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34374U - 一种塑料粒打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粒打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34374U
CN216834374U CN202122510890.9U CN202122510890U CN216834374U CN 216834374 U CN216834374 U CN 216834374U CN 202122510890 U CN202122510890 U CN 202122510890U CN 216834374 U CN216834374 U CN 216834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ing pipe
discharging
plastic pellet
weighing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108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山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Xiehe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Xieh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Xiehe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Xieh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108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34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34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34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Of Fluid Materials To The Packaging Location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粒打包装置,包括:料筒,料筒的底部朝下倾斜设置有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第二出料管的出料量小于第一出料管,且第二出料管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一出料管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称重机构,对应第二出料管设置于料筒的下方。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先通过第一出料管进行快速装袋,到接近设定重量的时候,再通过第二出料管进行塑料粒填装,由于第二出料管的倾斜角度、出料量都较小,因此可以有效解决或者缓解塑料粒的冲击对于重量称量的影响,从而确保称量的精准,同时兼备高效、高质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塑料粒打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塑料粒打包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粒(即塑料颗粒)的生产工序一般包括配料、粉碎、挤出拉丝、切粒和包装,其中包装是对塑料粒进行定量装袋,由于塑料粒采用料筒进行存储,传统的包装方式是人工从料筒底部的出料管接料,再搬运到电子秤上称量重量,效率低。若是直接将电子秤移动到料筒下方位置以优化搬运过程的时间损耗,则容易因塑料粒下料时的冲击导致称量不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塑料粒打包装置,能够解决或缓解装袋过程中塑料粒冲击导致的称量不准的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塑料粒打包装置,包括:
料筒,所述料筒的底部朝下倾斜设置有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二出料管的出料量小于所述第一出料管,且所述第二出料管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第一出料管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
称重机构,对应所述第二出料管设置于所述料筒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先通过第一出料管进行快速装袋,到接近设定重量的时候,再通过第二出料管进行塑料粒填装,由于第二出料管的倾斜角度、出料量都较小,因此可以有效解决或者缓解塑料粒的冲击对于重量称量的影响,从而确保称量的精准,同时兼备高效、高质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出料管和所述第二出料管并排设置在一起且末端保持平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称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料管和所述第二出料管末端的下方的第一称重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一称重平台上方的包装袋固定架,所述包装袋固定架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组袋口固定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包装袋固定架的前端开口设置而成U型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料筒的底部设置有多组并排分布的所述第一出料管和所述第二出料管,每组所述第一出料管和所述第二出料管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称重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出料管和所述第二出料管绕所述料筒的轴心分布,且两者的末端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称重机构设置有接料架、第二称重平台,所述接料架能够绕所述料筒的轴心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料筒的下方,所述接料架对应所述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二出料管的末端位置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包装袋固定位,所述第二称重平台对应所述第二出料管设置在所述接料架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包装袋固定位的底部位置以及离心端位置开口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塑料粒打包装置还设置有出料输送带,所述出料输送带的输入端延伸于所述接料架的下方且相对于所述接料架的转动方向位于所述第二称重平台的后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料输送带位于所述接料架的下方的部分设置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的一端对接所述出料输送带的输送面,另一端向外、向下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塑料粒打包装置对应所述出料输送带设置有封口机构,所述封口机构用于对包装袋进行封口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包装袋固定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的第一种设置示意图;
图4是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的第二种设置示意图;
图5是出料输送带的一种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塑料粒打包装置,包括:
料筒100,料筒100的底部朝下倾斜设置有第一出料管102和第二出料管101,第二出料管101的出料量小于第一出料管102,且第二出料管10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一出料管10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
称重机构,对应第二出料管101设置于料筒100的下方。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先通过第一出料管102进行快速装袋,到接近设定重量的时候,再通过第二出料管101进行塑料粒填装,由于第二出料管101的倾斜角度、出料量都较小,因此可以有效解决或者缓解塑料粒的冲击对于重量称量的影响,从而确保称量的精准,同时兼备高效、高质的优点。
在判断填装量接近设定重量可以依据第一出料管102的出料量、出料时间来推算,也可以依据工人经验进行手动控制,又或者设置称重结构辅助判断等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料管102和第二出料管101并排设置在一起且末端保持平齐。这样可以使得第一出料管102、第二出料管101同时对接包装袋的袋口,在进行上述操作的时候,无需移动包装袋依次对接第一出料管102、第二出料管10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称重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出料管102和第二出料管101末端的下方的第一称重平台、设置在第一称重平台上方的包装袋固定架103,包装袋固定架103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组袋口固定结构。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设置,可以通过包装袋固定架103固定包装袋,避免包装袋在装塑料粒的过程中倾倒,同时也可以通过袋口固定结构对袋口进行固定,确保塑料粒准确落入包装袋。而第一称重平台位于底部,在塑料粒装填适量之后会承载到第一称重平台上,不会因包装袋固定架103的设置而影响称重。并且,多组袋口固定结构的设置可以适配不同容量(体现在包装袋的高度不同)的包装袋,可以有效提高适用范围。
为了避免取放包装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包装袋固定架103的前端开口设置而成U型结构。这样可以从前端将包装袋放入包装袋固定架103内,并进行袋口固定,在装填完成后再从前端将包装袋取出。
在上述实施例中,袋口固定结构可以设置为可以进行挂扣的结构,如挂钩、扣板等,只需要能够实现包装袋的袋口挂扣固定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料筒100的底部设置有多组并排分布的第一出料管102和第二出料管101,每组第一出料管102和第二出料管101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称重机构。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设置,可以同时进行多个包装袋的装填,提高包装效率。当塑料粒生产效率不满足全部的出料管出料包装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同时作业的包装数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料管102和第二出料管101绕料筒100的轴心分布,且两者的末端位于同一圆周上,称重机构设置有接料架104、第二称重平台,接料架104能够绕料筒100的轴心转动地设置在料筒100的下方,接料架104对应第一出料管102、第二出料管101的末端位置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包装袋固定位,第二称重平台对应第二出料管101设置在接料架104的下方。
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设置,包装袋需要固定到包装袋固定位中,先随接料架104移动到第一出料管102下方接料,再移动到第二出料管101下方接料。在实际生产作业时,可以设置多个包装袋固定位进行循环式作业,较前述实施例而言,本实施例的包装袋的安装、取出位置可以不在第一出料管102、第二出料管101的对接位置,因此可以实现不停工作业,而前述实施例则需要停工操作,因此本实施例的结构设置,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包装袋固定位的底部位置以及离心端位置开口设置。底部位置开口设置可以确保包装袋在盛装一定的塑料粒之后能够承载到第二称重平台上,不会被遮挡,而离心端位置开口设置则便于进行包装袋的装入和取出。
本实施例中包装袋固定位的结构设置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包装袋固定架103的结构设置,在此不作过多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塑料粒打包装置还设置有出料输送带105,出料输送带105的输入端延伸于接料架104的下方且相对于接料架104的转动方向位于第二称重平台的后方。通过出料输送带105可以将盛装了设定重量的包装袋送出,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考虑到包装袋在盛装设定重量的塑料粒之后,底部会下沉,而出料输送带105需要送出包装袋的话,必然需要承载包装袋。故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料输送带105位于接料架104的下方的部分设置有引导板106,引导板106的一端对接出料输送带105的输送面,另一端向外、向下倾斜延伸。这样可以通过引导板106配合接料架104的转动,将包装袋引导至出料输送带105上,实现包装袋的上抬,使得出料输送带105顺利托载包装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塑料粒打包装置对应出料输送带105设置有封口机构,封口机构用于对包装袋进行封口作业。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设置,可以在送出包装袋的过程中自动进行封口,提高生产效率。该封口机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参照有关现有技术设置即可,在此不作过多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塑料粒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筒,所述料筒的底部朝下倾斜设置有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二出料管的出料量小于所述第一出料管,且所述第二出料管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第一出料管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
称重机构,对应所述第二出料管设置于所述料筒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粒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管和所述第二出料管并排设置在一起且末端保持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粒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料管和所述第二出料管末端的下方的第一称重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一称重平台上方的包装袋固定架,所述包装袋固定架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组袋口固定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粒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袋固定架的前端开口设置而成U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粒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的底部设置有多组并排分布的所述第一出料管和所述第二出料管,每组所述第一出料管和所述第二出料管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称重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粒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管和所述第二出料管绕所述料筒的轴心分布,且两者的末端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称重机构设置有接料架、第二称重平台,所述接料架能够绕所述料筒的轴心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料筒的下方,所述接料架对应所述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二出料管的末端位置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包装袋固定位,所述第二称重平台对应所述第二出料管设置在所述接料架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料粒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袋固定位的底部位置以及离心端位置开口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料粒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粒打包装置还设置有出料输送带,所述出料输送带的输入端延伸于所述接料架的下方且相对于所述接料架的转动方向位于所述第二称重平台的后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塑料粒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输送带位于所述接料架的下方的部分设置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的一端对接所述出料输送带的输送面,另一端向外、向下倾斜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塑料粒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粒打包装置对应所述出料输送带设置有封口机构,所述封口机构用于对包装袋进行封口作业。
CN202122510890.9U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塑料粒打包装置 Active CN216834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10890.9U CN216834374U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塑料粒打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10890.9U CN216834374U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塑料粒打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34374U true CN216834374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99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10890.9U Active CN216834374U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塑料粒打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34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93693B1 (ko) 분체포장시스템
JP5187526B2 (ja) 圧縮梱包体製造システム
CN110803345A (zh) 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的全自动套袋计量包装系统
CN112124660A (zh) 一种可控的物料分装系统
CN206664969U (zh) 一种原料输送装置
CN216834374U (zh) 一种塑料粒打包装置
CN212797414U (zh) 一种粉料按比例混合及定量包装装置
CN211002152U (zh) 一种针对肥料自动化控制生产需要的吨包、装车一体机
CN212448191U (zh) 一种有机肥料包装称重一体式装置
CN210761575U (zh) 生物饲料自动打包装置
CN219215461U (zh) 一种自动定量分装设备
CN214241304U (zh) 一种大包装自动整形六面包装机
CN209956359U (zh) 一种饲料袋自动称重封口机
CN210734625U (zh) 一种批量上料打包装置
CN211969794U (zh) 一种碳酸锂粉料定量包装系统
KR101667371B1 (ko) 얼음 연속 계량 겸용 마대 자동 포장장치
CN211846391U (zh) 散装饲料装车装置
CN215554294U (zh) 一种自动计量组合式大包装机
CN209600841U (zh) 粉料混合包装机
CN111891422A (zh) 粉体配送储存系统以及粉体配送储存方法
CN218877636U (zh) 一种全自动包装机
CN217673522U (zh) 一种物料配料系统
CN116395171B (zh) 一种半自动瓶装式颗粒料灌装机
CN214493393U (zh) 吨袋脱气包装设备
CN112550789A (zh) 一种大包装自动整形六面包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