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72489U - 一种光源机构及其远近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源机构及其远近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72489U
CN218972489U CN202223340918.XU CN202223340918U CN218972489U CN 218972489 U CN218972489 U CN 218972489U CN 202223340918 U CN202223340918 U CN 202223340918U CN 218972489 U CN218972489 U CN 218972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light
far
limiting
mount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4091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金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weihainuo Automobile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weihainuo Automobile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weihainuo Automobile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weihainuo Automobile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4091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72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72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724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远近光模组,包括透镜、透镜支架以及光源机构,光源机构包括远近光线路板、光导以及散热器,光导与远近光线路板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在散热器的前端面上,光导为一体件,其上部设置有近光光导结构,其下部设置有远光光导结构;远近光线路板的上部设置有多个并行的近光光源,远近光线路的下部设置有多个并行的远光光源;多个近光光源与近光光导结构配合形成带有明暗截止线的近光光束,近光光束通过透镜形成近光光型;多个远光光源与远光光导结构配合形成远光光束,远光光束通过透镜形成远光光型,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光源机构及其远近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源机构及其远近光模组。
背景技术
前照灯是指装于汽车头部两侧,用于夜间行车道路的照明装置,有两灯制和四灯制之分。前照灯的照明效果直接影响夜间行车驾驶的操作和交通安全,因此世界各国交通管理部门一般都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汽车前照灯的照明标准,以确保夜间行车的安全,前照灯包括了远光灯和近光灯。
随着汽车的发展,远近光灯模组集成的功能逐渐增多,灯内空间越发紧凑,且在造型方便,扁平细长的大灯开始流行,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远近光模组多为圆形或方形,因此设
计出一款发光窗口扁平、远近一体、空间紧凑的远近光模组就尤为必要;对比公开号为CN213385474U的现有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取消近光独立遮光板的远近光模组,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一端设置有远近光线路板,所述远近光线路板远离散热器的一端设置有透镜,所述散热器与透镜之间通过透镜支架连接,所述远近光线路板与透镜之间设置有近光光导和远光光导,所述近光光导位于远光光导上端,所述远近光线路板上部设置有若干近光光源,所述远近光线路板下部设置有若干远光光源,所述远光光导的上表面设置有镀层,该镀层使得近光光线在出光端形成明暗截止线;该技术方案的优点为近光明暗截止线的形成不再依赖独立设置的遮光板,缺点是该技术方案通过镀层遮挡向下的近光光线使得远光光导的出光面与入光口之间的距离较长,变向形成了遮光板,最终无法改变远近光模组长度较长的问题,从而无法满足现有客户对车灯设计空间进行缩减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源机构及其远近光模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源机构,包括远近光线路板、光导以及散热器,所述光导与远近光线路板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在所述散热器的前端面上,所述光导为一体件,其上部设置有近光光导结构,其下部设置有远光光导结构;所述远近光线路板的上部设置有多个并行的近光光源,所述远近光线路的下部设置有多个并行的远光光源;多个所述近光光源与所述近光光导结构配合形成带有明暗截止线的近光光束,多个所述远光光源与所述远光光导结构配合形成远光光束。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近光光导结构的前端设置有近光出光面,所述近光光导结构的后端设置有多个按照明暗截止线形状排列的第一导光条,并且所述第一导光条的数量与所述近光光源的数量对应,所述近光出光面的横向截面线为内凹的曲线;所述远光光导结构的前端设置有远光出光面,所述远光光导结构的后端设置有多个并行的第二导光条,所述第二导光条的数量与所述远光光源的数量对应,所述远光出光面的横向截面线为内凹的曲线;所述光导在朝外的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结构对称的拉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源机构还包括压框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透光口,所述透光口用于所述第一导光条和第二导光条穿过,所述光导通过所述压框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并通过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框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脚和卡槽,所述卡脚卡入所述卡槽,使得所述压框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框、光导以及安装座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一,所述限位机构一包括限位插槽、限位插柱、第一限位片以及第一限位凹槽,所述限位插槽设置在所述压框上,所述限位插柱和所述第一限位片设置在所述光导上,所述第一限位凹槽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限位插槽用于与所述限位插柱配合,所述第一限位片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配合,从而使得所述压框、光导以及安装座三者限位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导上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插柱和四个所述第一限位片,所述压框上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插槽以及四个所述卡脚;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以及四个所述卡槽;所述第一限位片插入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使得所述光导限位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光导上的所述第一导光条和所述第二导光条的端部由所述透光口穿出;所述限位插柱插入对应位置的所述限位插槽,使得所述压框限位在所述光导上方;所述卡脚卡入所述卡槽,使得所述压框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框的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夹持吸附片,所述夹持吸附片用于自动生产线上的机械手吸盘抓取。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沉台,所述透光口设置在所述沉台的底面上,所述沉台的四周设置有一圈凸起,所述凸起用于包围和支撑所述光导位于所述透光口处的所述第一导光条和第二导光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光口包含数量与所述第一导光条对应的第一通孔以及数量与所述第二导光条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所述第一导光条端部穿出,所述第二通孔用于所述第二导光条端部穿出。
一种远近光模组,包括透镜、透镜支架以及如上所述的光源机构,所述透镜通过透镜支架设置在所述光源机构上,并使得所述透镜位于所述光导的前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对光源机构结构的优化,由光导上的近光光导结构与近光光源配合形成带有明暗截止线的近光光束,由光导上的远光光导结构与远光光源配合形成远光光束,从而避免变向使用挡光板的结构,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远近光模组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光源机构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A-A的剖切图;
图4为图2中B-B的剖切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光源机构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光源机构的分解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透镜1,透镜支架2,光源机构3,远近光线路板31,近光光源311,远光光源312,光导32,近光光导结构321,近光出光面3211,第一导光条3212,远光光导结构322,远光出光面3221,第二导光条3222,拉条323,散热器33,压框34,夹持吸附片341,安装座35,透光口351,第一通孔3511,第二通孔3512,沉台352,凸起353,卡接机构4,卡脚41,卡槽42,限位机构一5,限位插槽51,限位插柱52,第一限位片53,第一限位凹槽54,限位机构二7,限位孔71,限位柱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远近光模组包括透镜1、透镜支架2以及光源机构3,透镜1通过透镜支架2设置在光源机构3上,该光源机构3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指的光源机构。具体地,光源机构3包括远近光线路板31、光导32以及散热器33,光导32与远近光线路板31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在散热器33的前端面上,散热器33的后端面上设置有若干的散热翅,通过散热翅增加散热器33的散热面积,从而提高散热速度。光导32为一体件,其上部设置有近光光导结构321,其下部设置有远光光导结构322;远近光线路板31的上部设置有多个并行的近光光源311,远近光线路31的下部设置有多个并行的远光光源312;多个近光光源311与近光光导结构321配合形成带有明暗截止线的近光光束,该近光光束通过透镜1形成近光光型,多个远光光源312与远光光导结构322配合形成远光光束,该远光光束通过透镜1形成远光光型。通过光导32上的近光光导结构321与近光光源311配合形成带有明暗截止线的近光光束,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透镜1可以是玻璃材料制成,也可以是PC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近光光导结构321的前端设置有近光出光面3211,近光光导结构321的后端设置有多个按照明暗截止线形状排列的第一导光条3212,并且第一导光条3212的数量与近光光源311的数量对应,近光出光面3211的横向截面线为内凹的曲线;远光光导结构322的前端设置有远光出光面3221,远光光导结构322的后端设置有多个并行的第二导光条3222,第二导光条3222的数量与远光光源312的数量对应,远光出光面3221的横向截面线为内凹的曲线;近光光源311点亮时提供的光线经第一导光条3212后由近光出光面3211出,从而形成带有明暗截止线的近光光束。本实施例中,远近光线路板31的上部设置有十六颗的近光光源311,近光光源311为LED,远近光线路板31的下部设置有十六颗的远光光源312,远光光源312为LED;近光光导结构321上的第一导光条3212对应为十六个,远光光导结构322上的第二导光条3222对应为十六个;十六颗的近光光源311与十六颗的第一导光条3212配合获得较宽的近光光束,该近光光束再通过横向截面线为内凹曲线的近光出光面3211进行调整,即在缩小近光光束的宽度的同时使之在满足标准的前提下获得整体亮度的提高;同时,十六颗的远光光源312与十六颗的第二导光条3222配合获得较宽的远光光束,该远光光束再通过横向截面线为内凹曲线的远光出光面3221进行调整,即在缩小远光光束的宽度的同时使之在满足标准的前提下获得整体亮度的提高。
进一步地,光导32采用硅胶材质制成,光导32在朝外的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结构对称的拉条323;采用硅胶材质制成光导32耐高温性能更好,另外通过拉条323的设置方便光导32出模时的取拿以及自动线机械手的夹持,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由于硅胶材质较软,为了防止光导32独立安装后无支撑影响导光质量,光源机构3还包括压框34和安装座35,光导32通过压框34固定在安装座35上,并通过安装座35支撑固定在散热器33上;另外,通过安装座35还可以避免光导32与散热器33直接接触,从而避免近光光源311或远光光源312点亮时散热器33上的高温损伤到光导32,影响光导32的使用寿命。具体地,压框34与安装座35之间设置有卡接机构4,卡接机构4包括卡脚41和卡槽42,当卡脚41卡入卡槽42时,使得压框34固定在安装座35上;卡接安装更加方便快捷;安装座35上设置有透光口351,透光口351用于第一导光条3212和第二导光条3222穿过用。压框34、光导32以及安装座35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一5,限位机构一5包括限位插槽51、限位插柱52、第一限位片53以及第一限位凹槽54,限位插槽51设置在压框34上,限位插柱52和第一限位片55设置在光导32上,第一限位凹槽54设置在安装座35上;限位插槽51用于与限位插柱52配合,第一限位片53用于与第一限位凹槽54配合,从而使得压框34、光导32以及安装座35三者之间限位连接。本实施例中,光导32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插柱52和四个第一限位片53,并且该四个第一限位片53还可以用于方便自动生产线上的机械手吸盘抓取;压框34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插槽51以及四个卡脚41;安装座35上设置有四个第一限位凹槽54以及四个卡槽42;安装时,将光导32放置在安装座35上,其上的第一导光条3212和第二导光条3222的端部由透光口351穿出,第一限位片53插入对应位置的第一限位凹槽54,从而使得光导32限位在安装座35上;后将压框34放置在光导32上方,光导32上的限位插柱52插入压框34上对应位置的限位插槽51,使得压框34限位在光导32上方,然后再向压框34的表面施加一个向下的力,从而使得压框34上的卡脚41卡入安装座35上对应位置的卡槽42即完成安装,由压框34将光导32固定在安装座35上,光导32通过安装座35进行支撑避免光导32无支撑直接安装存在形变,进一步提高光导32的导光性能。另外,为了方便自动生产线上的机械手吸盘抓取,压框34的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夹持吸附片341,夹持吸附片341用于方便自动生产线上的机械手吸盘抓取。
进一步地,安装座35上还设置有沉台352,透光口351设置在沉台352的底面上,并在沉台352的四周设置有一圈凸起353,该凸起353用于包围光导32上的第一导光条3212和第二导光条3222,并对第一导光条3212和第二导光条3222进行支撑,通过凸起353抵触支撑光导32上用于导光的部分,从而防止光导32安装在安装座35上时,位于透光口351前方的第一导光条3212和第二导光条3222部分无支撑,在受热后中间存在下沉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光导32的导光质量;另外,通过凸起353对第一导光条3212和第二导光条3222进行包围,还可以防止有光线从间隙出跑出导致漏光问题的出现。
为了防止相邻的近光光源311和远光光源312之间存在窜光,透光口351包含数量与第一导光条3212对应的第一通孔3511以及数量与第二导光条3222对应的第二通孔3512,第一通孔3511用于第一导光条3212端部穿出,第二通孔3512用于第二导光条3222端部穿出,从而防止相邻的近光光源311或远光光源312之间存在窜光,进一步提高近光光束和远光光束的质量。
进一步地,远近光线路板31与散热器33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二7,限位机构二7包括限位孔71和限位柱72,当限位柱72插入限位孔71时,远近光线路板31限位在散热器33上,后通过螺钉固定在散热器33上;安装座35与散热器33之间也设置有限位机构二7,安装座35并通过限位机构二7限位在散热器33上,并通过螺钉固定在散热器33上。本实施例中,限位柱72设置在限位柱72上,限位孔71设置在远近光线路板31,当远近光线路板31放置在散热器33上时,限位柱72插入限位孔71,使得远近光线路板31限位在散热器33上,远近光线路板31上还设置有安装孔,散热器33上对应用螺纹孔,使用螺钉穿过安装孔与螺纹孔连接,使得远近光线路板31安装在散热器33上,安装座35与散热器33结构同时,此时不敷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远近光线路板、光导以及散热器,所述光导与远近光线路板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在所述散热器的前端面上,所述光导为一体件,其上部设置有近光光导结构,其下部设置有远光光导结构;所述远近光线路板的上部设置有多个并行的近光光源,所述远近光线路的下部设置有多个并行的远光光源;多个所述近光光源与所述近光光导结构配合形成带有明暗截止线的近光光束,多个所述远光光源与所述远光光导结构配合形成远光光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光导结构的前端设置有近光出光面,所述近光光导结构的后端设置有多个按照明暗截止线形状排列的第一导光条,并且所述第一导光条的数量与所述近光光源的数量对应,所述近光出光面的横向截面线为内凹的曲线;所述远光光导结构的前端设置有远光出光面,所述远光光导结构的后端设置有多个并行的第二导光条,所述第二导光条的数量与所述远光光源的数量对应,所述远光出光面的横向截面线为内凹的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为采用硅胶材质制成,所述光导在朝外的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结构对称的拉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机构还包括压框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透光口,所述透光口用于所述第一导光条和第二导光条穿过,所述光导通过所述压框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并通过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框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脚和卡槽,所述卡脚卡入所述卡槽,使得所述压框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框、光导以及安装座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一,所述限位机构一包括限位插槽、限位插柱、第一限位片以及第一限位凹槽,所述限位插槽设置在所述压框上,所述限位插柱和所述第一限位片设置在所述光导上,所述第一限位凹槽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限位插槽用于与所述限位插柱配合,所述第一限位片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配合,从而使得所述压框、光导以及安装座三者限位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上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插柱和四个所述第一限位片,所述压框上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插槽以及四个所述卡脚;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以及四个所述卡槽;所述第一限位片插入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使得所述光导限位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光导上的所述第一导光条和所述第二导光条的端部由所述透光口穿出;所述限位插柱插入对应位置的所述限位插槽,使得所述压框限位在所述光导上方;所述卡脚卡入所述卡槽,使得所述压框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压框的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夹持吸附片,所述夹持吸附片用于自动生产线上的机械手吸盘抓取。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沉台,所述透光口设置在所述沉台的底面上,所述沉台的四周设置有一圈凸起,所述凸起用于包围和支撑所述光导位于所述透光口处的所述第一导光条和第二导光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口包含数量与所述第一导光条对应的第一通孔以及数量与所述第二导光条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所述第一导光条端部穿出,所述第二通孔用于所述第二导光条端部穿出。
10.一种远近光模组,包括透镜和透镜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光源机构,所述透镜通过透镜支架设置在所述光源机构上,并使得所述透镜位于所述光导的前端。
CN202223340918.XU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光源机构及其远近光模组 Active CN218972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0918.XU CN218972489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光源机构及其远近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0918.XU CN218972489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光源机构及其远近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72489U true CN218972489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66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40918.XU Active CN218972489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光源机构及其远近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724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7353278B2 (en) A directive illumination energy-saving led ligh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18972489U (zh) 一种光源机构及其远近光模组
CN212252443U (zh) 一种多模组led前照灯近光照明系统
CN211232733U (zh) 一种adb自适应远光灯用远光模组结构
CN218993176U (zh) 一种可调式led远近光模组
CN219623859U (zh) 一种led近光透镜模组及其车灯
CN216790069U (zh) 一种新型矩阵式led双光模组
CN216924241U (zh) 一种新型的透镜机构及其led远近光模组
CN217273896U (zh) 柔化双光梯度的椭球灯光模组
CN220064495U (zh) 一种聚光器总成、光学单元及其远近光透镜模组
CN206055433U (zh) 一种汽车照明弧形led光源近光模组
CN205101910U (zh) 一种led灯
CN220169249U (zh) 一种新型远光透镜模组
CN215675036U (zh) 一种具有光线补足功能的led远近光模组
CN220436447U (zh) 光引擎机箱
CN216844496U (zh) 一种卡车前照灯、灯具装置
CN220205507U (zh) 一种防眩光学模组及洗墙灯
CN219198968U (zh) 一种线条式柔性发光车灯模组
CN111059511A (zh) Led远近光大灯模组
CN215675051U (zh) 一种新型光导式侧转向灯
CN220551816U (zh) 一种扁平化矩阵式远光模组
CN219082883U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灯光模组
CN214536006U (zh) 车灯光学元件、车灯照明装置、车灯及车辆
CN114484379B (zh) 一种线光源条形灯
CN214119914U (zh) Led光源模组和led车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