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63893U - 一种张力调节装置及对置型钢丝缠绕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张力调节装置及对置型钢丝缠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63893U
CN216763893U CN202220469718.5U CN202220469718U CN216763893U CN 216763893 U CN216763893 U CN 216763893U CN 202220469718 U CN202220469718 U CN 202220469718U CN 216763893 U CN216763893 U CN 2167638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sion adjusting
steel wire
tension
adjusting device
sw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6971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伯祥
罗文畅
罗文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Changye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Changye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Changye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Changye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6971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638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638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638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sion Adjustment In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张力调节装置及对置型钢丝缠绕机,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张力调节机构、固定杆,张力调节机构上设置有活动杆,所述固定杆上并排套装有1~5个定滑轮,所述活动杆上并排套装有2~6个动滑轮。一种对置型钢丝缠绕机,包括1至4对对置型缠绕盘组。张力调节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限位效果好、张力输出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高低速启停钢丝不易脱落、适用性强等优点。该对置型钢丝缠绕机能便于缩短两个旋转盘上入线装置的距离,从而能大幅缩短钢丝缠入胶管入线点距离,进而便于减少单层钢丝对胶管扭转的负面效果,使两层钢丝在管体分布更加均匀,减少缠绕胶管扭曲的状况,使胶管性能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张力调节装置及对置型钢丝缠绕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丝缠绕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张力调节装置及钢丝缠绕机。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311761.9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份名称为“易安装可自动调节张力的液压胶管四盘钢丝缠绕机”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技术特征:缠绕组件,缠绕组件包括机架、旋转盘、导线套、轴承、张力调节装置、预卷曲装置、分线盘,张力调节装置包括支承盘及张力调节机构,张力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摆杆、第二摆杆、第三摆杆、支座、摩擦件、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张紧杆和张紧轮。其中,张紧杆构成了活动杆,张紧轮就构成了动滑轮。且其上还有第一固定柱与第一导向轮,第一固定柱构成了固定杆,第一导向轮构成了定滑轮。这样在每组张力调节装置中,仅有一个动滑轮与一个定滑轮配合来实现对钢丝的引导,当缠绕速度过快时,在动滑轮上的钢丝容易脱落。因此,十分有必要重新设计张力调节装置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张力调节装置及对置型钢丝缠绕机,该张力调节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限位效果好、张力输出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高低速启停钢丝不易脱落、适用性强等优点。该对置型钢丝缠绕机能便于缩短两个旋转盘上入线装置的距离,从而能大幅缩短钢丝缠入胶管入线点距离,进而便于减少单层钢丝对胶管扭转的负面效果,使两层钢丝在管体分布更加均匀,减少缠绕胶管扭曲的状况,使胶管性能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张力调节机构、固定杆,所述张力调节机构上设置有活动杆,其特点在于所述固定杆上并排套装有1~5个定滑轮,所述活动杆上并排套装有2~6个动滑轮。
优选地,所述张力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摆杆、第二摆杆、第三摆杆、支座、摩擦件、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摆杆的一端铰接设置,所述第二摆杆的一端铰接设置,所述第三摆杆的中部铰接在第二摆杆的中部上,所述支座固定设置,所述摩擦件设置在第一摆杆的中部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摆杆的另一端、第三摆杆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支座、第三摆杆的另一端上,所述活动杆设置在第二摆杆的另一端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摆杆上穿置有第一调节螺栓,所述第一弹簧通过第一调节螺栓连接在第一摆杆上。
优选地,所述支座上穿置有第二调节螺栓,所述第二弹簧通过第二调节螺栓连接在支座上。
一种带有上述张力调节装置的对置型钢丝缠绕机,其特点在于包括1至4对对置型缠绕盘组;所述对置型缠绕盘组包括两个旋转盘、两个入线装置、若干张力调节装置,两个旋转盘旋转方向相反、并呈相对布置,两个入线装置分别设置在两个旋转盘的相对面上,在两个旋转盘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5~40个张力调节装置。
优选地,所述对置型缠绕盘组中的两个入线装置的最短距离L为0.5-1米。
优选地,所述对置型缠绕盘组的两个旋转盘相背离的面上分别设置有5~40个张力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在本实用新型的张力调节装置上,通过在合理的位置上设置1~5个定滑轮、2~6个动滑轮。这样能对缠绕的钢丝起到十分好的限位作用,以避免高低速启停钢丝出现脱落的情况,该张力调节装置的张力输出稳定、可靠性十分高,再加上该张力调节装置的结构十分简单,从而能使该张力调节装置具有十分高的适用性。
(2)该对置型钢丝缠绕机能便于缩短两个旋转盘上入线装置的距离,从而能大幅缩短钢丝缠入胶管入线点距离,进而便于减少单层钢丝对胶管扭转的负面效果,使两层钢丝在管体分布更加均匀,减少缠绕胶管扭曲的状况,使胶管性能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张力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张力调节装置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对置型钢丝缠绕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张力调节机构1、固定杆2,所述张力调节机构1上设置有活动杆3,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所述固定杆2上并排套装有1~5个定滑轮21,所述活动杆3上并排套装有2~6个动滑轮31。
在本实用新型的张力调节装置上,通过在合理的位置上设置1~5个定滑轮21、2~6个动滑轮31。这样能对缠绕的钢丝起到十分好的限位作用,以避免高低速启停钢丝出现脱落的情况,该张力调节装置的张力输出稳定、可靠性十分高,再加上该张力调节装置的结构十分简单,从而能使该张力调节装置具有十分高的适用性。
如图1所示,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可以采用2个定滑轮21,3个动滑轮31。这样能十分好的满足限位的需求。
如图1所示,所述张力调节机构1包括第一摆杆11、第二摆杆12、第三摆杆13、支座14、摩擦件15、第一弹簧16、第二弹簧17,所述第一摆杆11的一端铰接设置,所述第二摆杆12的一端铰接设置,所述第三摆杆13的中部铰接在第二摆杆12的中部上,所述支座14固定设置,所述摩擦件15设置在第一摆杆11的中部上,所述第一弹簧1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摆杆11的另一端、第三摆杆13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弹簧17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支座14、第三摆杆13的另一端上,所述活动杆3设置在第二摆杆12的另一端上。该张力调节机构1的结构十分的简单可靠,其能起到十分稳定、可靠的张力调节作用,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该张力调节装置的可靠性。
如图1所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张力调节机构1是与支撑转盘4组合使用的,所述张力调节机构1布置在支撑转盘4的侧旁,且摩擦件15能作用在支撑转盘4上,所述支撑转盘4上设置有可装入钢丝轮(盛有1根或多根钢丝的铁轮或塑料轮)的大轴5,所述大轴5包括轴身51和轴端的锁紧结构52,所述锁紧结构52通过螺纹结构或螺钉或螺栓能拆卸地连接在轴身51。
这样该张力调节机构1就能很好地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且这能很好地满足拆卸的需求。
如图2所示,在实际制造过程中,所述第一摆杆11与第二摆杆12铰接在旋转盘20上,所述支座14固定在旋转盘20上,所述支撑转盘4设置在旋转盘20上,所述固定杆2固定在旋转盘20上。这样就能很好地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摆杆11上穿置有第一调节螺栓111,所述第一弹簧16通过第一调节螺栓111连接在第一摆杆11上。这样能起到拉力调节的作用,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该张力调节装置的适用范围。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弹簧16的端部固定在第一调节螺栓111的螺杆或螺母上。这样就可以通过松紧第一调节螺栓111来达到拉力调节的目的,从而就能很好地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
如图1所示,所述支座14上穿置有第二调节螺栓141,所述第二弹簧17通过第二调节螺栓141连接在支座14上。这样能起到拉力调节的作用,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该张力调节装置的适用范围。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弹簧17的端部固定在第二调节螺栓141的螺杆或螺母上。这样就可以通过松紧第二调节螺栓141来达到拉力调节的目的,从而就能很好地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有实施例一所述张力调节装置的对置型钢丝缠绕机,包括1至4对对置型缠绕盘组10;所述对置型缠绕盘组10包括两个旋转盘20、两个入线装置30、若干张力调节装置40,两个旋转盘20旋转方向相反、并呈相对布置,两个入线装置30分别设置在两个旋转盘20的相对面上,在两个旋转盘20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5~40个张力调节装置40。该对置型钢丝缠绕机能便于缩短两个旋转盘20上入线装置30的距离,从而能大幅缩短钢丝缠入胶管入线点距离,进而便于减少单层钢丝对胶管扭转的负面效果,使两层钢丝在管体分布更加均匀,减少缠绕胶管扭曲的状况,使胶管性能提高。
为方便制图,在图2与图3中仅画出了部分张力调节装置40,但这不影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现本发明创造。每个旋转盘20上的各张力调节装置40是围绕着旋转盘20的旋转中心线与入线装置30环形布置的,这样就能很好地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
如图3所示,在实际制造与使用过程中,各对置型缠绕盘组10是并排布置的。在图3中,50代表牵引,60代表减速箱,70代表胶管的缠绕位置及行进方向,大虚线框内为一对对置型缠绕盘组,小虚线框内为每个旋转盘20钢丝绕至胶管上的入线装置30。这样该对置型钢丝缠绕机就能很好地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
如图3所示,所述对置型缠绕盘组10中的两个入线装置30的最短距离L为0.5-1米。这样能起到拉力调节的作用,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该张力调节装置的适用范围。这样两层钢丝缠绕入线点距离由原来的1.5-2.5米缩短至0.5-1米,大大减少了单层钢丝对胶管扭转的负面效果,使两层钢丝在管体分布更加均匀,减少缠绕胶管扭曲的状况,使胶管性能提高。
如图3所示,所述对置型缠绕盘组10的两个旋转盘20相背离的面上分别设置有5~40个张力调节装置40。这样能进一步提高钢丝缠绕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该对置型钢丝缠绕机的可靠性与适用性。

Claims (7)

1.一种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张力调节机构(1)、固定杆(2),所述张力调节机构(1)上设置有活动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上并排套装有1~5个定滑轮(21),所述活动杆(3)上并排套装有2~6个动滑轮(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调节机构(1)包括第一摆杆(11)、第二摆杆(12)、第三摆杆(13)、支座(14)、摩擦件(15)、第一弹簧(16)、第二弹簧(17),所述第一摆杆(11)的一端铰接设置,所述第二摆杆(12)的一端铰接设置,所述第三摆杆(13)的中部铰接在第二摆杆(12)的中部上,所述支座(14)固定设置,所述摩擦件(15)设置在第一摆杆(11)的中部上,所述第一弹簧(1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摆杆(11)的另一端、第三摆杆(13)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弹簧(17)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支座(14)、第三摆杆(13)的另一端上,所述活动杆(3)设置在第二摆杆(12)的另一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杆(11)上穿置有第一调节螺栓(111),所述第一弹簧(16)通过第一调节螺栓(111)连接在第一摆杆(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4)上穿置有第二调节螺栓(141),所述第二弹簧(17)通过第二调节螺栓(141)连接在支座(14)上。
5.一种带有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张力调节装置的对置型钢丝缠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1至4对对置型缠绕盘组(10);所述对置型缠绕盘组(10)包括两个旋转盘(20)、两个入线装置(30)、若干张力调节装置(40),两个旋转盘(20)旋转方向相反、并呈相对布置,两个入线装置(30)分别设置在两个旋转盘(20)的相对面上,在两个旋转盘(20)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5~40个张力调节装置(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带有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张力调节装置的对置型钢丝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置型缠绕盘组(10)中的两个入线装置(30)的最短距离L为0.5-1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带有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张力调节装置的对置型钢丝缠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置型缠绕盘组(10)的两个旋转盘(20)相背离的面上分别设置有5~40个张力调节装置(40)。
CN202220469718.5U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张力调节装置及对置型钢丝缠绕机 Active CN2167638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69718.5U CN216763893U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张力调节装置及对置型钢丝缠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69718.5U CN216763893U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张力调节装置及对置型钢丝缠绕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63893U true CN216763893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58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69718.5U Active CN216763893U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张力调节装置及对置型钢丝缠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638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37999Y (zh) 一种数据电缆绞对机
CN100387773C (zh) 一种捻股机
CN216763893U (zh) 一种张力调节装置及对置型钢丝缠绕机
CN109385923B (zh) 一种绕包线装置
CN208562639U (zh) 一种涡流纺送纱机构
CN201258429Y (zh) 金属丝双捻机的放线架组件
CN208346551U (zh) 钢丝芯股退捻放线机构
CN2830475Y (zh) 一种外绕放线张力装置
CN110534260A (zh) 一种在高压阻尼线上缠绕导电丝的设备
CN207775435U (zh) 一种倍捻机中的导丝装置
CN212799059U (zh) 一种倒筒车
CN205140621U (zh) 束丝机的张紧装置
CN214420783U (zh) 单股线捆扎机
CN212799054U (zh) 一种铜线伸线机的收卷装置
CN113321071A (zh) 一种纺织线轴接线装置
CN203786359U (zh) 一种锅盆绕线式双头同心十字扎纱装置
CN210946260U (zh) 一种改进型的锭子补偿盘装置
CN2883414Y (zh) 用于细纱机纺制非弹力包芯纱的装置
CN206931409U (zh) 一种电线的绞线装置
CN206624973U (zh) 一种高速率粗纱牵引装置
CN213770831U (zh) 一种细旦成品初复捻筒倒筒装置
CN220821211U (zh) 一种稳定并股绳成缆的过线装置
CN214610745U (zh) 一种钢丝生产车间专用放线辅助装置
CN220685359U (zh) 一种纺纱机用导纱装置
CN112777410B (zh) 一种高效多头打球机及打球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