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86039U - Pcb上板机 - Google Patents

Pcb上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86039U
CN216686039U CN202123448425.3U CN202123448425U CN216686039U CN 216686039 U CN216686039 U CN 216686039U CN 202123448425 U CN202123448425 U CN 202123448425U CN 216686039 U CN216686039 U CN 216686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cb
storage frame
plate storag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484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阳
徐艳军
裴湘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Le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Le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Le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Le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4842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86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86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86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CB上板机,包括底座、传送带和四条输送带,底座上设有结构均相同且均可沿左右方向滑动第一储板架、第二储板架、第三储板架和第四储板架,四条输送带分设于四个储板架上,输送带上连接有多块支撑板,支撑板远离输送带的侧面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宽度大于PCB的厚度,第一储板架的限位槽与第二储板架的限位槽的槽壁以及第三储板架的限位槽与第四储板架的限位槽的槽壁分别用于支撑PCB的左右两端;传送带可升降地设于底座上,传送带用于顶托PCB并将PCB输送至其他设备。第一储板架、第二储板架、第三储板架和第四储板架的相互配合可以储放两组PCB,能充分的利用有效的空间,结构紧凑,使得上板机一次尽可能多地上板PCB。

Description

PCB上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CB上板机。
背景技术
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s),又称印刷电路板,多用PCB来表示。PCB在制造的时候,需要在一块基板上进行多道工序,需要在各个工序之间或各种设备之间转移PCB,将PCB有序并规整地投在设备上的工序由上板机完成。传统的上板机为适应不同大小的PCB,往往设置大小可调的储料机构,但是这种上板机的占据的空间较大,一次能上板的数量较少,需要人工及时的往上板机上补充PCB物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PCB上板机,结构紧凑,一次上板的数量较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PCB上板机,包括底座、传送带和四条输送带,所述底座上设有沿左右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储板架、第二储板架、第三储板架和第四储板架,所述第一储板架、所述第二储板架、所述第三储板架和所述第四储板架的结构均相同且均可沿左右方向滑动;四条所述输送带分设于所述第一储板架、所述第二储板架、所述第三储板架和所述第四储板架上,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输送带上连接有多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输送带的侧面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槽的宽度大于PCB的厚度,第一储板架的所述限位槽与第二储板架的所述限位槽的槽壁可分别用于支撑所述PCB的左右两端,第三储板架的所述限位槽与第四储板架的所述限位槽的槽壁可分别用于支撑另一所述PCB的左右两端;所述传送带可升降地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传送带的输送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传送带用于顶托所述PCB并将所述PCB输送至其他设备。
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储板架的所述限位槽与第二储板架的所述限位槽的槽壁可以支撑起PCB的左右两端,第三储板架的所述限位槽与第四储板架的所述限位槽的槽壁可以支撑起另一PCB的左右两端,也就是说,上板机可以储放两组PCB,每组PCB具有多块上下分布的PCB,能充分的利用有效的空间,结构紧凑,使得上板机一次尽可能多地上板PCB。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输送带包括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和两条链带,所述第一主动辊和所述第一从动辊均与所述第三储板架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辊和所述第一从动辊相互平行且沿上下分布,两条所述链带前后分布且均绕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辊和所述第一从动辊上,所述支撑板跨设于两条所述链带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储板架上设有第一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主动辊传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储板架包括前板和后板,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之间通过连板连接,所述前板、所述后板和所述连板的其中之一或任意两个或全部与所述底座可左右滑移地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辊和所述第一从动辊均跨设于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设有四块第一滑块,四块所述第一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储板架、所述第二储板架、所述第三储板架和所述第四储板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上设有四个直线驱动机构,四个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储板架、所述第二储板架、所述第三储板架和所述第四储板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直线驱动机构为丝杠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传送带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滑块通过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所述传送带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送带包括支架以及均设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和皮带,所述支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主动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辊的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主动辊和所述第二从动辊相互平行且沿前后分布,所述皮带绕设于所述第二主动辊和所述第二从动辊上,所述皮带的上表面用于顶托并输送所述PCB。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PCB上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PCB上板机中的输送带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底座100、第一储板架110、第二储板架120、第三储板架130、前板131、后板132、连板133、第四储板架140、第一滑轨150、第一滑块151、丝杠160、丝杠螺母170、输送带200、第一主动辊210、第一从动辊220、链带230、支撑板300、限位槽310、传送带400、支架410、第二从动辊420、皮带4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CB上板机,包括底座100、传送带400和四条输送带200,底座100上设有沿左右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储板架110、第二储板架120、第三储板架130和第四储板架140,第一储板架110、第二储板架120、第三储板架130和第四储板架140的结构均相同且均可沿左右方向滑动;四条输送带200分设于第一储板架110、第二储板架120、第三储板架130和第四储板架140上,输送带200的输送方向沿上下方向延伸,输送带200上连接有多块支撑板300,支撑板300远离输送带200的侧面设有限位槽310,限位槽310沿前后方向延伸,限位槽310的宽度大于PCB的厚度,第一储板架110的限位槽310与第二储板架120的限位槽310的槽壁可分别用于支撑PCB的左右两端,第三储板架130的限位槽310与第四储板架140的限位槽310的槽壁可分别用于支撑另一PCB的左右两端;传送带400可升降地设于底座100上,传送带400的输送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传送带400用于顶托PCB并将PCB输送至其他设备。
第一储板架110、第二储板架120、第三储板架130和第四储板架140的结构均相同且均可沿左右方向滑动,所以第一储板架110与第二储板架120以及第三储板架130与第四储板架140的间距可调,根据PCB的大小调整第一储板架110与第二储板架120以及第三储板架130与第四储板架140的间距。当PCB的尺寸较大时,第一储板架110与第二储板架120的间距要调得较大,第一储板架110的限位槽310与第二储板架120的限位槽310的槽壁可以支撑起PCB的左右两端,而上板机左右方向的宽度有限,第三储板架130与第四储板架140的间距可能出现过小的情况,第三储板架130与第四储板架140将要空置;或者第三储板架130与第四储板架140的间距要调得较大,第三储板架130的限位槽310与第四储板架140的限位槽310的槽壁可以支撑起PCB的左右两端,而第一储板架110与第二储板架120空置,也即是说,上板机可以储放一组PCB,一组PCB具有多块上下分布的PCB。
当PCB的尺寸较小时,第一储板架110的限位槽310与第二储板架120的限位槽310的槽壁可以支撑起PCB的左右两端,第三储板架130的限位槽310与第四储板架140的限位槽310的槽壁可以支撑起另一PCB的左右两端,也就是说,上板机可以储放两组PCB,每组PCB具有多块上下分布的PCB,能充分的利用有效的空间,结构紧凑,使得上板机一次尽可能多地上板PCB。
传送带400上升到高位,第一储板架110和第二储板架120的输送带200同时向下输送PCB,最低位的PCB将抵在传送带400,第一储板架110和第二储板架120的输送带200继续同时向下输送PCB,由于限位槽310的宽度大于PCB的厚度,最低位的PCB将脱离限位槽310的槽壁并转移至传送带400,传送带400即可顶托PCB并将PCB沿前后方向输送至其他设备,进而给其他设备完成一次上料。最低位的PCB被传送带400传送走后,原来最低位的PCB上方的PCB将变成最低位的PCB,传送带400接着会将该PCB传送至其他设备上,以此类推,上板机将一组PCB从下往上逐个传送至其他设备。由于输送带200呈回型,空了的限位槽310将会再次移动到第一储板架110和第二储板架120之间,空了的限位槽310的槽壁将再次投入储存PCB。第三储板架130和第四储板架140的工作原理与第一储板架110和第二储板架120的工作原理相同。
当需要调整第一储板架110和第二储板架120之间的间距或第三储板架130和第四储板架140之间的间距时,传送带400下降到低位,避免传送带400与第一储板架110、第二储板架120、第三储板架130、第四储板架140之间产生干涉。
可以理解的是,输送带200包括第一主动辊210、第一从动辊220和两条链带230,第一主动辊210和第一从动辊220均与第三储板架130连接,第三储板架130支撑起第一主动辊210和第一从动辊220。第一主动辊210和第一从动辊220相互平行且沿上下分布,两条链带230前后分布且均绕设于第一主动辊210和第一从动辊220上,第一主动辊210和第一从动辊220支撑起两条链带230,第一主动辊210转动时,第一主动辊210通过两条链带230带动第一从动辊220,两条链带230所形成的输送方向为上下方向,且两条链带230所形成的虚拟输送平面与前后方向相互平行。支撑板300跨设于两条链带230上,支撑板300通过两条链带230实现回转运动。
应当理解的是,第一主动辊210和第一从动辊220的两端均可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三储板架130连接。第一主动辊210的两端以及第一从动辊220的两端均设有链轮,链带230为与链轮相配合的链条,一条链条与第一主动辊210一端的链轮以及第一从动辊220一端的链轮配合连接,另一条链条与第一主动辊210另一端的链轮以及第一从动辊220另一端的链轮配合连接,两条链带230分别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第一主动辊210一端和第一从动辊220一端分别为第一主动辊210的前端和第一从动辊220的前端,第一主动辊210另一端和第一从动辊220另一端分别为第一主动辊210的后端和第一从动辊220的后端。支撑板300可通过连接件与链带230固定连接,支撑板300以及限位槽310水平设置。
另一实施例中,链带230为同步带,链轮替换为同步带轮。
支撑板300与支撑板300之间具有缝隙,使得链带230的某个节点绕第一主动辊210或第一从动辊220转动的时候,支撑板300也可绕第一主动辊210或第一从动辊220转动,避免支撑板300与支撑板300之间产生干涉而使得支撑板300无法绕第一主动辊210或第一从动辊220转动。间隙的大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限位槽310的宽度可取8mm至18mm,限位槽310的宽度也可根据实际PCB的厚度情况设定。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储板架110上设有第一旋转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主动辊210传动连接,第一旋转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主动辊210转动。第一旋转驱动机构可为第一电机。第一旋转驱动机构可通过皮带传送或链条传动或齿轮传动的方式与第一主动辊210传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储板架130包括前板131和后板132,前板131和后板132之间通过连板133连接,前板131、后板132和连板133的其中之一或任意两个或全部与底座100可左右滑移地连接,底座100支撑起前板131、后板132和连板133,第一主动辊210和第一从动辊220均跨设于前板131和后板132上,前板131和后板132支撑起第一主动辊210和第一从动辊220。
可以理解的是,底座100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150,第一滑轨150上设有四块第一滑块151,四块第一滑块151分别与第一储板架110、第二储板架120、第三储板架130和第四储板架140连接。第一滑轨150和第一滑块151的设置,使得第一储板架110、第二储板架120、第三储板架130和第四储板架140可轻松地在底座100上沿左右方向移动,且第一滑轨150和第一滑块151也可起到支撑第一储板架110、第二储板架120、第三储板架130和第四储板架140的作用。
应当理解的是,前板131的两个侧面分别朝向前后方向,前板131和后板132相互平行且沿前后方向分布,连板133的两个侧面分别朝向左右方向,连板13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板131侧面的上部和后板132的上部连接。第一滑轨15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滑轨150上均设有四块第一滑块151,两个第一滑轨150前后分布,前方的第一滑轨150上的第一滑块151与前板131连接,后方的第一滑轨150上的第一滑块151与后板132连接。
底座100上设有四个直线驱动机构,四个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储板架110、第二储板架120、第三储板架130和第四储板架140连接。四个直线驱动机构分别驱动第一储板架110、第二储板架120、第三储板架130和第四储板架140沿左右方向移动,无需人力手动调整第一储板架110、第二储板架120、第三储板架130和第四储板架140的左右位置。
直线驱动机构为丝杠副。丝杠副包括第二电机(图中未示出)、丝杠160和丝杠螺母170,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杠160传动连接,丝杠螺母170设于丝杠160上,且丝杠螺母170与第一储板架110/第二储板架120/第三储板架130/第四储板架140连接。具体的,底座100包括台面以及两块支撑侧板,两块支撑侧板分设于台面上表面的左右两端,丝杠160跨设于两块支撑侧板的上部,第二电机设于支撑侧板上,四个丝杠螺母170分别与第一储板架110、第二储板架120、第三储板架130和第四储板架140的连板133连接。两块支撑侧板的定端面上设有顶板(图中未示出),顶板处于丝杠160、丝杠螺母170、第一储板架110、第二储板架120、第三储板架130和第四储板架140的上方,顶板可起到挡尘作用。
第一储板架110、第二储板架120、第三储板架130和第四储板架140的结构均相同,且第一储板架110、第二储板架120、第三储板架130和第四储板架140上设置的其他结构也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底座100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图中未示出),第二滑轨上设有第二滑块(图中未示出),第二滑块与传送带400连接。传送带400通过第二滑轨和第二滑块可轻松地在底座100上沿左右方向移动,从而完成传送带400左右位置的调整,使得传送带400尽量正对PCB,进而使得PCB左右两端受力平衡。
第二滑块上设有升降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第二滑块通过升降驱动机构与传送带400连接,升降驱动机构驱动传送带400升降。升降驱动机构可为气缸或油缸,或者为相互配合的齿轮和齿条,齿轮连接有第三电机,齿条竖直设置并与传送带400连接。
传送带400包括支架410以及均设于支架410上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420和皮带430,支架410与底座100连接,底座100与支架410连接,支架410支撑起第二主动辊和第二从动辊420,第二主动辊和第二从动辊420支撑起皮带430。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二主动辊传动连接,第二旋转驱动机构驱动第二主动辊转动,进而实现驱动皮带430转动。第二主动辊的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主动辊和第二从动辊420相互平行且沿前后分布,皮带430绕设于第二主动辊和第二从动辊420上,使得皮带430的输送方向为前后方向,且皮带430所形成的虚拟输送平面与水平面相互平行,皮带430的上表面用于顶托并输送PCB。
应当理解的是,传送带400可以为输送辊道。另一实施例中,传送带400包括托架以及设于托架上的输送链,托架可升降,输送链上连接有托盘,输送链驱动托盘沿前后方向移动,托盘用于顶托PCB并将PCB输送至其他设备。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PCB上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沿左右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储板架、第二储板架、第三储板架和第四储板架,所述第一储板架、所述第二储板架、所述第三储板架和所述第四储板架的结构均相同且均可沿左右方向滑动;
四条输送带,四条所述输送带分设于所述第一储板架、所述第二储板架、所述第三储板架和所述第四储板架上,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输送带上连接有多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输送带的侧面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槽的宽度大于PCB的厚度,第一储板架的所述限位槽与第二储板架的所述限位槽的槽壁可分别用于支撑所述PCB的左右两端,第三储板架的所述限位槽与第四储板架的所述限位槽的槽壁可分别用于支撑另一所述PCB的左右两端;
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可升降地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传送带的输送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传送带用于顶托所述PCB并将所述PCB输送至其他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上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包括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和两条链带,所述第一主动辊和所述第一从动辊均与所述第三储板架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辊和所述第一从动辊相互平行且沿上下分布,两条所述链带前后分布且均绕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辊和所述第一从动辊上,所述支撑板跨设于两条所述链带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B上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板架上设有第一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主动辊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PCB上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储板架包括前板和后板,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之间通过连板连接,所述前板、所述后板和所述连板的其中之一或任意两个或全部与所述底座可左右滑移地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辊和所述第一从动辊均跨设于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上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设有四块第一滑块,四块所述第一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储板架、所述第二储板架、所述第三储板架和所述第四储板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CB上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四个直线驱动机构,四个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储板架、所述第二储板架、所述第三储板架和所述第四储板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CB上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为丝杠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上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传送带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CB上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滑块通过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所述传送带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上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包括支架以及均设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和皮带,所述支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主动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辊的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主动辊和所述第二从动辊相互平行且沿前后分布,所述皮带绕设于所述第二主动辊和所述第二从动辊上,所述皮带的上表面用于顶托并输送所述PCB。
CN202123448425.3U 2021-12-31 2021-12-31 Pcb上板机 Active CN216686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8425.3U CN216686039U (zh) 2021-12-31 2021-12-31 Pcb上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8425.3U CN216686039U (zh) 2021-12-31 2021-12-31 Pcb上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86039U true CN216686039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15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48425.3U Active CN216686039U (zh) 2021-12-31 2021-12-31 Pcb上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860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43381B (zh) 自动上料机构及柔性多工位自动上料系统
CN218664051U (zh) 一种pcb料板上料装置
CN112707174A (zh) 一种物流搬运用的设备
CN216686039U (zh) Pcb上板机
CN112499201A (zh) 一种立体式模型循环运输装置
CN115285894B (zh) 一种货叉取板机构
CN215325578U (zh) 一种全自动玻璃板转料机
CN113291810B (zh) 一种玻璃板批量转料机
CN214651717U (zh) 软板上料机
CN211077342U (zh) 一种上下料设备
CN114655614A (zh) 自动装卸料设备
CN209872221U (zh) 一种自动传送并存取的升降装置
JP3519463B2 (ja) 被プレス材の搬送供給機構
CN210682297U (zh) 一种膜卷输送装置
CN113911704A (zh) 持续传送式暂存机
CN213264482U (zh) 硅片暂存下料机
CN217457371U (zh) 输送装置以及输送系统
CN219116603U (zh) 一种fpc软板多料号冲切下料检测装盘设备
CN215952119U (zh) 一种木片烘干传送装置
CN220974628U (zh) 一种上料回流系统
CN218333718U (zh) 一种堆叠的l型硅片刻蚀上料机
CN110482128A (zh) 一种上下料设备
CN218909025U (zh) 一种电池缓存机
CN220484664U (zh) 一种物料搬运装置
CN219971125U (zh) 上下料装置及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