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57371U - 输送装置以及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输送装置以及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57371U
CN217457371U CN202221099938.XU CN202221099938U CN217457371U CN 217457371 U CN217457371 U CN 217457371U CN 202221099938 U CN202221099938 U CN 202221099938U CN 217457371 U CN217457371 U CN 217457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conveying line
transfer
line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9993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unchu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Lyric Robot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yric Robo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yric Robot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yric Robo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9993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57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57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57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输送装置以及输送系统,属于转运设备领域。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线,具有第一输送面;第二输送线,具有第二输送面;转运机构,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转运输送线,所述转运输送线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输送线,所述转运输送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转运输送线,用于驱动所述转运输送线相对于所述第二输送线转动,调整所述转运输送线自由端相对所述第一输送面的位置,以将所述第一输送面上的工件转移至所述第二输送面。输送装置能够将物料从其中一个输送线转移至另一个输送线,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Description

输送装置以及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转运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送装置以及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输送线主要指在一定线路上完成物品的输送任务的设备。可在环绕仓库、生产车间和包装车间的场地,设置若干条首尾相连的输送线,还可在输送过程中同时完成若干工艺操作,应用十分广泛。由于输送线输送的物料多,运转速度快,并且物料相对于输送线的位置大多不固定,这就导致输送线之间物料的转运是现有的输送线的痛点,常见的解决方式是在两个输送线之间设置机械臂或续接一个小型的输送线。然而这两种方式均具有一定的弊端,首先,续接的输送线与需转运的两个输送线之间,放置物料的输送面具有一定高度差,例如输出物料的输送线为输送线A,输入物料的输送线为输送线B,续接的输送线为输送线C,为使物料顺利地从所述输送线A移动经所述输送线B移动至所述输送线C,所述输送线A的末端需要高于所述输送线B的首端,同理,所述输送线B的末端需要高于所述输送线C的首端,而上述高度差导致物料会被摔落至下一输送线上,导致物料容易被损坏。其次,采用机械臂虽然能够平稳地转运物料,但是机械臂成本高昂,无法适应大规模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输送装置以及输送系统,输送装置能够将物料从其中一个输送线转移至另一个输送线,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线,具有第一输送面;第二输送线,具有第二输送面;转运机构,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转运输送线,所述转运输送线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输送线,所述转运输送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转运输送线,用于驱动所述转运输送线相对于所述第二输送线转动,调整所述转运输送线自由端相对所述第一输送面的位置,以将所述第一输送面上的工件转移至所述第二输送面。
在上述方案中,当需要将所述第一输送面之上的工件转移至所述第二输送面之上时,调整所述转运输送线相对所述第一输送线的位置,使得所述第一输送线之上的工件能够移至所述转运输送线之上,再通过所述转运输送线输送至所述第二输送线之上,首先,提高了输送工件时的稳定性,增加了输送安全性,其次,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降低了生产成本。再有,灵活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输送线为辊筒式输送线,所述第一输送线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辊筒,所述转运输送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转运输送线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辊筒之间。
在上述方案中,辊筒式输送线的辊筒之间间隔设置,将所述转运输送线可以设置于两个相邻辊筒之间,在不需要转运时,可以将所述转运输送线自两个相邻辊筒之间的间隙移至所述第一输送面以下,此时所述第一输送线正常运作,所述转运输送线不会影响所述第一输送线对工件运输,方便收纳所述转运输送线。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运输送线为链条式输送线,所述链条式输送线包括两个输送链轮、输送链条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线,另一端悬空设置,所述两个输送链轮中一者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线,另一者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杆的悬空端,所述固定杆连接所述两个输送链轮,所述输送链条绕设于两个输送链轮并与所述输送链轮啮合。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固定杆固定两个输送链轮之间的间距,实现将所述转运输送线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线,另一端自由设置的目的。再有,链条式输送机具有方便拓展的优点,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种运输方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设置于所述转运输送线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架体之间,以使所述转运输送线在竖直面内旋转。
通过控制所述气缸的伸缩端的伸出或缩回,实现驱动所述转运输送线相对所述第二输送线转动的目的。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安装座,用于使所述气缸的缸体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架体,所述安装座包括顶升固定块和支撑导向板,所述顶升固定块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顶升固定块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架体,所述顶升固定块上水平设置有第一条形槽,所述支撑导向板设置于两个顶升固定块之间,所述支撑导向板的两侧设置有导向凸轴,所述导向凸轴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条形槽中,所述气缸的缸体设置于所述支撑导向板。
在上述方案中,在所述安装座的作用下,所述气缸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输送线活动,即所述气缸的缸体能够相对所述架体转动,也能相对所述架体横向移动,相比于刚性连接,所述安装座为所述气缸提供了一定活动间隙,对所述气缸起到了保护作用的同时,使得所述气缸能够实现驱动所述转运输送线绕所述第二输送线旋转。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支撑架,所述转运输送线的架体上沿所述转运输送线相对所述第二输送线旋转轨迹的半径方向设置有第二条形槽,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支撑凸轴,所述支撑凸轴穿过所述第二条形槽,所述气缸的伸缩杆连接于所述支撑架。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凸轴与所述第二条形槽配合,使得所述气缸能够推动所述转运输送线旋转。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输送线的架体包括辊筒安装杆,所述辊筒安装杆设置于所述辊筒两侧,用于安装所述辊筒,所述辊筒安装杆上设置有缺口槽,所述缺口槽开口朝上,所述缺口槽用于容纳所述转运输送线,以使在所述转运输送线旋转至所述第一输送面以下。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缺口槽增加了所述转运输送线相对所述第一输送线旋转的角度,使得所述转运输送线能够旋转至所述第一输送面以下。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输送线的架体连接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架体,所述第二输送线的架体和所述第一输送线的架体交界处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线运输的工件经由两个所述导向块之间移向所述第二输送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块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工件自所述转运输送线上掉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每个导向块具有导向面,两个导向块的导向面呈夹角设置,两个所述导向块靠近所述第一输送线的一侧间距大于两个所述导向块靠近所述第二输送线的一侧间距。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块的导向面对工件起到导向作用,能够将工件导向两个导向块之间。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输送系统,包括如前述的输送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俯视结构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立体结构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侧视结构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底部结构图;
图6为图5的B处放大图;
图7为图6的C处放大图。
图标:10-第一输送线;20-第二输送线;30-转运机构;101-挡块;102-橡胶套;103-辊筒;104-辊筒安装杆;105-导向块;301-转运输送线;302-调节机构;1041-缺口槽;1042-过度尼龙块;3011-驱动电机;3012-驱动链轮;3013-驱动链条;3014-第二条形槽;3015-橡胶垫块;3021-支撑架;3022-气缸;3023-支撑导向板;3024-顶升固定块;3025-导向凸轴;3026-第一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输送装置主要用于将电芯放置架,而电芯放置架主要用于运输电芯,常见的电芯放置架为金属框架结构,金属框架结构上设置有放置处,用于放置电芯。公知,在运输电芯时,需要轻拿轻放,不能发生碰撞,否则可能导致电芯发生爆炸或起火,而传统的输送线的转运结构输送线之间具有高度差,电芯非常容易发生碰撞,造成了安全隐患,再有,采用机械臂进行转运不仅成本高昂,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电芯碰撞的现象。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线10,具有第一输送面;第二输送线20,具有第二输送面;转运机构30,转运机构30包括:转运输送线301,转运输送线301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输送线20,转运输送线30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调节机构302,连接于转运输送线301,用于驱动转运输送线301相对于第二输送线20转动,调整转运输送线301自由端相对第一输送面的位置,以将第一输送面上的电芯放置架转移至第二输送面。
转运输送线301可活动的结构使得需要将第一输送面之上的电芯放置架转移至第二输送面之上时,通过调整转运输送线301相对第一输送线10的位置,使得第一输送线10之上的电芯放置架能够平稳地转移至转运输送线301之上,再通过转运输送线301输送至第二输送线20之上,首先,转运输送线301可活动的结构使得转运输送线301能够更紧密地与第一输送线10对接,提高了输送电芯放置架时的稳定性,增加了输送安全性,其次,转运输送线301本身结构简单,不仅具有工作可靠的优点,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再有,转运输送线301可以根据需要合理选择其类型,设置其输送长度、输送角度等参数,适应性好。
在本申请中,转运输送线301的设置不受第一输送线10和第二输送线20之间的角度限制,例如,第一输送线10和第二输送线20平行或相交或首尾相接都能适用。
在本申请中,转运输送线301可以在竖直面内旋转,节省了室内空间,使得转运输送线301设置更为灵活。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X轴和Y轴为沿水平面设置的两个方向,即所述X轴和Y轴确定出水平面,竖直面即为附图中平行于Z轴的平面。所述第一输送线10和第二输送线20可以沿在水平内沿任意方向设置,二者可以相交,也可以平行。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第一输送线10为辊筒103式输送线,第一输送线10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辊筒103,转运输送线301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转运输送线301设置于相邻的两个辊筒103之间。
常见的挠性输送线,如传送带或链条式输送线由于其结构的限制,转运输送线301无法穿过其工件放置面,即假若第一输送线10为传动带输送线或链条式输送线,转运输送线301只能设置于第一输送线10的末端,降低了转运输送线301的灵活性。本申请中,辊筒103式输送线的辊筒103之间间隔设置,并且辊筒103除了自转外不会发生位移,因此可以将转运输送线301可以设置于两个相邻辊筒103之间。并且使得转运输送线301能够自相邻辊筒103之间穿过,不需要转运电芯放置架时,将电芯放置架向下旋转使其穿过两个相邻辊筒103之间,处于第一输送面以下的位置,使得转运输送线301不会影响第一输送线10的正常运作。再有,这样设置还使得转运输送线301可以设置于第一输送线10中部,丰富了转运输送线301的设置位置。
虽然也可以通过向上旋转转运输送线301实现收纳转运输送线301的目的,但是将转运输送线301收纳于第一输送面的下方不仅实现了收纳转运输送线301的目的,通过向上旋转转运输送线301即可将第一输送线10上的电芯放置架平稳抬起,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转运输送线301设置于靠近第一输送线10的末端处时,第一输送线10的末端可以设置有挡块101,当电芯放置架移动至第一输送线10的末端时,通过挡块101的阻挡作用,防止电芯自第一输送线10上掉出。
如图1所示,公知,静电可能对电芯造成短路等安全隐患,在本申请中,辊筒103的外周面上套设有橡胶套102,一方面防止电芯放置架与辊筒103之间打滑,另一方面,防止电芯放置架因摩擦产生静电,对电芯造成安全隐患。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转运输送线301为链条式输送线,链条式输送线包括两个输送链轮、输送链条和固定杆,固定杆一端转动设置于第二输送线20,另一端悬空设置,两个输送链轮中一者转动设置于第二输送线20,另一者转动设置于固定杆的悬空端,固定杆连接两个输送链轮,输送链条绕设于两个输送链轮并与输送链轮啮合。
在本申请中,链条式输送线可以根据沿第一输送线10并列设置多个,例如,可提高链条式输送线输送时的稳定性。具体而言,链条式输送线工作时,首先自下而上旋转转运输送线301,输送链条的外周面与电芯放置架的底面抵接,并将电芯放置架自第一输送线10上抬起,随后驱动输送链轮旋转,输送链条带动电芯放置架一同移动。
如图3所示,输送链条的链节外周面上可以设置有橡胶垫块3015,橡胶垫块3015增加了电芯放置架与输送链条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输送链条与电芯放置架之间发生打滑,避免产生静电。
通过输送链条的牵引作用,将电芯放置架移动至第二输送线20,实现转运电芯放置架的目的。固定杆固定两个输送链轮之间的间距,实现将转运输送线301一端转动设置于第二输送线20,另一端自由设置的目的。再有,链条式输送机具有方便拓展的优点,例如,可以在链条上连接刮板将其改装为刮板式输送结构。
在本申请中,转运输送线301还包括驱动部件,用于驱动链轮旋转。驱动部件包括驱动电机3011和链传动部件,链传动部件包括驱动链条3013和两个驱动链轮3012,其中一个驱动链轮3012设置于驱动电机3011的输出轴,另一个驱动链轮3012设置于第二输送线20上的输送链轮的转轴,驱动链条3013绕设于两个驱动链轮3012的外缘并与两个驱动链轮3012啮合。
通过驱动电机3011驱动与驱动电机3011连接的驱动链轮3012旋转,在驱动链条3013的传动作用下,输送链轮旋转,进而输送链条移动。再有,链传动部件一方面具有长距离传动的优点,方便合理设置其位置,另一方面,在转运输送线301旋转过程中,不会对链传动部件的驱动造成影响。
再有,转运输送线301也可以为其他挠性输送线,例如传送带输送线等。
如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调节机构302包括气缸3022,气缸3022设置于转运输送线301与第一输送线10的架体之间,以使转运输送线301在竖直面内旋转。
通过控制气缸3022的伸缩端的伸出或缩回,实现驱动转运输送线301相对第二输送线20转动的目的。气缸3022与第一输送线10的架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设置方式为:气缸3022的缸体设置于第一输送线10的架体,气缸3022的伸缩端抵接于转运输送线301的架体,气缸3022伸长时,转运输送线301被顶升,气缸3022缩回时,转运输送线301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第二种设置方式为:调节机构302还包括安装座,用于使气缸3022的缸体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一输送线10的架体,安装座包括顶升固定块3024和支撑导向板3023,顶升固定块3024设置为两个,两个顶升固定块3024间隔设置于第一输送线10的架体,顶升固定块3024上水平设置有第一条形槽3026,支撑导向板3023设置于两个顶升固定块3024之间,支撑导向板3023的两侧设置有导向凸轴3025,导向凸轴3025一一对应地设置于第一条形槽3026中,气缸3022的缸体设置于支撑导向板3023。调节机构302还包括支撑架3021,转运输送线301的架体上沿转运输送线301相对第二输送线20旋转轨迹的半径方向设置有第二条形槽3014,支撑架3021上设置有支撑凸轴,支撑凸轴穿过第二条形槽3014,气缸3022的伸缩杆连接于支撑架3021。
在安装座的作用下,气缸3022能够相对第一输送线10活动,具体而言,一方面,导向凸轴3025能够在第一条形槽3026中旋转,另一方面,导向凸轴3025能够沿第一条形槽3026移动。进而使得气缸3022的缸体能够相对架体转动,也能相对架体横向移动,相比于刚性连接,安装座为气缸3022提供了一定活动间隙,对气缸3022起到了保护作用的同时,使得气缸3022能够实现驱动转运输送线301绕第二输送线20旋转。
再有,支撑凸轴设置于第二条形槽3014中,气缸3022带动支撑架3021移动时,支撑凸轴能够带动转运输送线301一同移动。
具体而言,当转运输送线301为链条式输送线时,第二条形槽3014开设于固定杆,并两个输送链轮连线的方向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第一输送线10的架体包括辊筒安装杆104,辊筒安装杆104设置于辊筒103两侧,用于安装辊筒103,辊筒安装杆104上设置有缺口槽1041,缺口槽1041开口朝上,缺口槽1041用于容纳转运输送线301,以使在转运输送线301旋转至第一输送面以下。
缺口槽1041增加了转运输送线301相对第一输送线10旋转的角度,使得转运输送线301能够旋转至第一输送面以下,使得转运输送线301具有两种工作状态,一是收纳状态,即处于第一输送线10以下,对第一输送线10输送电芯放置架不会产生影响的状态,二是转运状态,电芯放置架移动至指定位置后,转运输送线301自第一输送面以下上升至第一输送面以上,第一输送面之上的电芯放置架被抬离第一输送面,使得电芯放置架能够被转运输送线301输送至第二输送线20。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辊筒安装杆104顶面上设置有过度尼龙块1042,用于支撑电芯放置架。
由于电芯放置架为金属框架结构,当电芯放置于电芯放置架之上时,电芯放置架可能因受力而弯曲成下凹状,导致电芯放置架自辊筒安装杆104顶面经过时,电芯放置架可能在辊筒安装杆104顶面上挂底,不仅可能导致电芯放置架从转运输送线301上掉落,还可能因为电芯放置架和转运输送线301摩擦而产生静电,造成安全隐患。过度尼龙块1042一方面具有自润滑作用,使得电芯放置架即使与辊筒安装杆104的顶面接触也能顺利经过,另一方面防止电芯放置架与辊筒安装杆104的顶面摩擦而产生静电,再有,可以合理设置过度尼龙块1042的高度,使得电芯放置架经过过度尼龙块1042时,恰好与过度尼龙块1042滑动配合,提高运输电芯放置架时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第二输送线20的架体连接于第一输送线10的架体,第二输送线20的架体和第一输送线10的架体交界处设置有导向块105,导向块105设置为两个,第一输送线10运输的电芯放置架经由两个导向块105之间移向第二输送线20。
一方面,由于转运输送线301在运输时处于倾斜状态,电芯放置架处于倾斜状态,可能存在电芯放置架从转运输送线301上掉落的情况,另一方面,电芯放置架相对于第一输送面的位置不定,即当转运输送线301与电芯放置架的底面接触时,电芯放置架可能相对转运输送线301偏移,在上述方案中,导向块105起到限位作用,当电芯放置架在转运输送线301上移动时,导向块105位于电芯放置架的两侧,防止电芯放置架自转运输送线301上掉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每个导向块105具有导向面,两个导向块105的导向面呈夹角设置,两个导向块105靠近第一输送线10的一侧间距大于两个导向块105靠近第二输送线20的一侧间距。
如前述,电芯放置架相对转运输送线301的位置可能具有偏差,导向块105的导向面对电芯放置架起到导向作用,能够将电芯放置架导向两个导向块105之间。具体而言,在靠近第一输送线10的一侧,导向块105呈扩口状,使得电芯输送线能够进入两个导向块105之间,随着电芯放置架的逐渐移动,导向面逐渐将电芯放置架向两个导向块105的中部推动,修正电芯放置架的位置。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输送系统,包括如前述的输送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送线,具有第一输送面;
第二输送线,具有第二输送面;
转运机构,所述转运机构包括:
转运输送线,所述转运输送线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输送线,所述转运输送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转运输送线,用于驱动所述转运输送线相对于所述第二输送线转动,调整所述转运输送线自由端相对所述第一输送面的位置,以将所述第一输送面上的工件转移至所述第二输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为辊筒式输送线,所述第一输送线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辊筒,所述转运输送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转运输送线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辊筒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输送线为链条式输送线,所述链条式输送线包括两个输送链轮、输送链条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线,另一端悬空设置,所述两个输送链轮中一者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线,另一者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杆的悬空端,所述固定杆连接所述两个输送链轮,所述输送链条绕设于两个输送链轮并与所述输送链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设置于所述转运输送线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架体之间,以使所述转运输送线在竖直面内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安装座,用于使所述气缸的缸体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架体,所述安装座包括顶升固定块和支撑导向板,所述顶升固定块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顶升固定块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架体,所述顶升固定块上水平设置有第一条形槽,所述支撑导向板设置于两个顶升固定块之间,所述支撑导向板的两侧设置有导向凸轴,所述导向凸轴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条形槽中,所述气缸的缸体设置于所述支撑导向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支撑架,所述转运输送线的架体上沿所述转运输送线相对所述第二输送线旋转轨迹的半径方向设置有第二条形槽,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支撑凸轴,所述支撑凸轴穿过所述第二条形槽,所述气缸的伸缩杆连接于所述支撑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架体包括辊筒安装杆,所述辊筒安装杆设置于所述辊筒两侧,用于安装所述辊筒,所述辊筒安装杆上设置有缺口槽,所述缺口槽开口朝上,所述缺口槽用于容纳所述转运输送线,以使在所述转运输送线旋转至所述第一输送面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线的架体连接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架体,所述第二输送线的架体和所述第一输送线的架体交界处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线运输的工件经由两个所述导向块之间移向所述第二输送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导向块具有导向面,两个导向块的导向面呈夹角设置,两个所述导向块靠近所述第一输送线的一侧间距大于两个所述导向块靠近所述第二输送线的一侧间距。
10.一种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
CN202221099938.XU 2022-05-09 2022-05-09 输送装置以及输送系统 Active CN217457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99938.XU CN217457371U (zh) 2022-05-09 2022-05-09 输送装置以及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99938.XU CN217457371U (zh) 2022-05-09 2022-05-09 输送装置以及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57371U true CN217457371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74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99938.XU Active CN217457371U (zh) 2022-05-09 2022-05-09 输送装置以及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573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10100081A (ko) 로딩 및 언로딩 장비 및 패키지 로딩 및 언로딩 시스템
CN213474625U (zh) 一种抬升装置和直角输送线
CN111646191A (zh) 一种轧辊运输用上料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17457371U (zh) 输送装置以及输送系统
CN207375175U (zh) 一种皮包配件环形输送线
CN210504246U (zh) 一种具有限制货物位置功能的滚筒输送机
JPS6145041Y2 (zh)
CN218318797U (zh) 一种铁托盘运输系统
CN113428548B (zh) 一种仓储系统
CN115196243A (zh) 一种铁托盘运输系统
KR100678597B1 (ko) 슬라이드 포크
CN211392738U (zh) 一种消声冷却输送机
CN210913978U (zh) 竖直物料传送装置
CN209956893U (zh) 一种输送旋转台
CN208932438U (zh) 一种应用于链板输送的导向机构
CN209872221U (zh) 一种自动传送并存取的升降装置
JP2012166886A (ja) 物品積み重ね装置用のフォーク部材および物品の積み重ね装置
CN220767072U (zh) 一种汽车车身稳定杆加工用淬火装置
CN110733871A (zh) 物料传送设备
CN209956721U (zh) 一种方矩管输送辊道
CN213010131U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212245033U (zh) 一种阀门输送装置及具有其的立体仓库
CN216686039U (zh) Pcb上板机
CN218087789U (zh) 一种上料机构
CN221439539U (zh) 一种用于太空豆穿线机的输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7

Address after: 516057 No.4, Xinpeng Road, Ma'an Town, Huicheng District,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LYRIC ROBOT AUTOMATION Co.,Ltd.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Shunchu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57 No.4, Xinpeng Road, Ma'an Town, Huicheng District,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LYRIC ROBOT AUTOM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