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33334U - 一种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33334U
CN216833334U CN202220707681.5U CN202220707681U CN216833334U CN 216833334 U CN216833334 U CN 216833334U CN 202220707681 U CN202220707681 U CN 202220707681U CN 216833334 U CN216833334 U CN 2168333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onnecting plate
angle adjuster
lower connecting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076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元杰
胡晓春
曹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jin Automotive Parts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ujin Automobile & Motor Cycle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ujin Automobile & Motor Cycle Accesso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ujin Automobile & Motor Cycle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076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333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333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333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属于汽车座椅零部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在碰撞事故中并不能起到动态吸能的作用的问题。本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包括座椅侧板和调角器下连接板,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的上端设置有调角器安装孔,其下端设置有座椅侧板安装孔,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后侧的中部设置有弧形槽,且弧形槽的槽宽和槽深均由里向外逐渐增大,所述座椅侧板的边沿处设置有能对弧形槽的槽壁形成支撑的垂直翻边。本实用新型具有使得汽车座椅具有动态吸能的作用以减小碰撞对驾乘人员造成的伤害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也在不断提升,从起初的保全车内乘员的生命安全,逐步转变为降低伤害。在汽车安全性测试中,有不同形式的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用以模拟真实世界中各种交通事故,但有一种事故形式却被忽视,即低速后碰撞,这种类型事故的发生率很高,但由于伤亡少而未受到重视。近些年的事故统计数据表明,在低速后碰撞中,鞭打伤害的发生率极高,鞭打伤害是指在追尾事故中,被碰撞车辆的驾驶员、乘员在碰撞加速度与头部惯性力的共同作用下,颈部会产生一个像鞭子猛抽的动作,事故后,伤者的颈部会感到不同程度的不适,这种伤害并不致命,但是伤后康复的过程非常复杂、漫长,有些甚至是不可治愈的永久伤害,这种伤害已经给伤者个人和社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负担。传统的汽车座椅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这一问题,其调角器下连接板的座框侧板安装孔和调角器安装孔之间的位置大多为直板结构,在碰撞事故中并不能起到动态吸能的作用,从而无法减小碰撞对驾乘人员造成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得汽车座椅具有动态吸能的作用以减小碰撞对驾乘人员造成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包括座椅侧板和调角器下连接板,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的上端设置有调角器安装孔,其下端设置有座椅侧板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后侧的中部设置有弧形槽,且弧形槽的槽宽和槽深均由里向外逐渐增大,所述座椅侧板的边沿处设置有能对弧形槽的槽壁形成支撑的垂直翻边。
使用时,本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为对称设置的一对,在碰撞过程中,调角器下连接板的后侧先受到挤压,然后再向前反弹,所以调角器下连接板的后侧会先吸收向下传导的挤压力而产生形变,又因为调角器下连接板后侧的中部设置有弧形槽,所以调角器下连接板的变形会集中到弧形槽处,而弧形槽能起到类似弹簧的作用,在受挤压时提供弹力,在受拉时也能提供拉力(当调角器下连接板向前反弹时),从而能吸收碰撞过程中的动能,起到动态吸能的作用,进而减小碰撞对驾乘人员造成的伤害。
另外,在高速后撞时,弧形槽吸能后会产生较大的形变量,此时,座椅侧板的垂直翻边能对弧形槽的槽壁形成向上的支撑力,支撑力能抵消部分挤压力,从而避免弧形槽因挤压力产生的形变量过大而失效,进而避免调角器下连接板的失效。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中,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前侧中部的边沿处朝向座椅侧板设置有翻边部。翻边部能够保证调角器下连接板有足够的刚度,从而避免在后撞过程中调角器下连接板因受力直接撕裂而失效。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中,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前侧的中部设置有向翻边部的翻边方向凸起的三角形凹槽,三角形凹槽的其中一槽壁与翻边部相接合。上述结构的三角形凹槽能进一步增强调角器下连接板的刚度,从而能更好地避免在后撞过程中调角器下连接板因受力直接撕裂而失效。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中,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上设置有一条弧形加强筋,弧形加强筋位于三角形凹槽和垂直翻边之间。弧形加强筋能进一步增强调角器下连接板的刚度,从而能更好地避免在后撞过程中调角器下连接板因受力直接撕裂而失效,同时也不会影响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座椅侧板的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中,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上设置有让位槽,让位槽内设置有用于安装靠背扭杆弹簧的条形孔,所述让位槽位于弧形槽和弧形加强筋之间,且让位槽的槽壁分别和弧形槽的槽壁、弧形加强筋相接合。靠背的调节分为电动调节和手动调节,当手动调节靠背时,条形孔可以用来安装靠背扭杆弹簧,同时,让位槽的槽壁分别弧形槽的槽壁、弧形加强筋相接合,可以提高弧形加强筋的强度,从而进一步增强调角器下连接板的刚度,进而能更好地避免在后撞过程中调角器下连接板因受力直接撕裂而失效。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中,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采用钣金件一体冲压成型。调角器下连接板采用钣金件一体冲压成型,制造方便,能够保证调角器下连接板的刚度并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使得调角器下连接板的重量较轻,有利于汽车座椅的轻量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的优点在于:本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在汽车碰撞过程中能动态吸能,从而减小碰撞中后向动态冲击对驾乘人员造成的伤害,并且在高速后撞时依然有效。同时,本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的调角器下连接板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及制造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汽车座椅的调角器下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汽车座椅的调角器下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座椅侧板;2、调角器下连接板;3、调角器安装孔;4、座椅侧板安装孔;5、弧形槽;6、垂直翻边;7、翻边部;8、三角形凹槽;9、弧形加强筋;10、让位槽;11、条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一种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参照图1-4,包括座椅侧板1和调角器下连接板2,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2的上端设置有调角器安装孔3,其下端设置有座椅侧板安装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2后侧的中部设置有弧形槽5,且弧形槽5的槽宽和槽深均由里向外逐渐增大,所述座椅侧板1的边沿处设置有能对弧形槽5的槽壁形成支撑的垂直翻边6。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2优选采用钣金件一体冲压成型。
参照图1、图2和图4,进一步地,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2前侧中部的边沿处朝向座椅侧板1设置有翻边部7。
参照图1、图2和图4,进一步地,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2前侧的中部设置有向翻边部7的翻边方向凸起的三角形凹槽8,三角形凹槽8的其中一槽壁与翻边部7相接合。
参照图1和图4,进一步地,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2上设置有一条弧形加强筋9,弧形加强筋9位于三角形凹槽8和垂直翻边6之间。
参照图1、图3和图4,进一步地,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2上设置有让位槽10,让位槽10内设置有用于安装靠背扭杆弹簧的条形孔11,所述让位槽10位于弧形槽5和弧形加强筋9之间,且让位槽10的槽壁分别和弧形槽5的槽壁、弧形加强筋9相接合。
使用时,本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为对称设置的一对,调角器下连接板2上的调角器安装孔3用于设置调角器,座椅侧板安装孔4用于调角器下连接板2与座椅侧板1的固定连接,在碰撞过程中,调角器下连接板2的后侧先受到挤压,然后再向前反弹,所以调角器下连接板2的后侧会先吸收向下传导的挤压力而产生形变,又因为调角器下连接板2后侧的中部设置有弧形槽5,所以调角器下连接板2的变形会集中到弧形槽5处,而弧形槽5能起到类似弹簧的作用,在受挤压时提供弹力,在受拉时也能提供拉力(当调角器下连接板2向前反弹时),从而能吸收碰撞过程中的动能,起到动态吸能的作用,进而减小碰撞对驾乘人员造成的伤害。
另外,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2上的翻边部7、三角形凹槽8和弧形加强筋9等结构能进一步增强调角器下连接板2的刚度,进而能更好地避免在后撞过程中调角器下连接板2因受力直接撕裂而失效,在高速后撞时,弧形槽5吸能后会产生较大的形变量,此时,座椅侧板1的垂直翻边6能对弧形槽5的槽壁形成向上的支撑力,支撑力能抵消部分挤压力,从而避免弧形槽5因挤压力产生的形变量过大而失效,进而避免调角器下连接板2的失效。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包括座椅侧板(1)和调角器下连接板(2),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2)的上端设置有调角器安装孔(3),其下端设置有座椅侧板安装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2)后侧的中部设置有弧形槽(5),且弧形槽(5)的槽宽和槽深均由里向外逐渐增大,所述座椅侧板(1)的边沿处设置有能对弧形槽(5)的槽壁形成支撑的垂直翻边(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2)前侧中部的边沿处朝向座椅侧板(1)设置有翻边部(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2)前侧的中部设置有向翻边部(7)的翻边方向凸起的三角形凹槽(8),三角形凹槽(8)的其中一槽壁与翻边部(7)相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2)上设置有一条弧形加强筋(9),弧形加强筋(9)位于三角形凹槽(8)和垂直翻边(6)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2)上设置有让位槽(10),让位槽(10)内设置有用于安装靠背扭杆弹簧的条形孔(11),所述让位槽(10)位于弧形槽(5)和弧形加强筋(9)之间,且让位槽(10)的槽壁分别和弧形槽(5)的槽壁、弧形加强筋(9)相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2)采用钣金件一体冲压成型。
CN202220707681.5U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 Active CN2168333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7681.5U CN216833334U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7681.5U CN216833334U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33334U true CN216833334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97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07681.5U Active CN216833334U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333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33678U (zh)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装置
CA2389451A1 (en)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CN201268243Y (zh) 汽车座椅底座
CN201304950Y (zh) 汽车防侧撞装置
CN216833334U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动态吸能结构
CN202463744U (zh) 用于汽车正撞或追尾时的高效吸能装置
CN201325486Y (zh) 一种前座椅安装后横梁结构
CN201745641U (zh) 一种车身前纵梁前端结构
CN206984126U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02624382U (zh) 一种汽车车身后纵梁
CN101905664B (zh) 一种防后碰颈部保护座椅
CN201882154U (zh) 汽车组合防撞系统
CN210882325U (zh) 汽车纵梁前段的溃缩吸能连接装置
CN211943525U (zh) 一种副仪表板后安装支架和车辆
CN102975770A (zh) 汽车地板梁及具有该汽车地板梁的汽车地板
CN210116554U (zh) 一种纵梁凹陷式副车架
CN202783423U (zh) 压溃吸能式前挡板结构
CN219904130U (zh) 调角器下连接板、调角器总成和汽车座椅
CN2278611Y (zh) 多用客车座椅
CN218640722U (zh) 一种提升鞭打得分及提高舒适性的腰部支撑结构
JP3114557U (ja) 自動車用ヘッドレスト
KR20080016060A (ko) 차량시트의 후방추돌 충격완화 장치
CN206141481U (zh) 汽车缓冲吸能结构
CN201494511U (zh) 汽车前围上挡板
CN218986781U (zh) 一种车辆前地板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8000, No. 3599, Jianan Avenue, Sanjia street, gatheri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ujin Automotive Parts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18000, No. 3599, Jianan Avenue, Sanjia street, gatheri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JUJIN AUTOMOBILE & MOTOR-CYCLE ACCESSORIE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