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03609U - Ems吊具接车扶正装置 - Google Patents

Ems吊具接车扶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03609U
CN216403609U CN202122507818.0U CN202122507818U CN216403609U CN 216403609 U CN216403609 U CN 216403609U CN 202122507818 U CN202122507818 U CN 202122507818U CN 216403609 U CN216403609 U CN 2164036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righting
wheel
ems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078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会鹏
张文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racle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racle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racle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racle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078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036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036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036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整车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EMS吊具接车扶正装置。其包括安装垫架,所述安装垫架上端通过若干个连接组件可拆卸的连接调整底座,所述调整底座上设置第一气缸座,第一气缸座上横向设置第一调整气缸,第一调整气缸的驱动端连接第一调节平台,第一调整气缸能够带动第一调节平台横向移动;所述第一调节平台前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第一扶正轮模组,第一调节平台上纵向设置第二扶正轮模组。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完成EMS吊具转接过程中的扶正,极大地提升了智能制造的自动化程度;避免了人工扶正吊具,提升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性和扶正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EMS吊具接车扶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整车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EMS吊具接车扶正装置。
背景技术
EMS吊具是整车底盘工艺中的一种工件载体,在工作时能够自动运行以及升降,灵活度高。但是在工件转接工位,由于在其下降后的最大行程段接车,吊具的整体刚性无法保证转接工位的精确性,尤其目前吊具与工件都是采用销孔定位,转接精度要求极高。因此,需要一套设备,能够在转接工位保证EMS吊具在升降过程中吊臂的稳定性。
现有技术中,主要是依靠人力扶正吊具的吊臂,再人工控制吊具慢慢升降。其主要存在的弊端有:作业人员的安全隐患,转接效率低下,转接成功率不稳定等因素,简单点说就是依靠作业人员的作业技能及熟练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EMS吊具接车扶正装置,能够自动完成EMS吊具转接过程中的扶正,极大地提升了智能制造的自动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EMS吊具接车扶正装置,包括安装垫架,所述安装垫架上端通过若干个连接组件可拆卸的连接调整底座,所述调整底座上设置第一气缸座,第一气缸座上横向设置第一调整气缸,第一调整气缸的驱动端连接第一调节平台,第一调整气缸能够带动第一调节平台横向移动;所述第一调节平台前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第一扶正轮模组,第一调节平台上纵向设置第二扶正轮模组。
进一步的,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调整底座上的上安装架,上安装架上通过螺纹连接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下端设置在下安装板上,下安装板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下固定板,下固定板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在安装垫架上。
进一步的,第一调节平台底部左右两侧设置滑块,第一调节平台底部左右两侧的滑块滑动连接在两个平行设置在调整底座上端面的滑轨上。
进一步的,第一扶正轮模组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扶正轮架,第一扶正轮架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一调节平台前端,第一扶正轮架内分上下分别设置第一上轮轴和第一下轮轴,第一上轮轴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上扶正轮,第一下轮轴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下扶正轮。
进一步的,第一扶正轮架上连接连接件位置处设置长条形的调节孔,通过调节孔能够调节第一扶正轮架相对第一调节平台的前后位置,第一调节平台前端底部设置限位螺栓支架,限位螺栓支架上连接限位螺栓,限位螺栓前端顶紧接触第一扶正轮架。
进一步的,第二扶正轮模组包括设置在第一调节平台上端面的第二调整气缸,第二调整气缸和第一调整气缸相互垂直设置,第二调整气缸驱动端通过销轴连接第一支架后端,第一支架前端通过第一支轴转动连接第一支轮,第一支架一侧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连接在第一调节平台上,第一销轴一侧设置第二销轴,第一支架通过第二销轴转动连接联动板一端,联动板另一端通过第三销轴转动连接第二支架一端,第二支架另一端通过第二支轴转动连接第二支轮,第三销轴一侧设置第四销轴,第二支架通过第四销轴转动连接第一调节平台。
进一步的,第一支架前端一侧设置限位结构,第一调节平台上分别设置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位于限位结构的移动路径上,限位结构接触第二行程开关时,第一支轮和第二支轮处于最大张开角度,限位结构接触第一行程开关时,第一支轮和第二支轮抱紧EMS吊具的前后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能够自动完成EMS吊具转接过程中的扶正,极大地提升了智能制造的自动化程度;避免了人工扶正吊具,提升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性和扶正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安装垫架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安装垫架侧视图。
图5为第二扶正轮模组。
图6为图5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其中:1、安装垫架;2、调整底座;3、第一调整气缸;4、第一气缸座;5、第一调节平台;6、滑轨;7、第一扶正轮模组;7.1、第一扶正轮架;7.2、第一上扶正轮;7.3、第一下扶正轮;7.4、第一上轮轴;7.5、第一下轮轴;7.6、限位螺栓;7.7、限位螺栓支架;8、第二扶正轮模组;8.1、第二调整气缸;8.2、第一支架;8.3、第一支轴;8.4、第一支轮;8.5、联动板;8.6、第二支架;8.7、第二支轴;8.8、第二支轮;8.9、第一销轴;8.10、第二销轴;8.11、第三销轴;8.12、第四销轴;8.13、第一行程开关;8.14、第二行程开关;8.15、限位结构;9、下固定板;10、下安装板;11、上安装架;12、调节螺栓;13、EMS吊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EMS吊具接车扶正装置包括安装垫架1,安装垫架1上端通过若干个连接组件可拆卸的连接调整底座2。调整底座2上设置第一气缸座4,第一气缸座4上横向设置第一调整气缸3,第一调整气缸3的驱动端连接第一调节平台5,第一调整气缸3能够带动第一调节平台5横向移动。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调整底座2上的上安装架11,上安装架11上通过螺纹连接调节螺栓12,调节螺栓12下端设置在下安装板10上,下安装板10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下固定板9,下固定板9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在安装垫架1上。在使用时,通过调节螺栓12能够调节调整底座2相对安装垫架1的高度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调节平台5前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第一扶正轮模组7,第一调节平台5上纵向设置第二扶正轮模组8。
如图8所示,EMS吊具接车扶正装置在应用时,成对设置在EMS吊具13的左右两侧,第一扶正轮模组7能够接触并扶正EMS吊具13的左右一侧面,第二扶正轮模组8能够接触并扶正EMS吊具13的前后侧面,从而实现对EMS吊具13的行走扶正作用。
为了保证第一调节平台5横向移动时的稳定性,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调节平台5底部左右两侧设置滑块,第一调节平台5底部左右两侧的滑块滑动连接在两个平行设置在调整底座2上端面的滑轨6上。
如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扶正轮模组7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扶正轮架7.1,第一扶正轮架7.1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一调节平台5前端。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扶正轮架7.1内分上下分别设置第一上轮轴7.4和第一下轮轴7.5,第一上轮轴7.4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上扶正轮7.2,第一下轮轴7.5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下扶正轮7.3。
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扶正轮架7.1上连接连接件位置处设置长条形的调节孔,通过调节孔能够调节第一扶正轮架7.1相对第一调节平台5的前后位置。第一调节平台5前端底部设置限位螺栓支架7.7,限位螺栓支架7.7上连接限位螺栓7.6,限位螺栓7.6前端顶紧接触第一扶正轮架7.1,通过限位螺栓7.6能够限制第一扶正轮架7.1的设置位置。
如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扶正轮模组8包括设置在第一调节平台5上端面的第二调整气缸8.1,第二调整气缸8.1和第一调整气缸3相互垂直设置。第二调整气缸8.1驱动端通过销轴连接第一支架8.2后端,第一支架8.2前端通过第一支轴8.3转动连接第一支轮8.4。第一支架8.2一侧通过第一销轴8.9转动连接在第一调节平台5上,第一销轴8.9一侧设置第二销轴8.10,第一支架8.2通过第二销轴8.10转动连接联动板8.5一端,联动板8.5另一端通过第三销轴8.11转动连接第二支架8.6一端,第二支架8.6另一端通过第二支轴8.7转动连接第二支轮8.8。第三销轴8.11一侧设置第四销轴8.12,第二支架8.6通过第四销轴8.12转动连接第一调节平台5。
如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架8.2前端一侧设置限位结构8.15,第一调节平台5上分别设置第一行程开关8.13和第二行程开关8.14,第一行程开关8.13和第二行程开关8.14位于限位结构8.15的移动路径上。当限位结构8.15接触第二行程开关8.14时,第一支轮8.4和第二支轮8.8处于最大张开角度,当限位结构8.15接触第一行程开关8.13时,第一支轮8.4和第二支轮8.8抱紧EMS吊具13的前后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原始状态下,本实用新型所有的气缸保持缩回状态。EMS吊具13运行到接车位时,本实用新型所有的气缸伸出,推动第一扶正轮模块7和第二扶正轮模块8伸出,第一扶正轮模块7的第一上下扶正轮共同接触EMS吊具13的侧面;第二扶正轮模块8的第一支轮和第二支轮在气缸和连杆的推动下,一前一后夹紧EMS吊具13的前后端面;EMS吊具13吊臂自动上升接车,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接车完成;本实用新型所有的气缸保持缩回状态,第一扶正轮模块7和第二扶正轮模块8脱离与EMS吊具13的接触。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7)

1.一种EMS吊具接车扶正装置,包括安装垫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垫架(1)上端通过若干个连接组件可拆卸的连接调整底座(2),所述调整底座(2)上设置第一气缸座(4),第一气缸座(4)上横向设置第一调整气缸(3),第一调整气缸(3)的驱动端连接第一调节平台(5),第一调整气缸(3)能够带动第一调节平台(5)横向移动;所述第一调节平台(5)前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第一扶正轮模组(7),第一调节平台(5)上纵向设置第二扶正轮模组(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MS吊具接车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调整底座(2)上的上安装架(11),上安装架(11)上通过螺纹连接调节螺栓(12),调节螺栓(12)下端设置在下安装板(10)上,下安装板(10)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下固定板(9),下固定板(9)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在安装垫架(1)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EMS吊具接车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平台(5)底部左右两侧设置滑块,第一调节平台(5)底部左右两侧的滑块滑动连接在两个平行设置在调整底座(2)上端面的滑轨(6)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EMS吊具接车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正轮模组(7)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扶正轮架(7.1),第一扶正轮架(7.1)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一调节平台(5)前端,第一扶正轮架(7.1)内分上下分别设置第一上轮轴(7.4)和第一下轮轴(7.5),第一上轮轴(7.4)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上扶正轮(7.2),第一下轮轴(7.5)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下扶正轮(7.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EMS吊具接车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正轮架(7.1)上连接连接件位置处设置长条形的调节孔,通过调节孔能够调节第一扶正轮架(7.1)相对第一调节平台(5)的前后位置,第一调节平台(5)前端底部设置限位螺栓支架(7.7),限位螺栓支架(7.7)上连接限位螺栓(7.6),限位螺栓(7.6)前端顶紧接触第一扶正轮架(7.1)。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EMS吊具接车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扶正轮模组(8)包括设置在第一调节平台(5)上端面的第二调整气缸(8.1),第二调整气缸(8.1)和第一调整气缸(3)相互垂直设置,第二调整气缸(8.1)驱动端通过销轴连接第一支架(8.2)后端,第一支架(8.2)前端通过第一支轴(8.3)转动连接第一支轮(8.4),第一支架(8.2)一侧通过第一销轴(8.9)转动连接在第一调节平台(5)上,第一销轴(8.9)一侧设置第二销轴(8.10),第一支架(8.2)通过第二销轴(8.10)转动连接联动板(8.5)一端,联动板(8.5)另一端通过第三销轴(8.11)转动连接第二支架(8.6)一端,第二支架(8.6)另一端通过第二支轴(8.7)转动连接第二支轮(8.8),第三销轴(8.11)一侧设置第四销轴(8.12),第二支架(8.6)通过第四销轴(8.12)转动连接第一调节平台(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EMS吊具接车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8.2)前端一侧设置限位结构(8.15),第一调节平台(5)上分别设置第一行程开关(8.13)和第二行程开关(8.14),第一行程开关(8.13)和第二行程开关(8.14)位于限位结构(8.15)的移动路径上,限位结构(8.15)接触第二行程开关(8.14)时,第一支轮(8.4)和第二支轮(8.8)处于最大张开角度,限位结构(8.15)接触第一行程开关(8.13)时,第一支轮(8.4)和第二支轮(8.8)抱紧EMS吊具(13)的前后端面。
CN202122507818.0U 2021-10-18 2021-10-18 Ems吊具接车扶正装置 Active CN2164036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7818.0U CN216403609U (zh) 2021-10-18 2021-10-18 Ems吊具接车扶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7818.0U CN216403609U (zh) 2021-10-18 2021-10-18 Ems吊具接车扶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03609U true CN216403609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96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07818.0U Active CN216403609U (zh) 2021-10-18 2021-10-18 Ems吊具接车扶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036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84737Y (zh) 敞、棚、平车车体翻转机
CN111230765B (zh) 多点限位夹持的智能碳滑板加工用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CN211033923U (zh) 一种负载可升降的有轨穿梭小车
CN216403609U (zh) Ems吊具接车扶正装置
CN215034910U (zh) 一种汽车车门焊接工装夹具
CN210065051U (zh) 一种汽车举升机装置
CN211712418U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的吊具后支撑装置
CN209988650U (zh) 柔性零件积放输送系统
CN112548932A (zh) 一种自动化冲压线的端拾器快速自动更换装置
CN220431320U (zh) 一种合模抬升平台轨道移动小车
CN216508721U (zh) 一种用于小型环保车辆底盘装配的台车及装配线
CN210173092U (zh)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的送料机械手
CN216546453U (zh) 一种用于升降滑板的柔性供电装置
CN217750248U (zh) 一种用于多衬套装配机构
CN218706738U (zh) 一种晶棒/粘胶板/晶托粘接静置出库翻转升降装置
CN218919541U (zh) 一种压盖帽机
CN217350642U (zh) 一种移动式仓储叉车驱动单元安装机构
CN217571605U (zh) 一种新型门机马鞍汇装装备
CN221070823U (zh) 一种机动车维护用抬升设备
CN212050392U (zh) 一种扫地机轮胎运输堆料机构
CN209831530U (zh) 一种车钩拆装工装
CN217513203U (zh) 一种用于搅拌车副梁自动焊接的对中定位工装
CN218319168U (zh) 对中设备及工件装配线
CN218926122U (zh) 一种可自动化定位的锻造操作机
CN211637877U (zh) 一种弯管机倾斜升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