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10131U - 一种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10131U
CN213010131U CN202021230305.9U CN202021230305U CN213010131U CN 213010131 U CN213010131 U CN 213010131U CN 202021230305 U CN202021230305 U CN 202021230305U CN 213010131 U CN213010131 U CN 213010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confluence
line
base
confluence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303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凯翔
邹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Shanwei BYD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Shanwei BYD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Shanwei BYD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303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10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10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10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挡板、汇流机构和控制器;所述第一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输送线用于运输输送件;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用于将所述第一输送线上的输送件止挡在预定位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汇流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汇流机构将所述挡板止挡的所述输送件按预定顺序和间隔转移至所述第二输送线。输送装置在汇流过程中不会出现多个输送件交叠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辊式输送机因其输送平稳、运转可靠、结构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线中的多路产品的合流输送,其主要由机架、横向间隔布置在机架上的若干输送辊、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输送辊转动的动力装置组成,其中,输送辊沿纵向水平延伸。在合流输送中,通常会存在由三条输送机汇流合并至一条输送机并继续进行输送的情况,现有技术中采用汇流组件进行阻挡或是引导进行汇流,或是使用横向移动机构进行汇流,但是在汇流过程中会出现多个产品交叠的情况,影响到后续的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输送装置汇流时会出现产品交叠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挡板、汇流机构和控制器;
所述第一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输送线用于运输输送件;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用于将所述第一输送线上的输送件止挡在预定位置;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汇流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汇流机构将所述挡板止挡的所述输送件按预定顺序和间隔转移至所述第二输送线。
可选地,所述汇流机构包括基座和升降机构,所述基座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基座,并使所述基座带动所述汇流机构与所述挡板止挡的所述输送件对接或分离;所述汇流机构与所述输送件对接时带动所述输送件转移至所述第二输送线。
可选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多条第一输送线、多个挡板及多个汇流机构,多条第一输送线与多个挡板一一对应设置,任一汇流机构与至少一个第一输送线对应设置;
所述控制器按照预定规则控制各汇流机构对应的升降机构动作,并使所述多个汇流机构按照所述预定顺序和间隔轮流与对应挡板止挡的输送件对接。
可选地,所述汇流机构还包括皮带运输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皮带运输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均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皮带运输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皮带运输组件的启停。
可选地,所述皮带运输组件包括输送带和带轮组,所述输送带绕设于所述带轮组,所述带轮组与所述基座连接,且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同步带、同步带轮和驱动电机,所述同步带连接所述同步带轮和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同步带轮与所述带轮组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基座包括底座和第一侧板,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皮带运输组件连接;
所述第一输送线使用圆皮带输送所述输送件,所述第一侧板位于两个所述圆皮带之间,并相对所述圆皮带上下移动。
可选地,所述基座还包括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底座连接,且与所述皮带运输组件连接;
所述第二侧板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线之间,或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输送线之间,并相对所述第一输送线上下移动。
可选地,沿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至少具有两排。
可选地,所述汇流机构包括第一汇流机构和第二汇流机构,所述第一汇流机构对应所述第一输送线设置,所述第二汇流机构对应所述第二输送线设置;
所述第一汇流机构用于将所述挡板止挡的所述输送件按预定顺序和间隔转移至所述第二汇流机构;
所述第二汇流机构用于接收所述输送件,并将所述输送件转移至所述第二输送线。
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挡板将所述第一输送线上的输送件止挡在预定位置,挡板为输送件的汇流提供时间差,汇流机构将所述挡板止挡的所述输送件按预定顺序和间隔转移至所述第二输送线,汇流机构的有序转运可以避免汇流过程中出现多个输送件交叠的情况。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汇流机构和圆皮带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一汇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第二汇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输送线;2-第二输送线;3-挡板;41-第一汇流机构;42-第二汇流机构;401-基座;402-升降机构;403-输送带;404-带轮组;405-同步带;406-同步带轮;407-驱动电机;408-底座;409-第一侧板;410-第二侧板;411-传动杆;412-电机钣金件;413-轴承;5-圆皮带;61-第一板材;62-第二板材;63-第三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输送线1、第二输送线2、挡板3、汇流机构和控制器。
所述第一输送线1和所述第二输送线2用于运输输送件;所述挡板3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用于将所述第一输送线1上的输送件止挡在预定位置。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汇流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汇流机构将所述挡板3止挡的所述输送件按预定顺序和间隔转移至所述第二输送线2。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输送线1和所述第二输送线2并行设置,所述第一输送线1和所述第二输送线2用于运输输送件,其中,所述第二输送线2沿箭头方向与外部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线1的首端和末端之间设置有挡板3,挡板3将输送件止挡在挡板3的上游,挡板3的上游且靠近挡板3的位置为预定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所述第一输送线1的末端设置有挡板3,挡板3将输送件止挡在第一输送线1的末端处,第一输送线1的末端处为预定位置。相对于在第一输送线1的首端和末端之间设置有挡板3,所述第一输送线1的末端设置有挡板3能够减少第一输送线1的长度和工作能耗,使得输送装置更加的节能。
输送件位于第一输送线1的末端且未被转移时,输送件在第一输送线1上原地打滑,挡板3为输送件的汇流提供时间差。汇流机构将所述挡板3止挡的所述输送件按预定顺序和间隔转移至所述第二输送线2,汇流机构的有序转运可以避免汇流过程中出现多个输送件交叠的情况。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汇流机构包括基座和升降机构,所述基座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基座,并使所述基座带动所述汇流机构与所述挡板止挡的所述输送件对接或分离;所述汇流机构与所述输送件对接时带动所述输送件转移至所述第二输送线。
所述汇流机构工作时占用高度空间,避免增加输送装置的占地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升降机构402为升降平台,升降平台的运行稳定,使得汇流机构的运行更加稳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多条第一输送线、多个挡板及多个汇流机构,多条第一输送线与多个挡板一一对应设置,任一汇流机构与至少一个第一输送线对应设置;所述控制器按照预定规则控制各汇流机构对应的升降机构动作,并使所述多个汇流机构按照所述预定顺序和间隔轮流与对应挡板止挡的输送件对接。
具体而言,参阅图1和图3时,包括两条第一输送线、两个挡板和一个汇流机构,两条第一输送线与两个挡板一一对应设置,两条第一输送线与一个汇流机构对应设置。
参阅图1和图4时,包括两条第一输送线、两个挡板和两个汇流机构,两条第一输送线与两个挡板一一对应设置,两条第一输送线与两个汇流机构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汇流机构还包括皮带运输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皮带运输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均与所述基座401连接,所述皮带运输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皮带运输组件的启停。
皮带运输组件具有结构形式多样,且具有结构简单、便于维护、能耗较小、使用成本低、输送平稳和噪音小的优点,能满足多种工艺要求的优点,使得输送装置能够满足多种工艺要求。
具体而言,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皮带运输组件包括输送带403和带轮组404,所述输送带403绕设于所述带轮组404,所述带轮组404与所述基座401连接,且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同步带405、同步带轮406和驱动电机407,所述同步带405连接所述同步带轮406和所述驱动电机407,所述同步带轮406与所述带轮组404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07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皮带运输组件输送的是板材,输送带403选用圆皮带,圆皮带能够缓解冲击振动的优点,在转移输送件时,能够避免对输送件的损伤,圆皮带还具有运动平稳、噪音低的优点。
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座401包括底座408和第一侧板409,所述底座408与所述第一侧板409连接,所述第一侧板409与所述皮带运输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线1使用圆皮带5输送所述输送件,所述第一侧板409位于两个所述圆皮带5之间,并相对所述圆皮带5上下移动。由于皮带运输组件是穿过两个所述圆皮带5之间并相对圆皮带5向上移动,能够保证皮带运输组件中输送带403与输送件的接触面积,使得输送装置稳定的转移输送件。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侧板409与带轮组404连接,驱动电机407通过电机钣金件412与底座408连接。
如图2-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座401还包括第二侧板410,所述第二侧板410与所述底座408连接,且与所述皮带运输组件连接;所述第二侧板410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线1之间,或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1和所述第二输送线2之间,并相对所述第一输送线1上下移动。
第二侧板410与带轮组404连接,第一侧板409穿过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线1之间,或所述第一输送线1和所述第二输送线2之间,并相对于第一输送线1向上移动,输送带403与输送件对接后,输送带403转移输送件。第二侧板410的设置能够避免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线1之间的间隙,或所述第一输送线1和所述第二输送线2之间间隙,造成输送件的掉落或是歪斜等转运不稳定情况,对使得输送装置稳定的转移输送件。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沿所述第一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一侧板409和所述第二侧板410均具有两排,两排的所述第一侧板409和两排的所述第二侧板410能够保证汇流机构稳定的转移输送件。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汇流机构41包括两对第一侧板409和一对第二侧板410,其中,两个第一侧板409和一个第二侧板410呈M型排布。第二汇流机构42包括一对第一侧板409和一对第二侧板410,其中一个第一侧板和一个第二侧板410呈N型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一侧板409和所述第二侧板410均具有三排、四排等,根据使用需求设置。
如图3和图4所示,两排第一侧板409第二侧板410上各设有一组带轮组404,同步带轮406通过传动杆411同时与两组带轮组404连接,传动杆411通过轴承413与第一侧板409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汇流机构包括第一汇流机构41和第二汇流机构42,所述第一汇流机构41对应所述第一输送线1设置,所述第二汇流机构42对应所述第二输送线2设置;所述第一汇流机构41用于将所述挡板3止挡的所述输送件按预定顺序和间隔转移至所述第二汇流机构42;所述第二汇流机构42用于接收所述输送件,并将所述输送件转移至所述第二输送线2。
第一汇流机构41和第二汇流机构42的设置,防止第一汇流机构41将输送件输送至第二输送线2时,由于输送件和第二输送线2的高度差,对输送件造成损伤。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条第一输送线1,一条第二输送线2,输送件为板材为例,输送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一条第一输送线1输送第一板材61,另一条第一输送线1输送第二板材62,第一板材61和第二板材62移动到预定位置时,挡板3止挡第一板材61和第二板材62,第一板材61和第二板材62在原地打滑;同时,第二输送线2输送第三板材63,由于第二输送线2上不设置挡板3,第三板材63沿箭头方向继续移动。
第二输送线2将第三板材63输送走后,汇流机构工作。
第一汇流机构41的升降结构驱动基座401向上移动,第二汇流机构42的升降装置驱动基座401向上移动,第一汇流机构41的输送带403与第一板材61和第二板材62对接,向第二汇流机构42方向依次转移第二板材62和第一板材61,当第二板材62移动到第二汇流机构42的输送带403时,第二汇流机构42的输送件停止转动,第二汇流机构42的升降机构402驱动基座401下降,第二板材62接触到第二输送线2后,第二板材62和第二汇流机构42的输送带403分离,第二板材62沿箭头方向继续移动。而后,第二汇流机构42的升降装置再次驱动基座401向上移动,此时,第一汇流机构41转运的第一板材61依次经过第二板材62的位置向第二汇流机构42转移,当第一板材61移动到第二汇流机构42的输送带403时,第二汇流机构42的输送件停止转动,第二汇流机构42的升降机构402驱动基座401下降,第一汇流机构41的升降机构402驱动基座401下降,第一板材61接触到第二输送线2后,第一板材61和第二汇流机构42的输送带403分离,第二板材62沿箭头方向继续移动,输送装置实现了三路合一路的汇流工作。
第一输送线1和第二输送线2并行设置,或是具有一定的夹角设置,第一输送线1和第二输送线2的高度相同,或是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并不影响汇流机构的汇流工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一条第一输送线1,一条第二输送线2,第一汇流机构41对应第一输送线1设置,第二汇流机构42对应第二输送线2设置,输送件为板材为例,输送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第一输送线1输送第一板材61,第一板材61移动到预定位置时,挡板3止挡第一板材61,第一板材61在原地打滑;同时,第二输送线2输送第二板材62,由于第二输送线2上不设置挡板3,第二板材62继续移动。
第二输送线2将二板材输送走后,汇流机构工作。
第一汇流机构41的升降结构驱动基座401向上移动,第二汇流机构42的升降装置驱动基座401向上移动,第一汇流机构41的输送带403与第一板材61对接,向第二汇流机构42方向转移第一板材61,当第一板材61移动到第二汇流机构42的输送带403时,第二汇流机构42的输送件停止转动,第二汇流机构42的升降机构402驱动基座401下降,第一板材61接触到第二输送线2后,第一板材61和第二汇流机构42的输送带403分离,第二板材62继续移动,第一汇流机构41的升降机构402驱动基座401下降,输送装置实现了两路合一路的汇流工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四条第一输送线1,一条第二输送线2,其中两条第一输送线1位于第二输送线2的一侧,其中另两条第二输送线2位于第二输送线2的另一侧,利用挡板3为输送件的汇流提供时间差,以及汇流机构将所述挡板3止挡的所述输送件按预定顺序和间隔转移至所述第二输送线2,输送装置可以实现五路合一路的汇流工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输送线(1)、第二输送线(2)、挡板(3)、汇流机构和控制器;
所述第一输送线(1)和所述第二输送线(2)用于运输输送件;所述挡板(3)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用于将所述第一输送线(1)上的输送件止挡在预定位置;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汇流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汇流机构将所述挡板(3)止挡的所述输送件按预定顺序和间隔转移至所述第二输送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机构包括基座(401)和升降机构(402),所述基座(401)与所述升降机构(402)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402)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机构(402)驱动所述基座(401),并使所述基座(401)带动所述汇流机构与所述挡板(3)止挡的所述输送件对接或分离;所述汇流机构与所述输送件对接时带动所述输送件转移至所述第二输送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多条第一输送线(1)、多个挡板(3)及多个汇流机构,多条第一输送线(1)与多个挡板(3)一一对应设置,任一汇流机构与至少一个第一输送线(1)对应设置;
所述控制器按照预定规则控制各汇流机构对应的升降机构(402)动作,并使所述多个汇流机构按照所述预定顺序和间隔轮流与对应挡板(3)止挡的输送件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机构还包括皮带运输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皮带运输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均与所述基座(401)连接,所述皮带运输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皮带运输组件的启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运输组件包括输送带(403)和带轮组(404),所述输送带(403)绕设于所述带轮组(404),所述带轮组(404)与所述基座(401)连接,且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同步带(405)、同步带轮(406)和驱动电机(407),所述同步带(405)连接所述同步带轮(406)和所述驱动电机(407),所述同步带轮(406)与所述带轮组(404)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07)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401)包括底座(408)和第一侧板(409),所述底座(408)与所述第一侧板(409)连接,所述第一侧板(409)与所述皮带运输组件连接;
所述第一输送线(1)使用圆皮带(5)输送所述输送件,所述第一侧板(409)位于两个所述圆皮带(5)之间,并相对所述圆皮带(5)上下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401)还包括第二侧板(410),所述第二侧板(410)与所述底座(408)连接,且与所述皮带运输组件连接;
所述第二侧板(410)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线(1)之间,或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1)和所述第二输送线(2)之间,并相对所述第一输送线(1)上下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一侧板(409)和/或所述第二侧板(410)至少具有两排。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机构包括第一汇流机构(41)和第二汇流机构(42),所述第一汇流机构(41)对应所述第一输送线(1)设置,所述第二汇流机构(42)对应所述第二输送线(2)设置;
所述第一汇流机构(41)用于将所述挡板(3)止挡的所述输送件按预定顺序和间隔转移至所述第二汇流机构(42);
所述第二汇流机构(42)用于接收所述输送件,并将所述输送件转移至所述第二输送线(2)。
CN202021230305.9U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输送装置 Active CN213010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0305.9U CN213010131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0305.9U CN213010131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10131U true CN213010131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98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30305.9U Active CN213010131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101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32027B2 (en) Pallet/skid power roll system
CN110834934A (zh) 一种曲轴式垂直提升机构及工作方法
CN207479012U (zh) 一种双层板材分拣设备
CN113086580B (zh) 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电梯导轨自动生产加工设备
CN213474625U (zh) 一种抬升装置和直角输送线
CN113148635A (zh) 铝材上排用的输送机构
CN213010131U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110844606A (zh) 一种新型工业码垛机
CN216071650U (zh) 一种工件间距可调的输送装置及型材加工设备
CN113104608A (zh) 一种高效日用瓷装卸窑机
CN210557728U (zh) 多向重载输送机
CN112606195A (zh) 一种高效自动卸砖机
CN218318822U (zh) 一种瓶底检测用输送装置
CN220466729U (zh) 一种玻璃送料装置
CN217457371U (zh) 输送装置以及输送系统
CN213770235U (zh) 一种保温板提升送料机
CN215047108U (zh) 一种高效日用瓷装卸窑机
CN103979310A (zh) 一种无托盘自动码垛机
CN217457744U (zh) 物流线转向装置及物流线
CN213536279U (zh) 一种铝型材中转装置
CN213474626U (zh) 一种抬升输送装置
CN208648222U (zh) 一种可移动的砖块装车输送机
EP0304545B1 (en)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a lithographic plate
CN214494756U (zh) 一种具有升降对接功能的输送线
CN219212038U (zh) 一种用于电池包焊接的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