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90069U - 一种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90069U
CN216790069U CN202220328337.5U CN202220328337U CN216790069U CN 216790069 U CN216790069 U CN 216790069U CN 202220328337 U CN202220328337 U CN 202220328337U CN 216790069 U CN216790069 U CN 216790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d light
light source
led
hole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283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凤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weihainuo Automobile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weihainuo Automobile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weihainuo Automobile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weihainuo Automobile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283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90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90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900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包括透镜组件、内罩组件、LED光源组件和散热座,LED光源组件包括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LED光源组件设置在散热座的前端;内罩组件包括聚光器和固定座,聚光器的前端设置有出光面,后端设置有入光面,聚光器通过固定座设置在散热座的前端,并使得入光面位于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的前方;透镜组件设置在散热座的前端,并位于内罩组件的前方;第一LED光源、聚光器与透镜组件组成近光光学系统,第二LED光源、聚光器与透镜组件组成远光光学系统。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解决现有矩阵式LED双光模组结构复杂,出光不均匀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汽车照明技术和市场研究专家认为,ADB是汽车照明领域最大的创新。尽管配备ADB的汽车目前仅占全球汽车市场1%的份额,Fratty预计到2025年,市场份额将上升至15%。ADB市场前景广阔,照明企业正纷纷展开布局。随着奔驰母公司戴姆勒(Daimler)集团从2017年起导入ADB矩阵式智能型头灯,为汽车电子产业带动新一波应用趋势。
ADB自适应远光灯,是一种能够根据道路条件自动改变远光灯照射距离、角度和区域的前照灯,ADB的核心在于拥有矩阵式光源的远光;目前现有的拥有矩阵式光源的远光在使用时,矩阵式光源为多个LED发光颗粒成矩阵式排布;随着环境的变化,多个LED发光颗粒会被控制局部几颗熄灭,从而适应环境要求,主动限制远光灯给对向来车带来的眩光。目前矩阵式LED双光技术应用并未成熟,主要原因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多种工程技术问题如配光设计、散热、应力、体积等方面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其中,矩阵式LED双光模组大多结构复杂、光线出光均匀性较差的问题最为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能有效解决现有矩阵式LED双光模组结构复杂,出光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包括透镜组件、内罩组件、LED光源组件和散热座,所述LED光源组件包括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所述LED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散热座的前端;所述内罩组件包括聚光器和固定座,所述聚光器的前端设置有出光面,后端设置有入光面,所述聚光器通过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散热座的前端,并使得所述入光面位于所述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的前方;所述透镜组件设置在所述散热座的前端,并位于所述内罩组件的前方;所述第一LED光源、聚光器与透镜组件组成近光光学系统,所述第二LED光源、聚光器与透镜组件组成远光光学系统。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所述透镜组件包括透镜和透镜支架,所述透镜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架的前端,并通过所述透镜支架设置在所述散热座上;所述透镜前端的端面为向前凸起的曲面,后端的端面中部设置有一字形的水平凸台,所述水平凸台用于提供照射在近光光束Ⅲ区的光线。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所述透镜组件、内罩组件通过螺钉同时固定在所述散热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穿孔,所述透镜支架设置有安装孔柱,所述散热座上设置有连接孔,使用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连接孔、穿孔与安装孔柱螺纹连接,将所述透镜组件、内罩组件同时固定在所述散热座上。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所述LED光源组件通过所述内罩组件设置在所述散热座上,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凸柱和限位插柱,所述LED光源组件上设置有限位配合孔,所述散热座上设置有限位插孔,所述固定座上的所述限位插柱依次插入所述限位配合孔、限位插孔,并通过所述凸柱抵压所述LED光源组件,将所述LED光源组件固定在所述散热座上。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所述第一LED光源包括多个第一LED发光颗粒,多个所述第一LED发光颗粒呈近光明暗分界线形状排列;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出光孔,所述第一出光孔包括多个第一通孔,一个所述第一通孔对应一个所述第一LED发光颗粒,所述第一通孔的四周边缘设置有向后延伸的延伸面,所述延伸面用于对所述第一LED发光颗粒四周的侧光进行阻挡。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所述第二LED光源包括多个第二LED发光颗粒,多个所述第二LED发光颗粒呈一字形或近光明暗分界线形状排列;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出光孔,所述第二出光孔包括多个第二通孔,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对应一个所述第二LED发光颗粒,所述第二通孔的四周边缘设置有向后延伸的延伸面,所述延伸面用于对所述第二LED发光颗粒四周的侧光进行阻挡。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所述内罩组件还包括压框,所述压框用于将所述聚光器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所述内罩组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将所述固定座支撑在所述散热座上。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所述支撑件为弹性金属件。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所述支撑件的中间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用于避让所述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所述支撑件在所述避让孔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弹性支撑脚,所述弹性支撑脚用于抵触所述散热座或LED光源组件;所述支撑件上还设置有多个向前延伸的第一连接脚和多个向后延伸的第二连接脚,所述第一连接脚用于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脚用于与所述散热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能有效解决现有矩阵式LED双光模组结构复杂,出光不均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图1横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透镜组件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透镜后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内罩组件的分解图。
图中:
1是透镜组件,11是透镜,111是水平凸台,12是透镜支架,121是透镜安装孔位,122是弹性卡脚,123是安装孔柱,2是内罩组件,21是聚光器,211是出光面,212是入光面,22是固定座,221是第一出光孔,222是第二出光孔,223是卡接口,224是穿孔,225是凸柱,226是限位插柱,23是压框,231是卡接脚,24是支撑件,241是避让孔,242是第一连接脚,243是第二连接脚,244是弹性支撑脚,3是LED光源组件,31是第一LED光源,32是第二LED光源,33是接插件,34是限位配合孔,4是散热座,41是连接孔,42是散热齿,43是空气流通孔,44是限位插孔,5是第一限位结构,51是限位插片,52是限位插槽,6是第二限位结构,61是限位柱,62是限位孔,7是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包括透镜组件1、内罩组件2、LED光源组件3和散热座4;LED光源组件3包括第一LED光源31和第二LED光源32,第一LED光源31设置在第二LED光源32的上方,LED光源组件3设置在散热座4的前端;内罩组件2包括聚光器21和固定座22,固定座22上设置有第一出光孔221和第二出光孔222,聚光器21前端设置有出光面211,后端设置有入光面212,聚光器21设置在固定座22的前端,使得入光面212位于第一出光孔221和第二出光孔222的前方;内罩组件2通过固定座22设置在散热座4的前端,并使得第一出光孔221对应在第一LED光源31的前方,第二出光孔222对应在第二LED光源32的前方;透镜组件1设置在散热座4的前端,并位于内罩组件2的前方;第一LED光源31与聚光器21、透镜组件1组成近光光学系统,第二LED光源32与聚光器21、透镜组件1组成远光光学系统。具体地,LED光源组件3还包括接插件33,接插件33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本实施例中,散热座4呈板状结构采用铝材制成,其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孔41,为了提高散热效果在散热座4的后端还设置有散热齿42,通过散热齿42增加散热面积提供散热效果,当然也可以在散热齿42的端部设置风扇,通过风扇加速空气流动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另外在散热座4上还可以设置若干空气流通孔43,空气流通孔43用于进行散热座4前端与后端空气的流通,进行加速散热速度提高散热效果。
如图4、图5所示,透镜组件1包括透镜11和透镜支架12,透镜11设置在透镜支架12的前端,并通过透镜支架12设置在散热座4上;透镜11前端的端面为向前凸起的曲面,后端的端面中部设置有一字形的水平凸台111,水平凸台111用于提供照射在近光光束Ⅲ区的光线,水平凸台111的边缘设置有R角,通过R角使得边缘圆润,加工更加方便;为了更好的消去像差,透镜11后端的端面可以是平面或向后凸起的曲面。具体地,透镜支架12的前端设置有透镜安装孔位121,并在透镜安装孔位121的两侧设置有弹性卡脚122,弹性卡脚122与透镜安装孔位121的边缘形成卡槽;透镜支架12的后端设置有安装孔柱123,使用螺钉7穿过散热座4上对应位置的连接孔41与安装孔柱123连接,即可将透镜组件1固定在散热座4上;本实施例中,使用螺钉7同时将内罩组件2、透镜组件1固定在散热座4上,固定座22上设置有多个穿孔224,使用螺钉7依次穿过连接孔41、穿孔224与安装孔柱123螺纹连接,将内罩组件2和透镜组件1同时固定在散热座4上,组装方便,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透镜11采用玻璃材料或PMMA塑料材料制成,优选PMMA塑料材料,质量轻,透光率好。
为了使得安装更加方便快捷,LED光源组件3通过内罩组件2固定在散热座4上;具体地,内罩组件2的固定座22上设置有多个凸柱225和限位插柱226,LED光源组件3上设置有限位配合孔34,散热座4上设置有限位插孔44;当内罩组件2固定在散热座4上时,LED光源组件3位于内罩组件2与散热座4之间,固定座22上的限位插柱226依次插入限位配合孔34和限位插孔44,固定座22、LED光源组件3与散热座4三者限位配合,同时凸台225抵压LED光源组件3,从而将LED光源组件3固定在散热座4上。
进一步地,第一LED光源31包括多个第一LED发光颗粒,多颗第一LED发光颗粒呈近光明暗分界线形状排列,用于提供带近光明暗分界线的光束;为了防止近光光束存在光线分布不均匀,第一出光孔221包括多个第一通孔,一个第一通孔对应一颗第一LED发光颗粒,第一通孔的四周边缘设置有向后延伸的延伸面,延伸面用于对第一LED发光颗粒四周的侧光进行阻挡;防止在第一LED发光颗粒点亮时,侧光无阻挡由相邻的第一通孔中穿出导致的光线分布不均匀情况的出现。
进一步地,第二LED光源32包括多颗第二LED发光颗粒,多颗第二LED发光颗粒呈一字形或近光明暗分界线形状排列。当然为了防止远光光束也存在光线分布不均匀,第二出光孔222包括多个第二通孔,一个第二通孔对应一颗第二LED发光颗粒,第二通孔的四周边缘设置有向后延伸的延伸面,延伸面用于对第二LED发光颗粒四周的侧光进行阻挡;防止在第二LED发光颗粒点亮时,侧光无阻挡由相邻的第二通孔中穿出导致光线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出现。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LED光源组件3还包括电路控制模块,该电路控制模块用于对第二LED发光颗粒的亮灭进行控制,随着环境的变化,多颗第二LED发光颗粒会被控制局部几颗熄灭,从而适应环境要求,主动限制远光灯给对向来车带来的眩光。
如图6所示,为了方便聚光器21的安装,内罩组件2还包括压框23,聚光器21通过压框23设置在固定座22上,压框23上设置有多个卡接脚231,固定座22上设置有对应数量的卡接口223,压框23将聚光器21压在固定座22的前端,同时卡接脚231插卡在卡接口223中,使得聚光器21固定在固定座22上;本实施例中,聚光器21采用硬质透明的塑料材料制成,优选硬质透明的硅胶材料耐热性更好;固定座22采用SMC材料制成耐热性好,压框23采用PC材料制成。
为了防止聚光器21、固定座22与压框23安装后存在偏位,聚光器21与压框23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5,聚光器21与固定座22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6,第一限位结构5包括限位插片51和限位插槽52,限位插片51设置在聚光器21上,限位插槽52设置在压框23上;第二限位结构6包括限位柱61和限位孔62,限位柱61设置在聚光器21上,限位孔62设置在固定座22上,当聚光器21通过压框23固定在固定座22上时,限位插片51插入限位插槽52中,限位柱61插入限位孔62中。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限位插片51可以设置在压框23上,限位插槽52对应设置在聚光器21上;限位柱61设置在固定座22上,限位孔62对应设置在聚光器21上。
为了防止固定座22安装后中间存在凹陷的情况出现,内罩组件2还包括支撑件24,支撑件24用于将固定座22支撑在散热座4上;具体地,支撑件24为弹性金属件,中间设置有避让孔241,四周设置有多个向前延伸的第一连接脚242和多个向后延伸的第二连接脚243,避让孔241用于避让第二LED光源31和第二LED光源32;第一连接脚242用于与固定座22连接,第二连接脚243用于与散热座4连接;另外,支撑件24还可以在避让孔241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弹性支撑脚244,弹性支撑脚244用于抵触散热座4或LED光源组件3,防止支撑件24的中部出现凹陷,进一步提高使用质量。
使用时,当需要提供远光光束时,第二LED光源32点亮发出的光线通过第二出光孔222,由入光面212进入聚光器21并经出光面211出,后由透镜11出即形成远光光束;当需要提供近光光束时,第二LED光源32不工作,第一LED光源31点亮发出的光线通过第一出光孔221,由入光面212进入聚光器21并经出光面211出,后由透镜11出即形成近光光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聚光器21对光束进行聚光和匀化,使得光线更加均匀。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包括透镜组件、内罩组件、LED光源组件和散热座,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组件包括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所述LED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散热座的前端;所述内罩组件包括聚光器和固定座,所述聚光器的前端设置有出光面,后端设置有入光面,所述聚光器通过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散热座的前端,并使得所述入光面位于所述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的前方;所述透镜组件设置在所述散热座的前端,并位于所述内罩组件的前方;所述第一LED光源、聚光器与透镜组件组成近光光学系统,所述第二LED光源、聚光器与透镜组件组成远光光学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件包括透镜和透镜支架,所述透镜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架的前端,并通过所述透镜支架设置在所述散热座上;所述透镜前端的端面为向前凸起的曲面,后端的端面中部设置有一字形的水平凸台,所述水平凸台用于提供照射在近光光束Ⅲ区的光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件、内罩组件通过螺钉同时固定在所述散热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穿孔,所述透镜支架设置有安装孔柱,所述散热座上设置有连接孔,使用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连接孔、穿孔与安装孔柱螺纹连接,将所述透镜组件、内罩组件同时固定在所述散热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组件通过所述内罩组件设置在所述散热座上;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凸柱和限位插柱,所述LED光源组件上设置有限位配合孔,所述散热座上设置有限位插孔,所述固定座上的所述限位插柱依次插入所述限位配合孔、限位插孔,并通过所述凸柱抵压所述LED光源组件,将所述LED光源组件固定在所述散热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ED光源包括多颗第一LED发光颗粒,多颗所述第一LED发光颗粒呈近光明暗分界线形状排列;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出光孔,所述第一出光孔包括多个第一通孔,一个所述第一通孔对应一颗所述第一LED发光颗粒,所述第一通孔的四周边缘设置有向后延伸的延伸面,所述延伸面用于对所述第一LED发光颗粒四周的侧光进行阻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LED光源包括多颗第二LED发光颗粒,多颗所述第二LED发光颗粒呈一字形或近光明暗分界线形状排列;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出光孔,所述第二出光孔包括多个第二通孔,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对应一颗所述第二LED发光颗粒,所述第二通孔的四周边缘设置有向后延伸的延伸面,所述延伸面用于对所述第二LED发光颗粒四周的侧光进行阻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组件还包括压框,所述压框用于将所述聚光器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组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将所述固定座支撑在所述散热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弹性金属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中间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用于避让所述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所述支撑件在所述避让孔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弹性支撑脚,所述弹性支撑脚用于抵触所述散热座或LED光源组件;所述支撑件上还设置有多个向前延伸的第一连接脚和多个向后延伸的第二连接脚,所述第一连接脚用于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脚用于与所述散热座连接。
CN202220328337.5U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 Active CN216790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28337.5U CN216790069U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28337.5U CN216790069U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90069U true CN216790069U (zh) 2022-06-21

Family

ID=82018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28337.5U Active CN216790069U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900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82263A1 (en) Condenser for low-beam vehicle light module
WO2022001012A1 (zh) 车辆及其远近光一体的led车灯
CN108692257B (zh) 一种紧凑型led前照灯远光模组
CN207831126U (zh) 一种单向照射led光源模组
CN114659067A (zh) 一种车用投射式近光模组
CN216790069U (zh) 一种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
CN111623308A (zh) 一种led双光模组
KR101375245B1 (ko) 차량용 헤드 램프
CN108150895A (zh) 一种单向照射led光源模组
CN209165280U (zh) 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用多光源多透镜的led灯总成
WO2022100163A1 (zh) 一种带自适应功能的led双光模组
CN213577282U (zh) 一种带自适应功能的led双光模组
CN210532285U (zh) 便于散热的汽车前大灯
CN210568133U (zh) 一种led双光模组
CN212252443U (zh) 一种多模组led前照灯近光照明系统
CN211232733U (zh) 一种adb自适应远光灯用远光模组结构
CN209262915U (zh) 一种led聚光器式单近光模组
CN111059511A (zh) Led远近光大灯模组
CN218993171U (zh) 一种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
CN21661966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投射式远近光模组
CN218993170U (zh) 一种led光源远近光一体车灯模组
CN111503592A (zh) 一种远近光一体led式车灯
CN220321116U (zh) 一种模块化的双光透镜车灯
CN215570253U (zh) 用于汽车大灯的led光源
CN215294797U (zh) 一种随动转向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