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68200U - 一种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68200U
CN216768200U CN202120683208.3U CN202120683208U CN216768200U CN 216768200 U CN216768200 U CN 216768200U CN 202120683208 U CN202120683208 U CN 202120683208U CN 216768200 U CN216768200 U CN 216768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fixedly connected
oil
cylinder body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8320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舒展
潘娜
刘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chuan Senli Steam Red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chuan Senli Steam Red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chuan Senli Steam Red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chuan Senli Steam Red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8320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68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68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68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盖,第一固定盖的顶部安装有缸体,第二固定盖的内壁设置有液压杆,缸体内壁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蓄压海绵,缸体内壁的右侧与注油孔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结构,液压杆左侧的中央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回油孔,安装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块,第一回油孔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二回油孔;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液压杆相互配合,使该装置具有较强的自适应缓冲效果,在反弹时能有效减缓反弹,减震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
然而现有的减震器活塞在运动过程中大多由设置在杆上的橡胶缓冲块的弹性变形来吸能减震,在长时间使用后,橡胶缓冲块会发生变形,导致减震效果变差,从而降低了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具备具备减震效果好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减震器减震效果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盖,所述第一固定盖的顶部安装有缸体,所述缸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固定盖,所述第二固定盖的内壁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受撞头,所述第二固定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与受撞头相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的底部贯穿缸体以及第一固定盖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第一固定盖相固定连接,所述缸体左侧的顶部安装有可视油窗,所述缸体内壁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蓄压海绵。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其中缸体右侧的底部开设有注油孔,所述缸体内壁的右侧与注油孔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结构,所述液压杆外壁的中央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排油孔。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其中活塞的顶部且与排油孔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安装有逆止阀,所述液压杆左侧的中央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回油孔,所述第一回油孔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块,所述第一回油孔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二回油孔。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其中第二固定盖内壁的顶部以及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垫圈,所述第一密封垫圈的内壁与液压杆的外壁相贴合,该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其中受撞头的顶部活动套接有消音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底座的内壁上,该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受到震动时,可通过消音套减小产生的噪声。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其中过滤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缸体内壁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壁的左侧且靠近中央的位置处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连接管内壁的左侧安装有单向阀,所述注油孔内壁的右侧活动插接有密封塞,该结构设置,使得过滤网可对注入的油进行过滤,使缸体能够保持正常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其中第一回油孔位于活塞的顶部,所述活塞外壁以及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圈,该结构设置,使得活塞具有较高的密封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其中可视油窗外壁的右侧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与可视油窗的外壁相粘接,该结构设置,使得使用者可通过可视油窗查看液压油的液位线,同时不会对该装置的使用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其中第二回油孔为L形结构,所述第二回油孔左侧的底部贯穿液压杆的左侧,所述第二回油孔内壁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塞,该结构设置,使得位于活塞顶部的液压油可通过第一回油孔和第二回油孔回流到缸体内壁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液压杆相互配合作用下,使该装置具有较强的自适应缓冲效果,同时还可以在反弹时有效减缓反弹,通过设置的第一回油孔、第二回油孔、第三弹簧、阻尼块和固定塞,使得第一回油孔、第二回油孔可加长液压油流动的时间,阻尼块和固定塞能增大阻尼力,提高了液压杆减震缓冲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可视油窗,方便工作人员通过可视油窗查看液压油的液位线,便于对该装置进行使用,通过在缸体上设置的注油孔、连接管、过滤网和单向阀,使得使用者可通过注油孔向缸体内部注油,过滤网可对注入的油进行过滤,使缸体能够保持正常的使用,通过设置的第一密封垫圈、第二密封垫圈和蓄压海绵,使得该装置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蓄压海绵具有减压的效果,能提高缓冲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液压杆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活塞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固定盖;3、缸体;31、第二固定盖;32、第一密封垫圈;4、液压杆;41、第一弹簧;42、受撞头;43、消音套;5、滑块;51、第二弹簧;6、可视油窗;7、蓄压海绵;8、注油孔;81、密封塞;9、连接管;91、过滤网;92、单向阀;10、活塞;101、排油孔;102、逆止阀;11、第二密封垫圈;12、第一回油孔;121、第二回油孔;13、第三弹簧;131、阻尼块;14、固定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盖2,第一固定盖2的顶部安装有缸体3,缸体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固定盖31,第二固定盖31的内壁设置有液压杆4,液压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受撞头42,第二固定盖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1,第一弹簧41的顶部与受撞头42相固定连接,液压杆4的底部贯穿缸体3以及第一固定盖2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滑块5,滑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1,第二弹簧51的顶部与第一固定盖2相固定连接,缸体3左侧的顶部安装有可视油窗6,缸体3内壁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蓄压海绵7,缸体3右侧的底部开设有注油孔8,缸体3内壁的右侧与注油孔8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结构,液压杆4外壁的中央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活塞10,活塞10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排油孔101,活塞10的顶部且与排油孔101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安装有逆止阀102,液压杆4左侧的中央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回油孔12,第一回油孔12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3,第三弹簧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块131,第一回油孔12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二回油孔121。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第二固定盖31内壁的顶部以及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垫圈32,第一密封垫圈32的内壁与液压杆4的外壁相贴合,该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为:受撞头42的顶部活动套接有消音套43,滑块5滑动连接于底座1的内壁上,该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受到震动时,可通过消音套43减小产生的噪声。
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为:过滤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缸体3内壁的连接管9,连接管9内壁的左侧且靠近中央的位置处安装有过滤网91,连接管9内壁的左侧安装有单向阀92,注油孔8内壁的右侧活动插接有密封塞81,该结构设置,使得过滤网91可对注入的油进行过滤,使缸体3能够保持正常的使用。
实施例5与实施例4的区别为:第一回油孔12位于活塞10的顶部,活塞10外壁以及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圈11,该结构设置,使得活塞10具有较高的密封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减震效果。
实施例6与实施例5的区别为:可视油窗6外壁的右侧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与可视油窗6的外壁相粘接,该结构设置,使得使用者可通过可视油窗6查看液压油的液位线,同时不会对该装置的使用造成影响。
实施例7与实施例6的区别为:第二回油孔121为L形结构,第二回油孔121左侧的底部贯穿液压杆4的左侧,第二回油孔121内壁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塞14,该结构设置,使得位于活塞10顶部的液压油可通过第一回油孔12和第二回油孔121回流到缸体3内壁的底部。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
使用者可通过可视油窗6查看液压油的液位线,通过注油孔8向缸体3内部注油,受到震动颠簸后,该装置首先通过消音套43减小产生的噪声,此时受撞头42压缩第一弹簧41,同时使液压杆4向下移,液压杆4向下移动时,使缸体3内的液压油通过排油孔101和逆止阀102进入到缸体3内部的上端,此时蓄压海绵7能起到减压缓冲的效果,液压杆4向下移的同时还会带动滑块5向下移动,进而拉伸第二弹簧51,从而起到较强的自适应缓冲作用,减震后第一弹簧41和第二弹簧51产生弹力,使活塞10上移,此时位于活塞10顶部的液压油可通过第一回油孔12和第二回油孔121回流到缸体3内壁的底部,第一回油孔12、第二回油孔121可加长液压油流动的时间,阻尼块131和固定塞14能增大阻尼力,提高了液压杆4减震缓冲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盖(2),所述第一固定盖(2)的顶部安装有缸体(3),所述缸体(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固定盖(31),所述第二固定盖(31)的内壁设置有液压杆(4),所述液压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受撞头(42),所述第二固定盖(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1),所述第一弹簧(41)的顶部与受撞头(42)相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4)的底部贯穿缸体(3)以及第一固定盖(2)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1),所述第二弹簧(51)的顶部与第一固定盖(2)相固定连接,所述缸体(3)左侧的顶部安装有可视油窗(6),所述缸体(3)内壁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蓄压海绵(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3)右侧的底部开设有注油孔(8),所述缸体(3)内壁的右侧与注油孔(8)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结构,所述液压杆(4)外壁的中央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活塞(10),所述活塞(10)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排油孔(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0)的顶部且与排油孔(101)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安装有逆止阀(102),所述液压杆(4)左侧的中央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回油孔(12),所述第一回油孔(12)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3),所述第三弹簧(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块(131),所述第一回油孔(12)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二回油孔(1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盖(31)内壁的顶部以及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垫圈(32),所述第一密封垫圈(32)的内壁与液压杆(4)的外壁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撞头(42)的顶部活动套接有消音套(43),所述滑块(5)滑动连接于底座(1)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缸体(3)内壁的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内壁的左侧且靠近中央的位置处安装有过滤网(91),所述连接管(9)内壁的左侧安装有单向阀(92),所述注油孔(8)内壁的右侧活动插接有密封塞(8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油孔(12)位于活塞(10)的顶部,所述活塞(10)外壁以及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圈(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油窗(6)外壁的右侧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与可视油窗(6)的外壁相粘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油孔(121)为L形结构,所述第二回油孔(121)左侧的底部贯穿液压杆(4)的左侧,所述第二回油孔(121)内壁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塞(14)。
CN202120683208.3U 2021-04-03 2021-04-03 一种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 Active CN216768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83208.3U CN216768200U (zh) 2021-04-03 2021-04-03 一种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83208.3U CN216768200U (zh) 2021-04-03 2021-04-03 一种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68200U true CN216768200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54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83208.3U Active CN216768200U (zh) 2021-04-03 2021-04-03 一种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682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58962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
CN216768200U (zh) 一种减震器的自适应液压缓冲装置
CN202955172U (zh) 减震器
CN107642575B (zh) 一种汽车双筒式减振器
CN207989626U (zh) 一种浮动活塞减振器
CN214999065U (zh) 一种车用空气减震器
CN204900652U (zh) 一种减振器、减振器悬架系统及使用该减振器的车辆
CN212804036U (zh) 一种汽车底盘悬挂减震器结构
CN208503339U (zh) 一种高密封性的汽车双筒式液压减振器
CN202955168U (zh) 减震器
CN205078674U (zh) 液压缓冲式卡车减震器
CN207500382U (zh) 一种气囊减振器复位缓冲装置
KR100832494B1 (ko) 쇽업소버의 밸브장치
CN202468816U (zh) 车辆悬架用气压减振器
CN215890913U (zh) 一种减振器装置
CN215890924U (zh) 一种全地形车悬架减震装置
CN219692119U (zh) 一种汽车缓冲器
CN104389938A (zh) 发泡橡胶填充式/可调弹性轿车减振器
CN217271628U (zh) 一种防弹出减震器的穿杆结构
CN211550368U (zh) 一种气油分离减震器
CN221033755U (zh) 一种重卡驾驶舱多级减震装置
CN213598485U (zh) 一种减震器的加强型外壳
CN219529688U (zh) 一种复合型汽车减震器
CN220302613U (zh) 一种新型减震器
CN212479987U (zh) 前悬架单筒式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