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24926U - 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24926U
CN216324926U CN202123018400.XU CN202123018400U CN216324926U CN 216324926 U CN216324926 U CN 216324926U CN 202123018400 U CN202123018400 U CN 202123018400U CN 216324926 U CN216324926 U CN 216324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
mixing
discharging
control signal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1840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晓林
王军
何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Xili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Xili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Xili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Xili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1840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24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24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24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涉及型砂配制领域,包括配比组件、混砂组件、输送组件、用于检测混合后型砂质量的检测组件和中央控制器,配比组件用于将型砂原料配制到制作型砂时所需要的比例,输送组件用于将配制好的型砂原料转运到混砂组件的混砂桶内,检测组件的检测进料口与混砂组件的检测出料口连通;制作型砂时,首先通过配比组件将型砂原料配制到制作型砂时所需要的比例,然后通过输送组件将配比好的原料转动到混砂组件内,在混砂组件的作用下将型砂原料混合均匀,混合完成后提取部分检测样品通过检测组件进行型砂质量检测,合格后再继续转运动下一工作程序,全称无需人工操作,在保证型砂质量的同时又节约了人力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砂配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
背景技术
粘土砂是铸造工业根据原砂中的含泥量划分的一种造型用砂,工业上对粘土砂中的石英及有害杂质的含量没有具体的要求,粘土砂主要用于铸铁及有色金属铸件用的型砂及芯砂的附加物,提高湿强度,改善造型性能,传统型砂配置采用台称按照设定比例将型砂需要的石英砂、黏土、煤粉按照比例称量然后采用混砂机混制,该方法能够满足混砂要求,但是劳动强度大、占用人员多、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包括:
配比组件;配比组件用于将型砂原料配制到制作型砂时所需要的比例;
用于将型砂原料混合的混砂组件;
输送组件;输送组件用于将配制好的型砂原料转运到混砂组件的混砂桶内;
用于检测混合后型砂质量的检测组件;检测组件的检测进料口与混砂组件的检测出料口连通;
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的信号端分别与配比组件的信号端、混砂组件的信号端、输送组件的信号端和检测组件的信号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制作型砂时,首先通过配比组件将型砂原料配制到制作型砂时所需要的比例,然后通过输送组件将配比好的原料转动到混砂组件内,在混砂组件的作用下将型砂原料混合均匀,混合完成后提取部分检测样品通过检测组件进行型砂质量检测,合格后再继续转运动下一工作程序,全称无需人工操作,在保证型砂质量的同时又节约了人力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中出料板和落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中混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中混砂组件的局部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中混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相应的附图标记为:
1-储料罐,2-计重室,3-出料控制件,4-出料板,5-第一移动件,6-出料阀,7-出料孔,8-滚轴支板,9-滚轴齿轮,10-放料板,11-放料槽,12-第二移动件,13-放料孔,14-第一带式输送机,15-翻砂滚轴,16-传动轮,17-混砂桶,18-安装架,19-重量传感器,20-混砂机盖板,21-机架,22-翻砂驱动机构,23-混料驱动齿轮,24-混砂驱动机构,25-硬度湿度探测油缸,26-传动箱盖板,27-上料斗,28-混料机主轴,29-翻砂主轴,30-内筒,31-混料板上支板,32-落料气缸,33-外筒,34-第三移动件,35-混料外推板,36-落料气缸推杆,37-翻砂叶片,38-混料内推板,39-水控喷淋管,40-外接水控装置,41-底部挡板,42-落料口盖板,43-混料板下支板,44-成品砂料输送管,45-压芯气缸,46-压芯气缸活塞,47-砂芯压紧头,48-上砂料斗,49-制芯模具推杆,50-制芯钢模,51-上砂室,52-右机架,53-钢模滑板,54-底座,55-右落料滑板支撑板,56-落料滑板,57-滑板落料口,58-滑板导轨,59-左落料滑板支撑板,60-落料滑板气缸推杆,61-落料滑板气缸,62-落料气缸支架,63-钢模气缸,64-左机架,65-压芯检测油缸支板,66-湿度探头,67-硬度探头,68-探测油缸推杆,69-挡板驱动件,70-第二带式输送机,71-造型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包括:
配比组件;配比组件用于将型砂原料配制到制作型砂时所需要的比例;
用于将型砂原料混合的混砂组件;
输送组件;输送组件用于将配制好的型砂原料转运到混砂组件的混砂桶内;
用于检测混合后型砂质量的检测组件;检测组件的检测进料口与混砂组件的检测出料口连通;
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的信号端分别与配比组件的信号端、混砂组件的信号端、输送组件的信号端和检测组件的信号端连接。
输送组件包括第一带式输送机14,第一带式输送机14中第一传送带的第一端位于配比组件的出料口下端,第一传送带的第二端位于混砂组件的进料口上方。
配比组件包括:
三个储料罐1;三个储料罐1分别用于储存制作型砂的原料,包括粘土、煤粉和石英砂;
三个计重室2;三个计重室2的进料口分别与三个储料罐1的出料口连通;
三个第一重量传感器19;三个第一重量传感器19分别用于采集三个计重室2中原料的重量;
三个出料控制件3;三个出料控制件3分别用于控制三个储料罐1的出料量,三个储料罐1的出料量比例与制作型砂时粘土、煤粉和石英砂所需要量的比例相同;
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三个出料控制件3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三个第一重量传感器19的数据信号输出端均与中央控制器的数据信号输入端。
每个出料控制件3包括:
出料板4;出料板4设置在储料罐1的出料口下方,出料板4上设置有出料孔7,出料孔7的尺寸小于储料罐1的出料口尺寸,设计出料孔7尺寸时,首先确定配置型砂时,确定所需要的粘土、煤粉和石英砂体积比例,三个出料控制件3的出料孔7截面面积比为所需要的粘土、煤粉和石英砂体积比例;
第一移动件5;第一移动件5用于移动出料板4使出料孔7与储料罐1的出料口重合或错开;
出料阀6;出料阀6的进料口设置在出料板4下方;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出料阀6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和第一移动件5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三个出料控制件3中出料孔7的截面面积比与粘土、煤粉和石英砂所需要量的比例相同。
配比组件还包括三个放料组件,三个放料组件分别用于控制三个计重室2的放料与否,每个放料组件包括:
放料板10;放料板10上设置有放料孔13;
放料槽11;放料板10设置在计重室2的出料口与放料槽11的进料口之间;
第二移动件12;第二移动件12用于移动放料板10使放料孔13与计重室2的出料口重合或错开,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第二移动件1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移动件5和第二移动件12均为气缸、油缸和直线电机中任意一种。
三个储料罐1开始出料时,首先通过中央控制器控制第一移动件5移动出料板4,使得出料板4的出料孔7完全在储料罐1的出料口内,然后中央控制器控制出料阀6开启,储料罐1将原料出料到计重室2内,此时三个计重室2内原料量基本在制作型砂时粘土、煤粉和石英砂所需要的比例,初始预计出料完成后,中央控制器控制出料阀6关闭,三个重量传感器19采集三个计重室2中原料的重量,并将重量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器,当其中一种或两种原料因其他原因造成出料量偏少时,且偏差不是很大时,中央控制器控制对应的第一移动件5移动出料板4,使出料板4出料孔7的部分与储料罐1的出料口重合,减小储料罐1单位时间内的出料量,避免出料过多,然后再控制对应的出料阀6开启,开始向对应的计重室2出料,使得其出料量比例与制作型砂时粘土、煤粉和石英砂所需要量的比例相同,最后控制出料阀6关闭,第一移动件5移动出料板4,使出料板4的出料口完全与储料罐1的出料口错开,完成粘土、煤粉和石英砂的配比,成分比例配比完成后,中央控制器控制第二移动件12移动放料板10,便可以将计重室2内的原料通过放料板10和放料槽11到达带式输送机的传送带上,然后再通过带式输送机将原料提升并放料到混砂组件内。
混砂组件包括上料斗27、混砂桶17、混砂驱动机构24、混料驱动齿轮23、混料从动齿轮、混料机主轴28、滚轴支板8、水控喷淋管39、混料板上支板31、混料板下支板43、混料内推板38和混料外推板35,上料斗27与混砂桶17的进料口连接,混砂驱动机构24安装在混砂桶17的底部,混料机主轴28可转动的安装在混砂桶17的中轴线位置上,混料驱动齿轮23安装在混砂驱动机构24的动力输出端上,混料从动齿轮套装在混料机主轴28向下伸出混砂桶17的端部上,混料驱动齿轮23与混料从动齿轮啮合,滚轴支板8安装在混料机主轴28的上端,水控喷淋管39的喷淋口置于混砂桶17的内壁上端,混料内推板38竖向安装在混料机主轴28的侧壁上,混料板上支板31的第一端、混料板下支板43的第一端均横向安装在混料机主轴28上,混料外推板35竖向设置,且混料外推板35的上端与混料板上支板31的第二端连接,混料外推板35的下端与混料板下支板43的第二端连接,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混砂驱动机构2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和水控喷淋管39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水控喷淋管39与水控装置连接,接收水控装置送过来的混砂水,通过水控喷淋管39将混砂水呈水雾状喷淋,保证型砂需要的湿度,以保证砂型成型需要。
混砂组件还包括翻砂驱动机构22、翻砂主轴29、滚轴齿轮9、翻砂滚轴15、传动轮16和翻砂叶片37,翻砂驱动机构22安装在混砂筒底部中心,混料机主轴28为空心结构,翻砂主轴29可转动的置于混料机主轴28内,翻砂驱动机构22的动力输出端与翻砂主轴29的下端连接,翻砂主轴29的上端置于滚轴支板8上方,翻砂主轴29的上端与传动轮16连接,翻砂滚轴15可转动的安装在滚轴支板8上,翻砂滚轴15的上端穿过滚轴支板8设置,翻砂滚轴15的上端与滚轴齿轮9连接,传动轮16与滚轴齿轮9啮合,翻砂叶片37安装在翻砂滚轴15上,翻砂滚轴15的下端贴近混砂桶17的内侧底部设置,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翻砂驱动机构2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混砂组件还包括落料气缸32、落料气缸推杆36、用于打开和封闭成品型砂落料口的落料口盖板42、成品型砂输送管,落料气缸32安装在混砂桶17的侧壁上,落料气缸32与落料气缸推杆36的上端连接,落料气缸推杆36的下端与落料口盖板42连接,落料口盖板42贴紧混砂桶17的侧壁滑动设置,成品型砂输送管与落料口连接。
配比组件选配好的黏土、石英砂、煤粉通过第一带式输送机14送至上料斗27,再由混砂桶17上的进料口进入混砂桶17,被混料机主轴28带动的混料外推板35和混料内推板38推动在混砂桶17内的型砂原料做圆周运动,同时,位于混砂内外推板对侧的翻砂叶片37在翻砂滚轴15的转动下做型砂的上下翻滚,使型砂原料混合均匀。在混砂机构混砂的同时,水控喷淋管39将外接水控装置40的来水以雾状喷入。混砂达到预定时间,在混砂桶17中内外推板的推动下,样砂由混砂组件的检测出料口进入样砂称量组件作为检测样品,样砂称量组件样砂料送至检测组件内,检测合格后,中央控制器控制落料油缸落料,并通过第二带式输送机70将成品型砂转移到造型机71上料斗27供连续式造型机71造型使用,如果湿度、硬度超差,中央控制器控制再次补料,直至检测成品砂料合格为止。
配砂系统还包括样砂称量组件,样砂称量组件用于称量混合好的型砂作为检测样品,样砂称量组件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与混砂组件的检测出料口和检测组件的检测进料口连通。
样砂称量组件包括:
称量筒;称量筒包括内筒30和外筒33,内筒30与混砂桶17固定连接,内筒30安装在筒内,内筒30的进料口与混砂组件的检测出料口连通,外筒33的出料口与检测组件的检测进料口连通;
用于采集称量筒内样砂重量的第二重量传感器19;
底部挡板41;底部挡板41的第一端可转动安装在外筒33的下端,第二重量传感器19安装在底部挡板41上;
挡板驱动件69;挡板驱动件69用于驱动底部挡板41控制称量筒出料与否;
第三移动件34;第三移动件34用于移动外筒33控制称量筒的最大容量,第三移动件34的移动作用端作用于外筒33,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挡板驱动件69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和第三移动件3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中央控制器的数据信号输入端与第二重量传感器19的数据信号输出端连接,挡板驱动件69和第三移动件34均为气缸和油缸中任意一种,挡板驱动件69的缸体与安装架18可转动连接,挡板驱动件69的活塞杆与底部挡板41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
配砂系统还包括样砂出料滑板、样砂油缸推杆、样砂滑板油缸;样砂滑板油缸竖向安装混砂桶17的侧壁上,样砂出料滑板贴紧混砂桶17的侧壁滑动设置,样砂出料滑板用于开闭混砂桶17的检测出料口,样砂滑板油缸通过样砂油缸推杆与样砂出料滑板的一端连接。
混砂设备混料完成后,样砂滑板油缸工作,通过样砂油缸推杆将样砂出料滑板拉起,混砂设备内的型砂从样砂出料口落入称量筒,砂料进入称量筒后,掉落至底部挡板41上,第二重量传感器19对称量筒的检测样品进行称重,当检测到砂样的重量与预先设置的重量一致时,样砂滑板油缸启动推动样砂出料滑板封闭检测出料口;此时挡板驱动件69启动,挡板驱动件69驱动底部挡板41的第二端转动,检测样品落入检测组件的检测进料口,进行样砂压实和检测。
当需要不同样砂重量时候,可以启动第三移动件34,第三移动件34通过推动外筒33上下移动,从而调整称量筒的最大容量。外筒33向上移动时候,相当于用于放置检测样品的高度降低,所以能够承载的检测样品重量减小,相反称量筒向下移动时候,相当于用于放置样砂的高度增高,所以能够承载的检测样品重量增加。
检测组件包括:
上砂设备;
压紧设备;
硬度湿度探测设备;上砂设备、压紧设备、硬度湿度探测设备依次并排设置;
用于将砂样在上砂设备、压紧设备、硬度湿度探测设备之间转移的送料设备;送料设备安装在上砂设备、压紧设备、硬度湿度探测设备的下方;
放料设备;放料设备安装在硬度湿度探测设备及送料设备的下方,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压紧设备的控制信号输入端、送料设备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和放料设备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中央控制器的信号端与硬度湿度探测设备的信号端连接。
检测组件还包括左机架64、右机架52、钢模滑板53、底座54,左机架64和右机架52连接,钢模滑板53水平安装在左机架64和右机架52的中部,底座54水平安装在安装在左机架64和右机架52的底部,上砂设备安装在右机架52上,压紧设备、硬度湿度探测设备、送料设备、放料设备均安装在左机架64上。
上砂设备包括上砂室51和上砂料斗48,上砂室51安装在右机架52上,上砂料斗48安装在上砂室51上。
压紧设备包括压芯气缸45、压芯气缸活塞46、砂芯压紧头47,压芯气缸45通过压芯气缸活塞46与砂芯压紧头47连接,砂芯压紧头47置于下端。
硬度湿度探测设备包括湿度探头66、硬度探头67、探测油缸推杆68、硬度湿度探测油缸25,硬度湿度探测油缸25通过探测油缸推杆68与硬度探头67连接,硬度探头67置于下端,湿度探头66安装在硬度探头67底部。
送料设备包括钢模气缸63、制芯模具推杆49、制芯钢模50,制芯钢模50形成为底部为空的桶状结构,钢模气缸63通过制芯模具推杆49与制芯钢模50的侧壁连接,制芯钢模50的底端在钢模滑板53上滑动设置,制芯模具推杆49水平设置。
放料设备包括落料滑板气缸61、落料滑板气缸推杆60、落料滑板56,在钢模滑板53上开设有滑板落料口57,滑板落料口57的尺寸大于制芯钢模50的内径,小于制芯钢模50的外径,滑板落料口57置于硬度探头67的正下方;滑板气缸通过落料滑板气缸推杆60与落料滑板56连接,落料滑板气缸推杆60和落料滑板56均水平设置,落料滑板56尺寸大于滑板落料口57尺寸。
放料设备还包括左落料滑板支撑板59、右落料滑板支撑板55和两根滑板导轨58,两根滑板导轨58之间相互平行,两根滑板导轨58之间间隔距离大于制芯钢模50的内径,两根滑板导轨58之间间隔距离小于落料滑板56的长度,左落料滑板支撑板59、右落料滑板支撑板55均置于底座54上,两根滑板导轨58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落料滑板支撑板59、右落料滑板支撑板55上部。
右落料滑板支撑板55的上端与钢模滑板53下端连接,且连接处位于砂芯压紧头47的正下方。
送料设备还包括落料气缸支架62,落料气缸支架62安装在左机架64上,钢模气缸63安装在落料气缸支架62上。
将型砂上料、型砂湿度、硬度检测和砂型样件制样集中完成,样件的检验参数可以适时提供给配料系统,由配料系统控制混砂机的型砂水份微量调整,改变传统砂样检测采用手工制样、然后静置通风然后检测的方法,使检测在连续的情况下不断进行,有效提高制样的效率,并且连续的在线检测为连续混砂和铸造提供质量保证。
当混料机按照计算机指令按照比例完成砂料、煤粉、黏土、湿润水量完成混料后,混砂机按照预先设定的检测砂样比例、通过送砂口将砂样需要的砂料送至安装在上砂室51上方的上砂料斗48,钢模气缸63启动,通过制芯模具推杆49,将与之连接的制芯钢模50推送至上砂室51的上砂工位,计算机探测到制芯钢模50后上砂料斗48向制芯钢模50上料,上料完毕,钢模气缸63启动通过制芯模具推杆49将制芯钢模50向左拉出上砂室51,送至左侧压芯气缸45下方的压实工位,压芯气缸45通过压芯气缸活塞46推动安装在砂芯压紧头47将在上砂室51注入的标准分量的砂样按照预定的压紧参数完成砂样制芯,由于浇铸砂型有湿度、硬度、透气性要求,这些参数除与型砂、煤粉、黏土、水分的比例外,还与砂模的压实程度有关,将等量的砂芯达到的压紧程度与浇铸模型需要的压紧程度的压紧参数预先写入计算机,计算机控制压芯气缸45按照设定施力参数驱动砂芯压紧头47完成芯样压制后,压芯气缸45启动将砂芯压紧头47收回待压位置。钢模气缸63再次启动将装有完成压实型砂样件的制芯钢模50向左拉动运动至最左边硬度湿度探测油缸25的下方探测工位,此时硬度湿度探测油缸25启动,通过探测油缸推杆68下移,将制芯钢模50中压实的砂样向下压推,芯砂样块通过加工在钢模滑板53上的滑板落料口57,与落料滑板56紧密接触,硬度湿度探测油缸25在向下推压的同时通过安装在探测油缸下端的硬度探头67和湿度探头66实现砂样的硬度探测和砂样水分探测。探测数据适时反馈到控制计算机,数据进入控制计算机后计算机将其与存储的数据比对分析,如果参数吻合,将通知系统计算机指挥混料机出料,如果探测数据有差异,计算机通过指令指挥混砂机加料、加水系统进行微调加料,实现混料探测智能化。探测完毕落料滑板气缸61向左通过落料滑板气缸推杆60拉动落料滑板56左移,使滑板落料口57开启,硬度湿度探测油缸25再次下移将制芯钢模50中的砂样从两根滑板导轨58之间向下压出落入送砂输送带。随后落料滑板气缸61向右推动落料滑板56复位,钢模气缸63向右将制芯钢模50推至上料室,准备再次砂样检测。落料滑板56除封闭落料口外,还作为硬度探测的承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比组件;配比组件用于将型砂原料配制到制作型砂时所需要的比例;
用于将型砂原料混合的混砂组件;
输送组件;输送组件用于将配制好的型砂原料转运到混砂组件的混砂桶内;
用于检测混合后型砂质量的检测组件;检测组件的检测进料口与混砂组件的检测出料口连通;
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的信号端分别与配比组件的信号端、混砂组件的信号端、输送组件的信号端和检测组件的信号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其特征在于,输送组件包括第一带式输送机,第一带式输送机中第一传送带的第一端位于配比组件的出料口下端,第一传送带的第二端位于混砂组件的进料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其特征在于,配比组件包括:
三个储料罐;三个储料罐分别用于储存制作型砂的原料,包括粘土、煤粉和石英砂;
三个计重室;三个计重室的进料口分别与三个储料罐的出料口连通;
三个第一重量传感器;三个第一重量传感器分别用于采集三个计重室中原料的重量;
三个出料控制件;三个出料控制件分别用于控制三个储料罐的出料量,三个储料罐的出料量比例与制作型砂时粘土、煤粉和石英砂所需要量的比例相同;
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三个出料控制件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三个第一重量传感器的数据信号输出端均与中央控制器的数据信号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出料控制件包括:
出料板;出料板设置在储料罐的出料口下方,出料板上设置有出料孔,出料孔的尺寸小于储料罐的出料口尺寸;
第一移动件;第一移动件用于移动出料板使出料孔与储料罐的出料口重合或错开;
出料阀;出料阀的进料口设置在出料板下方;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出料阀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和第一移动件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三个出料控制件中出料孔的截面面积比与粘土、煤粉和石英砂所需要量的比例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其特征在于,配比组件还包括三个放料组件,三个放料组件分别用于控制三个计重室的放料与否,每个放料组件包括:
放料板;放料板上设置有放料孔;
放料槽;放料板设置在计重室的出料口与放料槽的进料口之间;
第二移动件;第二移动件用于移动放料板使放料孔与计重室的出料口重合或错开,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第二移动件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其特征在于,混砂组件包括上料斗、混砂桶、混砂驱动机构、混料驱动齿轮、混料从动齿轮、混料机主轴、滚轴支板、水控喷淋管、混料板上支板、混料板下支板、混料内推板和混料外推板,上料斗与混砂桶的进料口连接,混砂驱动机构安装在混砂桶的底部,混料机主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混砂桶的中轴线位置上,混料驱动齿轮安装在混砂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混料从动齿轮套装在混料机主轴向下伸出混砂桶的端部上,混料驱动齿轮与混料从动齿轮啮合,滚轴支板安装在混料机主轴的上端,水控喷淋管的喷淋口置于混砂桶的内壁上端,混料内推板竖向安装在混料机主轴的侧壁上,混料板上支板的第一端、混料板下支板的第一端均横向安装在混料机主轴上,混料外推板竖向设置,且混料外推板的上端与混料板上支板的第二端连接,混料外推板的下端与混料板下支板的第二端连接,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混砂驱动机构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和水控喷淋管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其特征在于,混砂组件还包括翻砂驱动机构、翻砂主轴、滚轴齿轮、翻砂滚轴、传动轮和翻砂叶片,翻砂驱动机构安装在混砂筒底部中心,混料机主轴为空心结构,翻砂主轴可转动的置于混料机主轴内,翻砂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翻砂主轴的下端连接,翻砂主轴的上端置于滚轴支板上方,翻砂主轴的上端与传动轮连接,翻砂滚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滚轴支板上,翻砂滚轴的上端穿过滚轴支板设置,翻砂滚轴的上端与滚轴齿轮连接,传动轮与滚轴齿轮啮合,翻砂叶片安装在翻砂滚轴上,翻砂滚轴的下端贴近混砂桶的内侧底部设置,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翻砂驱动机构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其特征在于,配砂系统还包括样砂称量组件,样砂称量组件用于称量混合好的型砂作为检测样品,样砂称量组件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与混砂组件的检测出料口和检测组件的检测进料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其特征在于,样砂称量组件包括:
称量筒;称量筒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与混砂桶固定连接,内筒安装在筒内,内筒的进料口与混砂组件的检测出料口连通,外筒的出料口与检测组件的检测进料口连通;
用于采集称量筒内样砂重量的第二重量传感器;
底部挡板;底部挡板的第一端可转动安装在外筒的下端;
挡板驱动件;挡板驱动件用于驱动底部挡板控制称量筒出料与否;
第三移动件;第三移动件用于移动外筒控制称量筒的最大容量,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挡板驱动件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和第三移动件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中央控制器的数据信号输入端与第二重量传感器的数据信号输出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组件包括:
上砂设备;
压紧设备;
硬度湿度探测设备;上砂设备、压紧设备、硬度湿度探测设备依次并排设置;
用于将砂样在上砂设备、压紧设备、硬度湿度探测设备之间转移的送料设备;送料设备安装在上砂设备、压紧设备、硬度湿度探测设备的下方;
放料设备;放料设备安装在硬度湿度探测设备及送料设备的下方,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压紧设备的控制信号输入端、送料设备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和放料设备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中央控制器的信号端与硬度湿度探测设备的信号端连接。
CN202123018400.XU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 Active CN216324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8400.XU CN216324926U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8400.XU CN216324926U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24926U true CN216324926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57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18400.XU Active CN216324926U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249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000233C (en) System for continuous caky starter production and method for making caky starter
CN107410539A (zh) 一种茶饼茶砖智能自动压制装置
CN202420635U (zh) 一种粉料自动称量机构
CN113182516B (zh) 一种粉末冶金摩擦块的投料成型系统及成型方法
WO2016182462A1 (en)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building elements and a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building elements
CN205099009U (zh) 组合喂料定量称
CN105371929A (zh) 汽车摩擦材料自动称料装置
CN210214171U (zh) 一种磨料定量上料装置
CN216324926U (zh) 一种自动型砂配砂系统
CN108189211A (zh) 一种轻质隔墙板自动化生产设备
CN205246185U (zh) 汽车摩擦材料自动称料装置
CN103802351A (zh) 自动压机
CN103612320A (zh) 挡渣镖生产设备
CN216226801U (zh) 混砂装置
CN110587823A (zh) 再生混凝土制品生产设备
CN111497142B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塑胶原料添加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RE29919E (en) Apparatus for making foundry moulds
CN105035781A (zh) 一种耐火砖原料称重运输系统
CN212125598U (zh) 一种饲料用定量分装装置
CN203779908U (zh) 自动压机
CN112221417A (zh) 一种物料生产用自动配料装置
CN114289714A (zh) 一种粉末冶金高温烧结成型工艺方法及其工艺系统
CN216420986U (zh) 用于型砂原料的配砂装置
CN208130965U (zh) 一种饲料添加剂多重复核配料系统
CN216208301U (zh) 砂样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