经所述螺钉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蜗舌的内侧面形成有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与所述蜗舌轴向两端的密封圈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均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轴线与所述蜗舌的轴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密封圈的环状凸起之间的距离分别为d1和d2,则,0.2mm≤d1≤0.4mm, 0.2mm≤d2≤0.4mm。
另一方面,一种排风装置,包括两个所述的一种送风组件,其中一个送风组件为第一送风组件,另一个为第二送风组件;
所述第一送风组件和第二送风组件的上出风口分别为第一上出风口和第二上出风口,所述第一送风组件和第二送风组件的下出风口分别为第一下出风口和第二下出风口;
所述第一送风组件和第二送风组件分别形成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上出风口与所述第二上出风口经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下出风口与所述第二下出风口经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所述第一送风组件包括的蜗舌和风机组件分别为第一蜗舌和第一风机组件,第二送风组件包括的蜗舌和风机组件分别为第二蜗舌和第二风机组件;
当所述第一蜗舌和第二蜗舌均运动至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二风机组件排出的气流依次经第二上出风口和第一通孔进入第一风机组件并与第一风机组件排出的气流共同从所述第一上出风口排出;
当所述第一蜗舌和第二蜗舌均运动至第二工作位时,所述第一风机组件排出的气流依次经所述第一下出风口和第二通孔进入第二风机组件并与第二风机组件排出的气流共同从所述第二下出风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柜式空调,包括所述的一种排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蜗舌的轴向两端与我壳盖之间设置密封结构,进而减少蜗舌轴向两端与蜗壳盖之间的气流流动,有效的避免了漏风现象的发生,进一步的避免了漏风导致的冷凝水的产生,避免了冷凝水对柜式空调工作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密封圈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密封圈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密封圈左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3中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件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件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件与密封圈配合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7中B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蜗舌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蜗舌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蜗舌左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密封圈、支撑件、蜗壳、蜗壳盖和蜗舌之间的装配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12中C处放大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送风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流向下流动时排风装置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流向上流动时排风装置的示意图。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正”和“反”仅仅是相对而言,没有先后顺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以上具体的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式;相反,本公开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如图1-16所示,一种送风组件,包括蜗壳、蜗壳盖5、蜗舌以及风机组件;其中蜗壳和蜗壳盖5围成有风道,如图14风道形成有上出风口601和下出风口602;风机组件设置在风道内,蜗舌围绕所述风机组件可运动的设置在风机组件与蜗壳之间;当蜗舌围绕风机组件运动至第一工作位时,风机组件排出的风从上出风口601排出,当蜗舌围绕所述风机组件运动至第二工作位时,风机组件排出的风从所述下出风口602排出;蜗舌的轴向两端与其相对应侧的蜗壳盖5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1,用于阻止所述蜗舌轴向两端与其相对应侧的蜗壳盖5之间的气体流动。当风机组件工作送风时,蜗舌转动至第一工作位,此时下出风口602被蜗舌关闭,上出风口601打开,气流从上出风口601流出,当蜗舌转动至第二工作位时,此时上出风口601被蜗舌关闭,下出风口 602打开,气流从下出风口602流出;由于在蜗舌轴向两端设置有密封结构1,气流从蜗舌与蜗壳盖5之间流出的气体大幅降低,有效减少了漏气,从而避免了冷凝水的生成。
优选的,如图1-8所示,密封结构1包括密封圈101和支撑件2,密封圈101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密封圈101轴线的第一环槽 102;支撑件2设置在所述第一环槽102内并使密封圈101保持圆形;密封圈101形成有开口朝向密封圈101轴线的第二环槽104,密封圈101的外圆面形成有与密封圈101同轴的环状凸起105,环状凸起105与第二环槽104相对应;支撑件2上形成有第一通孔201和第二通孔202,密封圈101上形成有第三通孔106和第四通孔107,蜗壳上形成有定位孔第一通孔201和第三通孔106一一对应,第二通孔202与第四通孔107一一对应;第一通孔201与第三通孔106内安装有螺钉2,螺钉2将所述密封圈101和支撑件2 固定在蜗壳盖5上;第二通孔202、第四通孔107和定位孔内安装有销钉,销钉对所述密封圈101和支撑件2进行定位。使支撑件2 支撑在第一环槽102内,使密封圈101保持圆形保证其密封效果,环状凸起105保证了密封圈101与蜗壳盖5的密封效果,支撑件2 也使密封件与蜗壳盖5之间保持密封,通过销钉进行固定,方便更好密封件,采用销钉定位有利于保证密封件的位置更合适,使得密封圈101的环状凸起105与蜗壳之间的间隙均匀。
优选的,如图12-13所示,为了更好的保证密封圈101与蜗壳盖5之间的密封,密封圈101上靠近所述第一环槽102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配合面103,蜗壳盖5上与第一配合面103相对的侧面形成有第二配合面501;密封圈101与其相对的蜗壳盖5之间经第一配合面103和第二配合面501相互贴合并述螺钉2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如图12-13所示,蜗舌的内侧面形成有第一配合面 103和第二配合面501,第一配合面103和第二配合面501与所述蜗舌轴向两端的密封圈101相对应;第一配合面103和第二配合面501均为圆弧面,圆弧面的轴线与所述蜗舌的轴线重合;第一配合面103和第二配合面501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密封圈101的环状凸起105之间的距离分别为d1和d2,则,0.2mm≤d1≤0.4mm, 0.2mm≤d2≤0.4mm。通过设置第一配合面103和第二配合面501,使其分布与蜗舌轴向两端的密封圈101上的环状凸起105相配合,这使得在蜗舌转动时,蜗舌与密封圈101之间的间隙均匀,更加有效的减少漏气。
一种排风装置,如图15-16所示,包括两个送风组件,其中一个送风组件为第一送风组件,另一个为第二送风组件;第一送风组件和第二送风组件的上出风口601分别为第一上出风口701 和第二上出风口703,第一送风组件和第二送风组件的下出风口 602分别为第一下出风口702和第二下出风口704;第一送风组件和第二送风组件分别形成有第一通风孔8和第二通风孔9;第一上出风口701与第二上出风口703经第一通风孔8连通,第一下出风口702与第二下出风口704经第二通风孔9连通;第一送风组件包括的蜗舌和风机组件分别为第一蜗舌和第一风机组件,第二送风组件包括的蜗舌和风机组件分别为第二蜗舌和第二风机组件;第一蜗舌和第二蜗舌均运动至第一工作位时,第二风机组件排出的气流依次经第二上出风口703和第一通风孔8进入第一风机组件并与第一风机组件排出的气流共同从第一上出风口701排出;当第一蜗舌和第二蜗舌均运动至第二工作位时,第一风机组件排出的气流依次经所述第一下出风口702和第二通风孔9进入第二风机组件并与第二风机组件排出的气流共同从所述第二下出风口 704排出。通过使两个送风组件组合在一起,并经过第一通风孔8 和第二通风口串联在一起,在较小的提高体积前提下,较大的提高了排风量,有效的提高了送风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柜式空调,包括排风装置;采用了该排风装置的柜式空调,具有上下两个排风口,能够在不同的季节分别送冷风和暖风,提高了柜式空调的使用场所和时长,提高了柜式空调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柜式空调介绍本本实用新型的使用:
当需要制冷时,打开空调,通过控制器,调节至制冷模式并设定制冷稳度,此时蜗舌转动至第一工作位,此时下出风口602关闭,上出风口601打开,从风机组件流出的冷气沿着风道向上流动,从上出风口601流出;
当需要制热时,通过控制器,调节至制热模式并设定制热稳度,此时蜗舌转动至第二工作位,此时上出风口601关闭,下出风口602 打开,从风机组件流出的暖气沿着风道向下流动,从下出风口602流出。
在冷气或暖气从风机组件流出时,气体沿着蜗舌的内壁流动,此时在蜗舌的轴向和圆周方向上流动,气体在圆周方向上流动时,由于风道的存在,气体智能沿着风道流动并从相应的出口流出,其他在蜗舌轴向的流动将从蜗舌与蜗壳盖5之间的间隙流出;由于在蜗舌轴向两端与其相应的蜗壳盖5之间形成有密封圈101,气流在轴向的流动大幅降低,漏风也相应的减少,冷凝水也相应的减少。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蜗舌的轴向两端和蜗壳盖5之间设置密封结构1,提高了蜗舌轴向两端与蜗壳盖5之间的密封性,有效的减少了漏风,漏风的减少进一步的降低了冷凝水的产生,进而避免了由于冷凝水导致的使用事故和风险。
2、本实用新型通过蜗舌围绕风机组件的的运动改变风机组件的排风方向,在较小的空间内,极大的方便了气流方向的调整,提高了蜗壳组件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第一通孔201和第二通孔202将两个送风组件进行串联形成一种排风装置,这种排风装置在有效的空间内有效的提高了排风量。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柜式空调包括排风装置,提高了柜式空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排风装置本身的特性进一步增加了柜式空调的使用性能和吹风范围。
以上具体的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式;相反,本公开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Claims (10)

1.一种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蜗壳盖、蜗舌以及风机组件;其中
所述蜗壳和蜗壳盖围成有风道,所述风道形成有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
所述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所述蜗舌围绕所述风机组件可运动的设置在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蜗壳之间;
当所述蜗舌围绕所述风机组件运动至第一工作位时,风机组件排出的风从所述上出风口排出,当所述蜗舌围绕所述风机组件运动至第二工作位时,风机组件排出的风从所述下出风口排出;
所述蜗舌的轴向两端与其相对应侧的蜗壳盖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用于阻止所述蜗舌轴向两端与其相对应侧的蜗壳盖之间的气体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圈和支撑件,所述密封圈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密封圈轴线的第一环槽;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环槽内并使所述密封圈保持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密封圈轴线的第二环槽,所述密封圈的外圆面形成有与所述密封圈同轴的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与所述第二环槽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上形成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密封圈上形成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蜗壳上形成有定位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内安装有螺钉,所述螺钉将所述密封圈和所述支撑件固定在所述蜗壳盖上;
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和定位孔内安装有销钉,所述销钉对所述密封圈和支撑件进行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上靠近所述第一环槽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配合面,所述蜗壳盖上与所述第一配合面相对的侧面形成有第二配合面;所述密封圈与其相对的蜗壳盖之间经所述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相互贴合并经所述螺钉固定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的内侧面形成有第三配合面和第四配合面,所述第三配合面和第四配合面与所述蜗舌轴向两端的密封圈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合面和第四配合面均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轴线与所述蜗舌的轴线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密封圈的环状凸起之间的距离分别为d1和d2,则,0.2mm≤d1≤0.4mm,0.2mm≤d2≤0.4mm。
9.一种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送风组件,其中一个送风组件为第一送风组件,另一个为第二送风组件;
所述第一送风组件和第二送风组件的上出风口分别为第一上出风口和第二上出风口,所述第一送风组件和第二送风组件的下出风口分别为第一下出风口和第二下出风口;
所述第一送风组件和第二送风组件分别形成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上出风口与所述第二上出风口经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下出风口与所述第二下出风口经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所述第一送风组件包括的蜗舌和风机组件分别为第一蜗舌和第一风机组件,第二送风组件包括的蜗舌和风机组件分别为第二蜗舌和第二风机组件;
当所述第一蜗舌和第二蜗舌均运动至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二风机组件排出的气流依次经第二上出风口和第一通孔进入第一风机组件并与第一风机组件排出的气流共同从所述第一上出风口排出;
当所述第一蜗舌和第二蜗舌均运动至第二工作位时,所述第一风机组件排出的气流依次经所述第一下出风口和第二通孔进入第二风机组件并与第二风机组件排出的气流共同从所述第二下出风口排出。
10.一种柜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排风装置。
CN202220782849.9U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送风组件、排风装置及柜式空调 Active CN217031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82849.9U CN217031383U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送风组件、排风装置及柜式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82849.9U CN217031383U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送风组件、排风装置及柜式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31383U true CN217031383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14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82849.9U Active CN217031383U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送风组件、排风装置及柜式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313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92183A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JP7437076B2 (ja) ヘアドライヤ
CN106016455B (zh) 空调器
CN106196291B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6091107B (zh) 左右双风道空调器
CN104422056A (zh) 换气装置
CN217031383U (zh) 一种送风组件、排风装置及柜式空调
CN212899015U (zh) 具有多风路切换功能的风机
CN206556257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的强排抽风装置
CN210107571U (zh) 一种风机滤芯式壁挂新风机
CN208885556U (zh) 一种消防风机
CN110906447A (zh) 空调器
CN111457572A (zh) 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CN110340780B (zh) 导风装置以及包含其的角磨机
CN216714757U (zh) 一种干湿两用风机及其应用的清洁设备
CN212394649U (zh) 空气炸锅
CN205190344U (zh) 风机外壳
CN106642703A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的强排抽风装置
CN108444083B (zh) 扫风组件及具有其的室内机
CN218763668U (zh) 风管机
CN211400029U (zh) 空调器
CN218523618U (zh) 吸油烟机
CN21945409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958609U (zh) 集成灶的蜗壳组件
CN220689197U (zh) 挂式新风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