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67819U - 一种止挡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止挡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67819U
CN216467819U CN202122385709.6U CN202122385709U CN216467819U CN 216467819 U CN216467819 U CN 216467819U CN 202122385709 U CN202122385709 U CN 202122385709U CN 216467819 U CN216467819 U CN 216467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stop
connecting plate
bas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8570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志成
乔岩
孟祥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8570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67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67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678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止挡装置及车辆,止挡装置应用于车辆,车辆包括车体和车桥,止挡装置包括:第一止挡件、第二止挡件、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及底座;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相对间隔设置,且分别用于连接车体,底座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之间;第一止挡件在靠近底座的一侧、第二止挡件在靠近底座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件;底座在与第一磁性件相对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相邻的一侧的磁极为第一磁极,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相邻的一侧的磁极为第二磁极,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相同。在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互斥作用力下,车体与车桥之间的横向位移得到限制,保证了车辆横向限位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止挡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止挡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中,通常需要在车体和车桥之间设置止挡装置,以在横向上限制车体和车桥的相对位移,对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度具有重要影响。
现有技术中,止挡装置包括两个止挡件和底座,两个止挡件分别与车体连接,底座与车桥连接并设置于两个止挡件的中间。止挡件上设有弹簧,当车辆在轨道上运行的过程中,两个止挡件上的弹簧分别与底座接触,以在横向上限制车体和车桥的位移。
发明人在研究现有技术的过程中发现,在止挡装置中设置弹簧时,需要在止挡件上相应设置弹簧安装结构,使得车辆结构复杂,并且弹簧容易产生剪切力而断裂损坏,限位可靠性较差,导致车辆的平稳性较差,影响乘客的驾乘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止挡装置及车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止挡装置,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体和车桥,所述止挡装置包括:第一止挡件、第二止挡件、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及底座;其中,
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止挡件相对间隔设置,且分别用于连接所述车体,所述底座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止挡件之间;
所述第一止挡件在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二止挡件在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磁性件;
所述底座在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相对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相邻的一侧的磁极为第一磁极,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相邻的一侧的磁极为第二磁极,所述第一磁极与所述第二磁极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止挡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呈预设角度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用于连接所述车体,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所述底座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
所述第二止挡件包括第二安装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呈预设角度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用于连接所述车体,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底座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固定部和凸起部,所述固定部用于连接所述车桥,所述凸起部由所述固定部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凸起部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凸起部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部;
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皆设有第二磁性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皆为板状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相互平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或所述第二磁性件上设有凸起的限位块;
在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或所述第二磁性件失效时,所述限位块抵持于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一止挡件的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粘接、卡接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止挡件的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粘接、卡接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止挡装置还包括通电控制器,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皆为电磁件;
所述通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电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一磁极和所述第二磁极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皆为铁磁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体、车桥、空气弹簧及所述的止挡装置;
所述止挡装置的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分别连接于所述车体,所述止挡装置的底座连接于所述车桥;
所述空气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车桥,所述空气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止挡件或所述第二止挡件。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优点: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止挡装置,通过在所述止挡装置上设置磁极相同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使得底座上靠近第一止挡件一侧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由于磁极相同,产生互斥的第一磁力,同时,在底座上靠近第二止挡件一侧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磁极相同,产生互斥的第二磁力。当车辆在轨道上运行的过程中,在第一磁力和第二磁力的作用下,使车体与车桥之间的横向位移得到限制,而无需在止挡件上单独设置弹簧安装结构,使得车辆结构简单,并且第一磁力和第二磁力的同时作用保证了车体与车桥之间横向限位的可靠性,提高了车辆运行的平稳性,提升了乘客的驾乘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止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止挡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止挡装置应用于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1-第一安装板;12-第一连接板;13-第一磁性件;14- 限位块;21-第二安装板;22-第二连接板;31-固定部;32-凸起部;33-第二磁性件;40-车体;50-车桥;51-空气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止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止挡装置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体40和车桥50,所述止挡装置具体可以包括:所述第一止挡件、所述第二止挡件、第一磁性件13、第二磁性件33 及所述底座;其中,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止挡件相对间隔设置,且分别用于连接车体40,所述底座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止挡件之间;所述第一止挡件在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二止挡件在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件13;所述底座在与第一磁性件13相对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磁性件33;第一磁性件13与第二磁性件33相邻的一侧的磁极为第一磁极,第二磁性件33与第一磁性件13相邻的一侧的磁极为第二磁极,所述第一磁极与所述第二磁极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所述止挡装置上设置磁极相同的第一磁性件 13和第二磁性件33,其中至少包括两个第一磁性件13和两个第二磁性件33,使得所述底座上靠近所述第一止挡件一侧的一个第一磁性件13和一个第二磁性件33之间由于磁极相同,产生互斥的第一磁力,同时,在所述底座上靠近所述第二止挡件一侧的另一个第一磁性件13和另一个第二磁性件33之间磁极相同,产生互斥的第二磁力。当车辆在轨道上运行的过程中,在第一磁力和第二磁力的作用下,使车体40与车桥50之间的横向位移得到限制,而无需在止挡件上单独设置弹簧安装结构,使得车辆结构简单,并且第一磁力和第二磁力的同时作用保证了车体40与车桥50之间横向限位的可靠性,提高了车辆运行的平稳性,提升了乘客的驾乘体验。若车辆需在特定轨道上行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止挡装置也降低了车辆对轨道梁的精度依赖,进一步提高了车辆运行的平稳性。
具体地,所述底座在与第一磁性件13相对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磁性件33指的是,在设置第一磁性件13的位置上,在所述底座上的对应位置上设置第二磁性件33,使得第一磁性件13与第二磁性件33在同一水平位置处能够产生较强的相互斥力。
可选地,所述第一止挡件包括第一安装板11和第一连接板12,第一安装板11和第一连接板12呈预设角度连接,第一安装板11用于连接车体40,第一连接板12靠近所述底座设置,第一磁性件13连接于第一连接板12;所述第二止挡件包括第二安装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第二安装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呈预设角度连接,第二安装板21用于连接车体40,第二连接板22 靠近所述底座设置,第一磁性件13连接于第二连接板22;其中,第一连接板12与第二连接板22相对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11和第一连接板12呈预设角度连接,所述预设角度可以包括0-180°中任一数值,示例地,所述预设角度可以为90°,使得第一安装板11和第一连接板12相互垂直,连接在第一连接板12上的第一磁性件13上也与第一安装板11垂直。第二安装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呈预设角度连接,所述预设角度也可以包括0-180°中任一数值,示例地,所述预设角度可以为90°,使得第二安装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 相互垂直,连接在第二连接板22上的第一磁性件13上也与第一安装板11 垂直。第一连接板12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2相对间隔设置,使得连接在第一连接板12上的第一磁性件13与连接在第二连接板22上的第一磁性件13相对间隔设置,分别与其相对应的第二磁性件33产生互斥作用力。
具体地,当第一安装板11和第一连接板12的预设角度为90°,且第二安装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的预设角度为90°时,第一磁性件13与第二磁性件33之间的受力面积最大,产生的互斥磁力最大,对车辆的车体40与车桥50之间的横向位移的限制效果更好。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固定部31和凸起部32,固定部31用于连接车桥50,凸起部32由固定部31延伸至第一连接板12 与第二连接板22之间。通过将凸起部32由固定部31延伸至第一连接板12 与第二连接板22之间,使得所述底座通过固定部31与车桥50连接的同时,通过凸起部32实现将所述底座设置于第一连接板12与第二连接板22之间,使得凸起部32的两侧分别对应于第一连接板12与第二连接板22。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凸起部32靠近第一连接板12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安装部,凸起部32靠近第二连接板22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皆设有第二磁性件33。通过在靠近第一连接板12的一侧的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一个第二磁性件33,使得第一连接板12上的一个第一磁性件13与一个第二磁性件33相对应设置,产生互斥力;同时在靠近第二连接板22的一侧的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另一个第二磁性件33,使得第二连接板22上的另一个第一磁性件13与另一个第二磁性件33相对应设置,产生互斥力。通过两个第一磁性件和两个第二磁性件同时作用,产生两个互斥作用力。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皆为板状结构;第一连接板 12、第二连接板22、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相互平行设置。通过将第一连接板12、第二连接板22、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相互平行设置,使得设置于第一连接板12、第二连接板22上的第一磁性件13,与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的第二磁性件33相互平行设置,产生较大的互斥力。
可选地,第一磁性件13和/或第二磁性件33上设有凸起的限位块14;在第一磁性件13和/或第二磁性件33失效时,限位块14抵持于第一磁性件 13与第二磁性件33之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考虑到磁性件由于高温、低温、反向外磁场、交变外磁场、形变、振动冲击、氧化锈蚀等等原因失效的情况下,通过在第一磁性件13和/或第二磁性件33上设置的凸起的限位块14,抵持于第一磁性件13与第二磁性件33之间,从而限制车体40与车桥50在横向上产生的位移。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图1至3中仅示出了在第一磁性件13上设置限位块14的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第二磁性件33上设置限位块14,还可以在第一磁性件13和第二磁性件33上同时设置限位块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限位块14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不做限定。
可选地,第一磁性件13与所述第一止挡件的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粘接、卡接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磁性件13与所述第二止挡件的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粘接、卡接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13与所述第一止挡件的连接方式可以包括螺纹连接、粘接、卡接等等,使得第一磁性件13与所述第一止挡件得到稳固连接。同样的,第一磁性件 13与所述第二止挡件的连接方式也可以包括螺纹连接、粘接、卡接等等,使得第一磁性件13与所述第二止挡件得到稳固连接。
可选地,所述止挡装置还包括通电控制器,第一磁性件13和第二磁性件33皆为电磁件;所述通电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磁性件13和第二磁性件33 电连接,并控制第一磁性件13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性件33的第二磁极相同。通过将通电控制器分别电连接于第一磁性件13和第二磁性件33,为第一磁性件13和第二磁性件33相邻的一侧分别提供磁极相同的电磁力,使得电磁件的第一磁性件13和第二磁性件33产生互斥作用力。
可选地,第一磁性件13和第二磁性件33皆为铁磁件。通过将第一磁性件13和第二磁性件33皆设置为铁磁件,铁磁件的第一磁性件13和铁磁件的第二磁性件33磁极相同,产生互斥的作用力,限制车体40和车桥50的横向位移。并且,铁磁件的第一磁性件13和第二磁性件33具有一定的刚度,其结构简单且可以直接获得。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止挡装置包括以下优点: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止挡装置,通过在所述止挡装置上设置磁极相同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使得底座上靠近第一止挡件一侧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由于磁极相同,产生互斥的第一磁力,同时,在底座上靠近第二止挡件一侧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磁极相同,产生互斥的第二磁力。当车辆在轨道上运行的过程中,在第一磁力和第二磁力的作用下,使车体与车桥之间的横向位移得到限制,而无需在止挡件上单独设置弹簧安装结构,使得车辆结构简单,并且第一磁力和第二磁力的同时作用保证了车体与车桥之间横向限位的可靠性,提高了车辆运行的平稳性,提升了乘客的驾乘体验。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参照图3,所述车辆包括车体40、车桥 50、空气弹簧51及所述的止挡装置;所述止挡装置的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止挡件分别连接于车体40,具体地,所述第一止挡件的第一安装板 11连接于车体40,所述第二止挡件的第二安装板21连接于车体40。所述止挡装置的所述底座连接于车桥50,具体地,底座的固定部31连接于车桥50。空气弹簧51的一端连接于车桥50,空气弹簧5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止挡件或所述第二止挡件,具体地,空气弹簧5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止挡件的第一连接板11或所述第二止挡件的第二连接板21。
具体地,所述第一止挡件的第一安装板11连接于车体40,所述第二止挡件的第二安装板21连接于车体4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止挡装置的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止挡件分别连接于车体40,将所述止挡装置的所述底座连接于车桥50,实现所述止挡装置与所述车辆的连接,通过所述止挡装置上磁极相同的第一磁性件13和第二磁性件33之间产生互斥的作用力,保证车辆在轨道上运行的过程中车体40与车桥50之间的横向位移得到限制。同时,通过将空气弹簧51的一端连接于车桥50,空气弹簧5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止挡件或所述第二止挡件,使得所述止挡装置与空气弹簧51实现连接,配合空气弹簧51在垂向上限制车体40与车桥50之间的位移,保证车辆的平稳运行。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以下优点:通过将所述止挡装置的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分别连接于所述车体,将所述止挡装置的底座连接于所述车桥,实现所述止挡装置与所述车辆的连接。通过在所述止挡装置上设置磁极相同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使得底座上靠近第一止挡件一侧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由于磁极相同,产生互斥的第一磁力,同时,在底座上靠近第二止挡件一侧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磁极相同,产生互斥的第二磁力。当车辆在轨道上运行的过程中,在第一磁力和第二磁力的作用下,使车体与车桥之间的横向位移得到限制,而无需在止挡件上单独设置弹簧安装结构,使得车辆结构简单,并且第一磁力和第二磁力的同时作用保证了车体与车桥之间横向限位的可靠性,提高了车辆运行的平稳性,提升了乘客的驾乘体验。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止挡装置及车辆,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止挡装置,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体和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装置包括:第一止挡件、第二止挡件、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及底座;其中,
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止挡件相对间隔设置,且分别用于连接所述车体,所述底座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止挡件之间;
所述第一止挡件在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二止挡件在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磁性件;
所述底座在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相对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相邻的一侧的磁极为第一磁极,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相邻的一侧的磁极为第二磁极,所述第一磁极与所述第二磁极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呈预设角度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用于连接所述车体,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所述底座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
所述第二止挡件包括第二安装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呈预设角度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用于连接所述车体,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底座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固定部和凸起部,所述固定部用于连接所述车桥,所述凸起部由所述固定部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凸起部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部;
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皆设有第二磁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皆为板状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相互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或所述第二磁性件上设有凸起的限位块;
在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或所述第二磁性件失效时,所述限位块抵持于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一止挡件的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粘接、卡接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止挡件的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粘接、卡接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装置还包括通电控制器,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皆为电磁件;
所述通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电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一磁极和所述第二磁极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皆为铁磁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车体、车桥、空气弹簧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止挡装置;
所述止挡装置的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分别连接于所述车体,所述止挡装置的底座连接于所述车桥;
所述空气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车桥,所述空气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止挡件或所述第二止挡件。
CN202122385709.6U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止挡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216467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5709.6U CN216467819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止挡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5709.6U CN216467819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止挡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67819U true CN216467819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38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85709.6U Active CN216467819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止挡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678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1892A (zh) 用于紧固轨道的系统的支撑件和用于紧固轨道的系统
CN216467819U (zh) 一种止挡装置及车辆
EP3045371B1 (en) Railway vehicle
JP2009066667A (ja) 部品状態管理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WO2014049685A1 (ja) ローラーガイ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2125101A (ja) レ−ル留め具用絶縁保護装置
JP5849289B2 (ja) レール固定部材およびレール固定方法
CN204095524U (zh) 一种油门踏板限位装置
CN102490573A (zh) 车体及其骨架覆板式驾驶室
US8248196B2 (en) Magnet arrangement for magnetic levitation vehicles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KR101768996B1 (ko) 클립형 댐퍼 체결시스템
EP2021762A1 (en) Test device
JP6462436B2 (ja) 防振装置
JP2000149667A (ja) 積層バスバー
CN203186282U (zh) 安全气囊盖板、安全气囊盖板的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20947884U (zh) 一种车辆用的线束插件固定支架及车辆
CN211978177U (zh) 一种轴温检测装置的温度检测单元机箱结构
CN202548157U (zh) 电容充电老化机的夹具
JP2706780B2 (ja) 懸垂鉄道の軌道構造における軌条伸縮装置
CN113497505B (zh) 一种具有软连接的零磁通线圈
CN212500324U (zh) 一种汽车电子真空泵支架
CN209748082U (zh) 一种通用型线束固定夹
CN110803120B (zh) 固定装置和车辆
CN209191859U (zh) Bcm安装装置及汽车
CN205397773U (zh) 一种直梁卡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