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30300U - 一种塑料盖自动脱模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盖自动脱模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30300U
CN216230300U CN202122142751.5U CN202122142751U CN216230300U CN 216230300 U CN216230300 U CN 216230300U CN 202122142751 U CN202122142751 U CN 202122142751U CN 216230300 U CN216230300 U CN 216230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ed
gear
motor
rods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4275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永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Yib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14275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303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30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303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盖自动脱模模具,涉及模具领域,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设置有下模,所述下模的顶部设置有上模,所述上模的两侧皆设置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电机、螺纹杆、连接板、第二电机、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螺纹芯螺杆,第一电机工作,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在皮带、皮带轮的作用下带动两组螺纹杆进行转动,由于螺纹杆与连接板通过螺纹孔转动连接,且在滑杆、滑孔的限位作用下,可以使连接板做竖直方向的运动,从而可以使上摸与下模分离,同时,第二电机工作,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轴、第二齿轮进行转动,由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

Description

一种塑料盖自动脱模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盖自动脱模模具。
背景技术
在生产塑料盖时,按照对塑料盖的内螺纹的质量要求不同,有两种脱模方式,第一种是依靠塑料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弹性,把螺纹芯杆强制顶出塑料盖(制品)的内螺纹,这种方法虽然脱模容易,但是脱模后塑料盖的内螺纹精度差,导致与容器口部的外螺纹存在配合误差,密封性能差;另一种是采用油马达带动螺纹芯杆旋转,使塑料盖旋转出来,通过这种方法生产出的塑料盖内螺纹精度好,品质高,强度好,但是当塑料盖完全脱离螺纹芯杆后,塑料盖底部的下齿圈与型芯的上齿圈(下齿圈和上齿圈是因脱模时防止塑料盖随螺纹芯杆一起转动而设置的)仍处于啮合状态,导致塑料盖无法自动脱落,已有办法是通过手动取出,手工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模具无法使塑料盖自动脱落的问题,提供一种塑料盖自动脱模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盖自动脱模模具,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设置有下模,所述下模的顶部设置有上模,所述上模的两侧皆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分别开设有螺纹孔、滑孔,所述上模底端的内部开设有模腔,所述下模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二活动槽、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的内部皆设置有延伸至模腔内部的螺纹芯螺杆,所述螺纹芯螺杆的外侧皆套设有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第二活动槽内部的转杆,所述转杆的两端皆设置有与从动锥齿轮相匹配的主动锥齿轮,所述转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活动槽内部的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延伸至立板内部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固定底板的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两侧皆分别设置有贯穿滑孔、螺纹孔的滑杆、螺纹杆,所述顶板顶部的安装框内安装有与螺纹杆相连接的第一电机。
优选地,所述螺纹芯螺杆、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第二活动槽的数目皆设置有两组,所述从动锥齿轮与螺纹芯螺杆、主动锥齿轮与转杆、第一齿轮与转杆、第二齿轮与转轴皆为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螺纹杆、螺纹孔的数目皆设置有两组,所述螺纹杆与连接板通过螺纹孔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螺纹杆的外侧皆套设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的外侧套设有皮带。
优选地,所述滑孔、滑杆的数目皆设置有四组,所述连接板与滑杆通过滑孔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电机、螺纹杆、连接板、第二电机、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螺纹芯螺杆,第一电机工作,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在皮带、皮带轮的作用下带动两组螺纹杆进行转动,由于螺纹杆与连接板通过螺纹孔转动连接,且在滑杆、滑孔的限位作用下,可以使连接板做竖直方向的运动,从而可以使上摸与下模分离,同时,第二电机工作,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轴、第二齿轮进行转动,由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使得可以带动第二齿轮、转杆、主动锥齿轮进行转动,由于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相啮合,使得可以带动从动锥齿轮、螺纹芯螺杆进行转动,以上操作配合使用,可以使成型的塑料盖自动脱落,从而保证了塑料盖内螺纹精度好,品质高,强度好,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图。
图中:1、固定底板;2、下模;3、螺纹芯螺杆;4、螺纹孔;5、连接板;6、螺纹杆;7、顶板;8、第一电机;9、模腔;10、转杆;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第一活动槽;14、上模;15、从动锥齿轮;16、主动锥齿轮;17、第二活动槽;18、第二电机;19、转轴;20、滑孔;21、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第一电机型号为:90YYJ、第二电机型号为:ZGA37RG均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
请参阅图1-3,一种塑料盖自动脱模模具,包括固定底板1,固定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下模2,下模2的顶部设置有上模14,上模14的两侧皆设置有连接板5,连接板5的内部分别开设有螺纹孔4、滑孔20,上模14底端的内部开设有模腔9,下模2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二活动槽17、第一活动槽13,第二活动槽17的内部皆设置有延伸至模腔9内部的螺纹芯螺杆3,螺纹芯螺杆3的外侧皆套设有从动锥齿轮15,第一活动槽13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第二活动槽17内部的转杆10,转杆10的两端皆设置有与从动锥齿轮15相匹配的主动锥齿轮16,转杆10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齿轮11,第一活动槽13内部的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二电机18,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设置有延伸至立板内部的转轴19,转轴19的外侧套设有第二齿轮12,固定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顶板7,固定底板1的顶部两侧皆分别设置有贯穿滑孔20、螺纹孔4的滑杆21、螺纹杆6,顶板7顶部的安装框内安装有与螺纹杆6相连接的第一电机8。
请着重参阅图1,螺纹芯螺杆3、从动锥齿轮15、主动锥齿轮16、第二活动槽17的数目皆设置有两组,从动锥齿轮15与螺纹芯螺杆3、主动锥齿轮16与转杆10、第一齿轮11与转杆10、第二齿轮12与转轴19皆为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螺纹芯螺杆3、从动锥齿轮15、主动锥齿轮16、第二活动槽17,可以使成型的塑料盖自动脱落,从而保证了塑料盖内螺纹精度好,品质高,强度好。
请着重参阅图1,螺纹杆6、螺纹孔4的数目皆设置有两组,螺纹杆6与连接板5通过螺纹孔4转动连接,通过设置的螺纹杆6、螺纹孔4、连接板5,可以使上模14与下模2分离,便于脱模。
请着重参阅图1,螺纹杆6的外侧皆套设有皮带轮,皮带轮的外侧套设有皮带。
请着重参阅图3,滑孔20、滑杆21的数目皆设置有四组,连接板5与滑杆21通过滑孔20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的滑孔20、滑杆21,可以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避免连接板5随着螺纹杆6一同进行转动。
工作原理:使用时,启动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在皮带、皮带轮的作用下带动两组螺纹杆6进行转动,由于螺纹杆6与连接板5通过螺纹孔4转动连接,且在滑杆21、滑孔20的限位作用下,可以使连接板5做竖直方向的运动,从而可以使上模14与下模2分离,同时,启动第二电机18,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带动转轴19、第二齿轮12进行转动,由于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12相啮合,使得可以带动第二齿轮12、转杆10、主动锥齿轮16进行转动,由于从动锥齿轮15与主动锥齿轮16相啮合,使得可以带动从动锥齿轮15、螺纹芯螺杆3进行转动,以上操作配合使用,可以使成型的塑料盖自动脱落,从而保证了塑料盖内螺纹精度好,品质高,强度好,且操作方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塑料盖自动脱模模具,包括固定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下模(2),所述下模(2)的顶部设置有上模(14),所述上模(14)的两侧皆设置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的内部分别开设有螺纹孔(4)、滑孔(20),所述上模(14)底端的内部开设有模腔(9),所述下模(2)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二活动槽(17)、第一活动槽(13),所述第二活动槽(17)的内部皆设置有延伸至模腔(9)内部的螺纹芯螺杆(3),所述螺纹芯螺杆(3)的外侧皆套设有从动锥齿轮(15),所述第一活动槽(13)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第二活动槽(17)内部的转杆(10),所述转杆(10)的两端皆设置有与从动锥齿轮(15)相匹配的主动锥齿轮(16),所述转杆(10)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齿轮(11),所述第一活动槽(13)内部的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二电机(18),所述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设置有延伸至立板内部的转轴(19),所述转轴(19)的外侧套设有第二齿轮(12),所述固定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顶板(7),所述固定底板(1)的顶部两侧皆分别设置有贯穿滑孔(20)、螺纹孔(4)的滑杆(21)、螺纹杆(6),所述顶板(7)顶部的安装框内安装有与螺纹杆(6)相连接的第一电机(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盖自动脱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芯螺杆(3)、从动锥齿轮(15)、主动锥齿轮(16)、第二活动槽(17)的数目皆设置有两组,所述从动锥齿轮(15)与螺纹芯螺杆(3)、主动锥齿轮(16)与转杆(10)、第一齿轮(11)与转杆(10)、第二齿轮(12)与转轴(19)皆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盖自动脱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6)、螺纹孔(4)的数目皆设置有两组,所述螺纹杆(6)与连接板(5)通过螺纹孔(4)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盖自动脱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6)的外侧皆套设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的外侧套设有皮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盖自动脱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孔(20)、滑杆(21)的数目皆设置有四组,所述连接板(5)与滑杆(21)通过滑孔(20)滑动连接。
CN202122142751.5U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塑料盖自动脱模模具 Active CN216230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42751.5U CN216230300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塑料盖自动脱模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42751.5U CN216230300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塑料盖自动脱模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30300U true CN216230300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82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42751.5U Active CN216230300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塑料盖自动脱模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303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26581U (zh) 一种可移动及便捷脱料的注塑模具
CN215472756U (zh) 一种汽车零件用翻转式顶出注塑模具
CN112549450A (zh) 一种冰箱抽屉注塑模具
CN205969749U (zh) 自动脱螺纹的注塑模具
CN216230300U (zh) 一种塑料盖自动脱模模具
CN112519147A (zh) 一种微型麦克风壳体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CN209775446U (zh) 一种脱模装置
CN113524591A (zh) 一种结构简单带有吹水装置的注塑模具
CN211683317U (zh) 一种带有顶出设备的注塑模具
CN213860515U (zh) 一种微生物试剂盒脱模结构
CN219820531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
CN213704186U (zh) 一种塑胶防尘盖的塑胶模具
CN217704624U (zh) 一种塑料软管热成型挤出机
CN218489006U (zh) 一种复合多层式前照灯支架制造模具
CN213260907U (zh) 一种设有卸料机构的双色注塑机
CN216506693U (zh) 一种吹塑机用脱模装置
CN219769005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
CN217073242U (zh) 一种轻量化高速高稳定瓶盖注塑机
CN221022210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橡胶制品脱模装置
CN215619617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旋转脱模式钢制注塑模具
CN217803105U (zh) 一种具有快速脱模功能的注塑模具
CN219618454U (zh) 一种塑料共混及挤出自动化装置
CN218083939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注塑模具
CN220593860U (zh) 一种模具快速装配机构
CN220008641U (zh) 一种盲盒收纳盒外壳的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4

Address after: 337000 Luxi County Industrial Park, Pingxi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YIB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Room 501, building 1, No. 8, Guangbao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Luo Yong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