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66434U - 斜展式车门及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 - Google Patents
斜展式车门及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866434U CN216866434U CN202220220112.8U CN202220220112U CN216866434U CN 216866434 U CN216866434 U CN 216866434U CN 202220220112 U CN202220220112 U CN 202220220112U CN 216866434 U CN216866434 U CN 2168664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baffle
- vehicle
- opening
- bottom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斜展式车门及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其中,斜展式车门包括底板、挡板和止动结构;底板上具有两个侧板,侧板上具有T型滑槽;挡板的两侧均具有导向杆,导向杆末端具有转轮。止动结构设置在挡板和侧板之间。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包括车身和前述斜展式车门;车身侧面具有开口,外表面具有气囊。通过向外推动底板、向上移动挡板令挡板摆动,可使挡板搭在气囊上,形成供人踩踏的梯形结构,达成开启车门的目的。正常使用时,挡板、底板和侧板的组合结构能够封闭车身侧面的开口,达成关闭车门的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斜展式车门及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能够免除气囊对开闭车门的干预,提高了本车体在使用时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救援车辆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展式车门及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是一种即能够实现陆地行驶,还能够实现水上平动的救援设备,主要应用于抗洪抢险救援时对洪区的探索,替代了现有技术中利用皮划艇进行水上行驶的方式,具有更高的救援效率。
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的侧边通常配备有防沉气囊,而气囊通常会挡到车门,导致气囊装配后影响车门的正常开启和关闭,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一定的不便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斜展式车门及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旨在解决由于气囊挡住车门导致车门无法正常开启和关闭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斜展式车门,包括:
底板,用于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开口的内底壁上;所述底板的前后两端均与所述开口的内侧壁抵接,并且均连接有自下至上延伸至所述开口内顶壁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相邻的侧面上均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T型滑槽;
挡板,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朝向所述侧板的侧面具有适于入所述T型滑槽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插入端转动连接有转轮,且转动轴向与所述导向杆的轴向平行;以及
止动结构,设置在所述挡板和所述侧板之间,用于连接所述挡板和所述侧板,以限制所述挡板相对于所述侧板偏转;
其中,在所述挡板的底面与所述底板的顶面接触,并且所述止动结构连接所述挡板和所述侧板时,所述挡板的顶面适于与所述开口的内顶壁抵接,以限制所述挡板沿上下方向的移动,同时限制液体进入车内;
所述底板能够带动所述挡板移动至所述开口外,以供所述挡板自下至上移动;在所述挡板自下至上移动时,所述挡板的上端能够以所述导向杆为轴发生偏转,以使所述挡板搭在气囊的外壁上,形成向外延伸的梯形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止动结构包括:
插槽,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面;以及
插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挡板的底壁上,适于插入所述插槽内;
其中,在所述挡板的底面与所述底板的顶面接触时,所述插杆插接于所述插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挡板上具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用于安装透明材质的窗体,且所述通孔与所述挡板前侧面的间距、所述通孔与所述挡板后侧面的间距均适于供人踩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挡板的底面和所述底板的顶面之间具有延展式挡水结构,在所述挡板和所述底板分离时,所述延展式挡水结构能够封闭所述挡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间隙,以避免洪水进入车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延展式挡水结构包括:
容纳槽,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以及
柔性带,其中一端与所述挡板的底面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相连;
在所述挡板的底面与所述底板的顶面接触时,所述柔性带收纳于所述容纳槽内;
在所述挡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向上移动时,所述柔性带发生弹性拉伸。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板适于朝向车内的侧面具有摆动臂,所述摆动臂摆动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摆动轴向沿前后方向设置;
所述摆动臂能够摆动至自身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底板的滑动方向,以避免干预所述底板的移动;所述摆动臂还能够摆动至自身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滑动方向,以减少水平面的占用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底板和侧板同步安装于车身侧面的开口处,完成本斜展式车门的安装。
在需要打开车门时,向外推动底板,使底板带动挡板移动至开口外;随后,向上移动挡板,同时令挡板摆动,可使挡板搭在气囊上,形成以供车内人员踩踏的梯形结构,达成开启车门的目的。
在需要关闭车门时,摆动挡板至板面平行于侧板的长度方向,同时向下移动挡板至挡板底面与底板顶面抵接;最后,向内拉动底板,即可令挡板处于能够封闭车身侧面开口的状态,达成关闭车门的目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斜展式车门,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开关车门的过程中,气囊不仅没有起到干预作用,还可以为挡板起到支撑作用,有效利用现有全地形车的结构增强了车门的稳定性,免除了气囊对开闭车门的干预,提高了车体在使用时的可靠性。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包括:
车身,侧面具有开口;所述车身的侧面可拆卸连接有封闭部分所述开口的气囊;以及
前述内容中任一项所述的斜展式车门,设置在所述开口处;
其中,所述挡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的组合结构能够封闭所述开口,以限制外界液体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车身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口的内底壁和内侧壁上均具有沿所述底板的滑动方向延伸的防脱滑槽,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上均具有适于滑动嵌接在所述防脱滑槽内的防脱滑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身和每个所述侧板之间均具有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包括:
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车身的内侧壁上,上表面具有嵌接槽,且所述嵌接槽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固定座的侧面;
锁定板,摆动连接在所述侧板朝向所述车身内的侧面上,摆动轴向与左右方向平行;在所述挡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的组合结构封闭所述开口时,所述锁定板的自由端适于摆动至所述嵌接槽内,以限制所述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挡板的组合结构移动;以及
限位板,沿左右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具有第一滑动位和第二滑动位;
其中,在所述限位板处于所述第一滑动位时,所述限位板封闭所述嵌接槽,以限制所述锁定板脱离所述嵌接槽或进入所述嵌接槽;
在所述限位板处于所述第二滑动位时,所述限位板避让于所述嵌接槽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板上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凸起部;所述固定座背向所述车身的侧面具有向外延伸的防曲杆,所述防曲杆贯穿所述凸起部设置;
所述防曲杆的外周环绕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凸起部相连;
在所述限位板处于所述第一滑动位时,所述弹簧处于正常状态;
在所述限位板处于所述第二滑动位时,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本申请所提出的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的有益效果和前述斜展式车门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为了充分显示斜展式车门的结构,对车身的部分结构进行省略);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为了充分显示斜展式车门的结构,对车身的部分结构进行省略);
图3为图2上圆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三(为了充分显示斜展式车门的结构,对车身的部分结构进行省略);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四(为了充分显示斜展式车门的结构,对车身的部分结构进行省略);
图6为图5上圆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固定座和限位板的组合结构主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底板、侧板和挡板的组合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底板、侧板和挡板的组合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图9上圆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底板、侧板和延展式挡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板;11、侧板;111、T型滑槽;12、摆动臂;13、防脱滑块;2、挡板;21、导向杆;22、转轮;23、通孔;3、止动结构;31、插槽;32、插杆;4、延展式挡水结构;41、容纳槽;42、柔性带;5、锁定结构;51、固定座;511、嵌接槽;512、防曲杆;513、弹簧;52、锁定板;53、限位板;531、凸起部;100、车身;110、开口;120、防脱滑槽;200、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1,现对本申请提供的斜展式车门进行说明。
需要在先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斜展式车门适用于装载至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的侧面,具体是装载至车身100侧面的开口110处(车身100及开口110的位置关系可结合图1、图2、图4和图5分析得出),以替换现有的车门结构。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斜展式车门通用于其他车辆的车门替换,具体作用于下述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的斜展式车门,包括底板1、挡板2和止动结构3。
底板1用于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开口110的内底壁上;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提到的左右方向是相对于车身100而言的,具体地:定义车身100的车头至车尾的方向为自前至后的方向、开口110的朝向为左右方向。
底板1的前后两端均与开口110的内侧壁抵接,从而封闭部分开口110。
底板1的前后两端均连接有自下至上延伸至开口110内顶壁的侧板11,每个侧板11背向另一侧板11的侧面均与开口110的内侧壁抵接,从而封闭部分开口110。
两个侧板11相邻的侧面上均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T型滑槽111,该T型滑槽111的横截面为T字型。
挡板2设置在两个侧板11之间,朝向侧板11的侧面具有适于入T型滑槽111的导向杆21;通过导向杆21能够限制挡板2沿上下方向的滑动,确保挡板2沿着T型滑槽111的延伸方向滑动。
导向杆21的插入端转动连接有转轮22,且转动轴向与导向杆21的轴向平行;通过转轮22能够使挡板2以导向杆21为轴转动,使得挡板2能够搭在气囊200的表面。
止动结构3设置在挡板2和侧板11之间,用于连接挡板2和侧板11,以限制挡板2相对于侧板11偏转,从而确保挡板2在起到挡水作用时的稳定性。
其中,在挡板2的底面与底板1的顶面接触,并且止动结构3连接挡板2和侧板11时,挡板2的顶面适于与开口110的内顶壁抵接,以限制挡板2沿上下方向的移动,同时限制液体进入车内。
底板1能够带动挡板2移动至开口110外,以供挡板2自下至上移动;在挡板2自下至上移动时,挡板2的上端能够以导向杆21为轴发生偏转,以使挡板2搭在气囊200的外壁上,形成向外延伸的梯形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底板1和侧板11同步安装于车身100侧面的开口110处,完成本斜展式车门的安装。
在需要打开车门时,向外推动底板1,使底板1带动挡板2移动至开口110外;随后,向上移动挡板2,同时令挡板2摆动,可使挡板2搭在气囊200上,形成以供车内人员踩踏的梯形结构,达成开启车门的目的。
在需要关闭车门时,摆动挡板2至板面平行于侧板11的长度方向,同时向下移动挡板2至挡板2底面与底板1顶面抵接;最后,向内拉动底板1,即可令挡板2处于能够封闭车身100侧面开口110的状态,达成关闭车门的目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斜展式车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包括:在开关车门的过程中,车体外侧装载的气囊200不仅没有起到干预作用,还可以为挡板2起到支撑作用,有效利用现有全地形车的结构增强了车门的稳定性,免除了气囊200对开闭车门的干预,提高了本车体在使用时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止动结构3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结构。参见图5,止动结构3包括插槽31和插杆32。
插槽31设置在底板1的顶面。
插杆32固定连接在挡板2的底壁上,在挡板2自上至下移动时,插杆32适于插入插槽31内。
其中,在挡板2的底面与底板1的顶面接触时,插杆32插接于插槽31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杆32和插槽31的内壁配合,限制挡板2相对于底板1的摆动,确保挡板2在起到挡水作用时的可靠性,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稳定性。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前述技术效果,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止动结构3具有多组,且多组止动结构3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挡板2可以采用如图1和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1和图4,挡板2上具有通孔23,通孔23内用于安装透明材质的窗体,且通孔23与挡板2前侧面的间距、通孔23与挡板2后侧面的间距均大于行人的平均足部宽度,以适于供人踩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通孔23形成以供窗体嵌接的空间,且此空间不会影响斜展式车门形成的梯形结构,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挡板2和底板1之间可以采用如图5和图11所示结构。参见图5和图11,挡板2的底面和底板1的顶面之间具有延展式挡水结构4,在挡板2和底板1分离时,延展式挡水结构4能够封闭挡板2和底板1之间的间隙,以避免洪水进入车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展式挡水结构4能够确保斜展式车门打开后,外界洪水不会直接涌入车内,避免外界洪水影响,令车身100在水面行驶时能够打开车门,确保了抢险救援的顺利实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延展式挡水结构4可以采用如图5和图11所示结构。参见图5和图11,延展式挡水结构4包括容纳槽41和柔性带42。
容纳槽41设置在底板1的上表面,采用出口部分宽度小于内部空间横向间距的结构。
柔性带42的其中一端与挡板2的底面相连,另一端与容纳槽41的槽底相连。
在挡板2的底面与底板1的顶面接触时,柔性带42收纳于容纳槽41内。
在挡板2相对于底板1向上移动时,柔性带42发生弹性拉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带42随着挡板2的移动拉伸,从而起到稳定的挡水效果;由于柔性带42具有弹性拉伸的能力,因此在挡板2复位时,柔性带42能够逐渐缩回容纳槽41中,确保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调整柔性带42的初始长度和弹力系数,可确保柔性带42不会影响挡板2的偏转,避免产生挡板2在形成以供踩踏的梯形结构时,柔性带42向后拉动挡板2的弹力过大导致梯形结构不稳定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底板1可以采用如图2和图5所示结构。参见图2和图5,底板1适于朝向车内的侧面具有摆动臂12,摆动臂12摆动连接在底板1上,摆动轴向沿前后方向设置。
摆动臂12具有第一摆动位和第二摆动位,具体地:
在摆动臂12处于第一摆动位时,摆动臂1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底板1的滑动方向,以避免干预底板1的移动;
在摆动臂12处于第二摆动位时,摆动臂1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底板1的滑动方向,以减少水平面的占用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人工驱动底板1移动时,可通过将摆动臂12摆动至第一摆动位,从而便于推动和拉动底板1;在底板1与侧板11、挡板2配合应用于封闭开口110时,可通过将摆动臂12摆动至第二摆动位,从而防止对水平面的占用(具体是避免摆动臂12抵在车座或其他车内元件的表面),使得本斜展式车门能够适配不同规格的车身100,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兼容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1,所述的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包括车身100和前述任一项提出的斜展式车门。
车身100的侧面具有用于装载车门的开口110。
车身100的侧面可拆卸连接有封闭部分开口110、用于加强车身100浮力的气囊200。
前述内容中任一项提出的斜展式车门设置在开口110处,具体的连接关系已由上文示出,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挡板2、底板1和侧板11的组合结构能够封闭开口110,以限制外界液体通过开口110进入车身100内。
本申请所提出的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的有益效果和前述斜展式车门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开口110的内壁与斜展式车门之间可以采用如图5和图8所示结构。参见图5和图8,开口110的内底壁和内侧壁上均具有沿底板1的滑动方向延伸的防脱滑槽120,底板1和侧板11上均具有适于滑动嵌接在防脱滑槽120内的防脱滑块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脱滑槽120和防脱滑块13的组合结构能够加强车身100与斜展式车门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斜展式车门脱离开口110,提高了本装置的结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车身100和侧板11之间可以采用如图3和图6所示结构。参见图3和图6,车身100和每个侧板11之间均具有锁定结构5。
锁定结构5包括固定座51、锁定板52和限位板53。
固定座51固定连接在车身100的内侧壁上,上表面具有嵌接槽511,且嵌接槽511沿前后方向贯穿固定座51的侧面。
锁定板52摆动连接在侧板11朝向车身100内的侧面上,摆动轴向与左右方向平行;在挡板2、底板1和侧板11的组合结构封闭开口110时,锁定板52的自由端适于摆动至嵌接槽511内,以限制侧板11、底板1和挡板2的组合结构移动。
限位板53沿左右方向滑动设置在固定座51上,具有第一滑动位和第二滑动位;
其中,在限位板53处于第一滑动位时,限位板53封闭嵌接槽511,以限制锁定板52脱离嵌接槽511或进入嵌接槽511;
在限位板53处于第二滑动位时,限位板53避让于嵌接槽511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限位板53至第二滑动位,并将锁定板52嵌入嵌接槽511内,令锁定板52适于和嵌接槽511的内壁抵接,从而限定侧板11相对于车身100的移动,避免车身100行驶时(由于驾驶人员无意间倚靠或其他产生推动力的原因)发生侧板11移动的现象,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限位板53和固定座51之间可以采用如图7所示结构。参见图7,限位板53上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凸起部531。
固定座51背向车身100的侧面具有向外延伸的防曲杆512,防曲杆512贯穿凸起部531设置。
防曲杆512的外周环绕有弹簧513,且弹簧513的一端与固定座51相连,另一端与凸起部531相连。
在限位板53处于第一滑动位时,弹簧513处于正常状态;
在限位板53处于第二滑动位时,弹簧513处于拉伸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防曲杆512和凸起部531的组合结构能够限制限位板53的滑动方向,提高锁定结构5的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弹簧513确保在无人力干预的情况下,限位板53处于第一滑动位,确保限位板53对锁定板52的限位效果,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斜展式车门,用于装载至车身侧面的开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展式车门包括:
底板,用于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开口的内底壁上;所述底板的前后两端均与所述开口的内侧壁抵接,并且均连接有自下至上延伸至所述开口内顶壁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相邻的侧面上均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T型滑槽;
挡板,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朝向所述侧板的侧面具有适于入所述T型滑槽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插入端转动连接有转轮,且转动轴向与所述导向杆的轴向平行;以及
止动结构,设置在所述挡板和所述侧板之间,用于连接所述挡板和所述侧板,以限制所述挡板相对于所述侧板偏转;
其中,在所述挡板的底面与所述底板的顶面接触,并且所述止动结构连接所述挡板和所述侧板时,所述挡板的顶面适于与所述开口的内顶壁抵接,以限制所述挡板沿上下方向的移动,同时限制液体进入车内;
所述底板能够带动所述挡板移动至所述开口外,以供所述挡板自下至上移动;在所述挡板自下至上移动时,所述挡板的上端能够以所述导向杆为轴发生偏转,以使所述挡板搭在气囊的外壁上,形成向外延伸的梯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展式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结构包括:
插槽,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面;以及
插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挡板的底壁上,适于插入所述插槽内;
其中,在所述挡板的底面与所述底板的顶面接触时,所述插杆插接于所述插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展式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具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用于安装透明材质的窗体,且所述通孔与所述挡板前侧面的间距、所述通孔与所述挡板后侧面的间距均适于供人踩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展式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底面和所述底板的顶面之间具有延展式挡水结构,在所述挡板和所述底板分离时,所述延展式挡水结构能够封闭所述挡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间隙,以避免洪水进入车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展式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式挡水结构包括:
容纳槽,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以及
柔性带,其中一端与所述挡板的底面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相连;
在所述挡板的底面与所述底板的顶面接触时,所述柔性带收纳于所述容纳槽内;
在所述挡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向上移动时,所述柔性带发生弹性拉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展式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适于朝向车内的侧面具有摆动臂,所述摆动臂摆动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摆动轴向沿前后方向设置;
所述摆动臂能够摆动至自身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底板的滑动方向,以避免干预所述底板的移动;所述摆动臂还能够摆动至自身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滑动方向,以减少水平面的占用量。
7.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侧面具有开口;所述车身的侧面可拆卸连接有封闭部分所述开口的气囊;以及
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斜展式车门,设置在所述开口处;
其中,所述挡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的组合结构能够封闭所述开口,以限制外界液体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车身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内底壁和内侧壁上均具有沿所述底板的滑动方向延伸的防脱滑槽,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上均具有适于滑动嵌接在所述防脱滑槽内的防脱滑块。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和每个所述侧板之间均具有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包括:
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车身的内侧壁上,上表面具有嵌接槽,且所述嵌接槽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固定座的侧面;
锁定板,摆动连接在所述侧板朝向所述车身内的侧面上,摆动轴向与左右方向平行;在所述挡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的组合结构封闭所述开口时,所述锁定板的自由端适于摆动至所述嵌接槽内,以限制所述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挡板的组合结构移动;以及
限位板,沿左右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具有第一滑动位和第二滑动位;
其中,在所述限位板处于所述第一滑动位时,所述限位板封闭所述嵌接槽,以限制所述锁定板脱离所述嵌接槽或进入所述嵌接槽;
在所述限位板处于所述第二滑动位时,所述限位板避让于所述嵌接槽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上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凸起部;所述固定座背向所述车身的侧面具有向外延伸的防曲杆,所述防曲杆贯穿所述凸起部设置;
所述防曲杆的外周环绕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凸起部相连;
在所述限位板处于所述第一滑动位时,所述弹簧处于正常状态;
在所述限位板处于所述第二滑动位时,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220112.8U CN216866434U (zh) | 2022-01-26 | 2022-01-26 | 斜展式车门及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220112.8U CN216866434U (zh) | 2022-01-26 | 2022-01-26 | 斜展式车门及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866434U true CN216866434U (zh) | 2022-07-01 |
Family
ID=82152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220112.8U Active CN216866434U (zh) | 2022-01-26 | 2022-01-26 | 斜展式车门及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866434U (zh) |
-
2022
- 2022-01-26 CN CN202220220112.8U patent/CN21686643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919853B2 (en) | Integrated step and grab-handle system for tailgates | |
JP2010070054A (ja) | 車両のドア構造 | |
JP2010083167A (ja) | 車両のスライドドア構造 | |
JPH08253037A (ja) | 車両のスライドルーフ用の風転向部材 | |
JP7232717B2 (ja) | シャッター付きトラック荷台のシール構造 | |
CN216866434U (zh) | 斜展式车门及履带式双节水陆两栖全地形车 | |
JP2013216237A (ja) | サンルーフ装置 | |
JP5149571B2 (ja) | 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 |
KR101219396B1 (ko) | 파노라마 선루프의 연동형 롤블라인드 장치 | |
JP3867139B2 (ja) | 自動車用リヤ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 |
JP7405661B2 (ja) | 自動車ドア用シール材 | |
JP4402141B2 (ja) | 車両用サンルーフ装置 | |
JP4271786B2 (ja) | サンルーフのディフレクタ構造 | |
JP3657570B2 (ja) | サンルーフ装置のディフレクタ | |
JP2005219517A (ja) | センターピラーレスドア用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 | |
JP4065173B2 (ja) | 車両用サンルーフ装置 | |
JP4281628B2 (ja) | サンルーフ装置 | |
JP4967553B2 (ja) | スライドドア構造 | |
JP3830210B2 (ja) | サンルーフ装置 | |
KR101209931B1 (ko) | 차량의 백패널 어셈블리 | |
JP6669904B2 (ja) | サンルーフ装置 | |
JP5891765B2 (ja) | 車両用ドアのアウタウェザストリップ | |
JP2001191853A (ja) | 車両内収納式ステップ構造 | |
JP3275151B2 (ja) | サンルーフ装置 | |
JP3184938B2 (ja) | サンルー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