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89740U - 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89740U
CN216589740U CN202123055673.1U CN202123055673U CN216589740U CN 216589740 U CN216589740 U CN 216589740U CN 202123055673 U CN202123055673 U CN 202123055673U CN 216589740 U CN216589740 U CN 216589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ardrail
fixedly connected
damping
corrugated
restr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556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永
李永春
张小龙
胡振海
薛留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rdos Oriental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rdos Oriental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rdos Oriental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Erdos Oriental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5567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89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89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89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包括波形护栏主体、防撞橡胶板、安装座、控制箱和减振机构,所述波形护栏主体前表面两端均开设了移动槽,所述减振机构包括充气气囊、输气管、压缩杆、减振杆、减振弹簧一、输气缸、移动塞、移动块、减振弹簧二和铰接杆,所述充气气囊与防撞橡胶板表面开设的安装槽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管一端贯穿防撞橡胶板与充气气囊连通,所述输气管另一端与输气缸内部连通,所述压缩杆贯穿波形护栏主体并与贯穿部位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塞与输气缸内部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可以使波形梁护栏具有很好的减振作用,提高防撞功能,对过往的车辆和波形梁护栏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波形梁护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
背景技术
波形护栏是一种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处用组合型波形板活动式钢护栏,该护栏由两片波形钢护栏板及两者之间固定夹放的两根立柱构成,两根立柱固定夹装在两片波形钢护栏板之间。在公路正常营运时,该护栏利用插拔立柱可方便地插入开口处预先设置的插拔孔内,起到隔离和防护作用,同时与公路外边上的护栏带相呼应,整齐划一,美观配套。
在公路上经常会安装波形梁护栏来对过往的车辆起到保护处理,传统的波形梁护栏结构比较简单,不能起到很好的减振作用,当汽车撞击到波形梁护栏表面时没有对汽车和波形梁护栏进行减振保护的结构,会增加交通事故的伤亡率,为此,我们提出了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波形梁护栏结构比较简单,不能起到很好的减振作用,当汽车撞击到波形梁护栏表面时没有对汽车和波形梁护栏进行减振保护的结构,会增加交通事故的伤亡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包括波形护栏主体、防撞橡胶板、安装座、控制箱和减振机构,所述波形护栏主体前表面两端均开设了移动槽,所述减振机构包括充气气囊、输气管、压缩杆、减振杆、减振弹簧一、输气缸、移动塞、移动块、减振弹簧二和铰接杆,所述充气气囊与防撞橡胶板表面开设的安装槽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管一端贯穿防撞橡胶板与充气气囊连通,所述输气管另一端与输气缸内部连通,所述压缩杆贯穿波形护栏主体并与贯穿部位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塞与输气缸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压缩杆贯穿输气缸并与贯穿部位滑动连接且与移动塞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缸与波形护栏主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与移动槽内部滑动连接,所述铰接杆与移动块铰接连接,所述防撞橡胶板后端通过固定连接的铰接板与铰接杆铰接连接,所述减振弹簧二与移动块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弹簧一与减振杆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减振杆一端与防撞橡胶板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减振杆贯穿波形护栏主体并与贯穿部位滑动连接,所述减振弹簧一两端分别与波形护栏主体和防撞橡胶板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减振杆后端表面固定连接了限位板,所述减振杆的数量为四个。
进一步,所述波形护栏主体上端表面设置了通过连接杆与波形护栏主体上端固定连接的标示灯,所述控制箱与安装座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控制箱内部一侧表面固定连接了与标示灯相配合的时间定时器,所述控制箱一端设置了与控制箱铰接连接的箱门,箱门表面设置了把手。
进一步,所述波形护栏主体上表面左端设置了通过连接杆与波形护栏主体上端固定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
进一步,所述波形护栏主体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了带有连接孔的连接板,所述安装座上端开设了安装孔。
进一步,所述波形护栏主体下端固定连接了与安装座上端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控制箱内部固定连接了总电源和处理器。
进一步,所述安装座上端表面固定连接了与波形护栏主体后端表面固定连接了稳定板,稳定板的数量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的充气气囊、输气管、压缩杆、减振杆、减振弹簧一、输气缸、移动塞、移动块、减振弹簧二、铰接杆和移动槽之间的配合效果,可以对外界汽车发生碰撞时造成的冲击力进行很好的减振处理,对波形护栏主体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还对发生撞击的车辆进行减振保护处理,降低了人员的伤亡率;
2、通过设置的时间定时器与标示灯之间的配合,可以在夜间时对车辆进行标识处理,提醒车辆与波形护栏主体之间的距离长度,通过设置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通过太阳能进行发电处理,通过设置的稳定板可以提高波形护栏主体的稳定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中输气缸的俯视剖视图;
图4为图1提供的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5为图1提供的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中控制箱的内部结构正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波形护栏主体;2、标示灯;3、防撞橡胶板;4、充气气囊;5、输气管;6、安装座;7、压缩杆;8、减振杆;9、减振弹簧一;10、输气缸;11、控制箱;12、箱门;13、移动塞;14、移动块;15、减振弹簧二;16、铰接杆;17、时间定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包括波形护栏主体1、防撞橡胶板3、安装座6、控制箱11和减振机构,所述波形护栏主体1前表面两端均开设了移动槽,所述减振机构包括充气气囊4、输气管5、压缩杆7、减振杆8、减振弹簧一9、输气缸10、移动塞13、移动块14、减振弹簧二15和铰接杆16,所述充气气囊4与防撞橡胶板3表面开设的安装槽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管5一端贯穿防撞橡胶板3与充气气囊4连通,所述输气管5另一端与输气缸10内部连通,所述压缩杆7贯穿波形护栏主体1并与贯穿部位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塞13与输气缸10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压缩杆7贯穿输气缸10并与贯穿部位滑动连接且与移动塞13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缸10与波形护栏主体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14与移动槽内部滑动连接,所述铰接杆16与移动块14铰接连接,所述防撞橡胶板3后端通过固定连接的铰接板与铰接杆16铰接连接,所述减振弹簧二15与移动块14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弹簧一9与减振杆8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减振杆8一端与防撞橡胶板3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减振杆8贯穿波形护栏主体1并与贯穿部位滑动连接,所述减振弹簧一9两端分别与波形护栏主体1和防撞橡胶板3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振杆8后端表面固定连接了限位板,所述减振杆8的数量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波形护栏主体1上端表面设置了通过连接杆与波形护栏主体1上端固定连接的标示灯2,所述控制箱11与安装座6之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标示灯2可以提醒过往的车辆与波形护栏主体1之间的距离,避免发生碰撞。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11内部一侧表面固定连接了与标示灯2相配合的时间定时器17,所述控制箱11一端设置了与控制箱11铰接连接的箱门12,箱门12表面设置了把手,通过设置的时间定时器17可以与标示灯2相配合,使标示灯2在夜间时才进行启动使用。
优选的,所述波形护栏主体1上表面左端设置了通过连接杆与波形护栏主体1上端固定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可以进行太阳能发电。
优选的,所述波形护栏主体1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了带有连接孔的连接板,所述安装座6上端开设了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波形护栏主体1下端固定连接了与安装座6上端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控制箱11内部固定连接了总电源和处理器。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6上端表面固定连接了与波形护栏主体1后端表面固定连接了稳定板,稳定板的数量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使用时,把整个装置安装在公路边缘进行使用,通过时间定时器17的设定,当夜晚时可以使标示灯2亮起,进而提醒车辆注意与波形护栏主体1之间的距离,避免发生碰撞,当发生碰撞时,防撞橡胶板3由于碰撞先进行移动,从而带动减振杆8和压缩杆7进行移动,减振杆8移动时会使减振弹簧一9进行压缩,起到一级减振处理,当压缩杆7进行移动时会带动移动塞13在输气缸10内部滑动,进而通过输气管5向充气气囊4内部进行充气,从而使充气气囊4进行膨胀,进而起到二次减振作用,当防撞橡胶板3进行移动时会通过铰接杆16使移动块14在移动槽内部移动,从而使减振弹簧二15进行压缩,进而起到三级减振作用,通过三级减振处理,可以对波形护栏主体1进行很好的保护作用,还可以降低汽车碰撞时的伤亡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包括波形护栏主体(1)、防撞橡胶板(3)、安装座(6)、控制箱(11)和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护栏主体(1)前表面两端均开设了移动槽,所述减振机构包括充气气囊(4)、输气管(5)、压缩杆(7)、减振杆(8)、减振弹簧一(9)、输气缸(10)、移动塞(13)、移动块(14)、减振弹簧二(15)和铰接杆(16),所述充气气囊(4)与防撞橡胶板(3)表面开设的安装槽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管(5)一端贯穿防撞橡胶板(3)与充气气囊(4)连通,所述输气管(5)另一端与输气缸(10)内部连通,所述压缩杆(7)贯穿波形护栏主体(1)并与贯穿部位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塞(13)与输气缸(10)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压缩杆(7)贯穿输气缸(10)并与贯穿部位滑动连接且与移动塞(13)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缸(10)与波形护栏主体(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14)与移动槽内部滑动连接,所述铰接杆(16)与移动块(14)铰接连接,所述防撞橡胶板(3)后端通过固定连接的铰接板与铰接杆(16)铰接连接,所述减振弹簧二(15)与移动块(14)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弹簧一(9)与减振杆(8)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减振杆(8)一端与防撞橡胶板(3)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减振杆(8)贯穿波形护栏主体(1)并与贯穿部位滑动连接,所述减振弹簧一(9)两端分别与波形护栏主体(1)和防撞橡胶板(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杆(8)后端表面固定连接了限位板,所述减振杆(8)的数量为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护栏主体(1)上端表面设置了通过连接杆与波形护栏主体(1)上端固定连接的标示灯(2),所述控制箱(11)与安装座(6)之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1)内部一侧表面固定连接了与标示灯(2)相配合的时间定时器(17),所述控制箱(11)一端设置了与控制箱(11)铰接连接的箱门(12),箱门(12)表面设置了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护栏主体(1)上表面左端设置了通过连接杆与波形护栏主体(1)上端固定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护栏主体(1)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了带有连接孔的连接板,所述安装座(6)上端开设了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护栏主体(1)下端固定连接了与安装座(6)上端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控制箱(11)内部固定连接了总电源和处理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6)上端表面固定连接了与波形护栏主体(1)后端表面固定连接了稳定板,稳定板的数量为两个。
CN202123055673.1U 2021-12-07 2021-12-07 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 Active CN216589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5673.1U CN216589740U (zh) 2021-12-07 2021-12-07 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5673.1U CN216589740U (zh) 2021-12-07 2021-12-07 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89740U true CN216589740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11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55673.1U Active CN216589740U (zh) 2021-12-07 2021-12-07 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897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290160A1 (en) Structure and system for occupant protection in a side impact automobile collision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N109457606A (zh) 一种具有多重缓冲结构的桥梁用防撞护栏
CN112697454B (zh) 一种电动汽车底部碰撞试验装置
CN111996954A (zh) 一种安全防护用道路桥梁边侧防护栏
CN202641585U (zh) 一种行人安全气囊装置及应用其的汽车
CN201056189Y (zh) 触发式汽车相撞缓冲装置
CN103439075A (zh) 车辆副驾驶安全气囊的动态冲击试验装置
CN216589740U (zh) 公路波形梁护栏约束减振结构
CN204452311U (zh) 一种设置有碰撞传感器的保险杠
CN112281712A (zh) 一种具有缓冲撞击功能的高速公路交通护栏
CN202429163U (zh) 一种汽车侧面碰撞乘员保护系统
CN216238115U (zh) 一种公路桥梁安全防撞护栏装置
CN206457759U (zh) 一种高速路隔离带柔弹性防撞设施
CN213978543U (zh) 一种路桥维护防撞装置
CN203047122U (zh) 一种平头汽车碰撞防护装置
CN220746696U (zh) 一种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用防冲撞装置
CN220079845U (zh) 一种高速公路吸能式交通安全护栏
CN215210765U (zh) 一种寒区ts级防阻雪可导向吸能防撞垫
CN220746681U (zh) 一种撞击缓冲护栏板
CN217758330U (zh) 一种道路桥梁防撞护栏
CN216194330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防撞装置
CN216141942U (zh) 一种缓冲式高速护栏板
CN214271817U (zh) 一种具有缓冲撞击功能的高速公路交通护栏
CN212148731U (zh) 一种缓冲泡沫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04605724U (zh) 汽车安全气囊装置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