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80666U - 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安全网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安全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80666U
CN216380666U CN202122269912.7U CN202122269912U CN216380666U CN 216380666 U CN216380666 U CN 216380666U CN 202122269912 U CN202122269912 U CN 202122269912U CN 216380666 U CN216380666 U CN 216380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body
connecting part
safety net
main
building safe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699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吉
余相懿
李小聪
张航
刘社
吴朝川
杨含爽
陶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2699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806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80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806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安全网,包括网体,所述网体的边缘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与卡合组件,所述卡合组件包括主卡体,所述主卡体上设置与连接部相连接的连接绳。该便于安装的建筑安全网,通过在网体的边缘设置有连接部,并通过卡合组件与支架相卡合,从而达到将本装置悬挂于支架上的目的,本申请技术方案相比较建筑安全网传统的安装方式,则更具便捷性与安全性,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绳子系在支架上,所采用的为活结系法,此方法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若出现其他不可控因素,绳子则极易与支架相脱离,且系绳的传统方式与卡合组件的卡合固定方式相比较,则显然更为繁琐。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安全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安全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安全网。
背景技术
建筑安全网适用于各种建筑工地,特别是高层建筑,可全封闭施工,能有效地防止人身,物体的坠落伤害,防止电焊火花所引起的火灾,降低噪音灰尘污染,达到文明施工,保护环境,美化城市的效果。
目前已授权公开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安装方便的建筑安全网”(CN201821308160.2),以下简称对比文件1,其具体公开“安装有内螺纹固定框和固定架装置,在建筑安全网损坏之后,通过旋转固定螺母,使得固定螺母与一号内螺纹孔和三号内螺纹孔旋转分离,这样就可以方便更换新的固定架装置,又因为安装有螺纹固定环,通过旋转固定铁环,使得外螺纹柱与内螺纹固定框中的二号内螺纹孔固定连接,再通过固定绳与外部的固定装置进行固定之后,使得内螺纹固定框不会损坏,这样不仅节省了资源,而且还避免了人身伤害”;
可见上述对比文件1的技术方案,其具体解决的是如何将建筑安全网固定于固定框上的问题,而并没有将建筑安全网应用至实际场景当中,具体分析如下:
本领域现有技术中“建筑安全网安装时每根绳子都要系在支架上,安全网的边沿应与支架紧贴,打结的时候要尽量保证打结的结实”;
可见,对比文件1的技术方案并不具备实用性,与本领域的真实情况相背离,其并不是将建筑安全网固定于支架上。
针对上述情况,设计出一种全新的便于安装的建筑安全网,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将传统建筑安全网上的每根绳子系在支架上,操作效率低,且工作量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安全网,以解决现有技术传统的建筑安全网,无法便于安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安全网,包括网体,所述网体的边缘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卡合组件,其与建筑支架相卡合。
进一步,所述卡合组件包括主卡体,所述主卡体上设置与连接部相连接的连接绳。
进一步,所述卡合组件还包括铰接于主卡体一端的第一副卡体,所述主卡体与第一副卡体构成一整圆形卡体结构;
所述主卡体与第一副卡体非铰接点的相邻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上配置有锁紧螺栓及螺帽。
进一步,所述主卡体的弧度面上开设有延伸至其一端端面的槽口,所述主卡体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开设有与槽口相通的通孔;
所述卡合组件还包括第二副卡体以及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通孔,且贯穿端延伸至主卡体的外部,所述第二副卡体的一端经由主卡体端部的开口面延伸至其槽口内侧,并与所述螺纹杆相连接;
所述螺纹杆的贯穿端配置有用于对其拧紧的螺母。
进一步,所述主卡体上与螺母相邻的通孔为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孔径大于螺母的外径,所述螺母的外表面设置有与螺纹孔相螺纹匹配的外螺纹。
进一步,所述连接绳与连接部相邻的一端贯穿连接部并延伸至连接部的另一侧;
所述连接部远离主卡体的一侧设置有便于连接绳系绳的凸出部。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防止主卡体与连接部失去连接性的加强绳。
进一步,所述卡合组件至少设置有两个,且间隔分布于连接部的顶部位置。
进一步,所述卡合组件至少设置有四个,并沿所述连接部的边缘等距分布。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采用防火材质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便于安装的建筑安全网,通过在网体的边缘设置有连接部,并通过卡合组件与支架相卡合,从而达到将本装置悬挂于支架上的目的,本申请技术方案相比较建筑安全网传统的安装方式,则更具便捷性与安全性,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绳子系在支架上,所采用的为活结系法,此方法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若出现其他不可控因素,绳子则极易与支架相脱离,且系绳的传统方式与卡合组件的卡合固定方式相比较,则显然更为繁琐。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I;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II;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III;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卡合组件为第一副卡体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卡合组件为第二副卡体的实施例,主卡体剖视图。
图中:1、网体;2、连接部;3、卡合组件;301、主卡体;302、连接绳;303、第一副卡体;304、衔接板;305、锁紧螺栓;306、螺帽;307、槽口;308、第二副卡体;309、螺纹杆;3010、螺母;4、凸出部;5、加强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安全网,包括网体1,网体1的边缘设置有连接部2,连接部2上设置有卡合组件3,其与建筑支架相卡合;
在使用本装置时,可直接利用卡合组件将网体连同连接部固定于支架上,而此处设置有连接部,其目的是避免直接在网体上加工配置卡合组件,避免对网体造成损坏,连接部则可采用其他韧性材质,此处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本实施例中:卡合组件3包括主卡体301,主卡体301上设置与连接部2相连接的连接绳302,可参考附图1、3、5,此处利用主卡体可直接卡合于支架上,以达到将网体悬挂使用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卡合组件3还包括铰接于主卡体301一端的第一副卡体303,主卡体301与第一副卡体303构成一整圆形卡体结构;
主卡体301与第一副卡体303非铰接点的相邻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衔接板304,衔接板304上配置有锁紧螺栓305及螺帽306;
此处可参考附图4,此处可先将主卡体卡合于支架上,随后转动第一副卡体,此时再将锁紧螺栓穿过两个衔接板,随后通过螺帽对锁紧螺栓进行锁紧,此时第一主卡体与第一副卡体则形成一整圆形卡体结构,并对支架进行环绕式卡紧,由此达到将本装置卡合固定使用的目的,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缺少第一副卡体)相比较,则更具安全性与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主卡体301的弧度面上开设有延伸至其一端端面的槽口307,主卡体301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开设有与槽口307相通的通孔;
卡合组件3还包括第二副卡体308以及螺纹杆309,螺纹杆309的一端贯穿通孔,且贯穿端延伸至主卡体301的外部,第二副卡体308的一端经由主卡体301端部的开口面延伸至其槽口307内侧,并与螺纹杆309相连接;
螺纹杆309的贯穿端配置有用于对其拧紧的螺母3010;
此处可参考附图5,当需将卡合组件对支架进行卡合固定时,可先将主卡体贴上于支架的外侧,此时转动螺纹杆,必然带动第二副卡体一并旋转,直至第二副卡体也与支架紧密贴合,此时拧紧螺母,可达到对螺纹杆固定的目的,此时卡合组件则卡合固定于支架上,完成将本装置卡合悬挂使用的目的;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主卡体与第一副卡体)相比较,第二副卡体并未与主卡体构成一整圆形,而是存在部分间隙,此时在第二副卡体转动贴合于支架上时,则可减少主卡体、第二副卡体与支架之间的间隙,则更具稳定性,避免卡合组件随意晃动。
本实施例中:主卡体301上与螺母3010相邻的通孔为螺纹孔,螺纹孔的孔径大于螺母3010的外径,螺母3010的外表面设置有与螺纹孔相螺纹匹配的外螺纹,当螺帽在螺纹杆上转动升降时,其逐渐靠近于螺纹孔的位置,并螺纹旋转入螺纹孔的内侧,由此进一步提高螺母在与螺纹杆配合时的稳定性,此处可参考附图6。
本实施例中:连接绳302与连接部2相邻的一端贯穿连接部2并延伸至连接部 2的另一侧;
连接部2远离主卡体301的一侧设置有便于连接绳302系绳的凸出部4,此处进一步限定连接绳可绕凸出部做绕线运动,其目的是进一步减少网体与支架之间的间隙,从而增强本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上设置有防止主卡体301与连接部2失去连接性的加强绳5,此处进一步设置有加强绳,其目的是防止主卡体因外界不可控因素,主卡体与连接部失去连接性而直接掉落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卡合组件3至少设置有两个,且间隔分布于连接部2的顶部位置,此处限定卡合组件的数量及安装位置,其目的是提高本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卡合组件3至少设置有四个,并沿连接部2的边缘等距分布,此处进一步限定卡合组件的数量及安装位置,相比较上述实施例,将卡合组件安装于连接部四端的边缘,其目的是更加增强本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采用防火材质制作而成,此处进一步限定连接部的材质,其目的是避免网体因外界不可控因素而发生火灾时,连接部出现燃烧的情况。
本申请技术方案还可根据需要,在网体的中部或其他位置设置有连接部,并在连接部上配置卡合组件,以进一步增强本装置的稳定性,此处可根据网体的规格情况,进行选择。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安全网,包括网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网体(1)的边缘设置有连接部(2),所述连接部(2)上设置有卡合组件(3),其与建筑支架相卡合;
所述卡合组件(3)包括主卡体(301),所述主卡体(301)上设置与连接部(2)相连接的连接绳(302);
所述主卡体(301)的弧度面上开设有延伸至其一端端面的槽口(307),所述主卡体(301)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开设有与槽口(307)相通的通孔;
所述卡合组件(3)还包括第二副卡体(308)以及螺纹杆(309),所述螺纹杆(309)的一端贯穿通孔,且贯穿端延伸至主卡体(301)的外部,所述第二副卡体(308)的一端经由主卡体(301)端部的开口面延伸至其槽口(307)内侧,并与所述螺纹杆(309)相连接;
所述螺纹杆(309)的贯穿端配置有用于对其拧紧的螺母(3010):
所述主卡体(301)上与螺母(3010)相邻的通孔为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孔径大于螺母(3010)的外径,所述螺母(3010)的外表面设置有与螺纹孔相螺纹匹配的外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建筑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3)还包括铰接于主卡体(301)一端的第一副卡体(303),所述主卡体(301)与第一副卡体(303)构成一整圆形卡体结构;
所述主卡体(301)与第一副卡体(303)非铰接点的相邻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衔接板(304),所述衔接板(304)上配置有锁紧螺栓(305)及螺帽(3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安装的建筑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302)与连接部(2)相邻的一端贯穿连接部(2)并延伸至连接部(2)的另一侧;
所述连接部(2)远离主卡体(301)的一侧设置有便于连接绳(302)系绳的凸出部(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安装的建筑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上设置有防止主卡体(301)与连接部(2)失去连接性的加强绳(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建筑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3)至少设置有两个,且间隔分布于连接部(2)的顶部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建筑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3)至少设置有四个,并沿所述连接部(2)的边缘等距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建筑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采用防火材质制作而成。
CN202122269912.7U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安全网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3806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9912.7U CN216380666U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安全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9912.7U CN216380666U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安全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80666U true CN216380666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41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6991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380666U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安全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806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98629B1 (en) Safety line anchorage assemblies
US4103853A (en) Aluminum cluster mount
CN21638066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安全网
CA2750453A1 (en) Expansion clamp
US4802785A (en) Joint construction and overhead hanger
KR20090102569A (ko) 세이프티 라인용 와이어로프 연결장치
JP3726158B2 (ja) 吊りボルト用ワイヤー支持金具
CN200959509Y (zh) 自承式引入线的锚固具
JP3448257B2 (ja) 屋根改修工法および屋根改修構造ならびにこれらに用いる屋根改修用クランプ具
CN209397393U (zh) 升降晾衣架
CN218958427U (zh) 一种桥架连接旋锁扣
KR20080003530U (ko) 전선트레이 고정용 너트
CN219344123U (zh) 锚点固定装置
CN214531861U (zh) 一种防护网连接装置
JP3105202B2 (ja) ナット固定金具
JP2004088833A (ja) ケーブル架設装置
CN214785900U (zh) 一种脚手架
JPH0645038Y2 (ja) シャッターカーテンの吊上げ用治具
CN210565532U (zh) 一种用于波纹板拼装的紧固组件
JPH102310A (ja) 形鋼材へ他の形鋼材の取付装置
JP3862343B2 (ja) 電気機器収納用箱の取付方法
CN212601209U (zh) 一种偏心抛光夹具
JPS6346499Y2 (zh)
JP3015180U (ja) 家具転倒防止金具
JP2916582B2 (ja) 足場装置における足場板の取付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15

Address after: 410116 No. 158 Zhongyi Road, Yuhua District, Changsha, Hunan

Patentee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Ltd.

Address before: 410116 18th floor, Zhongjian building, No. 108, Zhongyi 1st Road, Yuhua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 Ji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