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05775U - 一种差速器壳专用检测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差速器壳专用检测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05775U
CN216205775U CN202122300450.0U CN202122300450U CN216205775U CN 216205775 U CN216205775 U CN 216205775U CN 202122300450 U CN202122300450 U CN 202122300450U CN 216205775 U CN216205775 U CN 216205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motor
differential case
detection
threa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0045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矫永喜
丛贵生
孙殿智
宋吉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ndong Jiangyua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ndong Jiangyu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ndong Jiangyua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ndong Jiangyu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0045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057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05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057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速器壳专用检测工具,包括检测台,所述检测台的顶部后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顶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底部左右两端,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贯穿固定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径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双头电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电机调整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高度,通过双头电机带动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相互靠近,实现对差速器壳的固定,避免偏移造成检测错误的隐患,提高了检测精度,通过第二电机带动差速器壳旋转,提高检测的全面性,值得大力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差速器壳专用检测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差速器壳专用检测工具。
背景技术
差速器是汽车等机动车不可缺少的部件,差速器是由差速器壳体、一对半轴齿轮和一对行星齿轮组成,汽车差速器是驱动桥的主件,它的作用是向两边半轴传递动力的同时,允许两边半轴以不同的转速旋转,满足两边车轮尽可能以纯滚动的形式作不等距行驶,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汽车差速器在生产完成后,需要将差速器安装在合格的差速器壳上,故需对差速器壳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的才能投入使用,在检测过程中需要用到检测工具。
中国专利文献CN208588301U涉及一种整体式差速器壳用检测装置,该整体式差速器壳用检测装置包括:整体式差速器壳体,所述整体式差速器壳体中设有球型槽,且整体式差速器壳体的两侧侧壁对称设有与球型槽连通的通口,所述球型槽的上下两侧内壁均开设半轴齿轮孔,且两个半轴齿轮孔均通过连接孔与整体式差速器壳体外侧壁连通,所述球型槽中设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圆形插块、连接块和止规以及通规,所述圆形插块插设于半轴齿轮孔中,且圆形插块的上端通过连接块与止规固定连接,所述止规的上端与通规固定连接。该专利的整体式差速器壳用检测装置可同时控制两个尺寸,可现场指导工人操作,但是不能对差速器壳进行固定以及不能对壳体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导致检测精度降低的问题,并且不能根据需要进行高度调节,造成检测工作缓慢的问题,故需对检测工具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差速器壳专用检测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差速器壳专用检测工具,包括检测台,所述检测台的顶部后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顶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底部左右两端,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贯穿固定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径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左右两侧的驱动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径上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双头电机的一侧前端均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右侧所述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的驱动端,所述固定板的前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本体,右侧所述立板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电机、双头电机、第二电机、液压缸和检测装置本体均通过信号线与控制面板相连,所述控制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示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部转动连接在检测台的顶部后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板的后侧通孔均固定连接在导向杆的外径上,所述导向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左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柱,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右侧与卡柱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卡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检测台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检测台位于检测装置本体下方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右侧连接板的右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块远离双头电机的一侧分别滑动连接在立板的相对一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第一螺纹杆带动第一螺纹套上下运动,便于调整固定装置的高度,便于夹紧差速器壳,控制面板启动双头电机,双头电机带动左右两侧的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第二螺纹杆带动第二螺纹套相向运动,第二螺纹套带动连接板、第二电机、转轴、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相互靠近,实现对差速器壳的固定,避免检测过程中差速器壳发生偏移造成检测错误的隐患,提高了检测精度。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轴和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以及差速器壳进行转动,通过液压缸带动检测装置本体靠近差速器壳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传递到控制面板进行比对,便于提高检测的全面性,从而提升检查准确性,避免不合格差速器壳混入,提高产品的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差速器壳专用检测工具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差速器壳专用检测工具的后视图。
图例说明:
1、检测台;2、立板;3、控制面板;4、固定板;5、第一电机;6、第一螺纹杆;7、第一螺纹套;8、双头电机;9、第二螺纹杆;10、滑块;11、第二螺纹套;12、连接板;13、转轴;14、第二电机;15、第一固定环;16、第二固定环;17、支撑板;18、液压缸;19、检测装置本体;20、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差速器壳专用检测工具,包括检测台1,检测台1的顶部后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板2,立板2顶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板4的底部左右两端,固定板4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驱动端贯穿固定板4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6,第一螺纹杆6的外径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7,第一螺纹套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双头电机8,是双头电机8左右两侧的驱动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9,通过第一电机5带动第一螺纹杆6转动,第一螺纹杆6带动第一螺纹套7上下运动,便于调整固定装置的高度,便于夹紧差速器壳,通过控制面板3启动双头电机8,双头电机8带动左右两侧的第二螺纹杆9进行转动,第二螺纹杆9带动第二螺纹套11相向运动,第二螺纹套11带动连接板12、第二电机14、转轴13、第一固定环15和第二固定环16相互靠近,实现对差速器壳的固定,避免检测过程中差速器壳发生偏移造成检测错误的隐患,提高了检测精度,第二螺纹杆9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块10,第二螺纹杆9的外径上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11,第二螺纹套11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靠近双头电机8的一侧前端均转动连接有转轴13,转轴13远离连接板1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15和第二固定环16,右侧转轴13的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14的驱动端,固定板4的前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7,支撑板17底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8,液压缸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本体19,右侧立板2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3,通过第二电机14带动转轴13和第一固定环15和第二固定环16以及差速器壳进行转动,通过液压缸18带动检测装置本体19靠近差速器壳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传递到控制面板3进行比对,便于提高检测的全面性,从而提升检查准确性,避免不合格差速器壳混入,提高产品的质量。
第一电机5、双头电机8、第二电机14、液压缸18和检测装置本体19均通过信号线与控制面板3相连,控制面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示器,便于操控检测工具,警示器便于提醒工作人员被检测差速器壳不合格,第一螺纹杆6的底部转动连接在检测台1的顶部后端,起到了连接作用,连接板12的后侧通孔均固定连接在导向杆20的外径上,导向杆20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0,保证了第二螺纹套11水平运动,第一固定环15的左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柱,第二固定环16的右侧与卡柱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卡槽,便于固定差速器壳以及转动,检测台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检测台1位于检测装置本体19下方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槽,便于存放待检测差速器壳,第二电机14固定连接在右侧连接板12的右侧,起到了连接固定的作用,避免脱落,滑块10远离双头电机8的一侧分别滑动连接在立板2的相对一侧,便于调节高度。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待检测的差速器壳放置在检测台1上的放置槽内,通过第一电机5带动第一螺纹杆6转动,第一螺纹杆6带动第一螺纹套7上下运动,调整固定装置的高度,通过控制面板3启动双头电机8,双头电机8带动左右两侧的第二螺纹杆9进行转动,第二螺纹杆9带动第二螺纹套11相向运动,第二螺纹套11带动连接板12、第二电机14、转轴13、第一固定环15和第二固定环16相互靠近,实现对差速器壳的固定,避免检测过程中差速器壳发生偏移造成检测错误的隐患,提高了检测精度,通过第二电机14带动转轴13和第一固定环15和第二固定环16以及差速器壳进行转动,通过液压缸18带动检测装置本体19靠近差速器壳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传递到控制面板3进行比对,便于提高检测的全面性,从而提升检查准确性,避免不合格差速器壳混入,提高产品的质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差速器壳专用检测工具,包括检测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的顶部后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板(2),所述立板(2)顶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板(4)的底部左右两端,所述固定板(4)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驱动端贯穿固定板(4)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6),所述第一螺纹杆(6)的外径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7),所述第一螺纹套(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双头电机(8),所述双头电机(8)左右两侧的驱动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9),所述第二螺纹杆(9)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块(10),所述第二螺纹杆(9)的外径上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11),所述第二螺纹套(11)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靠近双头电机(8)的一侧前端均转动连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远离连接板(1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15)和第二固定环(16),右侧所述转轴(13)的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14)的驱动端,所述固定板(4)的前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7),所述支撑板(17)底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8),所述液压缸(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本体(19),右侧所述立板(2)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专用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5)、双头电机(8)、第二电机(14)、液压缸(18)和检测装置本体(19)均通过信号线与控制面板(3)相连,所述控制面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示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专用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6)的底部转动连接在检测台(1)的顶部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专用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2)的后侧通孔均固定连接在导向杆(20)的外径上,所述导向杆(20)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专用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15)的左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柱,所述第二固定环(16)的右侧与卡柱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专用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检测台(1)位于检测装置本体(19)下方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专用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14)固定连接在右侧连接板(12)的右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专用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0)远离双头电机(8)的一侧分别滑动连接在立板(2)的相对一侧。
CN202122300450.0U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差速器壳专用检测工具 Active CN216205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0450.0U CN216205775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差速器壳专用检测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0450.0U CN216205775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差速器壳专用检测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05775U true CN216205775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21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00450.0U Active CN216205775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差速器壳专用检测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057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5618C (zh) 整体型车载数显式汽车四轮定位仪的检定装置
CN216205775U (zh) 一种差速器壳专用检测工具
CN201382771Y (zh) 一种电机风扇同轴度检测工具
CN104729861B (zh) 直驱机械臂式单轮主销内倾角和主销后倾角校准装置
CN210375482U (zh) 一种端子座及其端子推拉力检测组件
CN209821132U (zh) 一种精密零部件生产用检测装置
CN201063003Y (zh) 整体型车载数显式汽车四轮定位仪的检定装置
CN110986743A (zh) 一种汽车齿轮同轴度检测装置及系统
CN214560545U (zh) 一种差速器和齿圈连接螺栓的锁付工装
CN211626906U (zh) 一种汽车弹簧扭力测量定位装置
CN212903898U (zh) 一种指尖陀螺轴承的测试工装
CN212539071U (zh) 一种便携式激光位移测量装置
CN111854657A (zh) 压力容器封头开孔定位装置
CN110806517B (zh) 一种可对信息进行显示的云平台光电检测装置
CN112595202A (zh) 一种转向连接轴位置尺寸验具
CN110887432B (zh) 一种汽车转向节转角测量装置
CN219977306U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机壳生产用的同心度检测装置
CN213600040U (zh) 一种用于精密测量的高度仪
CN219757240U (zh) 机加工产品的测圆装置
CN109579704A (zh)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盒自动检测及打标装置
CN211651555U (zh) 一种汽车零件偏差模拟检测装置
CN217930130U (zh) 一种咬边深度检具
CN218097547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轮胎转向度检测装置
CN219495968U (zh) 一种汽车外壳存储用检测装置
CN212964384U (zh) 一种马歇尔稳定度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