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24277U - 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24277U
CN216424277U CN202123383103.5U CN202123383103U CN216424277U CN 216424277 U CN216424277 U CN 216424277U CN 202123383103 U CN202123383103 U CN 202123383103U CN 216424277 U CN216424277 U CN 216424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integrated
clamping
rotating shaf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831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洁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831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24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24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242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及车辆。所述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包括:支座、可调节夹持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转动件和定位件,所述可调节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支座通过所述转动件用于与车身的基体转动连接,所述定位件用于连接在所述支座和所述基体之间,以固定所述支座相对于所述基体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固定稳定性好,连接牢固。

Description

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车辆的导航、娱乐等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原车的中控设备功能相对比较单一,且无法联网导致人们的使用体验差。因此,人们通常在车内固定支架,通过支架来固定手机或者平板等移动设备来满足需求。通常,人们通过粘贴或者吸附等方式将支架固定在车内的中控台上,存在的问题是,这种支架固定在车内的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及车辆,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支架固定在车内的稳定性差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包括:支座、可调节夹持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转动件和定位件,所述可调节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支座通过所述转动件用于与车身的基体转动连接,所述定位件用于连接在所述支座和所述基体之间,以固定所述支座相对于所述基体的位置。
可以在装配汽车过程中,将转动件连接在支座和汽车的基体之间,从而实现集成于车身的支架与车身的转动连接,也即,当汽车完成装配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也完成安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时,可以通过可调节夹持机构将被夹持件(例如:手机或者平板等设备)固定,可以通过转动件调整支座相对于基体的角度,从而选择合适的使用角度,且可以通过定位件实现将支座的当前位置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可以在汽车完成装配时,完成安装,也可以理解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作为汽车自身结构的一部分,相较于后期通过粘贴或者吸附等方式另外安装传统支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固定稳定性好,连接牢固,从而能够对被夹持件进行更稳定的支撑、固定;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可以通过连接机构实现对支座的角度进行调节以及将支座的当前位置固定,那么可以实现当不使用集成于车身的支架时,将支座转动至与基体靠近,从而节省车内空间,方便收纳。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为随意停阻尼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件包括齿轮和旋转轴,所述定位件包括阻尼件;所述齿轮同轴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阻尼件连接,所述支座上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支座齿,所述阻尼件用于固定在所述基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的第二端还设有增阻结构,所述支座上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连接槽,至少部分所述增阻结构位于所述连接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夹持机构包括两个调节槽和两个卡爪;两个所述调节槽相对设置在所述支座上,两个所述卡爪的一端一一对应滑设在两个所述调节槽内,以调节两个所述卡爪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卡爪包括矩形框架、转动轴和多个夹齿;所述矩形框架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矩形框架的两侧,所述矩形框架的相对的两个边沿上均设有多个所述夹齿,多个所述夹齿沿所述矩形框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调节槽的相对的两侧上相应设有波纹状卡齿条,所述转动轴的两端能够分别卡在两个所述卡齿条的卡齿内。
进一步地,所述卡爪的外表面包裹有防划层。
进一步地,所述集成于车身的支架还包括延伸支撑架;在所述支座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延伸支撑架与所述支座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支座的宽度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面的两侧均设有沿所述支座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伸缩槽;所述延伸支撑架包括两个骨架,两个所述骨架一一对应滑设在两个所述伸缩槽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包括基体和上述集成于车身的支架,所述支座通过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基体转动连接,所述定位件连接在所述支座和所述基体之间,以固定所述支座相对于所述基体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基体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支座通过所述转动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支座能够转动至所述安装槽外和转动收回至所述安装槽内。
应当理解,前述的一般描述和接下来的具体实施方式两者均是为了举例和说明的目的并且未必限制本公开。并入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公开的主题。同时,说明书和附图用来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中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中卡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车身的基体和集成于车身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支座;20-可调节夹持机构;30-连接机构;40-连接块;50-延伸支撑架;21-调节槽;22-卡爪;221-矩形框架;222-转动轴;223-夹齿;31-齿轮;32-旋转轴;33-阻尼件;34-增阻结构;01-基体;02-集成于车身的支架;03-被夹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于车身的支架02,包括:支座10、可调节夹持机构20和连接机构30;连接机构30包括转动件和定位件,可调节夹持机构20设置在支座10上,支座10通过转动件用于与车身的基体01转动连接,所述定位件用于连接在支座10和基体01之间,以固定支座10相对于基体01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装配汽车过程中,将转动件连接在支座10和汽车的基体01之间,从而实现集成于车身的支架02与车身的转动连接,也即,当汽车完成装配后,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02也完成安装。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02时,可以通过可调节夹持机构20将被夹持件03(例如:手机或者平板等设备)固定,可以通过转动件调整支座10相对于基体01的角度,从而选择合适的使用角度,且可以通过定位件实现将支座10的当前位置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02,可以在汽车完成装配时,完成安装,也可以理解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02作为汽车自身结构的一部分,相较于后期通过粘贴或者吸附等方式另外安装传统支架,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02固定稳定性好,连接牢固,从而能够对被夹持件03进行更稳定的支撑、固定;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02可以通过连接机构30实现对支座10的角度进行调节以及将支座10的当前位置固定,那么可以实现当不使用集成于车身的支架时,将支座10转动至与基体01靠近,从而节省车内空间,方便收纳,也有利于保持车内饰整体的美观。
其中,基体01可以为中控台的与副驾驶相对应的部分,也可以是座椅的后背,也可以为车门的内板,或者,当副驾驶处也对应有仪表板总成时,也可以将该部分仪表板总成作为基体01。
连接机构30的结构形式可以为多种,例如:转动件为调节螺栓,定位件为橡胶垫片,在基体01上可以设置支耳,支耳上设置螺纹孔,支座10上相应设置螺纹孔,橡胶垫片设置在支耳和支座10之间,螺栓穿过支耳的螺纹孔、橡胶垫以伸入支座10上的螺纹孔,当需要调节支座10的角度时,拧松调节螺栓,转动支座10至合适角度,然后拧紧调节螺栓,以将支耳和支座10之间拧紧固定。
又如:转动件为轴,固定件包括定位弹簧、定位柱和多个插槽;轴的一端与支座10连接,轴的另一端与基体01的连接部(用于与支座10连接的部位)连接,多个插槽以轴为中心,沿同一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连接部上,支座10上设置插孔,定位柱滑设在插孔内,定位弹簧的一端与插孔的底部连接,当需要调节支座10的角度时,驱动支座10,使定位柱缩回至插孔内,当支座10到达合适角度时,定位柱与相应的插槽正对,定位弹簧将定位柱推入插槽内等。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连接机构30为随意停阻尼机构,本实施例中,通过随意停阻尼机构实现支座10与基体01的转动连接以及相对位置固定,可以实现无极调节且随用随停,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其中,连接机构30可以为随意停阻尼合页,随意停阻尼合页的一侧与支座10连接,随意停阻尼合页的另一侧与基体01连接;或者,连接机构30包括转轴和随意停气弹簧,支座10通过转轴与基体01转动连接,随意停气弹簧的一端与支座10转动连接,随意停气弹簧的另一端与基体01转动连接等。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如图1所示,转动件包括齿轮31和旋转轴32,定位件包括阻尼件33;齿轮31同轴固定在旋转轴32上,旋转轴32的第一端与阻尼件33连接,支座10上设有与齿轮31啮合的支座齿,阻尼件33用于固定在基体01上。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调整支座10的角度时,驱动支座10向合适的角度转动,支座10上的支座齿与齿轮31啮合,从而带动齿轮31转动,齿轮31带动旋转轴32转动,阻尼件33对旋转轴32起到阻尼作用,从而使得旋转轴32能够随时停止随时固定,进而使支座10随时停止随时固定。这种结构的随意停阻尼机构结构简单,方便安装。
其中,阻尼件33可以为阻尼块,也可以为阻尼衬套等。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旋转轴32的第二端还设有增阻结构34,支座10上固定有连接块40,连接块40上设有连接槽,至少部分增阻结构34位于连接槽内。
本实施例中,旋转轴32上的至少部分增阻结构34位于连接块40的连接槽内,从而旋转轴32的第二端与支座10间接连接,一方面,旋转轴32可以对支座10进行支撑,另一方面增阻结构34可以增大旋转轴32与支座10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支座10到达设定角度后能够固定更加稳定。
其中,增阻结构34可以是包裹在旋转轴32上的橡胶层或者硅胶层等;或者是设置在旋转轴32上的凸起,凸起可以呈波浪状、锯齿状或者点状等;可选的,增阻结构34为设置在旋转轴32上的凹槽(也即增阻结构34为防滑纹),凹槽可以呈波浪状、一字型、齿状或者点状等。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可调节夹持机构20包括两个调节槽21和两个卡爪22;两个调节槽21相对设置在支座10上,两个卡爪22的一端一一对应滑设在两个调节槽21内(卡爪22沿调节槽21的长度方向滑设),以调节两个卡爪22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驱动卡爪22在调节槽21内滑动,从而可以改变卡爪22在调节槽21内的位置,进而可以改变两个卡爪22之间的距离,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02可以适应不同宽度的被夹持件03,使得集成于车身的支架02的灵活性高,实用性强。
其中,实现卡爪22在调节槽21内滑动,以调节两个卡爪22之间的距离的形式有多种,例如:在调节槽21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相应设有滑槽和多个卡槽,滑槽的长度方向与调节槽21的长度方向相同,多个卡槽沿调节槽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卡槽的长度方向与滑槽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且卡槽的上端与滑槽连通;卡爪22的一端设有滑块,滑块能够卡在卡槽内,且能够在滑槽内滑动,调节卡爪22的位置时,驱动卡爪22由当前卡槽运动至滑槽内,驱动卡爪22沿滑槽滑动直至合适的位置,再将卡爪22驱动之相应的卡槽内。
其中,卡爪22的结构形式可以为多种,例如:卡爪22包括底板、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连接扭簧,底板与调节槽21连接,第一夹板与底板固定连接,第二夹板的一侧通过连接扭簧与第一夹板相应的一侧转动连接,可以设置初始状态下,第二夹板的另一侧与第一夹板的另一侧贴合。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如图3所示,卡爪22包括矩形框架221、转动轴222和多个夹齿223;矩形框架221的一端与转动轴222转动连接,转动轴222的两端分别伸出矩形框架221的两侧(具体地,矩形框架221的相对的两侧中,一侧为第一侧,另一侧为第二侧,转动轴222的一端伸出第一侧外,转动轴222的另一侧伸出第二侧外),矩形框架221的相对的两个边沿上均设有多个夹齿223(具体地,矩形框架221的相对的两个边沿中,一个为第一边沿,另一个为第二边沿,第一边沿位于第一侧,第二边沿位于第二侧,第一边沿上设有多个第一夹齿,相应的,第二边沿上设有多个第二夹齿),多个夹齿223沿矩形框架2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调节槽21的相对的两侧上相应设有波纹状卡齿条(具体地,一个卡齿条为第一卡齿条,另一个卡齿条为第二卡齿条),转动轴222的两端能够分别卡在两个卡齿条的卡齿内(具体地,转动轴222的一端能够卡在第一卡齿条的卡齿内,转动轴222的另一段能够卡在第二卡齿的卡齿内)。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驱动矩形框架221在卡齿条上滑动,以卡入不同的卡齿内,从而实现调节卡爪22在调节槽21内的位置,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卡爪22与转轴转动连接,则当使用集成于车身的支架02时,将卡爪22转动出调节槽21外,以对被夹持件03进行夹持,当不使用集成于车身的支架02时,将卡爪22转动至调节槽21内,可以实现卡爪22不突出调节槽21外,可以使得支座10的结构更加紧凑,使得支座10的表面规整,更方便收纳。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转轴上设置扭簧,以实现卡爪22具有预压力,可以自动复位。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卡爪22外包裹有防划层,防划层可以对被夹持件03(手机或者平板等)进行保护,避免划伤被夹持件03。
其中,防划层可以为橡胶或者硅胶等。
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集成于车身的支架02还包括延伸支撑架50;在支座1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支撑架50与支座10滑动连接;调节槽21的长度方向与支座10的宽度方向相同。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延伸支撑架50向远离支座10或者靠近支座10的方向滑动,可以改变集成于车身的支架02的整体长度,从而可以对不同长度的被夹持件03进行支撑。延伸支撑架50可以扩大支座10的支撑长度,通过卡爪22在调节槽21的滑动,可以改变两个卡爪22之间的宽度,从而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02既可以在支座10的长度方向上实现夹持长度大小可调,也可以在支座10的宽度方向上实现夹持宽度大小可调,进而能够适应更多规格、尺寸的被夹持件03,实用性更强。
其中,可以在支座10的远离基体01的板面上设置滑轨,延伸支撑架50上设置滑块,滑块滑设在滑轨上,滑轨较佳采用阻尼滑轨,可以随停随用,方便使用。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如图4所示,支座1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面(与支座10的长度方向相交的面)的两侧(一个为第一端面侧部,另一个为第二端面侧部,第一端面侧部与第二端面侧部在支座10的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均设有沿支座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伸缩槽;延伸支撑架50包括两个骨架,两个骨架一一对应滑设在两个伸缩槽内。
本实施例中,伸缩槽设置在支座10的内部,只在支座10的端面上形成开口,骨架滑设在伸缩槽内,则骨架可以完全收缩在伸缩槽内,可以使得支座10的结构更加紧凑,更方便收纳。
可以在伸缩槽内设置阻尼滑轨,从而可以实现延伸支撑架50随时停止随时固定,更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包括基体01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02,支座10通过转动件与基体01转动连接,所述定位件连接在支座10和基体01之间,以固定支座10相对于基体01的位置。因而,车身具有该集成于车身的支架02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基体01上设有安装槽,支座10通过转动件转动设置在安装槽内,支座10能够转动至安装槽外和转动收回至安装槽内。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基体01上设置安装槽,在不使用集成于车身的支架02时,集成于车身的支架02可以位于安装槽内,可以保障车内的美观性以及结构规整性。进一步地,可以设置支座10的外表面形状与基体01的表面形状相一致,从而当集成于车身的支架02收起时,基体01的外表面规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可调节夹持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转动件和定位件,所述可调节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支座通过所述转动件用于与车身的基体转动连接,所述定位件用于连接在所述支座和所述基体之间,以固定所述支座相对于所述基体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为随意停阻尼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齿轮和旋转轴,所述定位件包括阻尼件;所述齿轮同轴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阻尼件连接,所述支座上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支座齿,所述阻尼件用于固定在所述基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的第二端还设有增阻结构,所述支座上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连接槽,至少部分所述增阻结构位于所述连接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夹持机构包括两个调节槽和两个卡爪;两个所述调节槽相对设置在所述支座上,两个所述卡爪的一端一一对应滑设在两个所述调节槽内,以调节两个所述卡爪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包括矩形框架、转动轴和多个夹齿;所述矩形框架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矩形框架的两侧,所述矩形框架的相对的两个边沿上均设有多个所述夹齿,多个所述夹齿沿所述矩形框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调节槽的相对的两侧上相应设有波纹状卡齿条,所述转动轴的两端能够分别卡在两个所述卡齿条的卡齿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于车身的支架还包括延伸支撑架;在所述支座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延伸支撑架与所述支座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支座的宽度方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面的两侧均设有沿所述支座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伸缩槽;所述延伸支撑架包括两个骨架,两个所述骨架一一对应滑设在两个所述伸缩槽内。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包括基体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于车身的支架,所述支座通过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基体转动连接,所述定位件连接在所述支座和所述基体之间,以固定所述支座相对于所述基体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支座通过所述转动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支座能够转动至所述安装槽外和转动收回至所述安装槽内。
CN202123383103.5U 2021-12-29 2021-12-29 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及车辆 Active CN216424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3103.5U CN216424277U (zh) 2021-12-29 2021-12-29 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3103.5U CN216424277U (zh) 2021-12-29 2021-12-29 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24277U true CN216424277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21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83103.5U Active CN216424277U (zh) 2021-12-29 2021-12-29 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242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300687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 computer system in a vehicle
CN216424277U (zh) 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及车辆
CN110278311B (zh) 一种折叠手机使用的车载手机架
CN206175961U (zh) 一种车载多尺寸移动终端支架
CN208376655U (zh) 一种汽车中控台及汽车
CN213502090U (zh) 一种车用设备支架
CN112721765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折叠桌
CN216546019U (zh) 集成于车身的支架及车辆
CN210822081U (zh) 车载用折叠式手机支架
CN220594807U (zh) 车载手机支架、仪表板和车辆
CN214707787U (zh) 一种手机支架支撑座
CN11224281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太阳能板固定机构
CN219838498U (zh) 一种车用折叠导航架
CN220147244U (zh) 一种车载导航仪支架
CN21817215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车载支架
CN220688622U (zh) 一种便携式设备固定器
CN218172075U (zh) 一种折叠旋转汽车桌板
CN220243055U (zh) 一种座椅解锁装置
CN213442325U (zh) 一种公交车载图像采集系统的减震装置
CN214756471U (zh) 一种汽车隐藏式手机支架
CN220349603U (zh) 网约车智能终端支架
CN213138704U (zh) 一种多功能仪表台
CN214112361U (zh) 一种可伸缩座椅腿托
CN216904371U (zh) 一种可夹持手机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
CN217672438U (zh) 一种用于汽车出风口的夹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