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11988U - 一种锻造上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锻造上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11988U
CN216911988U CN202220569358.6U CN202220569358U CN216911988U CN 216911988 U CN216911988 U CN 216911988U CN 202220569358 U CN202220569358 U CN 202220569358U CN 216911988 U CN216911988 U CN 216911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arm
seat
fixing
limiting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6935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佳斯
王新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 Feng
Original Assignee
Shiyan Kaijia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yan Kaijia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yan Kaijia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6935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11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11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11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锻造上模装置,涉及热模锻压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类似的锻造上模装置在使用时,需要人工对准安装位置进行调整安装,安全性不佳,且装置模具的安装生产效率及装卸准确率不佳的问题;包括固定座和设备体;所述固定座由两处固定板组成,设备体的内部底端为设备平台,固定座外端安装有一处第一连接臂,第一连接臂的外端转动安装有一处第二连接臂;本实用新型通过天车吊模具将模具安置于移动座上,通过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配合移动座使得模具于移动座上便于推动使其位移至设备平台上,从而使得本装置便于对热模锻压机进行模具安装的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确保了人机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锻造上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模锻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锻造上模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锻件锻造加工中,需要人工配合天车将工装模具吊起,利用荡秋千的方式将工装模具放到夹持器平台上进行模具安装,才能实现模具安装工作。
现有类似的锻造上模装置在使用时,需要人工对准安装位置进行调整安装,安全性不佳,且装置模具的安装生产效率及装卸准确率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锻造上模装置,以解决现有类似的锻造上模装置在使用时,需要人工对准安装位置进行调整安装,安全性不佳,且装置模具的安装生产效率及装卸准确率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锻造上模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锻造上模装置,包括固定座和设备体;
所述固定座由两处固定板组成,固定板上开设有四处固定孔,且两处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于设备体的侧面,设备体的内部底端为设备平台,固定座外端安装有一处第一连接臂,所述固定板的内端设有一处连接轴套,第一连接臂的右侧上下端分别设有一处固定轴,且第一连接臂的左侧上下端的固定轴分别转动安装于两处固定板内端连接轴套的转孔上,第一连接臂的外端转动安装有一处第二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的外端转动安装有一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内端为一处后安装板,移动座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处侧限位板,移动座的顶端转动安装有移动辊,且移动辊共设有八处,移动座的左侧前后端各设有一处外安装块,移动座的左侧还安装有一处限位杆,且限位杆安装于两处外安装块上;所述侧限位板上开设有安装槽,限位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处限位柱,移动座顶端置放有模具。
进一步的,所述侧限位板上开设的安装槽共设有八处,安装槽的底端为半圆式弧面结构,移动辊的两端各设有一处转轴,且移动辊两端的转轴分别转动安装于移动座两端侧限位板上开设的安装槽的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左侧上下端分别设有一处固定轴,第二连接臂的右侧上下端各设有一处连接轴套,且第一连接臂左侧上下端的固定轴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二连接臂右侧上下端的连接轴套上。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座两侧的侧限位板与移动座内端后安装板的顶端高度高于移动座上移动辊的顶端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座上的后安装板外侧上下端各设有一处连接轴套,第二连接臂的左侧上下端各设有一处固定轴,且第二连接臂左侧上下端的固定轴分别转动安装于移动座上后安装板外侧上下端的连接轴套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安装块上开设有一处卡槽,卡槽为顶端向内倾斜式的槽体结构,且限位杆插接安装于外安装块开设的卡槽上,且限位杆两端的限位柱分别置于移动座上同侧外安装块的外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移动座的设置,通过天车吊模具将模具安置于移动座上,移动座两侧的侧限位板与移动座内端后安装板的顶端高度高于移动座上移动辊的顶端高度,限位杆插接安装于外安装块开设的卡槽上,使得本装置便于对模具进行限位安装,提高了装置移动的安全性,且限位杆便于快速拆卸,确保了人机安全。
2.第一连接臂配合第二连接臂的设置,第一连接臂的左侧上下端的固定轴分别转动安装于两处固定板内端连接轴套的转孔上,第一连接臂左侧上下端的固定轴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二连接臂右侧上下端的连接轴套上,第二连接臂左侧上下端的固定轴分别转动安装于移动座上后安装板外侧上下端的连接轴套上,从而使得移动座带动模具能够水平旋转延伸至设备体内部底端的设备平台边缘处,将限位杆拿下,配合移动座顶端转动安装的移动辊,使得模具于移动座上便于推动使其位移至设备平台上,从而使得本装置便于对热模锻压机进行模具安装的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装卸准确率,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侧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固定座;101、固定板;1011、固定孔;
2、第一连接臂;
3、第二连接臂;
4、移动座;401、后安装板;402、侧限位板;4021、安装槽;403、移动辊;404、外安装块;4041、卡槽;405、限位杆;4051、限位柱;
5、模具;
6、设备体;601、设备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锻造上模装置,包括固定座1和设备体6;
固定座1由两处固定板101组成,固定板101上开设有四处固定孔1011,且两处固定板101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于设备体6的侧面,设备体6的内部底端为设备平台601,固定座1外端安装有一处第一连接臂2,固定板101的内端设有一处连接轴套,第一连接臂2的右侧上下端分别设有一处固定轴,且第一连接臂2的左侧上下端的固定轴分别转动安装于两处固定板101内端连接轴套的转孔上,第一连接臂2的外端转动安装有一处第二连接臂3,第二连接臂3的外端转动安装有一处移动座4;移动座4的内端为一处后安装板401,移动座4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处侧限位板402,移动座4的顶端转动安装有移动辊403,且移动辊403共设有八处,移动座4的左侧前后端各设有一处外安装块404,移动座4的左侧还安装有一处限位杆405,且限位杆405安装于两处外安装块404上;侧限位板402上开设有安装槽4021,限位杆405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处限位柱4051,移动座4顶端置放有模具5。
如图2至图4所示,外安装块404上开设有一处卡槽4041,卡槽4041为顶端向内倾斜式的槽体结构,且限位杆405插接安装于外安装块404开设的卡槽4041上,且限位杆405两端的限位柱4051分别置于移动座4上同侧外安装块404的外端,侧限位板402上开设的安装槽4021共设有八处,安装槽4021的底端为半圆式弧面结构,移动辊403的两端各设有一处转轴,且移动辊403两端的转轴分别转动安装于移动座4两端侧限位板402上开设的安装槽4021的底端,移动座4两侧的侧限位板402与移动座4内端后安装板401的顶端高度高于移动座4上移动辊403的顶端高度;具体作用,通过天车吊模具5将模具5安置于移动座4上,移动座4两侧的侧限位板402与移动座4内端后安装板401的顶端高度高于移动座4上移动辊403的顶端高度,限位杆405插接安装于外安装块404开设的卡槽4041上,使得本装置便于对模具5进行限位安装,提高了装置移动的安全性,且限位杆405便于快速拆卸。
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臂2的左侧上下端分别设有一处固定轴,第二连接臂3的右侧上下端各设有一处连接轴套,且第一连接臂2左侧上下端的固定轴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二连接臂3右侧上下端的连接轴套上,移动座4上的后安装板401外侧上下端各设有一处连接轴套,第二连接臂3的左侧上下端各设有一处固定轴,且第二连接臂3左侧上下端的固定轴分别转动安装于移动座4上后安装板401外侧上下端的连接轴套上;具体作用,第一连接臂2的左侧上下端的固定轴分别转动安装于两处固定板101内端连接轴套的转孔上,第一连接臂2左侧上下端的固定轴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二连接臂3右侧上下端的连接轴套上,第二连接臂3左侧上下端的固定轴分别转动安装于移动座4上后安装板401外侧上下端的连接轴套上,从而使得移动座4带动模具5能够水平旋转延伸至设备体6内部底端的设备平台601边缘处,将限位杆405拿下,配合移动座4顶端转动安装的移动辊403,使得模具5于移动座4上便于推动使其位移至设备平台601上,从而使得本装置便于对热模锻压机进行模具5安装的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确保了人机安全。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天车吊模具5将模具5安置于移动座4上,移动座4两侧的侧限位板402与移动座4内端后安装板401的顶端高度高于移动座4上移动辊403的顶端高度,限位杆405插接安装于外安装块404开设的卡槽4041上,使得本装置便于对模具5进行限位安装,提高了装置移动的安全性,且限位杆405便于快速拆卸;第一连接臂2的左侧上下端的固定轴分别转动安装于两处固定板101内端连接轴套的转孔上,第一连接臂2左侧上下端的固定轴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二连接臂3右侧上下端的连接轴套上,第二连接臂3左侧上下端的固定轴分别转动安装于移动座4上后安装板401外侧上下端的连接轴套上,从而使得移动座4带动模具5能够水平旋转延伸至设备体6内部底端的设备平台601边缘处,将限位杆405拿下,配合移动座4顶端转动安装的移动辊403,使得模具5于移动座4上便于推动使其位移至设备平台601上,从而使得本装置便于对热模锻压机进行模具5安装的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确保了人机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6)

1.一种锻造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和设备体(6);
所述固定座(1)由两处固定板(101)组成,固定板(101)上开设有四处固定孔(1011),且两处固定板(101)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于设备体(6)的侧面,设备体(6)的内部底端为设备平台(601),固定座(1)外端安装有一处第一连接臂(2),所述固定板(101)的内端设有一处连接轴套,第一连接臂(2)的右侧上下端分别设有一处固定轴,且第一连接臂(2)的左侧上下端的固定轴分别转动安装于两处固定板(101)内端连接轴套的转孔上,第一连接臂(2)的外端转动安装有一处第二连接臂(3),第二连接臂(3)的外端转动安装有一处移动座(4);所述移动座(4)的内端为一处后安装板(401),移动座(4)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处侧限位板(402),移动座(4)的顶端转动安装有移动辊(403),且移动辊(403)共设有八处,移动座(4)的左侧前后端各设有一处外安装块(404),移动座(4)的左侧还安装有一处限位杆(405),且限位杆(405)安装于两处外安装块(404)上;所述侧限位板(402)上开设有安装槽(4021),限位杆(405)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处限位柱(4051),移动座(4)顶端置放有模具(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锻造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安装块(404)上开设有一处卡槽(4041),卡槽(4041)为顶端向内倾斜式的槽体结构,且限位杆(405)插接安装于外安装块(404)开设的卡槽(4041)上,且限位杆(405)两端的限位柱(4051)分别置于移动座(4)上同侧外安装块(404)的外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锻造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限位板(402)上开设的安装槽(4021)共设有八处,安装槽(4021)的底端为半圆式弧面结构,移动辊(403)的两端各设有一处转轴,且移动辊(403)两端的转轴分别转动安装于移动座(4)两端侧限位板(402)上开设的安装槽(4021)的底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锻造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4)两侧的侧限位板(402)与移动座(4)内端后安装板(401)的顶端高度高于移动座(4)上移动辊(403)的顶端高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锻造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2)的左侧上下端分别设有一处固定轴,第二连接臂(3)的右侧上下端各设有一处连接轴套,且第一连接臂(2)左侧上下端的固定轴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二连接臂(3)右侧上下端的连接轴套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锻造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4)上的后安装板(401)外侧上下端各设有一处连接轴套,第二连接臂(3)的左侧上下端各设有一处固定轴,且第二连接臂(3)左侧上下端的固定轴分别转动安装于移动座(4)上后安装板(401)外侧上下端的连接轴套上。
CN202220569358.6U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锻造上模装置 Active CN216911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9358.6U CN216911988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锻造上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9358.6U CN216911988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锻造上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11988U true CN216911988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26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69358.6U Active CN216911988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锻造上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119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911988U (zh) 一种锻造上模装置
CN114794257B (zh) 茶叶压制成型设备及茶叶压制成型工艺
CN215544218U (zh) 汽车模具快速拆装装置
CN204982803U (zh) 一种闸门销轴拆装支架
CN210586968U (zh) 快速换模夹紧机构
CN211135370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锻造模具
CN218224266U (zh) 电机定子精密冲片专用模具
CN215279392U (zh) 一种金属板材拉伸成形装置
CN110899486A (zh) 一种稳定杆加工生产线的杆体折弯设备
CN219966185U (zh) 一种轮辋成型设备
CN211841801U (zh) 一种电机后端盖拆卸夹具
CN211758043U (zh) 一种零件辅助加工治具
CN217862906U (zh) 一种夹持结构及拉挤模具的安装设备
CN217665744U (zh) 一种便于多孔同时冲裁的打孔机
CN210435416U (zh) 一种冶金专用吊钩钩板的开孔夹持装置
CN211990547U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快拆快卸式冲压模具
CN218477015U (zh) 一种模具自动脱模机构
CN214866699U (zh) 一种冲压机的模具安装装置
CN219211302U (zh) 一种模具生产加工用冲孔装置
CN218361621U (zh) 一种复合五金冲压模具
CN220679816U (zh) 装夹设备
CN221086895U (zh) 一种多块不同形状板材冲压工装
CN210253884U (zh) 一种冲压机的自动换模装置
CN218946109U (zh) 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用冲压装置
CN215397182U (zh) 一种专用自动脱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4

Address after: 215000, Room 603, Building 11, Modern Garden, Cangl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u Feng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42000 No. 18, middle Bailang Road, Shiy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iyan Kaijia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