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3171U - 一种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3171U
CN218993171U CN202220494235.0U CN202220494235U CN218993171U CN 218993171 U CN218993171 U CN 218993171U CN 202220494235 U CN202220494235 U CN 202220494235U CN 218993171 U CN218993171 U CN 2189931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optical body
light source
led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9423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金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weihainuo Automobile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weihainuo Automobile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weihainuo Automobile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weihainuo Automobile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9423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31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31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31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包括底座、LED光源组件以及光束成型组件,光束成型组件包括第一光学体和第二光学体,两者结构相对独立,第二光学体的顶部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明暗截止线成型面、进光面和支撑面,并在底部设置有向下凸起的辅助出光体,辅助出光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三出光面,第一光学体位于支撑面上方,使得明暗截止线成型面与进光面由第一光学体的下方向前延伸出,明暗截止线成型面用于与第一LED光源、第一光学体配合形成带明暗分界线的近光光束;进光面用于进入光线提供给辅助出光体,并由第三出光面出对近光光束中的暗区进行补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有效解决LED远近光模组出现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照明灯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车灯,大多采用卤素灯泡或氙气灯作为发光光源,其缺点是能耗大,发热量大,对周边零件的材料要求较高;氙气灯元件体积大,不利于布置,不符合国家的节能环保要求;并且灯泡点亮速度慢,使用寿命短,特别是卤素灯灯泡点亮后光线昏暗,导致夜间开车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伴随着LED光源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市面上传统的卤素灯以及氙气灯将逐渐被取代;于是出现了使用LED作为光源的近光模组、远光模组以及远近光模组。
目前市场上的这类光源为LED的远近光模组提供的近光光束同样需要满足GB或ECE标准的要求,两标准中近光截止线上方的暗区有光照要求即Ⅲ区八个点的要求;目前现有的远近光模组主要是通过在其上安装的透镜上设置小结构来补充暗区(Ⅲ区)八个点光,从而达到标准值;由于透镜为外观件,在透镜上设置小结构对有些汽车厂家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主要是因为这些小结构会影响灯具的外观美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通过第二光学体顶部设置有的进光面进入光线提供给辅助出光体,并由第三出光面出对近光光束中的暗区进行补充,从而无需在透镜上设置小结构,能有效解决现有LED远近光模组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包括底座、LED光源组件以及光束成型组件,所述LED光源组件包括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所述第一LED光源位于所述第二LED光源上方;所述光束成型组件包括第一光学体和第二光学体,两者结构相对独立,所述第二光学体的顶部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明暗截止线成型面、进光面和支撑面,其底部设置有向下凸起的辅助出光体,所述辅助出光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三出光面;所述第一光学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光学体的顶部,并位于所述支撑面的上方,使得所述明暗截止线成型面与进光面由所述第一光学体的下方向前延伸出;所述光束成型组件与LED光源组件依次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使得所述第一光学体位于所述第一LED光源的前方,所述第二光学体位于所述第二LED光源的前方;所述明暗截止线成型面用于与所述第一LED光源、第一光学体配合形成带明暗分界线的近光光束;所述进光面用于光线进入提供给所述辅助出光体,并由所述第三出光面出对所述近光光束中的暗区进行补充。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所述第一光学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出光面,所述明暗截止线成型面的宽度a大于所述第一出光面的宽度b。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所述明暗截止线成型面的中部设置有挡光台,所述挡光台用于对近光光束中照射在50L炫目点的光线进行遮挡。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所述挡光台的宽度为3-4.5mm,高度为0.05-0.15mm。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所述进光面的宽度c为2.5-4mm。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所述第一出光面呈角度倾斜,倾斜角度范围为85-105度。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所述LED光源组件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柱和第一限位孔,当所述第一限位柱插入所述第一限位孔时,使得所述LED光源组件限位在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所述第二光学体通过所述第一光学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光学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外侧设置有插卡脚,所述插卡脚上设置有卡接用的凸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对应的卡接口;所述第二光学体的两侧设置有插片,所述插片的后端设置有预压平台;所述第二光学体设置所述底座上时,所述第一光学体两侧的所述插槽插入所述插片,并通过所述插槽的入口端抵触所述预压平台,将所述第二光学体预压在所述底座上,同时所述第一光学体上的所述插卡脚卡入所述卡接口,使得所述第一光学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从而将所述第二光学体同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所述第一光学体与第二光学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第二限位柱和第二限位孔,当所述第二限位柱插入所述第二限位孔时,使得所述第二光学体限位在所述第一光学体上;所述第一光学体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三限位结构,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包括第三限位柱和第三限位孔,当所述第三限位柱插入所述第三限位孔时,使得所述第一光学体限位在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所述插槽内还设置有橡胶层,通过所述橡胶层对所述插片进行夹持。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通过第二光学体顶部设置有的进光面进入光线提供给辅助出光体,并由第三出光面出对近光光束中的暗区进行补充,从而无需在透镜上设置小结构,能有效解决现有LED远近光模组中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光束成型组件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光束成型组件的分解图。
图中:
1是底座,11是散热齿,12是固定孔,13是卡接口,2是LED光源组件,21是第一LED光源,22是第二LED光源,23是电路板,231是通孔,24是接插件,3是光束成型组件,31是第一光学体,311是第一出光面,312是第一入光面,313是插槽,314是插卡脚,32是第二光学体,321是第二出光面,322是第二入光面,323是明暗截止线成型面,324是进光面,325是支撑面,326是辅助出光体,3261是第三出光面,327是插片,328是预压平台,4是挡光台,5是第一限位结构,51是第一限位柱,52是第一限位孔,6是第二限位结构,61是第二限位柱,62是第二限位孔,7是第三限位结构,71是第三限位柱,72是第三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包括底座1、LED光源组件2以及光束成型组件3, LED光源组件2设置在底座1上,光束成型组件3设置在底座1上,并位于LED光源组件2的前方; LED光源组件2包括第一LED光源21、第二LED光源22、电路板23和接插件24,第一LED光源21、第二LED光源22以及接插件24均设置在电路板23上,第一LED光源21位于第二LED光源22上方;光束成型组件3包括第一光学体31和第二光学体32,两者结构相对独立,第一光学体31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出光面311,后端设置有第一入光面312,第二光学体32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出光面321,后端设置有第二入光面322,第二光学体32的顶部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明暗截止线成型面323、进光面324和支撑面325,第二光学体32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凸起的辅助出光体326,辅助出光体326的前端设置有第三出光面3261,第一光学体31通过支撑面325支撑在第二光学体32的顶部,使得明暗截止线成型面323与进光面324由第一光学体31的下方向前延伸出,此时第二出光面321位于第一出光面311的斜前方;当光束成型组件3与LED光源组件2依次设置在底座1上时,第一光学体31位于第一LED光源21的前方,第一入光面312用于接收第一LED光源21发出的光;第二光学体32位于第二LED光源22的前方,第二入光面322用于接收第二LED光源22发出的光;明暗截止线成型面323用于与第一LED光源21、第一光学体31配合形成带明暗分界线的近光光束;进光面324用于光线进入提供给辅助出光体326,并由第三出光面3261出对近光光束中的暗区进行补充;第二LED光源22与第二光学体32配合形成远光光束;当然远光光束也可以是第一LED光源21与第二LED光源22同时点亮提供。本实施例中,接插件24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底座1呈板状结构采用铝材制成,为了提高散热效果在底座1的后端还设置有多个散热齿11,通过散热齿11增加散热面积提供散热效果,具体地,散热齿11为U型结构,采用铝薄板冲压成型,散热齿11上设置有若干铆接孔,底座1的后端设置有对应的铆接柱,散热齿11采用铆接工艺固定在底座1上;当然也可以在散热齿11的端部设置风扇,通过风扇加速空气流动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明暗截止线成型面323为第二光学体32顶部设置有镀铝层的面,该面上设置有形成明暗截止线形状的结构,当然镀铝层也可选择安装挡板来替代,优选镀铝层更加轻便。
为了防止经第一出光面311发出的光线没有全部被阻挡,导致形成的近光光束中的明暗分界线不清晰,明暗截止线成型面323的宽度a大于第一出光面311的宽度b。
进一步地,明暗截止线成型面323的中部设置有挡光台4,挡光台4用于对近光光束中照射在50L炫目点的光线进行遮挡;具体地,挡光台4的宽度为3-4.5mm,高度为0.05-0.15mm,优选,宽度3.5mm,高度0.1mm。
为了防止有过多的光线从进光面324进入第二光学体32底部的辅助出光体326,并通过第三出光面3261出提供给近光光束中的暗区,使得暗区过亮不符合配光标准要求,进光面324的宽度c为2.5-4mm,优选3.5mm。
进一步地,第一出光面311呈角度倾斜,倾斜角度范围为85-105度,优选98度,通过角度设置使得第一出光面311为倾斜面,从而增加第一出光面311的出光面积,进一步提高光的有效利用率。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为了提高光的有效利用率,第二出光面321、第三出光面3261均可与第一出光面311平行。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LED光源组件2安装后存在位置偏差,LED光源组件2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5,第一限位结构5包括第一限位柱51和第一限位孔52,当第一限位柱51插入第一限位孔52时,使得LED光源组件2限位在底座1的前端。本实施例中,电路板23上设置有四个固定用的通孔231和两个限位用的第一限位孔52,底座1上设置有对应数量的固定孔12和第一限位柱51,将LED光源组件2放置在底座1的前端时,第一限位柱51插入第一限位孔52中,使得LED光源组件2限位在底座1的前端,使用螺钉穿过通孔231与固定孔12连接,从而将LED光源组件2固定在底座1上。
进一步地,第二光学体32通过第一光学体31固定在底座1上,一次安装就可以将第二光学体32和第一光学体31同时固定在底座1上,安装方便快捷;第一光学体3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插槽313,插槽313的外侧设置有插卡脚314,插卡脚314上设置有卡接用的凸台;底座1上设置有对应的卡接口13;第二光学体32的两侧设置有插片327,并在插片327的后端设置有预压平台328;第二光学体32设置在底座1上时,第二光学体32两侧的插片327插入第一光学体31两侧的插槽313,并通过插槽313的入口端抵触预压平台328,将第二光学体32预压在底座1上,同时第一光学体31上的插卡脚314卡入卡接口13,使得第一光学体31固定在底座1上,从而将第二光学体32同时固定在底座1上。
为了防止第一光学体31和第二光学体32安装在底座1上时,位置存在偏差,第一光学体31与第二光学体32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6,第二限位结构6包括第二限位柱61和第二限位孔62,第二限位柱61插入第二限位孔62时,使得第二光学体32与第一光学体31之间限位;第一光学体31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第三限位结构7,第三限位结构7包括第三限位柱71和第三限位孔72,第三限位柱71插入第三限位孔72,使得第一光学体31与底座1之间限位;从而确保第二光学体32与第一光学体31固定在底座1上时,第二光学体32上的第二入光面322位于第二LED光源22的正前方,第一光学体31上的第一入光面312位于第一LED光源21的正前方。具体地,第二限位孔62设置在第二光学体32上的预压平台328上,第二限位柱61设置在第一光学体31上的对应位置,当第二光学体32通过第一光学体31预压在底座1上时,第二限位柱61插入第二限位孔62中,使得两者之间限位;第三限位柱71设置在第一光学体31上,底座1与电路板23上分别设置有第三限位孔72,第一光学体31卡接在底座1上时,第三限位柱71插入第三限位孔72,使得两者之间限位。
另外,插槽313内还可以设置有橡胶层,通过橡胶层对插片327进行夹持,可以防止插片327在插槽313中晃动,与插槽313的侧壁进行摩擦,导致的异响或/和碎屑产生。

Claims (10)

1.一种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LED光源组件以及光束成型组件,所述LED光源组件包括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所述第一LED光源位于所述第二LED光源上方;所述光束成型组件包括第一光学体和第二光学体,两者结构相对独立,所述第二光学体的顶部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明暗截止线成型面、进光面和支撑面,其底部设置有向下凸起的辅助出光体,所述辅助出光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三出光面;所述第一光学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光学体的顶部,并位于所述支撑面的上方,使得所述明暗截止线成型面与进光面由所述第一光学体的下方向前延伸出;所述光束成型组件与LED光源组件依次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使得所述第一光学体位于所述第一LED光源的前方,所述第二光学体位于所述第二LED光源的前方;所述明暗截止线成型面用于与所述第一LED光源、第一光学体配合形成带明暗分界线的近光光束;所述进光面用于光线进入提供给所述辅助出光体,并由所述第三出光面出对所述近光光束中的暗区进行补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出光面,所述明暗截止线成型面的宽度a大于所述第一出光面的宽度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明暗截止线成型面的中部设置有挡光台,所述挡光台用于对近光光束中照射在50L炫目点的光线进行遮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台的宽度为3-4.5mm,高度为0.05-0.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光面的宽度c为2.5-4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光面呈角度倾斜,倾斜角度范围为85-105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组件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柱和第一限位孔,当所述第一限位柱插入所述第一限位孔时,使得所述LED光源组件限位在所述底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体通过所述第一光学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光学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外侧设置有插卡脚,所述插卡脚上设置有卡接用的凸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对应的卡接口;所述第二光学体的两侧设置有插片,所述插片的后端设置有预压平台;所述第二光学体设置所述底座上时,所述第一光学体两侧的所述插槽插入所述插片,并通过所述插槽的入口端抵触所述预压平台,将所述第二光学体预压在所述底座上,同时所述第一光学体上的所述插卡脚卡入所述卡接口,使得所述第一光学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从而将所述第二光学体同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体与第二光学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第二限位柱和第二限位孔,当所述第二限位柱插入所述第二限位孔时,使得所述第二光学体限位在所述第一光学体上;所述第一光学体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三限位结构,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包括第三限位柱和第三限位孔,当所述第三限位柱插入所述第三限位孔时,使得所述第一光学体限位在所述底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内还设置有橡胶层,通过所述橡胶层对所述插片进行夹持。
CN202220494235.0U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 Active CN2189931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94235.0U CN218993171U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94235.0U CN218993171U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3171U true CN218993171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18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94235.0U Active CN218993171U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31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41933B2 (en) Vehicular lamp
CN102165251B (zh) Led发光器件
CN201436444U (zh) 照明用led面光源
CN201420967Y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led灯管
CN202327907U (zh) 可直接替换钠灯的led路灯光源
KR20150060361A (ko) 조명등 장치
CN218993171U (zh) 一种led双光模组用光源机构
CN202791411U (zh) 一种多方位照射的led灯管
CN201858591U (zh) 一种led透镜组件
CN203036275U (zh) 灯泡
CN214700450U (zh) 一种吸顶灯的便捷安装拆卸结构
CN218993170U (zh) 一种led光源远近光一体车灯模组
CN2847008Y (zh) 冷光照明式灯具结构
CN215675036U (zh) 一种具有光线补足功能的led远近光模组
CN111947106A (zh) 一种回型位置灯及其组装方法
CN201964158U (zh) 一种大功率led球泡灯
CN201902922U (zh) 一种大功率led轨道射灯
CN220064495U (zh) 一种聚光器总成、光学单元及其远近光透镜模组
CN220186621U (zh) 灯具
CN213420975U (zh) 一种用于位置灯的灯光结构
CN221035392U (zh) 一种带有深度防眩功能和手扫功能的灯具
CN216790069U (zh) 一种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
CN219623859U (zh) 一种led近光透镜模组及其车灯
CN203190166U (zh) 一种卡扣式led灯
CN218972489U (zh) 一种光源机构及其远近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