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79865U - 活套区域转向站绳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活套区域转向站绳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79865U
CN216779865U CN202220065400.0U CN202220065400U CN216779865U CN 216779865 U CN216779865 U CN 216779865U CN 202220065400 U CN202220065400 U CN 202220065400U CN 216779865 U CN216779865 U CN 2167798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plit type
rope
sheave
rope she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654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刚
冯佶
杨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Xintian Steel Cold Rolled Shee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Xintian Steel Cold Rolled Shee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Xintian Steel Cold Rolled Shee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Xintian Steel Cold Rolled Shee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654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798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798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798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轧带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活套区域转向站绳轮结构,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面连接有承接座,所述承接座的顶面连接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与承接座顶面相连接的分体式连接座,所述分体式连接座的外表面连接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外表面连接有瓦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现有的单侧固定的方式,改为双侧整体支撑工字钢并呈分体式,便于前期安装及后期维护更换,且在变更与改造后绳轮本体保持Y字形开口不变,通过多部件的同时协作,达到了制作改造后的单体绳轮本体备件以备日常维护更换使用,合理地避免了绳轮本体日常工作中损坏后更换困难的情况。

Description

活套区域转向站绳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轧带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活套区域转向站绳轮结构。
背景技术
在酸洗冷轧机组中,活套区域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用于储存带钢,缓冲轧制节奏,便于机组连续化生产,以及调节张力,稳定轧制过程,活套内部动力传输方式为电机驱动绳轮,再由一条钢丝绳经过活套车以及转向站绳轮带动各部件进行下一步工序。
由于现有的转向站绳轮本身基本均采用单侧固定的方式,而机械件在发生故障后,由于其单侧固定的方式所限制,需使用天车吊装,更换维护,且需要准备多道工序与备件,更换得难度较大,若绳轮本体发生损坏,由于受制于单侧固定的方式,在更换时则更为困难,旧件无法自行装配,备修周期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活套区域转向站绳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活套区域转向站绳轮结构,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面连接有承接座,所述承接座的顶面连接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与承接座顶面相连接的分体式连接座,所述分体式连接座的外表面连接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外表面连接有瓦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分体式连接座通过瓦座连接有装配轴,所述装配轴的外表面连接有绳轮机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装配轴可带动其余部件进行旋转,可直接带动绳轮本体进行旋转。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绳轮机构包括与装配轴相连接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外表面连接有绳轮本体。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轴承座可带动其余部件进行有效传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绳轮本体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以绳轮本体的外表面为路径并呈等距排列。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绳轮本体可对钢丝进行有效传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绳轮本体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绳轮本体通过装配轴连接有分体式底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限位槽可对钢丝进行有效限位,使其处于绳轮本体限位槽内不易发生位移。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分体式底座的底面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呈矩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底板可对第二支撑座提供稳定的支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分体式底座的外表面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连接板位于分体式底座的外表面两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连接板可为其余部件提供连接点,同时连接板的外表面通过螺栓与其余部件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可通过分体式连接座为绳轮机构提供稳定的支点,使其在进行传动时不易因固定问题而发生倾倒,同时支撑结构可对绳轮本体进行传动,装配轴可带动其余部件进行传动,而在原单侧固定的方式改为双侧整体支撑工字钢并呈分体式,便于前期安装及后期维护更换,且与现有的绳轮本体保持Y字形开口不变,通过多部件的同时协作,达到了制作改造后的单体绳轮本体备件以备日常维护更换使用,合理地避免了绳轮本体日常工作中损坏后更换困难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中,绳轮在进行运转,受力角度等均与现有技术相同,同时在改造后,在不影响单体件运转的情况下进行焊接加固,增添支撑槽钢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套区域转向站绳轮结构的主视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套区域转向站绳轮结构的主视结构立体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套区域转向站绳轮结构的主视结构的立体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套区域转向站绳轮结构的绳轮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套区域转向站绳轮结构的分体式连接座和分体式底座分离状态连接图。
图例说明:
1、支撑底座;2、承接座;3、支撑结构;301、分体式连接座;302、防护外壳;303、瓦座;4、装配轴;5、绳轮机构;501、绳轮本体;502、限位槽;503、轴承座;6、底板;7、分体式底座;8、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活套区域转向站绳轮结构,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的顶面连接有承接座2,承接座2的顶面连接有支撑结构3,支撑结构3包括与承接座2顶面相连接的分体式连接座301,分体式连接座301的外表面连接有防护外壳302,防护外壳302的外表面连接有瓦座303,分体式连接座301通过瓦座303连接有装配轴4,装配轴4的外表面连接有绳轮机构5。
同时绳轮本体501的内部轴承型号由现有的16056变更为22252CC/W33,同时根据22252CC/W33轴承尺寸对原转向站绳轮轴承室进行了变更与改造,并重新制作绳轮装配轴4、轴承座503,使原转向站绳轮本体501装配由单面结构支撑改造为双侧瓦座303支撑,并制作瓦座303所需支撑底座与地基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分体式连接座301为绳轮机构5提供稳定的支点,使其在进行传动时不易因固定问题而发生倾倒,同时支撑结构3可对绳轮本体501进行传动,装配轴4可带动其余部件进行传动,而在现有的单侧固定的技术上,变更为双侧整体支撑工字钢并呈分体式,便于前期安装及后期维护更换,且在现有绳轮本体501保持Y字形开口不变,通过多部件的同时协作,达到了制作改造后的单体绳轮本体501备件以备日常维护更换使用,合理地避免了绳轮本体501日常工作中损坏后更换困难的情况。
实施例2
如图1-5所示,绳轮机构5包括与装配轴4相连接的轴承座503,轴承座503的外表面连接有绳轮本体501,绳轮本体501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以绳轮本体501的外表面为路径并呈等距排列,绳轮本体501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502,绳轮本体501通过装配轴4连接有分体式底座7,分体式底座7的底面连接有底板6,底板6呈矩形,分体式底座7的外表面连接有连接板8,连接板8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连接板8位于分体式底座7的外表面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绳轮本体501在进行运转,受力角度等均与现有技术相同,同时在改造后,在不影响单体件运转的情况下进行焊接加固,增添支撑槽钢进行处理。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分体式连接座301与分体式底座7,均为分体式通过螺栓连接。
工作原理:
如图1-5所示,可通过分体式连接座301为绳轮机构5提供稳定的支点,使其在进行传动时不易因固定问题而发生倾倒,同时支撑结构3可对绳轮本体501进行传动,装配轴4可带动其余部件进行传动,而在现有的单侧固定的技术上,变更为双侧整体支撑工字钢并呈分体式,便于前期安装及后期维护更换,且在现有绳轮本体501保持Y字形开口不变,通过多部件的同时协作,达到了制作改造后的单体绳轮本体501备件以备日常维护更换使用,合理地避免了绳轮本体501日常工作中损坏后更换困难的情况,通过上述多部件的配合,绳轮本体501在进行运转,受力角度等均与现有技术相同,同时在改造后,于单体件不影响运转的情况下进行焊接加固,增添支撑槽钢进行处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活套区域转向站绳轮结构,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面连接有承接座(2),所述承接座(2)的顶面连接有支撑结构(3),所述支撑结构(3)包括与承接座(2)顶面相连接的分体式连接座(301),所述分体式连接座(301)的外表面连接有防护外壳(302),所述防护外壳(302)的外表面连接有瓦座(3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套区域转向站绳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连接座(301)通过瓦座(303)连接有装配轴(4),所述装配轴(4)的外表面连接有绳轮机构(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套区域转向站绳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绳轮机构(5)包括与装配轴(4)相连接的轴承座(503),所述轴承座(503)的外表面连接有绳轮本体(5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套区域转向站绳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绳轮本体(501)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环形凹槽,且多个所述环形凹槽以绳轮本体(501)的外表面为路径呈等距排列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套区域转向站绳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绳轮本体(501)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502),所述绳轮本体(501)通过装配轴(4)连接有分体式底座(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套区域转向站绳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底座(7)的底面连接有底板(6),所述底板(6)的形状为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套区域转向站绳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底座(7)的外表面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连接板(8)分别位于分体式底座(7)的外表面两侧。
CN202220065400.0U 2022-01-11 2022-01-11 活套区域转向站绳轮结构 Active CN2167798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65400.0U CN216779865U (zh) 2022-01-11 2022-01-11 活套区域转向站绳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65400.0U CN216779865U (zh) 2022-01-11 2022-01-11 活套区域转向站绳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79865U true CN216779865U (zh) 2022-06-21

Family

ID=82013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65400.0U Active CN216779865U (zh) 2022-01-11 2022-01-11 活套区域转向站绳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798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25288B2 (en) Stacker crane
CN101927767A (zh) 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
CN216779865U (zh) 活套区域转向站绳轮结构
WO2024027197A1 (zh) 换电站
CN115924707A (zh) 一种大型轧机机架吊装方法
CN216582400U (zh) 一种分体式中部槽
CN215042213U (zh) 充电仓组件、模块化换电站及储能站
CN115180505A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支索滑车及具有其的桥梁吊装系统
CN101463490A (zh) 大型铝电解槽上部结构
CN219805356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环形水冷却装置
WO2012037611A1 (en) Anode jacking system
CN111439313A (zh) 一种履带传动支撑结构及履带起重机
CN217676394U (zh) 一种行车抓斗用导绳装置及含该装置的行车抓斗结构
CN219469480U (zh) 一种滑触供电方式的行车轨道
CN219350487U (zh) 一种轻量化、高强度铝型材箱体结构
CN218371163U (zh) 一种用于曳引电梯的配重箱
CN220992341U (zh) 一种出钢机
CN219708909U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213052671U (zh) 一种冷床平移轴工装
CN220764338U (zh) 过桥板机构
CN216842702U (zh) 一种新型导向轮组
CN217148333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洁净室吊装设备
CN220042138U (zh) 可吊装的电池箱体及包括该电池箱体的电池包
CN216235640U (zh) 预制舱顶部吊装结构
CN216235521U (zh) 一种安全性高建筑工程用维修升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