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38593U - 一种组合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38593U
CN216938593U CN202122445994.6U CN202122445994U CN216938593U CN 216938593 U CN216938593 U CN 216938593U CN 202122445994 U CN202122445994 U CN 202122445994U CN 216938593 U CN216938593 U CN 216938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column
cutting
knife
blade
cut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459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永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City Zhenya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City Zheny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City Zhenya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City Zheny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459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38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38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385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组合刀,其包括刀座、安装于所述刀座一端的刀身和安装于所述刀身一端的刀头,所述刀头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一切割部、第二切割部和第三切割部,所述第一切割部、所述第二切割部和所述第三切割部沿所述刀头中心轴线方向上的投影不重合。本申请通过第三切割部切割成型内孔和底部平面,通过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加工成型沉头孔,通过组合刀的设置,简化了加工成型沉头孔的工序和难度,节省了加工沉头孔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铣刀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刀。
背景技术
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旋转刀具,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
相关技术中,工作人员在利用铣刀加工沉头孔时,通常需要先通过沿铣刀轴线方向的进给运动加工形成内孔,然后调整铣刀的运动方向并沿内孔周向进行进给运动形成沉头孔。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采用上述加工沉头孔的方式需要先加工成型内孔再加工沉头槽,才能够形成沉头孔,而采用多步操作的方式在进行批量化生产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需要花费相对较多的加工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采用多步操作加工沉头孔的方式耗费相对较多时间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组合刀。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组合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刀,包括刀座、安装于所述刀座一端的刀身和安装于所述刀身一端的刀头,所述刀头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一切割部、第二切割部和第三切割部,所述第一切割部、所述第二切割部和所述第三切割部沿所述刀头中心轴线方向上的投影不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加工沉头孔时,第一切割部、第二切割部和第三切割部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无需采用多步操作,仅需将刀头沿轴向进行进给运动,由于第一切割部、第二切割部和第三切割部沿刀头轴向的投影不重合,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通过第三切割部切割成型内孔和底部平面,通过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加工成型沉头孔,通过组合刀的设置,简化了加工成型沉头孔的工序和难度,节省了加工沉头孔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切割部包括与所述刀身相连的第一安装柱和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柱端部的第一切割刀;
所述第二切割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柱相连的第二安装柱和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柱端部的第二切割刀;
所述第三切割部包括与所述第二安装柱相连的第三安装柱和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柱端部的第三切割刀;
所述第一切割刀与所述第二安装柱外周壁抵接,所述第二切割刀与所述第三安装柱外周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铣床带动铣刀沿刀身轴向进行进给运动时,第三切割刀与工件接触并加工成型内孔,第一切割刀和第二切割刀进一步与工件接触并加工成型沉头孔,无需多步进行沉头孔的加工步骤,简化了加工成型沉头孔的工序和难度,节省了加工沉头孔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柱和所述第三安装柱上均分别开设有相互连通且沿所述第一安装柱轴线方向连续的排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互连通的排屑槽,起到引导铣刀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碎屑向内孔外运动的作用,尽可能避免金属碎屑堆积在内孔中对沉头孔的加工过程产生影响。
可选的,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柱的所述排屑槽设置有弧形壁,所述弧形壁位于所述排屑槽靠近所述刀身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壁相较于具有棱角的方形壁而言,尽可能避免了金属碎屑堆积或堵塞在棱角处,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金属碎屑在排屑槽内的残留量。
可选的,所述第一切割刀位于所述排屑槽侧壁所在平面,所述第一安装柱远离所述刀身的一端端面与所述刀身之间的距离,沿所述第一安装柱半圆周且靠近所述第一切割刀的方向呈逐渐增大设置;
所述第二切割刀位于所述排屑槽侧壁所在平面,所述第二安装柱远离所述刀身的一端端面与所述刀身之间的距离,沿所述第二安装柱半圆周且靠近所述第二切割刀的方向呈逐渐增大设置;
所述第三切割刀位于所述排屑槽侧壁所在平面,所述第三安装柱远离所述刀身的一端端面与所述刀身之间的距离,沿所述第三安装柱半圆周且靠近所述第三切割刀的方向呈逐渐增大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切割刀、第二切割刀、第三切割刀以及第一安装柱、第二安装柱、第三安装柱所在端面的设置,相较于第一安装柱、第二安装柱、第三安装柱所在端面为平面的设置,一方面起到减小切割时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避让和引导金属碎屑离开切割平面的作用,尽可能减小了金属碎屑对工件切割后平面产生的损伤。
可选的,所述第一切割部、所述第二切割部、所述第三切割部和所述排屑槽沿所述刀身的轴心线中心对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两组第一切割部、第二切割部和第三切割部中心对称的设置,相较于一组的设置而言,增加了切割时与工件的作用位置,使得最终加工成型后的内孔和沉头孔内壁更加光滑。
可选的,所述第三安装柱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安装柱端面连接的水平段,所述第三切割刀与所述水平段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段相较于倾斜端面的设置而言,一方面提供了第三切割刀安装的位置,另一方面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第三切割刀的安装工作。
可选的,所述水平段开设有避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位孔的设置,提供了切割后的碎屑暂时存放的位置,尽可能避免了位于工件切割中心处的金属碎屑始终堆积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刀身端部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柱相连的圆台部,所述圆台部的直径从所述刀身至所述第一安装柱的方向呈逐渐增大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台部的设置,起到衔接刀身底端和第一安装柱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第一安装柱、第二安装柱和第三安装柱的直径,尽可能避免了在较小直径的柱体上开设槽而影响刀身的整体强度。
可选的,所述排屑槽侧壁上设置有标记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标记区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记录和区分铣刀的型号和尺寸,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根据切割需求选用合适型号的组合刀。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第三切割部切割成型内孔和底部平面,通过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加工成型沉头孔,通过组合刀的设置,简化了加工成型沉头孔的工序和难度,节省了加工沉头孔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通过排屑槽的设置,起到引导铣刀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碎屑向内孔外运动的作用,尽可能避免金属碎屑堆积在内孔中对沉头孔的加工过程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组合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刀身和刀头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刀座;110、刀身;120、刀头;121;第一切割部;1211、第一安装柱;1212、第一切割刀;122、第二切割部;1221、第二安装柱;1222、第二切割刀;123、第三切割部;1231、第三安装柱;1232、第三切割刀;130、圆台部;140、排屑槽;150、弧形壁;160、标记区;170、水平段;180、避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组合刀。参照图1,组合刀包括刀座100、刀身110、刀头120和圆台部130,刀座100用于与配套的铣床夹具配合,刀身110固定安装于刀座100的一端,圆台部130一端与刀身110固定相连,圆台部130的另一端与刀头120固定相连,且圆台部130的直径从刀身110至刀头120的方向呈逐渐增大设置。
参照图1,刀头120包括第一切割部121、第二切割部122和第三切割部123,第一切割部121、第二切割部122和第三切割部123沿刀头120轴向依次设置,第一切割部121、第二切割部122和第三切割部123沿刀头120中心轴线方向上的投影不重合,第一切割部121与圆台部130相连。
参照图1,第一切割部121包括第一安装柱1211和第一切割刀1212,第一安装柱1211的直径与圆台部130靠近第一安装柱1211的一端的直径相等,第一切割刀1212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柱1211远离圆台部130的端面。
参照图1,第二切割部122包括第二安装柱1221和第二切割刀1222,第二安装柱1221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柱1211远离圆台部130的端面,第二安装柱1221的直径小于第一安装柱1211的直径,且第二安装柱1221与第一安装柱1211同心设置。第二切割刀1222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柱1221远离第一安装柱1211的端面,第一切割刀1212一侧与第二安装柱1221的外周壁抵紧,第一切割刀1212的另一侧位于第一安装柱1211外周壁所在曲面上。
参照图1,第三切割部123包括第三安装柱1231和第三切割刀1232,第三安装柱1231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柱1221远离第一安装柱1211的端面,第三安装柱1231的直径小于第二安装柱1221的直径,且第三安装柱1231与第二安装柱1221、第一安装柱1211同心设置。第三切割刀1232固定安装于第三安装柱1231远离第二安装柱1221的端面,第三切割刀1232一侧位于第三安装柱1231外周壁所在曲面上,第三切割刀1232另一侧向第三安装柱1231中心延伸。第二切割刀1222一侧与第三安装柱1231的外周壁抵紧,第二切割刀1222另一侧位于第二安装柱1221外周壁所在曲面上。
参照图1,第一安装柱1211、第二安装柱1221和第三安装柱1231上均分别开设有排屑槽140,各排屑槽140均分别沿第一安装柱1211、第二安装柱1221和第三安装柱1231端部开设并延伸至第一安装柱1211、第二安装柱1221和第三安装柱1231的外周壁。各排屑槽140相互连通,且各排屑槽140的侧壁均分别沿第一安装柱1211轴线方向连续。位于第一安装柱1211的排屑槽140靠近圆台部130的内壁形成有弧形壁150,用以引导金属碎屑离开排屑槽140,排屑槽140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标记区160用以操作人员辨识组合刀的型号和加工尺寸。
参照图1,第一安装柱1211远离刀身110的一端端面与圆台部130端面之间且沿第一安装柱1211轴向的距离,沿着第一安装柱1211半圆周且靠近第一切割刀1212的方向呈逐渐增大设置。
参照图1,第二安装柱1221远离刀身110的一端端面与圆台部130端面之间且沿第二安装柱1221轴向的距离,沿着第二安装柱1221半圆周且靠近第二切割刀1222的方向呈逐渐增大设置。
参照图1和图2,第三安装柱1231远离刀身110的一端端面与圆台部130端面之间且沿第三安装柱1231轴向的距离,沿着第三安装柱1231半圆周且靠近第三切割刀1232的方向呈逐渐增大设置。第三安装柱1231远离第二安装柱1221的一端设置有水平段170,水平段170与第三安装柱1231的端面连接,水平段170中心处开设有避位孔180。第三切割刀1232向第三安装柱1231中心延伸的一端与水平段170相抵。第一切割刀1212、第二切割刀1222和第三切割刀1232和排屑槽140沿刀身110的轴心线中心对称。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组合刀的实施原理为:
当需要进行沉头孔的加工工作时,工作人员将组合刀的刀座100安装到铣床的夹具上,将组合刀对准待加工工件并进行校准,启动铣床,组合刀的第三切割刀1232先与工件端面接触并加工成型内孔,随着第三安装柱1231伸入内孔后,第二切割刀1222、第三切割刀1232依次与工件接触并加工成型沉头孔。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座(100)、安装于所述刀座(100)一端的刀身(110)和安装于所述刀身(110)一端的刀头(120),所述刀头(120)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一切割部(121)、第二切割部(122)和第三切割部(123),所述第一切割部(121)、所述第二切割部(122)和所述第三切割部(123)沿所述刀头(120)中心轴线方向上的投影不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部(121)包括与所述刀身(110)相连的第一安装柱(1211)和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柱(1211)端部的第一切割刀(1212);
所述第二切割部(122)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柱(1211)相连的第二安装柱(1221)和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柱(1221)端部的第二切割刀(1222);
所述第三切割部(123)包括与所述第二安装柱(1221)相连的第三安装柱(1231)和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柱(1231)端部的第三切割刀(1232);
所述第一切割刀(1212)与所述第二安装柱(1221)外周壁抵接,所述第二切割刀(1222)与所述第三安装柱(1231)外周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柱(1211)、所述第二安装柱(1221)和所述第三安装柱(1231)上均分别开设有相互连通且沿所述第一安装柱(1211)轴线方向连续的排屑槽(1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刀,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柱(1211)的所述排屑槽(140)设置有弧形壁(150),所述弧形壁(150)位于所述排屑槽(140)靠近所述刀身(110)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刀(1212)位于所述排屑槽(140)侧壁所在平面,所述第一安装柱(1211)远离所述刀身(110)的一端端面与所述刀身(110)之间的距离,沿所述第一安装柱(1211)半圆周且靠近所述第一切割刀(1212)的方向呈逐渐增大设置;
所述第二切割刀(1222)位于所述排屑槽(140)侧壁所在平面,所述第二安装柱(1221)远离所述刀身(110)的一端端面与所述刀身(110)之间的距离,沿所述第二安装柱(1221)半圆周且靠近所述第二切割刀(1222)的方向呈逐渐增大设置;
所述第三切割刀(1232)位于所述排屑槽(140)侧壁所在平面,所述第三安装柱(1231)远离所述刀身(110)的一端端面与所述刀身(110)之间的距离,沿所述第三安装柱(1231)半圆周且靠近所述第三切割刀(1232)的方向呈逐渐增大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组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部(121)、所述第二切割部(122)、所述第三切割部(123)和所述排屑槽(140)沿所述刀身(110)的轴心线中心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柱(1231)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安装柱(1231)端面连接的水平段(170),所述第三切割刀(1232)与所述水平段(170)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组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段(170)开设有避位孔(18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身(110)端部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柱(1211)相连的圆台部(130),所述圆台部(130)的直径从所述刀身(110)至所述第一安装柱(1211)的方向呈逐渐增大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槽(140)侧壁上设置有标记区(160)。
CN202122445994.6U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组合刀 Active CN216938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45994.6U CN216938593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组合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45994.6U CN216938593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组合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38593U true CN216938593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02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45994.6U Active CN216938593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组合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385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83227A (zh) 一种大型钢结构用外圆阶梯镗刀具
CN103737265B (zh) 活塞耐磨镶圈的加工工艺
CN102873378B (zh) 一种易排屑锪孔用刀具
CN205651057U (zh) 一种大模数齿轮的粗加工成型装置
CN216938593U (zh) 一种组合刀
CN201632661U (zh) 车镗一体式车刀
CN201376098Y (zh) 大型机夹镗头
CN104227093A (zh) 钻尖定心锪刀
CN202824770U (zh) 一种易排屑锪孔用刀具
CN211248375U (zh) 一种多齿切槽刀片
CN203343449U (zh) 车床加工双刀组合刀具
CN214920577U (zh) 一种深孔加工镗孔刀片及刀具
CN204893064U (zh) 键槽插刀
CN205218138U (zh) 一种平底钻铣刀
CN210648541U (zh)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加工端面环形槽的加长型焊接车刀
CN102974876B (zh) 一种椭圆柱形工件外表面沟槽的加工方法及所用的工具
CN202824769U (zh) 一种耐磨损的锪孔用刀具
CN102873379B (zh) 一种耐磨损的锪孔用刀具
CN2684979Y (zh) 扩孔专用刀具
CN215880760U (zh) 一种带断屑槽的pcd铣刀夹
CN217512929U (zh) 一种铣刀
CN216065582U (zh) 一种端面槽刀
CN213560094U (zh) 一种密封面成型锪钻
CN204159944U (zh) 钻尖定心锪刀
CN216656379U (zh) 用于加工不锈钢材料的拉镗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