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61929U - 一种驾驶室具有多处逃生通道的机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驾驶室具有多处逃生通道的机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61929U
CN216761929U CN202121147098.5U CN202121147098U CN216761929U CN 216761929 U CN216761929 U CN 216761929U CN 202121147098 U CN202121147098 U CN 202121147098U CN 216761929 U CN216761929 U CN 2167619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body frame
escape
cab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470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令涛
赵佳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echuang Shun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echuang Shun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echuang Shun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echuang Shun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4709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619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619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619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驾驶室具有多处逃生通道的机动车,包括驾驶室,驾驶室包括驾驶室主体框架,驾驶室主体框架上设有若干逃生通道,驾驶室主体框架包括侧部主体框架、前部主体框架、顶部主体框架、尾部主体框架和底部主体框架,侧部主体框架上设有边角或对角逃生通道,前部主体框架上设有前部逃生通道,顶部主体框架上设有顶部逃生通道,尾部主体框架上设有尾部逃生通道,底部主体框架上设有底部逃生通道。

Description

一种驾驶室具有多处逃生通道的机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工程机械类机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处逃生通道功能的工程机械用驾驶室。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机械类机动车常用来从事一些搬运、挖掘等高危作业,为保证驾驶人员安全,在保证广角视野的前提下,采用高强度、耐冲击的玻璃以及加装防护装置,以便增强驾驶室的安全强度,当出现翻车等异常情况时,若车门因变形无法打开进行逃生时,被困人员在缺乏外力救援情况下,难以通过人力打破玻璃进行自救。
公开号CN110341815A的专利公开提供了一种逃生驾驶室和车辆,逃生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本体、遮挡件和连接装置,驾驶室本体为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之间的开口上装有遮挡件;遮挡件上有与之配合的关联部件;固定块、夹紧块、弹性件和调节机构等构成连接装置,固定块固定于驾驶室本体上,夹紧块与配合部卡接配合;调节机构安装于固定块上,且调节机构通过弹性件使夹紧块加紧配合部。在遇到异常危险事故时,驾驶人员除车门逃生外,还可在驾驶室内部用较小的力将上棚和/或前挡风板推出,以达到逃生目的,该专利所涉及结构从外部也能够较容易打开上棚和/或前挡风板,车辆和驾驶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存在隐患。
公开号CN111319691A的专利公开提供了一种具有逃生功能的轮式多用工程车驾驶室,包括车门、顶部逃生装置和尾部逃生装置,车门、尾部逃生装置、顶部逃生装置设置于驾驶室两两垂直的三个面上,构成三维直角坐标系三个坐标轴方向上的逃生通道,顶部逃生装置和尾部逃生装置均通过爆开装置与驾驶室连接。爆开装置包括活塞杆、缸体和锁销,缸体中心开设有与活塞杆配合的盲孔,活塞杆插入盲孔之中,活塞杆中部开有限位孔,盲孔孔壁上开设有通孔,锁销的一端穿过通孔插入限位孔之中,锁销对活塞杆进行限位,盲孔孔底开设有充气口,充气口与车辆气源相连,活塞杆与盲孔围成一个密闭的空间,通过对该密闭空间输入高压气体,然后迅速退出锁销,在高压气体的推力下快速推出活塞杆,实现爆开解锁,快速形成逃生通道。当异常危险发生时,车门、顶部逃生装置和尾部逃生装置均能从驾驶室内部打开,有效防止外部侵入,保护车辆和驾驶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但该专利所涉及内容在车门严重变形时,车辆无充气气源时,不容易从内部或外部打开顶部逃生装置和尾部逃生装置,对驾驶人员的安全逃生或营救造成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驾驶室具有多处逃生通道的机动车,提高了驾驶人员的逃生成功率,更好地保护驾驶人员的安全,所有逃生通道驾乘人员或施救人员可通过手动或自动对逃生通道以内开、外开、对开、滑移和倾翻等方式实现逃生通道的整体或部分脱离或倾翻,使驾乘人员快速脱离危险,保证人身安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驾驶室具有多处逃生通道的机动车,包括驾驶室,驾驶室包括驾驶室主体框架,驾驶室主体框架上设有若干逃生通道,驾驶室主体框架包括侧部主体框架、前部主体框架、顶部主体框架、尾部主体框架和底部主体框架,前部主体框架上设有前部逃生通道,尾部主体框架上设有尾部逃生通道,顶部主体框架上设有顶部逃生通道,侧部主体框架上设有边角或对角逃生通道,底部主体框架上设有底部逃生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边角或对角逃生通道与侧部主体框架采用铰链转轴连接或采用爆开式锁紧结构的连接;
所述前部逃生通道与前部主体框架采用铰链转轴连接或采用爆开式锁紧结构的连接;
所述尾部逃生通道与尾部主体框架采用铰链转轴连接或采用爆开式锁紧结构的连接;
所述顶部逃生通道与顶部主体框架采用铰链转轴连接或采用爆开式锁紧结构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爆开式锁紧结构用于可爆开式锁紧逃生通道与驾驶室主体框架;
所述逃生通道包括逃生通道主体框架,爆开式锁紧结构设置在逃生通道主体框架和驾驶室主体框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爆开式锁紧结构包括弹簧套管,弹簧套管设置在逃生通道主体框架和驾驶室主体框架之间,弹簧套管内设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上套有张紧弹簧,锁紧螺栓的两端安装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栓的两端分别连接逃生通道主体框架和驾驶室主体框架。
进一步的,所述驾驶室主体框架和逃生通道主体框架上均设有限位件,限位件上设有限位卡槽,锁紧螺栓通过拉环与限位件连接,拉环的两端分别卡在锁紧螺栓上和限位件的限位卡槽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逃生通道包括底板框架总成、中间逃生通道总成、铰接转轴以及倾翻结构固定支架板,底板框架总成与驾驶室底部主体框架采用螺栓等标准件连接,中间逃生通道总成安装在底板框架总成上,倾翻结构固定支架板连接有倾翻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倾翻结构包括支撑架总成和底盘支撑结构,支撑架总成上设有耳板和耳板连接板,耳板通过螺栓连接倾翻结构固定支架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总成连接有升降螺杆,升降螺杆的上端设有两件推力球轴承,两件推力球轴承之间通过耳板连接板隔开,升降螺杆的底端设有旋转螺母,旋转螺母安装在底盘支撑结构上,从而将升降螺杆与底盘支撑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支撑结构包括左右固定板和底盘主梁板,左右固定板通过螺栓与底盘主梁板连接,左右固定板上设有旋转孔,旋转螺母安装旋转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倾翻结构还包括底板总成固定架,底板总成固定架上设有转轴套,转轴套连接铰接转轴。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到多出逃生通道结构,提高了驾驶人员的逃生成功率,更好地保护驾驶人员的安全,本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逃生通道,驾乘人员或施救人员可通过手动或自动对逃生通道以内开、外开、对开、滑移和倾翻等方式均可实现逃生通道的整体或部分脱离或倾翻,使驾乘人员快速脱离危险,保证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处逃生通道的驾驶室结构示意图;
图6-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驾驶室主体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驾驶室车门逃生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驾驶室边角或对角逃生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驾驶室前部逃生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驾驶室后部逃生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驾驶室顶部逃生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16~图17为本实用新型驾驶室底部逃生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驾驶室逃生通道爆开式锁紧结构示意图;
图19~图24为本实用新型驾驶室底部逃生通道倾翻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驾驶室具有多处逃生通道的机动车,包括驾驶室,驾驶室包括驾驶室主体框架1,驾驶室主体框架1上设有车门总成2和若干逃生通道,逃生通道包括边角或对角逃生通道3、前部逃生通道4、顶部逃生通道5、尾部逃生通道6和底部逃生通道7,以上逃生通道与驾驶室主体框架构成具有逃生通道的三维空间,可实现逃生通道以内开、外开、对开、滑移或倾翻等方式实现逃生通道的整体或部分脱离或倾翻,使驾乘人员快速脱离危险,保证人身安全。
如图6至图10所示,所述驾驶室主体框架1包括侧部主体框架8、前部主体框架11、顶部主体框架12、尾部主体框架13和底部主体框架14,侧部主体框架8通过车门铰接合页转轴套9与车门总成2上的铰接转轴19连接,实现车门的旋转打开,前部主体框架11上设有前部逃生通道4,尾部主体框架13上设有尾部逃生通道6,顶部主体框架12上设有顶部逃生通道5,侧部主体框架8上设有边角或对角逃生通道3,底部主体框架14上设有底部逃生通道7。
如图11所示,所述车门总成2包括车门主体框架16和门锁总成18,车门主体框架16上安装有车门上玻璃15和车门下玻璃17,车门上玻璃15和车门下玻璃17与车门主体框架16的安装方式采用玻璃胶进行粘连固定,还可以采用滑动式安装,门锁总成18安装在驾驶室主体框架1的中侧部,门锁总成18与侧部主体框架8之间进行限位件连接,实现车门的关与开。
如图12所示,所述边角或对角逃生通道3包括框架主体21,框架主体21上安装有玻璃20,框架主体21与侧部主体框架8的安装方式可采用铰链转轴式,还可采用爆开式锁紧结构10进行连接,打开方式开实现以内开、外开或倾翻等方式实现边角或对角逃生通道与驾驶室主体框架1的脱离于倾翻,以达到驾乘人员快速脱离危险,保证人身安全。
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前部逃生通道4包括前部逃生通道框架23,前部逃生通道框架23安装有前部逃生上玻璃22和前部逃生下玻璃24,前部逃生上玻璃22、前部逃生下玻璃24与前部逃生通道框架23的安装方式采用玻璃胶进行粘连固定,前部逃生通道框架23与所述尾部逃生通道6包括尾部逃生通道框架26,尾部逃生通道框架26上安装有尾部逃生玻璃25,尾部逃生玻璃25与尾部逃生通道框架的安装方式采用玻璃胶进行粘连固定,所述前部逃生通道框架23、尾部逃生通道框架26分别与前部主体框架11、尾部主体框架13采用可采用铰链转轴连接,也可采用爆开式锁紧结构10的连接,其打开方式开实现以内开、外开或倾翻等方式实现边角或对角逃生通道与驾驶室主体框架1的脱离于倾翻,其实现的途径可采用手动或液压、电动、气动等自动方式实现开启,以达到驾乘人员快速脱离危险,保证人身安全。
如图15所示,所述顶部逃生通道5包括顶部逃生通道框架29、安装孔28及中间天窗总成27,中间天窗总成27与所述顶部逃生通道框架29的连接可采用铰接、爆开式、滑动等结构安装形式,中间天窗总成27上设有天窗玻璃,顶部逃生通道框架29与顶部主体框架12可采用铰链转轴连接,也可采用爆开式锁紧结构10的连接,安装孔28用于安装爆开式锁紧结构10,实现顶部逃生通道5的快速开启,采用液压、电动、气动等方式实现逃生通道的开始和关闭。
如图18所示,所述逃生通道包括逃生通道主体框架39,爆开式锁紧结构10设置在逃生通道主体框架39和驾驶室主体框架1之间,逃生通道主体框架39包括框架主体21、前部逃生通道框架23、尾部逃生通道框架26和顶部逃生通道框架29。
所述爆开式锁紧结构10包括弹簧套管40,弹簧套管40设置在逃生通道主体框架39和驾驶室主体框架1之间,弹簧套管40内设有锁紧螺栓38,锁紧螺栓38上套有张紧弹簧35,锁紧螺栓38的两端安装有锁紧螺母34,锁紧螺栓38的两端分别连接逃生通道主体框架39和驾驶室主体框架1。
所述驾驶室主体框架1和逃生通道主体框架39上均设有限位件41,限位件41上设有限位卡槽,锁紧螺栓38通过拉环36与限位件41连接,拉环36的两端分别卡在锁紧螺栓38上和限位件41的限位卡槽上,通过锁紧螺栓38将逃生通道主体框架39与驾驶室主体框架1连接,并用锁紧螺母34锁紧来压缩张紧弹簧35,拉环36对锁紧螺母34和锁紧螺栓38进行锁紧限位,所述拉环36实现限位是将拉环卡入逃生通道主体框架39和驾驶室肢体框架结构中限位件的卡槽内,当遇到异常危险情况进行逃生时,只需要从内部或外部通过拉环37对锁紧螺母34或锁紧螺栓38松动,张紧弹簧35随着压力缩小弹力增大,实现逃生通道的爆开式打开,使驾乘人员脱离危险。
如图16和图17所示,所述底部逃生通道7包括底板框架总成31、中间逃生通道总成32、铰接转轴30以及倾翻结构固定支架板33,底板框架总成31与驾驶室底部主体框架14采用螺栓等标准件连接,中间逃生通道总成32安装在底板框架总成31上,倾翻结构固定支架板33连接有倾翻结构。
如图18至图24所示,所述倾翻结构包括支撑架总成42和底盘支撑结构45,支撑架总成42上设有耳板47和耳板连接板48,耳板47通过螺栓连接倾翻结构固定支架板33,支撑架总成42连接有升降螺杆44,升降螺杆44的上端设有两件推力球轴承43,两件推力球轴承43之间通过耳板连接板48隔开,升降螺杆44的底端设有旋转螺母51,旋转螺母51安装在底盘支撑结构45上,从而将升降螺杆44与底盘支撑结构45连接。
所述底盘支撑结构45包括左右固定板49和底盘主梁板50,左右固定板49通过螺栓与底盘主梁板50连接,左右固定板49上设有旋转孔,旋转螺母51安装旋转孔内。
所述倾翻结构还包括底板总成固定架46,底板总成固定架46上设有转轴套53,转轴套53连接铰接转轴30。
当遇到意外发生时,驾乘人员可通过旋转升降螺杆44,实现驾驶室整体侧翻,打开中间逃生通道总成32,实现危险逃生。本倾翻结构除用此机械升降结构外,还可采用液压、电动、气动等结构方式实现倾翻,达到逃生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逃生通道的形状不局限于图示所陈述的形状,逃生通道的形状可为方形、圆形、长方形、椭圆形、菱形以及其他能够达到逃生目的异形结构形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每一处逃生通道可通过手动或自动以内开、外开、对开、滑移和倾翻等方式实现逃生通道的整体或部分脱离或倾翻,使驾乘人员快速脱离危险,保证人身安全。本专利中涉及到的自动开启方式如液压、电动及气动等方式为常用公开的开启方式,所涉及到的锁紧方式如铰链、门锁、把手、拉扣或卡扣等方式也为常用公开锁紧方式,以上结构已为常用结构,不在本文中做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驾驶室具有多处逃生通道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驾驶室,驾驶室包括驾驶室主体框架(1),驾驶室主体框架(1)上设有若干逃生通道,驾驶室主体框架(1)包括侧部主体框架(8)、前部主体框架(11)、顶部主体框架(12)、尾部主体框架(13)和底部主体框架(14),侧部主体框架(8)上设有边角或对角逃生通道(3),前部主体框架(11)上设有前部逃生通道(4),顶部主体框架(12)上设有顶部逃生通道(5),尾部主体框架(13)上设有尾部逃生通道(6),底部主体框架(14)上设有底部逃生通道(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室具有多处逃生通道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角或对角逃生通道(3)与侧部主体框架(8)采用铰链转轴连接或采用爆开式锁紧结构(10)的连接;
所述前部逃生通道(4)与前部主体框架(11)采用铰链转轴连接或采用爆开式锁紧结构(10)的连接;
所述尾部逃生通道(6)与尾部主体框架(13)采用铰链转轴连接或采用爆开式锁紧结构(10)的连接;
所述顶部逃生通道(5)与顶部主体框架(12)采用铰链转轴连接或采用爆开式锁紧结构(10)的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驾驶室具有多处逃生通道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爆开式锁紧结构(10)用于可爆开式锁紧逃生通道与驾驶室主体框架(1);
所述逃生通道包括逃生通道主体框架(39),爆开式锁紧结构(10)设置在逃生通道主体框架(39)和驾驶室主体框架(1)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驾驶室具有多处逃生通道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爆开式锁紧结构(10)包括弹簧套管(40),弹簧套管(40)设置在逃生通道主体框架(39)和驾驶室主体框架(1)之间,弹簧套管(40)内设有锁紧螺栓(38),锁紧螺栓(38)上套有张紧弹簧(35),锁紧螺栓(38)的两端安装有锁紧螺母(34),锁紧螺栓(38)的两端分别连接逃生通道主体框架(39)和驾驶室主体框架(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驾驶室具有多处逃生通道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主体框架(1)和逃生通道主体框架(39)上均设有限位件(41),限位件(41)上设有限位卡槽,锁紧螺栓(38)通过拉环(36)与限位件(41)连接,拉环(36)的两端分别卡在锁紧螺栓(38)上和限位件(41)的限位卡槽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室具有多处逃生通道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逃生通道(7)包括底板框架总成(31)、中间逃生通道总成(32)、铰接转轴(30)以及倾翻结构固定支架板(33),底板框架总成(31)与驾驶室底部主体框架(14)采用螺栓连接,中间逃生通道总成(32)安装在底板框架总成(31)上,倾翻结构固定支架板(33)连接有倾翻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驾驶室具有多处逃生通道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倾翻结构包括支撑架总成(42)和底盘支撑结构(45),支撑架总成(42)上设有耳板(47)和耳板连接板(48),耳板(47)通过螺栓连接倾翻结构固定支架板(3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驾驶室具有多处逃生通道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总成(42)连接有升降螺杆(44),升降螺杆(44)的上端设有两件推力球轴承(43),两件推力球轴承(43)之间通过耳板连接板(48)隔开,升降螺杆(44)的底端设有旋转螺母(51),旋转螺母(51)安装在底盘支撑结构(45)上,从而将升降螺杆(44)与底盘支撑结构(45)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驾驶室具有多处逃生通道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支撑结构(45)包括左右固定板(49)和底盘主梁板(50),左右固定板(49)通过螺栓与底盘主梁板(50)连接,左右固定板(49)上设有旋转孔,旋转螺母(51)安装旋转孔内。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驾驶室具有多处逃生通道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倾翻结构还包括底板总成固定架(46),底板总成固定架(46)上设有转轴套(53),转轴套(53)连接铰接转轴(30)。
CN202121147098.5U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驾驶室具有多处逃生通道的机动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7619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47098.5U CN216761929U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驾驶室具有多处逃生通道的机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47098.5U CN216761929U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驾驶室具有多处逃生通道的机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61929U true CN216761929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54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4709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761929U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驾驶室具有多处逃生通道的机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619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ITRM960258A1 (it) Autoveicolo con hard-top.
CN216761929U (zh) 一种驾驶室具有多处逃生通道的机动车
US7878104B2 (en) Armored shell kit and associated method of armoring a vehicle
CN212827710U (zh) 一种安装简便的汽车爆胎应急安全装置
US6735822B2 (en) Vehicle hinge and latching arrangement adjustment
CN110576787B (zh) 一种工程维修车
EP1177124B1 (en) Tractor cab providing under-cab component access
CN210941679U (zh) 一种加强型公交车防护门
CN210734320U (zh) 一种汽车顶棚展开装置
CN207194746U (zh) 一种逃生窗及消防车
CN219215202U (zh) 一种工程车驾驶室
CN218258420U (zh) 一种特种车辆驾驶员防护罩
CN201484124U (zh) 一种车辆逃生车窗系统
CN220009467U (zh) 一种仪表板加强件结构
CN219856712U (zh) 一种车辆用空气悬挂提升机构
CN210618289U (zh) 一种卡车及其卡车顶盖
CN215922127U (zh) 全地形车
US11541828B2 (en) Customizable exterior vehicle panels
CN215921838U (zh) 全地形车
CN221067923U (zh) 一种商用车电子后视镜装置
CN210857341U (zh) 新型推土机驾驶室结构
CN110341815A (zh) 一种逃生驾驶室和车辆
CN111319691A (zh) 一种具有逃生功能的轮式多用工程车驾驶室
CN215204367U (zh) 一种汽车事故应急逃生的车门
CN216110204U (zh) 全地形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